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在成年女性成长的路上在 mean women 里佐上了温暖。
我看到了温柔与和解的力量贯穿在整季里,温柔的宠溺自己的固执,对自己的“疯狂”的温柔,和自己的过去的种种不完美和解,和当下的生活和解,父女子女间的和解。
但比起温柔和和解,我更想说说生命力。
黑格尔说,生命力是一种复杂的现象,仅有积极面的生命是没有生命力的,因为消极对于保持生命力至关重要:“只有一件事物、一个人身上体现出矛盾性且具备容纳和接受这种矛盾性的能力的时候,才能被称为是有生命力的。
” 而剧里的DV,很好的展现了这种矛盾性的抗拒到接纳。
年龄没有太多意义,我们从来恐惧的都不是数字本身而是老的状态。
什么状态会让人觉得“老了”?
我认为是生命力的势弱,甚至有时是一种毫不挣扎缺乏矛盾感的妥协。
我们从来不觉得还在冒着新芽的千年老树有什么问题,也不会对百岁的乌龟,有什么担忧;但却很多人对30岁或者40岁,有一种恐惧。
我们恐惧的,不是原来我已经活过了三十年,而是我怕我剩下的五十年里不会再有什么新鲜事情发生,人生也不会再有什么值得期待的改变。
但其实这是很荒谬的事,因为只有幸运的少数人在30岁之前真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所以30岁的你40岁的你 无论几岁的你,其实都可以像DV一样选择做,坚持做想做的事,需要的只要足够的勇敢。
只要还是在尝试新的事情的我们,在创造属于我们的新东西,那人生就还是不断地在冒着新芽迸发生命力的年轻的人生呀。
如果我只在乎一个女人呢?
那就是我自己绝对👍同。
戴博拉和艾娃,和女儿一直相爱相杀,谁对谁错?
没错都是为了自己。
戴博拉的单口喜剧嘲笑所有人。
上了拉拉邮轮艾娃很受欢迎,因为她是双,戴博拉却被赶下船。
戴博拉无疑是剧里更睿智的人,毕竟走过的桥比年轻人走的路都多。
她自身就是女性主义发展史。
最早和老公合作喜剧,离婚后讲单口喜剧。
“单口喜剧不依靠旁人,没有人会让你失望”“人生孤独来孤独去,很多人一生在假装不孤独,我从不假装”“我和我的事业永远是主角, 婚姻里容不下别的” 前夫死了,她说“他不是第一个用装死离开我的”“我不看负面评论”(看了不在意)艾娃却说:戴博拉是个恶霸,还是最糟糕那种,认为自己是受害者那种,她生命中的所有人都是她的员工,都是为生计被迫受她欺辱,她这么孤单是她自己害的”。
戴博拉当然是有很多偏见和盲点的。
她不记得带小女儿巡演时女儿曾喝酒撞伤成了脑震荡。
她以为曾经的对手放弃喜剧是因为她使坏而没能晋级所至,其实是人各有志。
总之,每个人都是自以为是的。
在旁人看来都是既可爱又可恨。
剧里我不喜欢的角色是艾娃她妈,只有她太讨厌了,因为她损人不利己,还不开心我对女性主义的理解就是作为一个女人,我要争取所有想要的权利和自由。
神挡杀神。
我就是女性主义!
编剧没有把重点放在一场场具体脱口秀巡演舞台上,或是着力于告诉我们脱口秀演员们是怎么创作的,而是紧紧抓住黛博拉这个人物,她对身边人的态度、她的处事原则、她的过去……似乎整个第二季只有一个目的——让我们跟黛博拉深深的链接。
在创作上,与黛博拉共情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通过她对身边人的反应和行为,展示她不可抵挡的魅力。
黛博拉看上去睚眦必报但其实很有容人之量,这点从她对背叛她的艾娃、黑人管家身上都有体现;观众喜欢这个人物,才会对这个人物的遭遇产生链接。
二是通过展现巡演的不顺,将黛博拉的脆弱和自我怀疑一次次搬到了我们面前。
被赶下邮轮、被游乐园的牛抢镜、跟踪狂都不爱了,到最后不惜从年轻男人身上找自信。
黛博拉已经走到了谷底,这也迎来了本剧结构上的高潮。
正是因为这趟绝望之旅,黛博拉的自大不断被消解,她痛了,也终于能体会别人的痛。
这反而给她的事业带来转机——她不再以婚姻受害者讲述她的故事,而是正视自己在失败婚姻中的不足,承认自己永远把事业看得比任何人都重要,这才是真正的强大。
黛博拉和她的脱口秀又活了。
真是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啊。
果然好的作品,人物就是主题,人物就是结构,人物就是情节。
目前看到ep3。
但在ava没有对D说出trust process之前,我就已经强烈的感受到了共鸣,前三集剧情似乎在传达这样一个主题,那就是很多事有时真的就是白忙活一场,甚至有时反而是不忙活的好。
比如,1、 ava被D赏了一耳光之后一气之下曝光了D的隐私, 后来俩人和好,ava想要瞒住自己将D的隐私曝光给节目组的事,但折腾了一圈,最终还是自己主动向D坦白了真相;2、Jimmy为了逃脱女助理的骚扰不惜承认自己有情绪问题,还要接受治疗,可是为了帮自己也是帮ava阻止隐私被曝光的事,只好向女助理的老爸帮忙,作为交换条件他只好答应女助理继续回来帮助(骚扰)自己,但谁能想到ava这个诚实的憨憨主动向D坦白,于是Jimmy忙活了一场,除了52周的治疗,其他什么好处都没捞着。
3、Ava曝光隐私是在喝酒嗑药精神紊乱的情况下发生的,她为了向D道歉同时也是想真的改掉自己的恶习于是发誓戒酒戒药只喝白水,还买了不能上网的老旧手机以免自己乱发邮件祸从网出,却因为不能收发图片导致与二逼姐姐沟通无效,使得父亲的骨灰被误认是沙子给丢掉了。
在助理小哥和D的帮助下,终于从垃圾箱里翻出了父亲的骨灰。
结果就是行程被打断,不知道能不能赶上第二天的演出。
但是真的是白忙活一场吗?真的是不忙活反而更好吗?
当然不是。
所以才有了ava那句: trust process 。
然后我又加了一句自己的感受:enjoy process。
人生本就不可能一直大步流星不受阻挠如愿以偿顺利通关的嘛。
而且人生就是在这些看似白忙活一场中不断收获、不断成长,不断强大的嘛。
如果ava一直瞒着D,她会一直受到内心的煎熬,因为D对她的信任越深,她的愧疚感就越强,每天战战兢兢的和boss在一起工作,显然出不了什么好成绩。
如果ava对曝光隐私这事没有丝毫的愧疚感,那么她就不会反思自己过往的不良嗜好,不会像个受气包一样忍受D对她的报复,也不会遗失父亲的骨灰,不会收获那个跳进垃圾堆帮她一起找骨灰的D,不会和D并肩坐在酒吧聊起父亲说过的那句“trust process”, 不会想到通过这次巡回演出将父亲的骨灰撒在每个城市来完成父亲生前想要到处旅行却未完成的心愿。
如果Jimmy不想尽一切办法阻止隐私被曝光,那他也就违背了自己一直以来作为金牌经纪人的宗旨,因为不努力总会有遗憾,努力了即使是52周的治疗也会咬着牙坚持完。
在我看来,坚持做正确的事比祈祷好运降临(抱有侥幸心理)要科学的多,靠谱得多,也迷人的多。
但是为什么大家总是喜欢祈祷好运降临多过自己努力呢,因为大家都懒,且大家都默认结果比过程重要。
我想到了自己,几年前入职了新公司,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职级比刚入职的时候还低了半级(哈哈哈,咳)但是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失败者,恰恰相反,我觉得自己很棒。
因为我顶住了压力,在别人都以为我坚持不住的时候坚持住了,在别人都认为不可能出彩的地方证明了自己,在别人都被世俗标准牵着走的时候守住了自己的本心。
所以,回到原点并不可怕,因为过程已经留在了我们的灵魂深处,成为我们宝贵的财富,不要只为眼前的六便士而忘了头顶一直闪耀着的月光
首先说,无良老板也分千万种,但我觉得大致可分为两大类:无能且坏、真才薄情。
无能而善良温和的老板可能会把企业做倒闭,但也不致于被归为无良老板;有才干且情商高的能遇到是打工人的幸运。
只有本身极其无能,靠裙带关系或运气才坐上老板位置的人,且行止言谈透着弱智的阴损、单纯的崩坏才是标准的无良老板。
那种有真才实学,但对待下属与他人薄情寡义,或者感知无能不知道自己言行已经让下属厌憎,甚而可能还以为自己倍受爱戴的就不太标准了。
但无论哪一种,都可称得上你职场上升的阶梯,即使这梯子上布满荆棘。
无能且坏的老板最喜欢干什么?
活都让你干、责都让你背、功利全归他。
与他共事时当然痛苦万分,但也因为活都是你干的,所以才能真的增长技能,被迫精进;也因为连他的活都是你干,所以才能同时磨练管理技能、增长协调能力。
最终让这些东西变成你跳槽的资本、成为做好下一份工作的保障。
真才而薄情的老板最大的问题是不懂或不愿意与下属共情,他智商180,不理解为什么智商100的你不能像他一样做事和思考;不理解即使你也智商180但没有他的经验需要时间学习成长。
但这种老板如果你能忍受他的薄情寡义,耐下心思还真能学到些东西,作为将来去给智商也许比你还低的老板打工的资本。
黛博拉当然不算标准的无良老板,但不管电视剧你看的观感如何,总不可能违心说黛博拉就是个好老板,也许对大黑CEO来说她算是、对女管家来说她也算吧,但也都并不全是,大黑不敢和黛博拉说出真实想法,女管家每天严阵以待,黛博拉在家不敢有私人生活。
而对其他员工来说黛博拉大概就是个无良老板了:她最喜欢开除员工、会因为觉得员工孩子太丑而不让员工休产假(即使是开玩笑,没有哪个新妈妈听到这句话会开心)。
但也不得不说,能和黛博拉共事多年的人,都已经被磨练成了人中龙凤,在她这里练就的技能都能找到很好的下家。
蓝人确实化妆更容易但因为我爱黛博拉,所以还不能就说她就是无良老板。
黛博拉是真才而薄情,但她不同的是:她知道,她知道自己薄情,知道自己自私自负,也知道员工或怕她或恨她,但已经不那么在乎了。
她不用大黑说出来就给了大黑想要的,再多的共情理解就恕不能奉陪了,那时她自己也在跌荡的情绪中,没有时间精力安抚这个年轻躁动的下属。
黛博拉知道女管家的求关注、求表现,但只要她能做好本职工作,瑕疵可掩,但请别啰嗦,我正忙着思考大事。
她看艾娃如同看透明的年轻的自己,知道她的纠结矛盾、冲动迷茫、脆弱敏感和她的才华希望。
但只有童话里的仙女教母才会对你温情爱护,现实里能有高人对你适时点拨已经是莫大的恩赐。
但你的矛盾要自己决断,你的脆弱要自己修补,真正能让你成长的就是看着你挣扎,但不要干涉。
黛博拉和艾娃远称不上相爱相杀,实在不是一个量级,虽然第一季有艾娃的梦境暧昧,但实际走向应该是你是我从未有过的母亲/女儿,是一种代际传递。
黛博拉在大峡谷说的:还好你父亲已经不在了,看不到我这么折磨你。
像不像一个母亲。
黛博拉女儿和艾娃的母亲,都是让她们单纯的痛苦的,难说爱恨,只有血缘维系的感情。
人的感情是最复杂的,爱恨交加才是最让人迷恋的。
黛博拉对艾娃的磨砺不会太久,黛博拉已经老了,艾娃还那么年轻。
但能与行业翘楚且彼此如此相像的人共事,会让这段无论多久的磨砺,成为艾娃职业生涯乃至人生最大的宝藏。
是她在自己母亲身上、其他无良老板身上都得不到的。
黛博拉是否无良不做争论,但绝对是艾娃上升的阶梯,且不是1级,是99级,艾娃未来的成功之路,只需要在未来的某天迈出一步就可以了,那就是 离开黛博拉。
第一季一整季我都觉得Kayla挺烦的,工作能力不行,仗着老爹是大股东,为所欲为,对她的领导Jimmy也是没有边界感。
直到这一季Jimmy为了黛博拉跟公司领导层意见相左,索性辞职单干,他看好的那个工作能力超凡脱俗的曾经陪他干过一天的助理直接告诉他升职了不会跟你走,整个公司只有大老板的女儿Kayla全力支持他,当着亲爹的面跟着Jimmy痛斥这个公司然后跟着走了。
Kayla在电梯里跟Jimmy说大老板的女儿跟了你,这对你以后工作很有利,我才发现她也不是那么一无是处,吊儿郎当,把工作当过家家。
她挺清楚自己的位置,自己的背景,优势劣势都很清楚,她一直“霸凌”她的上司Jimmy也不完全是随心所欲,她其实认可的是Jimmy这个人,在离职前的公司大会上可以看到,全公司的牛马都对Kayla的爹唯命是从,只有J和K两个股东二代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一堆唯唯诺诺的牛马里真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我也总算理解了K想工作就非要当J的秘书,因为她在这个公司确实没有其他合适的位置。
公司大会在座的其他牛马难道不知道其他人虚伪吗?
当然知道,只不过他们没有在纬度这种大公司当股东的爹给自己兜底,担心被优化都来不及,哪儿敢“做自己”。
Kayla和Jimmy本质上是一种人,起跑线在别人的终点,她的天真和他的敢怒敢言敢做自己都是股东爹从小的保护养出来的。
多么难能可贵的,精英家庭才配有的品质。
Kayla其实是Jimmy的另一面,观众看Kayla是从Jimmy的角度出发的:自以为是,干啥啥不行,自作聪明,经常搞砸,仗着老爹别人不能得罪她,公司相关章程也管不了她。
Jimmy眼里的自己: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委曲求全,工作能力很好只是运气不行所以结果一直不尽如人意而已。
其实公司其他人、合作伙伴、竞争对手眼里的Jimmy就是我们看到的Kayla。
《绝望写手》第一季 9/10第二季 7/10这是一个女性主义的剧集,双女主一老一少的组合很少见,不得不说,这个设定非常成功,特别是老女主黛博拉·凡斯的演员Jean Smart,真是把这个人物演活了,让人相信她就是剧中人物,她本人也凭此角色连续获得两届艾美奖喜剧类最佳女主角。
只能说实至名归。
第一季完整的塑造了过气脱口秀演员黛博拉·凡斯,她是草根逆袭的大女主代表,有不少成功人士的臭毛病,但非常聪明,非常勤奋,还非常自律,让人感叹她的成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对于另一位女主汉娜来说,她就像一部大书,在阅读这部书的过程中,汉娜逐渐理解了对方,两人作为创作者惺惺相惜,让黛博拉成功的摆脱向下坠落的趋势,找回自己的优势。
第一季最后,从不参加葬礼的黛博拉去参加了汉娜父亲的葬礼,完成了这个人物的自我救赎。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第一季太完整了,第二季有点狗尾续貂,因为第一季黛博拉完成人物的升华,找到后续方向,我们知道她必然获得成功,只不过会有些波折罢了,第二季就是拍的这个波折的过程,整体来说剧情凡庸。
不过这也是美剧的宿命,因为受欢迎而强行续拍导致烂尾。
不过第二季相比较其它美剧至少也是水准之上吧,最后的传承也足以让人动容。
另外我看这部剧不自觉的和另一部日剧《写不出来》对比,写不出来里面是真的写不出来,在这部里面,绝望写手并不是写不出来,只是暂时的陷入低谷而已。
只能说这个译名用在第一季是很贴切的,两位女主都是“绝望”的,但第二季两人都是充满希望的,还不如用“Hacks”本身的翻译:受雇写手。
目前三季只有第二季加入了我的top,那必然有其绝对的优势。
我想着重聊聊ep4。
上一次被虽然不说爱你但句句都是爱你迷得不行还是全度妍的《无赖汉》。
终于有一场戏可以和那部电影稍稍PK一下了,那就是本季ep4,黛博拉帮ava修减指甲,同时俩人深入探讨性取向的这场戏。
这场戏表面看似乎是一场严肃深入又不失幽默的性取向大讨论,但在我看来这也是俩人感情升温(逐渐变质)的一场关键的戏。
当然,我不是说俩人之间就一定是朝着爱情的方向在发展,而是俩人之间传递出了一种似爱情似友情还有soulmate之情的极其丰富的情感状态,迷人到不行。
这场戏一开始,ava问D要不要和她一起去喝酒,当自己泡妞的助攻,D拒绝说要take a depression nap,ava说了一句:ok,jealous(这里虽然俩人都用了调笑的语气,但已经感觉到,D对于ava出去撩妹子,并没有很开心)接着,D对ava说,如果你想要去勾引女人,首先应该把你的指甲修剪一下...blabla...中间D扭捏做作地接了一个马提的电话。
画面切到俩人坐在床上,D帮ava修剪指甲的画面。
A:我能问你个问题吗?
(ava深呼吸了一下,迟疑了一秒,才提问)D:每次你问非常有攻击性的问题都不会提前告知我,不敢想象你这次会问出什么样可怕的问题。
A:你每次在表演的时候聊到性,都会戏称男人们无法满足你...D:那只是为了节目效果...A:你有想过和女人在一起吗?
(一个26岁的女人问一个70岁的女人这个问题,我真的是发自内心的高兴,激动,感激。
一般概念里,70岁的女性,别说爱情,她的什么别人都不会关心了。
当然,剧中的D确实也不同于一般女性,她很有魅力,也一直有性生活,但ava能问这个问题,说明在ava心中D大聊性事不仅仅是为了噱头,她对D充满好奇,于她而言D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甚至有性吸引的女性,所以她才会提出这个的问题)D:想过啊,并且我现在就和一个女人在一起,然而我后悔了。
(看看什么是迷人喜剧女演员的语言魅力和人格魅力啊,哈哈哈这个回答真的是了不起。
初听之下会以为这就是句玩笑,没什么,但可能是我过度解读,也可能是我看完了第三季再来看这一集,所以感觉这句话没那么简单。
以下是我的理解:D这么回答是因为ava给了她前所未有的情感体验,她虽然清楚俩人不是恋爱关系,但俩人之间微妙的情愫确实给她了一种“being with a woman”的感觉,所以她才会脱口而出说现在就和一个女人在一起。
这句话真的很撩啊,估计ava心里肯定狂跳了几秒。
但如果直接走深情路线显然不是这俩位才华横溢女人的相处模式,所以D必须以喜剧的方式将话题转开,于是她说,后悔了。
绝不是后悔啊,这句抱怨似乎在说,老娘可没给谁修剪过指甲啊,真烦啊,要是没认识你该多好,不就一直可以保持高冷气质了嘛)中间,ava继续问,D继续回答,大意是D还是喜欢男人,虽然也想过或许和女人相处会容易很多,又聊到D年轻时如果出柜肯定要面临比现在更难更复杂的局面。
A:你有想过你为什么喜欢男人吗?
(啊哈哈哈哈,看似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但我感觉ava有一种不把D问到弯就誓不罢休的劲头)D:blabla...喜欢就是喜欢,需要什么原因。
A:blabla...我也喜欢男人,但是,我发现我搞混了,其实受到男性关注时的兴奋感和真正的吸引力是两回事.....我只是觉得应该会有更多的灰色地带,并非所有人的性取向都是一出生就确定的,就能对应自己确定的那类群体,你无法选择你的性取向,但愿不愿意去思考它,就是你的选择了。
(ava为什么这么认真的聊这个话题呢,人家D明明都说自己喜欢男人了,非要抓着人家不放,还以身示范说自己也喜欢男人,但那种喜欢不是吸引只是对权利的崇拜,简直就是恨不得让D今晚就出柜的迫切感)D不置可否的一个小表情。
A:你要测一下金赛量表吗?
很好用。
D:我知道这个检测表.....天啊,我的好心情都被破坏了,我要出去喝一杯(起身)。
(好心情为什么被破坏了?
哈哈哈,是不是因为开始认真考虑自己的性取向了;刚刚不是说不喝酒吗?
是不是因为想陪着ava一起呢,哈哈哈)A:我的左手指甲还没修呢?D:谁关心另一只手,放口袋里,如果放得进去的话。
(我就喜欢这种暗戳戳的小情趣啊,一边吐槽ava手大难看指甲像电钻锯过,一边抓起人家的小手手帮人家修剪、涂指甲油、还擦上了什么高级的法国植物护手霜,啧啧啧)综上,大家说这俩人之间有没有猫腻
Debra女儿的教育失败,她在邮件里全部归罪于Debra,而出轨妻子妹妹还试图通过造谣毁掉妻子事业的贱男完美隐形。
而这一切她都是知道的。
让我想起ali wong的那句,想想如果我有一个妻子的话我会多么成功。
还有狼姐的名句,I dont want to be a mum,but its okay for me to be a dad。
当爹真容易啊,呸
戴博拉偶然遇到了苏珊,在多年前的大学生比赛中,戴将苏珊视为强劲对手而擦掉了她在晋级名单中的名字。
戴对如今只是鞋柜服务员的苏珊满怀愧疚,带着她和两个孙子在游园会大玩特玩,却还是本性难改在射击比赛中超了祖孙三人。
戴博拉向苏珊坦承了自己所做的事,并表明自己有多么愧疚,如果苏珊当时晋级了或许就会走下去。
苏珊只是大笑,她离开喜剧界的真正原因是目睹了戴为了比赛顾不上照顾自己脑震荡的女儿。
苏珊说意识到自己走下去必须要成为另一种人。
苏珊在离开的时候对戴说:You hang in there.你要撑住。
为了喜剧戴付出了全部,如同她自己说的,成为一个自私又残忍的人。
这样一个永远需要掌声和关注的人,也会陷入被减掉场次被呼喝着下台被巨大的牛阴道抢走所有人的注意。
艾娃也是。
年少成名却因为一条推文失去了洛杉矶的繁华,受尽苦楚。
这两个相似的,自私又残忍的,除了工作什么都看不到的人,因为一次巧合居然互相走近了,甚至产生了亲密的依恋。
戴博拉的人生经历让她信奉:人始终是一个人,有的人假装不是,但她从不假装。
但和艾娃的相处让她慢慢改变对他人的态度:他人不仅是工具,而是信任与依赖的ceo伙伴和经纪人,是生出一些较量与不舍的俱乐部老板(对不起忘了他名字了),是知己也像女儿的艾娃,是需要去理解的女儿。
艾娃也是同样。
然而这部剧最棒的就是没有停留在这个俗套的互相拯救一起成功的童话结局上,而是让戴博拉亲口告诉艾娃:你要离开。
因为她清楚艾娃的价值,清楚她的价值只在此刻最夺目,所以尽管不舍,尽管艾娃哭的像小孩儿一样,她还是坚定地说:你有自己的山要爬。
因为事实上戴博拉是对的,我们一生其实就是独自一人。
不管你多么不舍得,多么想扯着另一个人,你的山始终只能你自己一个人爬。
然而这部剧又呈现着,你可以和其他人相伴,只是不能永远而已。
你要面临亲人的离去,恋人的分道扬镳,搭档的各走一边。
这部剧与其说是讲喜剧讲编剧的生存,不如说是讲相遇,讲离别。
正因为它的内核主题是每个人都恐惧却不得不面对的,它才如此动人。
因为尽管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至少你做好准备了。
原创:方人也
太感人了吧!很难想象这么好笑的剧还可以这么感人!
又虐又爽
明明说是喜剧,却让人眼泪止不住,太过分了。
从相爱相杀到互相成就,Ava就好像Deborah的support animal啊,E8好像剧终集啊哭,能不能续订啊
女人模范?
学会自嘲是在媒体生存的第一要义,戴博拉打了漂亮的翻身仗,年轻的我们终究要去往属于自己的高山。
真看不下去
有了第一季的铺垫,第二季更好看一点了,3.5分吧
这季有些意犹未尽,年下就是走心啊,不过感觉两个人的感情还是需要更多内容去填充。
谢天谢地终于不让小女主嗑药喝酒了,总觉得有股强装的塑料感。看似结局光鲜亮丽,埋了一个现场暴毙也太明显。挺好的剧为什么总是试图钙化它,23333
I love Deborah
披着女权的皮行男权主义之实,先挑女人性骚扰男人的个例讲,然后男人性骚扰女人能赚两百万美元。这就是一个穷人不清楚自己的阶级,做“中彩票以后怎么花钱”的梦。精英主义味太浓了,把极端侵犯工人权利的事情美化成霸道总裁爱上我,却连一个好笑的笑话都讲不出来。
第二季比第一季好很多,两位女主之间的相爱相杀恰到好处。期待第三季两位关系的走向。
老娘最(嘴)厉害!
Hannah: I would say that so much of the story is a love story.The May-December age gap WLW we all need.Someone write a crossover with Mirandy universe plz.
解说看完 真的好多金句 在搞笑也在搞砸的路上 尽头便是与自己的过往和解 搞事业的女人不被家庭琐事绊住,真的cool !
你们会想念对方的!
渐入佳境,比第一季有新意。
四星给Deborah,及整体创作。逼逼叨的白左太烦人了,全世界都对不起你🙄️
4.5 主线略涣散,但比第一季更优秀。上季的核心冲突落在两位女主的关系,更多是一种针锋相对的刻薄。这季的重心转向了Deborah的事业反击,于是我们看到的是两颗刺猬的拥抱,是收起尖锐后的柔情,是跨越年龄的相互扶持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