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漠里想杀人想到发疯,可直到伊战结束,都没有机会开一枪,他们喊着空洞的口号,“我们战胜了萨达姆!
”却不知要庆贺什么。
这种人在伊战中是绝大多数,当他们回国,被当成英雄一样欢迎,内心忐忑,脸上失落,他们连跟发小吹牛逼的素材都没能带回一点点。
《锅盖头》是一部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挂五档都只能喝屁的电影。
【巧妙的软广】https://site.douban.com/215175/ (我的小站)
昨天晚上看了锅盖头。
本来是冲着杰克吉伦哈尔去的,他最近很火,不过《断背山》我没有看过,我以前只看过他演的讲自虐癖的影片《秘书》。
另外让我感兴趣的就是除了2战,越战,讲其他的战争的电影太少了,这次终于又有了一部关于海湾战争的电影,所以很感兴趣。
不过看完了觉得,表现战争的电影都是差不多的。
本来是想看个战争片让自己爽一下,没想到看完才知道这是一部“不开枪的战争片”。
后来看到大部分的影评都将它和《陆军野战医院》相提并论。
而我觉得里面的黑色幽默成分和《第二十二条军规》也十分的相象。
在一些具体的表现手法上,比如遇到炸弹在身边不断爆炸的时候,就用静音来表现主人公的shock,或者是大家列队前进的时候,有一个人非常激动的到处乱跑,然后就突然遇到了袭击等,好像许多电影里都是这么表现的。
当然,海湾战争是一场与众不同的现代战争,所以这部电影也是一部现代战争电影,而当它在屏幕上显示出来是,你就会觉得它不是现代,而是后现代了。
电影中的开始部分,新兵们接受训练,大声喊叫的sargent等,还和以前的越战电影十分相象,但过了不久,就显现出了时代的差异。
有一场,是海军陆战队员们在影院里看《现代启示录》,群情激愤。
而当他们到了沙漠里后,营地里播放的再也不是大门的摇滚乐,而是强劲Hip-Hop音乐,片中有一场,当响起了大门的《break on through to the other side》的时候,一个哥们说,这是越战的音乐了,有没有新鲜点的。
而片中最后现代的一场,是他们在油井被点燃的沙漠里行军,四周都是黑色的浓浓的烟柱。
然后下起了石油雨,天黑了,被点燃的油井发出红色的火光,天空责备黑烟完全笼罩,队员们全身都覆满了石油。
这一段看起来,简直像科幻片中的场景。
而穿着沙漠迷彩的队员们在沙漠中行进时,摄影又故意把画面弄得过亮,更增加了这种超现实的感觉。
最近看战争电影我总是会觉得是在看电游,看到斯沃福斯和特洛伊去执行狙击任务是,我觉得这画面简直就是从三角洲特种部队里截下来的。
為何叫平頭?皆因每個兵哥都要變平頭, 顧名思義這是一套關當兵男兒的日記, 。
電影改篇自一個真實美軍在1990年參與波斯灣戰士的真人真事。
戰爭向來都是一個為了自己利益而發生的事, 大家都是為了利益而戰。
今次故事說的不是戰爭的禍害, 我認為有諷刺戰爭或布殊或石油商? 士兵們苦練成為了殺人機器, 但也有點英雄無用武之地。
因為現代的戰爭, 科技才是真正的主角或真正的必殺技, 任你在軍校如何苦練, 其實到頭來作用真的不大, 連上真正的戰場機會也可能沒有, 只能當戰爭的陪襯品。
翻了一下别人的短评,感觉这片看懂的人还是少。
既然是同类型的片子难免有人拿来和FMJ比,但个人认为这片不亚于FMJ。
不同的是FMJ还是有些夸张化艺术化,锅盖头则更为真实自然。
片中“装作”以一种较为平淡的感情表现从军几年中的琐事,悲欢喜乐,聚焦在一个普通小兵身上。
主角是一名特战排的侦查兵狙击手,通过困难的训练最优秀的尖兵,但即便如此,他只是一名士兵。
影片中士兵们现代启示录其实想表达的内核思想也很类似,但士兵们只是当做普通战争片一样喝彩。
他们这一代在好莱坞电影的陪伴下长大,长辈讲述得都是光荣的战争故事,剧情中士兵们一起看电影,为电影中搭乘直升机从天而降的消灭敌人的陆战队员喝彩,可到了他们真的上战场只是漫无目的地背着沉重的装备在炎热的沙漠里徒步行军,搜索根本不存在的敌人。
任由风吹日晒,疲惫不堪,每天重复着最无聊的工作挖坑,填坑,训练,闲下来就一遍又一遍的擦枪。
日复一日的行军他真实的尖兵生涯与很多人想象中不同,他没有遇到刺激的激烈枪战,没有打鸡血般的英雄主义的表现机会,只有不断低头前进。
经过长途跋涉主角和搭档终于听到枪声,下定决心一鼓作气冲上了阵地,却发现战争早就结束了,是其他队友在开派对,甚至大家都没注意到他们掉队了,也没人通知他们战争早已结束,荒诞而真实。
战场如此,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电影中有相当多导演故意让人注意的地方,比如士兵们抵达战区下了飞机,列着队向写作OIL的牌子前进等等。
全片导演留下了大量伏笔,从开头主角读的书到士兵们有一句没一句的瞎扯淡。
士兵们朝夕相处好几年,但兄弟们之间仍然有隔阂、不理解和冲突。
与常见的好莱坞肌肉电影不同,这部片子倒像是一场群像剧,但所有发生的一切又都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更生动的描绘了战争中人性本身的细枝末节。
而比起《现代启示录》和《全金属弹壳》锅盖头们更加真实。
电影描绘的是影响意义深远的海湾战争中的真实故事。
海湾战争是发生是因为伊拉克和伊朗的两伊战争中伊拉克向中东小国科威特借巨款购买西方和中国的武器,结果战争以双方平局告终,战争债务只能自己偿还,这场战争结束了过去的“盈利性战争”的历史,战争的双方原本富足的伊拉克和伊朗除了深陷债务泥潭外没从对方手里拿到一丁点好处。
于是伊拉克面临经济危机决定向科威特赖账。
科威特知道萨达姆想赖账,但他们也不敢拒绝萨达姆,于是打算先拒绝萨达姆,然后再私下和萨达姆政府解决债务问题,方便给科威特国王一个台阶下。
但萨达姆此时正在气头上,见到小国科威特直接拒绝了自己,萨达姆以为是自己没有赢得两伊战争让芝麻大的小国看不起,于是气急败坏宣布伊拉克军队立刻攻占科威特,很快萨达姆的数个精锐装甲师一举攻占了科威特全境联合国闻讯后迅速召开紧急会议,通告伊拉克军立即离开科威特。
伊拉克这种又赖账又欺负小国的事情引起了全世界的一致不满,联合国常务理事国全员通过了对伊拉克的制裁行动,很快萨达姆一次又一次拒绝了联合国的通牒,萨达姆公开宣布科威特将是伊拉克的一个省。
于是联合国决议授权各国组成多国武装部队进行武装干预,以快速击溃伊拉克军主力部队为目标迅速解放科威特。
电影之外美军在沙漠盾牌和沙漠风暴行动中,迅速而果断的进行空中打击,空军在开战后直接消灭了伊拉克军队50%的前线部队和25%的后方部队,伊拉克军队只能不断后撤,与此同时,多国部队并没有马上将陆军投入战斗,而是连续空袭直到敌人几乎被消磨殆尽,多国部队才命令坦克和直升机为首的地面部队与步兵快速迂回到伊拉克军队侧翼,伊拉克部队也为了避免被包围不断迅速转移前进,试图转移到有利地形,与盟军决一死战,也就有了电影中陆战队员们吐槽的还没抬起枪,前线已经挪到10公里外了。
海湾战争全景,短短几天时间,战场不断地快速转移2月24日下午,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开始地面进攻,战争仅仅到了26日伊拉克宣布接受停战,双方停火。
到28日双方签署协定。
现代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作战行动就这样结束了。
美军仅阵亡100余人。
而盟军多国部队总损失不到5000人。
伊拉克军队伤亡超过10万人,另有8.6万人被俘,另有300余架飞机和5000余辆坦克装甲车辆被毁。
这还是伊拉克拥有当时世界第二大的防空体系的情况下。
当时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防空火力已经超过了当时的苏联首都莫斯科,却仍然无法阻止盟军的不间断空袭。
对于这场战争,彻底打破了世界政治格局。
宣告第三世界的独立政治模式被认为不合时宜了,相反由欧美主导的全球化时代开始了,各国开始紧密的连接在了一起,联合国也以强有力的手段再度强调了自身的主导性,但与此同时,美国则开始盘算如何在这样的战争中获得一块自己的蛋糕,也为后来彻底消灭萨达姆政权的伊拉克战争埋下了伏笔。
但对于这样的波澜壮阔的大规模战争,市面上的电影与回忆录却是最少的就因为如此,就如同锅盖头里表现的那样,他们的战斗还没开始,战争就已经结束了。
绝大多数人对战争没有什么实感,没有肾上腺素的飙升,只有挖沙堆和擦枪。
对他们而言,面上的表情也只能是茫然。
有人说此片中的主角有点面瘫,我倒是觉得这本身也是对这样的一个基层小兵的战争视角的真实演绎。
因为他虽然参与了这次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作战行动,自始至终却更像是一个观察者,对这次战争毫无参与感,对他们来说甚至战争本身都没给他述说自己战斗经历的机会,也不得不陷入迷茫。
这也让我想起了一个认识的老兵,他参加过对越反击战,他对他的军旅生涯无比自豪,可是,每当聊到当年的战斗,他也会陷入茫然,因为他所在的连队虽然在前线驻扎了很久但也没有遭遇战斗。
对他而言在战场上为国效力是非常自豪的事情,可是每当回忆到这里时,也一样会流露出那种失落。
他不清楚究竟是因为自己没能牺牲在战场上还是没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但作为亲历者,整场战争中却连敌人都没见到。
之后他便很少再提起军旅往事了。
对于很多标榜自己为战而生的锅盖头们来说,却没人告诉他们战争结束了,他们的战争从未真正结束。
杰克吉伦哈尔,这个有一张英俊脸庞的家伙罕见地演了一部不泡妹子不搞基的电影。
这里不是父辈的旗帜,没有炮火连天,没有长官喊话到一半被炸成两半,没有那扑面而来的战争的残酷。
这里也不是拆弹部队,没有每个窗口后面隐藏着狙击手的担忧,没有炸弹下一秒也许就炸你上天的恐惧,没有渗透到心底的死亡的压抑。
这里甚至也不是全金属外壳,没有把你虐出翔的变态教官,也没有被所有人排挤的孤立无援。
这里只有一个没能考上大学的年轻人,签了合约,渡过了艰苦的训练,来到了巴尔干半岛,发现自己坐进了一个大一点的牢房。
这仿佛是一场无止尽的高考倒计时,不知道考试时间到底是什么时候。
你早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可高考却一直没有来。
你等啊,等啊,最后一纸文书告诉你,高考结束了,大家都通过了。
所有人都欢欣鼓舞,可只有你伫立在那里。
这所有的一切,你生命的意义,都如同这沙漠一般空旷,没有生气。
当我离开沙漠时,我灵魂的一部分也留在的那里。
不管以后我做什么,是在超市工作,在游乐园玩耍,和妹子大战,还是给宝宝换尿片,我永远都在那里,行走在无垠的沙漠里。
我是因为Jake看的这部片子,虽然在看BBM之前就被这片子吸引住了,但是后来在褒贬不一的评论中就推迟了看片,最近搞到CJ的版,终于看了,还有那些想象场景、删减场景,评论音轨太死板了,只有部分趣事逸闻的透露,而且关于情节删减、增添,情绪表达上的说明都太直接而且没有生气,根本没有了电影里的灵气。
并不是皮开肉绽才算是起到鞭挞的效果,更不是入木三分的篆书最为有力,自从看了BBM以后我就一直这么认为。
很喜欢的一个删减镜头就是WALT UNCLE,拍摄的角度似曾相识,我来告诉你,12年前有一部低俗小说,有一个更为冗长的类似镜头,同样被删掉。
效仿就是效仿,放进去也挺好的,只是后面的情节已经跳出了低俗小说的装帅风格,于是还是删了。
由于耐心不够,只听了一小部分评论,其中有一段说Jake即兴发挥的表演灵光乍现的时候往往是他睡得不好的时候,所谓清醒纪,指的难道是午夜之后?
这条评论很个人,大家当我飘过,没看过CJ版所有删减镜头的也请谨慎量行
剧中从吉伦哈尔饰演的 斯沃福德 在部队报到开始,给我们呈现了一个较为真实的海湾战争普通士兵的心理变化。
影片展现了美国大兵军营的生活场景,充满着有关性的言语,无处不显着粗鄙的真实。
斯沃福德 家中历代为军,他也想要品尝一番军人的荣耀,经过刻苦的训练,他成为了海军陆战队的一员,他成为了一名狙击手,就这样,踏上去往战场的运输机,前往气候恶劣的沙漠。
但美国强大的物资供给,让可以说,电影演绎的随着战争的进行,几乎每个人的精神状况都出现了问题。
主角的女友和别人搞上,有人的妻子出轨,还拍下现场的性爱录像带,寄给远在战场的丈夫,丈夫当众播放录像带,最后在众目睽睽下大哭,精神崩溃。
在媒体前来采访时,中士要求士兵不许透露自己的消极的想法,要多说好话,少做呻吟。
到了采访时大家还能强撑一会,表演一下,到了记者要演示可以插管喝水的防毒面具时,他要求大家穿着沉重的防毒装备进行一场沙地橄榄球比赛,这下大家再也装不下去了,在沙漠里开始表演“战地性爱”。
最后,就连最沉着冷静的主角的僚机,也因为自己的犯罪经历,本来打算为军队奉献一生,却只能在战争结束被军队遣退的消息后,濒临崩溃。
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与敌人交锋,可是实际上来到战场的几百天了,只有训练,巡逻,连敌人的影子都看不到,竟没有机会开过一枪。
巡逻时遭遇到可疑的骆驼的旅人,也只是普通的本地人。
列队行进时,还遭遇到了友军战斗机的误伤,在最接近死亡的一次炮火连天中,主角豁出性命拿电池,拿到的却是一块没电的电池。
在最后,主角和僚机终于有机会去狙击一个目标,在就要开枪时,却被突然来的长官叫停,他说,如果能轰炸,干嘛还要开无意义的枪呢,僚机愤怒的想夺走组织长官的轰炸电报,最终失声大哭。
另人最深刻的一幕是伊拉克溃败,弃地而逃,油田燃烧的场面。
主角的小队在远处望着数片滚滚浓烟,黑压压的使白天也变成了黑夜,甚至天空也下起了“石油雨”,主角小队的身上很快就沾染满了石油,使得士兵精神崩溃更加崩溃,有一名士兵发疯似的与烧焦的干尸做起了朋友,"stay sharp”,主角的僚机说道,精神状态不太好的士兵这才缓过神了。
远处,主角遭遇到一匹沾满石油的马,内心大为震撼。
在沙漠旁,中士对斯沃福德说,我知道战场很摧残人心,但是你看看那远方熊熊燃烧的油田烈火,你告诉我,在家里,你能看到这如此壮观的常面吗。
中士向斯沃福德讲起,自己本可以在兄弟家的公司每天坐办公室,吹着空调,赚大笔钞票,可是他却选择了来到这个如同人间地狱的战场,因为他热爱这份工作。
影片最后,离战争结束已经过去了很久,主角过着平淡的生活,使用着那个年代正在兴起的电脑,中士依然在战场上行动,僚机却意外离世,在僚机的葬礼上,主角愤怒的锤向僚机的棺材,影片结束。
是战争让我们失去理智还是我们自己让自己抓狂最终两个人带着遗憾离开那片沙漠,那片人生中最深的沙漠,那是无论多少吨水都无法再让它滋润的回忆荒漠,简单枯燥,却是那么的记忆深刻战争。
两人始终未能开出这一枪,一个人没有杀过,就这么度过了自己的四天四个小时一分钟的战争生涯Are we ever gonna get to kill anyone?能亲手杀一个人,能合法的杀掉一个跟自己毫无关系的人,是一件很满足的事情吗?
然而战争改变了这一切,一个人的价值观,一个人的追求,甚至一个人最基本的满足欲望这一切,一百年,也改变不了沙漠的那100多天带给他们的人生创伤。
那落满全身的石油,那熊熊不熄的火焰。
那是真实的。
焚烧掉的汽车,漆黑的尸体,黑黑的沙漠上走过留下的白色脚印。
如此鲜明的对比,加上一望无际阳光下金色的沙漠,如此干净的画面,多么鲜明的讽刺don't thank me,just don't fucking diesee,这就是战争。
活着就行,啥都不重要。
只是有些人想离开,有些人拼命想留下。
想走的走不了,想留的留不下只是有谁在乎你冒死去执行任务,却被部队遗忘在沙漠;把青春献给祖国,最终因为隐瞒了过去而被驱逐出军队。
没有人会在乎你,即使你是最好的狙击手,又怎样?
这不是战争,这是社会。
我们终究被利用然后被遗弃,如果这世界是美好的,我们就是这美丽世界的孤儿
1.差不多开头处放的是Bob McFerrin的"Dont Worry,Be Happy",哇哦,这首好听的歌放在这够讽刺。
Swoff得知女友认识某某人后伤心黯淡,背景乐是Nirvana的Something In The Way,比我之前听过的任何一次都来得忧伤。
战场上那首是the doors的Break On Through。
不说结尾那个嗓子沙沙的是谁。
2.在来伊拉克之前,一伙人情绪激昂看的电影是经过剪辑的"现代启示录",直升飞机扫射,熟悉的女武神之骑。
如果胖子科波拉知道他这部反战的作品改头换面被用来战前鼓舞士气,不知道会怎么想。
所幸,这也是部反战片。
3.穿衣演练那段,旁边戴上头盔的人转过来对Swoff说:Into The Dark Side。
嘿嘿,星战饭估计会乐坏。
4.那个可怜的人不小心放的老婆和邻居偷情实录那个录像带,标的是The Deer Hunter,同现代启示录一样有名的越战片。
5.在Swoff被处罚玩便便那段出现的黑人长官是不是有点眼熟?
他在热门连续剧24小时反恐里演一个巨能干的总统。
不过在今年也就是第五季开头,他便被干掉了。
6."F***"一词在电影里用了278次,其中38次和"Mother"连在一块。
90年,山姆大叔开始扫荡伊拉克. 跃跃欲试蠢蠢欲动,想一战成名的许多年轻而气盛的美国青年,扛着枪,头志昂扬的加入军队,他们期待随便一场战争,不管对谁,不管为谁,背后的理由丢一边去,他们只想获得勋章和英雄的称号. 六十几天的滞留沙漠,士兵们在他们曾经寄予极大的希望的沙漠上,唯一做的事是就是:走来走去,讨论女人,幻想性事,阅读家信,不断手淫,擦拭枪枝,赌博吵闹......原本的壮志在万里无人几十天如一日的环境里被消磨殆尽. 终于任务开始.他们开始大沙漠里跋涉.....挖洞.....恐惧.....怀疑.....前进...... 经过战场,那里有战争过的灰烬.原本该死在他们枪中的敌人,早已以各种姿态倒在他们前面,甚至保持生命最后一刻的姿势......这些年轻的士兵开始明白,这里会死很多人,不管他们有没有举起枪支.生命可以随时消失,不管他们有没有看到,死亡是必须的,不管谁胜谁负......而他们做的事主要就是,在这片沙漠里走来走去.....当然必要时还是得开火,因为他们是士兵,不小心就会给敌人射中,甚至给队友射中也是有可能的.带着这些枪眼,也许可以作为战后回家跟家人朋友吹嘘的资本而将此刻的疑虑和恐惧暂时忘记. 然而当看到燃烧的石油时,你们早该醒悟:这一切不过是为了石油而战. 什么国家的光荣与安全,什么个人的英雄与梦想,bull shit! 士兵唯一的要做的就是:前进...不断的前进. 没有正义与邪恶的判别,没有后退的选择.前进一步,背后的"国家"就跟进一步,回头就是罪人...去吧,将敌人斩尽杀绝.......国家与人民将以鲜花和荣誉迎接你们..... 战争结束,欢呼的只是电视台与广播,或是珍惜生命的人民.....当然,还有不断致辞的领导人物. “士兵成了英雄,社会在庆祝战争造成的死亡和毁灭,但这两件事情是做士兵的永远也不会庆祝的。
士兵庆祝的是幸存和生还,并不是杀掉了日本人、德国人或者伊拉克人。
” 并在心中虔诚地划下十字:战争,结束了.
训练出操那里,感觉是在向“Full Metal Jacket”致敬
反戰經典
战争片以第一视角来拍 值得加颗星。
We are still... In the desert.
额。。。嗨。。。中国啥时候能有这种限度呢 宽容度呢 嗯?
jake~不然就一纯粹的垃圾
好无聊。其实可以和《Generation Kill》一起看,基本一个路子。但GK要好看太多了。
通过一个海军陆战队员参加海湾战争的视觉让人了解到一名普通军人的心路历程,有深度,能引发人的思考,但!这!并!不!是!我!要!的!本想看一部简单的战争片过过瘾,你搞什么深沉!像流水账一样从头讲到尾,最气人的是看了两个小时居然没有打一场仗,FUCK YOU!
这是我们印象中的战争吗,这是流血牺牲的战争吗,这里只有军营生活的孤独恐惧下的手淫、擦枪,再手淫、再擦枪,以及家中女友妻子的背叛,这就是战争
当年在网吧看的,昏昏暗暗摇摇晃晃,看得莫名其抄
2021.10.4 19:50
致敬全金属外壳吧 jake戴着圣诞帽搅和屎桶那点看得我很开心 男人还是平头帅啊
考试前看的 只几个镜头有点印象
一直是以为帅锅头
一个想杀人的锅盖头,直到最后也没能朝真人开上一枪。战争结束了,朝天上开几枪,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夙愿。
7.8/10
不知所云
明明是入侵者搞得跟正义的使者似的,美国就是不要脸
不喜欢这种片子,超级无聊。
永远都听不够Lucas Black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