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金双近年来,国产恐怖片很多,经典鲜见。
相比之下,极恐悬疑电影《魔镜3D》中的故事耐人寻味。
我一直觉得,一部影片的首要创作原则应该是“故事要好看”,而之于恐怖片或惊悚悬疑类型片中的恐怖,绝非夸张的音效、动作或表情,真正意义上的惊悚和恐怖更应该来自于心理上的悬念和压力。
在恐怖故事中,有关“镜子”的隐喻更多是招魂的道具。
极恐悬疑电影《魔镜3D》中的镜子也一样。
只不过,在该影片中,镜子除了恐怖营造外,暗示的亦是晃动不安的世道和变幻莫测的人心。
之所谓,说的是世道,看的是人心。
若就影片结构而言,《魔镜3D》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多年前香港导演陈可辛、韩国导演金知云和泰国导演朗斯-尼美毕达联合操刀的《三更》。
不过,若就影视文本对恐怖惊悚题材的切入来说,《魔镜3D》则延续了《三更》的辉煌,更将恐怖悬疑元素玩了极至。
而这种极至,似乎与佛法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一观点不谋而合。
《魔镜3D》共由三个故事组成,这种感觉类似日本恐怖合集《新耳袋录》。
第一个故事《电话》是由韩国导演金成浩执导,讲述的是一独自在家养伤的年轻女孩通过手机微信交友,结果却被冤魂索命的恐怖经历;第二个故事《奶奶》是由泰国导演Pakphum Wongjinda执导,讲述奶奶去世后,四岁的孙子的诡异举止所引发的种种谜团;第三个故事《电影》是由香港导演彭发执导,讲述某剧组拍戏所遭遇的一系列闹鬼事件。
影片中三个故事中延续的均是“内心的晃动和不安”,这种不安,更多内心焦虑。
在《奶奶》这个故事中,四岁的孙子在爷爷奶奶的看护下长大,老人相继过世,但在迟迟还没有学会说话的孙子眼里他们并没有离去。
他还是如常地用爷爷奶奶给他的零花钱去胡同买爱吃的东西,而买东西的钱都是旧钞。
儿子的这些怪异举动让爸爸妈妈感到不安,他们决定揭开谜团……故事的结局,让人胆战心惊之均更是出人意料。
斯如影片中表现的情节,有时你看到的未必是真相。
在该片中,“魔镜”这一具有魔力的词汇似乎更多佛法隐喻:“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只不过,在导演和恐怖主义者的操持下,不管是剧中人还是剧外的观众,似乎每个人都很难看破。
而这,就是整个世界的真相,笑中有泪,不喜不悲,亦或悲欣交集。
在西方,“魔镜”是魔法相关的道具,斯如《白雪公主》中王后那句经典的台词:“魔镜啊魔镜,谁是这世界上最美的人?
”镜子可以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信口开河,亦可以不动声色沉默不语。
不过,且不管魔镜做何表态,都会引发出一个新的故事新的结局。
所以,在《白雪公主》这个童话中,白雪公主快乐地吃下了忧伤的苹果。
所以,镜子,其实只是镜子,只不过,在多变的人性和人心面前,镜子成了沟通善恶、阴阳的道具。
因此,一面很普通的镜子,拷问的却是人性。
当然,如果你胆子不够大,又经不住这部中、韩、泰三国三位风格迥异的导演这部“人间怪谈合集”诱惑的话,不妨捧着《金刚经》连诵三遍,再步入电影院慢慢品味个中滋味。
《金刚经》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看《魔镜3D》,说的是世道,看的是人心,洞察的是自己。
“魔镜,魔镜,谁才是最美丽的人。
”可能在每个人女性观众心中,一听到“魔镜”两个字首先想道的是“白雪公主”,其故事中的“魔镜”如同现在的自拍神器,在神器中,每个人都是自己眼中那个最美丽的小公举。
也许美丽的东西都是危险的,它摇身一变就会成为各种恐怖故事的来源。
电影《魔镜3D》就拿一面古老的镜子做起了文章。
镜子这种可以正衣冠的物件自古以来就有一些说法和忌讳,比如说镜子不能对着床,半夜起身不能照镜子,更讲究一点的,家中镜子摆放的位置都有各种风水上的说法,摆放得当还能挡煞等等,就连国外也有跟镜子有关的传说,比如那个著名的“血腥玛丽”的故事。
所以镜子自身这种与生俱来的恐怖效果让许多惊悚片把它信手拈来并且大做文章。
《魔镜3D》是个三段式的故事,这在惊悚片中并不算是别出心裁,之前的《三更》,许多邵氏出品的早期恐怖片也大都采用这种模式。
这种结构的好处就是短平快,非常适合恐怖片的特点,因为恐怖片如果做的前戏铺陈太多就会让人产生刻意惊吓的无聊感,几个独立的小故事反而能让观众产生后怕的感觉,“语焉不详”的简短剧情也充分保留住了恐怖片的神秘感。
近年来的国产恐怖片如雨后春笋,但大多数都是以一个冗长的剧情模式来承载,基本上能抓住恐怖片精髓的很少,恐怖片一旦变得散慢那对观众来说就是一种煎熬,尤其是最后那种符合总局规定的结局一出,更容易把观众推向了“走近科学,走近你妹”的深深怨念。
这部《魔镜3D》在恐怖效果上绝对不忽悠,“电话”“奶奶”“电影”三个故事都有魔镜元素串联,但却各具特色,不管是背景故事风格还是拍摄手法都不尽相同。
电影先以一个非常贴近当下普通人生活的现代恐怖片切入,讲了一个发生在一栋公寓里的故事,一个独居的女孩,一个封闭的空间,一面不知从何处快递来的镜子,还有一部手机……在这里不做过多的剧透,反正我看过之后是再也不敢跟陌生人微信聊天了。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泰国,泰国是魔性的国家,天生就是个恐怖片,这也是泰国出品的恐怖片总是在全世界的恐怖片领域名列前茅的原因,泰国的那种植被密布,庙宇林立,让人感觉稍有不慎就会触犯到什么,人也就逐渐变得小心翼翼讳莫如深魔魔怔怔的了。
“奶奶”就是这样一个非常阴郁而魔怔的故事,小小剧透一下就是里面的小孙子超萌超可爱的。
第三的故事厉害了,相对来说是三个故事中情节比较丰满也充满笑点的一个。
“电影”讲的是一个剧组在一个老式别墅里拍恐怖片的片的故事,是一个戏中戏,情节很写实,对当下影视制作包括明星现状有一定的影射意义。
其中的恶搞元素是大亮点,让人想起了经典的《惊声尖笑》系列,这也充分体现出了导演在掌控力上的游刃有余。
“魔镜,魔镜,告诉我这世上最美的是谁?
”虽然那魔镜生的像是《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但没有到恐怖、惊悚的程度。
由韩国导演金成浩、泰国导演Pakphum Wongjinda、香港导演彭发联合执导的电影《魔镜3D》与白雪公主没有一点关系,倒是有点巫婆毒苹果的味道。
电影不是迪士尼的经典重现,而是香港东方电影集团1999年出品的《怪谈之魔镜》的续集。
这三位导演都有“鬼王”之称,中韩泰三种恐怖风格、一面惊悚魔镜,它照不出谁最美,但一定知道谁最胆小。
这面镜子(《怪谈之魔镜》)从明朝到1922年的大上海,再到1988年的新加坡、1999年的香港和2000年的台湾,现在以3D的面貌直逼眼球和心底。
来到韩国、泰国和中国,彼此串联,阴魂不散。
《魔镜3D》有《恐怖故事》的结构,分别由韩国金成浩导演的《电话》、泰国导演Pakphum Wongjinda的《奶奶》和香港导演彭发的《电影》三个故事组成,一面镜子贯穿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电话》就发生在每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一次酒后驾驶出现了车祸,Cici(李彩英饰)右腿打了石膏,在家休养的时候跟不知道是摇来的还是附近的陌生男子热聊起来,然而那个电话越来越诡异。
导演金成浩2001年首次执导电影《照出冤灵》即获得了釜山国际电影大奖,之后拍摄的《鬼镜》在韩国也颇具影响力,这一次“鬼镜”变“魔镜”,也要“照出冤灵”。
商场里的鬼镜里发生了连环凶杀案,那个鬼影晃晃悠悠来到了Cici的房间,其实要照出她内心隐藏的秘密,那个秘密才是事情的真相。
当她被跳楼致死的时候,真相大白。
至于障眼法的秘密,正如魔术师的门道不应该随便戳破。
《奶奶》是第二个故事,由泰国导演Pakphum Wongjinda执导。
导演也曾拍过《骇人手机》,像是上一个故事中的电话一样,是导演继《13骇人游戏》后另一起手机谋杀事件,结合泰国当地时事物,考验人性偷窥慾的克制力,呈现人性对刺激快感的追求。
而《奶奶》则聚焦“爸妈不在家”的社会家庭教育现状,4岁的孙子楠楠只会“呀呀”,说不了别的话,像是韩少功笔下的“爸爸爸”,奶奶照顾他。
妈妈是学校老师,这和导演的身世很像,他的妈妈也是教师,父亲很多职业,主要是做园艺。
这是一部纪念自己奶奶的电影,奶奶去世了,然而孙子还在爷爷、奶奶的关怀之中。
昏暗的灯光和布满尘土的镜头下,那份深深的爱依旧动人。
彭发导演的《电影》试图让我们混淆电影和现实了,导演彭发以诸多优秀恐怖片作品为观众所熟知,如《见鬼》系列、《无声火》、《凶兆》等,孙坚和周泓贡献了扎实的演技。
《冥国1932》的剧组在拍摄民国鬼片题材新进组的一位临时年轻女演员被分配扮演女鬼,可拍摄过程中却随之发生了一系列诡异事件,剧组上下被吓得魂飞魄散。
不过,这一次导演倒是有些要揭秘恐怖片拍摄现场的感觉,拍出了“惊声尖笑”的效果。
尤其是孙坚和一个蓝幕对洞房花烛夜的深情戏时,笑声不断,然而也总让人捏一把汗。
一惊一笑之间,导演的功力可见一斑。
恐怖片对“镜子”情有独钟,镜子也算是人类最大胆的发明了。
它能照出另一个与我们所在世界左右相反的世界,也能照出另一面和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人性。
《魔镜3D》让镜子更立体,也更大胆,也让我们知道自己多“小胆”。
镜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家里的浴室镜、化妆镜、穿衣镜比比皆是。
照镜子更是如吃饭喝水般普遍,女性朋友对镜子也是青睐有加,手包中的化妆镜早已成为必需品。
有一天,你身边的镜子突然有了魔性,变成了“魔镜”,你该怎么办?
这正是9月25日上映的惊悚片《魔镜3D》所讲述的故事。
《魔镜3D》是由泰国导演Pakphum Wongjinda、韩国导演金成浩、香港导演彭发联合执导的惊悚电影。
影片巧妙的采取三段式的结构,由三个短片 “电话”、“奶奶”、“电影”组成。
三个导演各执导一部短片,且每部短片都独立成章,各具特色,互有联系,而纽带就是这看似不起眼的镜子。
韩国导演金成浩执导的“电话”讲述了一个复仇的故事:狭小的公寓,利用镜子上演了一出复仇的好戏,受伤的女主角,神秘的快递,无处不在的闯入者,反转的结尾,阐述了善恶终有报的道理。
泰国导演Pakphum Wongjinda执导的“奶奶”讲述了一个爱情的故事:通过镜子表现了老一辈人对爱情的忠贞不移,以及爷爷奶奶对孙子的思念之情,用情至深,发自肺腑,引人深省。
香港导演彭发的短片“电影”讲述了一个惊悚的故事:谍战电影拍摄现场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不可思议的事件,结尾更是埋有伏笔。
三段式的结构在影片《三更Ⅱ》中出现过,是由三个短片 “饺子”、“盒葬”、“割爱”组成。
香港导演陈果执导《饺子》、日本导演三池崇史执导《盒葬》、韩国导演朴赞旭执导《割爱》。
不过《三更Ⅱ》过于血腥,且缺少像影片《魔镜3D》中“镜子”这样的联系纽带。
“魔镜”一词起源于1812年德国民间文学的《格林童话》中的短篇童话故事《白雪公主》;1937年,迪斯尼将《白雪公主》改编成动画电影《白雪公主与七矮人》,上映后在全球引起轰动;1999年,歌手李玟在专辑《今天到永远》中演唱了名为“魔镜”的同名歌曲。
其实,无论是名著、电影还是歌曲,王后的那句经典台词:“魔镜啊魔镜,谁是这世界上最美的人?
”总在人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片中,虽说没这句经典台词,但偶尔露面的镜子依然是铁打不动的主角,普普通通的镜子,反映出的却是人性的拷问、伤者的复仇、祖辈的关爱、儿孙的愧疚、谜样的结局……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罗贯中在名著《三国演义》中,描绘了一幅天下三分,三国鼎立的壮丽画卷,那一吕二赵三关羽的武将排名,那一诸二庞三司马的文臣排序,那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火烧连营的典故。
千年后的今天,中、韩、泰三国“鬼王”齐聚在《魔镜3D》这部影片里,将自己的精髓凝聚在短片中,小小的镜子成了三人博弈的战场,上演了一场镜中“三国演义”的好戏,究竟谁能胜出,还得由观众来一一评判。
总的来说,《魔镜3D》就是花一个片的钱,看三个导演的片子,这钱肯定花的值。
友情提示大家,最好不要单独观影,结伴同行才是王道。
另外,喜欢聊微信的朋友看了本片以后,肯定深有感触。
当你在惊叹广告大片港囧势如破竹地奔向二十亿时,却不知道有一部恐怖片正在悄悄上映,突破性尺度的是里面终于定义了鬼的存在!
趁热聊一聊没有剧透,电影分三个故事——手机,奶奶,电影;分别是韩泰港导演的,第一个手机拍的不错虽然剧情猜的到但镜头配乐气氛烘托和节奏都是很成熟的表现,剧情属于交通宣传片,另外李彩英的颜值还不错第二个是拍的最好的,也是尺度最大的,通过小孩子的阴阳眼定义了真正鬼的存在,当然定义也是稍有一点模糊,感觉这里面删的较重,配乐是一大亮点,将剧情融入到其中第三个,就不过多评价了,太多模仿的痕迹,演员表演水准差到不能忍,不好好地玩恐怖惊悚却给拍出了喜剧的效果,当然最后也还留了一个鬼悬念,而且里面的一个老外酱油神似贾老板总体,第一二个故事3D效果比捉妖记好的多,节奏氛围保持该有的水准,观影体验也很不错,貌似这算是港韩泰合拍,所以广电下手软了,结果真给整出鬼来了,好在票房扑街了,没有形成话题性,再就是不要参考豆瓣时光网评分,基本都是冲着国产恐怖片打一星的,但其实除了最后一个故事都是中韩拍的!
另外,无视豆瓣评分,原因都懂的!!!
所以,整体三星,但具有突破性,加一星,平衡打一星的,必须给五星
(文/小义大道)古语有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镜子除了能照出自己,更是一种警示功能的象征。
《魔镜3D》是那种能把人吓尿的惊悚片,但绝不是单纯为吓人而吓人,而是抓住人的恐惧心理配合音效,让人毛骨悚然,脊背发凉。
与此同时,品这些惊悚背后的深义,会觉得片中的“魔镜”更多给我们的是警示意义,除了对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鞭笞,更多的是对年轻一代的行为的警示,告诉他们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必须有有担当和负责任,否则只能自食其果。
而细品之后,发现这样的惊悚片里的人文主义关怀其实还蛮温暖的。
电话:一个密闭空间,只有漂亮女孩和她的手机,似乎的现代宅女的标配。
这部影片的成本虽然不高,但所制造出来的惊悚效果却是棒棒的,让胆小的人几乎不敢睁开眼,3D视觉和音效的配合也为故事加分。
在真相大白后,道德的指南针开始模糊,肇事者无视生命,不懂承担责任,复仇者杀人于无形,手段极为残忍,是非对错难以分明。
给现代年轻人敲响了警钟,珍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要肆意妄为,迟早要付出代价。
别太痴迷于手机,它让你变的对现实世界冷漠,虚拟世界背后亦有太多陷阱和灾难。
奶奶:一边歌颂爱情,一边鞭笞着父母对孩子的冷漠,奶奶爷爷对孙子的隔代溺爱,看的人心里酸酸的。
爱情的梗有点老,但依旧感人,骷髅在古镜里显现出人的模样,还有孙子最后看到镜子里的爷爷奶奶,都展现了魔镜神奇的力量,其实更是一种感情的寄托,奶奶对老伴的爱,还有爷爷奶奶对孙子的爱。
片中仍然是有对年轻一代父母的警醒,成天忙于工作,对于孩子只有责骂,对于老人不仅没有感恩,还责备她们对于孙子的腻爱。
母亲没有按时间过来,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责备,并不是去看看母亲到底为什么不来,以至于母亲死了两天才发现,这绝对是一种失职和不孝,不管中国还是泰国,这种行为都是让人不耻的。
将孩子独自己一个人关在家里,尽管是为生活所迫,却让人觉得寒心,孩子还小,他需要更多的关爱。
电影:比前两个故事的讽刺意味更重,年轻演员仗着有点名气动不动就罢演,各种耍大牌不说,还瞧不起其他演员,遇到一点小问题就抱怨。
还有投资方不顾质量压缩工期,导演更是为了电影效果,不惜使用手段来恐吓演员,电影后期被评为“画皮”更是讽刺中的讽刺。
女演员说不会说泰语,更是让人不寒而栗,惊悚效果加倍……一直以来,惊悚片都还挺受欢迎的,尤其是好奇心比较强喜欢新鲜感的的年轻人,《魔镜》这次是由泰国导演Pakphum Wongjinda、韩国导演金成浩、香港导演彭发联合执导的,这个发生在三个国家的三个不同故事,共同讲述了爱与责任,还特别将对年轻一代的教育贯穿其中,效果很惊悚,影片的主旨意义却很温暖。
《魔镜3D》,由Pakphum Wongjinda、金成浩、彭发“三大鬼王”首度联合执导,每人分担一个故事,可称是近年中、韩、泰三国导演在恐怖电影层级的高层次协作虽然故事都用一面神奇的镜子进行串联,但各个故事还是有着巧妙的情节设计,韩国篇《电话》讲述了一次复仇,泰国篇《奶奶》讲述了一段虐爱,中国篇《电影》则讲述了一次拍摄,由香港导演彭发一手打造,并启用了孙坚、修睿等,开启了一段非常接地气的戏中戏。
三个段落各具特色,令人印象深刻——被吓得够呛。
说起段落式结构的恐怖片,每每只是多国参与,必会诞生很多精品,记得2002年有金知云、朗斯·尼美毕达、陈可辛联合执导的《三更》,2004年有三池崇史、陈果、朴赞郁联合执导的《三更2》,2006年有梁柏坚、秋山贵彦、Tanit Jitnukul联合执导的《黑夜》,都代表了当年亚洲恐怖电影的高水准,不同国籍的不同导演围绕一个主题的各自演绎,给观众带来琳琅满目的全角度惊吓,既是“检阅”了各国的“鬼”文化,也是让影视作品更加“大同”于全亚洲甚至全球的努力。
《魔镜》的题材,很容易让人想起更“古老”的一部电影,那是大概2000年左右的时候,由徐帆、谢霆锋、罗兰等等出演的《古镜怪谈》,那也是一个三段式故事,也是由一面神秘的镜子而起,今次应是加强版,相对往篇,算是各种强力加磅,导演阵容自不必说,影片的拍摄与制作,也更加精致,无论是泰式暗魔、韩式悬疑,抑或港片惊悚传统,这些元素叠加简直就是恶灵厉鬼的集中营,用“群魔乱舞”阴影覆盖整个亚洲空间。
众所周知,内地上映的恐怖片,不能过多剧透,且都有一个“神补刀”的结局,会让观众之前积累的所有恐惧感,瞬间全消,但《魔镜》不同,这是一部彻彻底底的鬼片,片中的鬼可以24小时全天候的随时出现在影片中,出现在观众心里,带来一场场颇有“虐杀”效果的恐吓。
唯一不变的是,那盏历经了风雨岁月洗礼的镜子,依然在民间流传,谁也不知道,第二天一睁眼,谁会收到这盏充满了诅咒与魔力,谁也无法摆脱的魔镜。
而且,没有所谓的“解密”的捣乱,鬼就是鬼,似乎看得见又摸得着,却也看不见也摸不着,用一部电影,来激发出受众内心的“鬼”才是主创者最快乐的事情。
当然,如今的魔镜,已经成为一个“惊悚”的符号,在影片中穿梭,也在观众的内心里奔腾,皆因这一部电影,集合了惊悚的内外双修,一边用不断深入且难以预料的故事,抓住观众内心的恐惧之源,另一方面又通过颇具力量的声光电效果,带来各种意想不到的感官刺激,其实相对来说,是集合了亚洲恐怖片的心理控惊悚,和欧美恐怖片的视听控惊吓,融合于中泰韩三国的风格化故事中,得以综合性的体现,做得好,绝对是集三国恐怖能量于大全。
说实话,战台烽其实是一个很胆小的人,每次看恐怖片,都如过一次鬼门关,当然烂片不算,但凡优质的恐怖惊悚类型片,观影后所带来摆脱不掉的“长尾”效应,绵延很多天,每当遇到与影片剧情相类似的场景,便会瞬间穿越回去,仿佛昨日重现般,把影片的剧情再“搜刮”出来,放置于时时的想起,那种随时“乱入”的身临其境感,是一支惊悚片送给我们的长效肾上腺素分泌剂,总会在出其不意的时候焕发新的恐惧力量。
说实话 其实就第一个电话还不错 逻辑性特别强 奶奶也可以 特别温情 又是说与老人的关系 又在讲类似留守儿童的问题 但无论是哪一种 真的都是爱 满满的爱 然而中国的这个真真是不能看 一直认为国产的惊悚恐怖 结局都不怎么样 谁知道这个竟然连过程都一般般 记得好像还是说几国联合的 国产恐怖真的需再提高啊
看完电影,其实还是很难受的,不是因为电影质量差,而是面对这样一个高规格恐怖片,观众们普遍不接受。
其实也挺能理解,对于大陆电影院的恐怖片的吐槽,本身就是一种政治正确,尤其是第三部,充满了太多喜剧元素,在一个恐怖片里面,也许是不讨喜的,可是大家别忘了,香港的灵异电影,本身就充满了喜剧元素,而KUSO,也是港片的家底,我们都是看着喜剧灵异电影长大的,反而硬在日韩恐怖片滋养下,把鬼片定义为吓死人的作品,还是让人觉得唏嘘。
当然,观众怎么看自然有自己的标准,也不是刻意否定那样一种审美标准,只是感慨而已,也只是想分析下为什么这部电影评分标准如此低。
其实就自己在电影院的观感而言,至少是及格,如果加上真的出现了鬼,那就应该给满分了。
《魔镜》的分段叙事,其实很常见,现在都经常天涯被回锅的《三更》,就是典型,就是最近的李碧华系列,也是三个微电影凑成一整个电影,在确信电影导演能力的前提下,这样的创作值得肯定,毕竟不能期待部部电影都如《铁三角》一般,但至少《魔镜》的每段故事是完整的,无论是氛围营造,还是电影配乐,以及3D效果,都有着满满诚意。
关于3D效果,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反正只要看3D我都会把眼镜摘下来,像《战狼》那种3D简直无障碍,但是这部,应该每个镜头都有3D制作。
其实这样看,电影的诚意至少很足,不至于是坑钱的作品。
故事的叙事和内涵,看到大家都有评论,关于出现鬼的加分项,也不用多说。
最后也只想说,这应该才是我们真正值得尊敬与支持的国产电影,真正能够在广电部门重压下撕开口子的作品,将来也必然能够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一笔。
《魔镜》,这部惊悚片由三段不同故事结构模式组成,而且三个故事中都有一个神秘的镜子,正是这镜子让故事变得诡异。
这三个故事中,我觉得韩国的电话拍的算合我口味,泰国的奶奶看完我整个人都呀呀了,中国的电影算是一般但有点看头和吸引力,算是一众烂大街的惊悚片中还可以看的一部。
总之,爱看不看。
韩国版复仇故事太老土;泰国版最出色,最恐怖的气氛里描写了深刻的亲情;中国版的是恐怖喜剧,也很不错
三个故事都是抄袭,毫无新意,拍摄也特别尴尬,很不自然。
三段式,韩国故事cos《鬼4虐》第一个故事“寂寞”,除了结尾几乎一模一样。彭发第三个故事cos《鬼5虐》的“片场惊魂”。只有泰国第二个故事最喜欢!国内不能有鬼,但这个算是进口片,是个真正鬼故事,泰文化展现和亲情悬念最后收尾很赞。总体制作水准不错,没什么新意但比国内同类强多了,加分
哈哈哈哈那个蓝布遮脸的替身抠图戏笑死我了
放在内地电影里挺不错的
凑合。。。
四星给泰国那段爷爷奶奶,爱情超越死亡
抄秃噜了吧……
第一个故事就抄袭了08年泰国恐怖片《死神的十字路口》,最后一个故事也是抄袭泰国恐怖片的梗
还可以吧,至少没说是精神病杀人什么的
中国的恐怖片什么时候能再上去一个档次!无聊透了,装神弄鬼,故弄玄虚,没有一点儿惊悚之感!!
第二个泰国故事最精彩。
两星给中国部分的搞笑特质!
神预言啊
最后一个故事还算有点意思,有点老港片那种鬼片里掺搞笑调料的味道。
抄袭的
一定要我说吗,不要翻拍十年前泰国的鬼肆虐好吗
同样的魔镜前一个故事是怨恨,只是没有伸手援助就给自己带来了灾祸,第二个故事确实满满的亲情
海报更吓人
有鬼?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