暴君第三季季终集播出的前夕,福克斯宣布第四季被砍,这个剧无神无息的以一个没有结局的方式结束。
要说第三季哪点做的最好,那就是赶在被砍之前,把整部剧的主题“暴君”点题出来,可以说在第一季第一集就已经交代Bassam会成为一个跟他父兄无异的独裁者。
只不过,这部剧可能受到美国人的政治观思想,一直扭扭捏捏以阿布丁的政治改革为主线来探索中东民主问题,结果搞到最后,连编剧自己也没办法解决阿布丁的问题,没办法再编下去。
可惜的是在被砍之前,男主Bassam还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真正心狠手辣的一面,在第三季结束时,他已经成了阿布丁所有其他政治派系的公敌,失去了美国的支持,被自己的将军挟持变成了傀儡。
但是如果再给他一季,起死回生手撕各种敌人,到最后打赢了哈里发军队给自己女儿报仇,再回首看看自己办公室上他爸和自己的照片摆放在一起,决心放弃民主跟他爸一样做一个独裁者,这才是比较圆满的结局吧。
而且第三季他儿子也不应该设计成被击中脊椎有瘫痪的可能,不如让他离开阿布丁去美国逃离甚至反对Bassam,就如同当年Bassam逃离去美国一样,变成一个宿命的循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整部剧政治观念最正的就是那个胖儿子Ahmed,他没有跟随自己的母亲Leila去搞什么选举,认Bassam为爹之后在军队默默搞了一个职位,理解Bassam出兵叙利亚并带兵镇压各种反对派,已经逐渐有Al-Fayeed家族的那种沉稳果断的风范,将来掌握军队自己坐上总统之位也并不是没有可能的。
但是,这部剧有一半毁就毁在编剧的美国政治观念,非要给这部剧设计一条民主路线出来,还要借助Bassam之口说出各种冠冕堂皇的话来,以及跟他老婆Molly一起各种圣母各种黑各种精神分裂。
甚至在最后,Leila在没有经过选举就自行宣布自己为总统,不由觉得相当讽刺,好像编剧明明已经知道独裁才是正道,却迫于政治观不得不写上一个民主的美好愿望,如此瞎眼的行为,也难怪整部剧被砍了。
我知道许多观众都觉得这一季《暴君》挺难看的,西方的影评网站也不例外,最终让这部剧在第三季就被腰斩,但我个人不这么认为,我甚至认为这是《暴君》最有意思的一季,觉得不好看,很可能是你这届观众不太行。
当然大家都看得出来,第一季贾马尔回忆起小时候自己因为懦弱没有处决反抗军战士,而巴萨姆满脸“不要浪费我时间”一枪爆头,这部剧的隐线就是要表现巴萨姆作为一个受过美式教育的民主信奉者“如何可能成为暴君”,他童年精神里埋藏的“残忍”如何要被挖掘出来,这条线在第二季一直没有什么推进,但是在第三季随着女儿被绑架杀害全面爆发。
最初我是预期死的应该是老婆的,没想到编剧比我想象的还要无情反人类,肯定会给很多观众造成不适。
我知道有些观众(特别是女性)会诟病两个问题,一是巴萨姆怎么能女儿一死老婆刚走就搞小三,这里的伏线甚至在第二季都埋好了;二是莫莉死了个女儿怎么就能变得那么作呢,呃,你死过孩子吗?
带着上帝视角你一定是很难理解的。
这一季《暴君》之所以好看,是把人的复杂性和内在的斗争表现得更多,更好了,包括上面的搞小三也是一种内在斗争,达莉亚作为一个穆斯林传统家庭的寡妇,一个母亲,一个“革命圣母”,如何去追逐爱情,去和自己的爱人对抗。
再举一个例子,就是那个从第二季开始就在协助巴萨姆的女大学生,她与一名男生相爱,倡导自由,倡导爱的自由,但却始终不愿与男生发生性关系,不愿去实践周遭所指责的“放荡”,“自由”不就是一种“放荡”的渴求吗?
为什么她要克制自己,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斗争。
那个在德国的酒店里自爆的穆斯林姑娘也是矛盾的,她就是指责“放荡”的一员,但是她毫无犹豫地把自己的身体呈献给了她崇拜的宗教极端分子,再要呈献给自己的神。
在按下起爆按钮的那一刻,她要解脱自己,但是炸弹没有爆炸,你看见的不是苦恼、疑惑与愤怒,而是松了一口气的表情,她是一颗人弹,但她真的做好了奉献的觉悟吗?
她傻呆呆地要走出酒店,BOOM。
这一季《暴君》的核心亮点,是从“影射叙利亚”和“宫斗剧”的印象里破出来了,更加结合中东政局的现实,试图带领观众去思考一些“观众爱看的”以外的问题,比方说,“伊斯兰”一定是暴力的吗?
为什么“伊斯兰”不愿意信任西方世界的介入?
带着善意在中东传播和平与民主,为何总是处处受限?
总是被谣言与偏见笼罩的中国观众,如果能带着脑子来看《暴君》的话,对自己是很有好处的。
当然,编剧不免还是要搞点儿性爱戏调剂一下。
有几个地方处理得还是太草率了一些,比方说,第三季一开头逆势把贾马尔搞活了,但是没几集就非常平淡地让儿子把他捂死了,这个角色的结局没有用好,私生子也是,估计是要涨片酬没谈拢,这两个角色处理好比空降一个新的军队负责人要更好看。
第三季末尾埋了很多东西,巴萨姆最终陷入了自己曾经逃离的父亲的那个位置,成为军队的傀儡,他不想杀人,不想镇压,但是军队可以在大街上以他的名义发布宵禁令,就像曾经绕过他父亲的毒气袭击,时势将巴萨姆的父亲推向了暴君的形象,成为了墙上的那幅画像,如今巴萨姆的画像与他父亲的画像挂在了一起。
那个双重儿子如今满心忠诚要跟随父亲的“事业”,就好像是曾经的贾马尔。
“I think it captures you.”"Yes,I am afraid it does."如果你觉得编剧已经暴走没逻辑了,肯定是你自己没看懂。
这个被腰斩的结尾留下了一个多方对峙的图景,无法为现实的问题提供任何答案,当然我认为编剧本来也就无法给你任何答案,只能给你提出问题,不是剧情将走向何方的问题,而是中东的现实可能走向何方的问题。
观众真的认真关心这些问题吗?
被砍掉好像也不是很奇怪。
不好意思,这届观众不行。
这部剧总算是回归了,第一集讲的是总统哥哥被媳妇刺杀了之后,作为男主的弟弟继位了。
男主想在这个阿拉伯国家搞彻底的民主化。
他想到的一个好办法是,用大家将自己的悲惨遭遇讲出来的办法来愈合民族,家庭,精英与平民之间的矛盾,从而使整个国家重新愈合到一起。
他的设想是非常好的,能不能成功还要看之后的情况。
具体的办法是,他找到了救过自己一命的,整个村庄都已经被前一任政府的权利所杀害的,而且被民间广受尊敬的女士作为贤人委员会五人的领袖。
(但是这里本剧也留下了伏笔,即似乎男主夫人对于这位女士的美貌觉得很惊讶,一点女性的小思维在发酵,估计之后会对剧情的转折起到很大的作用)。
而男主为了能够让整个国家真正经历民主的选举,他自己表示,他不会寻求继任总统,而这一点似乎也留下了巨大的危机。
危机一:来自家族内部,自己的嫂子和自己的关系,是互相需要,同时自己嫂子的权力欲望也在不断扩大中。
而嫂子使用的方法都是那一套老的独裁方式(包括虽然她不知晓自己的媳妇儿会被弄死,但是事实上默许自己的手下这么做。
)。
她的逻辑是她要生存下去,她就必须要对权力要不断巩固,不然会被清账。
估计很多旧势力会站在她这一边。
同时男主的哥哥也没死透,似乎还有戏。
当然内部的危机还有男主夫妻两人的内部危机。
危机二:来自哈里发国。
基于民主的原则和能够将自己的政策有理有据地传达给国民,男主选择了大赦的方式来弥合社会。
但是在大赦中让宗教极端分子给溜掉了。
这对于未来国家的安危会起到很大的负面作用。
危机三:来自米帝。
米帝特派员听说了男主要放弃参与下一次总统选举之后,觉得原来自己的算盘完全都打乱了。
作为一个强大的外部势力,其实一直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稳定的社会。
这样的话,类似米帝兔帝这样的国家,才能与一个政府以及一个政治领袖长期合作。
那样的话,这些外部的强大势力才能在这个国家保持自己的经济利益,这些利益可能是石油,也可能是其他经济合同。
所以米帝特派员预感到了危机之后,赶紧调配精品强将驰援(竟然将好老婆的老公也吸引到本剧),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这位将军的那一小段小提琴,拉得真是太醉人了。
这集片尾真的很暖,一个军人与一个孩子之间都竖起了一个有蓝印的手指,可能表示他们都参加了选举之前的人口登记。
其实这个片尾既给人希望说,这样的一个国家或许也能有民主的未来,但是其实也浅浅地真实地预示着危机的到来。
美国系列大片《暴君》中“暴君”的原型就是前叙利亚总统兼叙利亚复兴党总书记哈菲兹.阿萨德,他就是现仼叙利亚总统兼叙复兴党总书记巴沙尔的老爸,而片中的“暴君家族”指的就是叙利亚的统治家族阿萨德家族。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借助什叶派、叙利亚复兴党和军队的力量,阿萨德父子作为少数派已经统治叙利亚这个文明古国长达半个世纪。
现在,陷入战乱、教派恶斗和大国干涉对决的叙利亚更频频成为国际新闻热点,以此为背景的戏说电影怎能不勾人上瘾呢?
为便于大家更好的理解《暴君》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及其中人物的命运,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叙利亚的阿萨德父子领导的执政党——叙利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来龙去脉。
叙利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是叙利亚的执政党,简称复兴党,音译为“巴斯党”。
1947年,叙利亚中学教师扎基.阿尔苏茲(什叶派阿拉维派)的“阿拉伯复兴党”和米歇尔.阿弗拉克(东正教徒)的“阿拉伯复兴运动”合并,创立“阿拉伯复兴党”。
1953年,复兴党和胡拉尼的“阿拉伯社会党”合并,更名为“阿拉伯复兴社会党”。
1961年,社会党退出,但复兴社会党名称未变。
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创立者和早期成员多数是一些具有极端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的小资、知识分子、军人和农民,该党结合了泛阿拉伯主义、伊斯兰教和社会主义,宣称自己是“阿拉伯民族民主社会主义政党”,主张复兴阿拉伯民族的古老荣光,在整个阿拉伯世界实现“统一、自由和社会主义”。
该党强调伊斯兰与阿拉伯主义的独特联系,主张反帝和反犹太复国主义,消灭以色列。
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为谋求创立一个“统一的阿拉伯祖国”,在多个阿拉伯国家设有分支,但只曾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掌权。
1963年3月8日,叙利亚复兴党军官发动“白色革命”,夺取政权,并从此开始在全国实行戒严;1966年,叙利亚复兴党内左派青年军官发动政变推翻逊尼派元老统治,造成叙利亚和伊拉克两国复兴党分裂。
1968年,萨达姆等伊拉克逊尼派复兴党人在巴格达单独召开“七大”,另立“民族领导机构”,伊叙两国复兴党互指对方“背叛革命”,分道扬镳,誓不两立。
1970年11月,什叶派阿拉维派军人哈菲兹.阿萨德(巴沙尔的老爸)发动“纠正运动”接管政权,成为叙利亚复兴党总书记。
从此,叙利亚复兴党一直由阿拉维派的阿萨德家族控制。
老阿萨德政变上台后,对外与苏联结盟,对内依靠什叶派实行世俗民族主义统治,同时在国内长期实行紧急状态法,压制逊尼派和少数民族库尔德人。
1982年,逊尼派泛伊斯兰组织“穆斯林兄弟会”在叙利亚哈马城发动反对复兴党的起义,老阿萨德派遣弟弟里法特率领大军包围哈马,用坦克、大炮、飞机和毒气进行无差别血腥镇压,除消灭数百名参与暴动的“穆斯林兄弟会”成员外,还造成4万平民死亡,10万老百姓流亡海外,从此埋下了今日叙利亚动荡分裂的祸根。
因为强迫症而刷完全剧。
越看到后面越是感觉一种玛丽苏的气息扑面而来。
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
但是在左派看来,只要手段符合政治正确,目的就必然很nice 。
看看现在的伊拉克和利比亚。
选举并不是万灵药。
但在很多政治正确派看来,只要是选举产生的,就必然是天命的。
看看剧中所面临的问题。
民智才是问题的关键。
藏民在达赖的治下被剜眼断肢而乐在其中,贱民被婆罗门欺辱而祈祷来世能够轮回到高种姓。
对这样的民众,你强行去安利民选政治?
从头到尾,都是编剧在自嗨。
如同 国务卿女士 中 YY 那样 ,这样的政治正确会让西方世界陷入泥坑之中,无法自拔。
他们应该看看他们的祖先是如何的茹毛饮血。
整个欧洲乃至北美的覆灭已经只是时间问题,看看科索沃的套路吧。
20160813, s03e06, follow
这部剧剧组都直接说是取材叙利亚了,取材的有多彻底,反思的就会有多深入。
角色取材:1、男主巴萨姆,直接挂钩中东当红所谓的独裁“暴君”阿萨德,都是医生出身,不同的是前者在美国,后者在英国,编剧直白的连名字起的缩写也是B.A,Barry Al-Fayeed 和 Bashar Assad。
都是改革派,释放政治犯,放松言论控制,打击贪腐行为,并禁止神化领导人,都致力于打击伪装成反对派的恐怖份子,不同的是前者有美国做后盾,后者是俄罗斯。
本季短评区有人疑问为何巴萨姆要释放Inhab,因为现实中阿萨德就释放了反对派领袖。
2、男主夫人,Molly Al-Fayeed 的原型阿萨德夫人 Asmaa Akhras ,一个是美国人,一个是英国人,前者是医生,后者出身医生世家,计算机科学学历就职大摩的金融分析师,都是金领。
3、男主兄弟 Jamal Al-Fayeed ,取材于西方视角对阿萨德的认定,也就是说剧中兄弟是阿萨德的东西方角色认定的分裂人格角色。
比如Jamal 对化学武器的的使用映射西方对阿萨德使用化学武器的指控,又比如 Jamal 和中国的经济连接映射阿萨德重视对华经济关系,以及 Jamal 通过所谓高票民选连任映射阿萨德的绝对票民选连任。
『已被YY死』4、Jamal 私生子 Rami Said ,取材于阿萨德的弟弟,都是军方实际掌权者。
『已被YY死』5、Jamal 的亲家,取材于阿萨德的表兄,都坐拥最大移动公司、大型免税商店、石油公司、电视网以及产权开发部门。
『已被YY死』6、第一季被 Jamal 错杀的忠心耿耿的老将军,取材于阿萨德父亲的老臣,负责安全事务的副总统哈尔贝克、军事情报机构首脑裘德斯亚、国家安全总局局长马穆鲁克等。
『已被YY死』然而,反思归反思,还是要照顾美国观众的政治正确和看宫斗剧的心态,编剧还是忍不住意淫连连,将现实中阿萨德的得力助手们在剧中的映射对象,隔三差五变着法弄死。
第三季弄死男主的女儿,编剧其心可诛,因为阿萨德也有儿子和女儿。
20160806, s03e05, follow
20160721, s03e03, follow
中秋节前,美剧《暴君》第三季完结。
作为第一部紧跟中东时事、并具有人物原型的美剧,这部剧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剧中的第一号男主角巴萨姆·法耶德是以叙利亚当前在任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为原型的。
因此剧中的很多剧情完全就是来自叙利亚的政局。
巴萨姆从一位美国帕萨迪纳的医生变为统治剧中阿布丁的暴君,与巴沙尔的经历如出一辙。
但这部戏显然在跟进现实的发展脉络。
在第一季中,作为多年生活在美国的巴萨姆回到阿布丁,显然带着美式民主的优越感,不仅对自己的父亲、兄长的暴力统治非常不满,更希望在阿布丁践行美式民主,以至于想要发动政变。
第二季中,他的兄长、独裁者贾马尔将他流放,他在流放中成为抗击哈利法国的英雄,然后王者归来,逆袭成为总统。
巴萨姆成为总统,又是阿布丁抗击哈里发国的英雄,总算有了改变阿布丁的的资本与能力。
他开放选举,并大义凛然地不参加这次总统选举。
按道理说,按照这个逻辑,阿布丁很快就会进入繁荣稳定。
但巴萨姆如同多数美国人不清楚的是,暴君的产生绝对不系于个人的道德品质,更不是一个人意志所决定的。
在错综复杂的冲突中,巴萨姆的女儿被哈里发国的人当众处决,甚至被裸体抛入尸坑。
巴萨姆的美国妻子失去理智,要求巴萨姆的强烈报复。
国仇家恨,自然开始运动起战争机器。
为了让战争持续下去,巴萨姆不得不中断已经开始的选举。
结果又引起国内反对派的舆论攻击,哈里发国势力又在其中搅合,宗教分子和自由知识分子也一起向巴萨姆发起舆论攻势。
混乱中,巴萨姆的儿子也差点死于武力镇压。
最让巴萨姆意想不到的是,最终支持他的军队将领也直言不讳地告诉他,如果他不能强力统治这个国家,法耶德家族恐怕就会被屠灭,军队自然会找出一个人来当这名“暴君”。
换而言之,自从巴萨姆回到自己出生的阿布丁,就已经踏上一条成为暴君的不归路。
他基本上没有任何选择,在各方的势力的压力下,选择暴君不仅是一条快捷简便的统治方法,而且是唯一的自保方法,不然的话,只有死路一条。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中国人都知道的一则典故:快刀斩乱麻。
南北朝时期,东魏的权臣高欢为了考验诸儿子的能力,找一团乱麻让六个儿子想办法解开。
五个儿子都毫无头绪和办法,只有二儿子高洋抽出佩刀一阵乱砍,乱麻果然松开。
高欢由此非常欣赏自己的二儿子,而高洋后来也成为了南北朝北齐帝国的开创者。
很多人以为乱麻仅仅是一团乱麻,但实际上对南北朝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非常清楚,那是那个时代乱局的象征。
那个时代的中国,各方势力争霸,不仅有着混乱的民族、宗教和文化矛盾,而且有着政治体制往什么方向走的问题。
自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来,少数民族的汉化就不可逆转,但同时也造成原生文化的反扑。
高欢、高洋正是鲜卑体制和汉族体制对抗的经历者。
高欢的一团乱麻象征的正是当时的乱局,而高洋的处置方法简单粗暴。
或许正是如此,北齐帝国的皇帝无一不是暴君,有些残暴的程度超出人性的认知。
历史总在轮回之中。
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并不能改变人性,反而会放大人性中的恶。
不论在美剧《暴君》中,还是现实中东政局中,欧美的政治、文化乃至军事干预都只造成了更加混乱,更加乱麻一团,甚至理不出任何头绪。
巴沙尔·阿萨德当年从英国回到叙利亚,确实也曾经搞过一些开放的政策,但很快就回到了原路,而阿拉伯之春更是让这个地中海的文明古国成为混沌——人们已经看不到内战的各方有哪一方更为正义。
欧美在经历希特勒、斯大林之后,尤其在意自己的政治体制,而冷战的胜利无疑为这种自信打了一剂强心剂。
这也是萨达姆、卡扎菲被定为暴君,乃至被处决的“正义”的理由。
但不论欧美的制度如何优越,中东的暴君如何不堪,甚至希特勒、斯大林的统治如何暴虐,奥斯维辛和古拉格如同地狱,都无法推论出一个人、一个政党、一种主义造就了这一切。
因为踢进球门的那一成功的一脚,总是由无数次传球、进攻来造成的,是由无数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因素造成的。
在这场游戏里,受害者和受益者一样都是被命运推动的承受者,都是身不由已的罪犯。
《暴君》里的底层百姓、异见者、反抗者被轻易地监禁杀害,但身居金字塔顶端的暴君何尝不是被拘禁在暴力的牢笼中,做着无情命运的工具!
欧美干预的失败,恰恰是因为在道德上一开始就否定了东方式的政治体制,为其扣上中世纪“专制”“独裁”的帽子,成为一种魔鬼式的存在。
但东方式的政治体制,不论东亚,还是中东,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宗教和现实原因。
没有人是天生热爱束缚性极强的政治体制的,之所以形成如此的政治体制,是在长期的博弈中不得不如此的选择。
正如中国古诗里写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但,和平稳定下的苦与兵荒马乱中的苦有着天壤之别。
在长期的兵荒马乱中,诞生一位强者,以极端暴力的武力统一各方,平息战争,这是历史的逻辑。
欧美如同文明刚刚起步的少年,没有吃过那么多苦头,自然就有着那么多天真的幻想,包括好为人师去教导那些古文明的幻想。
(完)阅读更多影评,或与作者讨论,敬请加公众号“观世影”(或者扫下面的二维码)在后台留言
全民撕逼
有些些针砭时弊之处,但大多数是狗血的感情戏。
每个人在追求所谓的民主时首先总是盲目的甚至直接过渡到魔鬼。圣人做不了领袖,当一个人拥有太多没有限制的权力时必然会夹带私心。
高开低走的典范
1.不知道为啥评分这么低,个人觉得还好2.你们都觉得小寡妇美艳就没有人跟我一样觉得大嫂美如画的? 3.在中东搞民主还要投票神马的我就知道编剧一定让它成不了 4.Bassam其实从小就表露出他是一个暴君的特点 5.据说被砍了,对于FOX 我只能呵呵了。
中东的问题恐怕这一两代人难以解决了,就像巴萨姆一样,被时局推着向前走,而前面是什么谁也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绝不是和平。
这片子从第二季中段开始,就是一个鸡肋,没那么好看,但就这么弃了……我还有点好奇编剧准备怎么XJB编呢。嗯,没想到最后果然是XJB编,各种崩。
海报都是leila结果主线还是傻逼男主 新型诈骗??
越拍越好看。节奏加快,冲突渐强。政治的残酷,民主的复杂,个人的无力,还有美国的心怀鬼胎(真是勇于自黑啊),表现得都很充分。阿拉伯风情和一点感情戏也很动人。刚刚得知此剧被剪,有些遗憾。可能是题材太现实,怎么编都不是,只好留下一个开放式结局吧!好在它表现的东西已经足够多了。
越来狗血,可能是因为现实比电视剧更复杂更狗血。
第一季是真的精彩,性爱,暴力,异国风情,平民总裁,故事恰到好处。第二季的故事其实也不错,但是导演换了么???简直就像另一个人拍的,那么好的故事拍的那么乏味。第三季简直就没法看了,一个个无畏的镜头用着最让人瞌睡的手法浪费着胶片,给两分冲着第一季给的
所以大人物们缓解焦虑的方式是靠做爱吗?
我和曾维一起撸的三季
按照中东国家的情况无论如何也不会出现女元首吧,编剧脑洞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
看在被砍的份上给个三星吧
猜到了开始也猜到了结尾 暴君治理暴君镜头刻意在暴君的爹的画像上的停留 结尾处儿子的画像也上墙了 没啥好说的了
妈的一直冤枉了男猪脚,原来二十年就男人过了。
Worse than the previous two seasons
越来越狗血了,巴萨姆又坏又虚伪,Emma死的时候气死我了……
全线烂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