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欢万茜的表演风格,沉稳内敛,冷静大气,她的演绎给这部剧加分不少。
韩东君还是中规中矩,无功无过。
有点失望的还是马天宇,我个人觉得他太过阴柔,没有那种威武霸气,啥时候也是像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演的角色没有出彩!
剧情讲的是东汉末年,灵帝宠妃王美人诞下双生子,因遭何皇后迫害,对外称只生一子刘协,另一个儿子刘平则被人偷偷带出,密养宫外。
十八年后,各路诸侯互相征伐,傀儡皇帝刘协重病沉疴,为挽救大厦将倾的汉室,他密诏刘平回宫,替代自己复兴汉室。
从来不知自己身世的刘平,与从小一起长大的司马懿,踏入了不可知的战场。
两人命运大不同,继续看吧😊
因为不是一个纯粹的好剧,但是算是及格,自然有槽可吐。
希望我能坚持吐槽到结局,不要像之前的美好生活和老男孩一样,吐到一半实在没勇气继续了。
1.声音问题。
应该不是播放器的事吧,我真的好多地方的群演没听到声音啊,这也太不敬业了吧。
2.抠图。
真的真的真的太太太假了,既然不是冬天拍的,那多投点钱给后期不好吗?
3.剧情bug:带董妃去唐瑛府邸,半夜说一会儿就到,结果都快第二天中午了才到吧,我不认为是司马懿为了安慰董妃才这么说的,这就是剧组不认真,为什么我执意认为剧组不认真,因为从大大小小槽点处就看出来了。
4.说好了小心行事,可是剧里面的人都毫无忌惮的在木板门的屋子里大声说话,我真的很不明白哎。
5.涉嫌强行cp,不多说了。
6.第12集里卞夫人迁怒满府君时,刘平叫了曹公,不是皇后告诉了他要叫曹司空的嘛,我以为这里会被别人怀疑的,竟然没有??
7.第13集,刘平听说郭嘉派人去了温县竟然想亲自给司马懿送口信,还像小姑娘一样怨司马懿不辞而别(不要跟我说呼应前文,因为刘平经历过,知道事情紧急便是如此),ok刘平都不理智如此了还怎样兴复汉室?
这个时候又不相信自己兄弟的本事咯?
整天就会说我错了,这种人能在权谋剧里活过三集真是上天仁慈。
我怎么记得刘平和司马懿约好了功成之后再见面的。。。
所以剧情可不可以总是打脸。
然后刘平稍微态度强硬些会对着大臣生气了,一堆人就兴奋地要上天啊觉得他level up了,盒盒。
8.第15集刘平和郭嘉大段文言文对话真是让我措手不及啊…我不暂停的话根本来不及理解。
明明是一个白话文的剧,是为了凸显自己水平高特意插入古文么?
好吧,那就说古文吧,但又突然插进来白话文,我🙃是不是可以认为编剧对语言的改编能力欠缺?
我不能放弃,我还没等到曹操出来呢!!!
9.说说唐瑛,生气了被冒犯了就会拿刀顶住别人的脖子,都17集了啊喂。
首先就是说她轻浮放浪的,这一点额,怎么说呢,我承认我觉得曹丕并不是她在街上勾搭过的唯一一个[笑cry]甄宓和曹丕初见是因为她在街上惹了小混混然后逃跑的时候撞在了一起,这时候她对曹丕只不过是“前面有一个好看的小哥哥我们去撩一下”的感情。
[鲜花]补充一下关于甄宓的人设“不甘平凡被束缚,要自由要刺激,曹丕的出现恰到好处”(貂蝉说的),甄宓是个大胆的人,也会挑人,毕竟长得帅的小白脸多的是,真能干过袁熙带她走的在邺城才能有几个。
所以在曹丕为她打了人还为她挨了打之后她认为曹丕是一个可以选择的对象,于是开始了大街上擦擦嘴塞手帕。
尤其是这一幕,被评论里说轻浮放浪最多,但是抛开现象看本质,甄宓是只为了给曹丕擦个嘴嘛,当然不是,这才只是个开始。
补一点,期间有一次司马懿混进后院也和她说了一些暧昧的话,甄宓可并么有勾引司马懿还要将他赶走。
对于司马懿提到曹丕对她有意的时候,甄宓的态度很明白,喜欢我就来见我,喜欢我就带我走。
对她而言,袁熙如土狗木鸡,她觉得了无生趣。
那她需要的难道是一个男人来帮她排解寂寞嘛,当然不是,她需要的是开启一段新的生活。
我不觉得她勾搭上曹丕是放荡,反而是很大胆也很有计划。
(这一点比蘩漪强多了)甄宓叫貂蝉、伏寿和曹丕去后院“指教舞艺”,一路留意曹丕,直到曹丕拿出她的手帕擦汗给她暗示。
她在听完曹丕的表白后并么有得意忘形,而是大胆的凑上去试探曹丕的真心(吓得结巴了的曹丕好可爱)都是她目标明确且很有计划的表现。
其次,关于甄宓一面嫌弃袁熙一面又利用少夫人的身份的额……那啥[吃瓜],你想跳槽还么找到下家之前指不指望上家开工资。
这里先不讨论曹丕的情感变化哈,要不还有好长好写,单说甄宓,第一次她在街上不许卫兵动曹丕并抬出袁熙来压时是她与曹丕初相见,还什么都不了解不能确定呢,她仗着自己少夫人的身份很正常。
况且绝不能让他们杀了曹丕,否则永远发现一个说两句就砍死了,发现一个说两句就砍死了,那她一辈子也逃不出了。
最新一次她刚跟袁熙放完狠话,替曹丕挡刀的时候还是威胁士兵说“你连我也敢杀嘛”,这里哦,甄宓毕竟是先冲上去挡的,万一小兵缺心眼不等她说话就给她砍了呢,这个风险也是有的2333而且我觉得一直到这里甄宓都未必是真的彻底爱上曹丕了,曹丕对她来说仍旧是她逃离袁熙的救命稻草,这里即使不是曹丕也可以是曹1曹2曹345678什么的,反正她连曹丕名字都么问过。
[跪了](不过这一下也许曹丕会爱上她,虽然目前还看不出来)所以甄宓对曹丕也算是有情有义,否则等曹丕被袁绍砍死她再勾搭新的人带她走也是一样。
(回忆一下当初曹丕第一次听见“少夫人”的表情,再脑补一下官渡之后甄宓听见“二公子”的表情[并不简单])袁府中的互相试探加上后来大街上拦住曹丕问他是不是想不动声色偷偷跑了(这里心疼一下司马懿)都是甄宓勇敢的追求幸福的表现,否则曹丕就真的只是利用她,也可能真的就自己跑了。
我是不觉得这样人设的甄宓会因为曹丕的一个吻(或许是两个)就对曹丕爱的死心塌地的。
所以甄宓始终都是自立且有主见的,包括抓到曹丕想离开而她决定先不追究和曹丕一起走也是。
有说什么甄宓不喜欢袁熙可以一纸合离书砸他脸上的额,虽然汉代的女性地位不低而且寡妇改嫁常见,也么有掌握自主权到这种地步吧,否则甄宓直接不嫁就可以了。
[摊手]最后是甄宓在貂蝉跳舞的时候扔刀子这一点,这个洗不白了我也么办法,太彪了,得亏是貂蝉了。
[衰]还有说历史上甄宓就是温婉可人知书达理的额,那啥,看这个剧你都能接受汉献帝有个弟弟,卞夫人杀了曹昂,那甄宓换一种人设又咋了?
况且近年来的枭雄戏,那司马懿人格都好几种,甄宓换个性格怎么了?
以及各种和军师系列对比的,毕竟播出时间近,本来人设差很多也是各有所爱,当年蔡少芬的甄宓是多少人胸口的朱砂痣心底的白月光,但是太过分踩一捧一就不对了尤其还是在《三国机密》的单向cut,你喜欢谁就去看谁。
其实作为一个丕植党(误)我对甄姬的感情一直一般,不过确实挺喜欢《三国机密》里的这个甄宓小姐姐的,有想法有主见长得还好看。
[太开心]据演员说丕宓是be,我只有两个愿望:第一不要再让甄宓和曹植扯上关系,第二赐死的理由合理一点,虐都么关系,不要太瞎。
万一最后甄宓又爱上了曹植然后被曹丕以不检点赐死,那我写了这么多就啪啪打脸了。
好哒,全剧终了这么久我有想到回来补充两句,甄宓和曹植么有什么关系这一点非常好,对于十级甄黑的常江编剧,我想说我谢谢您呐嘿。
甄宓整体上来说还是完整的,包括后面和曹丕的婚姻不幸福安排得也不突兀。
甄宓一定在某一刻是爱过曹丕的,但那种美好的感觉很快被现实打败。
而二丕呢,他大概还是么有爱上甄宓,但甄宓是他得到了天下失去了一切之后最后的安慰,至少在他心里他是把甄宓当成自己人的,只可惜甄宓的心再也捂不热了。
B站有一个UP剪的视频挺好看的,虽然特别短,分享下,就酱。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3637284?share_medium=android&share_source=copy_link&bbid=OwMwU2MAN1EzBTcPcw9zinfoc&ts=1544896240132
(抛弃根深蒂固的三国思维才可以很好地品味这部剧!我们熟悉的三国,也就是真正的三国时代,大部分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或者由此拍成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人物主次分明,熟知的那些人物相信没看过原著的也有所了解,对于次要人物的了解可能不如像对孔明、孟德、玄德等人物那么透彻,所以有人说这是一部三国配角戏,也算是是有依据和说服力的。
其实这部剧可以是三国鼎力的前期和里子,之所以说里子是因为刘协在许都以及曹操背后的帮手如满宠等,都做了详细的描述。
潜龙在渊,一个“潜”字,足以说明很多。
无论是刘协,还是曹操、曹丕父子,都在潜伏着,暗暗谋划自己的一切。
国师的三国,确实是他理想的三国,自己想要的三国。
在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里,刘协(平)算是一大主人公,相信王道且重仁义,仁慈、人的额、仁善,秉承到底。
这在那个乱世其实是一个不被人看好的信仰,我也不看好,因为有点妄想了,如司马懿所说是宋襄公之仁,难成大器。
刘协当然知道司马懿说得有道理,但是本性如此,何以轻易改变?从头到尾,他都不想因为拯救而牺牲任何一个忠臣。
所以刘协不忍杀知道了自己真实身份的张宇和赵议郎,甚至对于曹操的儿子曹丕,都还觉得只是个孩子,不应杀害。
他一直想以自己的方式——少杀戮来拯救汉室,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并推广,碰壁是有的,如枕塌之旁的伏寿,如看不起自己恃才傲物的杨修,这些忠于汉室的都不相信刘协所信奉的仁德,遑论他人?这有点笨,有点愚拙,可是谁又有资格真的嘲笑他讥讽他愚弄他呢?乱世之中,人人危如累卵,只求自保,刘协可以以一颗坚韧之性坚持匡扶岌岌可危的汉室,不值得敬佩吗?前期的小心翼翼,胆战心惊都在假冒哥哥的过程中磨平,心中的信念更加坚定,从眼神即可体现,皇服加身的那一刻,皇室出身的气场和气质就充分显现了。
也因为他的“软弱”,董妃、满宠、郭嘉等起了怀疑,他可以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这部剧里,马天宇给了惊喜,也是我看过的剧中贡献的最好演技。
由软弱到坚定,可以从眼神明显的看出来。
姜广涛老师的配音,真的是增色很多。
配音加马天宇,让我想到了温润如玉。
哭戏真的像王玉雯说得,整个眼眶都是红的,让人不忍。
再说司马懿,可以说非常自负,非常自傲了。
他和杨修皆是这类人,不过司马懿与杨修相比多了一份大志,杨修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干过郭嘉和司马懿,只是享受把他俩踩在脚下的快感,恃才旷物,手里天天把玩着像是把天下都踩在脚底下一样。
司马懿不一样,他有兄弟,有司马家族,还有之后的曹丕,他做得一切不是为了向世人证明自己有多聪明,是为了自己、兄弟和家族的谋划,是为了心中所爱之人,为了仇恨。
有时候看,他自负得让人讨厌,但是又可以给人一种安定,因为运筹帷幄皆在他手心。
前期的杨修本来乃一聪敏之人,无奈只认死理——非要赢了司马懿和郭嘉,这一点彻底蒙蔽了他的双眼,使他不能放眼未来。
前期的司马懿,韩东君的饰演有点装逼,总会端着,但是后面唐瑛死之后,他决定在曹丕身边暗中帮助刘平,那一段的演技是可以的。
成为重臣之后,范儿就出来了。
伏寿,如万茜所说,由强变弱,是一个很吸引人的地方。
如国师所说,万茜饰演的伏寿一出场,立刻就将气势带出来了。
节奏由紧绷的气氛松下来,进入主题——许都。
王者带青铜,多不容易啊。
处处操心,处处提防,在确定刘平可以胜任之前几乎是如履薄冰。
她心里先有国才有家。
至于她和刘协,可能更多的是战友,对刘协的崇拜多过喜欢,可以从后面她对刘平的忠告看出来,她是一直把刘协的遗志放在心上的,也是坚持要执行的。
但是在和刘平交心之后,看到刘平的能力以及刘平的志向,她也开始思索自己所坚持的道路是否正确了。
免不了有人说伏寿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爱情确实是诱因,可若不是跟着刘平一起出生入死,有机会看看这宫门外的天下,谁又真正懂得杀戮所带来的究竟是什么呢?曹丕前期人设我很喜欢,是一个好孩子。
致力于调查大哥的死因以及博得父亲的喜欢,对皇后小心翼翼的喜欢和对妹妹的关怀,都让人觉得他如果就这么好好的成长下去多好。
后期黑化,檀健次演得很漂亮,台词特棒。
印象深刻的是曹丕看到伏寿喝毒药而死的那一瞬眼神以及最后手捧玉玺的疯魔,我由此注意到这个演员。
很多人很多配角都很出彩,汉室老臣张宇,痴儿王服、赵彦和冷寿光,许都第一神探满宠,始终心怀汉室的贾诩,忠臣荀彧,都曾以己之力保卫汉室,付出生命。
镜头处理好,细节良心,即使是一个小表情小动作也有伏笔,礼仪还原,服化道果真良心,帝后的情侣装真心好看。
场景布置有心了,一眼看上去特别赏心悦目。
缺点就是刻意卖腐过了,有几集的剪辑失误,导致情节跳脱,略去了很多大场面,重在展示结果了。
万茜是我发现的一个宝,御姐原因很带感,有她在从不出戏,奇妙的气场不会夺人光芒而是和其他角色产生共鸣(如伏寿和荀彧交心那一段更甚),这或许就是好演员的功力所在吧。
虽压低声线但依然有皇后的气场,这是话剧演员养成的素养,佩服。
想说的太多,太复杂,希望可以有更多人发现这部剧。
《三国机密》收官了,挺圆满的大结局,刘平把皇位让给曹丕,和伏寿一起隐居了。
这部剧全名其实叫“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我本来以为还会有一部“飞龙在天”的,目前看来是不会有了,这龙就一直潜在渊里不会飞了。
有句话叫做“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也有句话叫做“仁者无敌”,整部剧的主线就围绕在这一矛盾之中了。
剧中马天宇饰演的刘平,和原本的皇帝刘协是双胞胎,自幼长在民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协眼看自己快病死了,怕汉室就此完蛋,所以秘密把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刘平接回宫假扮自己继续当皇帝。
从小生在宫中的刘协,见过了朝堂和后宫的种种,逃亡路上也见过了饥民饿殍,所以他的心是冷硬的,为了汉室江山这个大局,可以牺牲包括自己、包括皇后伏寿在内的个体的性命或者荣誉。
而从小在民间长大的刘平,被司马懿等各位哥哥保护得好,所以生性善良,见不得人受苦,汉室江山虽然重要,但是身边人的安危冷暖也重要。
这就矛盾了。
温柔善良的他怎么看也不像之前的那个皇帝,于是这部剧的前半部分一直在讲曹操一派费尽心思想证明刘平是个假皇帝vs刘平一派费劲心思阻止曹操一派发现真相。
到了后半段,其实对于刘平的身份大家已经心照不宣了,只是这事儿似乎没那么要紧,大家也懒得揭穿了。
要紧的是,不光是汉室老臣暗中一直在想办法除掉曹操保卫汉室,就连曹操自己这一派的人,似乎也都逐渐被这个皇帝感化,有“弃暗投明”的趋势。
曹操最重要的谋臣郭嘉是最早发现刘平真实身份的人,但却不揭穿,而是死前写在锦囊中交给曹操的女儿曹节保管,由她来决定这个秘密是否公之于众。
可是曹节爱上了温柔善良的皇帝,发现秘密后肯定要死守。
曹操的儿子曹植看了锦囊,心想不行,这么好的皇帝我要保护他,不能让我爹发现这个秘密。
曹操的另一个重要谋臣荀彧夹在中间永远在纠结,可是当他获悉皇帝的老丈人伏完想弄死曹操后却没有把这事儿告诉曹操的时候,其实就已经选择了立场。
甚至就连一开始处处找刘平破绽的满宠,在刘平阻止崔琰用自己和几百仕子的性命来嫁祸曹操的时候,也终于被感动,甚至还为刘平挡住了大火中砸下来的房梁。
曹操这一派倒戈的,都不是小角色。
刘平用自己的仁德把他们一一感化。
毕竟,就连一开始秉承为了汉室江山谁都可以死这一理念的暴躁皇后伏寿,都慢慢被刘平感染得越来越温柔,甚至还帮他劝阻父亲,传达他的理念:其实这天下是姓刘还是姓曹并不重要,只要老百姓都能安居乐业就好了。
司马懿一次又一次地要他用“铁血手腕”拿回实权,稳妥的计策想了一条又一条,但是只要计策中需要有人牺牲,他就肯定不答应。
他想跟曹操和谈,毕竟两个人的共同目标都是一统天下,那就先把天下统一了再说嘛,然而曹操并不想和他谈——我用不着跟你合作,我自己打天下也可以的嘛。
所以仁德到底有啥用?
他的仁德谁都保护不了。
保护不了最开始的董妃和董承,也保护不了后来的伏寿和伏完。
要不是司马懿自己聪明,那就连司马懿和司马家也保护不了,可即便司马懿这么聪明,他们还是保护不了唐瑛。
在曹操的强权面前,他的仁德就算感化了再多人,也没有用。
哪怕到最后,曹操已经挂了,司马懿送给他三十万黄巾军,只要他想打,其实未必打不过曹丕,可是想到战火一起,遭殃的都是老百姓,他就还是又一次挥挥手:算了,我把江山送给你就是,别打了。
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比较适合做皇帝?
大家肯定都想选刘平,你看他谁都想不舍得伤害谁都想保护,多好的人啊!
可现实偏偏是,他谁都保护不了,他的那一套很难行得通,其实自身都难保,千百年来,像他这样的好人,能打下江山的少,能坐稳江山的就更少了。
譬如曹植,就是另一个刘平,在夺嫡之争中面对继承了曹操的野心与手段的曹丕,简直不堪一击。
所以……这个问题真是太难了,电视剧解答不了,我也解答不了。
你觉得呢?
当初看剧照挺带感,正片就。。。
这部戏撑死6分要是没有万茜李建义谢君豪他们,这个剧就该给负分,服化道好看是好看,剧情拖沓,节奏怪异,情节莫名其妙不说,一直卖腐,天哪,卖腐不会改变巨烂的事实,主角团就万茜演技过关,董洁明明原来会演戏的,都不知道为什么在这戏表现这么烂。
粉丝水军也是很奇怪哈,刷五星就算了,还给人打低分的扣帽子说人是钟汉良粉丝,哟路人眼睛也不瞎,分的出好坏。
谢君豪也开始魔幻表演了,可能他对曹操的理解跟我的预想有偏差吧
心很痛 ,原来一个电视剧也能和我道不同不相为谋。
更痛的是编剧的放飞自我,尴尬的剧情逻辑,靠仁德就能评定东汉末年的乱世吗?
桓灵二帝,亲小人远贤臣,早已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仁德能拯救强弩之末吗?
当然不能。
最恶心的是曹操手下的名将名士都心向汉室然后还能凭曹丕一己之力践祚?
真以为南方吴蜀不在对北方虎视眈眈啊。
最后想送一句新三国里曹操的话,“圣人之道要是管用的话,圣人早就自己一统天下了。
”这电视剧可以不谈历史,只开脑洞,可这编故事得有逻辑。
既然如此不讲逻辑,又何必非得拉回历史,你为啥不编一个汉献帝中兴汉室,平定中原,南渡长江,西抚汉中,一统天下,汉朝再来四百年呢?
“亦余心之所善,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是荀彧与陛下对答的机锋之意,简单点讲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是的呢,我们看偶像剧看出优越感来了。
注册小号,认真写点东西,不负时光!
以下观点为集体讨论产品。
打算认真涛一涛这剧的人物塑造,尤其是主人公塑造的层次感和政治寓意。
有人说亲王的原著是用一个原创人物连起了三国中一些有趣的点,主角只是一个线索,他不重要,原著的看点在于历史梗和有趣的脑洞。
然而我们觉得,就这样评价马伯庸,他是否有些不甘?
他塑造的另类汉献帝是否还带有更多的野心?
有关人设的野心剧中的刘平(汉献帝替身)是原著作者与编剧合力塑造的一个人物。
脸谱化的来说:这是个弱鸡男主。
挽尊是说:成长型人物。
皇后从一开始的训儿子作风,到预告里的:我是皇后,我会永远追随陛下。
是拜倒在陛下杰克苏的王霸之气下吗?
成长型的主角最终能够日天日地吗?
然而不能呢!
汉献帝大家都知道结局的,中国历史第一个“禅让”的皇帝。
为了让“禅让"这个政治仪式漂亮光鲜,符合传说中的要求,曹丕还仿效舜帝纳娥皇女英二妃,娶了刘协两个女儿。
献帝后封山阳公,在封地行汉制,于封地终老,享年54岁,活过了曹丕。
这么丧的剧追来作甚!
看你们满屏幕白莲花,过家家权谋和谈各种性向的恋爱吗?
看权谋?
历史juan追着你说,这剧胡编乱造不历史!
弦外之音其实都在主角塑造身上,一个原著者就有意反复强调:不是最聪明,没有急智捷才,不是权谋机变之士身上。
他只是普通的线索人物吗?
然而我们想告诉你的是,刘平是个政治人物!
第8集 天子怼贾诩,朝堂冷笑是的呢,别看他是个偶像剧里的弱鸡杰克苏,天下人人都爱我,但他竟然是个政治人物呢!
用傻白甜,切开黑,诸如此类评价他都失之肤浅了。
在他的塑造上,创作者是有一点野心的。
刘平的成长,不是成长为龙傲天,而是成长为一个政治人物。
所谓政治人物,是考虑事情会从政治大局出发,有政治目的,有政治思维,有政治手段。
初登场,他没想过搅动天下风云,只想作一个百里之才,但有自己独特的气质:温柔和坚定。
大多数人都能看到这份温柔,不合时宜的温柔,甚至被认为是孱弱,是娘娘腔。
坚定却隐藏在“我错了”的背后,貌似“妻管严”的背后。
这剧貌似是想玩个梗,小皇帝一共认了多少次错。
坚定有时候表达为一种固执,从来不随波逐流,面对环境的各种质疑,始终能坚持自己的初心。
如同皇后官方吐槽:你认错倒是快,就是屡教不改。
皇后教训小皇帝刘平担当了天子这个角色以后,颇有“在其位谋其政”的自觉性。
董承“衣带诏”这个阴谋事件后,他迅速成长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观点和行事风格。
刘平对赵彦、董承所说的朕会救你们这些话语,是诛心啊!
如郭嘉所说,陛下若是假意要救,未免过于做戏,若是真心要救,未免过于天真。
然而刘平这个人物的魅力就在于,我确实真心想救,一片赤诚,但也确实处境艰难,方寸之间难以腾挪,我坦诚相待,你看着办吧?
于是:君待臣以敬,臣侍君以忠。
政治人物哪有傻白甜啊,但刘平这种也不叫切开黑,这种政治手段,就是阳谋,就是堂堂正正,关键点在于他是真的怀抱理想主义的赤诚,而非私心,而非虚伪,而非乔装,如果是装仁义,骗了一次人心是没有下一次的。
然而一颗真心,是真的可以令人前仆后继,飞蛾扑火的。
刘平真的不知道赵彦走出去的下场吗?
他知道的,但他说他要救,也是真诚的,怀天下之心而非汉室之心,这种温柔真诚坚定的理想主义者真是能够吸引到很对危险人物,也容易被危险人物吸引。
赵彦之死:君则敬,臣则忠这是原著和编剧合力塑造的一种理想(比现实更理想一点),但也并非全是异想天开。
刘平对郭嘉的判断是他们那个层次的人物的判断,是皇后等人理解不了的。
怎么说,我们记得原著化用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对人的心理需求的五个层次的理论,由低而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最高级的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很多聪明人的人生行为动机只到尊重需求这个层次,而刘平无疑追求的是自我实现,并且在他的高度中,他能很敏锐地感觉到谁是他的一类人,谁人生行为动机跟他的思想站在同样的高度(只是大家手段不一样)。
刘平认为郭嘉,荀彧,曹操这种才智之士,其人生需求绝不仅仅是权利富贵,而很大程度上推动天才们前进的动力在于自我实现,在于“救天下”这样肉麻而真诚的话语。
所以皇后的台词很到位了:我是皇后,会永远追随陛下。
在思想层次上,皇后确实是一个追随者而不是思想上的知音。
刘平身上是中国千百年政治智慧和理想中关于“王道”的部分化身。
中国的政治风格从“霸道”转为“王道”,王朝更替的五德终始学说从一开始的五行相克,转为五行相生,都是这方面的体现。
新王朝取代旧王朝,是我克你,从慕强角度来讲很合理了,简单粗暴。
但中国的政治智慧不是这样的,新王朝取代旧王朝,不是相克,而是相生,是腐朽的旧,否极泰来生出了新。
多么复杂微妙的模型,万事万物因果相连,人心哪里是征服那么简单。
太崇拜古人的智慧了!
邹衍以"五德终始说"作为历史变迁、王朝更替的“天人合一”依据刘平和汉室复兴派的冲突不就是五行相生与五行相克两种政治智慧的分歧吗?
汉室复兴派心心念念火德复燃,汉室消亡意味着个人与宗族的彻底失败。
而在刘平眼里,天下涅槃重生高于汉室火德复燃。
汉室腐朽久矣,如果两者能相辅相成,汉室刮骨重生,当然好,如果不能,那就看着新的政权在汉室腐朽的骨肉上成长,给天下一个太平。
站在他的层面,纵有不甘,但并不把这看做个人的彻底败亡。
皇后深陷对抗思维,提到郭嘉就是敌人,可怕的对手。
小皇帝刚开始被身边人影响,等待郭嘉的过程中可以说是坐立不安恐惧到了极点。
等到见了郭嘉,后者上去就将了他一军,套出杨修的阵营,按理说比螨虫nb多了,小皇帝却说他没感到压迫感,反而觉得郭嘉可亲。
皇后说他自身柔弱仁慈,却总是被危险人物吸引。
可是一个真正的羊除非自杀否则不会主动亲近任何一只虎狼,主动亲近虎狼的,尽管长得再像羊,他都不会是羊。
灵魂画手你好!
不过我觉得电视里,刘平表示要救赵彦和董承两段,影视化呈现真的很难,一般观众容易觉得刘平矫情或者虚伪,这也是在理解不了“自我实现需求”这种高层次人生行为动机的情况下做出的合理判断。
思想史说,一种精妙深邃的思想想要普及,就不得不抛其精妙性而变成机械的教条。
举例:程朱理学变成了“存天理,灭人欲”;孟子的道德理想变成了“人之初,性本善”。
精妙的思想,一传播就走形,一普及就变样,普及到位以后还会变成束缚人心的教条。
但是!
不普及!
就是空谈!
to be ?
or not to be?
所以,我看到了偶像剧中的努力啊,在偶高颜值的像剧中植入政治历史的寓意,我很尊重这部剧了。
要跟我们讨论“这不历史”的朋友,由于我们思想行为动机不在一个高度,抱歉,再见!
百度百科伏寿(万茜饰演)人物介绍:汉献帝皇后伏寿,她坚强冷静,高贵甚至威严,有着男子不可企及的果决。
虽身为汉室皇后,实则背负着沉重的使命,身在后宫的她,却成为了支撑汉室王朝的重要角色。
一直喜欢万茜,人美戏好唱歌也好听。
看《你好!
疯子》的时候就被她的安希震撼到,长达五分钟人格分裂的长镜头,因为万茜的演技,完全不出戏。
在这部《三国》里饰演性情果决的伏寿,我觉得完全没有问题,她就是伏寿,沉稳果决,自有勇气。
看定妆的时候就很喜欢,大气,又有厚重感。
期待伏寿接下来的演绎。
怎么说呢,服道还行,感觉有些场景灯光有些生硬,可以强烈感觉到原小说是个好故事,可惜很多地方没改编好。
IP改编不是件容易的事,从文学到影视的转化需要一些技巧,剧情上很多细节处理得很唐突。
一些BG感情线也走得很生硬,帝后的还行,司马懿和唐王妃是什么鬼?
怎么看都觉得很奇怪,像是生搬硬凑到一起的,非要发个感情粮,走剧情向不好么?
可能原小说里也有他们的感情戏,但放在电视剧里总觉得很别扭,董洁那张脸和韩东君也没有cp感啊,都能当他妈了??
再者感觉卖腐卖得太刻意了,我也是个腐女,但这种卖腐也有点受不了,太刻意太刻意了,就像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卖刘平和司马懿的cp一样,其实就算是想给观众一点粮或者梗去玩,像琅琊榜那种程度就够了。
这个卖腐卖得太用力了,让本身的剧情都显得有点肤浅——最后说一句,这部剧的年轻演员品质基本上就是万茜和檀健次在撑了吧?
感觉檀健次在大军师司马懿里面确实收获颇多,演技比同龄的有质感不少。
万茜就不用说了,女神挑大梁辛苦了,在她出场的前一刻我都差点要弃了,付后一出来,开口说的第一个台词我就觉得我的天,简直就是鹤立鸡群的演技啊。
好吧,其实韩东君和马天宇本身我都还是挺喜欢的,但是他们演的司马懿和刘平实在是不敢恭维。
每次镜头切到他们两个那我就自动切换为看耽美沙雕剧的模式,但万茜和檀健次一出场,就又是正常古装剧的调调了。
服化道确实是比军师联盟好,但是主角的气场、演技,剧情的紧凑性就没有那么好了,动不动就抠图,你抠图就抠图呗,还抠的那么烂。三星给万茜和韩东君!
一群小孩子过家家。
很喜欢服装造型啊,三位女演员太美了。剧情嘛,一般般。
反正就是瞎扯淡呗..
行了,这剧也就看到三十集了。
现在只要看到唐人两个字,呵呵...... 看了两集果然没让我失望,好看的我只能不自觉的给一星!跟虎啸龙吟相比差距不大,中间也就差了10部新版三国吧
万茜又美演技又是真的好,马天宇全程要哭的表情,韩东君全程装B脸。编剧脑洞挺大故事挺不错,就是节奏太慢感情线太拖
万茜很有气场,马天宇演得还行,不过要1.5倍速,不然气提不上来。司马懿又装逼又油腻,人设牛逼得不行,能文能武无所不能然而看起来只有尴尬,最不喜欢的一个人物
三国基密,两倍速很少快进,马都宇的演技并没有说的那么差啊,而且跟万茜飙戏的几段都很感人。抠图什么的,其实没有很严重,至少大部分时候看不出来。另外多亏马伯庸的故事写的棒,环环相扣毫不拖泥带水,引人入胜。前一集给两分,前十集给四分
我觉得看下来还行啊,刚看过四集,怎么一进豆瓣感觉就不一样了。每次看到差评都得自我剖析一下,我觉得完全没有问题,至于说抠图什么的,我想应该是你眼睛有问题,摄时是夏天,能布雪景已经挺好的了,剧情挺紧张的,至少我没有快进
电视剧上线了。原作是马亲王的书,当年居然看过,书分上下两部。上部非常好,下部素质简直不像同一个人写的。电视剧看到主演就预感到要崩。果然马天宇只有在演死尸的时候不出戏,还不如演死尸拿了百花奖的著名大姐。辛苦万老板,真心带不动。
三国机密绝对是配角大翻身,我好喜欢里面的男性配角,郭嘉,满宠,冷寿光,包括死去的赵彦,王服,每个人物刻画的都很丰满,而且重点是都长得帅而且演技超棒!!赵彦死那场戏我真的要哭死了,看着那舌头都疼
很尴尬,大家都在进步,唐人还在原地踏步,也是一种退步啊……,编剧一部《军师联盟》珠玉在前,这部剧把她又带坑里了……
男主是不行,都靠万茜撑场面
为了万茜小姐姐打得5星
一星给唐人一星给万茜一星给服道化。
觉得可以7分 现在还不到 四星拉一拉 / 分割一下评论 后悔浪费了时间 and 未坚持到大结局
顶锅盖说一句感觉还挺好看的,可能和评分里有些人口味不同吧。虽然不喜欢男主但是也能get他的颜,也不打算diss任何一个演员,整个剧看下来没有明显短板。剧情方面,这个三国同人很敢想啊……
冲正一下这么低的豆瓣得分。看到15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残。整个剧亮点就在于看待这段历史的视角,新颖别致。马天宇演的就是一个优柔寡段的角色啊,没毛病。倒是韩东君先生,让我一眼看到了法师的即视感,不妙。
剧情相当拖沓,缩成20集容量差不多,唯曹丕这条线有些意思,成长变化清晰可见,檀健次演技可圈可点。全剧亮点人物,曹丕、满宠。其他演员演技参差不齐,男主似笑非笑面瘫圣父式表情加上毫无起伏的配音保持了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