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风说爱你》由台湾著名导演王童执导,他曾经用《稻草人》、《香蕉天堂》、《无言的山丘》三部电影,共同构构筑台湾近代史三部曲,导演始终钟爱的台湾外省人的思乡情结,本片依旧如此。
它展现了四九年之后的台湾本岛生态,国民党败兵船渡来台之后,逐渐落地生根的故事。
国兵撤台开枝散叶,随风而飘,内心被乡愁所羁绊。
两个多小时的片长,尽显几十年的时间跨国和岁月变迁,大格局下小人物的家国情怀与乡愁情感羁绊。
三个老爸一个娃的组合,代表着三种截然不同的性格经历以及两代人的反差.电影有两条主线,一条是男主盛鹏对大陆妻子的思恋及对误杀小舅子的忏悔,全部写成了寄不出去的信,另一条是男主盛鹏和邱香若即若离的情愫。
背井离乡、流离失所,从淮北到台湾,场景在变,人的情绪也在变,远方的亲人杳无音信,一封封寄不出的家书,只当对风诉说,让风捎去对海峡对岸家人、爱人的思念。
一方面是对失散家人的眷念和愧疚,另一方面是对邱香欲放还牵的情感,这也是电影中最虐心的情节,两人逃难时的一见倾心,一路追随,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最终这段情感被现实所阻隔,然而,电影最终让有情人终成亲家也算是一种无奈的圆满。
电影有着典型的台式小清新风格,但导演显然是想拍出一部类似于家书诉说式的电影,试图以历史大背景下的人物群戏,勾连起台湾与大陆的分隔与重聚。
于是我们看到因战争而结缘的三兄弟收养了孤儿“小奉先”,偶遇邱家人共赴台湾的故事。
电影中对于风俗的还原我认为特别好,尤其是三次婚礼场景,尊重历史而且能够让人清楚的感受到时代变迁。
令人惊喜的是,格局虽大,但人物情感都把握的很到位,每个人的情感处理都很细腻、到位,才会有整体感人的质感。
相信很多电影中的一些小事儿、小细节让观众与笔者一样会有些疑惑,如比如老兵拿到垦田证,比如女主角的父亲被抓走,但对不熟悉台湾历史的观众来说,只看电影大概很难明白其中的纠葛,其实这些都是时代的印记。
有网友说,如果你喜欢高晓松的谈话节目《晓说》、《晓松奇谈》就会有所顿悟,这两档节目用了十几期,讲台湾从被清朝割让到国共内战、1949之后的故事,这些都非常切合电影里的小事时代背景。
“有情人终成亲家”绝不是一句笑谈,杨佑宁饰演盛鹏的与郭碧婷扮演的邱香这条情感变迁主线无疑是最牵动人心的。
两人的感情也是一路追随着时代的变迁,这其中渗透的更多是中国式古典意味的爱情里面,两人的感情代表着那个时代背景下的多数爱情。
片中盛鹏的感情更多的是压抑在心底,尽管两人都彼此爱慕,但最终因为大环境的原因,两人并没有实现我们所喜闻乐见的圆满,整部电影的格调,有一种哀而不伤的悲怆在其中。
最后,必须要赞一下“小奉先”李淳的表演,果真是名导(李安)家庭出虎子,表演细腻、内心戏出彩。
【影评】六十年沧桑两岸不老情——谈谈影片《对风说爱你》 作者:杜崇斌 这是个初冬的周末,一连几天的阴霾挥之不去,今天又下了点小雨,天气潮湿而阴冷。
于是,上午就窝在家里看电影。
今天从网上看到的是一部台湾著名导演王童执导的影片《对风说爱你》,深受感动,几次感动得落泪。
于是,忍不住就想写点文字,好记下自己的感触。
该片由台湾著名演员杨佑宁、郭碧婷、郭采洁等联袂领衔主演。
影片讲述的故事极具历史沧桑感。
故事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期国共两党内战结束后开始,一直到本世纪的2010年结束,时间跨度长达60多年。
故事发生的地点主要为东北的战场和台湾两地。
可以说,影片讲述的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故事。
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几个典型的小人物的故事。
三个国民党的伤兵从烽火连天的战场上败逃,为了找食物,偶然从逃亡经过的小村庄里救下了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
他们被败逃的军队用轮船一起送往台湾。
后来他们在台湾艰难地活了下来,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家庭,这个小男孩分别管他们三个男人叫“大爸”、“二爸”、“三爸”。
在那艰难的乱世中,他们的互助、他们的关照、他们的友爱,他们的亲情与爱情,在伤病与生存的重重危机中,他们之间那淳朴的情谊感动得让人落泪。
就像随风飘落的蒲公英的命运一样,是那场战争让他们偶然走到了一起,虽然他们四个人毫无血缘关系,但他们之间表现的兄弟、父子般的家庭人伦亲情,却是如此得感人至深。
那是一种让人心灵产生强烈震颤的暖融融的情感,那是一种亘古人世间绵延千载的生生不息的人性美与人情美。
影片的故事一波三折,看得人忧郁伤感而又荡气回肠。
“大爸”是在战场上受伤的连长盛鹏,他在参军前就结婚了,被迫来到台湾后一直思念海峡那边的妻儿,不断地写永远也寄不出去的信,那些信凝结着他一腔浓浓对妻儿的思念之情。
由于他与生俱来的为人坦荡、吃苦耐劳、乐于助人和富于爱心的本性,台湾这边的富家女邱香等女性也对他产生了爱情。
正当他与邱香热恋的时候,一场台湾的政治风波,将他们拆散了。
“二爸”顺子原是军队上的伙头军,来台湾后,为了一家生存和糊口,重操旧业,在街上开了个小面馆,从生意冷清到逐渐好转,再到赢得了爱情。
看似幸福来敲门了,谁料想半夜邻居家发生了火灾,“二爸”因为挺身而出见义勇为抢救火灾中的孩子而不幸身亡。
盛奉先,这个偶然被从战火中救下的小男孩。
他是不幸而又幸运的。
在他三个“爸”的精心照顾和呵护下,他亲历而又见证了60年的风雨沧桑。
在60年后,他终于完成了养父盛鹏的遗愿,回到了大陆找寻其养父的妻儿。
但可悲的是,原来盛鹏当初苦苦思念的妻儿早已不幸亡故。
由于该片故事曲折,表演到位,将人世间的这种人性美与人情美演绎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我认为,这是影片在艺术上最为成功的地方。
影片以小见大,以小人物的生存挣扎和情感历程映射大的政治主题。
可以说,《对风说爱你》这部影片,精彩演绎了六十年沧桑海峡两岸同胞的不老情,极具历史沧桑感和史实凝重感,其积极的主题和骨肉同胞亲情爱情的演绎,对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也有其积极意义。
2015年11月21日星期六23:55作于碧云天书斋——————————————————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杜崇斌:西安人,毕业于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系,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金融作协理事,诗人,西安市百名骨干艺术家之一,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特聘作家,现为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百人计划”签约作家,已出版长篇历史小说《大儒张载》、长篇儿童小说《追梦少年》等作品多部,发表各类文学作品200多万字,有散文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QQ:416261639 E-mail:[email protected]
豆瓣的电影评价分数不高,可是看的人数还真的不少啊。
大家众口难调,看完后说完自己的感受吧。
对台湾片一直都很喜欢,不管好片烂片,我似乎都会觉得不错。
我喜欢台湾女孩说话的那种嗲嗲的腔调,我喜欢台湾的街道:繁体字的招牌,朴实的装修,温良的阿嬷和阿公;感觉好像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内心滚动的真情实意,让人觉得安心舒服;盛鹏打下那一枪,他再也不敢回家,只能在心底默默的思念巧玲和还未出生的孩子。
跟着部队仅剩下的三个人逃去了台湾,认识了邱香一家人。
因为受伤的原因,退了役带着逃出来的顺子和小范走去一个贫民窟开始过起自己的日子。
这辈子的盛鹏,因为战争和国共关系,没法享受家庭的温暖;一辈子只是在过着日子,带着领养的奉先生活;他不敢奢求重新遇到的爱情,同样因为政治的原因,自己的喜欢的人无法如愿和自己在一起;这个时候,我真的理解那么一些,人真的只是为活着而活着。
很多想要拥有的东西和很多失去的珍重的东西,这些似乎都是我们活下去的动力。
可是有一些,天灾人祸,失去了一切。
不还是要站起来,重新习惯,重新开始过日子吗?
顺子的老婆不也如此?
盛鹏不也如此?
失去纵然痛苦,可是还是要接受。
台湾以前对它的了解真的很少,从没有听老师讲过那段历史。
后来,阅读到点滴。
一大批GMD的军人跟着蒋介石逃去了那边生活,因为政治的原因很多的人再也没有回国家乡,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父母的最后一面。
在内陆人的心中,他们不过时或者得死人而已;只能像怀念一个死人一样想念他们!
刚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以为是一部那种很常见的青春偶像主演的爱情喜剧片,看了一下剧情简介,觉得应该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电影,就下载了看了一下。
果然不错。
故事讲的是坐同一艘船逃到台湾的两家人的故事,爱情亲情兄弟情为主顺带一点友情。
整个片子没有什么特别惊心动魄或者很煽情的桥段,不管情节进展到哪里都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当然有的时候也会感到心酸和遗憾,比如大姐和大爸没能有情人终成眷属,以及大爸一辈子没能回到大陆跟家人团聚最终客死他乡。
我真的不怎么喜欢这个电影的标题,总觉得跟电影内容没什么关系,总要误导人以为这是小清新的爱情片。
看完之后仔细想了想,这个题目或许也有它的意思,也就是相爱的人不能相守,只能把对彼此的爱意说给风听。
比如大爸和原配、大姐和大爸、大爸和顺子的遗孀、被迫跟家里离开台北几年的小妹以及奉先,甚至这些在台湾的老一辈对祖国大陆的爱和思念。
这部电影好像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风中家族》,我也觉得一般,总让我想起一部动画,不记得是不是宫崎骏的了。
但我自己对这部片子也想不到什么合适的题目,毕竟我不是做文案的。
这部电影在让我们感受各种情的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上世纪台湾50年的发展变化,通过人们的服装、娱乐、物价等方面的变更让我们看到了台湾社会从上世纪中旬到上世纪末甚至本世纪初的发展变化。
这个我觉得很好,尤其是对我们这些离那个年代和那个地方太久远的人们来说。
郭采洁确实很适合演学生,丝毫没有违和感。
郭碧婷还是那么美,但真的接受不了她戴眼镜以及老了的扮相。
杨佑宁这个演员虽然知道是郭采洁的前男友,还真是第一次看他的作品。
最后说一点觉得不那么好的吧:影片结尾那个大爸的大舅哥看着实在是太年轻了,反倒是奉先那个扮相太老,还有就是让影片在巧玲绝望的等待和眼神中结束,真让人觉得不寒而栗。
这部片子最终结果还是比较不错的,觉得应该以一个比较温馨的镜头收场,比如奉先回到大爸坟前说已经帮他了却心愿。
不过我想导演的意思难道是意味着台湾对大陆的相望么?
断断续续红着眼睛看完这部《对风说爱你》!
一念之差,咫尺天涯,一湾海峡,生死相隔。
回想电影那碗小孩子恶作剧而成的川味牛肉面也只有离家多年的人儿日夜思念家的味道!
很多人不解电影的名字有何意义主角盛鹏既不能回到大陆与妻儿团聚,也不能在台湾和邱香携手白头,思念和爱也就只能对风吐露,随风飘散吧!
片中🈶️很多细节拍的很好很细腻,也🈶️很多不足!
《对风说爱你》从片名上看很文艺,以为又是一部小清新的青春爱情片, 观影之后发现并不是,这是一部鸿篇巨制史诗感极强的影片。
影片由台湾著名导演王童执导,王童是台湾电影史上一位不该被忽视和遗忘的导演,其执导的《稻草人》、《香蕉天堂》、《无言的山丘》三部电影,共同构成了台湾近代史三部曲。
《对风说爱你》是王童导演阔别电影大银幕十年之后,再次操刀的鸿篇巨制。
《对风说爱你》以国共内战的大时代为背景,讲述了小人物的浪漫、感人、虐心、深情的青春爱情故事。
影片与王童导演1989年执导的《香蕉天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描写大陆解放后流落到台湾的士兵们的遭遇。
1949年,三个战败的国军士兵带着路上偶遇的小奉仙,从上海坐船来到了台湾,开始了他们异乡人的生活。
影片从1949到2010年,跨度很大,见证了台湾60年的时代变迁。
70多岁的王童导演,对这部跨度六十多年的电影掌控的十分精准,叙事稳健,制作精良,全片一气呵成。
从史诗感十足的故事格局上看,更像是《太平轮》的续集。
对于这点影片中也有所交待,盛鹏、顺子、小范带着小奉仙,在台北的违章建筑群寻找到落脚处,在当时房源十分紧张,只有一间女人上吊之后留下的房子,这个女人的老公,就是在来台湾的时候船沉了, 所说的就是《太平轮》。
这个点只是一笔带过,但却是那段时期台湾历史细节的展现。
其实影片中没有片大篇幅的对时代背景进行交待,只是通过歌曲配乐、生活方式、人物变化等细节进行了诠释,如果不深深体会,真的难以发现,足见王童导演的细心。
影片有跨度,有格局,有层次,有情感,对那一代人的亲情、爱情、兄弟情、父子情进行了完美的诠释。
相比两代人的爱情故事,我个人更喜欢盛鹏、顺子、小范三个人的亲情、兄弟情。
三个人在战火中成为了兄弟,他们捡了一个孩子,在异地他乡四个人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亲如一家人在一间房子里生活,有快乐也有矛盾,这样的描述相当的真实。
面摊女儿阿玉与顺子相爱结婚,成为这个家里的唯一一个女人,没有抱怨没有斤斤计较,与盛鹏、小范、小奉仙亲如一家人。
特别是在顺子死后,阿玉与盛鹏带着两个孩子共同生活,寻段时光真的很美好。
这种情感, 只有在战乱后动荡的时代下才能实现的,现在这浮躁的社会是完全不可能,只能有基情不可能有生死相依的兄弟情。
全片中可以说多线并行,但多线都与一个线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那就是一枚金戒子。
这枚戒子是盛鹏与妻子的婚戒,不仅寄托着盛鹏对妻子的思念,更承载着全部人的命运。
不管是顺子、小范的身份证,还是顺子阿玉的婚礼,或是小奉仙的生病,靠的全部是这枚在现如今看起来完全不起眼的戒子。
而2010年,盛鹏去逝了,小奉仙带着父亲的遗憾,来到大陆寻根,当两枚婚戒放在一起的时候,导演想要表达的所有情感、情怀都表达出来了。
不仅让逝去的盛鹏夫妻“团圆”了,也表达出了海峡两岸大团圆的美好愿望。
从故事格局、时代背景上看, 《对风说爱你》这样的史诗巨作,应该是《建国大业》、《建党伟业》那样的明星阵容才是,结果王童导演独辟蹊径的启用全部却是《小时代》的偶像阵容,在这样一部具有大时代情怀同时又洋溢着青春爱情的电影里,汇集杨佑宁、胡宇威、郭碧婷、郭采洁、李淳等青春偶像。
杨佑宁独挑大梁,郭碧婷、郭采洁变身姐妹花,著名导演次子李淳在电影中饰演杨佑宁的养子,整体来说演员们的表现超乎我的想象,还是相当不错的。
杨佑宁饰演的盛鹏很稳重,从年轻一直演到老,特别是老年水当尿裤的形象拿捏的十分准确,郭碧婷、郭采洁是亲姐妹,没有上演撕逼大战有点可惜,胡宇威是最为可惜的,角色没有太大的发挥空间,打酱油的成份居多。
李淳和李安同样毕业于纽约大学,继承了父亲身上的文艺气质,在片中的表现可圈可点,作为一名新人能表演的这样好,可见前途无量阿!
离开你的日子,每一天,我都那么想你《对风说爱你》三个从战场上撤退下来的男人和一个躲在水缸的孩子,还没搞清楚怎么回事已经成了父子。
前路漫漫还没想好往哪里走,此身已经在台湾基隆港上了岸。
明明说好“去去就回”,家人爱人却已再见无期。
大环境下小人物的无奈,你根本来不及唏嘘感叹,命运已经把你带到下个路口,而路口是要左转还是右转,又根本由不得你选,路嘛递到脚下就往前走,“日子嘛,就过呗。
”盛鹏和邱香再次相遇,问一声你过得好吗,“日子嘛,就过呗”。
故事以原国民党某军队连长盛鹏的遭遇为主线,讲诉了1949年国民党士兵撤退台湾,离乡背井开始艰辛生活的故事。
而故事里的盛鹏离开爱妻和还未出世的孩子,把思念刻在每一天的起落里,又在他乡遇到红颜知己,哪知缘分不够终于不得携手。
日子从来不跟你多一句废话,所以即使是万般不舍的放手,镜头里还是看不到多余的心如刀割。
你走后,我只是记挂你,每一天都记挂着你,安安静静记挂你。
也不尽是沧桑和感怀,譬如小时候随大人来到台湾的盛奉先和邱梅。
对于他们来说,台湾不是心事重重,小心翼翼,就要在这里调皮,在这里打架,在这里一步一步踩出回忆,存着回忆的地方就是家。
年轻人扭着迪斯科,带出生活的活力和乐趣,还有真正的自在。
最后,奉天带着养父盛鹏一辈子的思念来到内地寻找盛鹏的家人,而重聚,只是当年分开的一对结婚金戒,盏盏齐终于摆成了一起。
电影想说什么,要传达大陆和台湾的什么,导演王童寄托了多少自己的相似经历在里面,我说不清楚,也不是那么在意。
大时代小人物,动荡的时代下总会有潸然的故事,不管是大陆还是台湾。
整个影片,情节流畅清晰不华丽,画面干净清楚很舒服。
可是还是有几个小细节我觉得很多余。
比如小奉天帮盛鹏擦背问起战场的事,抬头流泪洗澡水一冲,本来理所当然,可是主演杨佑宁就是要那么用力抹一抹眼皮,好像生怕观众没看到铁汉神伤。
比如邱梅出嫁时墙上母亲的遗像,本来轻轻掠过观众必定秒懂,偏偏多放两秒,总显刻意。
还有比如,可是我忘记了。
另外人高马大的郭碧婷从出场就在念书,时间轴走了好几遍,她还要换个地方去美国继续念书,实在让我有点出戏。
在这部电影里她过于漂亮精致的脸是硬伤,常常把我带出去,感觉应该开瓶香槟看看月亮。
人人都有自以为是的轰轰烈烈,在别人眼里也不过是各自过活。
在那些日子里,只有用想念才能看见你的脸,那些我活着的日子里,但愿你也一样活着,就是最大的信仰和希望。
真的只有风知道,离开你的日子里,每一天都很想你,每一天,都想说爱你。
这几年台湾电影呈现复苏的趋势,起因是与内地市场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以《海角七号》打头阵,然后《那些年》《塞德克巴莱》《痞子英雄》等热门大制作,也有《阿嬷的梦中情人》《不能说的夏天》《念念》等文艺小清新作品,《不能说的秘密》《天台爱情》《鸡排英雄》《大喜临门》等风格明晰的类型片都陆续被引进,重新焕发了中国观众对台湾片的喜爱,而即将登陆的《对风说爱你》和《刺客聂隐娘》更是来势喜人,王童与侯孝贤两大巨匠的卷土重来,让影迷期待不已。
话说王童执导的《对风说爱你》,不负五年磨一剑的精心研制,论格局、品质和情怀,都称得上是华语影坛的又一部重磅作品。
该片以一群外乡人的爱恨离合为核心,展开一幅从1949年至2010年代的时代画卷,其间有战火离乱,也有苦难人生,有虐心的爱情,也有热血的成长,交织出台湾这片土地上,数十年来的岁月蹉跎,风云变幻。
和很多小格局的台湾电影不一样,《对风说爱你》虽然是一部以爱情为核心的故事,讲述的却是时代的变迁,就像《海角七号》一样,对故土乡愁,对文化融合,都有独到的见解和构局。
影片中的男一号,杨佑宁饰演的盛连长,带着两个士兵在战场上收养了一个男孩儿,一部从淮北逃往台湾,在大船上逃往台湾,邂逅了邱香、邱梅姐妹及一家人。
片中从坐船进入台湾的两家三代人,从一开始就生活在游移不定之中,一边是质朴的乡土气息,一边是让人窒息的政治高压,而故土的亲情,只是寄托在寄不出的信笺之中。
电影里面,邱香的台词是“十年修得同船渡”,其实盛连长和邱香的缘分何止十年,在随后半个世纪,两个人分分合合,有缘,却无份,最终不得不应了那句最伤人的咒语,世间最遥远的距离就是面对面却无法说爱你,隔空相望,凄凄默默,悲情决堤,相信一定会让观众为之拿起纸巾拭抹眼泪。
作为一部爱情片,《对风说爱你》不玩花俏,走的是扎扎实实的戏剧模式,这种经典模式,在当下爱情片中已经鲜有出现,很多爱情片只顾得罗列时尚新元素,狗血撕逼和小鲜肉足以卖座,何必花费力气去描写跨时代的爱情。
但《风中说爱你》不是这样容易满足,作为打造过《策马入林》《稻草人》《香蕉天堂》《无言的山兵》等经典的王牌导演,王童的美学功底,加之特殊时期随父亲移居台湾的人生经验,使他对片中的奉先一角,有着近乎自传体的外乡人情结。
盛连长以退役老兵的身份,走过了自己无尽遗憾却又无愧于心的爱情三岔口,以一枚戒指实现了战友德顺的婚姻,又见证了奉先与邱梅的婚姻,他是这两个家族精神层面的守护者,一个是自己的异姓兄弟之家,一个是经历波折的邱家,两个家族的成员构成,正是台湾外来人的典型结构。
上一代遭遇的白色恐怖,这一代经历的心灵遗害,下一代随社会形态一起突变,通过两家人的爱情纠葛,引出发人深省的思索,外乡人所有的酸甜苦辣,悲喜忧欢,几乎都尽在其中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一众偶像明星的表演,非常给力,无论郭碧婷饰演的邱香,还是柯佳嬿饰演的阿玉,都散着出一种迷人的温婉之美,还有不知名但极生动“二爸”,性格纠结的“三爸”,客串的张世,都很抢眼。
最不能错过的则是杨佑宁和女友郭采洁在戏中演了岳父和儿媳,看着真是让人凌乱了,李安的儿子李淳也确有大将之风,演技不错,儒子可教。
一个词开头,一个词结尾。
十年,也许你家乡的手机号至今还未舍得换;也许你看着久一些的照片还依稀能够认识自己;也许你已经抛下了学生身份成了一个新生命的父亲母亲;也许陪着你长大的人之中已经有人永远离开了你。
我们最终不得不承认,十年改变了我们太多的东西,也让自己忘记了太多本该需要牢记的事。
终于有幸回到了四川,可惜停留的时间没有几日,周末陪着老妈去看《对风说爱你》。
2个小时的电影,演绎了大半个世纪两代人的人生。
短短20来分钟,韶华青春的几抹红唇魅影便匆匆告别了我们,镜头一转便是10年。
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人的一生,到最后似乎留给自己回味的也仅仅是那几段加起来120分钟的剪影而已。
有时人们可能会疑惑,因为人生大多数的时光是用来荒度的,有太多准备做和正在做的事情都是一文不值。
但我们依然无可奈何却又坦然以对,毕竟正因为这些琐碎的经历才有后来的几多回忆。
电影院正享受着好莱坞狂轰乱炸后的平静。
也有可能是此片主题过于沉重,人头从动的周末影院却被我和老妈一不小心给包了场。
写到这里,大家会觉得我是在为这部电影拉人气、鸣不平。
其实,我总是觉得这部电影是不适合年轻人看的。
毕竟很多情况下,年轻人更需要的是保持好心情、好心态,然后更好的工作和生活。
浮躁的环境已经没用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反思人生、反思现在,所以这部电影也许不适合你们。
比如说回我自己,今晚注定是个难眠之夜了,有太多的回忆需要被重新拾起,也有太多的文字需要被重新翻阅。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曾写过一首诗予同龄友人:“辞去黄昏,再不是憔悴,那颗血色黎明幕后的心,依然升起。
请起来跟上我们,我的青春。
提起裤腿裙尾,奔向我们下一场美丽黄昏。
”当时,正值自己毕业季,有太多的憧憬,也有太多的踌躇。
其实现在再回头看看这首诗,便觉得这首诗更应该是写给十年后的自己。
人为什么活着?
老人常说是争一口气?
说文艺一点就是为了信仰。
电影中一条台湾海峡,让国民党年轻军官盛鹏与妻儿分离数十年,可是到死他都坚持着妻子应该还活着在等他回家的信念。
此间数十年,他抚养过孩子,喝过儿媳茶,爱过,也被人爱过,经历了兄弟离开和离世,从只知道打仗,到学会了做好吃的牛肉面,持家教子;从拉黄包车到开起了出租车。
有爱过,最终却无能为力;也被爱过,最终也坦然拒绝。
坚韧的活在异乡,做了异客;累了,就给远在山东的妻子和孩子写寄不出去的信;困了,就望着远方,隔空道晚安。
只可惜,谁也不会知道,其实他的妻儿早已死在1949的饥寒。
1949-1987,距离,时间,生死,其实就是120分钟的光景。
最后一节有一个镜头,盛鹏的遗物盒被养子渐渐拾起,里面没几个东西:一个养子结婚时戴过的囍字红带,一本喜欢的人送的《贝多芬传》,以及一大堆写给妻儿的信和日记。
人生也许就是一场背着责任与爱的旅途,十年,再十年,再再十年,时光荏苒着,而老,只是人共同的归宿而已。
如果世间没有“年”这个单位,只有“十年”,请问你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如果我们把每一个十年都像电影一样剪辑成10分钟、20分钟的悲欢离合,连人生规划的时间都不予保留,那你又该如何面对呢?
如果下一个十年,已短到如参天大树上一叶凋零落地,又请问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可能那时更多的人会问自己为什么会死,那又有多少人会问自己为什么而活呢?
我曾经写过一些类似的信仰的诗,其中摘取一首与各位相析:“清水楼台桃影闻,风吹草长旭阳温。
叶落花凋人已旧,归拥枝头又一春。
”
抱着来吹冷气吃爆米花的心态在淘宝电影买了18.8元的票,果然是小厅,果然观影不足10人,看到影片开端缓慢详尽的叙事,一度担心虎头蛇尾,幸好开始不到十分钟便吃光了小桶的爆米花,耐着性子慢慢入戏。
这是一部不太有什么大冲突大高潮的片子,主线便是杨佑宁饰演的盛鹏一生的经历,收养并一手带大直到成家抱孙的小奉先,盼了一辈子的媳妇巧玲和亲生骨肉,负了后半生的知己邱香,以及对自己误伤大舅子和痛失好兄弟顺子的悔恨,故事背景更是扯上了大陆与湾湾两岸关系变革史,但并没有过度着墨。
在戏里,郭采洁是杨佑宁的儿媳妇,郭碧婷是郭采洁的亲姐姐并爱着郭的公公,柯佳嬿是杨佑宁逝去好兄弟的媳妇并曾对杨动心,胡宇崴是杨佑宁俩兄弟里比较冲动势力且较没存在感的一个。
但正是因为这些看似奇葩恶俗无聊的剧情,被每个演员表现得真实质朴丰盈,还有湾湾小电影特有的用镜头说话的细腻感,有些场景可能不只一种解读,有些结局无需台词表情眼神一个画面就足够。
散场时前排的短发姑娘盯着屏幕迟迟不肯离开,陪同的大妈叨叨说:大小姐走吧,字幕有啥好看的。
看完主题曲插曲过幕后,这姑娘于我前一步走出了放映厅。
大妈又开始了:这片烂死了,根本不符合名字啊,对风说爱你,从头到尾也没风啊。
我想她晚上一定会去一家高级中餐厅点一份罐里坐一位佛主的佛跳墙来享用。
三兄弟落脚的第一个住处,那个传言曾经住了一位很有气质的女子,后来上吊自杀的溪边小屋,究竟这位女子是谁呢,好想知道!
国共内战背景的文艺片哦
不诉悲伤,只讲经历!最后的最后终于将平白的叙述升华了。。。
史诗般的岁月,需要静下心来品读。王童的作品都是经典。
郭碧婷还是好美啊。剧情着墨太散了。“对风说爱你”这片名太糟糕。“风中家族”就好很多,但是哪儿来的风啊。逃了一生,也没勇气回故乡。北方人的牛肉面摊,小孩子们的改良秘方。人活得真累,都逃不出恋爱生子病死的套路。
海报做成这样在豆瓣有这样的评分也不足为怪。定位不清晰,题材不适合大众口味是这个片票房惨败的主要原因,这片名字有明显的误导宣传的成分,内容要比这个片名更有含金量。
人这一辈子 唉。
王童导演的作品,还是他擅长的题材,但是深刻度不如以往。
空有时代,无人物,所以只能看颜值。
2.5。不知道差在什么地方,没有很好就是了//郭采洁杨佑宁演隔代有点瘆人
我脸盲,女性角色我真的是傻傻分不清楚。这是谁?这是谁?
在那个烽火年代,一切都是造化弄人。不过分期待的安安静静的看,挺感触。
命运捉弄的爱情,历史遗留的问题。
吞吞吐吐
李安的儿子实在是太丑了!如果不是他爹他能演这个片儿?在一群俊男美女的衬托下真的丑的太显眼了,这个片儿化妆太不走心了,老年杨右宁一把年纪了连个抬头纹都没有,郭碧婷就更不用说了除了发型变了变其他什么都没变
太着急了 这个体量完全可以再剪一个小时 很多东西还没来得及讲清楚 这个段落就匆匆结束了 连结局都是那么急匆匆的
故事叙述流畅,眷村味很浓,几场戏蛮戳人,像阿玉从背后抱住盛鹏,盛鹏解开她的手那场拒绝戏但凡有一句台词就是多余,还有盛鹏给儿子煮面条吃,中间抢回面条找儿子要钱,把面条抢走后又加了个蛋还回来,跟我爸一起看的,他觉得很真实,扣一星是因为郭采洁的发套还有郭碧婷是面瘫吗每次笑只笑右边脸
不是烂片,但是感觉不够,
想表达的很多,但似乎什么都没有表达清楚。
时代感很强。很美的一部台湾片。
除了杨佑宁的肉体是亮点,就连郭碧婷的颜都加不了分,演技之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