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着前作的高质量水准,3d视觉效果特别好,拓展了世界观,整个格局变得宽大许多。
还引出种族、宗教以及人类文明发展的探讨,虽然人类与外星种族的目标一致,但对灾后地球文明重建的方向却产生了分歧,而这种分歧决定了哥斯拉的结局,也使得男主晴生在决定放弃消灭哥斯拉时形象从私仇转变出来,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影片结尾人类还是败给了哥斯拉,但这场战争对于人类还是有重大的意义,因为这是人类面对哥斯拉第一次有了选择,消灭或不消灭...掌握人类命运的钥匙回到了人类手上。
期待第三部。
我看第一部的时候以为是个灾难动画电影,纯靠特效。
现在来看不仅仅是,它探讨了人类的进步方式与人性的存灭关系。
简单来说想要成为更厉害的一方就需要否定过去的的自己,随之必然伴随过去人性的否定。
马克思管这个过程叫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就好像我们今天出门就谈钱、谈生意,没人再说什么三从四德、三纲五常,这种转变在新新人类看来是在正常不过的价值观,但是放到我们的父辈、祖辈,包括我自己这个年龄稍大点的伪青年,都不是很赞同。
这就是第二部:决战之都,所讨论的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是让过去的人性泯灭诞生新的规则去理解世界,还是和世界抗争坚持自己的生存理念,这是个非常悖论的东西。
比如我喜欢一个女生,我想追求她、跟她厮守一生,但是她拒绝了我,于是我开始改变形象、努力赚钱、甚至“完善”性格。
渐渐的,我发现我不仅能追求她,我还能“泡到”好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女人,于是欲望越来越膨胀、之前喜欢的女人由于发现她也有缺点、并且自己不想接受也无法在一起了。
于是问题就此出现:1 . 我的本心只是和那个喜欢的姑娘厮守一生,但是后来我的“进步”让我泡妞能力增强,于是我不满足于只跟这一个女人过一辈子,因为那样我会觉得不划算;2 . 如果我不选择“进步”那么我就泡不到这个妞,以至于一直用以前的方式弄得自己遍体鳞伤,但是我却保持了初心,就是和她厮守一生……其实这种话题在很多事情上都有体现,比如:我们的祖先发现小麦可以种植,于是开垦树木建造农田,种植小麦后人类数量急剧增长,于是不得不开垦新的区域,随着农田越来越大,能开垦的土地变的稀少,环境开始随着水土流失等发生变化,很多地方开始荒芜(比如撒哈拉沙漠曾经是一片广袤的绿色之地),渐渐的人类发现没有新的农田可以耕种了,于是开始作死:战争、屠杀、科学研究,一系列乱七八糟的东西随之而来。
随之改变还有人类本身的价值观,比如:以前我们在远古时代自诩神的儿子,现在我们自称是猴子进化来的……这地位降低的不是一星半点。
总之人类就是一部选择科学(进化论)还是选择神学(人性尊严)反复无常的历史,每一篇都充满着悖论。
你能说进步是错的么?
我们进步难道不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么?
比如我们种植小麦粮食产量确实提高了啊!
但是你又能说这真的是一种进步么?
产量提高的同时,人类数量也再增长,慢慢的又不够吃了,可是我们当初的初衷不是为了吃饱饭么?
怎么又不够了呢?!
于是我们继续“进步”,仿佛饮鸩止渴,越喝越渴。
哥斯拉的这第二部完美的呈现了这个问题,也给出了主人公的答案——选择人性。
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为什么我们的文化骨子里不鼓励创新,却鼓励谦让,就是因为先哲看到了这一点(比如:老子),同时中国有着优秀的封闭地理环境,这就催生了我们几千年的以农业文明为主体的封建文化,所以中国古代都是重农抑商的,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放眼今日,世界格局已然变化,过去那套随着1840年的鸦片战争宣布了这古老文化的没落,和这部电影一样,我们这几代人都在面临这种转折,人性不断经受着考验。
在最后我也只能喊喊口号:大家选择“进步”的同时,不要忘记人性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就好像我们去赚钱、去改变是为了和那个她相守一生、而不是变成种马,若非如此,与禽兽何异!
虽然我知道把历史往回推难免自不量力,但是还是祝大家不要在有生之年看到哥斯拉这种存在,非你我之福!
哥斯拉不是外物,哥斯拉就是你我!
回到自然有机的社会已经是不可能的,自然其实并不自然。
这一集明说了哥斯拉实际已经成为新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或是核心。
构成了新的非人类中心的平衡。
人类在离开地球20万年后回来试图消灭哥斯拉,反倒看上去显得不自然。
本片就是在凸显人类在试图回归平衡(乡愁)时遇到的僵局。
要消灭哥斯拉需要肉身的彻底纳米化,将自身变为其一个部件,也就是彻底异化。
当然这个异化之维,恰恰是人的根本,人的核心是非人,人之为人在于他是动物的变态,而不是简单的升级。
人就是不平衡。
所以那个外星人一语点破了主角的人类中心主义幻觉,提醒他只有怪物才能打败怪物。
哥斯拉不是人性-技术等失控变异的产物,而是人这一变态维度本身的物化。
或说人在成为人的那一刻起实际已经是非人。
(我能想到的是2001太空漫游中,那个抛起骨头变成空间站镜头的意义,人的诞生,这一跳跃性的事件的不可理解的变态性质)所以那个运用纳米技术的外星人并不仇恨哥斯拉,反而赞美它,也赞美纳米化。
另一方面似乎是试图保留住最低限度的“人性” 一种前现代的,和谐的人本主义的核心,限于这两者的二选一中。
前者显然是成为怪兽去消灭怪兽,恶的循环,就算哥斯拉完了换来的是纳米哥斯拉(哥斯拉和增殖纳米都是人的非人怪物属性过度的化身)。
后者的看似人本主义平衡观(集中体现为主角为了女主角放弃异化为纳米从而打击哥斯拉的决断,源于爱情这个人文主义的价值,这个观念难道真的是保守的吗)在新的地球环境中脆弱不堪,或者早已没有其纯真的土壤, 那个地球早已一去不复返了,旧的标准已经不再适用了。
那么应该怎么办?
如何建立、创造新的平衡,而不是简单说一句环保了事的。
风暴和雷鸣闪电一样可怕 风暴和雷电有善恶吗 哥斯拉有善恶吗 纳米金属有善恶吗 它们们无心为之的一个行为 本能趋势的一个动作 就能毁天灭地 主角最后恶心的来了个玉碎 看着好像是为了人类的安危牺牲 其实是对自己 对人类 以及对其他生命形式找到共存之路完全没有自信的懦弱表现 是不能正视人类在这宇宙中微不足道的现实的表现 还带着人家纳米金属妹子一起碎 你怎么就知道人家妹纸不想以另一种形式继续活着 而且也不顾及变异人妹子孤儿寡母的感受 变异人妹纸愿意接受原始人类的主角 也愿意再哥斯拉的地球生活 而主角子是一个自私顽固的傻叉 最后的玉碎还有一个功能,是老虚为了烘托悲壮的气氛设置了这么一个傻叉情节四星给制作团队 负的一星给老虚 越来越讨厌老虚 太做作了 这么好的制作团队扔掉西德尼亚来做这个看着挺炫酷其实华而不实的故事 太浪费了
前传小说是真的天愁地惨,在完全无法战胜的情况下陷入极端狂热的战斗中去。
以往面对灾难喜欢描写人类怎么内斗拖后腿,这个故事反而是怎么在团结一心下面对无限大的强敌惨败。
其实外星人也没什么坏心眼,就是纯粹想把自己的世界观放到三族联合体的第一位,是什么种族掌权反而次要,前传里外星人在战斗里自爆母船给撤退拖时间,所以跑路用的船非常磕碜。
这种对理性充分自信,然后在未知的强大面前把自我骄傲完全击碎的故事很精彩啊。
所谓工匠星人对理性智慧的无上崇拜,其实就一定可靠吗?
故事里没有原型机甲,也不可能凭空造出来秃鹫。
最后电磁鱼叉计划被破产,要用机甲做鱼叉二次打进去就一定能成吗?
我感觉老虚就是想设定成你们探索了怪兽一部分规律,但是我总能靠补设定翻盘。
想怎么依靠故事里人类方的人力物力翻盘的脑补可以说缘木求鱼了。
这里虚斯拉的感觉似乎是scp-682的威力增强无法收容版。
《哥斯拉:决战之都》作为动画电影“哥斯拉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延续了前作《怪兽行星》的末日世界观,却以更具哲学深度的视角,探讨了人类在绝境中的挣扎与异化。
这部作品跳脱了传统怪兽片的“暴力美学”框架,转而通过一场关乎文明存续的抉择,叩问科技与人性的边界。
一、人性与科技的二元困境:深渊中的凝视影片的核心矛盾并非简单的“人类vs哥斯拉”,而是人类在对抗哥斯拉过程中陷入的自我异化。
男主角晴生面临的选择极具象征意义:要么与机械都市融合,通过纳米技术实现“机械飞升”以击败哥斯拉;要么保持人类肉体凡胎,承担可能被彻底消灭的风险。
这种两难困境呼应了尼采“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恶龙”的警示。
当毕鲁萨鲁文明将纳米金属武器化为无限增殖的机械都市时,人类发现这场战争已异化为“吞噬地球的新怪兽”的诞生——正如《三体》中“上岸的鱼不再是鱼”的隐喻,失去人性的胜利不过是另一种形态的毁灭。
二、叙事结构:理性与情感的声呐碰撞电影最惊艳的段落当属左右声道对话的蒙太奇处理。
左耳是机械派冷静的生存概率分析,右耳是人性派对生命尊严的呐喊,这种视听语言将主角内心的撕裂具象化。
当晴生最终选择摧毁即将胜利的机械都市时,纳米金属凝结的“眼泪”成为全片最具诗意的意象——冰冷的科技产物竟承载了人类情感最后的温度,而优子的死亡则让这场牺牲染上希腊悲剧式的宿命感。
三、哥斯拉的符号重构:超越怪兽的哲学实体不同于传统哥斯拉的核污染象征,本作的哥斯拉被提升为“宇宙法则”的具象化存在。
它既是物理层面的灭世巨兽,更是检验文明存续资格的“筛选机制”。
当人类文明选择机械飞升时,实则是主动放弃作为生物种族的本质,这也解释了为何土著人类退化为原始形态——或许唯有剥离科技外衣,才能保留文明的火种。
这种设定让哥斯拉超越了反派的单一维度,成为推动文明进化的“生态调节器”。
四、争议与局限:类型片的叙事悖论影片的缺陷同样明显。
机械哥斯拉始终未以完整形态登场,高潮决战被压缩为意识形态的选择而非视觉奇观的释放,这让期待机甲大战的观众感到失望。
部分情节逻辑也存在硬伤,如纳米增殖可通过摧毁指挥部中止的设定,削弱了最终抉择的必然性。
此外,过于密集的哲学思辨导致叙事节奏失衡,正如观众吐槽的“说教时间足够干掉三只哥斯拉”。
五、日式科幻的精神传承作为虚渊玄编剧的作品,《决战之都》延续了日本科幻对技术伦理的深刻反思。
从《攻壳机动队》的义体化焦虑到《EVA》的人类补完计划,本作将“机械飞升”的命题推向更极端的境地:当个体意识融入纳米洪流,人类究竟是实现了进化,还是被工具理性彻底吞噬?
这种思考与《环太平洋》中“通感系统”对人性联结的强调形成有趣对照,展现出东方科幻独特的冷峻质感。
结语:《哥斯拉:决战之都》或许不是一部完美的爆米花电影,但其在科幻类型框架内展开的哲学思辨,重新定义了怪兽片的叙事可能。
当片尾基多拉的阴影笼罩天际,我们意识到真正的决战不在血肉与钢铁之间,而在文明存续的终极命题之中——究竟何为“人类”,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比击败哥斯拉更重要。
一开始男主打怪兽失败了损失惨重想联系母舰救援,遇到了一群土著发现土著的武器可以杀死怪兽然后给队友洗脑带上女友组队刷怪去,连舰队老大都不放在眼里老子想干嘛就干嘛,打怪时女友快不行了要拉一把就把枪口对准把队友干掉了成功拯救了Boss,呼呼实力坑队友啊。
这种三观不正的电影居然6.7的评分不可思议。
看到一些人都在说男主是在选择要妹子还是要队友真是无语了。
你们觉得这种槽点是老虚会写的剧本吗。
以下替这部人厘清几点剧情,麻烦看剧不认真的人别再误导人了。
首先终战时男主最终选择反打,一来是因为黑叔表现看似和平合作,但一旦遇到需要双方定夺的问题却根本不顾人类的意志,已经开始强行融合地球人了。
二来是因为如同梅特菲斯的告诫,机械哥斯拉化身的这座都市本质也是怪物,最终会将所有人同化成自己的零件,无限增殖吞噬地球的一切。
而被纳米金属吞噬的人类则会被剥夺情感沦为没有感情的金属零件。
黑叔本质种族主义者,有着效率至上情感是无用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极端想法,影片中不断暗示着黑叔种族的极端思维与纳米金属的危险。
(可想而知这个种族与纳米金属结合在一起成为庞大的存在在日后为了利益根本不会允许弱者人类共存)。
好比现在为了听天由命赌一把就可以毫不留情直接牺牲队友与男主这样重要的人类作战指挥,更遑论其它地球人。
男主意识到不让黑叔住手最终人类保不住地球也保不住,眼前的同伴们也会马上会沦为机械G的牺牲品,所以在那种危机关头才会选择反打。
而且黑叔强制融合男主他们是为了去给真哥斯拉散热让它不再升温,而不是让男主搞了自杀袭击就能赢。
事实上当时机械哥斯拉堡垒情况已经很不妙了,本体被毁得就剩一半了武装所剩无几,唯一能动的男主他们的机甲为了散热又要拿去搞自杀袭击,散完热直接报废,更重要的是连能给真G致命一击的鱼叉都无效了,可以说根本没有胜算。
也不知道黑叔哪来自信在这种情况下觉得强制同化晴生等人去搞个自杀打醒了哥斯拉再继续打就能赢。
对人类来说机械哥斯拉跟哥斯拉都是人类天敌,都是必须被消灭的对象。
不论男主选择消灭哪方都是在消灭人类天敌。
而且做个加减法就能明白:1选择消灭机g=消灭一个怪物+保住剩下的人类不被同化成零件+跟伏斯亚人合作消灭真g的机会。
2选择自杀袭击真g=给机G散个热(几乎没有胜算),+同伴被同化为机g零件+地球被机g吞噬。
显然消灭机械哥斯拉是收益更大的选择。
并且错过这次机会,再想消灭机G估计比打真G更难。
在第一部,男主每一次都是奋勇的亲自扑在最前线,为了击败哥斯拉甚至宁愿开着机甲亲自零距离引爆用自己的命去换取其他同伴的生与胜利,对战场上的女主也没有偏袒。
在第二部如果纳米金属不具备如此大的危害性,剩下的同伴也没有危险,只用牺牲他跟女主两人,他是不可能选择反击黑叔的。
而第二部的黑叔后面真的很一言难尽,认为舍弃肉身与情感成为零件是进化,骗男主机械g只会融合自愿的人实则霸权主义想融合谁就融合谁。
对地球人下手毫不手软。
更别提他跟机G融合后已经没有作为生物的情感了,只是一个服务于机G随时可以为了机G强制牺牲全人类甚至地球的零件,他认为自己在控制机G实际是机G这个庞然大物控制了他。
另外前传小说明确提到纳米金属吞噬性极强这一特性,参考盖刚,并且也不止一次提到对这鬼东西会将人类的地球改成毕鲁萨鲁德的星球,毕鲁萨鲁德那时甚至还搞出将纳米金属打入大陆架的想法。
可以说,如果睛生选择机械g,那么结果对于整个人类与地球而言都是彻底毁灭。
2018年,动作科幻动画电影《哥斯拉:决战之都 | GODZILLA 決戦機動増殖都市》哥斯拉怪兽行星的续集。。
一个新的动脑系列。
第一部已经神话哥斯拉 让其驱赶人类独占地球2年。
一个全新的世界观,更加霸气的哥斯拉。
但是这一部看起来可以说是大型预告片,从打斗场面来看完全没有第一部好看,虽然3D效果什么的还算可以,非常流畅自然,最后的3个战机给哥斯拉挠痒痒也算精致,但是总感觉并没有那么热血,完完全全就是在铺垫的说。
虽然想看机械哥斯拉的小童鞋们已经失望透了,但是这个鬼城倒是颇有感觉,确实是在脑洞上另辟蹊径 不再想走以前的老路。
不过说这是一部预告片一点没错,各种重要怪物都没有出现,都是很隐晦的大大地忽悠人而已。
魔斯拉,基多拉都没有露面。。
男主最后的坑队友行为,作为剧情的智商急转直下的狗血点,果然爱情使人冲昏头脑,果然爱地魔力转圈圈。
两种族代表科技(理性),宗教(精神)很有特点,也是在环保的主题上向人性的讨论,有点意思。
伏笔也有了。
中心思想也提升了。
其他的只能等待第三部终结篇的爆发了我是两个妹子的分界线--推荐指数:★★★(6/10分),爱地魔力转圈圈。
第一集看完其实已经挺多时候了,都不知道原来是三部曲。
这一部感觉不如第一部,当时觉得人类居然都被哥斯拉赶到移民外太空了,科技这么牛了也干不掉哥斯拉,然后回到两万年后的地球还是要用科技打怪兽,先人没想到的点子被主角灵光一闪的想到了,虽然很扯,但是挺有趣的。
最后体验到了绝望。
这么绝望了第二集居然还能有这么些人苟延残喘的找到了纳米金属,,原始人的意义在这集中没体现出作用,除了观赏下部落风情,其实主要剧情就是后半段的用城市打怪兽,一切都按部就班的走,但是奈何导演要拍第三部,肯定是不能让boss死的。
所以男主悲催的强行,不讲道理的不愿当神风特工队,要抱着已经没救的女主,毁了其他队友的牺牲。
最后还反戈一击,这真是一点都没有大局观啊,,,这是反思二战么,赢也要赢的坦坦荡荡。
话说当时外星人如果知道人类驾驶员这么怂,肯定都自己上去驾驶高达撞哥斯拉了。
第二部好看一些 新的生命文明 双胞胎 机甲 于是我能努力不去想男主的中二…… 二十年太空漂流依旧没有达成任何互信,在战争形势升级成星球意志斗争的时候,人实在是弱而无力。进步主义科技路线的虚无观。
6.5
前文后武,武戏明显比文戏好太多,以及最后男主为了大胸女主放弃了杀哥斯拉的唯一机会真是让人没想到…
既然愿意留下来攻击哥斯拉,就要有必死的觉悟,而不是半途而废。
猎鹰的机设也太超级系了吧...什么鬼玩意
190113
难看
這TM的才不是機械哥斯拉
纳米金属,地球之癌,哥斯拉的神性展露无余。比第一部好出太多。
啊....又是一个碇真嗣
嗯,哥斯拉反正就是死不了,不然没续集了怎么办?
8.2
机械哥斯拉不出来凭什么给好评
这男主,我可去他妈的。
坐等第三部吧,每次都失败也没劲。
3/10。能把决定地球命运的大战,拍成攻打鬼子占领的县城,这多少也算是一种天赋。时间、空间、角色、事件积攒的张力都呈现一种逼仄质感…这或许是囿于这个让人极端不理解的问题:片长只有这么一点,为什么还想着塞那么多元素进去?哥斯拉、外星人、黑科技、宗教、“神”、爱情、高达、环保命题、进化、盖亚意识、一大摞角色…导致每一点都缺少笔墨去刻画,每一点都缺少诞生的基础,每一点都像是导演临时起意是就给加进来的玩意——无怪于整部片极端平面且单薄。拍成攻打县城,真不只是因为故事牵涉的空间、时间和角色的问题:归根结底,影片展示的一切,根本无法延展出一个足够宏伟厚重的格局。按创作理念,本片欲图制造一科幻史诗,但对照于《新哥斯拉》,必须要知道史诗感一种来源是事件对大环境的牵动,以及大环境经由事件的转变。而本片呢?
并非为了杀就失去人类的身份,化身机械特斯拉的零件。。。。看结尾是要用基多拉打哥斯拉了。。。
哥斯拉化身FF团暴击烧死骚年和CP???骚年你下一部是打算用爱发电打哥斯拉吗(手动香菜之兵库北笑)看海报下一部出三头龙么……
相当之好,这次是异形+零之曙光的嫁接,老虚的脑洞真的开到宇宙外面去了。热切期待第三部
与自然融为一体,放弃文明的道路,我不知道这条路究竟好不好,但既然哥斯拉是科技文明的终结者,想要在地球呆下去,就接受吧。(爱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