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之前》是完全不知道剧情的前提下去看的,有点暴力,有点黑暗,但最后又有点温暖。
结局是意料之外,但似乎又是情理之中,只是前面的铺垫不够,感觉结局有点牵强,要是前面女主给男主多一个眼神,似乎更让人有点似乎猜到又似乎雾里看花的样子。
先说女主吧,其实重病晚期还剩下六个月这样的梗已经呵呵了,但是和女主在戏里卖演技的剧情搭起来让人觉得很巧妙,有种假亦真时真亦假的feel。
虽然女主和男主没有什么cp感,但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爱上了女主。
再说男主,看完之后第一感觉是,有两个女人为他爱到死心塌地,绝不仅仅是一种赌徒或者是纨绔子弟的放荡不羁,而是有别样的一种魅力在他的人设身上。
(当然也不是看颜值啦,虽然颜值很高啦)毕竟看里面男主泪奔的戏,真的可以感受到他挣扎,害怕,惭愧,etc.的feel,毕竟眼睛真的很直戳人心。
最后,这部戏的人设和剧情就像很多狗血电视剧中的东西拼在一起,但是有谁真正有过戏里人设的经历,或者相似的经历呢?
我没有,但我能试着去理解为什么纨绔二代强行输光所有变身烂赌徒,病癌妓女强行变身笔友玩纯情爱恋。
“Gambling gives you the feeling of the best and the worst.”
摆渡人是在首映的时候看的,看过之后感觉还可以,没有水军的爆水心态,也没有粉丝强硬回击的心态,只是感觉还好,但是,在时隔一年半第一次观看天亮之前后,感觉 天亮之前才是名副其实的摆渡人。。
也许有人会说,剧情狗血,胡乱拼凑,脑残电影。
我不反对,因为,各有各的看法,但是,我还是想说,再认真想一想,一定会有新发现。
影片开始倒叙,回忆了八年前发生的事情,大部分人认为开头就是高野那样刚刚出狱的即将要发生的平淡的生活就是结局,不然,最后竟然出乎意料。
但,我并不是因为这点而喜欢这部电影。
而是因为互相救赎,对方互相做了对方的摆渡人。
当高野在狱中时,妻子做了高野的摆渡人:同时,妻子也做了茉茉的摆渡人。
当高野出狱,本想和妻子安安稳稳共度余生的他,得知噩耗后,以赌度日,无法自拔,输光家产的他,进入了恶性循环的模式(说实话,刚刚看到那里,真的没有看下去的欲望,因为这样一个人对我仅仅有着一种深深的恶意的赶脚)我不太敢肯定,是不是那一夜,茉茉对高野已经成功进行救赎(我感觉不是特别成功),但当高野二次出狱后,他的女儿小敏告诉了她一切真相后,当高野把那一元钱交给音像店老板来换取那老旧的卡比利亚之夜,那才是最完美的救赎。。
有人说这部电影有港片的味道,不说我也知道,港片的味道是什么(hhhhh),的确有,自我感觉,这种既救赎有带有不良意味的电影真的挺深入我心的(不敢说深入人心,怕被喷)茉茉这个风尘女子,说实话,在刚刚看的时候,没想到后来竟然有这样的大反转,但是刚看开头就想到了现实生活,女生被男生一次又一次欺骗,但是女生一次又一次相信男生,也许是相当于亲身经历过吧,还是对这种欺骗与被欺骗的事情有点感同身受的,的确,作为女生为什么要像茉茉一样傻,心中都在为她打抱不平,后来才知道,原来这都是女主的计谋,女主刻意安排的相遇,却不料相遇后的一夜陪伴竟能这么铺张有序,波澜起伏。
女主亲口说,这个赌局根本不公平,我用我仅剩的半年时间来赌你的后半生,但是恰恰是这样,才能实现互相救赎。
卡比利亚之夜由于太老没有看过,但是刚刚看了简介,豆瓣评分蛮高的,但是我敢说,如果翻拍,肯定会被骂的狗血喷头,因为,只有老电影和国外电影才会得到青睐(话不想多说,有些人看完会懂得,贬义)通过阿Sue的故事可以看出茉茉对这段感情的羡慕,也能反应大部分的人对这份情的渴望,对卡比利亚之夜致敬。
写得多了,就像是写论文了,再总结一句吧,这才是一夜情的正确打开方式。
用我一夜,赌你一生。
生搬硬套各种垃圾桥段的所谓爱情片。
一个丝毫不能成立的故事,一个脑子进水的疯婆娘,莫名其妙的爱上无一是处的赌棍。
碰见神经兮兮的富二代,惹上坏的奇葩的黑帮老大。
这些都抵不上一个富豪太太在住院时候给相邻病床自杀的妓女献血而医生也能配合的桥段来的狗血。
只会嗓子沙哑说话的郭天王,大秀各种所谓演技的杨子姗,这些都不至于让人恶心着。
但编剧和导演的病得趁早治。
故事编得有漏洞不要紧,侮辱观众智商就有点不厚道了。
唯一让人不想提前离席的原因是影院空调很足。
好了,说了这么多,实际我是托,希望没看过的各位也能一起去用这部电影拉低一下智商。
故事的开始真的会被带动进去,希望他赢,但这终究是一场游戏。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电影的结尾让我鸡皮疙瘩都起了,不得不说被它所感动。
爱情也好,亲情也罢。
结尾一切明了,只不过心上人已不再身边。
我们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大部分人和你已经见完了此生的最后一面了。
活在当下,珍惜眼前的一切吧。
一个赌徒和一个小姐的故事。
#1 看完整部片子,回想后才知道,茉茉在去见高野时就已经做好了把所有的钱都被高野挥霍干净的准备,所以当茉茉的两千块被高野转眼输光后,他俩依旧能够嬉笑打骂。
但她可能万万没想到高野竟然还骗光了自己姐妹们近四万块,她气愤,她震惊,她难过,她知道高野不是好人,但从没想过把其他人卷进来。
茉茉红着眼眶对高野大吼:“她们会杀了我的!
”那种全然气愤在影片结束我才终于明白过来。
#2 男女主角拿着飙车赢来的十万块跑到高野曾经的住处分钱,这场戏算是小高潮了,茉茉试图了解高野对他妻子的感情,她想更了解这个男人。
茉茉默默注视高野的背影,那个真挚的眼神,让我一度怀疑茉茉是高野妻子的化身。
直到剧终才明白了,的确,她什么都知道,甚至也曾就是高野妻子的化身。
#3 高野打算吞安眠药之前,茉茉那句“你还有我。
”她需要给高野活下去的勇气,天亮之前高野也许一无所有,但天亮之后,无论发生什么,高野都有茉茉。
#4 看影评很多人都说是烂片,说打着爱情的幌子玷污爱情。
还好,看的时候没有带任何情感色彩,仅仅想刷片。
杨子姗的演绎总是让人很舒服又恰到好处,虽说演小姐少了些sf风尘气,但经典之处,高潮之时还是被带动感情了,飙车时跟着心惊胆颤,与高野女儿相聚时鼻头一酸,那么温情,有种这个夜晚不要天亮的希冀。
如果你在我十八岁的时候遇见我就好了,那时候我的头发很漂亮,又黑,又直。
结束了吗?
恩结束了。
这部电影好无聊哦。
电影院灯一亮起,斜后方四十五度角位置一对情侣有了这样的对话,女的好像刚苏醒,还打着哈欠,男的应该有些哀怨,没等女生起来自己就先起身,女的慵懒地起身还做了个夸张的扩胸运动。
坐在我边上,目测临近40岁的阿姨独自一人来的,全程摸了14次手机,接了1次电话,抱怨了3次电影院怎么这么冷。
正前面两排有一位和电影里阿sua一样留着乌黑长发,皮肤白皙得弹指可破的女孩,电影开始和结束时都回头了一次,酥了一地。
前方偏左在我后脚到的两个男生,全程吧唧吧唧地嘬着一杯奶绿,结束了发现两人的奶绿还有大半杯,其中一杯的吸管杯摧残的不成吸管样了。
电影前二十分钟,全场大概笑了15次;后面一个小时,估计有人睡了十五次。
既然不喝你们吧唧啥啊,是在百来平方的影厅里寻找彼此相濡以沫、举案齐眉的存在感吗?
好在,庆幸我已经过了会跟一个男生来看爱情片的年纪了。
其实我并不觉得电影是有多无聊,相比起阅过的无数烂片,《天亮之前》已经诚意到阿弥陀佛了。
只不过我是特别容易受影评和观影者影响的人,所以当影厅里的人表现出一副对电影嗤之以鼻的态度时,我会对这部电影的印象和好感大大降低。
就像看《路边野餐》我会非常认真地研究电影的内涵和构思,因为即使有人不想看,他也非常安静的睡觉。
《天亮之前》为什么有些观众觉得无聊,我感觉是电影开头用力过猛了,所以到了影片中段,莫名其妙的飙车,莫名其妙的反派,莫名其妙的话唠和煽情,突然有些不习惯了。
即使到了最后好像颇有一种豁然开朗的结束,但我竟然没有那么惊喜了。
电影煽情的地方真多,动不动沫沫就来一句生死离别似的话语,动不动就一把鼻涕一把泪,动不动就文艺的不行的回头和凝望。
杨子珊真美,那种美不算惊世骇俗,却让人内心荡漾,加上饰演了风尘女子,灯红酒绿配上一套妩媚的小碎花,我立马缴械投降。
不过从第一次敲门,沫沫脸上就写满了:是的,我是有故事的人,我不是随随便便接近你的,高野。
而高野更是一副四十分钟就好像熟的不行的态度:妹纸,来,哥哥带你赚钱。
所以开始我就觉得这个沫沫不是随便接近高野的,妓女也看人啊,要你,你会免费去服务一个穷酸样的屌丝吗?
即使再狗血,剧情也不能狗血成这样。
从《踏血寻梅》到《天亮之前》,两部电影好像郭富城给我留下的印象都是一副脏兮兮的脸和永远不干净的外套,还有特别乱糟糟的胡渣。
《踏血寻梅》演的是真好,故事也走心;而《天亮之前》开足马力飚了演技,却仅仅走肾而已。
好怀念小时候看过的《烂漫樱花》,那时候想郭富城怎么演起电影这么帅,张柏芝怎么这么美,樱花舞怎么这么可爱……现在看到郭富城就想到樱花和张柏芝,可能就是被《烂漫樱花》这部电影所影响的。
而现在年过半百的他,即使脸上开始有被岁月雕琢过的坑坑洼洼,但依旧还是帅到不行。
哦对,我觉得里面的阿sua真的很漂亮啊,戏份虽然不多,而且演技感觉也呆呆的,但在沫沫拉开帘子她出现的第一刻,感觉我的大男子主义就被彻底绑架了。
一开始我以为她的男友(叫班什么的不记得了),会是一个始乱终弃的渣男,所以我都准备好了三份心疼阿sua的准备,没想到打完拳男生真的带着阿sua 远走高飞了,当时我感动的痛哭流涕,捶胸顿足。
而且还是一辆摩托车没有行李的远走高飞,太浪漫了,浪漫到我这把年纪的人都有些把持不住了。
没办法,谁让男生长的一副太帅的面容呢?
长的帅的配角都特备容易走向渣男的不归路,好在导演在电影里没有安排渣男的形象,唯一有点渣的竟然就是男主角高野。
我一直以为后面还会稍微提到一点阿sua远走后的情况,结果只字未提。
为什么我会对他们两的故事更感兴趣,而对高野和沫沫的故事反而更冷淡呢?
可能因为电影给他们的主角光环太重了,反而让我觉得有点失望。
而阿sua是真美啊,这样的妹纸酥到会让人没脾气的。
即使演技不咋地。
为什么赌,就得叼火柴梗呢?
台湾也好香港赌神的口味吗?
我必须强调一点,当高野和沫沫第一次在赌场时,高野叼着一支火柴梗,我不小心就误以为高野从此变成赌神了。
不是谁都适合叼火柴梗的。
还有,赌博真的不好。
可能电影再认真一点,再深入一点,就可以做一部非常好的禁赌教育片。
我的童年在乡下度过的,那时候见多了犯了赌瘾的人,赌到家破人亡,赌到流走他乡。
那时候一到过年,整个村子大大小小的赌桌,纸醉金迷的夜生活,所有人挥霍着一年的积蓄,可能上半夜赚了点的钱,下半夜就挥霍一空了。
有的人年没过就背起行李拖家带口的出门躲债,有的人赌的没日没夜,忘了哪天是过年。
到大年三十了还有家庭起不了灶,震耳欲聋的吵架声从村头直接传到村尾。
这些小时候都见惯了。
那时候还流行六合彩(现在也流行)。
这种香港传过来的玩法,把大陆人民玩的体无完肤,每天晚上八点到九点,村里的庄家家里就高朋满座了,比庙会还隆重,大家都等着出新一期的开奖结果。
这种比赌博还容易上瘾,一上瘾就诫也诫不掉。
可怕的是国内即使不合法,但它依旧能再发达互联网中存活在成千上万的农村中。
更可笑的是还带动了《天线宝宝》、《熊出没》等动画片,以及一些炒菜类的节目的收视率,因为不知道哪里出来的内幕消息,说这些节目会透露出本期开奖的信息。
那时候村里人竟然还针对这些节目,研究出了一套解密开奖信息的攻略,那内容丰富详细的程度,堪比《本草纲目》。
说了这么多和电影无关的,就是想说赌博不好,像高野这样的人,社会上存在的太多。
导演吴中天,告诉我,您这部《天亮之前》有没有劝诫人民远离赌博的用意在?
所以我看到高野在影片中说:你别看不起赌徒,每个赌徒都有自己的故事。
我就特别想上去给他两巴掌,特么赌成这样还找借口?
赌,就该上刑法,给重判,关个几十年。
从电影院出来,深圳的烈日依旧烈得像呛口的辣酒,太怕热了。
路上遇见了之前每天都会在地铁闸口收废报纸的老奶奶,这是今天遇到的唯一一个上个月一直都会遇到的熟人,突然很亲切。
她依旧是笑着站那里,等着别人把报纸送给她,而她绝不会伸手找人讨要。
拿去的报纸整齐叠好,放入一个手拉行李袋。
周末的深圳地铁还是人满为患,在这座城市,比电影里的那座城市还让人烦躁。
我上了地铁就开始昏睡,沉沉地睡了五站,仿佛睡过了几个世纪,惊醒时有一瞬间想不起来自己在哪里。
脑海里想起电影最后高野坐着火车,去寻找沫沫的那些画面。
但怎么也想不起他究竟去了哪里……她说:如果你在我十八岁的时候认识我就好了,那时候我的头发很黑,也很漂亮。
你也说过这样的话,对吗?
一位嗜赌的富家公子与一位纯情的风尘女子的爱情故事。
他曾家财万贯却失去了几乎所有亲人,她因家境贫寒而成了妓女,他们同样的一无所有,同样的缺爱,却用了截然不同的方式去寻找安慰。
他喜欢赌博带给他的那两种极端的刺激,她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那不曾拥有过的爱情。
无论是风尘女子还是富二代,都很难让人产生代入感,所以整个过程就是在读一个与自己毫无关联的故事。
我甚至会有一些羡慕他们曲折的生活经历,即使不幸但不庸碌。
巧合,电影里实在有太多巧合了。
隔壁床位的病友,坚持帮着写了这么多封信。
而女主这么长时间住院的费用,亦或是一丝病情都不曾透露。
这总让人觉着是为了煽情而过于刻意的安排。
女主得知自己只有半年的生命后,在街上偶遇男主而产生后续一系列的事情。
女主在男主出狱后就不曾打听过他的下落,如果没有那次偶遇就不会有后面的爱情故事?
而她又如何说在医院时,男主的信已经是她生活唯一的寄托了呢。
女主空白的恋爱史与绝症去世似乎都让女主朝着完美的方向又进一步,不知是情节设置还是气氛烘托的问题,总是觉着刻意为之。
最后,警察打击犯罪团伙而给含冤八年的男主洗脱冤屈的结局过于完美了!
谁又会将已经掩盖过去的事情重新翻出,而给自己加一条杀害警察的罪名呢?
一元硬币象征赌徒放弃了赌博,而为了两个已经失去的恋人而好好活着,好像这个情节的设置还有商量的余地。
故事动人,即使不那么真实。
或许较之残酷的真实,虚构更能满足人的期待。
看一部片,我至少要看看男女主合不合口味,近年来郭富城接的片子有点诡异,比如上次的梦想合伙人,简直无力吐槽,但是寒战2又很精彩,我也不知道该不该去看,不过看到女主角是杨子珊的时候,还是下定了决心,哪怕这部片子的评分并不是很高。
杨子珊我对她的印象还停留在重返20岁里一部女主角撑起了一部片子的演技里,而这一切终止在我看到片子里她的角色出现十分钟后。
如果说我本来是很期待,那在这一刻我已经对这部电影下了定调,这就是一部很无聊的片子。
当然,正如我题目所言,后面我被自己打脸了,但是不得不说,前面真心很无聊。
杨子珊饰演的妓女本应该是社会底层的人,这样的人身上没有一点阴暗和晦涩已经很奇怪了,居然表现得一脸阳光,像是离家出走的富家女╮(╯▽╰)╭……她的身上让我看不出一点角色应有的样子→_→这不是一个演员该有的修养吧,反倒是她的“室友”(姑且称跟她住同一个棚子的人是室友吧),看出了一个沦落风尘女子背负的无奈和苦涩。
好吧,抛开这时刻出戏的违和感演技,单论故事情节,在本应高潮的地方煽情,在本应紧凑的地方和缓……导演到底是想怎样╮(╯▽╰)╭,剧情刚开始的时候,女主蠢得要死,一直被赌徒男主骗着赌钱,一次两次就算了,还有三次四次,一点都不像是个混迹底层多年的人,让人怀疑她这么多年到底是怎么生存下来的,类似被忽悠的情节放了四次……对于一部电影来说情节不是应该精炼吗,这种情节真有必要一直强调嘛?
后来男女主被迫跟他们赌拳赌输了的人蒙着眼睛赛车,好不容易赢了分赃的时候,居然放了很久两个人相处的情节,女主还谈了自己的梦想是演员╮(╯▽╰)╭……这是为两个人相爱硬生生加戏嘛?
虽然后面我才发现这都是导演的伏笔,但是在看前面的时候是真的有想走人的冲动……情节重复拖沓到让人无语。
但是遏止我打三星而不是两星的,最终还是它的结局反转,原来女主很早以前就认识了男主,她还模仿男主死去老婆的笔迹来与当时在牢里的他通信,所以才有了以后的一幕幕,那些看起来非常傻白甜的违和感,原来是因为她认识他,而且她爱上了他……爱情果然是盲目的,让女主想尽了一切办法,甚至假装找错了上门服务对象来接近男主,还为他还债,只因为……与男主的,也就是后来伪装他老婆与他的通信?!
这也是我对这部剧最无力的部分,爱情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完全无法想象过尽千帆的女主居然会爱上一个把自己家败光的赌徒?!
到底是哪一点让她爱上了???
就算是男主他老婆不顾自己生病输血救了女主,而且在男主坐牢时还是对他一心一意,爱的死去活来的,女主也不应该爱上男主吧?
难道不应该是爱上男主他老婆嘛?
真是诡异的逻辑。
因此,我觉得这部剧的正确打开方式是这样的→_→女主爱上了男主他老婆,为了完成对方死前的心愿,决定帮男主还债并解救他脱离赌海,没想到男主因为救女儿而被迫代人坐十几年的牢,为了让想死的男主活下来,女主想尽了办法跟他打了个赌,两个人各吃一半安眠药,活下来就要一直活着不论多么痛苦。
最后男主活了下去就去坐了八年牢,这还是因为替人顶罪的事情曝光提前放出来的。
然后男主满心以为可以见到女主了,结果女主得重病在他进监狱的半年内就死了……事实是,女主开心得去地下见男主他老婆了,因为再也没有人打扰她们俩了。
gameover……
能感觉到剧情用心了,但能让观众感觉到用心的剧情也只有“用心”这个优点了。
反转是意料之外,感情是顺理成章,一切嵌套都是完美的,但是我无论如何都不能欣赏一个赌博成瘾,甚至还牵连到其他很多人有生命危险的傻*男主角。
除非他是郭富城。
是的,这就是凭借“选角”,针对我打出的魔法伤害。
因为他是郭富城,所以我可以是那个原谅他的女儿,我可以是那个一次又一次鼓励他包庇他的妻子,我可以是那个和他日久生情又一见钟情的疯女人。
(虽然同时我也有非常非常多的瞬间想掐死这个嘴臭的衰仔🙂)内心深处总有个声音在叫嚣会因为这种剧情哭出来的人绝对是没见过世面只会死读书的碎怂文青,但不得不承认我真的哭了。
这部电影给了我一个完美圣母的想象空间。
因为合理的原因而一直牺牲,不求回报,最终还救到人了——要知道,拯救对象可以被拯救就已经是圣母最大的幸福。
至于原因,当圣母因为种种原因陷落进别人的自我,那“值不值得”就再也无从谈起……甚至爱也无甚所谓。
剧情里真的让郭富城去顶罪坐牢了,这部分有少许残忍,我很喜欢。
虽然看到最后才发觉这是反转的必要条件。
最开始几个人去讨债就那么划了八下,下手太轻了,不够残忍,不喜欢。
但也许太残忍了会彻底变成猎奇,既不够真实也不适合导演想表达的主题,只能勉强这样咯。
还要说什么……嗯……镜头很会摆,场景很用心,电影里的蓝色很漂亮,郭富城造型不丑(除了油头),还间接给我推荐了一部黑白电影《卡比利亚之夜》。
挺好,挺好,这么一看也算是配得上四星。
最后一句,珍爱生命,远离赌博。
除非你是郭富城。
(郭富城也不行啊!
)
影片给我的感受是无聊,落魄公子赌徒与风尘女子的凄美爱情故事。
而且这条爱情线埋藏的有点深,差不多到后面才看出来。
用倒叙的方式来开展故事很好,但是故事内容略显无聊,无非就是风尘女帮助赌徒重回生活正途,个人认为没有高潮,唯一的高潮就是结尾。
结尾虽然概括了发生这样一件事情的原因,但是感觉非常生硬,应该是文案写的不好。
像上面上到的这样,结局点睛还不错。
但整个电影一般般,不做推荐。
ps:郭天王的演技一如既往的有保证
挺不錯的,如果說郭富城感情電影的話,我想,父子是一篇,這部也是一篇。
演技和剧情在国产片中算中上
拉上卡比利亚之夜还是无法拯救这从头到尾的平淡无趣。
你说让一个脸上毫无生活气息的女人看四遍「卡比利亚之夜」,导演不是中二是什麽?城城基恩胡好评一下
浮华灯火的背后是真挚的感情,真的被感动到了。好电影。
有点心理学的题材价值,为什么郭富城有自毁倾向,输光所有的钱,就像《活着》里头的富贵。
这一夜过于漫长,但对于赌徒与妓女来说,却是一生的改变。结局戳中泪点,好像在宣示着每一个浪子都有难以企及的尘埃往事。
故事还是有硬伤的,老是用“赌”这个梗也有点烦了,结尾部分大段抒情独白看着也有点儿累。但是我觉得整体挺不错的,这几年认真讲故事的国产爱情片真是太少了。导演植入《卡比利亚之夜》应该是因为这两部电影女主都是导演老婆吧,哈哈,爱得隐秘,爱得深沉呀
影院票价直接9.9,简单粗暴
有些细节有意思,但最后的反转太刻意了,郭演的比女主好
这样的片子也敢拍,还不是因为有同样白痴的叫好观众
看的点映场,对新导演尤其是又帅又有才导演的鼓励,给四星。电影比我想象中精彩,虽然很多地方都看得出导演能力些许生涩,但几个段落拍得挺有看头的,飙车啦杨子姗演戏中戏啦,导演应该是个浪漫的人,所以追求的也是浪漫的戏剧效果,映后他说预知结局情况下回看这个故事,会发现茉茉没有讲一句假话
莫名其妙的故事,莫名其妙的假high。
赌徒与妓女相互救赎。不折不扣的烂片。不过有一说一,提到《卡比利亚之夜》,第一反应常常竟然是此片中杨子姗的表演。
故事虽俗,却演绎的不错,演员们都很好。杨子珊很美,演技也还好。故事结局蛮感人的,却也不免狗血。这个浪子很幸福,有两个那么爱他的女人。旧楼一段,酒店一段,这两段戏都很唯美。
生硬造作的地方太多,可最后却被感动了,或许是有用心做的缘故吧
假如没有反派和片尾解密,会好得多。郭富城绝对四大天王里演技最好。
哇塞 这女主角太完美咯 花痴一盘 五分 完全是给杨子珊的 电影本身还是可以一看 本就是娱乐 何必搞得那么严肃 非要带着审视的眼光切看待 再次申明 我依然称为杨子珊的粉丝咯
第一次有部片子观后评分大大超出了豆瓣评分
赌徒有啥好看的?浪费了杨子珊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