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觉醒大片,好莱坞已经拍了太多,比如《骇客帝国》《云图》《星际争霸》《超体》等等吧。
但这些片子有一个共性,就是都是从宏观上描述对于我们物质世界的另一种理解,作为观众我们只是看到了一个宏大的概念,对个体存在状态上的启迪和启示相对有限。
今天推荐一部正在上映的另类觉醒片——极盗者《极盗者》改编自电影《惊爆点》,大部分人说它不如旧版,我却说,在意识层面上,极盗者比原版超出了十万八千里还不止。
在极限运动领域,有一种说法,一个能够完成尾崎八项极限挑战的人,就会得到涅槃。
这八项挑战,我只能说是困难到没谁了的程度,比如,从某个雪山上滑下来,从天下直接跳进地底的坑洞里,在好几百米的大浪上冲浪,徒手攀岩世界最高的瀑布,爬上去以后再直接跳下来,反正都是作死的项目。
这个提出尾崎八项挑战的尾崎本人(他被称为生态武士),也只完成了两项就死在挑战上。
尾崎死后不久,就来了这么一批极限运动者,他们要完成尾崎八项,但是同时要升华这八项。
他们的核心理论是,极限运动嘛,就是挑战人的极限,既然是极限就随时可能死,既然随时可能死,就要活得当下,淡然,享受。
人来到这个世界不是要活在这个世界为我们设定的层层限制里,而是要活出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这里的天,是指大自然。
既然要天人合一,天就是人,人就是天,如果天要是被别人欺负了,那是万万不行的,所以那些作践自然的人要付出代价。
那么他们就计划着,在实施天人合一的同时,也让那些破坏自然的人,suffer(受苦)。
于是他们从天上跳入地洞的时候,顺便抢劫了珠宝和现金送给周围的穷人,送的方式也甚是特别,一般是直接从天上洒下来。
这些极限挑战者是没啥限制了,活在法律和自我道德约束里的人可不干了,他们要打击犯罪啊。
无巧不成书,实习FBI里刚好有个前极限运动员——犹他,他因为几年前挑唆同伴骑摩托车跳山崖,他自己跳过去了,同伴跳下去了,同伴当然死了,犹他自此活在愧疚里,再之后他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经历的艰难的训练希望加入FBI大家庭。
和大部分电影一样,FBI的正统工作人员都是猪脑,他们弄不懂天人合一的犯罪,犹他(这个英俊健壮的男猪脚)表示自己可以卧底极限挑战犯罪小组,提供情报,阻止犯罪。
极限运动犯罪组的人,不是常人,与人交往不需要多年的情感倾诉,背景调查,利益匹配,唯一审查机制就是你胆肥不肥,犹他自然胆特肥,他冲得了巨浪,挨得住暴揍,最后用一次从阿尔卑斯山顶穿着松鼠滑翔服的飞翔证明了自己完全置生死于度外,并顺利加入犯罪组织。
可惜的是极限犯罪组头领一早就知道犹他是卧底,他不给他任何向警方透漏情报的机会。
于是犹他第一次试图阻止犯罪,就是在他参与犯罪的时候。
极限犯罪组,一边从空中降落,一边炸毁了一个被开采多年的金矿。
犹他自爆身份,却啥也没阻止的了。
组织头领神帅的说:“你一来我们就知道你是FBI,但我们认为我们能改变你,看来我们错了!
”其实在参与组织的一系列极限运动时,能感到犹他君的摇摆,一面是这种自由,自我释放,无限以及和自然和谐的存在状态,一边是FBI猪脑领导们的官僚,限制,基于恐惧的控制。
犹他面临选择,如果选择跟着极限犯罪组织跑了,也就跑了,必经他们去的地方都人迹罕至。
但主流价值观不能乱啊,于是犹他还是回到猪脑领导身边,表示自己一定要将功赎罪,找到犯罪组成员,破案,给脑满肠肥的银行家和企业主们一个说法,也要给咱们的官僚机构正名啊!
反正吧,后来犯罪组成员们,在极限运动中和在犹他以及FBI的追捕下,一个个都死光了,死的都挺潇洒。
只有首领还活着。
是一个信念支撑着他,那就是要完成尾崎八项。
影片的结尾是犹他在某巨浪的大海上找到了头领,和他说:“你现在和我回去认罪吧,要不你肯定死在这浪里了!
”首领说:“不,我要冲浪,你看看这个浪,不美吗?
不美吗?
不美吗?
”我在荧幕前已经跪了,犹他也服了,他自己老老实实回到送他来的直升飞机上,看着首领踏浪而去,这是他尾崎八项的最后一项……剧情就是这么个剧情,要是用逻辑和头脑看,这个电影被骂成翔也不为过。
但是如果带着觉醒的眼睛看,你会看到无比惊艳的绚烂!
电影的第一个觉醒特质是打破限制。
我们大部分人都活在自己从小被植入的某种模式里。
这些来自地球旧频率的模式里面,充满了恐惧,自我贬低和限制。
我们是如此沉迷在我们自己头脑里构建的模式中,以为我们是这个世界上唯一正确的人,以至于我们不能接纳和我们模式略微不同的人。
同事A在领导面前多说了两句话,这不符合同事B多年来接受的人要谦虚自制的理念,于是B把A看做谄媚;A看B在领导面前屁也不放一个,这不符合A多年来接受的想要什么就要争取的理念,于是A看B是懦弱……其实A和B只要能走出自己的逻辑一点点就能欣赏对方,但他们都只是趴在地上说“臣妾做不到……”而拥有这种限制,却不自知的思维状态,也是这个世界不和平的唯一根源。
基督徒不理解伊斯兰,土豪不理解蝼蚁,权势的人不理解顺民,只要不能跳脱自我逻辑的限制,那面对的永远是缺乏理解引发的冲突。
电影里的极限犯罪组,打破了旧世界的限制信念。
他们不相信钱,不相信权利,他们相信自然和自己的力量,这是一种突破旧有模式的思考,这里声明一下,旧世界的思维和突破旧世界的思维,没有哪个好,那个不好,都只是信念和模式,突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当你有更多选择的时候,你才被给予了自由的可能性。
突破某种固有的思维限制本身,对于现在的中国人来说太重了,我们如此注重物质选择的多样化,却从不曾向内看,看我们思想和思考的模式有多么匮乏和单调。
就仿佛13亿人只有一个脑,这个脑从小被教育要听话,长大后被问及幸福是什么,这个脑呵呵一笑,说,就是一套房,一辆车。
一套房,一辆车,一些钱,拧巴成一条上吊绳,大家都掉在上面等死,等死中,还不忘戳戳隔壁哥们说,看看我这个上吊绳比你那个高大上吧?
如果对方表示的确是高大上,这边就死的瞑目了。
极限犯罪组的成员看破了钱和权力控制的游戏,他们选择不玩,他们活在自己制定的新规则里,规则就是要爽!
活的要爽,死的也要爽,死前他们会对同伴说:“回头见啊!
”同伴上午摔死,下午大家堆点木头,这边烧着尸体,另一边就开始喝酒派对。
这种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洒脱,本身也是一种限制的突破。
死的已经死了,结束的事情就当即放下。
接着向前看。
缅怀死亡和沉浸在悲伤里,对于接下来的生活体验毫无帮助,但可惜我们大多数人就是不能明白这个道理。
就好像,你吃了饭,饭在肚子里和你亲密接触了一番,之后饭变了屎,你拉了屎,你悲伤到不行,你不能接受饭变了屎,你一直盯着屎难过,还和旁边吃饭的人喋喋不休的说,你一想到屎就难受,连饭也吃不下了。
何必呢!
主角犹他本身也是个很有意思的角色。
“犹他”是他的外号,他说之所叫犹他,是因为他妈是印第安本土,所以血液里有那种冒险和与自然合一的精神。
但是,在同伴坠崖死后,他一直认为同伴的死亡是他的责任,始终不能释怀(这就是我上面说的,想不明白了,开始死盯着屎难过了)之后他放弃了极限运动,开始要成为体制里的人,他也放弃了自己的外号,开始用本名自我称呼,并开始害怕,焦灼和遵守规则。
这个情节,我看到的是精彩绝伦的隐喻。
“犹他”的称呼是来自印第安血统,这个民族是世界上为数不多,保有人类原始智慧,知晓人与自然,与万物本为一体。
而这也是男主角的本性,也是我们所有人的本性。
那这个本性是如何被现代思维模式给奴役的呢?
是通过对死亡的恐惧,和对过往的愧疚感。
人作为灵性的存在,生与死都是自然的过程,没有痛苦,只是生的时候,你在挂机玩游戏,死的时候,你恢复玩家身份,看到生不过是灵魂体验幻象的一个过程。
但地球这个游戏场,挂机游戏的时候有个特别设置,就是你一挂机进入游戏,就必须忘记玩家身份(灵性存有的身份)忘记身份的设置本来是为了玩得更加尽兴,但也让人进入了梦寐状态,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为什么在这里,已经我们应该如何在这里存在。
我们也忘记了,是我们自己创造了这个游戏,当我们不再视自己为创造者,我们就开始被迫玩儿别人设置的游戏,在别人的游戏里,你只能是配角,是被操控者,受害者。
这就是犹他试图进入FBI之后的新游戏模式。
在别人的游戏里,你无法真正自由,因为规则不是你建立。
你甚至毫无察觉这种不自由,因为你看到别人都是这样的。
你没有被给予一个机会重新审视你为什么在这样思考,以及有没有必要这要去思考。
犹他背负着朋友死亡的愧疚感生活着。
他从没想过,朋友也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开机车飞过山崖的决定是朋友自己认同并作出的。
犹他认为是自己提议了这件事,就要为这件事负责到底。
直到他加入了极限犯罪集团,他看着头领目睹同伴们一个个死亡,却若无其事。
开始他不理解,之后头领说:“这里每一个人都只为自己负责!
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你无法为其他人负责。
”电影里的犹他始终对这个观点似懂非懂,这似乎也预示着他无法获得真正的解脱,始终徘徊在打破旧有规则游戏的边缘,却始终是旧的控制体系里的参与者。
电影的最后,犹他找打了头领,却带不走决定死在浪里的头领。
这也是一个极佳的隐约。
这种无所不在的思维控制看似强大,却无法控制那些不选择被控制的人。
上面这句话如果感觉有点空,我来举一个很具体好懂的例子。
我在咖啡馆听见两个人对话如下:A 你为什么还不买房呢?
B 我不想买房,付完首付,还要还房贷,压力大,不自由。
A 你不买房怎么会有安全感呢?
没有安全感怎么会幸福呢?
B 我现在就很幸福啊!
A 你没有房子不会有真正的幸福的……B ……A还活在从小被灌入的控制性信念里,B已经选择了不被控制,但A是如此沉迷于她被控制的信念中,以至于她认为B在说谎。
写到这,我感觉我最同情那些说,“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的人。
事情永远有办法,你永远有选择,只要你敢于从你那些被输入你脑子并基于控制的信念中走出来一点点,你就会看到办法。
但大部分人都选择不走出来,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呆在圈里。
圈内圈外都只是游戏,无所谓好坏,只是圈外你是主人,圈内你是奴隶。
而这个圈就是你习以为常的限制性思维。
这篇是写给想走出圈里的人看的。
谢谢大家,也祝福大家. ——Aluru(Aluru的觉醒影评介绍:从2012年开始,地球进入宝瓶时代,人类的整体意识将再次得到提升,我们会开始更清醒的知道我们是谁,已经我们为什么存在于地球的三维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我们又是玩了怎样一场自我迷失的游戏,以及如何从迷失中解脱出来。
Aluru的觉醒影评将会结合一系列电影,从觉醒的意识角度解读这些影片。
帮读者的意识得以拓展,从人生的受害者角色中解脱,而成为自己人生的真正掌控者和创造者。
文章的主旨在宣扬觉醒意识,看没看文章里写的电影,我保证你都能看懂。
阅读文章时请跟从内在感受,不要盲目认同或者否定,祝福每个读到此文的人。
)
[鼓掌][鼓掌][围观][围观][围观]极盗者非常好看!!!
看几遍都不过瘾!!!
豆瓣评分真是醉了,还有说剧情很烂的打了一两颗星的人,那你们别看啊 只知道当观众盲目跟风乱打分我敢说中国 永远拍不出这种片子!!!
就当做纯冒险片电影来看待,剧情虽然薄弱但是全景实景拍摄,拍摄了三年死了三个幕后人员,人家是很专业很敬业想把人类极限的挑战和全景美观展现给大家,这是真诚的电影作品,说剧情弱而乱打分的请出门往左走,对于豆瓣那种就是喷剧情说烂片 有本事你来导演看看,中国永远拍不出这种电影!
瞎BB真是装逼装到家了要装逼滚,不了解这行乱扯什么剧情,怒赞就是给这美不胜收的全景实景,还有各类极限挑战,3D效果也很好,非常值得的票价很多明星也极力推荐!
也是老外圣诞档的电影,对于你们这种剧情弱的黑子滚吧,看到你们装逼就想说 FUCK,滚!
看硬汉电影曾经血脉喷张过,看昆汀电影曾经酣畅淋漓过,看狂暴之路的时候以为已经到了感官的极限,但在这部《极盗者》之后,那些都成了曾经!
看过在张家界举行的翼装飞行大赛,那时只有恐惧,在这部电影里的相同场景,我忍不住开双臂,感受迎面吹来的风,感受越来越狭窄的通道和不断调整的姿势,感受越来越近的陆地。
第一次真真实实感觉到极限运动好美,这个世界好美,美到让我不停的流泪,不停的颤抖。
当《攀登梅鲁峰》的男主、真实的探险家吉米金从珠峰上滑雪而下的时候,当“生物链顶端的男人”贝尔格里尔斯在世界任何角落求生成功的时候,当无数探险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时候,他们以最纯粹的自己献祭,表达对这个世界最纯粹的敬畏和欣赏。
曾经我以为旅行的意义是去不同的地方,见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极盗者》之后,我明白其实我苦苦追寻的旅行的意义,就是以最纯粹的心去欣赏这个世界的一切,美好与丑陋,喜悦与悲伤,幸运与不幸,保持本真并心存感恩。
正如《I Lived》的歌词:我充分拥有世界赐予我的每一分钟……当大限将至的时候,我可以说:我活过!
《极盗者》的每一个场景都是真实拍摄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极限特技人员真实完成的,向大自然致敬!
向极限运动致敬!
向最纯粹致敬!
年轻的FBI特工强尼·犹他(卢克·布雷西 Luke Bracey 饰),潜伏到一队喜欢寻找刺激挑战的盗匪里,该队伍由富有个人魅力的鲍迪(埃德加·拉米雷兹 Édgar Ramírez 饰)领导。
这些盗匪被怀疑是在用极不寻常的方式进行着系列犯罪。
在与鲍迪这一伙人的交往中,犹他发现自己无可自拔的与这伙人产生了伙伴情谊,犹他陷入了职业伦理与追求真我之间的矛盾,他放弃了自己的一切,加入到了对人类极限界的八项巅峰挑战的追寻中
本人曾经看过一部电影,它是由凯瑟琳.毕格罗导演,基努.里维斯主演的,名字叫做《惊爆点》,又名《断点人生》。
那部电影在我的记忆里很惊艳,因为从来没有见过哪部电影,能够把那么多的商业元素都拍的很好看:冲浪、爱情、动作、美式足球、枪战、追车、跳伞……以至于后来我再看到这样的电影,第一反应都会认为:这是部《惊爆点》式的电影。
包括这部《极盗者》。
时光网 《极盗者》中文版剧场预告片1当我前不久看到它的预告片的时候,就觉得它很像那部《惊爆点》,直到我听说它就是由那部电影改编而来的……什么都别说了,买票吧。
突然见到了一部值得期待的电影,而且在知道的时候那部电影已经上映,省去了等待的时间的人,应该都能理解我的这种心情。
在看完以后,我必须得说,本片拍摄极限运动的部分超乎想象地精彩,而剧情也是超乎想象地烂。
所以我认为这是一部应该进电影院看3D(如果可能的话还应该尽量去看IMAX3D)的电影,因为如果你不这样做的话,也就失去了看这部电影的很大一部分意义。
其实这部电影本来有机会成为《暴力街区2》、《突袭》和《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那种“场面好看得能让观众忽略剧情的薄弱”的电影,但很可惜,本片里的反派总是喜欢自我陶醉地说教不休,以至于一到剧情的时候观众就想看手机。
而且那三部电影至少还能做到剧情相对完整,相比起来《极盗者》的剧情则没头没尾,有时候连事件的前后联系都缺乏逻辑,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看《刺客聂隐娘》(开个玩笑)。
男主角自从见到那几个反派之后,他们就一直在那装逼,说什么我们完成八项挑战是为了拯救人类,追求最高境界,回报大自然,在把男主角打了一顿之后还说了一句You don't know shit,然后当男主角帮他们的老大点了一支烟以后,他忽然就有了加入的资格……好吧,这种不重要的细节可以忽略,于是我很期待他们会以怎样的方式来回报大自然,结果发现他们从头到尾除了炸了一个金矿以外,好像除了二氧化碳也没有回报给大自然什么。
就算连男主角加入他们之前的事情也给算上,他们做的事情最多也不过是劫富济贫而已,非要扯那么多虚无缥缈的东西,不知道你怎么想,反正我是觉得有种中学生想买PS4所以骗家长说这是学习机的感觉。
<图片3>除了怎样回报大自然以外,全片最大的悬念莫过于他们在做了那么多事情之后究竟可以得到什么。
但是看完之后,你会发现其实他们什么也没有得到,得到的仅仅是从容地走向死亡而已。
之前瞎逼逼了那么多,全都是在Kidding you!
这个谜底的坑爹程度堪比《惊天魔盗团》结尾的“我们努力了一整部电影就是为了看最后的那一道光”。
不过这样的处理至少解决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之前在看《惊爆点》的时候,我一直不理解那几个反派为什么要把男主角这个定时炸弹带在身边,最后被他害得全军覆没;在这部电影里面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这哥几个都是疯子,做这些事情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寻死!
我们很难见到这样的一部电影,从头到尾正面角色都跟不上反派(其实那几个人也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反派),最后发现其实根本就不用理他们,他们自己就把自己给弄死了。
面对着这样的剧情,我觉得就算这部电影像《古墓丽影十周年纪念版》一样,直接用原版的剧情来复刻一番都比现在的效果好。
吐槽了那么多,最后还是要夸一下本片的场面。
无论是开场的摩托车在山脊上飞速奔驰以及充满活力的冲浪,灯红酒绿的派对,唯美的水下共舞,火爆的动作场面,还是惊险刺激的跳伞、滑雪、高速滑翔、无保护攀岩等极限运动,都表现得十分出色。
总之,它依然是一部值得走进影院观赏的电影,如果你忽略剧情的话,这会是今年最激动人心的观影体验之一。
美啊,请为我停留——《极盗者》我们已经习惯于剧情满满的人生,但总有些人冲出了剧情的取景框。
《极盗者》里的生态武士们在无数个瞬间中来去如风,却死死拽住了时间的背影。
他们过着没有剧情的人生,他们从剧情中夺路而走。
咫尺天涯,擦肩而过。
这样的辞藻在文章里总有种绝望的美感,但如果真的身处其间,那种爆棚的失望感可不仅仅是“就那么一丁点”。
而极限者们始终追求的就是刚刚好,差一点就错过,间不容发就会粉身碎骨,稍一迟疑就是坠落万丈深渊,呼吸之间就会被撞到血肉模糊。
就是那种绝望的挤压感诱惑他们再晚一秒打开伞,再靠近边缘一毫米。
当所有人觉得一定做不到,他们狂啸:我也差点做不到。
但只是差点做不到而已。
不亡以待尽,譬如朝露。
大部分人都在奔向死亡,焕然一新也许不过就是变换速度。
冲浪是相逢很重要的一个契机,被女子的专业所折服,被男子以放弃通过试验而相救,在此之前,完全是路人;在此之后,清风明月,把臂遨游。
但就如波兰斯基所说:“任何关系都必然会有危险和不安全,任何爱慕都包含着悲伤。
” 他和她抵死缠绵的那一刻,是否能够看见互相喷射的还有子弹;当他抱住自己亲手射杀的她,那破碎泥泞的尸体是否依旧美丽依旧滚烫。
他只是默默地搂着对方,也许心里会想:时光倒流,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开枪。
哪怕还是为她在风中的长发颠倒,哪怕还是为她在深海中遨游的身姿迷醉。
他遇到了自己真正所渴望的,然后失去了她。
那一刻,他不仅仅是长大,更是苍老。
男主长大的另一个天堑是一个心结:别人因其而死,是我决定的,是我选的路。
他甚至放弃自己的梦想,放弃自己的曾经,只要不再需要作出决定,不再为别人作出选择。
造物弄人,他穿上了西装盖上了纹身,他离开了自然很远很远,却被悄然带回到那个真正熟悉,真正存在的世界。
同样是在冲浪那一刻,他遇见了她,他还遇见了他。
有些人和有些人注定会相遇:好友去世带来的重大打击,特训经历带来的重大考验,重大的冒险和犯罪。
无数的“重大”都汇聚成了一个结果:道左相逢,并肩而战。
自此之后,他找回了自己,他找回了正活在别人身上的自己。
从陡峭的阿尔卑斯山一跃而下的时候,刺破的是风,刺破的是光,刺破了所有任务和身份,只是不断地往光的深处飞翔;从哪怕专业人士都望之却步的雪山上踏板而行,锋锐的岩石就像情人的嘴唇那样迎接他一往无前;壁立千仞,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徒手攀上飞鸟都无法抵达的地方。
他听到了回音,他听到了刺入心脏的答案:所有的决定都只属于自己,所有的路都只属于自己。
从行走的那个刹那开始,没有人会为你负责,反之亦然。
危险、疲惫,开始了就只能坚持到底。
无论是开头的摩托车越野者,冰之固结的滑雪人,直到最后徒手攀岩兄,他们都或多或少说:这做不到,前面没有路,这完全不可能。
他们同样是奔向死亡,却总是稍微迟疑了一丁点。
死亡已经和他们擦肩而过,却被他们的迟疑激活。
既然一往无前,任何的恍惚就是没有然后。
迎着刀锋用眼睛撞过去,顶着寒风往岩石上猛冲,死亡会避其锋锐,死亡会掩面而退。
哪怕最后先走一步,也不过就是:我们很快就会相见。
那一刻,他得大解脱,他豁然开朗。
那么给他这个答案的人,和他相见的人呢?
如果说一部没有剧情的电影或许还能成形,如果没有一个主人公却万万不行。
本片的主角就是那个随着那个视角出现,消失的男人。
他从一个破碎的梦想而来:理想很大,捕鲸船更大;他带着所有的人去实现一个有一个梦想:死亡算什么,失去队友算什么,所有的人不过就是先后到达彼岸,所有的人都在分批死亡。
不分先后,不分地点。
他也有自己的梦想,面对滔天巨浪,他虔诚地呼啸:这是多么美啊?
你难道不觉得这是多么的美。
美不会为任何人稍作停留,美总是稍纵即逝。
美不会向你走来。
于是他毫不迟疑地向美狂奔而去,他的每一个瞬间都是为了把那个瞬间拥入怀中,他自己去走向那令人窒息的美,那所有人都视而不见,却令他不安,令他狂喜的美。
美是多么的那么惊心动魄,美就是如此需要我们为之粉身碎骨。
于是,剧情是什么还是一个问题吗。
《极盗者》乍一听还以为是和《惊天魔盗团》类似的电影,很酷帅的盗窃团伙用很精妙的手段偷取了坏人的东西之后给到弱势群体云云,在电影的前段的确有这样的情节,但看完电影后觉得中文片名的“盗”是指“盗取”地球资源的我们。
八项任务的宗旨在于挑战、征服自然的同时敬畏、保护自然,在Bohdi执行第4项冲浪任务时被Johnny搅局,事后说Johnny在冲浪时表现出来的lack respect与之前作为极限运动者时有所不同,那是因为Johnny已经是一名FBI agent了。
随后Johnny作为卧底跟Bohdi一行人完成了八项任务中的5、6两项,翼装滑翔和滑雪。
此时插入了要揭露卧底身份的导火线——炸金矿,原因是要把人类盗取的资源还回去。
感觉这一段略硬,是为了衔接而硬插进来的剧情,身份暴露后就和一般警匪片差不多,枪战、有人死了、线索断了、主角灵机一动又有新发现。
而这个发现就是第7项,到Angel Fall去无保护攀岩。
作为一个攀过岩的人,不得不说这些角色的腰力体力也太好,各种大于90度的地方都能爬上去。
到顶之后Bohdi突然就把自己从Angel Fall顶端摔下去,这被归为第8项”无条件的信赖”(具体忘了),而这里在电影里竟然就很轻描淡写地带过,不免让我失望,毕竟这是“涅槃”的最后一项任务啊,当然是在前面7项都顺利完成的情况下的最后一项,电影里Bohdi miss了第4项,电影末尾Bohdi准备把自己奉献给起着巨浪的大海,回归大自然。
其实这样的主题是很棒的,只可惜没有很好地诠释出来,如果可以专心地讲这8项任务的执行,配合地球壮阔的景色和惊险刺激的极限运动特效,会是一部很精美的电影,然而加入了犯罪、警匪元素,就不免有点不伦不类了。
我也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翻拍的1991原版的"Point Break",无从比较,也无须比较。
看完这部电影后让我想起吕克·贝松的《碧海蓝天》("The Big Blue"),为了满足或保护自己视为最珍贵的东西,而愿意奉献自己。
可能很难理解或根本无法解释这样的行为,但这就是抽象存在的意义吧。
看的电影少,这部是我觉得通过电影来表现极限运动的好片子,虽然有点生硬,但是每项极限运动的表现都非常好,如果你不是特别强求为什么以及所谓的逻辑合理性,单纯去体验极限运动以及极限运动者的话,或许会舒服一些,当然强迫症者无解。
镜头八项考验,从逻辑上其实就是硬套的壳,但是这八项极限运动,都是非常需要勇气,非常具有观赏性,影片通过一些事件去把这八个极限运动给串联起来,当然这个串联的方式就是很多人吐槽的地方,我倒觉得还好,至少,这八个极限运动的镜头,高分。
价值观其实对于极限运动者而言,一直都很好奇,为啥那些人要这样折腾自己,他们的价值观究竟是怎样的?
通过这部影片,可以大略了解到一些。
人们经常会说,他们是无畏的勇士,没有恐惧,但是实际上他们是有信仰的,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谦卑,因为只有你认识到大自然的强大,你才会对你即将面对的挑战有充足的准备,而不是妄自尊大的玩丢了小命,所以真正的勇者必然对未知保持着尊敬,既不盲目也不懦弱。
很喜欢里面的一句话,“我知道我会死,只是我想知道我会怎么死(大意)”,死亡是我们最大的恐惧,也是很多极限运动者的归宿。
在同伴的葬礼上说到”我们很快会见面的“,这份从容,真的听的很回味,也只能从真正的强者口中才能听到。
我们很多人,穷极一生都在追寻一个答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或许对于极限运动者来说,答案是”活得精彩“,在我们为一个一个生命消失惋惜的时候,或许我们也可以为他开心,他做了他想做的事情,看到了我们看不到的景象,体验了我们体验不到的感受,他只是没来得及体验更多。
这部影片在我看来很好的展现了作为极限运动者的精神状态,我想一部片,只要有一个地方能做好就已经非常难得,在这样一个商业片的沙漠里,找到一抹绿色。
剧情如果你是一个剧情控,那只能抱歉,因为这部片在剧情上非常弱,不必过于苛求。
影片均为实景拍摄,历时三年,制作拍摄周期长长达221天,在德国、瑞士、奥地利、塔希提等全球10个地区取景。
该片中的极限冲浪、越野车比赛、攀岩、极限滑雪、振奋人心的翼装飞行和极限跳伞等均由真人特技演员完成。
为了呈现给我们这么惊心动魄的电影,三位世界上最顶尖的运动员为此牺牲,向他们致敬!
不管别人怎么吐槽剧情,最少我觉得比看班夫电影节要值!
这是一场极限运动的视觉盛宴,无需剧情、无需脚本,同时也深深的透露着对自然的敬畏。
本片的主线自然是尾崎八项:1、冲锋艇极限漂流;2、珠峰定点跳伞;3、燕子洞天坑;4、水之生灵(冲浪);5、风之永动(翼装飞行);6、冰之固结(滑雪);7、 徒手攀岩;8、徒手攀岩后背对跳下瀑布(毫无保留的信任)。
每一项挑战都是对身体、心理的巨大挑战。
每一项挑战过程中,稍有不慎,瞬间就会死无全尸。
极限运动在我国的市场远不及欧美,这不仅仅关乎民族性格,更与经济实力相关。
本片是一部极限运动极好的宣传片。
除此之外,这部电影几乎没什么可圈可点的内容。
这部电影应该让贝爷来演,弄成荒野求生比神探最凶显然要好的多。
全程窒息。只是不知道为何一定要强塞进断案的情节,如果单就八项挑战所要追求的境界来拍一部关于极限运动的影片,我想绝对会在影史上留下独特的一笔。
极限运动的这些人好厉害
做为各类极限运动的视觉大片来欣赏还是不错的,但作为故事情节片就弱爆了,特别是和犯罪活动的联系显得非常牵强,尤其是对索取和回报主旨的理解让人一头雾水,不知是不是受了惊天魔盗团的影响。搞极限运动的偏执型人格很可怕啊,某人说让他想起了人肉炸弹的极端主义者
为这极限运动,五星,从来没有见过的这样的极限运动,好几次看得我十分揪心,觉得这样都可以,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从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线威力,敬畏自然。
男主,你是来干嘛的?
意义不明,所谓破案幌子的极限运动电影,剧情完全没有,演员也一般,只是为了看泰瑞莎,很多人说看了很燃,然而个人丝毫没有感觉,一部电影没做到怎么好好讲故事再炫酷也没用
不错,虽然剧情没啥内容,但是干货太多,景太美,看了相关介绍,更加喜欢了
剧情什么鬼,糟蹋了挺好的题材。极限运动加一分,不然真的只有两分。
情怀是种中二病
剧情烂到想骂人,主角丑到提前走,风景不错,但是我在看3D极限运动纪录片吗???这叫电影???
海里美,男主帅,动作戏竟然都是实拍
惊呆了!
剧情很鸡肋,但真实的极限运动影像展现令人影响深刻。听说拍摄中挂了三位替身演员,真·拿命拍片。
很好奇极限运动员会喜欢这部电影吗?因为以我对极限运动有限的了解,这片子简直就是来黑极限运动的啊。。。。
绝不仅仅是视觉刺激大片。或是因为鲍迪教主生命境界之高,不是麻瓜所能理解,于是才有许多人吐槽剧情。唯一的槽点在于,主角是个愣头扫把星,但最终也做了对的选择。//20201013全片有种无间道的港片感。
预算:1亿500万首周末票房:980万北美票房:2878万全球票房:1亿3371万上映日期:15.12.25上映周数:9周分级:PG-13最高院线数:2910北美最高排名:8
和预料的一样不好看,真正的极限运动爱好者应该不会喜欢,对极限运动不感兴趣的观众更不会喜欢。
男主角太丑了,口音太难听了,我要得深水恐惧症了!
据说影片里的极限运动基本都是真实的无电脑特效的表演,太赞了,很多场景看得肾上腺兴奋。但潜伏破案的初衷导致剧情太弱,结尾还特悲情。如果就是谈极限运动的故事,就给五星了。
很像《一个人的武林》,既分高下也决生死。不过,好看的桥段预告片里都看了,你就纯展示极限运动的电影非要搞什么FBI、卧底无间道,看得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