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诫》,很一般的电影,刘青云古天乐好像是被逼着在表演,没啥好说的,但是这部片子却让我莫名的怀念起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那些年,英叔还在抓鬼,成龙还是警察,周星星正在卧底,发哥喜欢赌钱;那些年,张国荣夜宿兰若寺,林青霞醉唱笑红尘,张曼玉和王祖贤在断桥边痴痴的等待许仙,张震和梁朝伟却还在春光乍泄;那些年,洪兴和东星斗得不可开交,五福星和最佳拍档互相也看不顺眼,黄飞鸿告诉了我们医生学武的重要性,黄秋生也让我们明白叉烧包用人肉做的更香甜;那些年,浮光掠影,纸醉金迷,繁花迷眼,缠绵缱绻;那些年,如清风明月,顾盼流连,如时光搁浅,梦醒蹁跹。
我们原以为众星云集的《无间道》是凤凰磐涅,却没想到不过是香港电影的回光返照,无力回天,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现在香港电影仍在苟延残喘,老戏骨在硬撑,新生代还在梦游,谁的错?
找了一些资料,当年慈云山十三太保中在外名声比较响的有以下几位(其余继续在道上混的退居二线的隐姓埋名的不得而知,以能搜集到的明确资料为准):“茅趸华”陈慎芝,片中刘青云扮演的陈华“高飞”李兆基,片中林家栋扮演的喇叭“猫仔”陈振辉,片中张晋扮演的猫仔另外还有自投资拍摄自传《濠江风云》的澳门大佬“崩牙驹”尹国驹看了几片影评,都说十三太保为什么拍来拍去就三个人,并且说喇叭和猫仔没有存在感。
首先,我只能说,就这三位转型成功了。
现在拍黑帮片不能像以前那样宣传暴力,只有从这里面去挖掘转型成功的人物。
第二,喇叭原型是李兆基,对,就是古惑仔里面那个贪心胆小的基哥;另外猫仔的故事,我放条链接吧,有兴趣的朋友戳最下方链接。
香港福利院老社工年轻时曾为著名“古惑仔”核心提示:2014年8月,65岁的香港福利院老社工陈振辉因癌症去世,这名生前在福利院照顾了30多年老人,被大家亲切为称呼为“猫仔”的普通社工葬礼上却意外的出现了众多香港社会名流,而更加出人意料的是,就连警方也闻讯赶到,在殡仪馆外拉起警戒线逐一盘查每名到场者,直到这时很多人才第一次得知,这个平日里为人谦卑和善的老社工,年轻时竟是香港黑帮中赫赫有名的“古惑仔”。
谈及刘青云,形容词多到“词穷”。
影帝,演技派,好男人,港产片中流砥柱……无非职业与人品上的褒奖,隔了一圈大气层似的。
所以还是有人喜欢市民刘,随和亲切,烟火气盛。
而4月17日近距离接触,会觉得面前这位中年男人,世事泡过一轮,云淡风轻地,什么都可付诸一笑,什么都可用来一笑。
简直就是痛快!
而导演刘国昌,很多时候只是略带点羞涩的笑,有种很特别的可爱。
衬着所谓年纪,更是。
电影如何,无所谓了,特别是在几个月后,但反正,还有下一部的尝试可以期待。
愧对深情也是一种“毒” 你们第一次听到茅趸华(原名陈慎芝,化名陈华)这个名字是在什么情境之下?
刘青云:我当时在TVB,先认识了“高飞”基哥(李兆基),后来才慢慢听到茅趸华。
很早就知道有位十大杰青是吸过毒什么的,一直没机会见他。
十几年前我在拍戏,他来探其他人的班,我跟他聊过一会儿。
刘国昌:当年我在香港电台工作,拍很多年轻人吸毒的题材,他是顾问,因为当时他已经是戒毒专家,所以能提供很多资料给我们,由此认识他。
而且他认识很多人,能提供很多方便,帮你拍戏时拉关系。
很多时候拍戏都要找到他,所以跟他很熟。
他这次也提供很多意见?
刘国昌:那当然啦,有关他自己,他很紧张的(笑)。
电影有多少是真事?
生平经历改编了多少?
刘国昌:严格来说,电影里所有东西都是真的。
但是你要把人如此多姿多彩的一生浓缩到90分钟,你当然有很多东西要戏剧性处理。
哪些事迹触动你开拍《毒。
诫》?
刘国昌:因为这个人物经历那么多,从黑帮,到吸毒、戒毒,后来做了中间人,即帮黑白两道疏通一些问题。
我最感兴趣的是如何有这么大的转变。
《毒。
诫》最希望与其他相关电影表现出什么不同?
刘国昌:我的兴趣更多是在他的下半生。
但是写完剧本,大家始终对年轻人、黑帮特别有兴趣(笑),所以也会侧重他十三太保阶段的一些事迹。
《毒。
诫》中的句号是表示“毒”的经历结束了,要迈向“诫”的阶段,还是另有深意?
刘国昌:你解释得很好啊(笑)。
其实他一生不止是面对毒品的毒,还有他以黑社会身份做尽坏事的毒。
他当时欠了很多人,怎么去面对?
那电影的其中一个主题就是救赎,即在后半生怎么去面对之前做的事情。
怎么理解“以前是古惑仔,一直在堕落,现在开始觉醒,堕落让人痛苦,但觉醒对于我来说也挺辛苦”?
刘青云:陈华堕落时,我想他应该挺快乐,因为痛苦的是身边人。
当他醒觉时,没打针时,就会觉得很痛苦,因为对不起身边所有的人。
他无法面对,只好继续打针,继续堕落。
这个循环会越来越深。
当他戒毒后,身边人就很快乐,但他就很痛苦,他要面对自己做错的每一件事。
因为戒了毒,不代表我说句对不起就可以解决,有些人你没法再见回,做错的事也救不回,所以他醒过来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你觉得哈雷(古天乐饰)的意外,对陈华的心理产生了什么影响?
刘青云:陈华觉得,世界上有些东西是避不开的。
那个(因果)循环不是大家看到的那么小。
哈雷也跟他说过,但结果就这样被人砍死了。
黑帮世界就是这么醉生梦死,都跟你说了要小心,但是没办法小心。
所以我觉得他有些唏嘘,但他知道黑帮的世界就是这样。
三兄弟历经风雨,一同走向正道,但结局还是令人唏嘘,特别是猫仔(张晋饰),你们怎么看待这种宿命的悲剧感?
刘国昌:我觉得他们不是以悲剧心态去看这件事。
因为猫仔也说了一句,其实他是“赚回来了”。
他前半生经历了那么多坏的东西,但是下半生找回了一条路。
某种程度上,他觉得自己找到救赎,弥补回来了。
最关键是兄弟情,到最后,你除了自己之外,还能与身边人维持的这种亲情、友情,可能比任何东西都有意义。
与《五亿探长雷洛传》三部曲的时代相比,《毒。
诫》有什么不同?
刘国昌:有很大的变化。
以前的黑帮很讲情义,很讲规矩。
现在社会变迁,很多东西都不讲以前那一套,有点各自为政,都是看自己,不会看大(局)。
《毒。
诫》再现《童党》那些是非黑白未能分辨就误入歧途的少年,会有哪些不同的侧重?
刘国昌:《毒。
诫》不太侧重《童党》的阶段,虽然有讲十三太保,但还是侧重兄弟情。
开始时大家成群结党,最后虽有不同发展,但始终维系着兄弟情。
不讲“童党”如何形成,反而着重情面上的东西。
最触动你的是哪一部分?
刘国昌:我觉得还是兄弟情,尤其是这三人很有火花。
刘青云:我也很同意,就是情。
除了兄弟情,还有与江一燕的情,就是陈华欠大家的太多了,有些东西你是还不了的。
我看到陈华的手足到现在还把他当大哥,就是情很深。
刘国昌:他是很照顾他们的。
陈华与其他古惑仔最大的差别就是这点。
刘青云:陈华不是古惑仔,郑伊健(《古惑仔》系列)才是(笑)。
拍好电影也是一种“诫” 据说十年前你就表示过想演吸毒又戒毒、人生大起大落的传奇人物?
刘青云:其实就是陈慎芝咯(笑)。
很多年前知道他的事情后,一直希望去演他,不过我不知道他是否愿意别人去演。
直到两年前,刘国昌导演跟我谈起这个项目,我说好啊,拍吧。
如果不是碰到刘导,再过两年我不会再拍。
因为我觉得早十年可能适合点,现在再演,要考虑。
因为这次年纪跨度很大?
刘青云:是啊,这是很大的问题。
所以如果在这个期间,不是有这个机会拍,我是不会再去拍他的。
当时你觉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刘青云:毒品这方面,我真是没什么认识,要靠他们告诉我。
毒品这几年变得很快,以前是吸白粉,打针,不是这个generation的东西。
很多我都不是很知道,要他们慢慢跟我讲解。
50岁才开始“学吸毒”(笑)。
里面也有打针场面,是导演为你设计的?
刘国昌:我们的监制(陈慎芝)是专家来的(笑)。
猫仔说自己有肺癌那段,你把陈华的悲恸与震惊用一种很慌乱无力的感觉表现出来,继而喇叭(林家栋饰)又来报喜,两种强烈情感冲击的心理状态,表演上怎么拿捏?
刘青云:我跟剧本去演而已,剧本这样写,我就这样咯(笑)。
演出是整体的,拍戏关系很重要,张晋演得很好,他真的很适合做猫仔,(刘国昌:对啊,出奇地。
)那他就是一个那样的人,家栋也是。
大家走过来,你觉得这个是这个,那个是那个,这件事就会发生了。
如果演戏时你觉得,这个人都不知道是干嘛的,那你就死了(笑)。
就是大家那个电波很相似,所以,我相信我们三个人那天在球场,做哪一场戏都可以。
刘国昌:他们对角色认同后,其实就建立了关系,就有了化学作用在。
那六七十年代的复古造型对演戏有没有帮助?
刘青云:(笑)其实我真的从来没穿过这些衣服,除了拍戏。
会有帮助的,但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样。
观众可能认为,穿了六十年代的衣服,大家会投入六十年代,但其实是不会的。
哇,你看那家伙,高跟鞋(笑)!
大家看到的第一反应就是好笑而已。
服装设计上有什么参考?
刘国昌:其实不难。
六七十年代的装扮很有特色,你很容易就抓到那个形象的设计,我们的形象设计师下了很多功夫。
九龙城寨的效果也很出众,能很真实地呈现那里的底层味与阴森感。
刘国昌:城寨在电影中基本上也是一个角色,严格来说,是电影的其中一个主题。
片名可以改为《城寨出来者》,就是说他们作为十三太保在城寨里混,然后三个人通过不同的路线走出城寨,找回他们真正的人生意义。
特效上的难点在哪里?
刘国昌:香港毕竟变迁得太多,我们尽量找实景,部分实景仍然会有六七十年代的味道,但背景里,远处楼上那些空调已经全部不同了。
虽然有很多后期的东西要抹掉或加工,但城寨是搭起来的实景。
刘青云:这一代变得好厉害,整个九龙城都不同了。
我自己是没去过城寨的。
怎么敢进去啊?
刘国昌:我们也是因为拍戏才有机会进去(笑),平时是不会的。
所以这就要有陈华来帮(笑),不是他带着,我们进去感觉很不安全。
“烂仔架”通常是没有章法的,在动作设计上要怎么处理?
刘国昌:全是武指(处理),跟他讲了方向,就是我们要有拳脚的东西,陈华只有三招,就要还原他这三招(笑)。
这次动作戏有没什么难度?
刘青云:都OK。
但就像导演所说,打这些“烂仔架”是比较困难的,又不要有招式,又希望打出来好看点,拿中间的平衡不容易。
打架时临阵磨刀那一段很有喜剧效果,当时是怎么想到的?
刘国昌:那是真事来的(笑)。
刘青云:把这些刀收起来,笨手笨脚的,其实现实生活是有的(笑),这都是他们当年做黑帮的亲身经验。
还会继续挑战动作片吗?
刘青云:我现在在拍一部科幻动作片(《明日战纪》),打到抽筋(笑)。
有亲身打,也有特效打,因为很科幻,有许多CG、特效,很多我没怎么见过的东西。
我都没怎么见过,你想想多厉害(笑)。
但不会那么快上映,后期工作差不多有一两年。
这部电影也是跟古仔合作的,你们已经合作了很多次。
刘青云:其实我与古仔不是很熟的,大家总是以为我们很熟。
真是的,我们只是拍戏而已(笑),拍戏也很少说话的。
我们平时也不会见面,我不会约他上街的,又不熟,出去干嘛?
有位黑漆漆的人在(笑)。
你说过把他们四位大忙人凑一起很艰难,是怎么找到这四位好演员来参演呢?
刘国昌:有银都机构(笑)。
角色和剧本很关键,大家都希望拍一部有点分量的港片。
继《我要成名》后,二位再度合作,有什么新火花或新期待吗?
刘青云:上次很文艺片,也很好玩,有时候觉得挺离谱的(笑)。
我觉得这次是与导演的另一个尝试。
黑帮电影拍过很多次,我们再拍,是因为很长时间没这种电影,而且能有一个更真实的角度,即不是英雄,而是一路走一路找刀那种。
刘国昌:是好玩的(笑)。
那是与电影有关,带有一点轻喜剧的。
这次会是比较写实的,会讲男人、讲兄弟、讲黑帮。
题材很不同,就试一下。
这次确实很多男人戏,女性角色主要由江一燕承担。
互扇耳光的戏份辛不辛苦?
刘青云:辛苦啊。
我跟你说,我怕啊,我真的怕(笑)。
她打我我不怕,我怕我打她那一下。
一个毒贩毒瘾起来,为了拿钱去买毒品,什么都做得出,那要去打她,是一定会动手的,但我的手板那么大,她的脸那么小(笑)。
我跟她说,江一燕我真的会打你一巴哦(扮冷漠脸),我真的会打你(扮冷漠脸),不是,我真的正式会打你一巴掌(扮冷漠脸)。
就是她的反应告诉我,你打我啊,你打我以后就不跟你拍戏,你有种就打我啊(笑)。
你们已经是第三次演情侣档了吧?
刘青云:其实不是完整的情侣档。
第一次(《消失的子弹》)罗志良导演找她来演,这个角色很难做的,而且篇幅小,导演早就找她聊,我们一场戏就拍了一天,因为要排很多次。
其实对她很不公平,就一场戏,没头没尾的。
拍第二部(《消失的凶手》)时就把故事发展下去。
之前有缘无分,这次圆了起来。
这是事实来的吧?
刘国昌:陈华怎么会只有一个女人呢(笑)?
我们是把几个女人的身份糅合成一个,但他曾经对她不起,逼她为娼,后来分了手,再重遇,这条线是真的。
分手再重逢之间也有15年了。
刘青云:所以真的可以拍50集(笑)。
(原载于《看电影》杂志,摄影许舒婷)
《毒。
诫》是一场在信仰里的出死入生。
人生两件事做来最辛苦:堕落与转身。
堕落是向魔鬼要快乐,转身则是和欲望做切割,每一件事情,不光辛苦,更是痛苦。
十个大哥,九个坎坷,最幸运的只有一个,从魔鬼手中逃离却依然能收获快乐,这样的人生,太牛掰了。
《毒。
诫》,改编自香港大佬陈慎芝的真实人生——曾经的慈云山十三太保之首,后来的香港十大杰出青年,从“道友”到“拆弹专家”,他的一生,每一段都让人“触目惊心”。
少年出道混黑帮,刘青云的“茅趸华”(原型人物:陈慎芝)在经常出没的地方藏了无数把“家伙”,有人敢招惹他们,就会招致他们的攻击,慈云山“十三太保”就是这个时候成名的。
少年的不羁与放肆,都在这段岁月里,时代赋予他们光亮的彩色,打打杀杀的人生看起来带劲极了。
再出场,“茅趸华”在九龙寨城开始了看白粉档的生涯,染上毒瘾,人生滑坡,小弟林家栋“喇叭”(原型人物:李兆基)和张晋“猫仔”(原型人物:陈振辉)都跟着陷落,整个时代泛起黯淡的黑白色。
但堕落不易,要放弃尊严,要放弃最爱的人,苟活的像一只臭虫,这是一段最黑暗也最挣扎的人生,除了针头寻找血管的流向,再也找不到任何活着意义。
其实,影片从一开始就打乱了时间的顺序,夹杂其间的,是青春时期的爱情与人到中年的平静睿智,爱情是一段只属于古惑仔的爱情,偷车,抢劫,霸王餐,从警察手中偷来的礼物……少年男女的邂逅,再平淡都有火花四溅的可能,所以相爱成为命运;而平静与睿智是毒瘾解脱后看淡平生的旷达,一个不曾向命运低头的人,又怎么可能向陌生人低头,不卑不亢的问答,显然让他赢得评审好感,跨出了从大佬向杰出青年转身的那一步。
看《毒。
诫》是个深受碰触的过程,从飞扬跳脱的持刀少年到安安稳稳过人生劝人戒毒调和黑道矛盾的中间人,“茅趸华”的人生不能用精彩二字概括,更多的,则是信仰的改变,父亲葬礼上吸食的毒品以及像狗一样被丢弃的吸毒人,其实在他心里做了一个生命的闭环,让他得以从黑白世界走进阳光里,而我们看到的,也就并非全然是人间喜剧。
光阴,最厉害的武器,他一面记录时代的沧海桑田,一面让英雄慢慢衰老,消减了豪情纵天的锐气,却也将灵魂雕刻出更加细腻的质感。
就像“茅趸华”自己说的那样:十个大哥九个坎坷,他是最幸运的一个,不但自己躲过了毒品,牢狱,以及仇家的相继捕杀,还带着朋友一起冲出了重重包围。
有时候,那些真实的人生,电影都不敢演完整了。
2017-10-10个人自用 非影评慈云山 刘青云是林家栋和张晋的大哥 打打杀杀 卖私烟 砸各处藏武器 被人追打就拿出隐藏的武器 刘青云有三招 戳眼睛 捅嗓子眼 踢裤裆慈云山有专门XD的场子 警方要人也在这里要 古天乐在这个场子里是其中的一位老大 刘青云的女朋友是江一燕 因为没钱刘青云让江一燕去卖 江一燕发现刘青云注射XD 江一燕让刘青云回家吃饭 刘青云第二天白天回去 发现一桌子菜 老鼠被毒死 出门被警察抓5年后 刘青云出狱碰到曾经打过的谭耀文 谭耀文戒毒开了戒毒所 刘青云跟随谭耀文干 刘青云戒毒 开演讲会 成为十大杰出青年 帮助警方劝解黑社会和解 成为各方面受欢迎的人物 刘青云找到张晋让他戒毒 给他找了养老院的工作 林家栋已经戒毒在电视台上班 刘青云来到日本开演讲 遇到江一燕 江一燕开了日料店 老公车祸已死 刘青云让江一燕回到自己身边 江一燕不从 刘青云回港 张晋说自己得了肺癌 林家栋成为电视台正式员工 张晋给江一燕寄了一条项链 江一燕回来了 刘青云为挽回 请江一燕吃饭并且吃了耗子药 刘青云因为功高盖主被戒毒所派往加拿大 刘青云辞职 戒毒所孩子都跟着刘青云走 村民不让新开的戒毒所开业 刘青云说有我们的人就不敢有人在村里闹事 村里同意开了 古天乐与刘青云成为朋友 古天乐一日与烟屎发生冲突 古天乐手表划了烟屎脖子 烟屎记仇 刘青云想撮合未遂 半年后 古天乐被烟屎的人追杀 被车撞死 警方跟刘青云说 有些事是你管不了的刘青云和古天乐去看张晋 张晋吐血 江一燕来了 同意跟刘青云在一起了刘青云给青少年演讲
电影里最后看见小弟癌症吐血,刘青云说出这么一句“自古英雄人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其实原诗是说的名将,这个情节,是现实里香港14K的教父,胡须勇在世时,当年的一个小弟得了癌症,探望完之后对记者的感慨。
《南方人物周刊》对话胡须勇——黑不可以变白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917/11/102310_410128646.shtml :人物周刊:你怕死吗?
胡须勇:说不怕死是假的。
特别是二三十年前,每分钟都可能死掉。
但那时我没办法,如果不是穷,我也不会去挑战大圈仔。
有时很感慨,一个人在家看以前的照片,数数多少人死掉了。
上个礼拜,我一个小弟刚刚死去,他跟了我三十多年,又比我先去了。
睡不着时我会想,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不过更多的,刘青云这个角色来源于现实中香港慈云山十三太保里的老大陈慎芝,他当年在慈云山的诨名就叫茅趸华。
他也确实在教会办的戒毒会里积极戒毒成功,反过来帮大家戒毒拿了香港十大杰出青年,还积极参与帮会调停。
陈慎芝 游走黑白两道http://news.ifeng.com/a/20140917/42007568_0.shtml电影圈演很多黑帮配角的李兆基就是他曾经的小弟,基哥可能就是电影里林家栋的原型。
陈慎芝说,别人叫他香港的“活化石”。
抛开几许自得,这个形容有几分在理:他比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一岁,经历过香港的盛世和乱世;他曾经是古惑仔、“道友”、蹲监的恶人,现在是基督徒、政协委员、影视剧顾问、住在豪宅区的商人。
他写短信的落款是:杰青慎芝(十三太保茅趸华)。
“杰青”的主流社会肯定,与混迹江湖时“慈云山十三太保”之一外号茅趸华(茅趸指泼皮无赖。
“华”取自母名,故其又名陈华,人称“华哥”),二者一道,构成今天的陈慎芝。
香港就这么大,而66岁的茅趸华又认识太多人。
前些年他去夏威夷作反毒讲座,移居当地的前女友专门找他吃了顿饭——她在报纸上看到消息,“华人圈就那么大”,便开着拉风的野马车寻去了。
饭后,前女友拉他到海滩,痛骂了半小时。
当年还是大排档老板女儿的她劝他戒毒无果,无比失望,多年后,她所有的不满一时间全发泄出来。
茅趸华被困在异国他乡的沙滩上,心怀愧疚,无力反抗。
其实只是一笔岁月的账。
她早已嫁为人妻,老公也是香港人,做警察的,他晓得“慈云山十三太保”是何许人也。
两篇专访都写得很有意思,毒诫不光是讲毒品,可以说是集中了以他们两人为代表的香港黑社会成员的经历,电影拍得很好,很写实。
黑社会,哪有什么英雄,威风,99%都过得提心吊胆才是真。
该片阵容强大,老戏骨不低于10人,如果拍动作枪战片,会是大作,却拍成戒毒教育片,所以很多网友打了1星。
最近在戒烟,之前戒了很多次没戒成功,所以看完这片子,强烈打5星,原因是:就凭中间刘青云帮老头打针的情节,刘青云已经吸毒了,众叛亲离,对生活无望。
但是老头却说能有他惨,吸毒60年,败了两家金铺,家里18口人家破人亡。
老头感到后悔,却没戒掉,说明吸毒难戒,和后面刘青云戒毒成功做对比。
如果是一个年轻人说出来,没什么感觉,可是一个吸了60年毒的老头说出来充满沧桑和无奈,令人动容。
是啊,如果早就戒掉,人生就完全不一样了。
戒一种瘾,虽然异常痛苦,却能换来人生的完整,有何不可!
我想说,作为动作片,分数不高,但是作为戒毒教育片,必须满分。
太激动了,第一次豆瓣写影评,希望各位支持!
因为林家栋,去看了《毒。
诫》,却发现他不是主演;以为是传统的(古惑仔)黑帮警匪片,却是一部讲述人生情义的惩戒片;看完感觉还蛮不错的,以为豆瓣评分起码有个7分左右,却只有4.6,原因大多是剧情平淡无聊没有高......潮。
是不是大家的生活太平淡乏味了,才如此刻意需要在大银幕看到高潮迭起的惊奇,说明朋友圈里的平平淡淡才是真不过是自欺欺人,不是大家真正想要的,我也喜欢高潮,谁不喜欢呢?
只是一味的高潮,不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成了另一种乏味了吗?
不同的是,我更喜欢或是说希望在大银幕看到各种深刻,和人生的诸多真相,你可能会觉得我是不是有点受虐啊,说实话,还真有点,可能是我们的真实生活,太过表面和轻浮了,被网络上的情感鸡汤和电视上的欢乐综艺,遮蔽了生活的真实和人生的真相,以致于让我们恍惚觉得,生活无非如此,或是姑且如此,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生活的广阔绝对超乎我们的想象,物质生活一直在提升,但你一定常感厌倦和不安,我不需要再通过浮夸的欢笑来驱散它,只想静下来慢慢体味那些被遗忘的可贵的真实情感,和一点残酷的人生真相,它能让我的内心感到平静,这才是收获真正幸福的前提,而这首先需要我们比平常更多一点耐心。
本以为分数不会太低,却出乎意料。
该片有别于传统的港剧,以时间为线索,偶尔穿插倒叙,故事平平淡淡,并无太大的跌宕,很多评价说是戒毒宣传片,但是我觉得不仅仅是戒毒的意义,还有一个时代的变迁所带来的种种改变。
江一燕没死,去了日本,成了一家餐厅的老板,与刘青云多年后的相见既突然又必然。
毕竟她曾说过忘记一个人需要用一辈子的,所以与他重逢不是突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刘青云,带头大哥666,他是一个时代的标签,或者说是各个时代的标签,从古惑仔到劝人戒毒的圣人,无一不展现了那个年代所需的,或颓废,或激昂,不是他造就了时代,而是时代需要他,所以他输得起,或者说他聪明。
这部戏张晋演技爆表呀,为你打电话。
林家栋依然是不瘟不火,让人看着很安心。
然后化妆师也厉害,把道友化得似模似样的哈。
最后,江一燕是真的漂亮、性感呀呀呀。
影片陣容足夠強大,也取材于真實,茅掟華也真有其人,懷舊題材,本來也甚為桃溪。
但內容平鋪秩序,一筆流水賬。
1.對背景交代不清,本來九龍城寨是非常有故事性的內容,但劇情的主力都集中在華哥的瑣事上,讓人覺得無趣。
2.很多事件參照真實故事,但都是一筆帶過,對人物的刻畫很失敗,華哥浪子回頭的原因也無甚說明。
3.過於平淡,矛盾點變來變去,但都不深刻,鏡頭運用也是平鋪直敘,好像無聊的談話,想到什麼隨意告訴觀眾什麼,使看的人沒有代入感。
2017年7月15日19:22:04,讲述的一个毒贩变成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的故事,当然立意是非常好的,只是拍的确实不咋地,有些老人带新人的感觉,但是老人表现也不咋地,或许我们总是喜欢打打杀杀的那种香港电影?不喜欢古天乐这样子扮阴郁,喜欢杨过那时候剑眉星目,
有些乱,张晋在工地那里,除了脸型(加发型和牙齿)有点约翰尼·德普的样子。
人生,死不痛苦,有遗憾才痛苦。
主题没问题,但是也太流水账了…几位大佬演出来了乡村感非常浓烈…有点懵我为什么看这个片?
《毒。诫》茅趸华说“人生主要要做的两件事是:堕落和转身。”他们这些人在这里卑微的活着,像茅厕的蛆。可是,无论怎样,还是要活着。那些岁月里,茅趸华(陈华,是老大)、猫仔、喇叭,相依为命。由于电影是以零散的时间线和剧情,让本片看起来仿佛一个大型禁毒宣传片,让大家觉得看不懂、杂乱无章。
收到感情线格局就太小了 with Anana
豆瓣评分确实有点太低了……
一般。女主是败笔。故事也太松散了。九龙城寨不错。好题材拍烂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刘国昌还是拍不好结局。前半截宛若回到雷洛传年代,结局还是淡如水。把江一燕拍的这么美算是最大的惊喜。PS:本片顾问陈慎芝就是故事原型。
勉强两分。这一票老屌的颜真是……催吐,九龙城寨的CG部分做的挺糟烂,几个角色的青年时代的假发套也够拙劣,那种吸毒者的疮脸虽然恶心但道理上还说得过去,但假发套子没法忍。这片本质上是个传记片,主题是戒毒宣教,但是男主的一条线给的够马虎理顺不下来啊,那点怀旧气氛渲染的还行。江一燕还挺美的
白瞎了这个阵容了,本以为可以拍个《扫毒》,结果拍成了四不像
故事源于真人传记,监制就是本尊,所以并未期望电影有什么大起大落或是令人惊喜的戏剧性桥段。真实归真实,然而真的太淡了。这个真的算不上商业片。各位老面孔致情怀粤语原版+1星。其实,从“慈云山十三太保”到“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再到“政协委员” ,这一段漫长曲折的经历已够传奇。
日常鸡肋港片 感觉这些演员现在都是演戏领工资的
居然没有一贯的兄弟反目的套路
陈慎之与李兆基们的友情岁月。枭雄片好手刘国昌依旧拍出70年代九龙寨城的风貌,是电影最好看的地方。陈慎之自己监制,好处就是大量很有江湖生活的细节,缺点就是有些粉饰了,缺乏前后的转折,如何戒毒没体现。这片跟《慈云山十三太保》一块看才更加完整
[BDISO+PAR][毒·诫 Dealer Healer 2017][港版原盘 国粤双语 中英文字幕][TTG][22.94GB],100分钟17秒
惊醒方知此乃文艺片啊
其实故事题材还可以,就是觉得没拍好。尤其是中后段,都不太看的下去。印象比较深刻的场景,猫仔和陈华在球场旁边聊天,猫仔说自己得了癌症,他让陈华挺住,因为老大一直是自己的支柱。然后两个人坐在那,纵使有千万语,都沉默着,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努力压制着哀伤和感慨,却隐忍着不爆发出来,给我的感觉很真实,是我认为的中年人面对生离死别会有的状态。我觉得刘青云和张晋都贡献出了不错的表演。
英雄不许人间见白头
讓你們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