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忍着看完新版倩女幽魂,说实话新版在电影院看的话一定心疼死,这种烂片子在线看我都嫌费流量....在影院看完87版真的很感动啊!!!!
87版才是好电影啊!!!!
两者一对比,忍不住要吐槽!!!!
1.新版的倩女幽魂和87版一比,高下自见,云泥之分。!!!
当然,旧版是云,新版是泥!!!
老版聂小倩爱上宁采臣【书生遇上一个仙女模样的姑娘,总归是要爱上的,何况一开始小倩就存心勾引。
但是她遇见他这样一个痴傻书生却陷落得无辜,本是催命的琴音却暗藏了春色,绞杀人颈的秀发也服帖在身后。
就着湖面反光看清他的脸,一腔痴情早已画在眉目间。
湖间小亭本有最为旖旎的一幕,他拥着她吻,额前的碎发软软的垂在两边,是少年人的模样。
白纱随风舞动,他的手握住她的脚腕,唇一定很轻很轻地放,像在吻一朵玫瑰。
但是这个傻书生又触动了她的铃铛,眼看姥姥就要飞至,催他快走,他还一味痴缠。
她焦急气苦只得胡乱编排个由头说我看不上你这个穷小子,她的心里定在叹息,我怎么能告诉你,我只是一只鬼,一抹魂,待到天明就要散去。
他的小自尊受了刺激,果然上当被骗走了。
她那么美又那么好,他大概是有一点点自惭形秽的吧。
在爱情面前,人人的影子都会渺小,不自信,如果她说不爱,那就是真的不爱吧。
当他真的明白她的苦衷,她的柔情,立马回转去找她。
她开不了口说的话他不需要她说,他都知道,是人是鬼,他都爱。
就凭这一点我就该喜欢他,一旦确定对方心意,其他都不管不顾,重要的是,我知你爱我,我知我爱你。
人与鬼,隔着尘世相恋似乎惊天动地,其实也不过是两滴露水的交汇。
天地这么大,情爱总是微小,生命的轮回却是无限宽广。
小倩这一生凄苦,唯有做鬼的最后几日幸福,有胸膛可以略微依靠,但仍是焐不暖她的魂魄。
她期盼着她的下一世,再入这尘网重新做人。
他与她本该有一夜情语绵绵的话别,只怪那煞风景的黑山老妖,连最后的时间都不给他们。
他背对着她抵挡着窗户,她在他身后同他话别,连最后一面都未曾见。
黎明升起的朝阳照在他满是泪的脸上,心下无限酸楚,就像大梦一场终于到了头。
他皱起眉头的样子真是英俊,眉心不是一个“川”字,而是层层叠叠的沟壑。
他如同将爱人亲手埋葬,却要怀着对她新生的喜悦,这样的爱情,我称之为悲壮。
-引自《但愿黎明不要来》 就叫我荣 】 这才叫荡气回肠的爱情啊!!!!
编剧功力真是炉火纯青 新版让人感叹时代的堕落啊,编剧你是脑残还是脑残还是脑残呢???!!!!
新版的聂大小姐爱吃水果糖,编剧你是几辈子没吃过糖啊!!!!
编剧你怎么不写个《一块硬糖引发的惨案》啊!!!!
剧本好好写就那么困难吗!!!
当然看一下编剧的名字也就明了了,张炭....大家可能还不熟悉.....但是此人是《无极》《刺陵》的编剧...本来以为《无极》已经要让人疯了.,但是事实证明《刺陵》更胜一筹啊!!!
本来以为《刺陵》已经是极品了,原来更烂的的在这里等着我们啊!!!
编剧你是不是还可以写的更烂些!!!
当然《无极》是很强悍的,它带臭了陈凯歌、陈红、谢霆锋、张柏芝.... 2【回过头来看徐克的电影才觉得聂小倩的故事是拍得最好的。
我虽然不知道鬼才导演这一美誉的由来,但总觉得这一褒奖加在能把人妖殊途的故事拍得这么荡气回肠又不失缠绵悱恻的徐克身上是最适当不过了。
---摘自《小倩坟前哭张生,不见巫山与沧海 》 貓先生拉麵屋 】 新版的导演,尼玛在宣传时说要拍什么“魔幻爱情”,你以为你在拍哈利波特啊!!!
还是想拍个央视版的"魔幻手机“????
导演你究竟是做了什么做了究竟怎样才能把经典拍的那么烂那么垃圾的典范....当然每一个导演都有让人怀疑是不是他本人拍的电影...正如《无极》之于陈凯歌,但人家陈凯歌大导演前面可有个无法超越的作品《霸王别姬》啊!!!
《无极》恶心了观众一把,但是《赵氏孤儿》陈凯歌导演站起来了他站起来了站起来了!!!!
他扬眉吐气了!!!!
而导演你呢!!!
你《叶问》还是高水准的,《叶问2》让人开始观望了,《新版倩女幽魂》你是不是时间紧,找枪手了???
还是副导演在拍???!!!!
水准怎么降落的这么大啊!!!!
下部电影导演你拍的不敢看了!!!!期待你能够站起来!!!!
站起来啊!!!!
旧版的87年电脑特效技术那么差,营造的氛围有幽深有诡谲有飘渺,新版的花了不少钱吧....电脑特效做的不错吧....可怎么看都觉得还不如哈利波特.....新版氛围有木有!!!
感人有木有!!!
画面有但没感觉,灯光有,没气氛。
旧版讽刺世事“鬼有的时候比人更善良”“人的世界太复杂难分是非,跟鬼神在一起黑白分明,反而简单。
”新版有木有!!!!
能不能像《让子弹飞》一样,站着挣钱啊!!!!
3演员 旧版证明了天才是少数的,新版真的不想说......古天乐你个烂片王,现在看是古天乐演的电影就知道了....过去的“杨过”哪里去了!!!
现在的古天乐在搞笑片里是千篇一律的形象..... 刘亦菲,更不想多说了.....演技一如既往的烂,在大屏幕是更是一览无余....导演说刘塑造的是“充满灵气的妖精”,请问灵气在哪里????
还以为《恋爱通告》刘演技有提高,看完《新版倩女幽魂》,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刘只适合演一种形象,天然呆....木头人....有人说刘年龄还小,演技有待提高!!!!
拜托,王祖贤演聂小倩几岁!!!!
周迅演太平公主几岁!!!!
这都多少年过去了,周迅范冰冰李冰冰迅速成长为戏骨了....《风声》《画皮》里的飚系,《观音山》里的惊艳。
刘的演技就能不能再磨练磨练????!!!!
当然真不知道还要磨练多少年....花瓶也是有寿命的,刘总不能一直当花瓶吧..... 余少群,辛苦你了....演的那么白.....找个配音吧..... 时代在变化,人心变得越来越浮躁......87版让人惊叹回味,新版想让人骂人。
专业一点,敬业一点,用心一点都不会是这个样子。
最后想说新版倩女幽魂拍的还是比新版《红楼梦》好,至少聂小倩不是满头钱币.....我们很知足......
《新倩女幽魂》是继《枪王之王》后第二部在片中用字幕向张国荣先生致敬的电影,我也相信这也不会是最后一部。
《倩女幽魂》诞生于香港电影最鼎盛的时期,徐克和程小东都开始霸气外露,肇始于《新龙门客栈》和《笑傲江湖》系列的香港新武侠电影其实可以从更早的《倩女幽魂》三部曲找到端倪。
翻拍这样的电影,压力不在投资方,而在导演身上,因为导演天然地被放在了一个追随者的境地上,无论是亦步亦趋的模仿还是自成一体的突破,都会招来谩骂,更何况对于叶伟信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类型。
平心而论,叶伟信确实是个有着很强执行力的商业片导演,《新倩女》的场景很集中,就是黑山村、树林和兰若寺,一条并不复杂的故事主线,但最终看下来我并不觉得单调,影片的叙事和节奏都是达标的,黄岳泰的摄影也做到了在点面结合的基础上变幻出更多的场面调度方式。
单从技术指标上讲,可以说新版是完全超越老版的,尤其是在视觉效果和特效化妆上,是以好莱坞吸血鬼电影的特效动作套路来设计的,刘亦菲和惠英红的面部变形效果都很惊艳。
好在这次的韩国团队没有像在《狄仁杰》中那样掉链子,就是电脑做的那只狐狸有点像狗。
当然有些属于神韵的东西是无法弥补的,尤其是当年香港电影中那种汪洋恣肆怪力乱神的自信和超然,那是黄金年代独有的气质。
此外还有两个人是无法超越的,一是张国荣,二是黄霑。
《新倩女》在剧情和人物上做得最大改动就是将燕赤霞由爱情旁观者的身份变成了一个爱情当事者,这样做既有考虑到古天乐票房号召力的商业原因,另一方面也是要稀释一下宁采臣的戏份,毕竟在张国荣的阴影下演绎宁采臣这个人物,对于余少群来说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当影片中宁采臣第一次出现行进在树林中时,突然出现的黄霑为老版《倩女幽魂》所做的主题音乐让我浑身一激灵,而在片尾放出的张国荣演唱的原同名主题歌可能又唤起了很多人的群体回忆。
这是一段让我不愿离开电影院的旋律,其中所蕴藏的沧桑和无奈只有一同走过那段激情岁月的人可以心照了。
斯人已去,生死两茫茫,有些岁月积淀下来的生命精华确实不可复得,如果想永久留存昔日的回忆,可以拒绝观看后人的再度演绎,但如果看了,也没必要一定要处处用新版的短处和老版的长处比,我觉得这不是一个观看这部电影健康的心态,更何况这还算是一部比较用心拍摄的电影。
我能感受到创作者拍摄时如履薄冰的心态,既要尽量保留原作的风采,又要迎合现在观众的趣味,如黑山村这个村落的设计就很讨巧,徐锦江的基层干部形象十分具有喜剧效果,李菁的铁牙可以说是他最成功的一个银幕形象,同时也扩大的故事的格局。
但有些地方的确是不如人意,如刘亦菲僵硬的表情是影片一个致命的短板,全然演不出王祖贤所赋予人物的狐媚气。
至于影片中不断引起笑场的台词,我不知道是观众联想太丰富,还是编剧有意为之,反正现在观众看电影也被雷习惯了。
这不是一部很有创造力的电影,俗套蛮多,但也可能比较适合我这样的人看,对电影背后的事有些体味但还不过分纠结于老版同时对新版也没有过高期待,看后有点小惊喜,还有点小惆怅,也就够了,对现在的中国电影,你还想要求多少啊?
最近对叶伟信的印象大打折扣,可谓不吐不快。
原因不过是关于新版倩女幽魂一事。
我不知道此位大导演抱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新旧版倩女幽魂。
既然声称新版与旧版彻底划清界限,为何又在片花里沿用旧版歌曲?
既然声称刘亦菲演技胜过王祖贤并且将成为真正小倩的代名词,又为何从开拍之初到现在一直放出王祖贤为新版倩女而复出的传闻,将其作为炒作工具紧紧不放?
作为旧版倩女幽魂的忠实影迷,我表示并不会抵制新版,相反,我对新版很是期待,我倒想看看不同时代下的不同产物。
可是叶大导演,您未必过于小气了点,难道摆出一副起码的对过去演员的尊敬有这么难吗?
我相信只有建立在旧版的尊重基础上,新版才能够实现真正突破。
另外还有一点,叶导您的影片仍然叫倩女幽魂,不知有没有认真审过题?
所谓“幽魂”。
顾名思义,与鬼魂有关,而您却仍然大刀阔斧的将女主改成妖精,究竟是何用意?
从片花看来,新版倩女的特效场景音乐都有亮点,这点我不否认。
可是要真正展现一部电影的灵魂,我相信靠的是演员的表演功力。
显然,您已经本末倒置了。
刚开始小倩(刘亦菲饰演)发现糖果好吃,就喜欢上燕赤霞;后来小倩“强暴”宁采臣未遂,又喜欢上宁采臣和他的糖果。
女妖的智商和被日本怪蜀黍引诱的萝莉一样高啊,好好的小倩就这样糟蹋了。
对于剧情而言,极端点讲就是除了人名和倩女幽魂有关外,故事完全乱套了,而且更糟糕的是演员的演技,每次人妖殊途生离死别的场景都会有人哭,但是看起来好假(居然还给特写),让人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
最后说到向荣哥哥致敬,他要是泉下有知定会死不瞑目吧。
看完此片,叶导在我心目中直接被归类到张导冯导之流了。
虽然中外影坛的翻拍片每年都会有不少,但其中翻拍经典电影的成功案例少之又少,因为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艺术成就上的难以超越,而翻拍经典又大多出于急功近利的投机心态,只是利用经典的名头来捞票房,所以难以超越经典、烂片层出不穷就不奇怪了,新版《倩女幽魂》就是这种翻拍经典失败作的最新案例。
尤其是对于导演叶伟信来说,《叶问》、《叶问2》一路票房口碑双丰收,本应有更高的目标和追求,结果却拍出这么一部水准大踏步后退之作,实在令人大失所望。
在徐克经典的《倩女幽魂》系列中,引人入胜的故事、高潮迭起的剧情、真挚动人的情感、精彩刺激的打斗、创意无限的特效、恢弘壮观的场面,无不是让观众如痴如醉的亮点所在,而叶伟信的新版《倩女幽魂》竟然无一处能与老版相比,实在是差得离谱。
首先在故事上就显得十分平淡,对白味同嚼蜡,毫无老版的韵味可言。
为了通过审查把小倩由鬼变成妖,立刻就给角色和情感带来合理性方面的问题。
在老版中,小倩被歹人害死的可怜女子,因而变成鬼后良心尚存,并非一味害人,遇到大好人宁采臣之后感受到生前从未有过的温暖与至诚,所以几次三番不忍加害,彼此情愫渐生。
而新版小倩的身份变成妖之后,就完全抽空了这些角色背景,似乎她作为妖天生就是一副好心肠,跟其他完全邪恶的女妖相比反差过大,跟宁采臣初次见面毫无铺垫就出手相助,经过几次逃亡就产生甘为对方赴汤蹈火的情感,实在显得过于刻意,缺乏合理性。
本应是男女主角的宁采臣和聂小倩,因为扮演者余少群和刘亦菲在人气和票房号召力上的不足,所以扮演燕赤霞的古天乐就从配角升格为主角,加入两人中间形成三角恋,意图复制新版《画皮》情感戏的成功经验,反倒生出东施效颦的结果。
三人的情感戏完全没有《画皮》中“三角恋”的纠结感,而是分别形成小倩和宁采臣、小倩和燕赤霞两段几乎互不关联的情感,情感戏被生掰成两半的结果就是哪段感情都没有充足的时间讲好。
而且,情感戏的表现形式显得十分低幼和儿戏,宁采臣和燕赤霞都是靠一颗糖跟小倩建立情感关系,几乎没经过什么情感交流就爱得死去活来,完全是80后90后蛮不讲理、一见钟情式的爱情,导致情感戏从头到尾都让人感觉毫无营养,无论如何奋力装纯、极度煽情,都达不到打动人心的效果。
此外,故事上的硬伤比比皆是,只要你在观影时稍加注意,就能找出一大把,例如片中聂小倩只告诉宁采臣她叫小倩,后来宁采臣却能叫出“聂小倩”这个名字。
观众通过姥姥和小倩的对话才知道原来小倩的真身掌握在姥姥手中,所以逃脱不得,紧接着并未听到这段对话的宁采臣,却能说出“小倩的真身就在那里,我一定要把她救出来”这样的对白。
本来片中有暗示正是宁采臣为了找水源引爆炸药,无意中炸开了姥姥身上的封印,导致她卷土重来,可是后面剧情竟然再没有任何话语或桥段将这个暗示明确下来,搞得观众到最后也弄不清到底是因为宁采臣误炸导致姥姥逃脱,还是封印逐渐失效姥姥自行逃脱。
片中甚至还有“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式的无厘头悖论。
前面有场戏是宁采臣给小倩吃糖,然后拿出一罐糖给她,后面的剧情中居然又出现了一次宁采臣给小倩一罐糖的情节,这罐糖不是已经给出去了吗?
怎么又回到宁采臣手中了呢?
还是说宁采臣是个兼职卖糖的?
有多罐糖随身携带?
哈哈!
此外,导演叶伟信擅于在剧情中融入笑点的特长也武功全废,全片的笑点既雷又冷,最可乐的是最后冒出来的那个长得跟李宇春似的少年捉妖师,不说话还显得酷酷的挺有型,一开口就立刻表情僵硬,台词水平奇烂无比,腔调语气完全一副少先队员宣誓的架势,恐怕无人能忍住不笑场。
三位主演的表演也好不到哪儿去,余少群完全没有张国荣当年儒雅迷人的气质,跟演《梅兰芳》一样女气十足,和刘亦菲在一起毫无情侣的感觉倒像是姐妹。
而且余少群演起戏来十足一副新人的生涩演技,无论表情、动作都让人感觉十分做作,很想努力演好但总也演不到点上。
而刘亦菲的演技仿佛从她出道之日起就没进步过,从《天龙八部》、《神雕侠侣》中的王语嫣、小龙女,到《恋爱通告》中的女学生,再到本片中的聂小倩,表情神态仿佛都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除了长相、身材、嗓音十足萝莉的外在色相以及开场两分钟的大胆裸戏之外,缺乏其他的看点和魅力,角色显得相当空洞。
古天乐在片中基本上被当成个打星来用,表演上也没什么值得称道之处。
而加冕金像奖影后、演技派光环罩身的惠英红,也将表演上的弱点暴露无余,除了绷紧一副狰狞的表情之外,塑造大反派缺乏强大的气场,让人无限怀念老版中扮演姥姥的那个名气不大的演员。
故事和表演差就差吧,在特效以及打斗上也完全输给老版都让人难以容忍了,吸引观众的核心商业元素都玩不好,还拍什么商业片啊!
不过这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动作场面的引人程度并不仅靠电影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不断升级的视听效果,最重要还是得依靠导演的创意。
老版《倩女幽魂》施法念咒的形式感营造以及正邪斗法的震撼大场面无不显得别开生面、精彩刺激,充满传统韵味。
而新版则试图通过贴近当代审美趣味来打动观众,古天乐手拿连弩左右开弓射杀妖怪,毫无疑问是在模仿港产枪战片的经典动作,“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的法咒也更像是来自日本的街机游戏,无论是照妖镜、神兵、开天眼、收妖仗,都让人看起来并不稀奇。
整部影片特效虽然用了不少,结尾的打斗也够长,但总让人感觉特效和打斗都缺乏创意,打得很热闹但并不精彩。
把一部经典拍成如此烂样,真正的输家并不是余少群和刘亦菲,两个影坛新人就当练手积累经验了,也没人会对他们有多高的苛求。
也不是古天乐,古天乐如今是影坛大红人,片约不断,其中好片烂片皆有,《倩女幽魂》跟他演过的《大内密探零零狗》等片相比也并没有烂出新境界。
真正的输家其实是导演叶伟信,以前拍《朱丽叶与梁山伯》、《爆裂刑警》这种小众片都有不错口碑,掌舵《叶问》系列更是一飞冲天晋升一线导演行列,但《倩女幽魂》却证明叶伟信不可信!
因为自从《叶问》大获成功之后,他就一直在投机,《叶问2》投《叶问》的机,本片又是投老版《倩女幽魂》、新版《画皮》甚至张国荣的机,所呈现的糟糕效果要么是导演水准不够、要么就是故意粗制滥造,无论哪方面都差得出乎观众预料,刚有点名气就想圈钱,叶伟信这是在自毁人品啊!
(文/列文)
纯就技术上说,新《倩女幽魂》称得上是原作的升级版。
从前徐克和程小东在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打造出来的光怪迷离的人鬼世界,在这一版当中,很多方面都有了较大程度的升级,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有了新的技术水平和相当的投资做后盾,许多细节不用再如前作那般遮遮掩掩,而是有了直面的底气。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旧新版《倩女幽魂》的水准比较,大致可以仿佛于两版《三国演义》(央视版和高希希版)的优劣高下了。
只是有一个疑问:叶伟信为什么要拍这部《倩女幽魂》?
在看影片以前,看到放出来的花絮说,叶伟信会对原作的故事进行很大程度上的修改,把故事的重心放落在小倩和燕赤霞的感情纠葛上。
这未尝不会是一个好的改变。
何况,便是原作,也是徐克从李翰祥1960年的同名经典旧作翻拍而来,但改得纵横恣肆,天马行空,遂得以在经典之外,再塑经典。
变,永远是电影生命力的最重要的来源。
但看完电影以后,我的感觉却不是这样的。
电影的确有加大燕赤霞的戏份,但与其说是浓墨重彩描写他与小倩之间的感情,倒不如说只是在原著故事上多加了一层前史的设定而已,与影片的主干情节——小倩与宁采臣的感情——几乎不发生实质上的关联。
就像金庸写《碧血剑》中的温家五老,自家先已有了一个千锤百炼的五行阵在那里,偏要再添一个八卦阵来做辅助,除了能增加声势眩人眼目以外,我看不出还有什么别的作用。
而到了影片的结尾部分,故事强行把煽情点落回到燕赤霞身上,等于是自己亲手消解了之前花了最大功夫和笔墨渲染的小倩与宁采臣之间的感情,与影片全局格格不入,我只能理解为,这是电影把燕赤霞(或者说是古天乐)定为第一男主角而赋予的特权了。
叶伟信说:从前看《倩女幽魂》(旧版),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叶伟信也说:新《倩女幽魂》不是在炒冷饭。
看完电影,我只能认同他的前一句是真话。
新《倩女幽魂》里的叶伟信,是影迷要远多过是导演。
他未尝没有想突破原版格局的野心,但因为原版的过于简单、纯粹、充沛、有力,以致新版想化简为繁,结果却只是屋下架屋,完全被原版束缚住手脚,小改动难言有功,大改动又力不从心,充其量也就是在原版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亦步亦趋的填空和修补的作业而已。
叶伟信是一位好导演,这有他过去的许多好作品做证明。
但新版《倩女幽魂》,虽然不乏声画之娱,却很难说是他的一次成功尝试。
刚刚重温了梅兰芳,突然对余少群产生了强烈的喜爱之情,想起他貌似和刘亦菲演了新倩女幽魂,就想拖片来看。
但看到一半,我彻底失望了。
此剧不仅没有令我对余少群扮相身段的迷恋得到丝毫满足,更是玷污了我心目中的经典。
本来看之前,我还报着“如果剧情很雷、特效很雷就当笑话看吧”的侥幸心理。
可事实证明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新倩女实在太狠了。
翻拍的烂剧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我视线里,新西游记?
笑话,这2剧这2镜头这2演员,让人懒得多看一眼。
新红楼梦?
景不错,那部网络视频“青楼十二雉”挺好看的,让我欢乐了很久。
为何如此糟蹋经典的东西都没有让我受到内伤,而一部新倩女能让内心吐血,苦胆流泪?
因为它向旧版致敬了。
当刘亦菲那句“我叫小倩”一出口,我的所有的心理准备,瞬间被击得粉碎,随风湮灭。
小倩,小倩。
在我心里,可以从大屏幕里说出这个名字的人,只有87版的倩女,只有王祖贤。
纷飞的发丝,洁白飘扬的衣裙,这些美好的细节总是不停地敲击着回忆之门。
新倩女怎么可以如此残忍地唤醒我的回忆,找出隐藏在年少回忆里的美好画面,反复蹂躏,碾入泥尘?
一粒糖就能买走的小倩,土木工程系毕业的晚熟书生宁采臣,不再值得依靠的燕赤霞。
……以非常稚嫩的床戏技巧拥吻和缠绵在一起二人。
刚刚才看过、清晰无比的那个“干净的梅兰芳”脏了,一尘不染、不谙世事的小龙女碎了。
而哥哥和王祖贤,他们哀怨悱恻的视线一直在我脑海中交替出现,想留留不住,想看又看不清。
写到现在,我已无力吐槽。
“忘记她。
”“我做不到!
”——这正是我对87版倩女的心声。
记得《叶问2》的开篇,叶伟信导演就叠了一张纸纹的材质做底,估计是想做出一种沧桑感,想法不错,问题画面在各种运动,纸纹不动,反到让我将两者完全的分离开了,当时就在琢磨导演想什么呢?
要装也装彻底啊,怎么想也不差弄张大点的素材跟着动动的功夫吧?
败笔!
而今天看了《倩女幽魂》,一开篇我就惊了!
这太TM有创意了!!!
我当时就恨不得我能有一张《叶问2》的截图,来对比确认用的是不是同一张素材!
都说同样的招数对圣斗士是没用的,很明显,导演不认为我们是圣斗士,这让我很生气!
另外我也可以确定导演认为他才是圣斗士,因为他总是出同一招。
接着那一段小倩与燕赤霞的过去纠葛,我突生一种错觉,是不是影片快结束了?
怎么这种大柔光都出来了?
在我还没感情铺垫的情况下,你就给我这么湿的画面,我到底是要跟着湿还是不湿啊?
别说老版《倩女幽魂》铺垫过了,那垫的可是聂小倩和宁采臣。
于是我怀着善意的心理猜测肯定到结局的时候会有比这更湿的画面出现…………结果导演就这么剪回去再用了一次,导演!
你不是有鬼,是有才……就在最后三人在乱七八糟的爱恋纠缠时,我纠结不已,怀疑自己是不是太较真的时候,身后一女孩说话了:这有完没完呢?
随便整整算了吧。
好吧,我应该是正常的,那我可以接着较真了。
有一段特别逗!
燕赤霞跟姥姥合体一段,一开始估计特效预算还剩点,能够粗糙的在姥姥和燕赤霞的脸部做同镜头变换,接下来没钱了,直接切镜头,既然不得已省钱省成这样,但好歹背景要连戏吧?!!
好歹这也是击杀最终BOSS的段落啊!!!
我老妈总是很得意的说她能把家里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回家我就跟老妈开玩笑,说这《倩女幽魂》算账还不如您呢!
老妈一愣,问:徐克那片子怎么现在还有人看呢?
我愣了半晌,心想:我是好久没看过徐克那版了,说来真的怀念极了。
片刻伤感过后,说回来整个片子唯一值得称道的是里面燕赤霞与夏雪风雷的那段打戏,堪称惊鸿一瞥,不过这一切全得感谢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最后,我想,这是一部关于人妖爱情的电影,不,应该是人与妖爱情的电影,主题口口声声是人与妖不能在一起,但为什么不能在一起导演您说清了吗?
我看完觉得在一起也没什么问题啊!
而在这纠结开始之前,还有他们为什么要在一起?
您又说清了吗?
原因仅仅因为宁采臣就活生生一色逼?
朋友说我,你以为导演是徐克还是李安呢?
没完没了你,你看完《叶问》就开始瞎逼逼,不也还是看了《叶问2》,刚才又看了《欠缕悠混》,你就是犯贱!
听后我顿时一惊!
难道我真是黄金圣斗士?
看完倩女幽魂,我第一个感想就是:老天爷是公平的,所以好片和好宣发,几乎永远都是一个太阳一个月亮,谁也遇不着谁。
一不小心撞上个类似子弹那样日月同辉的极品,毕竟也是极小概率事件,算不上大自然常态。
作为一部商业片,倩女幽魂是合格的,甚至是能拿到75分以上的,因为它符合一部商业电影的所有标准——有俊男、有美女、有奇情、有武打、有惊悚、有感动、有悲情、有搞笑。
不到两小时的片长里,笑点、吓点、泪点、露肉点、特效点都是510分钟一个,掐好了时间算准了节奏,保证观众稍有懈怠就能被提溜起精神来;一切镜头短平快,争取在最短时间里放进最多信息量,不给观众喘息、吐槽和找破绽的机会;所有情节都尽可能的以画面交代清楚,实在不清楚的马上加演员口白画外音,绝不让观众在吃着爆米花望着大波流口水的同时还要分心去自己串剧情;不讲情怀、不讲宏大命题,入手的就是每一个人都能领会的那点子破事,新欢旧爱三角恋,银幕下面的观众哪个没有类似的共鸣……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把观众伺候舒坦了,看得爽,自然不会对自己花出去的买票钱有什么怨言。
但问题在于,倩女的宣发团队实在是失败到了一个境界,且不说前期铺垫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网络到平面,如果不是靠老版电影的名声在撑着,作为一部新片它的话题性和引人关注的程度还不如电视上随便哪个农民工歌手。
没活动,没话题策划,没主演互动,要不是最近工作原因顺带关注了下,都不知道演宁采臣的那家伙名叫余少群。
路牌怎么偏僻怎么上,大路上全没有,我家门口仅容两辆车并排开的小路反而全上了,而且是一个站台上两块,还不带重样的。
怪不得连叶伟信自己都发微薄抱怨:“谁能告诉我倩女幽魂的官网地址?
”导演惨到了这个份上,幽怨程度绝对不输战国的肾结石 • 孙老师。
其实倩女的官网我去看了,做得相当精致,海报剧照宣传物料也绝对在水准线以上,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就是:一个片子本身再牛逼,配套物料再齐全,宣传推不出去,就全部捂死在自己窝里,相当于白做工。
再加上档期如此惨淡,前有战国后有关云长,中间还夹着美少女特工队和里约大冒险,这片在票房上的失手,几乎是肯定的。
反观战国,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并不是之前说的,观众在把一部商业片当历史教科书看,因为心理落差造成了负面情绪。
而在于几乎所有观众走进影院,都没有找着自己想要的东西。
诚然,想把战国当历史片看的人,确实只看到了一段戏说野史,但问题是更多的想把战国当商业片看的人,却发现电影里面充斥着各种半文不白的晦涩台词,昏昏欲睡的缓慢节奏,莫名其妙的情节断点。
宣传中看到的大场面、大战争原来预告片里已经全部演示完毕了,帅哥没有,笑星倒很多,可诡异的是没有一个笑星是真正来搞笑的。
笑点确实有,但所有的笑场都不是被主动逗笑的,而是被动雷笑的。
好不容易来两美女,一个赛一个穿着严实、一个赛一个冷若冰霜,既不温暖又不妖娆,连最原始的欲望都无处可发泄。
为什么这一次战国的口碑如此失控,说白了就是两头不讨好。
如果它把商业做到极致,色情、暴力、怪力乱神等等所有好用的卖点一锅端,至少能获得基础雄厚的民间百姓拥戴;如果它把晦涩做到极致,类似荆轲刺秦王那种,至少还能打动一小拨自诩高端的影评人,也能唬住底下的普通观众,大家都怕没看懂,自然不敢骂得那么彻底。
偏偏这部电影,既想当特殊行业工作者又想立为五一劳模,集合了刺秦的难看故事和刺陵的难看特效,外加孔子式的看似宏大其实一头雾水的模糊命题,特写从来不配合剧情,特效从来不用在刀刃上,这样从里到外的四六不靠,叫口碑如何能好得起来?
反过来再看战国的宣发,倒是从前期铺垫到中期发力再到后期打扫战场,基本上遵循了由轻到重,由粗到细,由周边到中心的宣传轨迹,并且几乎每个月都有一到两个策划性新闻出现。
进入上片的宣传期后更是长期霸占全国平面的头条大图、网络的头条要闻,以及话题性的论坛微博。
这样的宣传力度,不说倩女关云长,就连贺岁档的赵孤和子弹都不曾有过。
(经过之前对北青和新京的统计,两部电影最高的新闻频率也不过是一周上一次平面,还并不都是重要位置。
)而之前战国被砸得最狠的关于电影变成景甜个人宣传片这个问题,完全可以拿来做倩女的反面教材。
其实倩女幽魂的居心是多么明显啊!
海报刘亦菲放最中间其他人全部溜边站,超级大特写横着竖着斜着倒着,连旋转镜头都用上了,90%的画面里都是她,片子里所有男人都爱她所有女人都恨她,恨不得连路边的石头都能跟她扯上点暧昧关系。
但问题是,人家的每一点都是这么顺理成章:倩女幽魂嘛!
围着聂小倩打转很正常嘛!
特写她的每一个镜头都是有意义的嘛!
交代剧情承上启下,或者干脆就是淋漓尽致的表现她沟男的妖娆嘛!
片子里从头到尾没有人赞美过刘亦菲说:最美就是你的眼睛。
但她的眼睛无数次通过特写镜头让人印象深刻,从眼珠里燕赤霞的倒影到几次伤心绝望落泪,再到打回原型的妖魔化变脸,这种潜移默化的表达方式,真的比一百句台词都给力。
所以归结到一句,倩女幽魂的失败,是宣发的失败,而战国的失败,是影片本身的失败。
宣发失败兮,尤可脱也,影片失败兮,不可脱也。
为什么人家册封战国为年度奇葩大片,我想也正是因为宣传的力度和影片本身的质量之间落差实在太大。
以至于所有人都不敢想象——这部从任何角度看都很山寨的片子,真的是当初我从网络上、报纸上了解到的那个华丽丽的古装奇谋大片么?
中国人早已被发改委和质监局忽悠了太多次,潜意识里就有特别抵触忽悠的逆反心理。
这次千防万防还是被忽悠上道,也无怪回到家里会愤愤的捡起最大最硬的那块板砖,朝着花了冤枉钱的三无产品狠狠砸去。
我看的时候忍不住热泪盈眶啊!!!!!
编剧要不你死要不我死了算了!!!!!
那些莫名其妙的台词!
糖吃一辈子尼玛信不信蛀牙疼死你!!!!!
姥姥让你们热情还是老鸨让你们热情啊!!!
那些毫无逻辑的故事!
宁采臣的马是自己变出来的吗!!!!
小倩的衣服是谁给她换的啊换个镜头就换个衣服啊!!!
那些侮辱智商的笑点!
笑尼玛啊!!!!!
你串场了吧观众的笑都是讽刺的笑啊知不知道!!!!
还有水雷!
血液循环!
饮水思源!
饮水思源是他妈的节约用水的意思吗编剧你脑子被驴踢了还是小学语文不及格啊!!!!!!
但是所有的所有!
变成工匠的弱智宁采臣!
痴情种子燕赤霞!
不是单纯是单蠢的聂小倩!
都不及片尾那一句纪念张国荣来的让我恶心!!!!!!!
尼玛以为你是谁啊!
你凭什么纪念张国荣啊!
不要侮辱张国荣了好不好!
害我还要去看一遍经典版洗洗我的狗眼!!!!
毫无诚意的合拍片我真是受够了,北上抢钱的香港电影人好歹付出些力气吧,总是翻拍翻拍热剩饭吃你们都没有自尊吗。
色情的莫名其妙没有美感,笑料突兀奇怪令人出戏,角色单薄虚弱故事毫无逻辑演技也无可圈可点之处。
以后内地香港合拍片我会从导演到编剧从演员到监制查清楚免于中雷。
最后,我在该编剧的作品列表里看到了无极,刺陵,新少林寺…………大家都懂的。
虽说没什么营养但是挺好看的啊
当树妖姥姥风情万种地攀在猎妖师怀中说了一句,“你忘了么?人家的名字叫木姬……”——我顿时明白了,这是一个关于日本拖鞋的鬼故事……
尽管比不了原版,还是有一些原版的感觉的。就是三角恋让人无法接受。
两星不错了。。。
“我喜歡的第一個女星 無邪又美好 頑皮又溫柔 笑起來可以看見小巧的兔牙像壞男孩一般可愛。”我昰赱出影院後才想起87版小倩的扮演者 或者說我昰在那時想起這段話想起祢。如果時光可以重來 讓我重新做選擇的話 我還昰會選擇認識祢喜歡祢讓祢忘記我。但也許 祢其實并沒有像情人一樣的想念過我。
生硬的三角恋啊,宁采臣废了,CG也没好到哪去。
烂的一个啊。一边玩itouch 一边看 才能抑制住我关掉他的冲动。
那些fansy的猎妖师体系真实让人哭笑不得啊。
只惜国荣离世,祖贤老矣,才任这般妖魔鬼怪横行于世
借用古天乐电影中的台词:吃屎吧你 >///<
最迷茫第三者——宁采臣
三角恋什么的最讨厌了!!!!
人家这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知识青年下乡搞小三,小倩就一位淫荡村姑,雷点伴随着笑点到了过火癫狂的地步,天雷滚滚却也娱乐性十足。以商业性和娱乐性来看,这部电影还是相当成熟的,只是和旧版相比,咱伤不起!★★
刘亦菲还是挺漂亮的,比黄圣依强多了
427
颜值还在线
聂小倩有糖果吃就谈恋爱。宁采臣换衣服速度惊人,木棍敲人很准。燕赤霞很爱流泪。姥姥真名是母鸡!
太颠覆了,燕赤霞和聂小倩居然是老情人!!宁采臣还是一个大傻逼!但是我第一次发现了刘亦菲还蛮好看的。
三星半,好看的爆米花电影,看见很多人没看电影就打了一星和二星,于是果断地给了四星。
很难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