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法证先锋2

法證先鋒II,法证先锋II,Frensic Heroes II

主演:欧阳震华,林文龙,郑嘉颖,佘诗曼,蒙嘉慧,钟嘉欣,曹永廉,郭少芸,杨思琦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08

《法证先锋2》剧照

法证先锋2 剧照 NO.1法证先锋2 剧照 NO.2法证先锋2 剧照 NO.3法证先锋2 剧照 NO.4法证先锋2 剧照 NO.5法证先锋2 剧照 NO.6法证先锋2 剧照 NO.13法证先锋2 剧照 NO.14法证先锋2 剧照 NO.15法证先锋2 剧照 NO.16法证先锋2 剧照 NO.17法证先锋2 剧照 NO.18法证先锋2 剧照 NO.19法证先锋2 剧照 NO.20

《法证先锋2》剧情介绍

法证先锋2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法政部的高级化验师Tim Sir(欧阳震华 饰)学识广博,有赖于他高超的物证检验手法,屡破奇案。手下兼好友阿Sam(林文龙 饰)亦是一名出色的法医,最近他准备和相恋多年的女友汀汀(钟嘉欣 饰)正准备结婚。阿Sam的好友Ivan(郑嘉颖 饰)刚从英国回来,在一次炸弹危机中安全引爆了炸弹了,令到Tim Sir对他另眼相看。 这时,扫毒组的高级督察马帼英(佘诗曼 饰)和一班手下正在追查香港大毒枭戴贵,戴贵逼走了香港的另一个毒枭石头勇而独霸了整个香港市场。正当扫毒组和法证组合力追寻到戴贵的手下和国外毒贩交易,准备将得意洋洋的戴贵捉捕时,戴贵所乘坐的汽车竟然爆炸了。恰巧这时汀汀和Tim Sir的女友——重案组高级督察小柔(蒙嘉慧 饰)经过,爆炸令汀汀死去,小柔重伤。正准备结婚的阿Sam闻之消息后悲痛欲绝。 帼英调到了重案组任职,她怀疑戴贵的爆炸案是石头勇回来报...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血河切卡戈特种兵归来1:血狼之怒诱惑街头赛车手妮卡满月之战蒂拉·耶马平地风云第一季搜查班长1958深度打击克拉恋人软饭男致命肖像玉蝎子的魔咒让我过过瘾摩登岳父男儿王华容道2下一个是谁异形猎手六尺之下第四季大鱼2之海岛鱼怪双重风险还我清白抢银行阿奇一家无名战士腐坏之巫菲尔兰陵王玩具当家偷蒙拐骗

《法证先锋2》长篇影评

 1 ) Once a TVBer,always a TVBee

从小就很喜欢TVB的剧集,记忆中看的第一部港剧是万梓良、郑裕玲主演的《流氓大亨》。

那主题曲到现在我还能哼出调子。

那时不知道这是TVB的剧集,不知道香港在哪里,也不知道世间有一种东西叫爱情,可就是被深深的吸引,隐隐的感动,对香港也生出一心向往。

喜欢剧中人物那个和我不同的世界,喜欢他们说话的声音、语气,喜欢他们处事、待人的方式,喜欢他们生活的情调,对生活的态度。

常常会因为剧中的某个镜头或某句对白深陷其中,跟着他们一起开心的笑,一起忧郁难过,一起紧张,一起懊悔。。。

也常常会爱上男主角爱的那个女主角,爱上女主角爱的那个男主角。。。。。

课间、放学特别喜欢和同学一起讨论里面的剧情、人物、演员,觉得有人分享特别开心。

慢慢长大,剧中的演员换了已拨又一拨,从叔叔阿姨到哥哥姐姐,到现在变成了弟弟妹妹。。。。。。

我去过了香港,家里的电视收到了TVB8,知道了爱情不止存在电视里,漏掉的剧集也不必再遗憾,因为可以买到DVD,可以到网上下载,甚至现在可以直接在线观看,不用一天一天的等,可以一口气看完。。。。。

然而我长大了,生活也越来越丰富,TVB在我生活中的角色也已经失去了她原有的绝对地位。

很久不看港剧了。

对于年轻的新演员没小时候那么感冒了。

无意中看到《法证先锋II》上了迅雷电视剧榜首,因为看过第一部,因为有YOYO,就好奇就点开了,发现还是小时候一样的上瘾,一发不可收拾!!

说起来觉得第二部更胜第一部,看的更加过瘾!

很喜欢第一部中蒙嘉慧+欧阳震华的梁小柔+Tim Sir。

第二部中加入了佘诗曼和郑嘉颖。

一直不喜欢佘诗曼,可这部戏中的Madam Ma外表冷酷、专业、干练、睿智、果断,内心洞悉秋毫、爱憎分明、善良也会犹豫,的确出彩,所以即便蒙嘉慧的戏因她削弱了不少也没觉得不爽。

常常觉得编剧、导演的功力都把观众的品味、标准养叼了,真不知道他们往后还会有什么创意,怎样满足观众。。。。。

幸好,进步的不仅是观众的口味,还有科学、科技。

觉得第二部之所以比第一部出彩,是因为剧中出现的很多高科技鉴定手法及犯罪心理学的运用。

很多棘手的案件都是通过对琐碎的蛛丝马迹的鉴定又柳暗花明;加上犯罪心理学的运用和解释,让人觉得既意想不到又合理而完整。

而Tim Sir、Mr. Koo对现场环境的观察和推理功力较第一部似乎又猛增了不少。

特别喜欢看他们解读表面证供背后的隐含信息时表现出的果断、成竹在胸,简直帅呆了!

喜欢第一部中小柔的造型,喜欢她甩在脑后长长的马尾,既帅气又活泼。

第二部的造型真的有点小雷到,特别是和阿佘一比较。。。

啊,不知导演 造型想表达个虾米啊?

郑嘉颖的出场还满电的,不过看他后面和Bell的感情戏,从他的表情里实在感觉不出他多爱Bell。

到真的很希望Bell和古医生好。

觉得他和Bell的相互吸引更加自然,不需要刻意,他对Bell的关心也更加情不自禁、不知不觉、更真切、更细心。

这种小插曲不知算不算近年来新的表达手法。

现在的剧情不再是《人在边缘》时代从头到尾仅仅一根简单的主线。

也不固执于《创世纪》时代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冲突。

主线当然要有,冲突也更加激烈,但同时也多了很多更加贴近生活的看似普通,不需要完整交代的灰色地带。

紧张中多了份轻松,错综中多了条出路,恩,挺好!

至于结局,恩,导演真的有点戏弄观众了。

靠,Bell听过电话的表情哪像是Ivan醒了啊!

根本就是死了吗。。。。

还有最后一大群人,小柔和Tim婚礼都不管了一起往医院跑的镜头实在够囧。。。。。。

呵呵,算是添点笑料啦,哈哈

 2 ) 证据——法证随想录

追法证2期间的随想,一一列出。

1.不要企图在TVB警匪剧中追求谁是嫌疑犯的乐趣,那些熟口熟面的演员就注定了这方面的乐趣不会太多甚至没有,光站在那就已经知道他(她)是凶手,法证2这次更是在片头就将所有案件主要当事人都亮相了,可见法证2也并不打算追求这个悬疑。

首先要明确一点,看TVB的警匪剧,是看破案的过程,这点在法证2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法证2展现给观众的是法证人员们如何通过各种细微琐碎的证据来还原事件真相,除却最常见的凶杀案,还有抢劫案、交通意外案、伤人案、绑架案、盗窃案、外加一单纯粹的意外致死事件,这些案件本身都不是很复杂,案件只是用来充分展示各种法证技术的载体。

就像主角或主角的亲朋好友总有一个会成为嫌疑犯一样,不利证据再多我们也知道凶手不会是他们,但是为什么几乎每部TVB警匪剧都会有这样的情节,因为观众看得是过程,看得是嫌疑犯如何替自己洗脱嫌疑的过程。

如果你有“看了开头就知道结果”这样的感慨,那么很遗憾,在看了片头后就应该放弃不看,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活受罪。

2.但凡警匪剧就免不了被人挑硬伤,我经常看到“漏洞百出”这样的字眼,但我却看不到具体指出到底有哪些漏洞,哪怕是一个,看来是不屑于谈。

似乎强调自己看剧看电影看小说看出了漏洞可以显示出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很少有人不会提及这个,而当他们具体提到有哪些漏洞时,我们却发现原来大部分所谓的漏洞只是他们所认为的“不合理”情节而已。

合理不合理因人而异,这个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判定一件事是否合理是建立在多数人的判断的基础上,这就和道德有点类似了,我们都是遵循着大多数人所认可的行为准则来做事,但强行要求所有人都一样这本身就不合理,一不小心就会像郭跳跳一样挥舞着道德大棒结果却砸向了自己。

创作如果过度追求合理与否那只会扼杀创意,不说那些超现实主义的作品,只需想象一下,如果剧中的杀人犯尤其是变态杀人犯都在合理情况下做出选择,那剧情会如何发展?

毫无疑问,在合理的情况下,没有人会去犯案。

创作就是在合理与不合理之间做取舍,或偏重某一方面,或平衡。

我衷心希望看到更多的人指出真正的漏洞,比如无可辩驳的逻辑硬伤、常识性的错误、技术性的错误(包括剧情本身的,拍摄过程中的,比如穿帮),当然,对于那些我们自认为不合理的情节仍然是可以批判的,只是要用对词,自己也出现漏洞就不好了。

3.我注意到法证2的编剧里有林少枝,TVB编审之一(编审作品有《刀马旦》《陀枪师姐I&IV》《男亲女爱》《栋笃神探》《甜孙爷爷》《写意人生》等),编剧的集数还不少。

此外另一编审蔡婷婷也参与编剧了一些,如此一来,二位编审就分担了法证2大部分集数,算是比较强大的编剧(编审)阵容了。

4.欧阳Bobby说这次一单案件未完就开始了另一单案件,我也有注意到,不止这样,这次还同时出现了两起不同的案件,并且牵扯到了不同的警察部门,当然,这同时也是为佘诗曼出场做的准备。

不过都只是个别案例,不可能一直这样,会让观众感觉混乱,适应不了。

5.一个有趣的事实,法证从监制到编审都是女性。

6.一个细节,钟嘉欣生死未卜时,林文龙在一旁向“主”祈祷。

作为一名信奉科学的法医,却向“主”求助,可见当时无助到了极点。

7.法证1肩负着把欧阳震华、蒙嘉慧、林文龙、钟嘉欣配对的任务,期间不止走错路,路还错综复杂,还夹杂着各种感情问题,成功恋爱并稳定感情真的不易,花费需时。

续集,要么是制造感情问题,要么是开始一段新感情。

法证2减少了蒙嘉慧戏份,且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同欧阳震华的感情戏自然也跟着减少了,除了意外,波折几乎没有,平平坦坦直到结婚,我们应该庆幸小柔离开了那么久,避免了令人烦闷的感情问题;另一对,钟嘉欣跟林文龙继续恩爱,感情路上同样一路平坦,可惜钟嘉欣太早死去,注定了短期内不可能开始另一段感情,至少不能太过明显。

于是,法证2感情戏的重任就落在两位视帝视后的身上,但是只有这一对似乎还少了点,只好让曹永廉与郭少芸也分担部分。

这样算来,法证1是两对主角的感情故事,法证2则是一对主角与一对配角的感情故事。

8.两兄弟跟同一个女人扯上关系,为了表现这两兄弟是多么情同手足,感情是多么的好,甚至不惜生命的代价,结果敏感的观众没看出兄弟情深,却看到了暧昧。

林文龙跟欧阳震华同居那么久都没事,郑嘉颖一来就这样了,只怪两人都生得眉清目秀,正好又眉来眼去,还怪现在同性恋作品太多,舆论影响太大。

天才魏宁格在《性与性格》里说过,“男人之间的友谊当中全都存在着性的因素,无论这种因素在其友谊中是多么无关紧要”。

于是,我很怀疑以后甚至是现在同性间还有没有纯粹的友谊?

或者说还会不会有人认为存在纯粹的友情?

如果我们现在重新审视以前那些表现兄弟姊妹情深的作品,会不会有新发现?

电影方面早已有人以同性的眼光去分析解构了,比如就有人以此角度研究邵氏时代的电影,首当其冲的当然是以表现兄弟情仇著称的张彻导演的电影,结果气得他老人家在回忆录里还要澄清不是同性恋只是兄弟情,但是没用,不妨碍大家继续如此解读,标新立异也好,哗众取宠也好,扯谈幽默也罢,作者写完后,读者如何去看他们同样也控制不到。

我们要感谢弗洛伊德,自从他提出潜意识这个概念后(严格来说他只是发展了这个概念),人们想怎么扯就能怎么扯,什么都能归因于这个,世界因此而更充满谈资,充满乐趣。

9.按魏宁格的观点,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男人和女人,每一个人身上都夹杂着两种男性与女性的成份,而人就是在寻找其互补的对象,在男性与女性之间取得平衡。

法证2里林文龙、郑嘉颖的男人气与女人气应该算比较平均,是最佳互补对象,而佘诗曼显然是具有男人气的女人,她的理想互补对象应该是具有女人气的男人,林文龙与郑嘉颖两人虽然比较平衡,但是就像天平会摇摆不定一段时间才会真正趋于平衡一样,两人的男人气与女人气也会在两者间摇摆,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起初佘诗曼会对林文龙有点暧昧的好感,因为林文龙刚刚经历过丧偶之痛,此时他的女人气得到了释放,随着感情逐渐平复又恢复到了平衡,而郑嘉颖的天平此时还在女人气这边,随着感情越陷越深,女人气也越来越明显,生离死别后,佘诗曼终于彻底投到了他的怀抱。

天平还会摇摆,如果有续集,感情出问题是必然。

10.法证技术很先进,网站技术十年如一日,简陋得让人以为还在用56K猫上网的年代,且浏览器通常是没有地址栏的,后者可以理解,溏心风暴里陈豪在地址栏输入“常在心间”的网址,结果现实中不存在这个网址。

我一想到TVB剧里那些搜索网站,《建筑有情天》里那个拍卖网站,我就纳闷怎么就不见互联网企业赞助?

雅虎、Google、Ebay哪去了?

11.法证2里出了两个事关娱乐圈的案件。

八卦杂志都成了破案线索之一,在此,八卦杂志已经成了事实的代名词,娱乐圈也一如广大群众所认为的那么黑暗。

事实上,八卦杂志在TVB剧里一直都是事实的代名词,剧中人谈论上面的内容,十有八九会相信是真的且事实也正是如此,TVB剧反映的正是普通民众的看法,同时影响着另一批半信半疑与完全不信的观众。

八卦到底靠不靠得住?

因媒体而异,如果是靠谱的八卦当然靠得住,如果是壹传媒旗下的八卦,我看警察们还是别指望这里面能发现破案线索了,壹传媒的黎智英在一篇访问里说过他们的原则,“即便是专为吸引眼球的八卦新闻,壹传媒集团也有自己的原则:那就是绝不允许杜撰新闻。

虽然跟踪偷拍手法有争议性,但在集团内部,作假是最严重的错误,一经发现,即刻会炒掉”,原则是不错的,但是关键在执行,为此他专门很形象地举例谈了一下吻别与热吻的区别,以借此来说明他们是如何贯彻执行他们的原则的,他说,“虽然没有做假新闻,但写作角度的确有夸张的成分,例如,明明是一个简单的GoodBye Kiss,可能会被写成热吻”。

看了这个,着实令人恍然大悟,原来两件性质完全不同的事只要属于同一类就可以互换,这只是夸张,而夸张不是歪曲事实,夸张本身就是建立在部分事实的基础上,原则就是这样,难怪没良心上的负担。

哪天看到黎智英在吃饭,是不是可以说,哇,老黎在吃屎,想必老黎一定会纠正道,“我这是在吃饭,不是屎”,“哦,不好意思,我夸张了一下,我以为反正都是吃(吻),怎么吃(吻)、吃(吻)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12.蒙嘉慧读了大半年的犯罪心理学回来,还以为会有一单案件会让她展示一下学习成果,结果没有,只有几句还算是心理分析的话,原来回来还真的就是来结婚的。

如果有3,应该好好利用。

 3 ) 与高智商无关,与三角恋无关,它是法证1的续集

法证先锋2,既然是2,自然少不了高古组合,我不喜欢1,因为我一直觉得1是复制了刑侦&鉴证系列且略显粗糙与拙劣,甚至不如情事侦缉档案,不知道谁看过,两个郭演的,主角的演绎倒是麻麻地,但那四个案子满精彩的。

所以我也不那么喜欢2,完全是带着责任心态去看。

这个责任心态,是对大制作的责任与态度。

---说案情 TVB的案情推理的环节越编越薄弱了,所以扣人心弦的地方越来越少,就说you r my angel那个案子,我一直觉得会案中有案,沛沛可能多少有些牵扯,谁知道,只是打劫这样的小儿科而已,我不是说得惊天动地什么的,打劫误杀是可以说得过去的,可这是编电视剧,打劫这样的小case也上荧屏,编剧不是拿我等开涮么,bug我可以忍莫名其妙的恋情我可以忍,可是这样找打得案情,也莫怪我经常背对着电视机dvd机听完一两集都不觉得可惜。

最要命的是,我看完30集后居然回忆不起一个案子,只能说明,即使它可以成为好剧,可终归是为人遗忘的,案件与案件之间也没有交集,最后一个case以为多少有点阵仗,没想到是一个没大脑的特技人,还能把咱KC整成那样,真不容易…… 当然,我不能全盘否定的,至少,一些取证连接到最后案情分析的部分还是比较合理的,至少我觉得虽然编剧没有放过多精力进去,但是,节奏之间总算紧凑,一些生活上的小事老高也能用慎密思维去推理化解,即使有些微显摆之嫌,但是,法证二字,总算不致辱没。

整部剧,诚意是有的,热情是不足的,桥段连抄袭都不愿抄了,但阵容能弥补过去。

四个字,不咸不淡。

---说感情 Tim和小柔这一对,我喜欢他们之间的信任,到后面小柔回来看到mabel在家里举止暧昧的样子,也慢条斯理地说不担心Tim有异心,我会心地笑了,这一对,是最没有波折也最被冷落的一对,看得出的冷落,这是TVB的游戏规则,不过Tim总算是老大,不敢怠慢的,所以一些戏份诸如帮Ivan姑姑破垃圾贼,还有盗窃案里帮无良妈妈找回小孩的单独戏份。

也证明,我们不是不重视你,你还是老大的心声。

Ivan和帼英这一对是最没谱的一对,什么时候他对她有意思了,什么时候他们都同生共死谈婚论嫁了。

还是我们的Ivan做法证做到脑子糊涂了,从一二次照面就终极大跨越到以命相许了,道一句,不是我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古和帼英,我倒觉得很有迹可寻的,至少从快乐笔开始,他们之间就有了一丝若有若无的联系,两个人之间一旦有了一个秘密,那么,这样的关系,一定会有些不同。

我喜欢他们天台上的时光,虽然有做作的嫌疑,但是,是美好,一切美好的事物,是不计起因和结果的,然而,他们之间,仅此而已。

古和汀汀,我是这样觉得,人一旦死去,才觉得刻骨,汀汀的死,让古的感情世界里永远有一个缺口,所以他不可能会深深爱上帼英这种类型,因为他的心底深处永远有一双水晶球鞋,这个穿水晶球鞋的女孩每天挂着感染人的笑容,有点迷糊却爱得投入而饱满。

而madam马,永远冷静理智,他的喜欢,仅止于欣赏。

阿沈和Yovnne(忘记怎么拚了,不知道是不是这么写),这一对最有趣,一个是牛嚼牡丹的大老粗,一个是小资精致的冷艳女,两个八杆子打不到一个点的人,因为一段空窗期,走到了一起,并且,我们应该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生活而不是生存,我想你们明白,不是吗?

说人物 Tim Sir---他是绝对的主心骨,他是一走过来就给予强烈安全感的男人,他是毋庸置疑的leader,他还浪漫忠诚体贴,我不说了,虽然我还是忘不掉程小生先生,可是,这个他,就算不是经典,也是全剧表现最好的。

小柔---我喜欢重拾信心的小柔,或者说,我喜欢第一部的小柔,这一部,我汗啊,汗那个发型,蒙是气质型美女,我喜欢她眼角下那颗痣,喜欢她眼神迷蒙轻闭着嘴静止的那一刻,这些,都是出现在“暗战”里的,与此无关,于是,来到了TVB的她,我就没非常地喜欢过,喜欢小柔,仅是小柔。

其他,就无语吧。

帼英我很很很喜欢阿佘,这一次,却很很很让人失望。

madam马太脸谱化了,每一个pose都定好久,一直冷冷硬硬,好像很有故事的一个女人,其实,是编剧自己在骗自己,也许,他太想把她写得完美,于是忽略了一些刻画和挖深,他忘记了,有缺点的人才是容易被感动和记住的人,才是构成经典角色的基础,为什么我记住了葉荣添?

为什么我记住了黎顺风?

为什么我记住了骆天佑?

这次的madam马,是一个失败的面具,没有七情,连恋爱也谈得莫名其妙,我好失望,我本是冲着这个角色去看的。

好失望。

Ivan不知道是KC的问题还是Ivan这个角色的问题,我觉得KC的几次表演都有点过火,我没看过他太多的戏,但我觉得他可能比较适合争分夺秒里面那一类内敛的角色,有点活泼好动的,他驾驭起这个性格,有点古怪,说不上来,是演技问题,还是别的什么,题外一下,这里有人给我解答下么。

Dr Koo多特苦因为失去了未婚妻,所以这一部一直都不敢太放肆快乐,怕观众不能接受。

不愠不火,看得我也一愣一愣得激昂不起来。

是真的长得好看啊,郭姐姐真有福,有个长得这么好看的男人摆在家里,题外一下,KC和KOO两个,凭剧里一些小细节的深厚交情和最后同生共死的经典一幕,一定可以成为土豆联盟里又一HC同人制作小高潮……回正体,这一集,会不会是最后一次出现在法证里?

最后,总结一下,法证先锋2,与高智商无关,与三角恋无关,它是法证1的续集。

 4 ) 马帼英爱的是逸升还是古?!

男女朋友”甚至“夫妻”这些称呼是否是挂名取决于两个人的真实感情,而不是称呼本身。

当一个女孩子因中意你而成为你的女朋友,她才会全心全意待你,你才是她真正的男朋友。

能被理智控制的感情有两种可能:一、没有多少感情;二、不叫控制叫压抑。

法医古泽琛兼有侦探小说家身份,这让马帼英对他非常欣赏。

从不看小说的马帼英开始看古泽琛的侦探小说(古泽琛对马帼英产生了特殊吸引力),并且主动借机和他谈一些推理和小说的问题,马帼英对古泽琛有好感并被古泽琛所吸引是显而易见的。

虽然两个人很投契,但古泽琛并未走出刚刚失去未婚妻的情感,这让两个人也只能限于知己的关系。

丢失钢笔的马帼英把笔背后的故事没有保留地告诉了古泽琛,在古泽琛的开导下,马帼英终于心情平复,决定晚上去赴杨逸升的第一次约会(应付)。

马帼英成为杨逸升的女友其实带有很大意外成分,杨逸升的受伤让马帼英感动,杨逸升乘机主动让马帼英不好拒绝,当然大家都相信马帼英对杨逸升是有喜欢的。

当一个女孩子对另外一个人更有好感而却成为了你的女朋友,相信我,你目前有很大机会是“挂名男友”。

杨逸升就是,不过他不会去想这个,他很开心(这个人是晕瓜还是太聪明?

)。

当古泽琛受杨逸升之托照顾马帼英(“代送笔帽”),马帼英本来就被古泽琛吸引并更有好感,而古泽琛的细心和贴心很自然让马帼英产生了微妙的感觉并对他们三人的关系一度产生迷惑,不过很快被杨逸升的一杯贴心清水给澄清,杨逸升对自己的宠溺让马帼英有几分感动同时又感到温馨(感情有了进展)。

马帼英在理智上是把杨逸升当男友、古泽琛当知己,这个她自认为分得很清楚。

不过,感情是不受控制的,这个是无可奈何的。

虽然马帼英自己并未明确意识到,但古泽琛对她的特殊吸引力和她对古泽琛的微妙感觉一直存在,也不知不觉引起她对古泽琛的更多关注。

挂名男友杨逸升目前所做的大概只是默默关心女朋友,享受偶尔和女朋友在一起时的温馨一刻。

很难说这是否对杨逸升公平,但感情是从来不讲公平的,不过既然杨逸升不在乎,我们就不瞎操心了。

当古泽琛把马帼英的情感表达写进小说中,马帼英对古泽琛的微妙感觉进一步加强了,虽然马帼英仍然没有意识到(有这么迟钝的人吗?

我认为是她和杨逸升逐渐产生的感情和对古泽琛的微妙感觉同时存在让她感觉迷茫)。

当马帼英在医院对古泽琛表现出了过分关心而浑然不觉,高彦博却看出了端倪。

古泽琛决定更改小说,给马帼英暗示“我们之间产生了错觉”,这让马帼英非常不愉快,不过马帼英却不明白这种不愉快的根源来自哪里。

回到家中被正在看电视老妈的“论吃醋的产生”给点醒后的马帼英,终于看清了自己感情目前的状况。

既然是错觉,是该理清了,思考时间不知道是不是七步---从客厅到卧室。

事实上基本上没有迟疑、也没有任何纠结,马帼英就决定放弃古泽琛小说(意味古泽琛特殊吸引力的消失)。

这么快下决定并且毫不纠结,我认为一方面是马帼英认识到对古泽琛的感觉是不现实的,更重要的是此时杨逸升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真正走进了她的心中,她清楚认识到眼前这份感情才是自己需要的,才更值得珍惜。

马帼英拿着饼干桶端详的表情已经把这种心情表露无疑。

当一个女孩子因中意你而成为你的女朋友,她才会全心全意待你,你才是她真正的男朋友。

当杨逸升说出“sweet”时,他才真正享受到作为“真正男友”应该得到的快乐。

有人说是因为古泽琛已经表明态度,所以马帼英下决定也就很快了。

这种说法错误之处在于忽略了马帼英的感受,如果马帼英真的非常喜欢古泽琛,那么不论古泽琛的态度如何,她都会有迟疑甚至痛苦。

事实上马帼英没有这种表现。

对马帼英的态度自然合理解释是:1、能用理智控制的感情一定是没有多少感情.马帼英对古泽琛的喜欢是朦胧的,并不真实。

2、因为有个马帼英更加喜欢的人存在,这个人就是杨逸升.马帼英此时看清了自己内心,杨逸升是自己最在乎的人,她对自己的感情已经不再迷茫。

3、结局也证实了上述理由,前后一致无矛盾。

杨逸升在马帼英心中的重要性观众都看到了,杨逸升是马帼英最心爱的男人。

妈把Ivan的饼干放到面前时,一切终趋于平静。

Bell正式认定Ivan是自己的真正男友,此后开始主动。

不用怀疑Bell对Ivan的喜欢,如果一个女人肯为你尽心做事,迁就你、体谅你甚至迎合你的喜好,那么这个女人一定喜欢你并且是非常喜欢你,正如后期Bell对Ivan。

Ivan的感情经历的确很有趣。

他一直认认真真对待这份感情,却不知道Bell的感情一开始是“三心二意”的。

当Ivan有所察觉去试探时,事实上这个时候的Bell已经一心一意对他了,结果当然发现Bell是最爱他的。

(不过说真的,法2的感情线是我见过的最奇怪的,既扭曲又不真实)帼英和逸升的爱情,前期逸升大于帼英,后期差不多甚至帼英还会略大于逸升…… 有一幕是四个人玩游戏,马帼英和杨逸升非常亲昵,同时又能很准确抓到古泽琛。

这正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写照。

马帼英不是表演系,所以她和杨亲昵说明确实喜欢杨。

而对古泽琛的了解又异于其他人,说明她和古是一种交心的朋友。

一个恋人一个知己。

剧中重要暗喻的物品: 1、热朱古力---代表马帼英对古泽琛的微妙感觉。

这种微妙感觉起始于喝热朱古力,终结于改喝咖啡。

2、古泽琛的小说---代表古泽琛对马帼英的吸引力,终结于归还小说。

3、饼干 4、笔帽至于对古的感情,是因为仰慕才华加体贴的性格和巧合的故事,一度让自己有点分不清楚现在的自己是自己还是古的小说里的女主角。

当帼英看到古和其他女人一起的时候她甚至有点糊涂为什么会有点不舒服。

刚好回家听到她妈妈的话 ,她终于知道了。

这时候正面面对古和逸升了,她只用了几秒就有了决定,吃饼干喝咖啡,不再看小说。

一直有点犹豫是可能因为她自己前面一直以为她对古只是清白的知心朋友关系很简单,所以才一边没有顾忌的和逸升亲热,一边又对古很了解很紧张。

因为在她这里还不知道她对古有了一丝恋人般的情谊,不过不算深很浅的。

(游戏可以解释,这片子太多暗示了)所以在听到妈妈的话后,他终于知道了多的这一丝感觉原来是男女之间的吸引,到这里,她正面面对古和逸升的爱情,几秒就选择完了,因为她现在对逸升的爱是比其他人都要大得多的,只要没牵扯到逸升的地位她可以毫不在乎,但是一旦有人要挑战逸升,那就不需要考虑了,马上落马。

逸升剧情演到这对帼英来说已经无人可以挑战撼动了!

一句话之所以中期对古有点过分紧张是因为她还没搞懂他们之间的感觉,因为她妈让她知道了,几秒就有了决定,这里完全就能证明帼英果断的性格。

对于那些说帼英更爱古的人我就不知道他们到底有没有爱过人?

别说以帼英的性格如果不是最喜欢早离开了。

就和她后面对逸升说的如果货不对我会马上退货,证明她心中逸升一直是最好的货!!!

 5 ) 第一部的男一号女一号全部要给佘诗曼郑嘉颖让道。搞笑,差评

案子其实还是维持了法证先锋第一部的水准。

精彩的案子和第一部一样也就三个。

第一个是涉及到小柔的,小柔被炸伤后右手有残废,被一个憎恨残疾人的凶手给杀了。

和第一部的郑晓东一样,心理变态了。

因为自己的女儿在火灾里,消防员二选一优先救了残疾人。

导致他心理扭曲,专杀残疾人;第二个是丧狗被杀了,凶手是他强暴别人生的儿子。

这个案子就特别的。。。

看的难受;第三个又是最后一个故事,又是涉及到林文龙这个法医的小说的案子。

翻拍林文龙的小说成电视剧,然后女主角接二连三的被杀,凶手因为这些女主当初嫉妒自己红,故意灌醉自己,耽误了自己的前途使得自己现在只能当替身。

结果还被她们嘲讽,于是一气之下展开报复行动。

这部剧扣分的点在于,把第一部的主角戏份严重的让给了插进来的佘诗曼和郑嘉颖。

导致欧阳振华这个第一男主的戏份都很少,甚至第一部的两个女主在第五集就一死一伤。

钟嘉欣直接杀青,蒙嘉慧则受伤。

戏份特别少,感觉就是客串出演一样。

幸亏最后还是和欧阳胖胖结婚了,第二部唯一的优点就是让这个Cp保住了,并且给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婚礼。

至于林文龙饰演的古医生是真的可怜啊。。。

莫名其妙变成了孤寡老人。

但是他这一部的戏份是真的多,比欧阳震华的戏份要多。

我都有点搞不懂欧阳震华这个第一男主的戏份怎么会稀释的那么少。

后来才醒悟过来,是要拍佘诗曼的三角恋,因为古医生牵涉进郑嘉颖佘诗曼的三角恋,所以戏份才随着佘诗曼这个第一女主变多了。

另外我是真的的对郑嘉颖无感,可能是因为看过他演的江玉郎。

对他所有出演的剧都提不起兴趣,更别说这一部给他加了那么多戏份。

删减了原本第一男主欧阳振华的戏份,第一女主蒙嘉慧的戏份。

真的差评

 6 ) 《法证先锋2》的男子组

熬完了……睇完了……追晒了……30集,日日都在等新的出,每天都想着凶手是谁,Madam Ma 会选边个……终于,结局还是我喜欢的大团圆,还是我喜欢的郑嘉颖赢左其实,《法证先锋2》入面个个男生都有自己的一套爱情观,个编剧将D角色写得好好。

Tim Sir:好男人,好丈夫。

跟他一起一定有安全感,不过可能缺点浪漫,不过诚意搭够!

看他多爱小柔就知道啦!

【每天一颗朱古力,好SWEET……】Dr. Koo:超级浪漫的小说家。

跟他一起一定好有情趣,日日都有唔同既惊喜。

距系一个坚强的人,汀汀的死,没有完全打沉距。

【女主角是可遇不可求,一切睇缘分。

】Ivan:聪明醒目人,细心认真。

仲会傻仔到为兄弟去死。

呢D甘既男人,一定嫁得过。

【蓝天白云为我作证,无论以后机会几渺茫……我都会为你生存。

因为我一生一世都去爱你,去宠你。

】阿沈:典型口不对心,死冲大头鬼。

艾滋病既空窗期令距改变左好多,识得面对现实,好好甘过日子同享受生活。

不过有小小大男人既距,有时都好细心,识得照顾对方既感受。

同距一起,日子应该几有趣。

【你敢除,我够胆睇!

】Wilson:害羞腼腆的男仔。

跟距一起,你绝对会幸福,距会好听你话。

【面红,耳热,心跳加速,讲嘢语无伦次】其实,讲到最后,好男人响呢个世界还有好多种,睇你会遇见边种啦!

 7 ) 闲人马大姐香港版

看了几集。

因为法证先锋1的关系,对这部还怀有一些期待。

当然是作为侦破推理类剧集的期待。

其结果就是,我发现女主人公跟马大姐长得贼像,越看越像是马大姐的香港版。

过几年她就可以上春晚跟郭大爷一起换大米了。

 8 ) 不是所有的感情戏都很纠结

以下的文字写于2008年7月6日,跟现在的心情完全不一样了。

于是评价也用的当年的评价,我只是想把我的记忆转到豆瓣里而已。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在渐渐的改变,对于以感情戏为主打的电视,总是越来越多的不大喜欢了,看这剧戏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少点感情戏吧,少点感情戏吧。

尤其是来段几角恋再纠结一下,以我现在的心态,估计会直接跳过。

所以我觉得这部戏挺好,感情戏的部分并没有占有多大的篇幅,而大多的感情戏也没有一般的那种误会,分手再合好,心情很舒畅的看完。

想想看之前自己还在纠缠林文龙、郑嘉颖、佘诗曼的三角恋,现在想想,是不应该以为所有的感情戏都很纠结的。

这部戏大多时间都在法证、然后法医、抓贼。

这部戏却是因为法证的高级而使得警察大多在靠法证,本就是一部表现法证的戏。

Bobby与yoyo还是一如既往让人舒服,林文龙与佘诗曼给我的感觉差不多,蛮专业蛮自然的感觉,钟嘉欣演这种可爱的角色还是不错的,比她演的那些苦闷的角色让人感觉好的多,郑嘉颖很帅,但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他演戏有一点点的假,说不上来的感觉,可能他的声音动作什么的就是这样,但就是感觉哪里差了一点,不过还是很帅很不错啦。

另外黄嘉乐是这部戏里的另一个帅哥了,看《我的最爱》的时候就觉得这孩子不错,外形倒是有了,再发展看看吧。

杨思琪的那个角色感觉还不错,我就觉得吧,新出来的一批人,就算演戏不大好,演那种很拽或者是很可爱的人倒都还不错。

案件的话还是有很多经常发生在身边的小案件,还好吧。

新生代里有几个人的表现都还不错,但总的来说,跟欧阳震华、林文龙这种演技派还是很感觉出比较明显的差距。

不过年轻嘛,总是有时间再慢慢去磨炼的。

期待一下下半年的几部戏。

 9 ) 再见 梁小柔

当飞机悠悠的掠过天际,划破淡淡的云层,梁小柔在ep17中渐渐远离我们的视线,再见,梁小柔——旁观的我不如Tim sir理性,可以送给小柔一百八十三个黑巧克力,微笑着说再见,等着她学成回港。

当初只是为了“法证II”而去走马观花潦潦草草的补习“法证I”,却阴差阳错的喜欢上了梁小柔。

“法证I”中的梁小柔,英姿飒爽,嫉恶如仇,勇猛,硬朗,正义,善良,心直口快,或许她不是很聪明,或许她不是很成熟,有时候甚至有些自负,然而她的心中燃烧着一团热情的火焰,她会为了追嫌疑犯毅然决然的跳下海去,也会为了“毋枉毋纵”和Tim sir针锋相对,她训斥章记的时候激动道:“我相信,一个好警察,不管经历了什么,心中仍然有一把火在烧!

……”是的,梁小柔,就是这样一个好警察。

用头脑,将谎言逼到走投无路——或许这说的是智慧型审讯高手马帼英。

然而——用生命,维护公义公正——梁小柔当之无愧。

“法证II”中的梁小柔,造型虽然不如“法证I”中的潇洒干练,戏份也淡化了不少,然而不变的依然是心中燃烧着的热情而正义的火焰,始终是无所畏惧的冲锋陷阵,见到毒品调查科的人在抓疑犯,她身手敏捷的冲上去——倘若她视若无睹,倘若她拉着林汀汀若无其事的离开,那么之后的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了,然而这又怎么可能呢?

向来嫉恶如仇的梁小柔又怎么会事不关己的漠然处之呢?

一宗炸弹案,似乎是命中注定,彻底颠覆了小柔的人生轨迹。

“法证II”中,我们见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小柔。

一个也会有彷徨,也会有自卑,也会有柔弱的小柔。

侥幸存活下来,苏醒过来,她只想着“汀汀怎样了”,她只自责自己身为警察没有保护好林汀汀,她只迷茫——她的右耳听力受损,右手神经线断了,她再也上不了前线,又怎能为枉死的汀汀讨回公道?

哭倒在Tim sir怀中的小柔叫我心痛,印象中“法证I”中硬朗的小柔很少落泪,失恋的时候会和朋友们去拼酒,Tim sir委婉的拒绝她的时候她只是失魂落魄而已,Tim sir失踪后她固然担忧,固然心急如焚,却也坚持着撑起大局,她是Leader,所以她向来坚强,向来硬朗,只不过她依然有脆弱的一面。

也会为自己的伤残而敏感多疑,也会为自己从此不再能上前线而自怨自艾,也会冲着Tim sir发脾气以为他只是在怜悯自己,很正常也很真实的梁小柔,那种面临着突如其来的厄运依然从容自若淡定自如轻描淡写一笑置之的“坚强”太过理想化,现实中哪儿会有这样的角色?

而坚强如小柔,在迷惘过后终于走出了炸弹案的阴影,她说:打起精神,振奋做人。

不能上前线冲锋陷阵,那就退隐幕后,只不过依然改不掉嫉恶如仇热情如火的个性,依然会惦念重案组的Case,会把过去自己的下属的性格一一告诉给马帼英,会为阿沈找可以证明他没有讲粗口的证据,黑漆漆的街巷中她依然不顾危险的去救遇袭的女子,差点儿搭上条命……不过我想,即使是当真付出生命的代价,梁小柔依然会是无怨无悔的吧。

“法证I”中的小柔和Tim sir始终是若即若离,“法证II”中小柔和Tim sir的感情线平和而从容,叫人觉得舒服。

Tim sir向来冷静而理性,却可以为了小柔,笨拙的学着Romantic,只不过理性终归是理性,送戒指本应当是二人感情线上里程碑的纪念,含蓄如Tim sir却偏要把戒指藏在“伦敦巴士”的底部……之后,送上绣球花也要有许多科学的讲究,送黑巧克力还得牵扯上数学计算,二人独处始终会给“打隆通”八卦的破坏掉,还上演了一出“通伯向小柔求婚”的闹剧……Sam同林汀汀的王子与公主的童话,是注定不会在小柔与Tim sir这儿上演了。

虽然如此,小柔依然是幸福的,她在听Tim sir不厌其烦的解释“绣球花变色原理”的时候哭笑不得的摇着头微笑,在听Tim sir酝酿情绪一本正经的说“小柔,嫁给我吧”的时候忍俊不禁,“法证I”中一曲定情的西班牙旋律在“II”中已成为二人的默契符号,受伤之后的小柔失去的是冲锋陷阵的能力,收获的却是与Tim sir之间日渐深刻的彼此懂得。

他开始懂得,她对他原来是如此重要,懂得向来硬朗的她也会脆弱。

她开始懂得,他其实也很在乎她,懂得他的热情深藏心底。

心有灵犀之后,他不会怪责她冒着生命危险去救遇袭女子,也赞成她去英国进修犯罪心理学,延迟婚期又如何?

他有信心亦有耐心,他可以等着她学成归来。

再见,梁小柔。

虽然会很想念小柔或灿烂或恬静的微笑,想念小柔突然扮一个淘气而俏皮的鬼脸,想念小柔与Tim sir平淡质朴的感情线,想念小柔与Madam ma的惺惺相惜……一如想念“法证I”中小柔执枪的英姿飒爽,长发的妩媚惊绝……

 10 ) 重温《法证先锋二》————时空错乱的伤感

前段时间,TVB视帝出炉,曾经热播的《潜行狙击》除了一个安慰奖,全场坐冷。

一直盼望laughing sir或者陂co得奖的我,在结果出炉的时候,自然免不了闲着没事伤感一番。

但是不颁给谢天华,反而颁给郑嘉颖,总比给别人的好。

谢天华和郑嘉颖其实都是TVB的万年绿叶配角,一直演奸诈坏人,或者一直演正义的主角陪衬,换言之,就是一直站在主角身边说着那句:“呐,做人呢,最重要是开心”。

永远都轮不到他们来对其他演员说:“我请大家喝甜汤”,请喝甜汤的事,一般都是欧阳震华的任务,当然了,某个老警察要退休的时候,也会请喝甜汤,或者去吃鱼蛋。

既然郑嘉颖《步步惊心》红了一把,又凭借《怒火街头》得了视帝,自然要去捧个场。

之前《怒火街头》刚播的时候,因为不喜欢胡杏儿,所以一直没看。

我总是这样,只要有我不喜欢的演员,我就懒得去看剧,比如《大丫鬟》里的马雅舒,《新一剪梅》里的吕一,有她们俩就让这俩剧和我彻底绝缘。

郑嘉颖凭借《怒火街头》赢了谢天华,不算不实,law霸这个角色其实并不输给laughing,这两个角色从一定程度上看,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

首先,这两个演员都是配角出身,不知道有多少人是真的看着他们俩从默默无闻的绿叶一步步走到今天这步,所以从观众的支持度上讲不相上下。

其次,这两个角色都和传统港剧中的角色形象既有传承又不尽相同。

观众从这两个角色身上既能看到想看的港味,又能看到别的东西。

比如law霸,吊儿郎当的他,才华横溢的他,永远不修边幅的他,让《怒火街头》多了不少新鲜感。

除了郑嘉颖在上面笑的太多太灿烂,让我嘴角都替他感到肌肉发酸,大部分时间,我觉得他演的这个角色很可爱。

其实,TVB和我们八零后有一种很奇妙的关联。

我们小时候看过太多港剧,虽然和香港相距千里,但是却对那里的人的生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了解。

这种莫名其妙指的是,我们以为我们看到的就是香港的生活,并且这么多年来,这种概念一直陪着我们,在香港,有甜汤,有鱼蛋,每个人都住大房子,还有很多有钱人靠着有钱逃避法律的制裁,还有香港的警察做事都很帅气。

但是事实上,我们并不知道香港什么样子。

就好像很多朋友都觉得国外很好,所以一直说:“如果能去国外生活就好了”。

在他们看来,外国有大波洋妞,而且作风豪放,随便勾搭勾搭就能上床爽一炮。

每次听到这句话,我都忍不住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笑话。

说的是两个中国留学生,到了国外,见了洋妞,果然豪放,于是各种勾搭求交往,终于搞上床,完事之后,默默回来,再也不提艳遇的事,后来在别人的追问下,终于吐露五字箴言:黄瓜搅大缸。

从此之后,一听到某些人两眼放光地说起外国艳遇,这五个字就立刻浮现在他的额头上,闪闪发光。

说远了。

TVB的剧看多了,总觉得香港小市民就要卖鱼蛋,下了班就去喝甜汤,而且总觉得欧阳震华其实就是个警察,林保怡就是法医。

后来大学期间,便没有再看港剧了。

等到如今重温,发现早已经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了。

不得不说,TVB一直在寻求改变,寻找着能适应这个改变中的时代的调子,于是就有了《天与地》,一个早已经流传的禁忌故事,引发的一场关于伦理关于人性的争论,佘诗曼游刃有余的表演,让我们看到了她的成熟。

可是成熟又岂非另一种苍老?

是我太悲观,还是这个世界太混乱?

我们为了在混乱中求生,竟然连回顾的时间都没有,就这样匆匆忙忙地长大了,变老了?

曾经的主角现在在TVB已经渐渐销声匿迹,或者沦为配角,曾经的配角逐渐崭露头角,或者说青黄不接顶替上位,港剧渐渐开始变了味道,这种变味,也许也有我们看剧时忍不住意识到的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错乱与伤感在里面。

但是不得不说,每次TVB所谓的新生代,也就是杨怡、钟嘉欣、徐子珊之流,一出场就让我各种不舒服,胃口大倒。

从这点来看,《法证先锋2》要比《法证先锋1》耐看,就是因为第二部第五集的时候,钟嘉欣就死了,让我眼前一亮。

另外就是郑嘉颖和佘诗曼的配对,让我也想继续追下去。

虽然佘诗曼饰演的madam ma和第一部里蒙嘉慧饰演的madam liang一样,空降来当领导,征服不服气的下属靠的都是凌空一跃飞扑歹徒,不过好在男人还行,郑嘉颖当年真是年轻啊。

尤其是他出场不久,和林文龙一起追逃犯的时候,把我迷得七荤八素。

我向来喜欢跑起来好看的男人,一向不喜欢看韩剧的我,就因为喜欢在熙跑起来的样子,追看了《豪杰春香》和《魔女幼熙》,虽然没完全看完,额,好吧,虽然我只是快进着看完了有男主角奔跑镜头的地方。

每次看到欧阳震华都会一声叹息。

尤其是他摇头的时候,头已经摇到左边,松弛的肥肉却依旧有那么一瞬间停留在右边,等头摇回去,肉刚好弹回来,然后附带些许颤抖,让我实在无法想象他跑起来的样子。

年轻的郑嘉颖就不同了,跑起来有型又有力,除了个头不高。

不过算了,怎么能贪心地要求那么多?

TVB明星跑来内地,带着浓重的港味,硬生生地插进内地剧,半土不洋地说着令人无法入戏的台词,突然就让我觉得我们老了。

曾经陪伴我们成长的TVB如今老了,难道我们还能逃脱老去的命运吗?

也许有人觉得这是无病呻吟,但是也有人说过,我们最开始老去的,从来都不是年龄和外貌,而是那股不顾一切的闯劲。

而TVB的辉煌不再提醒我们的,就是我们曾经的热血和梦想的老去吧。

《法证先锋2》短评

总觉得KC在里面没有很好地诠释出恋爱的感觉,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和佘诗曼传出了绯闻

7分钟前
  • maorabbit
  • 还行

这一部没有上一部好看,案件剧情不够第一部吸引人,还有还是不太喜欢佘诗曼的说...郑嘉颖的声音好性感~

8分钟前
  • 小.情绪
  • 力荐

为什么总还是觉得刑事系列和鉴证系列最最经典和有感觉···法政好像嫩太多···

12分钟前
  • wynn
  • 还行

因为有电驴大妈跟她的男人加入,而且本剧偏像捧这两个人,所以看了两集决定弃之。

15分钟前
  • Acrab
  • 很差

夸张\幼稚\靠运气和巧合破案的片子\看看混时间

18分钟前
  • Hey
  • 较差

剧情本身更着重于围绕madam ma展开了,案件反倒成了配菜,虽然阿佘很爽我也并不反感她,但法政本身的故事意味已经变了,可惜,这就是TVB续集永远的痛吗?拆了第一部的铁三角有点伤心,第二部的小柔变得敏感又脆弱,以前看挺烦madam ma的。但现在重看,就觉得阿佘在TVB当花旦那几年应该挺爽的,一边是睿智理性的doctor gu,一边是浪漫帅气的小狼狗,我去演女主角我都开心,想想真的是好爽啊。P:那个时候阿佘和郑嘉颖在谈吗?浓浓的恋爱氛围😂

23分钟前
  • 羊闯闯
  • 较差

也就郑嘉颖看着不赖..

26分钟前
  • frankie
  • 较差

这部让我爱上林文龙Dr.Koo,整部戏最感动我的就是他..ps:我的欧阳和蒙嘉慧怎么戏份那么少、

31分钟前
  • 悅小舞°
  • 力荐

凸- -凸 英国马ON9三角恋

36分钟前
  • u1s1
  • 较差

完全没有第一部好看!

38分钟前
  • Ms.coconut
  • 较差

cos啊cos

43分钟前
  • 还行

第一部的女主死的死伤的伤,佘诗曼强势上位,怎么看得下去。5集弃

46分钟前
  • 守望129的狗
  • 较差

555555小柔的大妈头啊 还是蛮精彩的啦~~

51分钟前
  • lemon
  • 还行

为视帝追。。。单就案件的构思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或者比III好。看来阿佘同KC的绯闻不是空穴来风的,在剧中有迹可循哦,可以feel到的。不过就确实几登对的。

55分钟前
  • Fiona
  • 还行

受不了,太讨厌佘诗曼的马脸了。

60分钟前
  • zrrxiaodou
  • 还行

阿佘的马帼英算是惊喜吧,这部戏最初是因为kc看的没想到却喜欢上了林文龙的古泽琛。第二部里的古要比第一部有魅力多了,很完美的男人Dr.Koo。喜欢他和阿佘那段暧昧隐晦的感情戏,kc在里面的扮相很帅可惜杨逸升的性格并不吸引我,反而被一直无感的林文龙惊艳到了。案件不如第一部,感情戏吸引人。

1小时前
  • 甲鸟
  • 推荐

Dr. Koo完爆KC,虽然我一开始是冲着KC去的!

1小时前
  • chj
  • 还行

晚上感情戏,白天刑侦戏。慢慢的感情戏快喧宾夺主了。刑侦部分还算扎实,但也有漏洞。

1小时前
  • 居无间
  • 还行

其实我想给一星的。。。。。。

1小时前
  • 吴小爬
  • 较差

觉得都是讲madam ma,其他的都是配角,案情也一般,案情比第一部来得多,但是不精,最后2个案子还不错

1小时前
  • 天天天晴天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