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片名和简单的剧情,觉得相当有趣,电影也拍得有点意思.在美国电影中属于主旋律色彩比较浓厚的,虽然调侃政客们不遗余力,但是仍然满怀着对美国政治/文化骨子里的优越感.很感慨于美国无孔不入的文化灌输,即使在好莱坞这样商业至上的环境中,根本还是在于他们的信仰和信心吧。
凯文科斯那演得不错,只是电影故事情节有些生硬。
这个电影的主旋律当然是说美国的总统选举制度多么民主,以至于一个选民的投票有着相当的决定权,再说一个颓废的中年男人怎么在女儿的感染之下开始慎重的对待投票这回事。
顺便,还说到了年轻貌美的女记者怎么在追求出名和保持理想之间做选择,还说到了政客怎么在追求选举的胜出和心中对社会的理想之间徘徊。
打动我的,却只是那个女孩。
人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摆到美国社会,也是一样的。
因为父母的离异,父亲的吊儿郎当,她过早的开始承担家庭的事情,帮父亲做早餐,拿衣服,甚至要开车把喝醉了的父亲扛回家。
看着她在课堂上,当父亲因为贪睡没来要求带父亲来课堂的课,她独自一人站在讲台上说,我父亲因为压力大,太忙,没有来,其实他也是很想帮助穷人,病人,很想对社会有贡献,的时候,我心里很痛。
人说子不教,父之过。
那父不教,又是谁之过呢?
早熟要强的Molly,愣是贪上了这样一个让我想一棒子打死的父亲,还有一个要追逐星梦,当着孩子的面告诉她我不能和你过的母亲。
这电影就像一个反面教材,让我知道做子女的对父母的期望,监督我以后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家长。
molly是一个对政治事很关注的小大人,催促爸爸bud去选票,molly“你连总统竞选人都不知道”bud"那些与我无关,一票又能决定什么?
"投票那晚,buddy喝醉了,molly帮bud去投票,可是机器出故障,戏剧性的是两大党平票,决定胜负的就是bud的一票,规定在十天后重投。
于是两党的竞选人像热锅上的蚂蚁,纷纷拉拢bud。
民主党的竞选人请bud来豪华舰队空军一号享用午餐并了解bud爱好钓鱼,打击另外一党:“他们党准备把你上半生钓鱼的河流建大坝,鱼儿们无处生存,这对不对?
”bud立马“这太坏了”。
可第二天bud和现任总统在一起,竞选人竞选词是“我要把这条河建成生态保护园区”得到在场的市民热烈鼓舞。
为了拉一个人的选票,共和党的现任总统公开支持同性恋婚姻“我现在的伙伴有医生,工人,农民。。。
他们同性恋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我们要让他们享受一样的权力”接着是他的伙伴一遍遍地''我愿意''民主党的竞选人表态反对移民。。。
请来了一些偏远地区无职业的人来回穿梭,并解释''我们就喜欢雇用这些没有档案的人''现任总统来到幼儿园“没有这些孩子,我们就没有欢乐,反对人流”其实总统一直做的是支持人流,确拍了完全违反自己政治思想的宣传片,说着一些口号,完全没有一丝改变这个世界作用的口号而已。
女主播Kate来molly家访问bud,molly帮bud梳头发,bud''他现在就在我们家的厨房吗?
''molly“是的”bud“我身上有异味吗,我是不是玩的太疯了,帮我拿xxxx水过来”接着往自己身上喷了喷。
molly自己煮了鸡蛋被kate称赞很好吃。
但kate为了提高收视率,使用了一些不光彩的采访手段。。。
不停地套话,你同意人流吗?
同性恋呢?
一系列敏感政治问题问bud。
bud''我是个得过且过的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关我屁事''bud在诱问下随便回答。
被全国人民认为是愚蠢出丑的人。
molly说我以为你对kate有兴趣,她和你以前一起跳舞的女人不一样。
bud“至少他们都有职业”当molly失意时来找kate“一切都是我的错,那天投票爸爸喝醉了,是我帮他投的,爸爸是个得过且过的人,现在却成为人民的公敌,都是我的错”在kate接电话的空隙,molly发现kate又用隐藏的摄像机在拍摄,很生气,认为没有可以信任的人,很没有安全感,气氛的走了。
她找到他的黑人朋友“我爸爸今天晚上不回去投票了”bud找不到molly是心急如焚“你们不是总统警察保镖吗,都看不好一个小女孩”保镖很无奈“其实molly很机灵的”bud来到molly的房间看到堆满房间的东西很惊讶,这是什么?
”警察“这是当知道你偷着一票是很关键时,全民经来的信件,molly担心因为你在电视上的表现,怕人们以为你对候选一点也不关心,就帮你回信”保镖“她先再会在哪呢,有亲人吗”bud“她是一个不太善交际的人,没什么朋友”警察“他的黑人同学,她班上最喜欢的一个男生”bud“她告诉你的”警察“是的”bud突然很惭愧,整天醉酒,对女儿的事少之又少。
当他看见女儿和母亲的合影时,就明白了女儿一定是找母亲去了。
当molly找到母亲时“你说过我可以跟你一起住”她母亲“那是你还小,现在情况有变,我要发唱片,我这里不是很好,你现在不能跟我一起”bud和前妻吵了起来,抱着molly回家。
总统被飞回来的夫人扇了一巴掌“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至少以前你们有自己的立场”总统的合伙人“我只是到我们要赢,附和比没有话语权要好得多”报道的新闻也很搞笑“以前都没什么人听过这个小镇,地图上也没有显示,因为它太小了,现在全国的记者,新闻媒体蜂拥而至,因为bud的一票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命运。
” kate觉得心里有愧,把以前偷拍的录像带还给molly,希望她能原谅。
molly“看你表现咯”在离真正投票前一晚,bud举行了全国两党竞选人的辩论赛。
bud,kate,molly都在彻夜读市民的信件,听取民众的声音。
总统准备贿赂bud,但在与bud谈话中又放弃了“要明白一直追寻的是什么,是否值得去追寻”在辩论赛上bud恳切的道歉“前一段时间,由于我的随意的屁话,竞争党人违背自己的立场思想迁就我,就好像迁就整个人民一样。
我不能说我一生中是多重要,就像一路走来某处。。。
我仔细检查,并不是像我要开始的一个很大的梦想,但是我曾经拥有过,拥有过信念或者希望,不管怎样。。。
想用怎样的词来描写生活的美好,但是接着,时代脚步加快而一瞬间。。。
每一个人的欣欣向荣。。。
在你却一塌糊涂。
但是,今晚我感到尴尬,我有过很多很多的机会,在成长的这个国家里。。。
如果我的一生多做点正事而不是游荡酗酒。。。
我可能就站在你今晚站的位置。
取而代之,任意索取而无所奉献,在我的女儿和国家面前,我感到羞耻,我从没有过奉献和牺牲,要求我做的最要紧的也都是些简单事情,比如。。。
集中注意力,为美国投票。
如果今晚美国有个真正的敌人,我猜那就是我自己。
应该关心的是真正民众的心声,来自xx州的女士说我每天工作很累,我丈夫生病了,工作要该怎么解决呢,我们要如何生存”最终结局没有回答谁究竟竞选成功,但是bud投上了有责任心的真诚的一票。
撒花
影片中印象最深刻的台词,是Molly离家出走的时候,Bud质问保镖:“你可是总统的保镖。
”保镖回答道:“She is smarter.”影片中两位候选人是本片讽刺的两党政客缩影,创作者在这一出好戏中展现了民主选举制度的异化——从两党施政纲领的展示到个人形象、私人关系的比拼,从两党意识形态的冲突到为了获得一张选票而肆意变更本党的立场传统。
创作者的叙述,揭露了美国选举制度“选民至上”的弊端,指出了两党竞选过程中的虚伪与意识形态的不坚定。
影片结尾的设置令人印象深刻。
我想这样的开放结局,是在说:其实对于大多数普通美国人来说,共和党或民主党之间并没有太大区别,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能为社会解决问题的人。
Bud之所以被同乡厌恶,是因为前期他种种无心之言,都对政策产生了很大的改变。
每次政策的改变必然符合或是损坏部分人的利益。
Bud在女儿的启发下逐渐意识到不能为了满足一己私利而滥用“特权”。
这份权利有更好的用处,所以最后,他拒绝了总统提供offer的贿赂。
在影片最后的电视辩论中,Bud化身为美国普通平民的发言人,将一个又一个普通美国人的生活困境,直接而尖锐地抛给两位候选人。
我们也可以看到两位候选人在影片中的转变:从一开始的不择手段到渐渐醒悟,再到最后电视辩论上发言前的肃穆神态与彼此谦让。
至少在这个时刻,他们不再是你死我活的党争敌手,而是共同面对美国社会问题的,两位领袖。
这样看来,最后无论他们谁当选,也无论是共和党、民主党在政治上的输赢,百姓真正需要的,是执政者倾听民意,切实地改善人民生活。
影片以此收尾,对于美国民主制度发展方向的反思发人深省。
其实本片的主角应该是Molly,她代表着美国政治的希望。
她的政治智慧从开头的演讲中就已经展露无遗。
她也曾寄希望于自己的母亲、那位年轻记者,这是她孩童的一面,而当她见到自己的母亲时,往日的幻想被打破了——我们不能总是寄希望于别人。
这个桥段乍一看与本片政治讽刺作品的内容不搭调,其实是作者的隐喻:美国人民应该自救,而不是总在寄希望于政客。
她象征的,是对美国政治“救赎”的一面。
在影片中,她从一开始就觉察到民主选举的异化,看到两党候选人对Bud的献媚让她不适。
在收到大量来信时,她以Bud的名义进行一一回复。
在Bud被眼前的利益诱惑,沉浸其中时,她也是点醒Bud的那个人。
她不仅救赎了Bud,救赎了那些来信的美国人,也通过组织辩论,救赎了两位候选人和其背后的美国政治。
影片开头,总统并不真心地夸赞她是未来政坛的希望,我想这句话其实是作者借总统之口说出的。
Molly对于人类文明进程深刻的认识,与对普通平民的关注、怜悯,无疑是美国未来的希望。
虽然本片是政治讽刺喜剧,但Molly的存在,依然让这部影片充满了美国梦以及民主政治的希望。
政治喜剧片,凯文科斯特纳主演,确实是很棒很棒的演出,无可挑剔!
说它是一部喜剧不如说是部温馨的生活片:通过嬉笑连篇的总统选举闹剧,我充分感受到的确是浓浓的亲情!
凯文科斯特纳饰演的穷困潦倒、不修边幅、没有文化、酗酒的失业工人巴德阴差阳错地成为了一届美国总统选举当中的决定性投票人——他的一票将决定谁是美国总统。
于是乎:为了迎合巴德的口味,被选举人政治立场和信仰的变化甚至对出资人的背叛;民众的追捧;个人欲望的膨胀等等层出不穷。
巴德有个懂事的女儿莫丽,处处关心和照顾着自己的父亲,并不止一次地启发父亲对选举的认识以使其正确对待自身作为关键投票人的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随着选举日的推进,片中的主角和配角们开始慢慢觉得自己在失去生活本有的温情,在脱轨。
通过努力种种失去的东西最终得以回归,温馨收场。
极力推荐,是一部好片子!
其中巴德的女儿表演非常出彩!
首先是现实生活中,基本不可能出现一票定胜负的局面,即使出现,也不太可能由于故障重新投那一票。
所以一个足够理性的个体,从现代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出于利己考虑,是不会去投票的。
因此,宪法规定,公民投票选举,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本片中,男主角醉鬼一个,撞上了编剧赏的彗星撞地球大运,拥有了上述关键重新投票权。
于是俩政客和竞选团队展开讨好行动,因为是在美国,所有只有利诱,没有威逼,我想如果在天朝,可能政客甲说,不选我你就等着,政客乙也说,不选我等着,他就只有用板砖拍自己了。
讨好手段有,情感认同,观点认同,物质利益,承诺安排工作,给他开个人演唱会,保护其钓鱼河流等等,同时,投票者的权力被滥用,一句话就可能改变政策(例如赞成同性恋,反对堕胎等)。
因此不才为
让人重新审视美国这个国家,重新认识美国,打破了人们心中美国梦的想法。
增强了公民对国家的责任感。
也许每个人都是一个不起眼的个体,但当这些个体聚集起来将会产生无尽的力量。
还不错,可以一看里面的一段台词:Sometimes you gotta figure out what you want in this life.Then you have to decide how much it's worth to you.Because they're gonna put it on your tombstone.It's your legacy,a measure of what you left behind.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代社会的很多机械和大规模生产,都让个体变得前无史例地渺小。
你的一举一动都极端地无足轻重。
因为你知道,在这个膨胀的世界里,你只是如此不值一提的五十亿分之一。
而全世界的关注焦点其实少得可怜。
没有什么惊世骇俗之品性的你,只能继续忍受卑微、平凡的自己。
而在《关键投票》里,却给我们搭建了一个如此逼真而诱人的场景:你可以决定美国的未来。
选举权的重要真正地凸显了出来,当你手上的一票会决定下一届总统的人选并会被写入历史的时候,你是否感觉到了手上沉甸甸的重量?
关于公平,关于人道关怀,关于未来,一些遥远的词汇似乎渐渐让你看到清晰的面孔,他们开始向你提出种种要求,你会如何表现?
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就在于,主角Bud是一个游手好闲,毫无责任感的家伙(当然,他对自己的女儿还是不错的)。
当这样的一个“白痴”拿到这张奇迹般的选票时,这张选票给他带来的改变也最为感人。
当“公民权利”这种天真的词语已经失去魅力,当我们天天被告知”美国的民主是虚假的”的时候,这部电影,让我们有一瞬间感到,这个选择,有时还是挺……重要的,有时候,关于责任,我们是否也要学会承担?
嘿,一想到好电影我就高兴,但看到豆瓣上有些人给的评价不怎么样,其实电影吧,我都没什么太多研究,只是随便看,就觉得很好。
是不不太认真才能看得比较投入啊?
有点扯
老少配黑白配好莱坞的法宝。感觉那小女孩太老成了点。要是年纪能放大5岁才合适。只能说美国的素质教育过关,一小女孩也关心国家大事。最后结局和想象一样。就不告诉你选谁。
在电脑上看过一遍,飞机上看过两遍,看得我恶心,所以两星..
选票对于我们来说也许还是一个遥远的梦,一部圆梦的喜剧值得五星
好烂
缺少的一星是给不信任的政府,真实没有电影这么荒谬,也没有电影这么美好。小妹妹很可爱,演技十分好。
欠揍的美国佬
美国人就喜欢拍这种蝴蝶效应片子来讲生活中的点滴道理
好看是好看,就是有点俗套
找不到题材了就在总统票选上做文章么。可惜还是美国喜剧片的老套路。过程和结局早就猜到了。
小莫莉演的不错
2012.0909
设定很有意思 :)
2008.12.14.18:29...很新颖的题材.曾经的小混混在可爱女儿的'帮助'下变成了唯一的那个决定世界命运的人.抛开了选举中的猫腻.两党之间的权钱交易.影片里所谓的民主是不过是理想化罢了.而且.让我们看清了媒体的力量是多么的牛逼...
立意挺现实的,但两个小时真心长了
看设定很想看,电影很无聊,老套的父女设定,官方套话般的“肺腑之言”,还有稀烂的故事情节,开两倍速都看得烦,很多可以挖掘的点在这部电影里都只是一带而过,喜剧不像喜剧,思考不像思考。女记者的设定也很莫名其妙,她和其他人一样利用着这对父女,女儿莫名其妙从头到尾都特别相信她,聪明女儿人设崩塌。唯一可能的亮点——十问,一闪而过,投票也没有结果,感觉被耍了,看了个寂寞……
即便是喜剧片的底子,《关键投票》却给出了插科打诨之外的思考空间,大体上算是被埋没的很不错的片子
很喜欢那个小姑娘 演了很多好看的电影
明明是一个荒谬笑片题材, 竟然拍得如此严肃. 讽剌人性的工夫弄得虎头蛇尾. costner 的肺胕之言, 可有一句警句你能记得? 对白差、情节差, 就连最易打动人的父女情, 猜不到也拍得这样滥情. 豆瓣的打分一向有参考价值, 但今次怎会反差这么大.
2010s,美式缝合话题太严重了,至今都是一个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