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世界杯来了,四年一度的足球狂欢再度席卷全球。
虽然没有中国队的身影,但我们(伪)球迷的热情不减,毕竟每四年也就看这么一次足球。
说回电影,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印象中足球题材经典电影却不是很多。
可我盘点一番就发现这是个误解。
根本原因还是中美足球实力都不太行,而我们平时接触最多的也就是华语电影和好莱坞电影,才会觉得这个题材的电影不多。
今天我们来盘点10部最好的足球题材电影。
好电影多到看不完,建议先收藏了再看。
担心片荒,关注苏莫就够了!
《我爱贝克汉姆》(2022)好片指数:69分作为生活在英国的印度裔少女,杰西迷恋贝克汉姆也热爱足球。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队员朱莉的推荐下加入了霍斯特女队。
传统的印度家庭不允许她踢球,杰西只好偷偷参加训练。
可她和朱莉同时喜欢上了教练乔,她的内心充满矛盾,足球梦想也一路坎坷。
导演就是一位英国的印度裔女性,电影的故事并不复杂,是有点咖喱味的励志喜剧片。
印度女性从事体育运动的的切入点很好,多条感情线互相交织,虽然塞进的内容有点多,但轻松幽默又十分励志,看起来毫不费力。
颜值巅峰的乔纳森清瘦优雅,凯拉·奈特莉青春无敌,演员间的化学反应也是电影的一大看点。
《胜利大逃亡》(1981)好片指数:69分二战末期,位于法国的集中营内,德国军官为了鼓舞士气,竟举办了一场国际足球赛,由德国队对抗一盘散沙的国际战俘队。
前英国国脚科比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越狱机会,于是网罗狱中的足球人才。
他们一面抓紧训练,一面与巴黎地下组织取得联系,要在比赛当天集体越狱。
他们在中场的时候放弃越狱,而是回到球场上赢得了属于自己的荣誉和胜利,结局还是比较理想化的。
这是一个很有想法的故事,将越狱和足球两个不相干的元素混搭,结果出人意料的有趣。
特别是后半段的足球赛,让人热血沸腾,前半段的铺垫如果更紧凑一些会更加好看。
另外这部电影的阵容也很神奇,年轻的史泰龙和迈克尔·凯恩联合主演,球王贝利等职业足球运动员惊喜出演,上译的配音版本也堪称经典。
《最后一球》(2018)好片指数:73分俄罗斯足球运动员尤里带队参加了一场重要的国际比赛,因罚失了点球而提前退役,过上了颓废至极的生活。
在父亲的劝说下,他来到了边远小城,成了那里唯一一支足球队的主教练。
懒散的球员,困难重重的比赛,反而激起了尤里的斗志。
他决心一雪前耻,带领球队登上巅峰。
2018年世界杯在俄罗斯举行,《最后一球》于当年四月份上映,非常应景。
由丹尼拉·科兹洛夫斯基自编自导自演,影片是比较常规的体育励志电影,前半段铺垫中规中矩。
但后半段的球赛拍得甚是好看,细节到位,镜头的运用和剪辑的配合使得效果燃爆。
就是138分钟有点冗长,煽情段落有点过多了。
《一球成名》(2005)好片指数:74分桑迪亚哥从小就有足球天赋,他随父母从墨西哥偷渡到美国,却只能在洛杉矶过着贫苦的生活。
这天他遇到了伯乐,为追求梦想前往英国纽卡斯尔联队踢球。
然而一个毫无比赛经验的业余选手,就算再有天赋也很难在职业联赛立足,等待桑迪亚哥的将是重重的难关。
《一球成名》属于顶配的足球电影,齐达内、贝克汉姆等球星纷纷在片中出演自己,让电影充满惊喜。
同时故事性上也做得不差,桑迪亚哥的命运一波三折,观众的情绪也随之起起伏伏。
可惜电影拍得太满,将“遇到困难、解决困难”的模式无限重复,后来只觉得失去了趣味性。
而且故事也太散,缺乏主要矛盾,有点配不上电影的超豪华阵容。
续集电影找来了更多球星客串,但故事却要难看得多。
《伯尔尼的奇迹》(2003)好片指数:75分1954年,德国国家队在瑞士打入世界杯决赛,最终击败匈牙利队,夺得了世界杯冠军,《伯尔尼的奇迹》就是改编自这场真实的比赛。
理查德的小儿子马迪亚斯是德国球员赫尔穆特的粉丝,千方百计想去瑞士为他加油。
曾在苏联战俘营被关押11年的理查德终于还是带着儿子来到伯尔尼,感受发生在这里的奇迹之战。
影片不只是一部热血运动片,也不只是温馨的家庭片,而是借助这场足球比赛来见证战后的德国如何走出阴霾。
德国队以弱胜强战胜匈牙利自然是奇迹,而片中所展现的对战争的反思和对未来的信心更是奇迹,从这个角度来说,德国真的比日本强太多了。
《传奇的诞生》(2016)好片指数:75分贝利儿时家境贫寒,却凭借自己的努力进入国家队,并第一次参加了1958年的世界杯。
他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成为足球界的强者和传奇。
影片的故事很简单,剧情很套路,但节奏紧凑,贝利对于足球的热爱渗透进电影的每一秒钟,很容易的让观众为之感动。
但从电影层面来说,《传奇的诞生》其实比起许多同类型的体育励志片并没有太出众的地方。
如果电影的主角不是贝利就绝对不会有如今的效果,所以说到底还是原型太强大了。
《曼联重生》(2011)好片指数:78分19岁的博比·查尔顿终于获得了在曼联一线队出场的机会,与当时英国最出色的球员们并肩作战。
由于英国足总不同意推迟曼联队的比赛,他们刚刚客场对阵德国的拜仁慕尼黑队就要马不停蹄地飞回英国。
然而暴风雪让飞机冲出跑道,许多天才球员在这场“慕尼黑空难”中丧生。
灾难过后曼联如何重生,博比等幸存者又将如何面对未来的职业生涯?
《曼联重生》在细节和质感上下了不少功夫,加上真实的“慕尼黑空难”本身就足够悲惨,让这部电影异常感人。
还有什么比空难更巨大的挫折!
足球本就是让人热血沸腾的类型,而空难幸存者在球场上的浴火重生,更是对足球精神最好的注脚。
《破门》(2018)好片指数:78分汶川地震十周年,一部小众的国产足球电影悄然上映。
一个山区留守儿童足球队的师生们通过艰苦训练,参加全国少年足球比赛。
他们一路拼搏,也逐渐走出灾难的阴影。
原来这些儿童都是汶川地震的幸存者。
以闻名全国的四川安州区迎新乡小学足球队为原型,《破门》的“门”不止是球门,也是孩子们的心门。
前半段有点《棒!
少年》的感觉,足球并非孩子们成长的必需品,却带给他们成长与救赎。
如果电影一直按照这个思路拍下去也许会是更棒的电影,过多地提及地震灾难反而打断了叙事节奏,让电影的冲击力过于直白了。
《少林足球》(2001)好片指数:78分“黄金右脚”明峰因一场球赛名誉扫地,他偶然间认识了脚力惊人的阿星,并说服对方参加不久后举办的全国超级杯足球比赛。
阿星找来曾在少林一起习武的师兄弟,这些被平日生活磨平了棱角的咸鱼们组成“少林队”,他们在赛场上势如破竹进入决赛,遭遇的对手正是当年陷害明峰的强雄所带领的“魔鬼队”。
周星驰善于演绎小人物的故事,《少林足球》虽有功夫和足球两个元素加持,讲的还是小人物的梦想与奋斗。
其中阿星的师兄弟们得过且过地混日子,又被他逐一唤醒了熊熊的斗志,相信很多观众都是能够感同身受的。
作为周星驰的后期作品,《少林足球》刚上映时褒贬不一,却在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14提7中,随着时间流逝口碑一路逆袭,成为他的作品序列里很独特的存在。
《魔鬼联队》(2009)好片指数:80分传奇教练布莱恩曾带领二级联赛的德比郡重回一级联赛,创造了奇迹。
后来他接受了老对头利兹联队的邀请,成为了他们的新教练。
然而这份新工作并不一帆风顺,利兹联队的球员们对布莱恩充满敌意,前教练也对这位继任者频频攻击,他在魔鬼联队的未来似乎越来越黯淡无光。
布莱恩执教利兹联队仅44天就遭解职,这是他职业生涯中的至暗时刻。
影片在这段经历中间穿插了他带领德比郡崛起的剧情,两相对比更立体地展现了他的独特风格和个人魅力。
《魔鬼联队》由《女王》和《王冠》的金牌编剧皮特·摩根执笔,《国王的演讲》和《悲惨世界》的导演汤姆·霍得执导,加上麦克·辛的精彩演绎,这几乎是奥斯卡级别的幕后阵容。
整体来看影片非常饱满,人物刻画极其成功,让人印象深刻。
细节上也非常出彩,处处体现了导演和编剧的功力,是最好看的足球电影之一。
好了,今天的足球题材电影就聊到这里。
可惜的是,有几部高口碑足球电影我没有找到原片,比如伊朗电影《越位》,这里就不放进榜单了。
足球是一项神奇的运动,它门槛低,对抗性高,又需要团队合作,是少有的能风靡全球的运动。
而比赛背后的人和事要更加精彩,足球类型的电影正是利用赛场上的戏剧性和悬念感进行叙事,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的动人故事,刻画出一个又一个的鲜活人物。
不知为何,每次看星爷的作品,总是笑中带泪,笑过后总是悲凉,剧中小人物,虽然生活艰辛,卑微的活着,但依然坚强,心存梦想长江七号,少林足球,喜剧之王,其实它们不只是戏剧片,于我,更是励志片……
e,想不到这部片子竟然没有人来写评论?
挖考,这片子真的很不错。
当然,我第一次看的时候是觉得很一般的……不过,第一次我看的是电视台的那种点播,而且是电影版,所以,自然没有什么好感。
看完的反映是,星爷老矣……咳咳,但凡80年代出生的孩子,哪个不是看着星爷的搞笑片过来的,特别是《大话西游》更是得到广大学子的极力追捧,我上大学那会刚好网络普及化,论坛里啊充斥了对大话西游的赞誉。
咳,扯远了。
单说看完电影版的我,一直没有对这部片子留下什么印象。
直到一次在一个香港的bbs看到一个帖子在讨论当年最好看的电影,有人提到《少林足球》,同时还回味了一下其中的一段台词,我一看,考,竟然没有想起这段台词在哪里出现过。
那段台词便是著名的浆爆之言了。
于是我意识到,电影是被剪辑过的。
利用网络,很方便的找到了原版原音的版本来看,(sorry星爷,这么喜欢你的电影,一直没有看过正版),之后,彻底被这部片子征服了。
好几个被剪了的正是极具搞笑元素的片段。
这部片子给我留下印象特别深刻的还有“人如果没有了理想,那和咸鱼又有什么区别……”,让我觉得,这是一部说理想的片子。
嗯嗯,所以提醒想看和看不完整的人,这部片有过被阉割的情况,没有看完整会令观感大打折扣。
难道这也是没有人来评论的原因?
哦,哦,还有著名的火星人也是在这里发源的了,现在被广大网友发扬光大,河外星系都出来了……08年更新:最近看到有电影原声释出,时隔这么久,听起来还是仿佛回现那些电影中的场景出来。
很遗憾当年这部电影没能在大陆地区上映,在网站上观看过后,直呼这是一部精彩绝伦的体育片以及喜剧片。
本片充满着各种笑点,但在被无数的喜剧包袱逗笑的同时,又能被那无数的动人情节所深深感动。
从教练明锋到各个足球队员,其中每一个小人物的人生经历都充满着艰辛与坎坷,尤其是达叔饰演的明锋,他年轻时因踢假球被陷害,从此只配给对手强雄做牛做马,直到遇到了一群身怀绝技的少林习武者们,才一步步重回人生巅峰。
但这群人的成长故事也都着实特别励志,尤其是那一句“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分别”,他们都不甘心人生的沦落,愿意重整旗鼓,重回巅峰。
这种不言败的精神鼓舞着越来越多想挣脱传统束缚的人反抗强权,实现自己崇高的人生理想。
全片运用了很多特效,来将中国传统的少林功夫文化与足球运动相结合,绝对是极有视觉冲击力。
星爷的经典作开端各种狗血、夸张的做作做开场白……也算是标新立异草根的“人间疾苦”辛辣描述,让你心酸的时候不忘记笑,这是星爷的绝妙之一,什么《樱桃》苦情垃圾,星爷就是让你流泪的时候同时流露微笑甚至大笑……小高潮一:达叔:我还没准备好!
星爷:还等?
再等太阳就要落山了星爷普度众生啊,还等什么,心里有梦想就要赶快实现,否则就是白 了少年头空悲切啊中高潮二:人要是没理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振聋发聩啊!
或许你有梦想,但是往往是那句话,我们走的太远,忘记了出发的初衷!
高潮三:召集各师兄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酒店的小弟曾经是盖世的铁头功英雄,卖股票的下三滥是曾经的大侠,混吃等死的胖子曾经是草上飞……因为该死的世俗,因为让人无力的命运,因为这混混沌沌的世界(鲁达语哈哈)遮蔽了你的慧眼,多数芸芸众生忘记曾经那个火热的自己直到星爷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异类唤醒你好在他的师兄弟和猪肉佬、街边的神经病青年们都还没忘记自己的梦想,好在有的人还能坚持,但即使你有梦想又能坚持下去吗?
会因为无赖在球场的就干扰退缩吗?
是的,除非你心里有那种信念,“是大师兄回来了”,那不是阿弥陀佛而是你心里坚信的美好,希望一直就在你心里,特别是在艰难困苦的时候别忘记心里那个“大师兄”最后和魔鬼的PK再次显示了坚持的力量,成功原来只和失败差那么一点点,你坚持到最后了吗?
亲爱的朋友多年之后再次回味星爷的片子,泪流满面,曾经年少的轻狂,只看到星爷的搞笑和赵薇的大眼睛感谢星爷,星爷万岁!
恕我直言,一般人真的看不懂星爷的片子。
看得懂的人不会哈哈哈更不会说什么星爷情商低不懂笑点何在。
虽然大家都在哈哈哈,甚至认为高冷都笑出泪,可是你们却没有想过的哈哈哈却建立在片中人的痛苦之上,也许是你们铁石心肠,也许是我自作悲伤。
星爷片子主题核心一直是悲伤,所以他才是喜剧之王。
愿星爷健康,愿懂得的你们不在悲伤。
——《你不是真正的快乐》
可以说周星驰的电影陪伴我整个青春!
说到励志片大都想到周星驰,因为他在电影里总饰演小角色,小角色最后肯定要蜕变成大角色,所以周星驰真是当时的励志达人;这是一部由周星驰自己自导自演的励志电影,他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请来的这些演员,一个个全是经典!!
里面的他也是小角色,应该大家都会对那句: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特别印象深刻吧,因为那句话一直被有些人玩笑般地否定,因为咸鱼也有梦想那就是咸鱼翻身。
【8.8】1、重新再看,依旧好看,星爷就是星爷2、剧情紧凑不拖泥带水,很有想象力,把少林功夫与足球结合起来了,如果足球场上真能这么踢,那也是很炸裂的。
而且反派虽然哇哇叫,但确实有实力,通过在水中练习踢足球来提升爆发力,还用上了美国的新药(这个是个老梗了)3、是兄弟们也是一个二个很有趣,最胖的是轻功水上漂,还有那个吃鸡蛋的,被胖子多次压在身下,最后还挺身而出、英勇就义(没死)4、星爷的女朋友,居然能这么变,三次出场,装扮很不一样5、甜在心里头馒头铺——用太极揉面团(相信很多人看过这个电影后在揉面团的时候模仿)、酱爆的舞蹈、那双破鞋和上面的两次补丁6、不要放弃梦想、也不要丢下爱人、人也要尊严,这是这个电影想表达的吧?
7、星爷真是人民的艺术家,不刻意精致,棕色的皮肤
特别佩服这部电影里的演员。
水上漂师弟因为是“特别爱吃鸡蛋”的人设,所以可以连掉在鞋带、别人裤子上的碎生鸡蛋都吃。
铁头功大师兄因为是“特别容易没骨气”的人设,所以会任被玻璃瓶爆头,脱下自己的短裤当白旗,并顺手套上对手的内裤在头上。
太极的阿梅因为是“特别自卑”的人设,所以不洗头,满脸油光和痤疮,还被主角打过两巴掌却不生气。
甚至连“扮美”也是扮成很丑的美,不然就是光头,唯一的美丽形象就是片尾出现在大楼上的“功夫情侣”海报。
为什么我爸不是李嘉诚因为是“秃顶”人设,所以……一直是秃头。
这些敬业的表演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在电影、电视剧里看到过了。
上一部好像是《疯狂的赛车》,那部里面的主要角色基本上不是油光满面就是汗流浃背,还有秃头。
首先可能大环境觉得我国的经济已经腾飞,不用拍这些惨兮兮没自尊的电影了。
再来是可以想见现在国内的演员,更喜欢的是演员身份给他们的明星光环、代言人光环,穿梭在时尚秀场的形象是他们最热衷维护的。
什么?
电视剧电影里要扮丑?
办不到!
头发烫成卷发,假装自来卷,脸上画点麻子戴副大框眼镜就算是突破形象了,甚至可以因此获奖哦。
畅想到就算这部电影里的香港明星如今还能这样演,新一代的明星演员们会投入到剧情里吗?
不会,只会用同情可怜的眼神来看待吃鞋带、吃碎掉的鸡蛋、戴别人内裤的表演。
不少新一代“演员”没有什么生活体验,也没有学院理论支持,他们从模特、爱豆转行而来,最擅长的是控制表情,找准机位,露出落枕般的姿势,皱眉是最拿手的表演,以此来表达“此事必有蹊跷”的神秘莫测的心理活动。
欢迎各大“表演”艺术家对号入座。
作为周星驰自导自演的第二部作品,《少林足球》不仅斩获第38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奖,周星驰还凭借这部电影获得第2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男演员(提名)、第21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导演的称号。
可见《少林足球》的出色是得到大众和专业人士普遍认可的。
周星驰心中的少林足球大家都知道无厘头、搞怪和夸张是周星驰电影的一贯风格,《少林足球》当然也延续了众多周星驰经典电影的无厘头基调,但它却和之前的周星驰电影有那么一些不同:较之以往的电影,影片中男主五师兄(大力金刚腿)少了种种心机和世俗情绪,表现更多的是认真、单纯和乐观。
穿着破烂,靠卖垃圾为生,却没有怨天尤人,在和废品回收站的老板讨价还价时笑着离开;
怀抱着全民习武的梦想,为了将少林功夫发扬光大,和大师兄商量方法,唱歌跳舞加少林武功;
不忘当年的师门情谊,一步步地唤醒各位师兄弟习武初心,成功劝服六人再聚,谨记师傅的教诲,不打架只“踢球”。
尽管周星驰电影出现过很多类似的小人物,包括《大内密探零零发》中不会武功被皇上贬低的零零发,《食神》中落魄到被群殴扔在街角的史蒂芬·周等等,这些角色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令人讨好的性格,但《少林足球》中的五师兄虽然穷困潦倒却从来不会伤及身边的人,他身上只有对朋友的鼓励和安慰和一往直前的蛮劲。
我想这应该也是最接近周星驰“想要”表现的那个自己。
在周星驰许多电影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关于功夫和武侠的片段,比如《食神》中史蒂芬·周到大陆学厨艺结果误入少林寺遇到十八铜人,《功夫》中骗小孩的《如来神掌》秘籍,还有《国产凌凌漆》中会铁腿水上漂的铁腿。
在《少林足球》中六位师兄弟分别拥有铁头功、大力金刚腿、铁布衫金钟罩、鬼影擒拿手、旋风地堂腿、轻功水上漂等武功,这样的设定可以说将周星驰心中的武侠世界用最通俗的方式展现了出来,影片中大量关于武功技能的动作铺陈就是例证。
影片结尾,还是在开头的时代广场,还是发生同样的事件,但不同的是人人都已经学会了适合自己的武功,并把武功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去。
“天下无人不习武”的理想世界,在电影中得以梦想成真。
出色的导演能力不要以为整部影片以无厘头为基调就小看这部电影,毫不夸张地说影片中很多地方都经过仔细推敲,不管是搞笑的片段还是深情脉脉的感情戏,都经过仔细的安排。
影片开头,周星驰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收破烂的人,少林功夫日渐式微,影片结尾,周星驰已经功成身就,但还是穿着旧鞋,只是加上了补丁,而周围的人都已经熟练武功,这不就是写作中常用的“首尾呼应”么?
周星驰将黄金右脚扔向自己的易拉罐一脚踢飞,数日后黄金右脚发现空罐镶嵌在墙壁上,意识到大力金刚腿的惊人之处,随后拔除易拉罐墙体倒塌,发现周星驰正要让打他的人道歉,同时再次展示了他的功力,让黄金右脚燃起了组建球队的意愿,情节安排得十分巧妙。
而甜在心馒头的梅施展功力的那一段,则是为后来梅剃光头出现顶替守门员,并用以柔克刚的太极力挽狂澜拿下冠军埋下了伏笔。
这种最简单、最朴素的东西却往往在最后时刻逆转局势的故事架构,也带有浓厚的周星驰电影的色彩。
值得一提的是赵薇饰演的角色,在开始周星驰偶遇梅(赵薇)时,他只是单纯因为梅揉捻面团时高超的功力所折服,心中仰慕。
后来梅把修补好的鞋还给周星驰,周星驰又带梅去看名贵服饰,梅以为周星驰喜欢自己,甚至鼓起勇气跑去整容。
直到和众位师兄弟晚上喝酒打闹那一段,大家当着面说梅长得丑,才意识到自己只是一厢情愿,次日连做的馒头都苦涩无比。
其中梅摆pose,笑着笑着突然生气那一段,还有周星驰想把票给梅,最后捡起地上的馒头用排水管的水冲了一下就吃了起来,然后镜头切到梅的泪水滴落的画面那一段,都是值得品味的。
除此之外,大量的笑点就不用说了,这离不开周星驰出色的导演、编剧能力。
夸张和酷炫的动作设计有些人总是难以适应周星驰电影中夸张的设计,甚至有人对《少林足球》评头论足:这算什么踢球?
的确,电影里很少关于足球技巧的描述,比赛踢球的场景,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夸张的动作设计完成的,但也正是这些大幅度的动作定格、前后对比夸张的人物表情、慢镜头下酷炫的特效和令人血脉贲张的音效,激起无数观众心中那种“一定要赢”的燃点,也成就了独一无二的周星驰风格的电影。
除此之外,《功夫足球》还诞生了无数金句,譬如“扫地只是我的表面工作,其实我的真正身份是一个研究僧!
”“ 打打杀杀你找别人吧,我可是受过高等教育的。
”“ 我这双名贵球鞋原价两块钱,因为是你,算一块五,我多拿你一个馒头就好了。
”……最后,用一句经典台词结尾:做人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浮夸,当时笑笑就过了,没看出沉淀出什么来
在周星驰的电影中,任何一个群演或配角都让人过目不忘;最大的亮点莫过于赵薇的压轴出场,气势如虹、坚不可摧、所向披靡,带领整个队伍成功翻盘,延续了周氏无厘头喜剧一贯的励志主题,即小人物的逆袭。从很多细节可以窥见,周星驰对于小人物的包装前后有着非常鲜明的反差和对比,比如那双被赵薇缝补的鞋,出场的时候自带贫民窟的属性,结尾则是跨越阶层后的无限荣光,也从另一面透露出周氏无厘头喜剧背后的辛酸,它带有励志的色彩,也是笑过之后有一丝感伤的童话。
主打的就是一个漫画感,吊威亚特效踢球现在看还是很酷。
梦想?咸鱼?其实没什么区别
笑点尴尬,节奏也差
#第六届香港电影展#重看,满满的鸡血,还是满正能量的。
其实还不赖,但星爷的事业高峰不在此
看不下去了
星爷的片子,内涵只有一个:小人物————最后成功。除了这个,其余就是让你笑。
小时候看只记得特别搞笑,长大后看见了小人物的辛酸。
作为一个球迷看这个实在是太痛苦,即便是我知道足球只是周星驰拿来的一个幌子而已。
以前看的。前面还可以哎。到最后也忒没创意了吧
咸鱼未翻身。
他的转型在我看来是比较失败的,尽管商业收入并没降低
不记得什么时候看的了,上大学以前吧,也不记得看没看全,没感觉
“做人如果没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
你回火星去吧,表来地球吓人啦
看十分钟就知道和《功夫》是一部电影两张皮,敢说周星驰作为导演的才华为0。讨厌他电影里所有的特效,充满了轻飘的“奇迹”。讨厌每个镜头都想要“颠覆你的预期”。
失意总只是一时,奋起直追才是硬道理,不过前途也不会太顺利,唯有坚持。。
兩粒星俾晒张柏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