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差20多天就满5岁的男孩去看,这是小朋友第一次看3D——之前也带他去看过电影,比如近期上映的龙猫,但小朋友的反响很一般。
一直很顾虑孩子太小不能看3D,据一些科学数据说:要5岁以上才能看3D,12岁以上才能玩VR,现在快5岁了,又加上上个月看过海报后就吵着要看大黄蜂,就带他去了。
结果,这个电影,小朋友的投入感非常好,跟几个月前看龙猫的麻木比起来,完全不是一个level呀。
很多细小的梗,比如:小姐姐训练大黄蜂学习隐蔽时,没有变成汽车,而是也缩在了一个小沙堆后面,小朋友笑得很开心。
电影结束回来让他复述情节时,对姐姐救了大黄蜂,大黄蜂拯救世界的理解,也很正确。
不过,有些影评说最精彩的前十分钟的打斗,可能冲击力太强,小朋友直往我身上躲,不敢看。
一个青春期的小姐姐,对小朋友很有亲和力,一个小奶狗一样的萌萌机器人,每个小朋友都忍不住伸手摸摸他的脑袋,又加上整个简单粗暴的故事设置,这不就是可着学龄前后小朋友的脑容量水平量身打造的吗?
你一成年人非说人家逻辑过于简单粗暴,不够水准,那实在是,没有想明白这电影的目标受众呀。
另外,电影里这种失意后被毫无特长的女性拯救的故事——难道就没人看出来这编剧跟大女主玛丽苏网文的似处吗?
一部同时抓住了孩子和妈妈的电影,注定了至少是一个合格的家庭电影,再卖点儿怀旧,没有票房说不过去呀。
反正我去看的那个影院就是好位置几乎满场,害得还够不上买票身高的小朋友只能窝在爸爸妈妈座位前面看。
唯一的问题,还是3D呀,大约还剩下半小时的时候,小朋友已经开始眼睛不舒服or鼻梁被压疼了,摘下了3D眼镜,他说,摘了眼镜一样看。
So,这么好的家庭大电影,一定要有2D版呀,至少我自己估计在小朋友10岁前都会尽量给他看2D的电影,呼唤(情节简单粗暴)的热门大片出2D版呀呀呀——这么适合小孩智商的电影,干嘛非得用小孩不能看的3D来做呢?
近年来好莱坞大片里拍的非人类都被拍的要么像狗要么像猫。
反正就都是犯蠢卖萌这一卦的,永远是“通人性”而不是“有人性”。
从驯龙高手里的龙,再到超能陆战队的大白,再到这部大黄蜂,甚至银河护卫队里的groot,都是如此。
(超能陆战队或许稍好一些)好听点叫人类的伙伴,难听一点就是宠物了。
从这个方面来讲,猩球崛起系列的确是挺好。
而且无牙什么的说到底还是动物,所以也就罢了,到了大黄蜂这真的挺让我不舒服的。
由于《大黄蜂》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世纪80年代,所以有一股浓浓的复古风。
和《银河护卫队》一样,电影里面出现了很多经典歌曲,忍不住也想让人做个mix。
“Bigmouth Strikes Again” by TheSmithsCharlie刷牙时候听的歌“Back to Life” by HaileeSteinfeld电影一开始,Charlie修自己老爸的车时候的背景乐,片尾曲也是这个。
“Runaway” by Bon JoviCharlie下班后,骑车回家时听的歌曲。
“Save a Prayer” by Duran DuranCharlie第一次遇见大黄蜂时候的背景乐“Higher Love” by Steve WinwoodCharlie从Hanks那里,把大黄蜂开回了家。
“Never Gonna Give You Up” by Rick AstleyCharlie在修理大黄蜂的时候,放进的一盒磁带。
“Girlfriend In a Coma” by The SmithsCharlie放进了这盒磁带,然后被大黄蜂吐了出来。
“Take On Me” By A-HACharlie帮大黄蜂换了一个收音机,随机调到一个电台,放的一首歌。
“Unchained Melody” by Sam Cooke大黄蜂乱翻唱片的时候,发现了Charlie父亲喜欢的一张。
“Everybody Wants to Rule the World” by Tears for FearsCharlie和Memo一起开着大黄蜂去兜风,然后Charlie弄丢了Memo的衬衫这段。
“It Takes Two” by Rob Base & DJ EZ RockCharlie发现大黄蜂在利用收音机跟自己说话。
“The Touch” by StanBush大黄蜂鼓励Charlie不要害怕,从悬崖上跳下去。
“I Can't Drive 55” by Sammy HagarCharlie、Memo和大黄蜂被一辆警车追赶。
“Don't You (Forget About Me)” by Simple Minds大黄蜂和Charlie说再见。
“Let's go” by The Cars“Dance Hall Days” by WangChung“Things Can Only Get Better” by Howrad Jones“I Can't Wait” by NuShooz“The Payback” by James Brown“Think(About It)” by Lyn Collins“Walk Like a Man” by Frankie Valli & The Four Seasons“I Can’t Live Without My Radio” by LL Cool J“Weird Science” by Oingo Boingo“All My Ex’s Live In Texas” by George Strait“U Got It” by Gilby Clarke“Where Everybody Knows Your Name (Cheers Theme)” by Gary Portnoy“Cool Kids” by Greg Pajer“Better Believe” by Stephen Emil Dudas and Mark G. Hart
《变形金刚》自从1988年把动画版引入中国以后,成为很多中国小朋友的童年回忆。
我小时候不看《变形金刚》,身边也有很多人在谈论什么“汽车人变身”、“擎天柱”、“霸天虎”,后来甚至大黄蜂同款跑车都火了。
在我那个年代,哪个小朋友家里没有一个变形金刚玩具都不好意思出来混。
可以说《变形金刚》在国内绝对是有情怀的,有情怀到什么地步呢?
《变形金刚》系列除了第一部以外,都入围了金酸梅奖,北美票房一路跌停赔本。
但这五部电影在国内总票房竟然有50亿!
尤其是被骂出翔的《变形金刚5》在豆瓣只有4.9分,在国内都拿了15亿票房!
《大黄蜂》上映之前,我在网上看到了很多安利帖,内容无非都是,“美国王思聪”拯救了变形金刚系列,拍出了系列最佳。
对了,顺口说一嘴,这个导演特拉维斯·奈特是耐克创始人的公子哥,人家家里有千亿家产。
当时他去拍电影的时候特别悲壮,告诉媒体如果他拍电影不能成功就只能回家继承耐克集团了。
安利贴的标题几乎都是这个套路,哎呀,系列最佳呀,美国王思聪可以不用回去继承遗产了,并且甩上了烂番茄93%的新鲜度。
自媒体影评家们你们敢顺手甩上来烂番茄的观众爆米花指数只有79%吗?
敢说这电影的Metascore只有67吗?
敢说IMDB得分是7.3吗?
好吧,这个分数绝对不是烂片,但吹成系列最佳和开年大片的一副神作架势是不是过分了点啊!
我先摆正态度,这电影不算是烂片,就是平庸,没错,就是平庸,我觉得烂片有时候还有点惊喜,但平庸的评价对一个导演来说就特别没意思。
《大黄蜂》走的是最近比较流行的蠢萌路线,但这个萌真的太过分了,变形金刚粉丝看了会骂娘的那一种,你把大黄蜂一个战士拍成一只拆家哈士奇是几个意思啊?
我觉得《大黄蜂》可以和《毒液》对照着看,都是外星高级生物,放着自己的领域不好好打,非要来地球折腾,遇到了地球一直纯正血统的loser,对其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最后一起合力打怪的合家欢故事。
这个剧情特别好理解,对于没有看过《变形金刚》的朋友很友好。
擎天柱和霸天虎打仗,以擎天柱为代表的反叛军为了保留火种集体撤离,他们派大黄蜂去地球建立基地,并告诫大黄蜂要保护好地球。
大黄蜂怀着悲壮的心来到地球,刚来就被追来的敌人揍到失忆外加休克,被当地人当成废铁拖进了汽车修理厂。
刚好女主查理就在这个汽车修理厂工作,明明家庭并不富裕,不知道为什么对于拥有一辆汽车蜜汁执着,阴差阳错的情况下,她遇到了变成黄色甲壳虫的大黄蜂。
查理第一次见到大黄蜂从黄色甲壳虫变身机器人的时候,这场戏应该是唯一的亮点,当时查理正在车底修车,对上一双眼睛,突然闪射蓝光,大黄蜂复苏,一个俯拍视角还是很带感的。
不过通篇我也就找到了这么一个优点……查理是一个傻大妞,很快就接受了会变身的汽车人的设定,两人成为了好朋友。
这个片子里对于汽车人的接受程度简直顺畅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大概就是惊讶一秒钟,一分钟之后大家都可以成为朋友了。
失忆的大黄蜂,他从一个战士变成了一只拆家哈士奇,没有错,哈士奇!
主人不在家就把家拆了,会跳舞会卖萌,有时候委屈巴巴,一秒钟就被女主角驯化。
很多人觉得这样的大黄蜂萌到爆炸,我就觉得特别腻歪,这哪里是战士,这是宠物机器狗!
导演你之前是按照《我跟狗狗的十个约定》拍的吧?
我身边的爱狗人士都表示产生了强烈共鸣,想起了和爱犬在一起的日常……与此同时,霸天虎的两个手下追杀大黄蜂也来到了地球,他们为了找到大黄蜂选择跟美国军方合作。
朋友们,你们将会看到今年最智障的一段剧情。
两个反派对着美国军方说大黄蜂是我们星球的叛徒,只要你们帮我们找到大黄蜂,我就把外星科技给你们。
然后……美国军方就愉快的跟对方合作,并且交出了自己国家的卫星和国防系统!
当时我就震惊了,这是对世界的理解多简单,才能在三分钟之内让一个军事大国就这么轻易的交出自己国家的防御系统,你们的国防部卫星可是可以直接调遣军队的啊!
能把美国的国防部想的如此儿戏且智障我都不想说话。
这里面人物的行为都追求大场面,比如人类军队老大,回自己的军事基地,注意哦,回自己的军事基地,看到家门关了,老大帅气的说了一句:“这个门挡到我的路了。
”然后他的手下唰唰唰就把门炸了!
炸了!
女主都能随随便便打开这扇门,你放着好好的按钮不按,非要去炸门绝对是个场面人。
我觉得吧,炸门的唯一目的是可以让大黄蜂在火焰里恢复记忆,为啥一定要在火焰里?
这样显得帅啊?
至于逻辑?
谁要管你逻辑。
最后还有一场“水形物语”戏码,为了突出女主角的成长,大黄蜂落水之后,原本具有跳水心理阴影的女主义无反顾的跳进水里。
等等,大黄蜂是个机器人,淹不死的,你这么悲壮的跳进去,最后还是被大黄蜂拖出来。
这个剧情的设置仅仅就是为了强行角色成长服务啊!
商业片不要管逻辑嘛,吃吃爆米花打斗场面看着爽就好嘛。
OK,让我们回归到打斗场面,不好意思你回不去,因为这片子没有优秀的动作戏!
是的没有一场,所有的动作场面看着都很……平淡,你丝毫不会为主角担心,也不会为他叫好。
哪怕大黄蜂最后崛起黑化你都不会觉得燃!
这才是这部电影最可怕的地方,被影评人骂成那样的《毒液》好歹都有让人血脉喷张的打戏啊,《大黄蜂》打斗场面平静如水。
所以为啥《毒液》烂番茄影评人评分只有28%(观众评分84%),是不是《毒液》宣发没给够钱?
美国王思聪给你们影评人多少钱,我们毒液翻倍……好吧翻不起。
《大黄蜂》动作戏平庸,剧情方面我觉得自己真的是年纪大了,欣赏不来各种物种能靠着真善美互相帮助对抗敌人,我也接受不了无耻卖萌的机器人,所有世界观的建设都极其儿戏。
我觉得《大黄蜂》的目标受众大概是小朋友,如果是这样就说得通了,黑白设置非常简单,你只要看懂哪边是正义哪边是邪恶,默默看着主角和她的爱犬和和美美走向大团圆就好了。
最后总结一下,如果你是《变形金刚》的情怀粉,你可以去看。
如果你是《变形金刚》的死忠粉,你大概会骂街。
如果你是未满十五岁的路人,这电影很适合你。
批斗完了挂羊头卖狗肉的文艺片,2019年第一部好莱坞大片来了。
作为“变形金刚”衍生片,“大黄蜂”将背景设置在早于系列的1987年,汽车人尚未大规模登陆地球之前。
正值青春期的少女在加州海边小镇发现了失声又失忆的大黄蜂,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除了主角外都很愚蠢的人类追击下,大黄蜂陷入危机。
好在有少女的帮助,大黄蜂最终打败了邪恶的敌人,拯救了地球,建立了汽车人的新根据地,保留了革命的火种。
最后,擎天柱搂着大黄蜂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嗯,拍了这么多年,故事依然还是这一套。
也有不同的地方,比如造型,全面向G1(The Transformers Generation 1)看齐。
戴口罩的擎天柱,要多帅有多帅。
浓郁的复古味,肯定能讨好硬核的变形金刚粉丝。
独具巧思把机器人战斗的故事,与青春期少女的成长联系在一起,为整部电影披上了一层粉红的外壳。
把“大黄蜂”当萌宠拍,不知节制地花式抖落可爱,把之前油腻到熏鼻的卖拷贝直男荷尔蒙冲刷得一干二净。
但那又如何?
依然是部爆米花,之前卖拷贝往里面狂撒奶油和巧克力,这次换耐克公子给你放草莓酱。
就立即觉得清新营养了?
醒醒吧。
随便看看,电影里哪个角色不是标签化?
哪个人物不空洞?
哪段情节不套路?
所有台词、动作、表情都按照200%放大来演,一惊一乍。
所谓青春成长无非就是(准)单亲,有心事,不合群又自我封闭,然后遇见异类,获得友谊,战胜自我,笑对世界,比国内那些绝症车祸打胎的妖艳贱货高级不到哪儿去。
大黄蜂反正就是跟女孩在一起特别萌,打起架来又特别猛,文体两开花。
忠犬藏獒小奶狗一肩全挑,就差没在脸上整个高清LED滚动播放“吴彦祖吴亦凡鹿晗王俊凯蔡徐坤”的脸。
毫不夸张,整部电影,起承转合,全在预料之内,一点唐突一点意外一点反转都没有。
演员还在那儿煞有介事地铺垫呢,你就能想到后续会发生什么了。
电影虽然在形式和风格上与前作有所区别,但在剧本编排、画面设计、特效呈现上,依然没有任何新意。
陈词滥调,不思进取。
与还在上映的《蜘蛛侠:平行世界》比,老套得就像来自上世纪。
所以它不是“复古”,是真土。
还有说电影里赛博坦的战斗精彩,拜托这种机器人大乱战场面以前卖拷贝每部都足斤足两地按筐上,也没见人击节叫好。
就因为这部投资缩减了,阵仗变小了,抒情卖萌变多了,相比之下反而分外精彩变成优点了?
如果对比之前卖拷贝自暴自弃日渐变为烂片代言的“变形金刚”,这部小清新版的“大黄蜂”还算是知懂得克制收敛的合格娱乐品。
只是导演太过小心翼翼循规蹈矩。
全然不见了之前拍动画时的巧思和灵气。
整部电影,弥漫着浓浓的廉价的炸鸡味。
只不过,以前卖拷贝常年炸鸡不换油,这次耐克公子换了一锅新油给你炸而已。
当然,电影也不是一无是处。
比如,它海报里有机器人,预告片里有机器人,宣传稿里有机器人,结果,电影里真的有机器人。
惊喜不惊喜?
1984-2018首发于公众号“影探”ID:ttyingtan微博:影探探长作者:探长转载请注明出处2007年,面对自动打开的车门,一个男孩对身边犹豫要不要上车的女生说:“50年后,当你回望今生,你会不会后悔今天没胆上这辆车?”然后两人对视2秒,一同上了那辆黄色跑车。
两人就此从陌生到熟悉,从学校的渣渣成为拯救世界的英雄。
即使很多次他们都险些丧命,最后女孩还是对男孩说:“我很高兴那天上了你的车。
”
这辆改变了许多人命运的车,就是大黄蜂。
他也是许多男孩最想拥有的第一辆车。
如今,他拥有了自己的独立电影。
自1984年变形金刚诞生以来,他是第一个拥有独立电影的变形金刚。
自第一部变形金刚真人电影上映以来,他是口碑和风评最好的一部。
烂番茄开局100%,至今保持94%,是11年来的系列最佳。
探长去年28号提前看了内部场,可以说,《大黄蜂》真的不按套路出牌。
《大黄蜂》和你看过的卖拷贝(迈克尔·贝)指导的变形金刚都不一样。
它是系列中最走心的一部。
富二代导演特拉维斯·奈特(Travis Knight)为我们奉献了一场别样的“人机之恋”。
《大黄蜂》中少了许多“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爆炸和打打杀杀,而是着重讲述了一个复古又温馨的“第三类接触”(和外星人直接接触)。
如过你是奔着想去看昏天暗地的机器人打架,你大概会失望。
劲爆的镜头确实有,但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你能看到不一样的大黄蜂。
你绝没见过哪一个变形金刚这么皮:
遇到美女他会秒怂:
自带天然的拆家技能:
他头上还有犄角害羞起来可爱爆表:
这哪是拯救世界的大黄蜂。
这分明是只大黄!
而且他萌起来绝对不输《超能陆战队》中的大白。
这次导演真的走心了,《大黄蜂》给人带来的不再是表面的感官刺激,而是内心的感动。
看到最后许多人才反应过来,原来大黄蜂已经陪伴了我们34年。
比起卖拷贝式令人热血膨胀的机器人打斗,《大黄蜂》这次找准了变形金刚曾经的定位。
片中出现的变形金刚也都回归了G1时代的经典造型。
从当年孩子手中10块钱一个的玩具,到如今最受欢迎的变形金刚之一。
大黄蜂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而《大黄蜂》也戳中了人们即将遗忘的记忆。
上世纪80年代,岛国的机器人动画猛然崛起。
一个叫Takara的公司首次在微星小超人(Microman)系列玩具中引入变形的概念。
这些小小的玩具可以变成手枪汽车等物品。
1983年,一个黄色的大众甲壳虫车形机器人被引入Takara公司的系列玩具中。
这款系列变形玩具被美国的孩之宝(Hasbro)公司看中。
两公司啪啪啪了几轮之后,他们合作的变形金刚(Transformers)系列动画和玩具诞生。
1984年,漫威编辑Bob Budiansky将那只黄色的甲壳虫车重新命名为Bumblebee大黄蜂。
同年9月,大黄蜂在漫画《The Transformers》第一本中首次登场。
至于大黄蜂这个名字,Bob解释说:这个玩具很小,所以我想起一个听起来就很小,但是又很有力道的名字。
于是,小到跟苍蝇差不多大,又能把人蛰的嗷嗷叫的“大黄蜂”就被选中了。
最早接手大黄蜂的漫威编辑Bob Budiansky漫画中,大黄蜂是第一个和人类接触的变形金刚。
一个叫Buster Witwicky的男孩在父亲的车库里发现了这辆破旧的黄色甲壳虫车。
他带回家修理,才发现他是个来自外星而且会变形的机器人。
漫画《The Transfomers》#2,1984电影《大黄蜂》沿用了这个最经典的起源。
女孩查莉在生日这天拥有了一辆黄色大众甲壳虫车,她开回家修理,大黄蜂霸气献身。
在早期漫画中,变形金刚还和漫威的其他超级英雄有过交集,比如蜘蛛侠。
那时的大黄蜂也是关键角色,但人物形象差不多是BobBudiansky儿童时期的翻版。
漫画《The Transfomers》#3,19841984年9月,经典的《变形金刚》动画播出,大黄蜂的形象才立住。
他的体积最小,被称为“汽车人的小兄弟”。
G1第3集,1984由于他行动灵活,隐蔽性好,被定义为汽车人中的间谍和侦察兵。
在第二集深入到霸天虎领地安放炸弹的故事中,又能看出他英勇无畏的精神。
G1第2集,1984大黄蜂也是第一个和人类成为朋友的汽车人。
G1动画中,他和Spike Witwicky成为朋友,多次一同执行任务。
而大黄蜂也第一次被定义为“孩子的玩伴”。
G1第11集,1984在电影中,大黄蜂终于找回了许多人儿时记忆中的身份——玩伴。
大黄蜂在战斗中失忆,他遇到查莉后完全就是个调皮的孩子。
查莉没有朋友,大黄蜂找不到同伴,两个孤单的人成为最好的朋友。
之前的《变形金刚》系列一言不合就开打。
虽然擎天柱大哥整天官腔喊“人类是个美好的物种”的口号,但人类和变形金刚之间的关系仍停留在肤浅的口号层面。
直到这一部,大黄蜂才真正在人类和变形金刚之间建立起情感纽带。
说白了,大黄蜂才是两个种族之间的桥梁。
《变形金刚大电影》,1986大黄蜂和人类之间的羁绊如此强烈,除了擎天柱,他就是最受欢迎的角色。
1986年的《变形金刚大电影》中出现了宇宙大帝,许多角色丧命,大黄蜂明显被开了“白名单”而活了下来。
《变形金刚大电影》,1986事实上,在1984到1986年间,大黄蜂是唯一一个一直可以在零售店被买到的玩具。
随后,漫威脑袋一抽,大黄蜂被“杀死后复活”。
他变成了“金飞虫”(Goldbug)。
在漫画中,他被G.I. Joe特种部队炸毁,好在他的大脑模块没有受损,但被重建的他和原来不一样了。
同样在动画中,大黄蜂在事故中身体被毁,五面怪将他复活。
醒来的大黄蜂说:“我赶脚我现在是个金飞虫……”原来在Bob接手大黄蜂之前,有个编辑叫Danny O‘neil,他曾给大黄蜂命名为“金飞虫”,但被孩之宝公司拒绝。
大黄蜂一下变成了真的Low Bee(很土的意思),这个形象远不如之前受欢迎。
于是在1989年,大黄蜂再次被复活,金飞虫成了他的黑历史。
随后,更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到了G2时代,在《百变雄狮》(Gobot)系列中,大黄蜂有了新的玩具跑车形象。
但之后,他就消失了。
大黄蜂从此消失了近10年,期间出现了他的高仿版本——Hotshot。
至于大黄蜂的消失,多半是因为名誉和版权问题。
直到2007年,大黄蜂才真正回归。
动画中的Hotshot2007年的第一部真人版《变形金刚》中,大黄蜂以雪佛兰汽车的形象霸气回归。
但此时他的声音系统受损,无法说话,只能通过收音机广播发声来传递信息。
这为《大黄蜂》的故事埋下伏笔。
《变形金刚1》,2007大黄蜂这才跟着变形金刚一起进入真人电影时代。
虽然整个系列越拍越无聊,观众也越来越审美疲劳,但整个系列下来,大黄蜂还是给我们留下很多回忆。
他始终都是许多男孩心中的第一辆车。
《变形金刚2》,2009
《变形金刚2》,2009《变形金刚1》中,汽车人和人类一起击败威震天,火种被销毁。
大黄蜂帮助山姆撩到身材火辣的女友。
最后的大战中,即使失去双腿,他依旧浴血奋战。
《变形金刚1》,2007《变形金刚2》里汽车人和人类粉碎了堕落金刚试图利用太阳作为能源的阴谋。
大黄蜂先是和上大学的山姆依依惜别。
随后,他还是继续保护山姆。
《变形金刚2》,2009
《变形金刚2》,2009《变形金刚3》中汽车人阻止了霸天虎传输赛博坦星球的计划。
芝加哥大战中,擎天柱手刃了威震天。
《变形金刚3》,2011
《变形金刚3》,2011大黄蜂仍一直陪伴在山姆身边。
他仍是山姆最好的朋友。
《变形金刚3》,2011
《变形金刚3》,2011《变形金刚4》中人类和汽车人的联盟终结,汽车人被追杀。
男主换成了马克·沃尔伯格。
不变的是大黄蜂对人类的守护。
《变形金刚4》,2014
《变形金刚4》,2014《变形金刚5》追溯了人类和变形金刚在中世纪时期的历史纠葛。
擎天柱深入宇宙寻找造物主,黑化后和大黄蜂打了一架。
没有老大哥的日子里,大黄蜂像动画中一样接棒,一度成为新的汽车人领袖。
《变形金刚5》,2017在整个《变形金刚》系列中,大黄蜂一直留在地球保卫人类。
他对人类的忠诚度远超任何一个汽车人。
至于为什么,从没有哪部变形金刚电影做出解释,而《大黄蜂》就是最好的答案。
《大黄蜂》实际上,《大黄蜂》是一次系列的重启。
它选择了一条全新的故事线——《变形金刚1》故事发生的20年前。
正是这段经历,让大黄蜂从汽车人变成人类最好的朋友。
大黄蜂在战斗中失忆,他从外星人变成一个孩子。
他遇到人类查莉,并成为她最好的朋友。
他终于拥有了自己独特的声音,他也从朋友变成战士。
我们也终于知道,在后来的系列中,他到底是什么而战。
从1984到2018。
从玩具到动漫,从动画到真人电影。
整整34年,大黄蜂从我们儿时手中的玩具,变成大银幕上人类最好的朋友和守护地球的英雄。
当年的男孩们如今变成男子汉。
他们身上至今还保留一丝和大黄蜂一样的调皮和勇敢。
这大概就是我们一直喜欢大黄蜂的原因吧。
文/探长(更多原创影评,微信搜索ttyingtan,后台回复片名,一起来看片儿)
今年的跨年夜我是在医院的病房里度过的,百无聊赖,于是偷偷溜出去看刚刚上映的《大黄蜂》。
影院在距离医院5公里之外的某国际影城,放映厅是杜比影厅,试听效果超赞,美中不足的是,我旁边男士身上的香水味太浓了,我很想拍拍他的肩膀说:“同志,您能擦掉身上的香水味,咱再一起看电影嘛?
”扯得有点远,咱还是说回电影吧。
迈克尔贝的《变形金刚》系列电影,我每一部都赶潮流地钻进了电影院,毕竟是一个大IP嘛,可一次比一次失望,甚至刚走出电影院就忘记了剧情,后来跟朋友交流,发现并不是我得了失忆症,而是电影根本就没有剧情,只有特效……和广告。
我唯一记得的画面是梅根·福克斯打开汽车引擎,露出迷人又性感的小蛮腰。
这个镜头来自《变形金刚》第一部,我认为这是《变形金刚》系列电影最好看的一部。
吐槽了这么多,你一定很好奇,我为什么要去看《大黄蜂》呢?
答案很简单,不需要走近科学,是一位看过首映式的男性朋友,也是变形金刚的忠实粉丝,跟我力荐,这是一部“男女通吃、老少咸宜“的变形金刚电影,除了特效,还有情节、燃点以及意想不到的萌点。
果然,电影一开始我就被燃到了,在赛博坦星球上,老大哥擎天柱带着小老弟大黄蜂与霸天虎展开激战,场面十分震撼。
有直男粉丝说,光是这一场大戏就值回了票价。
摸头杀,少女心砰砰砰对我这个直女来说,大黄蜂的男友力MAX才值回票价。
当女主遭遇危机时,他会变身钢铁直男保护她,不让她受一点伤害;当女主丧气胆怯时,他会播放歌曲鼓励她;当女主受了委屈,他会替她报仇,“脚刃”仇人的汽车(这段情节超好笑哦,我就不剧透了,请大家去影院自行观赏);当岁月静好时,他会卖萌地配合女主,任凭女主摆布……虽然天生一副钢筋铁骨,可当女主拥抱他时,却充满了铁汉柔情。
当然,他也有闹脾气的时候,比如把不喜欢听的音乐直接弹到墙上,样子蛮像霸道总裁。
可盐可甜说的就是大黄蜂本蜂吧。
对像我这样的单身女士来说,有了大黄蜂,谁还想找男朋友呢?
将大黄塑造得如此丰满、立体又贴心,导演维斯·奈特功不可没。
他是名副其实的富二代---耐克创始人菲尔·奈特的儿子,有人称他是美版王思聪,我对这个绰号很不爽,维斯·奈特明明比国民老公帅出一条街,更重要的是他对继承千亿资产不感兴趣,也无意经商,只想拍电影。
在拍摄《大黄蜂》前,他是动画片导演,有自己的定格工作室(莱卡工作室),他的处女作动画片《魔弦传说》曾获得第89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
有传言:拉维斯·奈特接受采访时曾说,《大黄蜂》是他和自己的工作室孤注一掷的作品,如果上映后达不到预期,很可能关闭工作室,回家接管老爸的耐克公司……看完电影,我松了一口气,拉维斯·奈特再也不用为继承千亿资产发愁了。
跟钢铁直男电影《变形金刚》相比,《大黄蜂》巧妙地平衡了男女观众的不同诉求,既有酣畅淋漓的打斗场面,也有邻家少女初长成的生动故事线。
女主角查莉是一名十八岁的正值青春期的叛逆女孩,她始终无法走出失去亲身父亲的阴影,在母亲组建的新家庭里,她就像个异类。
一次争执中,她冲母亲吼道:我不像你,可以拥抱新生活!
其实她的母亲、继父对她很好,可是他们并不懂她,在她过十八岁生日那天,母亲送了她一顶粉红系的摩托车头盔(她本人的风格是酷GIRL范);他的继父送了她一本教她微笑的书(因为她平时在家都是哭丧着一张脸)。
当她看到母亲、继父和同母异父的弟弟坐在沙发上其乐融融地边吃披萨边看电视节目,更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家。
电影中有一句台词,非常打动我,它是这么说的:最亮的星星都是闪耀在最黑的天空中。
看电影时,我正在经历人生中黑色时刻,冥冥之中,我被这句话击中,并鼓励了。
无论经历怎样的黑暗,我都可以做一颗闪亮的星星,不是吗?
何况,天空不会永远黑暗,最黑暗的天空永远都是黎明前的天空。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写过:“那些降临在人身上的噩运,真的是老天想摧毁某个人吗?
开始时,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真正能摧毁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当我们失去了斗志、放弃了信念,认为自己完蛋了才是真的完蛋了。
而命运,无论多么残酷,都只是为了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丰满醇厚,让我们如同破茧成蝶一样,变成一个崭新的自己。
”
结尾这场戏很催泪呀命运带走了少女查莉最爱的父亲,但也回馈了她大黄蜂,在和大黄蜂共同历险的过程中,她终于找回了丢失已久的笑容,并成长为一个勇敢的女孩。
而大黄蜂呢,也被命运扼住了喉咙,不但失声还失去了记忆,但在少女查莉的帮助下,他不但找到了另一种发音方式,还变回了战斗力超强的战士。
更重要的是,他学会了关心人类。
鉴于以上几段文字太过煽情以及鸡汤,我将用下面这段轻松点的文字收尾:著名影评人罗杰·伊伯特曾写影评讥讽《变形金刚2》:“汽车人、霸天虎与其他机器人的对白毫无意义,他们的口音混合着布鲁克林口音、英国口音以及Hip-Hop口音,却扮演来自外星的生物。
“老爷子如果健在,看到《大黄蜂》就不会如此吐槽了,因为汽车人和霸天虎的口音都是机器人(Siri)口音。
哈哈哈……
『大黄蜂』将变形金刚系列真人电影首部单体作拍成了少女成长记的节奏,大黄蜂俨然变成了宠物的设定多少会让男性观众觉得有些别扭,除却一头一尾两场战斗,女主成长中细腻的感情表达配上大黄蜂各种卖萌耍宝,对于周边产品开拓广阔的女性市场倒是个不错的选择,片尾彩蛋博派降临地球的时间显然与07年真人版第一部时间轴不符,但之前结束时让大黄蜂变成科迈罗似乎又在给关联07版留后路,真是贼精贼精的,大有电影卖的好就进一步重启、卖不好就当部前传了的意思。
【6或7分】
一个设想:如果1987年大黄蜂从塞伯坦逃亡到地球没有落在加州海岸,而是北京西城区一个胡同里,附在一个叫李东宝的出租车司机的黄面的上,那么这会是一部什么气质的影片?
12月某一天凌晨两点,一辆黄面的在空旷寂静的二环上匀速开着,司机李东宝双手捧着热茶杯坐在驾驶位上一言不发。
收音机突然播放《大哥你好吗》,李东宝叹了一口气,说今天在东四八条胡同口拉的那个大波浪头姑娘让他想到了已分了一年多的初恋,说完收音机里响起《懂你》《爱一个人好难》《有多少爱可以重来》《阳光总在风雨后》,李东宝笑了说:“得了,您甭光顾着安慰我了,眼么前儿就儿西直门儿了,有什么话就快说吧”。
几秒之后,收音机响起《说句心里话》《只想一生跟你走》《宝贝对不起》《明月千里寄相思》《万水千山总是情》,“噗诶!
”李东宝狠狠啐了口茶叶沫子,“你丫真他妈腻味,跟那俩干架把脑子干傻了吧?
嘿,两辆破夏利还想cei面的,姥姥!
等一会儿你瓷儿来了麻利儿走吧,哥们儿这一年认识你算没白活,大兴安岭森林大火,南非飞机失事哥们儿没来得及去,想跟南斯拉夫委员聊聊改革这事儿也没赶上趟儿,末了地球让哥们儿顺把手给救了,太胡逼了这事儿干的。
”面的缓缓停在路边,李东宝拿起茶杯,又放回了驾驶座旁边的槽里,“留个念想,别给我cei了。
”说完拉开门走下车,来到路边。
一辆323大公共驶来,面的挂上了挡,车窗叽扭叽扭得摇下,歌声缓缓飘出“《只要你过得比我好》《祝你平安》《朋友》……”,然后随着两辆并排行驶的车消失在夜色里。
李东宝转过身,喃喃自语:“操,多大点事儿啊,哥们儿不至于。
”,抹了抹眼睛,使劲嘬了两口烟扔地上踩了两脚走了。
(海报 by 你大豪爷)
萌宠吸粉的《大黄蜂》,在北美上映时,曾经拿到烂番茄100%新鲜度,现在有所退烧,但依然保持在了93%。
然而细心的看官一定会发现,烂番茄新鲜度只允许专业影评人打分,烂番茄还有一个大众爆米花指数,《大黄蜂》的爆米花指数是79%,不算优秀。
而且《大黄蜂》除开国内票房,在西方主要几个国家的票房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爆棚,叫好不叫座,反而《海王》票房一路高歌。
我能理解北美这么高的分数,其中一个原因,估计是被爆炸贝给气的,爆炸贝到最后连圆桌骑士都搞出来,用国内的视角说,就相当把黑猫警长放进西游记里。
而这次的《大黄蜂》,官宣的话来说就是软性重启,并不属于《变形金刚》系列的外传,而是通过《大黄蜂》这部独立电影,再次建立起新系列的《变形金刚》。
如果这一次《大黄蜂》和里面变形金刚造型能成功,那么将会继续沿用到下一部的《变形金刚》电影里(心疼爆炸贝1秒钟)。
这一次《大黄蜂》对变形金刚G1的还原,可以说非常用心了,光开头赛博坦大战,相信就会让不少原著党激动泪目。
此次导演特拉维斯.奈特,小时候就是变形金刚的忠实粉丝,他此前耗资耗财制作了定格动画《魔弦传说》,就提名了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值得一提的是,特拉维斯.奈特还是标准的富二代,他老爸是耐克的联合创始人,所以有网友戏称,《大黄蜂》如果不成功,特拉维斯.奈特就要去继承亿万家产了好惨。
导演既然是变形金刚忠实粉,所以在他的电影里,不管是博派还是狂派的变形金刚角色形象,都做到了和原著G1造型如出一辙。
而且在赛博坦战争中,很多曾经儿时的博狂两派的角色,都悉数登场惊鸿一瞥。
擎天柱就不用说了,造型相对于爆炸贝的机械复杂性,化繁为简,头部形状更圆,表情也更慈祥,带着淡淡的忧桑。
主角大黄蜂在赛博坦只是一个代称叫B-127,但开头的B字母,和之后的大黄蜂Bumblebee有着巧合的联系。
在博派中,还包括女汽车人艾尔西。
博派科学家千斤顶。
博派突击队员大汉。
和蔼可亲的白色天使救护车。
在狂派方面,也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造型,变成了真人版以后,也毫无违和,甚至找回了当年看变形金刚时想象真人版的样子。
比如说狂派的赛博坦驻军指挥官震荡波,大块的铁皮感,让人重温80年代神剧动画《变形金刚》。
其中最神还原的,真的就算是狂派的声波了,在G1动画中,声波可以变形成索尼walkman的录音机,声波胸前的卡带,则可以变成机器狗。
在《大黄蜂》的赛博坦大战中,得到了重现。
大聪在北美第一时间看了这部《大黄蜂》,总结下来像是看了一本完整的青少年读物,甚至于说,影片童趣十足,里面很多构图和段落,都有导演之前拍的定格动画的气氛。
故事剧情方面,影片为大黄蜂定制了在地球的成长史,背景时间放在了1987年,影片把时间设定在这个年代,打情怀牌的目的已经很明显了,当年G1从1984年开播,一共98集,最终集是在1987年结束。
所以《大黄蜂》背景时间放在1987年,颇有G1卡通连续剧结束,时隔32年后直接转成真人版的错觉。
并且在1987年里,导演还附带了很多关于美国1987年的符号,比如那个时期的流行乐队,在影片中就得到很好的结合,其中《take on me》想必大家都听过。
影片这种年代和音乐的结合,《银河护卫队》也这么干过,甚至于说或许《大黄蜂》就是从《银河护卫队》中得到的启发,也打出这样一张复古流行音乐情怀牌,如此一来又赚取了一批美国中层年龄观众的心。
女主海莉.斯坦菲尔德曾经以14岁的年龄,参与了科恩兄弟的《大地惊雷》,造就了她在各电影节拿到多项提名和获奖,之后还出演了我们非常熟悉的《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
——剧透来了,跑鸭!
——这一次海莉饰演一位同龄高中生,邂逅了失忆的大黄蜂,人与机器我觉得十分契合的地方,同时也是让人触动的地方就在于两者的兮兮相惜。
影片里海莉因为失去父亲锁上自己的内心,拒绝和世界和解,甚至连自己最喜欢的跳水也再也没有信心拾起。
影片中父亲留给她的一辆欠修的红色敞篷车,海莉尝试修好但却一直没能成功,这样的设定,其实暗示了海莉一直走不出丧父之痛。
而大黄蜂,初来地球,就遭受地球人不友好的攻击,之后还被狂派追杀,导致没了声线,记忆芯片受损失忆。
大黄蜂在海莉家车库被唤醒那晚,就像异星人错落在他乡,孤独而无助,大黄蜂当时的心情和当时海莉的心情正好吻合,这样的设定让人想起了当年的经典《ET》,新瓶装陈酿也算用得不错。
如果大家还记得《变形1》的剧情,其实《变1》中的男主,和《大黄蜂》女主设定年龄一样是高中生,一样需要一部车完成自己的成人礼,一样和大黄蜂有了产生了深厚情谊。
不过当然大黄蜂女主的设定更丰富立体,海莉带着失去父亲的心理阴影找寻精神慰藉,而《变1》的sam只是一名普通高中生。
但是,嗯我要说但是了。
影片叙事虽然很完整也很清晰,演员在表演上也少了爆炸贝的咆哮符号,不过影片口碑叫好不叫座,其中的一些不是问题的问题,确实有存在值得讨论和改进的地方。
1,我们应该中肯的评价爆炸贝,讲真在《变形金刚》刚开始时,影片呈现出来的惊喜和质量是必须得到肯定的,虽然烂番茄对《变形金刚1》的新鲜指数是57%,但大家可以看到爆米花指数是85%,比《大黄蜂》还能得到大众的认可。
在豆瓣上,《变形金刚1》甚至拿到了8.2的高分,算是经典了。
不得不说,爆炸贝在当时,开启了自己独创的高速旋转打斗场面,在《变形金刚1》中,有好几个动作场景被人们津津乐道,就算在今天看《变形金刚1》,有很多动作戏都能让人看得热血沸腾。
相比较于《大黄蜂》的动作戏,除了开头的赛博坦让人为之一震,最后就再也难找到这样的决战时刻的感觉,而是进入了细水长流的人设建立感情的累积时间。
说直接点,想要看到大场面动作戏的观众,有一种开头裤子都脱了你却让我看这个的感觉。
2,虽然在变形金刚3之后的电影,爆炸贝完全抛弃了故事,直接把《变形金刚》系列变成他爆炸的试验田,才引起观众的视觉疲劳,而且变形金刚的造型,简直可以用一堆破铜烂铁来形容,爆炸贝完全失去了控制。
但我还是不得不肯定爆炸贝在《变1-2》时的动作场面,可以用接二连三来形容,五分钟一小打,十分钟一绝杀,最后城市决战也非常热血。
而《大黄蜂》的动作场面就显得中规中矩,这应该也和制作成本预算有关系,《大黄蜂》是变形系列预算最少的电影,所以造成大黄蜂只面对两个主要狂派敌人,赛博坦战争也只是惊鸿一现,最后决战时刻也打得有些仓促和中规中矩。
最关键的是,会有不少观众可能还不习惯这部如此安静和简洁的《大黄蜂》,影片中间部分,整整有半个多小时没有打斗,其中的扔鸡蛋戏份,还有跳水戏份,确实有些冗长,拖慢了影片的节奏。
3,我知道,很多人会喜欢萌宠的大黄蜂设定,但还是觉得这样的萌宠有点过了,有大黄蜂失忆后秒表大黄狗的错觉,尤其是把家里掀个底朝天那段,确实让人觉得和剧情的关系有些太脱离了。
其实扔鸡蛋和在家里捣乱那段,还有在海滩培训大黄蜂伪装,这三段的功能性都是表达大黄蜂的萌萌哒的一面,会显得有些重复和啰嗦,对紧张的主线剧情其实是减分的。
4,塔!
塔!
塔!
最后决战的关键性元素,还是需要塔!
好莱坞动作片真的对塔热衷到不行。
拒不完全统计,《复联1》就是用某个建筑的信号塔来做传送门。
《变形金刚3》中,也是用建筑高度搞了一个信号塔。
还有《侠盗一号》决战,那必须是塔。
总之,谁能拿到塔的控制权,谁就能获胜。
塔的套路,已经是好莱坞商业动作片要用烂的元素了。
那退一步讲,《大黄蜂》如果真的要用塔的成败来定胜负,也不要随便选一个港口小小信号塔来决斗吧,这样显得未免也太小气了。
既然地点在旧金山,那不去金门大桥顶端发射信号真是太可惜了(好吧预算有限)
总而言之,这次我站在大众评分这一边,大黄蜂7分不能再多了,希望下次能看在《大黄蜂》成功的基础上,追加《变形金刚》的预算,拍出更扎实,更经典的变形金刚系列来。
据说下一部可能是《擎天柱》的独立电影,啊不能期待更多了!!!
关注《大聪看电影》公众号,不追求跑量,只研磨精品
我们讲道理,这剧本是买的2000年晋江言情小说吧朋友们……大黄蜂确实很可爱,但它全片85%的时间都像个三岁幼龄儿童一样这就说不过去了啊,当是在翻拍ET吗???还让人类给它起名字???excuse me???人家是TF不是路边捡的宠物好吗???18岁美国少女说闯军事基地就闯军事基地,说要掺一脚巨型机甲战斗就掺一脚巨型机甲战斗,说要下水捞几吨重的TF就下水捞几吨重的TF。佩服佩服。你还没死那真的就是因为编剧说你不能死你死了大黄蜂没有它的情感寄托了呀。真棒,给你鼓个掌吧。
如果说当年卖拷贝在《变1》里把大黄蜂拍成了“男孩的第一辆车”,那么耐克公子成功的在这部单体电影里把大黄蜂拍成了“小女孩的第一条狗” 。
可以这个大黄蜂,男友力爆表了,情节叙述不错。
属于就算是之前听说不烂也提不起兴趣去看,看了居然意外觉得不错的,大概是飞机观影加成第三弹功效(毕竟刚才重看了一遍亚洲土豪都觉得能四星,之前电影院看觉得三星都勉强)。然而回想了一下觉得青春 daddy issue 叛逆少女带着暖男的剧情也套路,特效打斗也一般,大黄蜂刻意卖萌也中规中矩,实在想不出拼在一起怎么就觉得还不错了。
中二少女與來自塞伯坦星的ET。差不多把大黃蜂當寵物狗在拍...終於不爛,但也只是普通。沒特別好。罕見拿到好評的原因是反差吧。前面麥考貝的變形金剛爛太久了。而觀眾對這系列標準也向來低到到不可思議...
整个剧情都是套模版公式一样
难看到我甚至有点想念Michael Bay。
上一集太少變形,這一集太少金剛。既然復刻不出第一集的莊嚴(是的,柯博文在眾車圍陣下聳立大地的一景能以莊嚴名狀之),何不把G1風大戰多拍一百分鐘?
除了造型回归G1算是符合期待之外,讨厌的角色、生硬的过渡以及毫无创意的80年代元素运用,都让我在这无聊的周末里看完之后觉得更空虚。
片头就来回忆杀,激动死了,Nike公子爷真的懂变形金刚,情感戏细腻,逻辑到位,变形一气呵成不拖泥带水,这正儿八经才是影迷想看的变形金刚呀,早该让Nike公子来导啦!就问你想不想养一只大黄蜂,哈哈哈!论孤独的灵魂谁不需要一只高能宠物!不过这下有坑了,变1时擎天柱才来地球,这里这么早就到了是怎么回事呢?
人机幼稚版水形物语
Humans...just want dogs.
变形金刚系列实在是该停了,兜售了这么多年了,现在还靠情怀来骗钱就实在是太无耻了。一套烂俗的故事线,今年第一部看睡着的是海王,第二部就是本片了。
⒈像我这种不太喜欢开车、又爱听音乐的人真的很想要有一辆可以自动驾驶又可以用歌曲沟通的「大黄蜂」呀!⒉电影看得多,音乐听得多,然后在看“新”电影时注意到里面迷影细节、听到熟悉的旋律就会有惊喜的感觉,比如《怪形》《夺宝奇兵》海报、《头号玩家》使用过的<Everybody Wants To Rule The World>、《无敌破坏王2》第二个彩蛋里使用的<Never Gonna Give You Up>……⒊跟开场众多变形金刚大战相比,最后结尾高潮还是有些不够给力!
how to be a dog owner in the 80s
How to train your Bumblebee to be a puppy
海莉的选角太成功了,大大咧咧的五官,青春少女夹杂着一点荷尔蒙的气息,完全脱离了以往女主的形象。这一部更聚焦于人和机器的感情建立过程,冰冷的机甲也像血肉之躯一样有爱恨情仇。当观众已经看腻了那些用CG堆砌的大场面时,另辟蹊径,去更好地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效果也蛮不错的。
转发这个爆痘少女,下一个杨超越就是你!母不慈、父不在,继父是谐星,弟弟自认凯。幸好她听过郭纲函授蓝翔,不就是淘垃圾攒(cuan2)车嘛,这是她第二个超能力。有梦又自食其力的姑娘最美。【通宵写了影评发不了叹口气睡觉】
就是在炫特效,剧情毫无亮点
一点也不爆米花,大黄蜂拍成了小奶狗。。。虽然可爱,但是剧情很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