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过去,我离开了儿童片疏远了哆啦A梦;长大之后,我更热衷于青年向或是小众向的动漫。
不过最近《哆啦A梦:伴我同行》在国内上映,吸引我去了趟电影院,看完之后却没有怀旧的感动,反而越想越不对劲,越分析越觉得可怕。
哆啦A梦的原著是由许多风格各异的作品组成的系列科幻喜剧,这次3D动画电影是将几个经典故事改编之后串联在一起的,这就牵涉到一个问题,哆啦A梦存不存在一个明确的主线情节?
如果从故事的开端来看,根据首章《从未来之国千里迢迢而来》的剧情,哆啦A梦似乎是励志向作品,野比大雄理应被改造成社会上的强者,然而在后来的作品中我们看到,成年之后的大雄还是那副吊儿郎当样,只是能娶到静香。
与娶静香关系最大的两个故事中,不难看出原作创作方向的转变和升华。
《雪山上的浪漫史》实际上是讽刺性作品,嘲笑了男生刻意设局骗感情的行为,大雄的动机不纯,这种行为并不光彩,所以才会变成笑话,那段订婚情节更倾向于嘲讽;《大雄的结婚前夜》强调的是父母对子女的爱,以及人格高尚的重要性,再引申出丈夫对妻子的责任,1999年版动画更是加入了救小猫送小猫的关键情节,也有夜间踩到花草都认真修复这样的细节,都体现出大雄的温柔善良——前贬后褒依据的是道德判断,两个故事都不渲染娶到美少女的喜悦心情,也不再提换掉老婆改变命运这回事了。
原本根据首章设定,大雄作为满身缺点的废柴,又要避免将来失败的人生命运,那么故事只能有两个走向,要么是搞笑型的烂泥扶不上墙,要么是励志型的努力改变命运,这两种企图在作品中都有出现,然而最终的主线既不是大雄培养失败始终一无是处,也不是努力提高自己变成社会精英,而是反过来挖掘出他身上的闪光点,那就是纯真善良的童心。
无论是和市井化的胖虎小夫相比,还是和品学皆优的出木杉相比,大雄虽然有着很多的不足,身上的功利色彩却是最少的。
他太无能太没用,反而最纯真最有童心。
换句话说,大雄代表了成人社会的反面,现实社会是讲求功利的,总要看一个人“有没有用”,一个人为了融入社会,就要使自己变得“有用”,用功利来衡量人生价值。
大雄无用却天真淳朴,拥有更纯粹的心灵,就在这个意义上,他的废柴形象超脱于功利世界之外。
另一方面,大雄又代表了非精英的普通人,体现出芸芸众生的七情六欲,从毛病多多的平凡人身上发现心灵的闪光点,对于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关照和肯定,这就构成了支撑作品的正能量。
从改造自己适应社会需求,追求世俗成功的功利倾向,转变为对赤子之心的坚守,境界自然提高了不止一筹。
不过这样一来,故事的走向就已经背离了首章设定的线索,虽然大雄在未来娶到了静香,但是改造自己以便成人之后在社会上取得成功,为子孙后代创造好的生存条件,这个初始命题被淡化处理了,因此也就难以完美照应开头,无法圆满收尾。
与此同时,机器猫既然成为了儿童世界的精神象征,那么必然是在成人之后会失去它,这在逻辑上是理所当然的,网上有很多盛传的哆啦A梦结尾,有的还很黑暗,其出发点便是在于此。
不仅如此,哆啦A梦作为正经的科幻喜剧,最突出的成就仍是探讨科学与人性的关系,这是科幻作品永恒的主题,也是那个年代动漫的主流风格,《铁臂阿童木》不也是如此么?
《哆啦A梦》的巧妙之处在于采用了儿童日常世界来探讨重大问题。
哆啦A梦的道具五花八门,代表了科技满足人类欲望这个命题,人在不同欲望的驱使下运用高科技,又会带来不同的结果,体现出人性和社会的复杂。
因为描写对象是群小孩子,儿童的欲望不及大人强烈,所以故事能在轻松诙谐的氛围中展开,但这又不削弱内核上的思辨色彩。
藤子不二雄创作的《哆啦A梦》做到了以小见大,举重若轻,既能诙谐幽默,也能浪漫诗意,因此在世界各地获得了广泛赞誉。
然而在如今的媒体宣传中,哆啦A梦往往被简单解读为满足儿童梦想的存在,就像圣诞老人那样给儿童派发礼物的角色。
人们好像忘记了原著中常常暗含的道德训诫,得到某件道具只是故事的开始,后面的选择将决定结局的好坏,不少故事都是使用者动机不良,以高科技被滥用,导致崩溃性结果而收场的,对科技和人性的反思才是作品的精髓。
回过头来看《哆啦A梦:伴我同行》,这个电影以追根溯源的方式,重拾了原著首章的设定,并做了进一步的强化,于是乎科学色彩被淡化了,主题回到了改变命运上来。
然而一旦脱离了原作调侃式的喜剧氛围,真正在现实的意义上,将娶到美少女作为人生目标来奋斗,不仅有物化女性歧视胖妹的嫌疑,而且格调着实不高,根本就撑不起励志的主题。
对于励志类作品来说,同样需要超越庸俗功利色彩的高层次目标,才能使主人公的奋斗获得升华。
毕竟原著在事实上是以科学幻想为支点的日常生活喜剧,并非励志动画,也不是恋爱作品。
《哆啦A梦:伴我同行》以全3D的画面,现实化的风格,将喜剧转变为正剧来讲述,气氛已经完全不同。
仅凭原作几个相关的情节,根本完成不了励志或是恋爱的叙事逻辑,反而将原作前后意向不一致的地方暴露出来了。
假设大雄立志改变自己,成年之后就不该是那个样子;假设这是描写青梅竹马之间的爱情,怎么又不见两人逐渐加深感情的过程?
这部电影可怕之处在于,它将初始设定中的功利性因素放大,并以此重新整合了剧情。
娶个美少女就是人生幸福,哆啦A梦帮你把妹,从小学生的时候抓起——电影实际上灌输了那种“千万别输在起跑线上”的功利主义观念,大雄为了娶到静香从小努力,直到最后成为胜利者。
对《雪山上的浪漫史》的改编,尤其体现了价值观的转变。
像这种算计女人感情的行为,原本是受到讽刺和挖苦的,而在这次的电影版上却是明贬实褒,最后不仅没失败,反而超额达成了原本就很功利的目标。
穿越过来的幼年大雄尽管表现不佳,却获得了静香的告白,与成年的自己一道,不仅能挽回过失,而且在把妹上做了接力。
《大雄的结婚前夜》,99年版的场景是淳朴的乡间而不是繁华都市。
成年大雄与老师对话之后,躺在草地上,仰望星空,满天繁星下,呼唤哆啦A梦的名字。
静香是在酒店里试婚纱,晚上在家里与父亲有对话。
静香的父亲,大雄的老师,都是老知识分子的风范。
换到这部新电影,故事场景被移到梦幻般的城市中心,静香的家里如高级酒店般奢华,爸爸像个大老板,同样的台词在富丽堂皇的环境中说出来,已经没有了那份质朴。
娶个大老板的掌上明珠,倒是真的能改变命运。
老动画里面救小猫送小猫等温馨情节也不见了。
时代真的变了,在《哆啦A梦:伴我同行》中,着重刻画大雄处心积虑求娶静香,为生存敢于和胖虎打架,却不见他待人待物温柔善良,而静香也不再是邻家小妹,现在已被塑造成高岭之花。
安倍政府将哆啦A梦作为文化软实力代表,电影中14年后的东京像个未来社会,尽显超前的科技,极致的奢华,竭力向观众输出日本富裕先进的高端形象,掩饰这失落的二三十年。
遥想哆啦A梦诞生的1969年,那时候日本经济正在飞速发展,哆啦A梦展示着各种未来科技的同时,日本产品也在世界各地逐渐热销起来;几十年之后,泡沫经济破灭,日本的产业,日货的市场都在不断萎缩,哆啦A梦现在变成了屌丝的意淫,政治的符号。
文化需要正本清源,对于当年的小读者来说,哆啦A梦激发了他们对科技发明的兴趣,上天入地探索世界的愿望,这才是该系列作品最积极最被大众接受的地方。
如今这部3D电影却将哆啦A梦演绎成屌丝追女神的庸俗戏码,连真正的励志都谈不上——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不是靠娶个美少女来完成的。
这样的动画作品现在还少么?
某个弱受的少年,因缘际会获得神力,于是付出不多的努力,就能轻易改变命运,最后抱得美人归。
机器猫就是神力,静香就是美少女,只可惜原著设定有限,大雄暂时还开不了后宫。
无非是商业资本灌给大众的迷魂汤,给你幻想,给你宽慰,同时又麻醉你,让你停留在虚幻的美梦里,失去警觉,不知不觉中沉沦下去。
情怀,情怀,情怀在哪里呢?
好比《仙剑奇侠传》,初代有着浓厚的草根意识,引起了广泛的共鸣,等到八年之后的仙剑二,李逍遥摇身一变成了蜀山掌门,王小虎成了名门新秀,哪里还是当年的平民立场?
哪里还有前作中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
今敏的《妄想代理人》中,有个名为玛洛美的玩偶,代表了人们对现实的逃避,如今的商业推广是想将哆啦A梦变成玛洛美么?
借哆啦A梦逃避现实的人,真该醒醒了,机器猫原本不是这样的。
PS:《哆啦A梦:伴我同行》的导演是八木龙一和山崎贵,前者此前拍过《宇宙战舰大和号》真人版,而后者此前拍过《永远的0》——都是有名的右翼倾向作品。
像是日本右翼试图重释经典作品的一次尝试,可不止是表面上的所谓情怀。
哆啦A梦本来应该是美好的童年记忆,或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曾经的大雄/静香,但是二十年后再重温,我不再是那个崇拜哆啦A梦的我,带着现实的有色眼镜看,一切都变了味。
我开始质疑大雄的择偶观(动画片里也是个看脸的世界?
),静香的婚姻观(因为被需要而不是因为被喜欢的奇怪理由选择婚姻),影片的意义(只是纯属娱乐?
这样的片子给小朋友们看的教育意义何在?
)......最后以一个人打败胖虎的方式证明离开哆啦A梦后大雄的成长略僵硬,表示没有被感动到......所有的心思都放在静香身上,除了静香没有其他重要的事,这样的大雄讨人喜欢吗?
凡事都要依靠哆啦A梦,从来不听别人说完话就冲动行事,这样的大雄值得静香去爱吗?
因为大雄需要别人的照顾就舍身取义?
这是怎样的逻辑?
细想来也正是大雄的种种不足才有哆啦A梦出现的必要吧,设定就是这样了。
有时候,这层需要能更好的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吧?!
长大的疼痛的现实就是,不再有孩子的童真,你可以说自己还有一颗童真的心,却无法掩饰那双浑浊的眼睛。
所以看完我不开心,某种程度上并不是电影拍的不好,是因为被迫承认自己已经苍老。
这不是一部给大人看的动画片,把大人的视角和心理强加于动画里是不对的,哆啦A梦永远属于孩子和童年。
反过来一想,电影其实也戳中了现实,他们,不正是选择了大雄的选择;她们,不也选择了静香的选择!
大雄的世界里,需要的时候,哆啦A梦永远会回来。
最好的存在,莫过于有“哆啦A梦”在。
我想,陪伴我们青春的人儿虽然随风而去了,还会有陪伴我们变老的人们,我们要做的只是用心去寻找“哆啦A梦”的存在并且珍惜。
ps:这种现代立体感小人真是不爱。
(就像人老了不爱听新的流行歌曲,是念旧,也是脱节)
当你还是孩子的时候。
当你一夜之间长大的时候。
当你注意到落叶的时候。
当你被雪花包围的时候。
一定有些什么是在你身边的。
“我想一直在你身边,直到你不需要我的时候。
”——哆啦A梦 有所得而有所失,有所失而有所得。
失去的时候,才明白理所当然的陪伴并不存在。
当你的愿望得以实现,满心欢喜满心愉悦的时候,那个一直陪伴你帮助你的存在悄然离去,他要去帮助下一个拥有美好愿望的孩子。
而你高兴得很快便忘了他对你微笑的样子、他拥抱着你坚定的说着加油的样子。
心平静之后你才发觉周围好像少了点什么,只有一种暖暖的感觉,淡淡的环绕着你,仿佛一直都在,直到永远。
假如你从没来到过我的世界,那么······ 又突然想起传说中的孟婆汤、三生石。
一个代表忘记,一个代表找回。
我写过很长一段话,突然不见了。
我给的影评是这部电影玷污了孩童时美好回忆与珍藏。
不要与我争,我自有我的观点。
小时候哆啦A梦还叫小叮当的时候,我并不知道他被那么多人“喜欢”,我的印象中,他是拷在电脑里,百看不厌的,我最爱的,大人嗜毒,小儿喜玩。
日语原版的小叮当,我喜欢听他们的配音,虽然那时候的我还什么都不懂,我只是觉得好听,即使那是另一个国度的文化。
时隔多年,身边喜欢小叮当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我无法和人群讨论哪个情节真是好看,也无法和他人述说,我是为什么喜欢。
小叮当的意义对于每一个孩子,是神圣的,是一份信仰。
不是因为他长的萌,动漫里他的存在,是一步一步获得观众的喜爱的。
那时候还没有萌这个词。
在知道小叮当要上映那刻,我觉得心情很复杂,复杂到哭了。
或许是我给予了过多的期待,在我一大早起来看了这部片子之时,我恨不得起身而出。
编剧山崎贵先生,我不知道您哪来的自信要写出这样一篇剧。
你真的看过小叮当吗?
真的理解他在我们这一代人心中所代表的意义吗?
如果真的有一集集的看过,就知道大雄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小男孩,不是胆小没担当的那个男孩,您在写什么?
那段心灵鸡汤般的话?
可恶心人了你知道吗?
强行心灵鸡汤以引起共鸣吗?
还有胖虎,他虽然力气大,但不是一个为了欺负就去欺负人的小孩,不然那么多次探险为何每次都会有胖虎?
小夫家里有钱,说话带刺没错,但是我印象总小夫也是一个会关心同伴的人,静香呢?
网上铺天盖地一片剖析之声,或许人们看的很得意,但是我还记得小时候静香就是一个甜美乖巧有正义感的小女孩,我真不知道原来毁了童年的回忆也会觉得很开心,这很自豪?
小叮当叫大雄妈妈叫妈妈,所以他是一个家人,不是来送幸福的机器猫。
可是这电影放的都是啥?
因为小叮当萌,所以你以为主角只是他一只?
不是的,每个人都是主角,我不曾偏颇,我都喜欢,有了他们,才叫小叮当,小叮当不只是一只猫。
云上王国,地底世界,因为没有时间,删减了我可以理解,换装相机,那个莫名其妙的蛋,不恶俗吗?
当电影厅响起人们欢快的笑声时,我心中只有悲哀。
是啊,仗义没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是什么样的意义趋势着这部电影上映了呢?
这样一部 烂片。
情节恶心恶俗,配音翻译可笑生硬,鸡汤灌得毫不走心。
对啊,很多人没看过小叮当哦,是啊,他们看完就知道:“哦,原来你小时候信仰的是这个呀,巴拉巴拉小魔仙一般的东西。
”因为他们没看过,因为制造了这个噱头,因为我还去捧了场,很多本来不了解的,以为自己了解了,还可以沾沾自喜,我爱哆啦A梦哦,我才不在乎情节不在乎内容呢,只要萌就可以了呀。
还有的被带着了解,哦,这样一部烂片,一个烂形象何以影响那么多人?
他们都傻吗?
是啊,我那么珍惜,那么宝贵的一个小叮当,就这样被我自己毁了,我相信了这噱头,我满怀期待,我追忆童年,就这样。
F. Fujio Fujiko走后,再无小叮当。
我永远都要记住,千万不要再拿利刃,刺伤我心中最宝贵的小叮当。
我哭泣不是感动,而是愤怒。
发在微信的图文完全版: 一部毁童年的电影,但仍然可以看。
哆啦A梦,和电影有关的七篇原作漫画解析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NDAzMzcyMA==&mid=207184954&idx=1&sn=dd27f66524585c6f600b441b3036552a#rd藤子f不二雄最擅长的异想和梦现,被恶俗爱情主线覆盖,仿佛精虫上脑的猥琐大雄,开篇就是直飞云霄的春梦,只有在用时光布长大一段因格外无能而略显天真。
这是和原作意趣相差极远的一部电影,桥段搁三流爱情电视剧里也属别人玩儿剩的。
更不用说成年静香的配音,北京胡同口音,更让我有种在看国产三流爱情电视剧的错觉。
哆啦A梦中大雄和静香确实是有暧昧关系的,但主要体现为欲望,并不常用爱来粉饰。
静香屡屡洗澡时被撞见,裸体常常曝光,每个角色都会围绕她露出好色的表情,这是爽快的少年儿童的性欲,是藤子不二雄的真诚。
在电影中,却因为侧重,被搞成了爱来爱去的言情戏路,小学生持续处于这种状态,感觉很假。
至于后三分之一,其实无需是哆啦A梦,任何故事都能编出类似结尾,给角色制造些必须分开的牵强理由,天下没有不散的聚会,配合电影即将散场的失落,都可以制造巨大的伤感。
然而本篇体现的离别更似宠物情结,一种抹杀一方独立意志的意淫,是对哆啦A梦的侮辱,哆啦A梦不是伴你同行的奴仆或宠物,将一个独立个体简化为忠犬,这是哆啦A梦的大白化。
纵观藤子不二雄的作品,没看到过这么恶心的别离(原作中曾有哆啦A梦不得不离开的桥段,却是有自己的事情要走,而不是服务至主角幸福后必须离开的恶心设定),Q太郎,怪物太郎,他们也都是有自己的事要做,选择离开平凡的主人公小伙伴,离别伤感却不刻意煽情,是真诚的,不同于电影里哆啦A梦这样缺少独立人格,为你存在式的虚伪设定。
综上所述,这部电影当场能骗得眼泪(包括我),却掩不住变质的哈喇味。
可能很多人会说,看哭了还不是好电影?
或看笑了还不是好电影?
但硬煽可以哭,硬挠可以笑,哭了笑了回味起来不仅什么都没有,还一嘴哈喇味,这能是好电影吗?
当然,乐意吃这套的人不在少数,不用说那些分不清硬煽和感动的人,也不用说那些冲着哆啦A梦就愿意全额买单的人,最重要的是,还有大批根本就是吃哈喇油长大,爱好哈喇味的人,即使电影不提供,自己事后也要拿哈喇油重炒一番来满足自己的人(就是那些写下“我希望我转身离开的那一刻,你便忘了我”,或“每个人,终究要学会一个人独自长大”的人)。
综上所述,这部电影会取得口碑和票房的双重胜利吧。
不知道是我长大了还是剧情毫无新意,感觉大雄让人生厌,根本就没有改正任何缺点,迟到了就用任意门解决,你就不能早起吗?
考试不好就吃记忆面包,你不能真正的用功吗?
用功一次就说自己为什么就算用功也考不好,大哥,你记错考试科目这也算真正的用功吗?
最后终于要改变自己去救静香的时候用的方法居然是让未来的自己开车过来,亲,你这是作弊!
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身上有懒惰懦弱胆小爱吹牛没意志等各种缺点并且只会依赖别人没法自己解决问题(后来证明自己可以的方式就是死皮赖脸的让胖虎认输,难道不是应该提升自己的能力让别人不敢欺负自己吗?
)而唯一的优点是“能感受别人的痛苦悲伤”那他也根本不会娶到静香这样的女生吧,并且情节各种无聊煽情还有漏洞(居然以“说的话是谎言”这种方式让哆啦A梦回来,如果大雄自从喝了那什么的药水之后一路上说的都是谎言,那他回家之后说的“我回来了”不是也应该是谎言吗?
为什么妈妈的回答却很正常,她听到的难道不应该是“我没回来”吗?
),配音也相当的难听,大雄一哭闹感觉声音聒噪的要命,而成年之后静香和大雄的配音感觉和年少时的配音完全不在一个次元。
的确,哆啦A梦给年少的我们很多美好的记忆,但是从客观的角度来说,一个小孩如果小时候老被人欺负并且总是考零分总是犯相同的错误并且屡教不改,那么是他自身的问题还有父母的教育方法问题居多吧?
而且如果没有从小教导他应该诚实勤奋认真学习,那么他长大后那些坏毛病是不可能改的吧,光靠善良有同情心在这个社会上可混下去。
建议男生别看这部电影,特别是屌丝,不然以为自己只要靠着一颗真心长大后都能娶到像静香这样成绩优秀又善良又漂亮的女生呢。
生活在日本东京的野比大雄(大原惠美 配音),是一个学习不上进、日常迷迷糊糊并且饱受同学欺负的男孩。
他的性格不仅左右着自己的事业和婚姻,还对未来子孙产生莫大的影响。
为此,大雄孙子的孙子世修(松本さち 配音)带着猫型机器人哆啦A梦(水田山葵 配音)乘坐时光机突然来访,期望彻底改变大雄及整个家族的命运。
在哆啦A梦的帮助下,大雄不再受到胖虎(木村昴 配音)和小夫(关智一 配音)等人的欺负,他喜欢美丽的女孩源静香(嘉数由美 配音)。
为了实现和静香结婚的命运,他和哆啦A梦穿越时空,见证了决定人生的最关键的时刻和事件。
当大雄慢慢开始变得幸福之际,哆啦A梦也到了必须返回22世纪的时候
上映第二天,去了电影院。
开播之前,放眼望去不是带小孩子的家庭组合就是情侣or女子组合。
我还在心想我一个男的来看到底合适不合适。
可是剧情过半之后,泪腺完全崩溃,直到最后结尾,止都止不住。
这真的是一部完全不同于普通哆啦A梦剧场版的作品。
剧情来说,几乎完全没有新的内容,就是拣了重要的几段重新描述了一遍。
方便老朋友们回忆,方便新小朋友理解剧情。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只是一部还不错的动画片电影。
对于那些在黑暗中抹泪的大朋友们来说,我想,是勾起了很多的回忆吧。
不单单是那些哆啦A梦漫画电视电影陪伴的日子,还有那些在成长中消失在你身边的人们。
8月9号,刚好又是一个好友结婚的大喜日子。
很遗憾,我依然无法出席。
看到未来的大雄对着睡着的多啦轻轻一笑,对年轻的大雄说:我想,我还是不见了,那是你年轻时的伙伴,好好珍惜和他在一起的日子。
我就开始忍不住。
有多少人,在你成长的路上一路相伴,给你带来欢笑和力量,又在你成长的路上,渐渐消失。
听到多啦要走了之后,大雄独自一人面对胖虎被打到不成人样依然坚持直到最后胖虎认输。
我们又何尝不是,失去了庇护,直面了软弱,最终一个人,在这个社会变的坚强而勇敢。
到最后大雄可以靠着多啦留下的道具召回自己的小伙伴,可是我们的青春,就这样随风而去不见了。
而在那些记忆里可爱的人儿们,也终究只剩下了记忆。
再也回不去了。
Stand by me,哆啦A梦。
谢谢你们,我曾经的小伙伴们。
大雄第一次戴上竹蜻蜓,哆啦a梦陪着他,飞过静谧灿烂的银河,飞过灯火闪烁的都市,飞过皎洁温柔的月光,然后来到了美丽姑娘的窗边。
真的好可爱呢,是大雄喜欢的姑娘吗?
然后大雄瞬间红了脸。
我就是从这一刻开始落泪,直到影片结束,彻底哭成傻逼。
大雄是个多不争气的孩子啊,似乎一点优点也没有,好不容易打算努力学习了,可居然复习错了科目。
哆啦a梦早早的迎接他,等着他考试的好消息,他却拿着零分的考卷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什么时候都不是一个省心的孩子。
可即便这样,我也如同哆啦a梦一样舍不得离开他。
早上看着他慌张的起床,看他迟到,考零蛋,看他被胖虎欺负,看他哭着跑回家……真想永远这样陪伴他。
静香说,我回答你ok。
我又哭又笑,好像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终于有了着落,竟无比的安心起来。
没有了哆啦a梦,你也要好好的呀。
你可以自己拯救自己,可以相信未来的自己,可以让哆啦a梦终于能放心的离开。
你终究是要长大的。
尽管你总是小学生,但我们都知道,人都是要成长的。
我们不能陪伴你更久了。
我第一次爱上的那个男孩子已经再也不见,我曾经的伙伴也各自散落天涯,我以往的斗志正在慢慢消磨。
我终于变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我没有时光机,没有蓝胖子,没有重孙子来为我解燃眉之急。
我甚至不敢想象面对未来的自己会以怎样丢脸的样子出现。
哆啦a梦,时间跑的好快,我太累了,跟不上了,怎么办?
又到了暴露年龄的时候,作为一个老家伙,我还是习惯于叫这个蓝胖子为小叮当或者机器猫。
因为哆啦a梦这个名字,是1996年,藤子·F·不二雄逝世之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全世界的官方统一译名!
不过还没有一部动画片,在从第一次在电视,漫画上相约之后,直到如今其主要角色有那么多的译名。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哆啦a梦》的火爆。
哆啦A梦(Doraemon),Dora取希腊语意为“上帝的礼物”,emon来自日语“卫门”的读音,Doraemon有“守护天使”的寓意。
这个影片满足了我们所有的幻想,只要拥有一个蓝胖子就仿佛拥有了全世界,大雄是幸运的,但多啦A梦和他始终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分离也是必然的,很多人不喜欢遇见因为会有分离,但不管是遇见还是分离,在一起的日子才是最美好的
还是屌丝意淫啊,还这么碎片化,太不好看了,从小就执着于婚育问题,也是挺奇葩的,结尾NG彩蛋挺有意思
在一堆恶意成人解构静香是小绿茶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清晰的洞察,野比大雄是个玛丽苏式的小基佬——无能、爱哭、脑洞大、歇斯底里、作、纯情善良并且有大挂的受。然后这个作品叫做《多啦A梦》,男主角是机器猫,女主角是大雄,该电影就是讲神备胎男一无私奉献为爱人形婚道路铺平了一切。
貌似很久没有日本片在院线出现了,也没有听见什么抵抗的声音。闲着也是闲着买了红豆麻薯假装铜锣烧,配了水果环有饮料,两个人次次喝喝看的乐乐呵呵。
卖情怀,串起了很多童年回忆,但是没有很感人额……怎么辣么多人5星
我想静静。。。现在觉得机器猫的世界观真垃圾啊
致童年。
不喜欢我弱我有理的大熊
情节弱智。。。
除了前排的熊孩子,欢笑泪水尽收。谢谢童年时you stand by me
好难看,毁童年记忆
CG化的哆啦A梦在视觉层面提供了全新观感,每一帧熟悉的画面历经四十载重新焕发了生命,就像昭和时代的大雄面对未来奇景时的惊异。电影是纪念作者的,也是送给所有蓝粉的。想象一帮中青年拖儿带女去看蓝胖子,小孩看得欢乐,大人看得泪奔,该是多和谐的场景。
小时候很想有一个蓝胖子,现在不知是因为长大,还是炒冷饭,并没有太多感想。
5.30 @ 深圳福田中影星辉影院
像是一家老店开八十周年店庆,用曾经最好的菜料,新的烹饪方式炒出的一道纪念大餐,不同的人尝出的是不一样的味道,小孩子被嘻嘻哈哈和一些竹蜻蜓飞驰镜头爽翻天,而老店的老顾客品尝着曾经熟悉的味道时却早已泪流满面
来拉低平均分。不求上进的懦弱废柴从来都让我觉得好活该,哆啦A梦无原则烂好人才会认为这是个值得交的朋友,静香瞎了眼才会跟大雄结婚,被校园霸凌的情节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笑。小时候就没喜欢过这个动画,长大就更没可能爱上啦。
每个人都想有个大胖子吧
我的童年没有3D
青年大雄瞥见了不远处公园长椅上睡午觉的蓝色机器猫,那个瞬间童年重临于他的心头,就像荧幕前的我们一样。
三观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