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
さようなら,莎哟娜啦(台),世界,永别,Sayonara
导演:深田晃司
主演:布莱耶丽·朗,Geminoid F,新井浩文,村田牧子,村上虹郎,伊莲娜·雅各布,杰罗姆·基尔舍,山本真理,诺米·娜凯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法国语言:日语,英语,法语年份:2015
简介:近未来,由于核电站爆炸,日本国土大半笼罩在重度核辐射的威胁之下。危急关头,日本政府被迫作出“弃国宣言”。与之相对,国际社会迅速制定了联合避难计划,日本国民按照名单的先后次序相继逃亡海外。作为难民的谭雅名次比较靠后,可她的身体情况又十分糟糕。在她的身边,童年时代的知心好友列欧娜也被留在这片绝望的土地上。人们一个一个..详细 >
中段可以不用突然学索科洛夫。但还是挺惊喜,特别是最后几场戏,够拍案叫绝的了。末日来临,人其实比自己以为的还要孤独。
前面剧情沉重又有些乏味,最后部分较好
6/10。开头塔尼亚家电视机里直播了国外的避难状况,核反应堆火灾的新闻画面作为一种灾难性创伤,造成了情感伦理的危机:幼年塔尼亚和父母因南非种族隔离遭致屠杀而以难民身份来到日本,如今核灾害又重现了逃难记忆,她在家用投影仪播放父母陪自己玩耍的录像,站在投影仪前的坦尼亚用手抚摸影像中美好的回忆,银幕与身体的叠影构成了幽灵般的灾难记忆,冲进火堆自杀的好友佐野和遗弃她出国避难的男友敏志,对她而言都只是笼罩在生存焦虑下的匆匆过客,特别是她和男友的关系仅出于日籍外国人的情感认同上,立刻被死亡的恐惧所动摇,能够超越这一恐惧的只有塔尼亚拥有的机器人列奥娜,结尾塔尼亚死后数年,突然苏醒的列奥娜用手触摸塔尼亚的遗骨,独自外出寻找竹之花,它暗示塔尼亚以某种方式还魂到列奥娜身上,此种幽灵式复现象征着时隐时现的末日后遗症。
如果一个人看,可能可以4
摄影和配乐营造出末世孤独感,配上深田晃司的长镜头营造出了些许诗意和荒凉感。为了突出机器人其他角色的挖掘不够,绝症女的背景因为缺乏挖掘流于表面而显得多余,还不如彻底舍去。男人和机器的对照太过矫情和刻意。框架内试图表达的东西太多,但结果却差强人意。
说过再见,之后好多都再也见不到了,对不起导演,现在满脑子都是张震岳在唱歌。
结局让我想到一个悲伤的故事,人工智能有情感但只有根据指令才能对话,末日来临人类伙伴在他面前死去,他只能看着人类慢慢化为尘土然后陷入无尽的孤独,所有的情感都无法表达出来。有一天有人来到这片遗迹发现了他,他会目无表情地抬起头,缓缓说起一个几千年前的故事...... ...
末世概念與311核事故,陰鬱影調,屍骸蛻變為白骨的那個鏡頭驚人,對應回開頭場面調度光源變化展現的「時間」,可惜各方面都差一點點,結尾太矯情了
3333333
漫长的两个小时 慢慢的透出腐败的气息
西方神话有末日传统,而东方是没有末日的,是循环天道观。所以本片其实是做了神话都未曾做过的探索:末日没有拯救者,只有永恒孤独与漂浮,塔妮亚本身就是无国籍之人,影片多语言交叉其实就是身份无归属,父母缺席,爱人背叛,朋友自杀献祭绝望,人孤独到了极致,最后却是机器人完成夙愿。
一种对“高级”的迷恋,只是太刻意故作了。
最爱的末日电影,不定时想起
#10thFIRST#本来以为最后那个固定长镜头戏份有点废,看到最后才觉得,妈的这果然很日本。观感很舒服。知道机器人是真的AI的时候,我都起鸡皮疙瘩了。流动的故土,究竟何处是家乡?看了一堆处女作再来看这样一部日影,压抑的爽。
说了再见,就再也见不到了。陌生情侣,好朋友,男朋友,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一个个离开了女主的世界。而机器人没有感情,却用一首首带情感的诗,影响着女主,安慰着女主。整部片子带着浓浓的死亡气息,每一句诗也像默默等待死亡一样漫长。结尾的延时+长镜头真是绝妙…
被故乡抛弃的一生与无所遁形的绝望。
节奏太慢,而且总觉得怪怪的
只有死亡和人类的寂寞是永恒的。
长镜头太牛了太牛了!然而实在太过平淡乏味,表达软绵无力,看完有种“的确很孤独,但那又怎么样”的感觉。
伊莲娜留给世界的“红”。机器人守护到最后。看完这个电影对世界真是心灰意冷。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