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火星任务

Mission to Mars,目的地火星,火星计划,火星使命

主演:加里·辛尼斯,蒂姆·罗宾斯,唐·钱德尔,康妮·尼尔森,杰瑞·奥康奈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0

《火星任务》剧照

火星任务 剧照 NO.1火星任务 剧照 NO.2火星任务 剧照 NO.3火星任务 剧照 NO.4火星任务 剧照 NO.5火星任务 剧照 NO.6火星任务 剧照 NO.13火星任务 剧照 NO.14火星任务 剧照 NO.15火星任务 剧照 NO.16火星任务 剧照 NO.17火星任务 剧照 NO.18火星任务 剧照 NO.19火星任务 剧照 NO.20

《火星任务》剧情介绍

火星任务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公元2020年,云集了无数顶尖科学家的世界空间站(World Space Station)正在进行一项载人飞船火星登陆计划。由卢克·格莱姆(Don Cheadle 饰)率领的4人小组成功抵达这颗无人星球,他们在此发现一些奇怪景象,随后小组成员也接连毙命。为了调查这起悲剧 的原因并寻找可能的生还者,空间站派出伍迪·布雷克(蒂姆·罗宾斯 Tim Robbins 饰)率领的救援小组前往火星。 然而救援小组也遭遇诸多磨难,船体损坏、机器失灵、燃料泄漏、成员死亡等等,无一不在消磨着救援人员的斗志。抵达火星后,布雷克他们找到了卢克船长,继而发现亿外年前外星人留在火星上的遗迹和信息,这一切都与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我的哈士奇男友石纪元神奇天外歌姬抗日名将左权谜砂当阳光吻上彩虹妈妈!不要抛弃我小象的故事守夜人留级之王2左轮右你纳粹僵尸战场秀丽江山之长歌行红蜘蛛5:本能诱惑锦衣夜行谤法暗杀女仆冥土小姐燃烧的槐多啊大卫的圣诞魔法再爱24小时Ídolo流星的启示吸血莱恩3:第三帝国达·芬奇的恶魔第二季蝙蝠侠:龙之魂盗狗小队忘掉莎拉·马歇尔拉丁血与泪:巴西歌王的不羁星途黑色止血钳

《火星任务》长篇影评

 1 ) 35亿年前的火星和现在的地球一样水草丰美?

科学家们又有新发现了!

2012年,也就是七年前,科学家们就探索到了火星曾经有过海洋!

欧空局曾经发布了一张照片,称之为:“火星上的古老北方海洋”,这是人类对海洋的研究。

不过,最近关于火星是否存在海洋,科学家又有了新的进展。

火星快车号上的雷达探测到了沉积物,这些东西让科学家联想到了海底。

这么说当然不是随便说的,这一证据于2019年的发现相吻合。

这些图像比以往的图像更加可靠。

探测到火星的陨石坑底下大约4000米的深度有明显的水迹,而这些水体让科学家联想到了地下水的存在。

在火星冰冷的外表下,里面也蕴含着丰富的地下水,甚至在35亿年前出现过海洋。

也是在哪个时候,地球还是一个小弟的时候,火星上水草丰美,生活着我们想象不到的「生命体」,如果有「生命体」显然,他们并没有进化到可以离开火星,最后的结果自然是随着火星一起进入了沉寂。

也许这是火星的乱纪元吧!

说不定在经历过几亿年,火星会重新变成一个有生命体的星球。

当然了,这属于科学家的推断,我们不仅关心火星的未来,也联想到地球是不是有一天会遭遇到火星一样的待遇,曾经水草丰美的地球,没有遇到「三体」人的侵略,也没有带地球流浪,而是被陨石断送了命运,变的沉寂下来。

按照人类现在的科学水平,陨石如果撞击地球,我们是有相当实力让其断送在太空中的。

科幻小说家们有福了,这个科学发现,我们就不用去流浪地球了,可以移民火星,让火星的地下水重新焕发起来,这也是一个相当宏伟的计划吧,用五百年的时间来让地下水出现在火星,让细菌也登录火星,再用一千年时间让水草绿植苔藓等职务登上火星,让植物们先干掉火星上的二氧化碳,气候变的开始温暖起来。

再过500年,让生命力极强的动物登录火星,用2000年的时间,改变火星的气候,让人类实现移民火星的计划。

这个还需要科幻小说家们如刘慈欣这样的高手发挥想象力,好让我们读者能读到有趣的充满幻想力的小说。

 2 ) 结尾的倒计时

影片还行吧,比较Hard Core。

我注意到从影片96'05''开始出现的倒计时,觉得很好玩,于是纪录了一下。

倒计时以7位数组出现,形态接近于1和0,让人一眼就想到二进制,以此得到如下数组:0000000 <--①1111111 <--②0111111 <--③1011111001111111011110101111100111100011111110111011011110101110010111110011101001111000111000011111110110111011<--96'15''从此处开始后一位缺省,补齐101101100110111101011010101110010110001011 <--④1110XXX <--⑤无法直接补齐部分用X代替0110XXX101XXXX001XXXX110XXXX0XXXXXX10XXXXX00XXXXX <--⑥得到这些数据后进行观察,首先比较①②③三个数组,即0000000,1111111,0111111。

0000000与1111111明显不同,所以我认为0000000包含的意义有:1.本身的意义为0;2.表示计数的开始(重置);3.表示计数的结束之后观察②③:1111111,0111111。

倒计时高位减少不合逻辑,观察其它数据也是如此,显然右侧应为高位(「火星人」的文字右起或角度问题),替换一下就是1111111,1111110,转换为十进制就是127,126其它数据依次转换,于是我们就得到①至④为127—104,第⑤-⑥组数据也就很容易补齐了:1110011,0110011,1010011,0010011,1100011,0100011,1000011,0000011当然,最后飞船启动时倒计时是什么状态你一定想到了0000000

 3 ) 人类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令我动容不已

有不少电影,要过了很多年之后再来重看才能发现其经典和伟大之处,布莱恩·德·帕尔玛这部《火星任务》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影片于2000年3月10日在美国首映,遭遇媒体排山倒海的劣评,票房也不如人意,当年投资1亿美元的科幻巨作最终北美票房仅为6000多万,全球票房也不过1.2亿。

布莱恩·德·帕尔玛此后失去了执导好莱坞大制作的机会。

不过,他还能在大洋彼岸的法国找到心灵安慰,影片入选当年戛纳电影节非竞赛单元,也顺利成为当年《电影手册》年度十佳电影。

事实上,观众对火星一直抱着难解的好奇心,此前也出现过不少火星题材的电影,但一直等到千禧年初,好莱坞才制作出这部科幻大片。

即使放在今天,这也绝对称得上是一部野心之作。

影片找来当年炙手可热的德·帕尔玛 ,他此前凭《碟中谍》获得票房大卖而享誉全球。

演员方面,请到了《阿甘正传》、《阿波罗13号》的男星加里·西尼斯、《肖申克的救赎》的蒂姆·罗宾斯和黑人演员唐·钱德尔等实力派助阵。

不得不提,这是电影史上第一部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专家全程参与指导的商业电影,真实呈现了火星和宇宙空间站等各种细节。

▲360度不停旋转的三人舞蹈画面尽管这是一部标准化的制片厂出品,但丝毫没有约束德·帕尔玛的作者风格和怪诞奇想。

他一如既往地在摄影运镜方面大胆尝试,影片的开场就和《蛇眼》如出一辙,他用一个五六分钟的长镜头来交待所有人物及其关系,而之后在空间站和飞船里的情节更是他大显身手的好机会,仿佛是失重状态下的摄影机,拍摄出360度不停旋转的眩晕画面,再结合角色悠然漫步的长镜头,完美地呈现出太空舱内的布置环境,以及一场暗示性十足的三人舞蹈情节。

尽管太空舱的一段有抄袭《2001太空漫游》的嫌疑,但这种致敬意味明显的形式是德·帕尔马一向钟情的手法,早在80年代致敬希区柯克的《剃刀边缘》、安东尼奥尼的《凶线》等作品中已随处可见其戏仿经典作品的痕迹。

除了在摄影技术上尽情玩乐,德·帕尔马还大胆进行类型实验,大量融入悬疑惊悚情节,令影片有别于时下的“硬科幻”大片,不断焕发出80年代的怀旧色彩,而这种类型实验的成功之处在于声效和配乐。

最明显的是四名宇航员在拍摄奇异壮观的火星风暴时遇害的情节,诡异的声音效果徒增紧张的气氛。

另外一段则是几位宇航员被迫逃离飞船在太空逃生的一幕,突如其来的声效制造出不小的惊吓度,仿佛在观看希区柯克的电影。

▲刺激惊悚的太空营救一幕蒂姆·罗宾斯在关键时刻选择摘下太空头盔,拯救漂在太空中的妻子和船员的举动,足足比阿方索·卡隆《地心引力》中乔治·克鲁尼和桑德拉·布洛克的戏码早出现了13年。

电影配乐大师莫里康内为这部作品献出非同凡响的配乐,管弦乐配合上深邃迷人的星空,显示出恢弘壮阔的气势。

而一旦出现诡异的变奏时,则暗示着情节会有意外的转折或惊悚镜头,这种传统老派的配乐编排手法在如今的科幻电影里似乎已不多见。

当年最为人诟病的似乎是最后一幕,在众人抵达火星飞船内部时,洞悉地球生命起源的过程,既让很多观众脑洞大开,也有认为火星人的行为非常不合理。

但事实上,这种解释人类来源的概念与库布里克的那部经典之作《2001太空漫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且德·帕尔马的这个表达更为通俗易懂,也更符合他一向的“致敬”风格。

这个人类来源的解释甚至还启发了雷德利·斯科特2012年的《普罗米修斯》,连那个人脸飞船的形象也贡献不少创意。

▲流泪的火星人在20年后重温这部影片,我们发现这根本不是什么东施效颦之作,充其量只能说是德·帕尔玛对大师经典的戏仿重演。

意想不到,这绝对是启发之后无数科幻经典的先声:《地心引力》、《普罗米修斯》,还有就是情节几乎一模一样的《火星救援》!

影片给我最大的触动恐怕是人类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情节中不惜用上多层铺垫,加里·西尼斯饰演的男主角在妻子生前的视频里得到精神鼓励,在最后一幕主动跟随火星飞船飞向未知太空的时刻,强大的感染力加上莫里康内的配乐令我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

如今的科幻片似乎很难再看到这种舍身探索的宏大情感,往往只让观众沉醉于夸张的视觉特效里,很少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对人类的未来有着丰富的展望。

 4 ) 中规中矩的科幻片

对于科幻,这也许是个标准的作品,严格符合米国荷里活的商业标准。

突发事件引起一连串反应,一队英雄主义的队员前去处理危机。

英雄们都是理想主义者,梦想和任务息息相关。

电影的主题有着伟大精神力量,关于人类的起源,及对浩瀚无垠的未知的探求。

这可能也象征的米国的国家精神。

对于外太空生物他们和《ET》中的饿观点一样,是友好而友善的。

这样处理也很简单,无非是我们会遇到好人还是坏人的问题。

整个电影温情激荡,中规中矩。

不过以荷里活的标准来看,前面家庭“趴体”的情节有点冗长。

也许只是为了衬托出后面英雄们的光辉形象吧。

 5 ) 很不错,喜欢

虽然是2000年的片子,但是特效还行。

影片前半部分较为平淡,铺垫有点长,但并不影响观影。

开始救援任务之后越来越精彩,个人很喜欢《火星任务》的结局,几乎完美!

主角失去了爱人,一直很悲伤,在地球上已经没有了什么留恋,在受到火星人邀请之后,跟着火星人回家去了,这在情节上很符合逻辑。

在不死主角的情况下来了一段挥泪告别,即是感动,又是殊荣(因为受到火星人邀请),所以个人认为结尾很赞!

另,足智多谋又有点腼腆,而且有着悲伤过往的主角很令人同情喜爱,在《阿甘正传》里面本人还没喜欢上加里·西尼斯,但在《火星任务》上却喜欢上了他。

另一部电影《火星救援》在情节上与《火星任务》有点像,可能《火星救援》是在模仿《火星任务》。

不过个人觉得《火星救援》只模仿到了形,却没有模仿到神, 所以意境不够深。

以上谢谢。

 6 ) 火星任务

总体拍摄的非常好,故事情节很紧凑,第一次任务、救援、返航,在短短时间没有忽略了表达人性的情感,而最后主人公放弃返航,义无反顾踏上飞船,也在最初通过其失去女友为后续的选择做好了铺垫。

另外片子的特效做得也非常不错,而且从拍摄上来看,太空航行都考虑到了旋转重力和失重,这是很多烂片都不会考虑进去的,片子毕竟由NASA科学家做顾问,很多地方都非常贴近现实,也非常真实,而谈到片子的主旨,无非是强调了人类和外星人的同源,这个观点其实从许多著名的第三类接触事件也可以证实,在我看来根本就没有“幻”的概念,而是直接把这种关系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来表达,关于第三类接触就不多言了,还是那句话,不要以为所有科幻片里面的东西都是虚构的,如果你真的这么想,那么你正好上了那些希望通过片子来隐瞒真相的机构的圈套,因为只要你想到这样的事,你会首先想到电影,然后说:哦,这是电影里面的科幻情节,不是现实。

可是如果这些情节就是根据现实去稍做加工而制作而成的呢?

在我看来,片子拿了著名的“火星人脸”作为飞船基地这一虚构,才使得片子带上了科幻的味道,而实际上这只是手段,与影片所要表述的思想没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这部片子带给观众的不应该是简单的故事情节和画面的震撼,而是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探究,这部片子的顾问,无非是给观众们有意的透露了一点小真相 ,我拭目以待

 7 ) 生命的美丽

生命的美丽——观《火星任务》有感曾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在神的眼里我们只是一些斑点。

渺小的我们在宇宙面前,只能是低到尘埃的崇敬,渺小的我们在生命之面前,只能是由衷的赞叹。

生命的创造看着那些生命种子的飘落,将地球装点的勃勃生机,看着美丽的DNA序列的飞舞,那样的轻盈,那样的神秘,真的感到一种生命初始创造的欣喜。

当火星外星人,将从宇宙大爆炸再到单细胞生命的出现,然后生命从海洋到达陆地,爬行动物的出现,恐龙的灭绝,人类的进化,最后生命的极致绽放的过程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都感到了一股让人震撼的力量。

每一个物种的出现都是历史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人类就是因为漫长的生命的创造的过程,才会像今天这样的完美的让人赞叹。

每一个生命都必须是独特的,所以当现在克隆技术日渐进步的同时,不仅让我们担心这样的非自然的复制,会不会让我们陷入两难的困境。

也许,克隆给失去最爱的人带来了福音,给他们能和最爱的人重逢的机会,但是其实在我看来,我是不会同意克隆的,因为,人类后天的影响仍发挥重要作用,即使同样的人,同样的基因,也会存在不一样,同时我们看到克隆人的出现,我们的道德伦理甚至于是否也同样适合他们。

生命的创造,是一个及其美丽的过程,也许它很漫长,也许它带着毁灭,但是生命的创造让我们看到极致的美丽。

生命的逝去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同时看到了生命的逝去,是放弃伍德罗自己的生命,而为了其他的队员生存,是先期登陆人员的逝去,为了后面提供了大量的资料,是杰姆放弃自己返回地球的机会,去寻找宇宙的奥秘,这样的是生命的逝去,让人看到了一种崇高。

科技的发展,我们在感受科技进步的发展成果时,有无想过,这样的靠科技背后,多少人付出了他们的汗水,甚至于生命。

我们需要的是珍惜。

也许,现代科技的发展,也让我们带给我们自我的毁灭,是核弹的爆炸,带给人百年噩梦,是水污染,带给人类的恐惧,是我们生活环境的变化,带给我们大自然最严厉的惩罚。

科技的发展,应该尊崇人类的发展方向,尊重大自然的发展规律。

科技的发展,是否就是意味着有人必须要牺牲,也许在这样的电影里,有一种英雄主义精神的出现,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科技的发展需要很多人的努力和奋斗,我们应该加强对于这些科研人员的保护。

帕斯卡曾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

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生命就是这样的美丽,是生命初始给人的喜悦。

当阳光破云而出,当尖芽从石头下钻出,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希望。

生命是如此的美丽,是生命逝去带给人的震撼。

生命的逝去,是为了集体放弃个人的大无畏,是落叶归根的静谧。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安然。

 8 ) 硬核,但还不够硬

这个片子多花些心思和钱,多花些时间和脑子,会成为经典。

这是典型的硬核科幻,近未来,一切合乎物理规律,没有刺激眼球的镜头。

结尾给了人类起源一个假设,比较合乎想象。

不过某些细节实在能够做的更好,火星上的戏明显是在沙漠中加滤光镜拍摄的,不过火星稀薄的大气能形成天空中那么丰富层次的云彩吗?最失败的是那张脸的防御机制,也太“魔法”了吧,如果信号不对的话,如果火星人们真的不想让除地球外其他智慧知道的话,更简单的方法是隐藏而不是毁灭。

即使是毁灭的话,也不用弄那么一个“沙虫”啊?

效率低下。

不过结尾的飞向群星,真的很让人感动和热血沸腾,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科幻。

 9 ) 火星任务&#34;找自己&#34;

《火星任务》个人观影随笔,非正经影评

2000年的电影,我们不该用今天的技术标准来评判它的特效,因为我始终觉得技术是服务于剧情的,不过这部电影的特效就像一个分水岭,我们看科幻电影的时候最能体现当时的特效水平,99年,2000年左右的电影,跟那之后特效能明显感觉有差距,比如近几年看到的一些,《星际穿越》,《火星救援》等等吧,至少在特效这一块儿有了很大的进步.(《2001太空漫游》没有遵循这条规律,今天来看,仍然是属于未来的东西)

这部电影的评分,没有上8分,我认为主要是章节跟章节之间的脱节,剧情衔接的不好,虽然可以理解为留白或是其他原因,可给人糟糕的段落感还是太重了,我斗胆假设一下,如果用昆汀的那种方式会不会更容易接受一些?

hhhhhh

电影的故事像一个倒立的金字塔,在地球上是一个点,第一批去火星的人是一个大一点的面,接着救援飞船的部分要再大一点,最后是寻求真相的部分封顶,如果从这层角度来看,电影没毛病,并且是一个很流畅的故事,看这个译名,会以为着重的是在火星部分的救援,所以当看到飞船在飞去救人的过程中的各种状况时,不免出现很多疑惑,还没救到人,怎么就先送一个人头?

又是《拯救大兵瑞恩》的结构框架吗?

前面都这样,那后面这个故事怎么讲?

还好导演并没有让人失望,果然有外星文明,而且还是我们的鼻祖,解释了一切的起源,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设定,总归把电影的高度又增加了一层.

在电影中,有很多场景在致敬2001太空漫游,很多人应该都看出来了,比如救援飞船的内部构造,"旋转重力","舱外操作",包括智能语音的声音,还有结尾处,加里西尼斯进入一个像容器一样的地方,跟2001太空漫游里最后出现的婴儿也是异曲同工,库布里克真是没办法绕过的大山啊,另外《火星救援》在火星上种植物的细节,原来在这部里就已经有所表现,还有加里西尼斯终于登上了火星,还去了外星文明,虽然《阿波罗13号》你没有去成月球,这里导演如你所愿了,其实出场的时候看到他因为痛失爱妻,失去去火星的机会,我真的有点想笑,可是得严肃一点,毕竟对于剧中角色来说太残忍了,好在后面超出预期,宇宙那么大,你想去看看!

嗯,去吧

电影所要探讨的不仅仅是"任务",这种以多救少的电影看的太多了,我觉得追寻与探索才是升华的地方,就像电影里说的,我们总是在不断探索,发现新的生命,他像一个邀请,过去,我们发现一个大陆,再从那个大陆发现新的大陆,生生不息.

 10 ) 火星任务

《火星任务》是在NASA宇航专家指导下拍摄的。

基于人类现有的宇航能力,随着剧情的需要有不同程度的夸张。

这是典型的硬核科幻,近未来,一切合乎物理规律,没有刺激眼球的镜头。

结尾给了人类起源一个假设,比较合乎想象。

不过某些细节实在能够做的更好,火星上的戏明显是在沙漠中加滤光镜拍摄的,不过火星稀薄的大气能形成天空中那么丰富层次的云彩吗?

《火星任务》短评

神棍片,完全没表现出德帕尔马的风格,编剧太次,前面drama得要命,后面想提升逼格,又编不出来只能乱来,拜托,能不能不用2000年的科技去意淫2020年的事

8分钟前
  • 山出
  • 较差

好看个P,最讨厌这种伪科幻了,要上火星早上啊,拍那么多地球干嘛....的确比《阿波罗13号》还要无聊~~~

13分钟前
  • 大宸
  • 很差

最后如果不那么扯,我可能会为蒂姆·罗宾斯写一篇影评。

15分钟前
  • 动作院线
  • 还行

帕尔玛第一次拍科幻类题材,发挥中规中矩,他还是很大程度依赖题材的导演。总体是个用科幻冒险片外壳包裹的故事,但在结尾却要升华成对人类的演化历程与生存价值的哲学迷思。本作故事内核,呈现方式,视效奇观这三者配合得并不好:开场在聚会中介绍人物关系与背景的长镜头应该是帕尔玛近几部作品最差的一个,调度上没有出彩之处,内容上也只是单调机械地让各个主角来回对话;相较而言中段在飞船中的旋转长镜头至少观感上还可以保证,最后那段展现地球生命进化的PPT看起来也挺突兀。整体上有点类似「太空歌剧」,但前后半段风格并不完全统一,感觉帕尔玛自己也有点不知从何下手,不想过多使用电脑技术的同时又找不到合适的表现方法。演员部门的发挥也一般,罗宾斯在太空中牺牲自己以保全妻子和队友的一段可以和《地心引力》里克鲁尼和布洛克的段落对比

20分钟前
  • Mr.Graceless
  • 还行

前面大半个片子都有些闷,结尾的20分钟十分好看!

21分钟前
  • 犀牛
  • 还行

很多年前看过的片子如今再拿出来温习一下,感觉特效挺差,漏洞百出,极大的破坏了我看的心情……尤其是各种太空中常识问题。至少最后的一些立意还是不错的,给个3星吧。

24分钟前
  • 海里游的熊
  • 还行

不太满意里面好几个演员的表演,根本打不到点子上。而且开场方式我也不喜欢,本来很爱的太空题材,出来是这个样子,我不太能get到。毫无节奏感。

26分钟前
  • Yotsuba
  • 较差

蒂姆罗宾斯的经典电影之一

28分钟前
  • 还没想好叫什么
  • 力荐

太空行走时,被抛出外太空的太空人,给我留下了对死亡的无限恐惧。

30分钟前
  • 孙小美酱
  • 力荐

看到最后真的是一脸WTF。确定不是80s拍的电影吗?最后的结局也太……一言难尽了。

33分钟前
  • 似马马马马难追
  • 较差

设定在2020年要发生的科幻事件。外星人创造论的传播者——火星人在地球洒下了生命的种子。这个套路现在被改成了《异形》系列的延续,发源点也从火星搬到了更远的欧米伽六号行星。现在看来,移民火星又成了热门话题了,但是单程票让你去,你会去吗?

35分钟前
  • Quester
  • 推荐

等待与追寻。喜欢宏大主题的科幻片,慢节奏都是为了最后那一刻的情感爆发,同泽米基斯的《接触》

36分钟前
  • 正在
  • 力荐

2002.7.13 cctv6

39分钟前
  • 蒜 | BOY A 🌈
  • 推荐

太经典了,尤其结尾人类演化的镜头,震撼,触动内心~~

44分钟前
  • 小涛
  • 力荐

帕尔玛最烂的电影。除了个别技术细节到位,其他一塌糊涂。既然本片在豆瓣能拿7.4的高分,那么太阳浩劫才6.7就令人无法理解了

47分钟前
  • 斯多亞
  • 很差

額不好意思 我以為你叫火星救援就下了 看了前十分鐘實在看不下去 也許是在地鐵上比較浮躁吧 呃呃

48分钟前
  • IrisS
  • 很差

向来讨厌拿scientology把人当猴耍的电影,一点诚意和社会责任心都没有 喜欢这类型电影的中国影迷,果断装逼犯居多 (哟,两眼往下一瞟,果然领了金酸梅~)

49分钟前
  • 蛞蝓杂烩饭
  • 较差

故事不错,剧本三流,第一场交代人物的宴会就露怯(通过大段台词交代每个人物过去经历未来计划,把观众当弱智,信息都要喂到嘴边是最低级的编剧法。电影中的宴会不仅仅只是个聚集所有主要人物的场所,而是给导演一个通过灵巧调度处理人物关系的机会,为观众donner un clin d&amp;#39;oeil一切尽在不言中)。废戏多,几处情感逻辑崩塌,主旋律感强,剧本让故事下了层次。另,有热评讽刺语气说“如果影片拍得更晦涩点就会有很多人打高分”,但这确实是影片的主要遗憾。德帕尔玛这么优秀一类型片作者,最好还是不要碰这些太空片大制作,他还是适合处理更生猛、形而下的东西,形而上的题材有形而上的作者(忍不住幻想库布里克会如何处理结尾);不能因为塔可夫斯基没拍就给索德伯格的《索拉里斯》打高分。须承认有些东西具象化后会失去大半魅力

50分钟前
  • 阿茶
  • 还行

又一次美国的科幻意淫。想象力丰富,原来我们都是火星人。伍迪和泰莉的那段戏催人泪下。在太空中,我们都失去了自由,两人为了彼此,都把自己推向死亡。这便是爱情,即使到了外太空,人类的爱情仍旧如此的伟大。

55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较差

有多处地方是在致敬《2001太空漫游》,情节拖沓不说,一对夫妻宇航员居然在任务期间打情骂俏,不死才怪。关于人类起源于火星的设想在我读初中的时候就知道了,现在看来已经没有新意,那个外星人的样貌还不错。

60分钟前
  • Lucas刘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