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1.本文完稿于2012年11月16日上午,故仅就截至其时放出的官方材料下笔,尤其剧情相关仅涉EP1至EP7。
作为杂志约稿周折一番再错开发售周期后,今时今日其参考价值已随时效性流失殆尽。
2.应约稿要求而对音乐元素有所侧重3.此为成稿原貌,付梓版本就字数限制有所删改,规模约在500字上下。
--《K》曾是个谜,哪怕仅仅只言片语的消息都吝于给出实质内容。
但虚设的神秘总归不是为了保持而存在的,是骡子是马都还得拉出来遛。
时至今日,播映过半,其周身浓雾拨散得仅剩无关紧要的丝缕。
此间或去或留的观者,对于你,what is K for?
K for Kindling在如今市场被细分得太多样、品类被格式得太规范的日本动画业界,作品的前期宣传以秘密开局并不见得真能收效。
玄虚只是故弄,面纱必然的揭开所泄露的信息,任何一条都有指向类型化与对号入座的可能。
之前追猎到的无差别好奇心,此时亦走向满足或打消的分化。
曾经只有一个连搜索都困难的标题和一个匿名原作团队的《K》,其遮遮掩掩不免有点令人发笑。
但当它的首支PV从尚且语焉不详的角色设定中钻出来那一刻,事态却偏往了另外的方向。
诚然,危险信号确如预料地出现:画面中数量多似群像剧的焦点角色里独独只有一名女性,偶尔还会蹦出暧昧可疑的扎眼构图;大致听辨下来全线名声优(女性倒是增加了少许),念出来的台词则有点中二。
但却有杀手锏一并放出,划破了尚且停留在囫囵状态的一切,延缓了受众群的收缩——大规模的精细3D建模、瑰丽得不似人间的CG渲染、大家喜闻乐见的动态变形,在清泠钢琴扬琴小提琴、稳定电子噪音节奏、曲婉旋律中把住韵律剪一剪,怎能说是不勾魂(景物流过玻璃珠时灰白褪去一段,笔者已经心脏停跳了……)。
至此,不承认其幕后颇有些营销心得还真不行了。
起初的言辞闪烁,不过是要耗到有足够多的眼睛耳朵会去亲自确认这支PV的一刻。
服务性的漏网之鱼,自有音画来拘走。
所有这些动作并非孤立,而是一套以长掩短的组合拳,为的是最终多点燃一朵心头的火焰。
K for Kink然而,设下机关请君入瓮的《K》却全然不是那类令人省心的稳健作品。
首先是原先堪堪挥开到注意力之外的糟糕预感最终应验在播映中。
且不论伊佐那社的“爱妻”便当、夜刀神狗朗的有声先主俳句集、伏见猿比古的跟踪狂模式、十束多多良的“我与赤王(团)”照片墙,第三话起首那一长段狱中对话,BGM《Kiss Of Death》冷寂幽暗着回环,囚室光线、对立的旧识,台词背后空间莫大,简直无法直视。
但真正令人讶异的是,腐值飙升竟远非《K》服务性的全部。
其实仔细想想,这种苗头在1st PV已然可见——无论推测这部动画是基腐擦边球也好乙女后宫向也好,其中的御姐竟需要如此抽象的身体曲线么?
于是自后续的信息披露直至播映中的当下,片子已至少让观众另收获裸身猫娘、天然元气少女、哥特洋装三无人偶、冰山强势眼镜姐和花痴前者的软妹各一枚,其后亦时而相应出现的特殊镜头且按下不表。
而这还不算完。
如此说吧,第一话中夜刀神介入战局带来的那段音乐,钢琴混合小提琴、多处嵌入休止的短促高亢乐句、有力的演奏,美与危险的感觉在当时的慢镜中被推至峰顶,滑落而下则配合夜刀神快速的挥剑抵御和周围几处建筑的爆破,音效轰鸣中架子鼓与电贝司加入,使曲子成为丰沛畅通的奔流。
然而这样几乎令人产生心驰神往之情的一曲,在经过第二话后竟姿态尽毁。
自此每每听之,即便不笑场亦不能对以正常表情。
究其原因,故事突然错位到吐槽番波段的格调当为祸首。
而至夜刀神打开厨具手提箱一幕,猎奇冷笑话味道终于击得人下巴脱落。
如此做派难免令人费解。
若说单向的类型化易于通往怠惰的平庸,那么便有去类型的原初回归与类型融合的分野创新。
然而试图以主次模糊的面面俱到来吞纳众细分市场,这还真是闻所未闻。
上月末,《K》制作人之一的林玄规于《アニカン》杂志的采访中自陈,主创团队是以造就本世纪10年代动画代表作的心态来工作的。
想来这或许便是根源。
有大志,却无其稳;知樊篱,却忘其理;急于招揽观众,急于收取认同;诸事图全,却不知此般最是求不得。
一点非凡念想,终被鞭驱棒赶成尴尬的八面玲珑,气度已失,何以成事。
K for Kaleidoscope若问《K》这逐渐显露的膨胀野心有否引导出些真正普世的魅力,某种程度上确实是的。
持续追看至今者也好,开首一两话便因剧本不可理喻的严重失焦弃番而去者也好,大都免不了称它一句“时髦”。
不为其他,只缘PV发布起便存在感强烈的音画效果。
首当其冲的是建模写实、渲染梦幻的美术设计。
尤其大量使用的高彩度高明度颜色、极为夸张的光影对比以及侵入前景的渐变滤镜,如是艳冶、微幽、超现实质感的部分很能惹人遐想。
非得说的话这些实现起来并无技术难点,艺术创见方面也不突出,但它却无疑能给观众带来新鲜感——倚重CG的动画绝非稀有,却多是在世界观允许的范围内全面靠向写实,尤其日本圈内,“明艳”都只是相对,夸张到“瑰丽”的更是少之又少(在笔者印象中,除此大概就只有KAGAYA主导制作的《银河铁道之夜》玩到这种程度)。
在《K》那只是“微妙地异于现实”的故事背景下,给观众这样的视觉冲击算是不错的一着。
不过这步棋也并非无往不利,由于以电光蓝为主打色调,一个不注意没加进色温稍高的元素来调剂,整个画面就变得很刺眼。
另外,美术风格在故事身上套得还不很服帖,这也是个问题。
分镜、人物作画的情况还更令人头痛些。
铃木信吾+金泽洪充组合在节奏把控上的平庸且按下不表,仅论视觉效果方面被3rd PV列为卖点的动作场面,其与作画的协同效果就不尽人意。
“《永生之酒》的作画监督与至少三位原画从那边带来了变形与‘镜头’运动”,孤立地看这条消息多少还是够令人激动一把。
但这次嫁接没能修掉《永生之酒》的小瑕疵,反而是把它扩大了——极力突出线条、轨迹中的张力却牺牲了速度、节奏中的魄力,看来粘稠迟滞拖泥带水。
另外,一些安插进去的画面小把戏至今不成体系功用囫囵,比如偶尔伴随八田美咲出现的鱼眼镜头与胶片噪点,比如吠舞罗侵入黑手党办公室时借自《骇客帝国》的定格旋转。
而至于“在2D前景与3D背景拼合本就较高的难度前,作画质量不稳定会给摄影们找麻烦”之类的论断,我们就此打住也罢,时髦毕竟是时髦,哪怕它多么温吞水。
至于BGM一侧,可挑剔的要少上许多,但这也还是个得要两说的事。
作为DJ资历丰厚的远藤干雄为《K》提供了以酸爵士为核心发散至氛围、爵士嘻哈、电子舞曲、Chill-out、Easy listening的音乐,且大多曲目在其风格基础上对旋律性加大了强调,出来的效果以国内的通俗说法就是所谓“优美系”。
音乐群整体的通透感与片子影像的质地相应,具体到各曲,大致也都编写得挺聪明(目前所有音源,唯首张OST中一曲《Killer》由于近似布袋寅太那首著名的、被作为《杀死比尔》印象曲的《BATTLE WITHOUT HONOR OR HUMANITY》而令人冷汗涔涔……)。
要说它们作为BGM有何不妥,则仅仅是存在感太强的音乐在片中喧宾夺主的一种可能(相近风格BGM,不偏不倚的用例可见《混沌武士》)。
然而,不想这种可能尚未切实成真,片子的音响编入就出现了怪异的摇摆——当你禁不住会为音画高同步、单乐器音效与《Yata MisaKi》的配器拆分延展击节叫好,又怎能不对煽情过度、生硬掐换和《いつかのゼロから》的胡乱使用叹惋?
这样的情况,一句“音响监督能力不行”并不足以敷衍。
其实还是要回到之前所说的“念头”,好的一面太急于展示,“能铺满则铺满”的用乐方针下,确实难保滴水不漏。
这便是《K》万花筒般的时髦,一种需以刷新的鲜度来保持的绚丽。
它美,却从不是稳定的东西。
K for Knight & King那么,排除了所有大陷阱、小心思和迷眼乱花之后,《K》还能剩下怎样一个故事?
播映之初,angela创作的OP曾像是答案。
区别于早前两首印象歌,它将光辉沉落到暮色之下,整个调子稍许走向黑暗。
节奏乐器强劲的音响、略有侵略性的失真效果、力量感的恢弘弦乐、atsuko稍显妖异的假嗓、从低沉男声到明锐女声的层次清晰的合唱,这些令歌曲染上了几分交响金属的色彩。
在“KINGS”这个标题下,atsuko写出了所谓“强者间相互吸引、惺惺相惜的战斗”感觉的歌词。
其中有令头皮发麻的狂热有进退计算的冷彻,有向往有推拒,有看穿后仅为相对的正义,有只存在过一瞬的无限接近的情感,有焦躁和战栗,仿佛与自身镜像的对峙。
《K》原作团GoRA中某人言之这些参考过脚本全盘的歌词与《K》的世界观完全相符,这差点就让人相信了。
然而故事过半,设定上的捉对厮杀未能保质,强者遇强那复杂而微妙的化学反应毫无端倪。
反倒是逐渐抽紧的悬疑氛围里,更为凡俗的“羁绊”升腾而起。
至今两支ED,角色歌或实质的角色歌。
小松未可子一曲《冷たい部屋、一人》,前奏寒风过境后,钢片琴微幽如烛火跳动。
孑然寂寥的歌词、自语般气息浮游的演唱之中,乐器甚或合唱一点点加入似是情绪渐而无法自抑地翻涌,终又蜷缩冷却。
这是乍看隔离于正片之外的空气,是一只观众所不知道的小猫,林玄规为其给出“孤身的过往”之发想。
梶裕贵作为十束多多良描绘《Circle of Friends》,单支民谣吉他伴唱到铃鼓、钢琴、双吉他的简洁和鸣,轻愁的声音诉说相遇的欢愉。
这是消逝的曾经。
它们共同指向了亲切的扶持温暖的相依。
其实想想,一部设定铺太大只有十三话推进过程又左顾右盼慢吞吞的动画,所能做的也不过避重就轻。
器量小的它不需要前情不需要枝节不需要解释世界(就算需要也都交给周边产品解决好了),它拥有的只是此时此地存在于此一事件中的并非强者的角色——一个王的倒影、一个无主的骑士,以及更多的knights and kings,无色白黑,蓝军红团,他们在一个点上交错,然后把握住由此而始的轨迹。
如是这般,便也不负所谓“能够接受的结局”了。
只是归根结底,这种种也不过是半途中的猜测。
“What is K for”,最终的答案还攥在剧组手心里,完结之前,一切K打头的单词在《K》里都仅会以“?
”显示。
只求能借得吉言,大家省心,真真“感激不尽”。
好多年之前追更新看的,好看!
好喜欢伊佐那社!
补一下评分。
2020.8.12. 18:33 看完了,又看了一遍,这次完全看懂了,第一次看的时候看的迷迷糊糊,好看。
看最后一集看得我好难受,暂停了好几次,24分钟一集看了一个小时,周防尊的死过了这么多年再看还是好难受,“世间再无如他一般的红色”,不过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解脱,剑越破越强,不过也预示着生命将到尽头,剩下的人好可怜,多难受啊。
青王杀了赤王,周防尊杀了宗像礼司吗,不过青王没有那么脆弱cv阵容&远藤干雄制作的bgm真是太厉害了太厉害了,op好好听,“各自一方的正义之辈”,是在说赤王和青王吗?
NO BLOOD,NO BONE,NO ASH!
以剑制义,吾等大义毫无阴霾。
吾王小白,千秋万代。
始于德累斯顿,终于达摩克利斯的坠落。
吾王小白归来日,尔等俯首称臣时。
全剧每个人(除了新无色之王,不过他也不算人啦),每个人我都好喜欢,而且声音好好听,我真的颜控声控好严重。
八妹和伏西米这俩我好爱,伏西米一说话我人都要没了,他之所以会离开吠舞罗应该是因为宗像礼司邀请,父辈影响(这点我不是很了解,没什么印象了),本身适合青队,还有就是想让美咲注视着他吧,不管以什么方式,这点就真的很耐人寻味,相爱相杀什么的我真的好喜欢。
活在回忆里的多多良,真是个好人聪明人,也是个大帅哥,“安啦,安啦,船到桥头自然直。
”,难受。
青队挨个拔刀那个,我真不觉得中二,我好喜欢这种战斗美学?
说的可能不对赤队那种自由随性的感觉我也好喜欢,不过和青队打起来真的有警察vs社会青年的感觉hh。
还有就是美咲那个胖乎乎的朋友是咋回事,以前那么帅!
不过最爱的还是伊佐那社和狗郎,小白最后才想起来大号密码,好帅,果然我还是喜欢主角光环的,一上来就是众王之始,第一王权者,白银之王。
虽然没有攻击能力,不过不老不死真的绝,小白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也最好看(这什么奇怪的关注点),小白大号大白,是真的好看,我都看呆了,全番颜值最高,不过可能还是小白比较主角脸。
有人说小黑像是卡卡西,跟谁都能过两招,我觉得挺对,因为刀是用来斩恶王的,所以别的战斗从来不拔刀。
这点也好戳我。
小黑好美啊,是个大美人,外黑内白,跟外白内黑的小白正好相反,攻受分明嘻嘻嘻。
这次看的时候开弹幕了,总在吾辈猫儿的ed那里说“花絮结束,正片开始”,要是ed内容换了的话就一直发“为什么没有猫片”的真的好烦,唉。
白银之王,黄金之王,赤之王,青之王,绿之王,灰之王,无色之王这个设定中二是真的,带感更是真的。
这两天就把第二季看了,剧情完全想不起来了,就记得后半段小白才从天上掉下来。
撒由那拉ノBye
还是刚出的时候看的呢,有几年了吧!
是我无意中看新番看到的,第一集就是从飞船上掉下来,没看懂就让我弃剧了。
过了一段时间没得看了,就又拿出来看了,发现后面的还可以,也能看进去了,到后面我才明白第一集演的是啥意思😂在里面觉得小白的声音好好听啊,而且不管发生啥事都临危不乱,就是没想到最后周不在了,蛮难过的。
虽然小白也不在了,但感觉只是消失了,还是能找到的。
希望有第二季,好像现在出了第二季了,还没看,有时间了就去看。
虽然我看完了k两季,但每当提起这部片子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说一句“k这部烂片”,这基本是我听到k这部动画的条件反射了。
这部画风美形,声优阵容强大,特效很多的动画,具备了很多日本漫画的萌元素,猫娘、萝莉、还有重点是麦麸,除了剧情什么都挺好,但致命伤就是剧情超级烂,讲的是什么玩意。
如果不是因为有我喜欢的声优,我大概不会看这部片子。
声优阵容强大,视觉画面华丽,至于故事情节,一开始看不懂,看到一半才大概捋清线路,情节不错,层层推进,环环相扣。
“成为王权者之后,每分每秒都在倒计时的性命,突然□□脆叫停。
不仅捏住了指针,还把秒表直接摔在墙壁上、砸了个粉碎。
就好像一张必然会毁灭的棋盘。
白银之王飘荡不定,黄金之王稳如磐石,绿王蠢蠢欲动,灰王不知所踪,无色之王尚未有人选。
而只要最不稳定的赤王一死―― 代表理智和冷静的青王必定要去阻止他坠剑。
如何阻止一把正从天际坠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呢?
只要杀死这柄剑的拥有者。
就可以了。
不管这过程有多么刻骨剜心的痛,无比清楚自己责任的青王,也会把天狼星、送进自己挚交好友的心口。
紧接着,青王的王剑不稳。
黄金之王一人扼制石板的力量。
他老了,而他的好友、身负“不变”的白银之王,又如何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朋友耗尽最后一份心血?
整个棋盘的棋子全部挪动起来。
象征“变革”的绿王于是就因此有了可趁之机。
――这是每一个被摆放在棋盘上的王权者,全部一目了然的宿命。
”摘自《综]模拟人生能见鬼,救命啊!
》http://wap.jjwxc.comwap.jjwxc.com/book2/2798751/9(PS:无色之王已出场。
)个人最喜欢的角色是周防尊,大概是已经不在的,反倒是最好的。
性格超棒,贼霸气,又很温柔,好想拉一拉尊的鱿鱼须!!!
小安娜也很棒!
No Blood!
No Bone!
No Ash!
by.旸夜很久之前朋友就推荐过的一部动漫,期望太大,所以有点失望。
画风是我喜欢的类型,很有未来都市的感觉,华丽且现代化。
画质优良,从人物到场景都是无可挑剔。
不过如果从电影的角度来看,估计动作指导应该被扣便当吧?
华而不实的打斗,看多了就有点乏味,永远是那点光波,没什么稀罕。
剧情更是难以吐槽了,众多人物以及混乱的叙事,让人很难摸到头脑,但实际上却又是一个相对简单也没什么内涵的故事。
人物太多没有着重表现,就凸显不出某个人的品质或者坚持,想要面面俱到的话,这样的时间条是完全不够的,至少要画上几百集,才能像《火影忍者》那样,成就每一个人物的血肉和过往。
一句话总结,想法超前了,但是实力没跟上。
给人这样的感觉,这逼就装得不太成功啊。
2015.8.25
就一条主线推动情节发展,简单但是渲染得很好。
特别第一集做的很成功,把几群相关人物全领出来走一遍,装逼的装逼,耍帅的耍帅,嗯嗯啊喔几句,再加上加特技的打戏,很是给人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后期台词也是在拼命地卖腐,把打斗戏也显得跟调教一样,各种扑倒、神体位还都喜欢凑到对方嘴边说话,同时也没忘记放福利,在男女通吃这一点官方做的是相当好。
可惜人物刻画不深入,即使在期间很努力的用回忆杀把感情线渲染得很虐,却没让某个角色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声优阵容更是豪华的一塌糊涂,尤其是最后一集几位声优卖力的表演多重人格,一句话换四五种声线也是拼。
总之这是一部能一口气看完,剧情还比较紧凑的佳作呢。
mamo酱的声音太魔性了。。。
评分尊的有点低了吧,比起现在的动漫,这个算得上很精良了。
虽然卖肉又卖腐,但是那股子热血劲看着就舒服啊,人物的塑造也相对来说立体。
出现的四个王都是典型的美强惨,想要逃避责任又温柔的白银之王,现在动漫里面很少敢用这样的形象做主角吧,挺难驾驭,一不小心就容易成为圣母或者形象单薄,但是k里面伊佐那社的形象就很饱满,温柔又懦弱的王,但是必要时候承担责任解决自己的错误,无论代价。
没有像樱满集那样因为打击就变得面目全非。
尊是所有王里面最令人喜欢的角色了,明明能量是炸弹一样的火,这个人却孤单得像是冰里的火,粗中有细,最后杀死无色之王还有白银之王的时候,交由青之王殉道的时候简直干脆利落的让人心疼,总是那样温柔的抚摸安娜的头,他才是那个被推上王座的人,王是什么?
他想当王吗?
他自己也不知道,可是到了那个位置做的比谁都好,真是太帅气了。
十束多多良或许影响了他的性格,但是,他本身就是个温柔的人啊。
他的红色一定是温暖的红,而不是他嘴里说的暴虐的红。
“就是因为宽宏大量所以才讨厌啊,那样自上而下的打量人。
”每个病娇可能脑回路都和人不一样但是意外的可爱,伏见猿比古的自卑还有细腻在这一瞬间就展现了出来。
这部番好在剧情节奏还可以,现在看来可能有点慢但是都恰到好处,忽略一些刻意卖腐的情节主线还是挺好看的,王之间的故事,最后大家都在哭尊走了,甚至没有人记得小白这点让我觉得更难过了,只有小黑和猫记得,刚作为王醒来就要去承担王的责任,孤独寂寞的王,唉,反正挺悲剧的。
不能算神作,但是也还可以了,一口气看完觉得还不错,但是画质实在太差了,座机画质。
朝臣达摩克里斯羡慕国王迪奥尼修斯有权利有威信、举办的宴会上有美食有俊男。
国王成全他的渴望和他交换一天的身份。
一天将尽,满足的达摩克里斯无意间向头顶一瞥,发现王位上方的仅用一根马鬃悬挂着的利剑。
刹那间他只想逃出王宫,越远越好。
后来人们用 ‘达摩克利斯之剑’ 一词指代权利对应的责任和代价。
达摩克利斯剑作为实物而非典故出现在动画K中,片中王者显示身份时,会有一柄石剑出现在其头顶。
传说中被选中的王能从石中拔剑,在K的世界里凭空拔出剑的便是王了。
不过动画只借了传说之形,内在的神气则完全不同。
与动画引用的许多其他典籍名词类似,达摩克利斯剑在片中只是一项仪式。
K最大的特点就是格外注重仪式。
集团Scepter4响当当的 ‘拔刀’ 仪式放眼动画界也称得上华丽:队员一字排开,像报数那样一个接一个地报上姓氏口喊 ‘拔刀’,抽出佩刀。
跟众人一起拔刀提振士气的感觉不同,这里的拔刀具有文艺活动的表演性,非常类似欧美的踢腿舞——姑娘们一个接一个地高踢到顶掀起肉林波浪[1]。
它更多是作秀以表明自己优越的姿态。
集团首领青王宗像礼司拔刀时从容不迫、姿势舒展,完全沉醉在自我欣赏中,便是仪式感在作祟[2]。
这个行为放在动画里显得又酷又帅气,若放在身边,恐怕自恋的光芒令人不忍直视。
仪式无非两种,一种用于降低自己的姿态,另一种用于提升自己的姿态。
无论哪种都是心理满足的成分居多,于实际有何正面的促进则是不必多提的。
即便对象不是人而是物,诸如茶道、插花,设置诸多谨慎礼仪的目的亦是要求人改变姿态,并期望茶和花欣慰于人的屈尊而反馈最好的一面。
比起繁琐缓慢的修行,若采用机器代劳质量可能更有提升。
Scepter4的淡岛世理私服时气势高贵,会见宗象立刻行茶道坐姿,从骨子里透出的地位分野意识看得我戚戚然。
K中人与人的关系多落在仪式上,总结下来就一个词——君君臣臣。
东方的君臣比西方更强调主从和忠诚,看似只在君臣之间其实有个隐含基础,即臣子因王而比常人贵。
若人人平等的理念贯彻至深,那不同角色只是分工差异,何来的王与臣子呢?
人又何必将自己塞入某个集体的角落以求得归属感呢?
伏见猿比古厌倦了吠舞罗成天装黑道的兄弟游戏,转投或能有所作为的Scepter4,因此为过去的旧友不解被斥为叛徒。
天赋人权的平等自由,在金字塔式的主从团体里被破坏,连道和为友、不同不相为谋都行不畅快。
K过分注重仪式导致片中王的人格架空。
它默认王等同于崇高和责任心,但缺乏实际的描绘,当褒奖和崇拜的台词出现在对话中时加剧了不真实感。
除了黄金王国常路大觉开设企业充分发挥他人才能、青王组建警队保护社会秩序,片中的赤王、白银王都是掌有巨大能量而无所事事之徒。
少了他们不会对社会运营造成负面影响,多了他们社会则多了份担心。
无法代入成同伙的观众看了,实在没法体味他们的人格魅力。
在如此平淡的王之下,那些因王的缘故而获得超能力的族人,面对首领便反射式地将姿态放低,满怀感激地臣服、欢天喜地地当跟班——在我看来,真是走错了时代并且不健康。
硬是将荣誉感、伙伴情谊附着其上,显得空乏别扭。
伏见猿比古抱怨王高高在上,淡岛世理感慨王孤傲少伴只为其他王所吸引。
族人自视臣子用仰视的目光将王举到天上不就是造成这种距离和疏远感的原因么?
本作的画面还算不错,在画面越来越优的今天倒也并非出众。
片中孤高王者间的惺惺相惜被不少观众解读为腐情满满,而赢取了不少口碑。
个人认为它只是平庸之作,并不推荐。
完整版评论:http://mjmkacg.com/k/
组团炸官方走起!
居然看完了 居然看哭了。。。不过最后也没记住所有人 不讲话分不清楚伏见和宗像。。。
妈蛋!!尊是大混蛋!
低评分是有原因的…打斗场面不知道的以为是魔法天女,很爱津田啊好可惜艹这烂剧情
剧情略基,cv强大,画面也很精致。本片完全可以列入《论bgm的重要性》中做反面教材,明明可以很燃的地方却基情的略瞎。
一分给制作 一分给CV不能再多
不喜欢
这番的中心到底是个毛?无法直视的蓝光画质,不能忽略的神违和BGM,中二个毛线,绝壁搞笑番!另,这番走错片场和拿错剧本的CV会不会有点儿多了。
次奥!!!!基的我无数次在电脑前捂心口!!!多多良我的小天使啊QAQ
不知道想讲什么。。。即使快完结还是弃掉了。。。
啊我的神垃圾情节
四星都给猫
加一星给画面
不明觉厉?看了3集弃了
画风真是...
第二季 第二季 我是黑白党
这烧钱的画质!这完全不知道在讲什么但是基的不行的剧情!我就不明白了多大点事儿 你们一堆王哪个不比七王厉害 就非得同归于尽是吧!给个HE会shi啊!?
4星其实打得蛮心虚的。。画质高清,效果绚丽,人设养眼,卖腐用力,声优强大,让我不给好评不好意思啊。。。但这情节实在是。。麻烦压缩成3~5集的迷你剧行么 = =~
一星给人设,一星给cv
一个多多娘引起的血案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