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烧脑冷门神作!
刚出来时只看过1集终于补全,看完真的很难不安利!
强推!
与以往带超能力元素的作品相比,风格别具,脑洞大但逻辑很严谨,带点哲学,烧脑是真的烧脑,脑细胞费不少和命运石之门有得一拼,后面发展真的超神精彩,后来才反应过来一些伏笔,烧脑反转剧情向的良心动漫!
男主冷静温柔又贯彻自己,“幸福却残忍,圆满却并不完美”。
最后借用一句剧评,“这样的结果一定是一个伪善者,经过无数算计和平衡后,得出的最接近正解的答案”
“正しい”这是惠最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也是整部作品中的高频词。
而这也是贯穿这部作品的“麦高芬”之一。
这部作品有很多亮点——充满哲思的对话与自剖、个性极度鲜明的几位主角、出色的配音和转场,也有一些瑕疵——几位配角形象十分扁平化甚至可以说是仅仅为了推动剧情而出现的工具人、节奏和台词都比较慢热导致可能会让人看不下去。
而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一下其中几个的哲学主题:正确、自我与爱。
惠对“正确”行为有着“洁癖”惠从一开始便和相麻讨论了“正确”到底为何物,惠认为自己虽然追求的是“正确”但却是有目的性的、不纯粹的,而相麻则认为他有点“近乎洁癖”了。
当惠遇到了能将世界“重启”到“存档点”的春琦,但春琦拥有怜悯他人的能力却尽可能遵守心中的规则——不给周遭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这样克制的善意在惠看来是纯粹的、美丽的,是真正的善。
然而这样的善却未必是“正确”,因为它不一定能帮到他人。
为了获得春琦“重启”的能力,也为了贯彻自己心中的“正确”——帮助尽可能多的人、擦干少女的眼泪,惠决定将自己所认为的“正确”展示给她——能力应该用于帮助他人。
在一番行动后,他们利用“重启”帮助了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妈妈,春琦也因此彻底信赖惠了,并把他置于“第零法则”。
这是春琦心中“正确”改变的过程,也是剧内人物的第一个价值观冲突和解决。
此后惠还和许多人进行了“正确”标准的讨论,包括认为“正确”是利用所有能力去帮助他人(虽然目的与惠一样但手段不一样)的村濑、把“赢前辈,证明惠的弱小”病态地当作唯一的“正确”的绘里、相信“正确”是强者通过改变世界来使其完善的宇川。
这些莫衷一是的“正确”观表现得丝毫不突兀,能够从人物的经历和行为得到解释。
其中还有一个冲突发生在相麻死后不久,春琦发现自己必须依靠指示才能使用重启了,这本质上是对责任的回避,担心自己的行为不“正确”。
而惠此时也认为是自己因为选择重启害死了相麻,不敢再使用了。
这是惠的理想而与宇川的谈话让男主想通了,认为杀死她的不是重启,而且即使如果为了帮助他人而伤害到其他的人,选择帮助仍然是“正确”的选择,因为人不是神,无法给所有人带来幸福,所以“正确”不应该是唯结果论的,而是看是否行为人已经穷尽了善意和理性。
这是惠与自我的冲突。
实质上是两种道德观的冲突——以结果为导向的边沁功利主义和以动机为导向的康德的义务论的冲突。
这是惠所选择的“正确”而我觉得最精彩的是两个冲突则是在剧情的高潮处——惠和相麻的冲突以及惠与浦地的冲突。
惠和相麻的冲突发生在相麻洗澡的时候,也是他们彼此坦白的时候。
惠认为相麻的行为——为了舍弃“相麻”这一身份而死去简直是愚蠢而残忍的,更谈不上“正确”了。
在实际上是不完全的利他主义和完全的利他主义的冲突。
这时惠确认了相麻自杀的目的而惠和浦地的冲突则在于“能力”是否应该存在,以及是否应该牺牲少数人来换取所有人幸福的最大化——一个形式不同的电车难题。
惠希望“能力”能被管理起来,然后最大限度的使所有人幸福;而浦地则希望“能力”能从咲良田消失,以少数人(他父母)的不幸来换取多数人的幸福。
其实他们的“正确”都是有各自的原因的,浦地从小便讨厌能力,以“过于正确”的强者姿态来思考;而惠则是用“能力”帮助过许多人,相信能够不伤害任何人的幸福。
其实两者的矛盾主要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人类是否应该拥有对其自身而言过于强大的能力。
这个问题其实在现实世界里也是存在的,比如说超高科技的限制程度。
对于转基因、克隆、人工智能等技术,很多国家都有非常严格的控制,甚至有些技术直接被禁止研究——比如克隆人。
惠的主张对应到现实中就是技术(能力)应该作为工具来扩大人类的幸福,而浦地则认为技术(能力)应该禁止以防止引发难以预测的危机。
惠的主张其二,是否应该牺牲少数人的幸福来使得多数人幸福最大化。
其实惠的主张在历史上有原型——罗尔斯主义,即过得最差的人的福利水平是批判社会福利水平的标准。
而浦地的主张则是历史上的边沁主义,即社会福利水平取决与所有人福利水平的总和。
惠还用一个思想实验说明了自己的看法——卡涅阿德斯船板实验,在剧中则是加贺对浦地父母的“上锁”。
浦地认为他为了多数人幸福牺牲了两个人是“正确”,但惠认为并非每个人都想他这般坚强,也许有的人会因此背负罪恶感,所以这并不是“正确”。
惠对于这个思想实验的看法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确实是没有解的,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就好,只是惠有一点错了:不是人人都能这么理性的,而感性的善,不能被称之为“恶”。
除了惠和其他人的“正确”冲突外,还有两个关于“正确”的地方让笔者觉得很有意思。
其一是流浪猫宅邸的爷爷和野之尾的对话,关于如何找出“正确之物”。
爷爷让她假想有两个盒子,把其中哪怕只有一点点“不正确”的东西都放到第二个盒子里,然后从第二个盒子里挑选其最为“正确”的东西放到第一个盒子里。
这其实实质上是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化。
老爷爷的“正确”观其二是津岛老师的选择。
在被惠以自己为人质威胁后,他选择帮助惠——两次都是如此。
他给出的“正确”很简单,比起工作,作为“大人”首先有保护好小孩的义务。
这其实很有意思,因为有时候“正确”确实是这样简单的主观判断而已,不需要特别的理由。
津岛的选择“沼泽人”剧中多次提到一个“沼泽人”的思想实验:一个人如果走进沼泽后死去了,这时一道闪电使他从沼泽中再生了,他的意识和肉体和前面的那个人完全一致,那么他还是原来那个人吗?
这个思想实验实际上在哲学史上有很多原型,在此就不赘述了。
而这个一开始让人以为只是主角随口一说的思想实验居然成了贯穿全剧的“麦高芬”之一。
因为这其实就是相麻的情况——从照片中被复活的、一模一样的女孩。
笔者在这里主要讨论相麻三次向惠确认自己是否只是沼泽人。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她自己的认知。
从索引小姐口中可知:“我不会阻止你们的计划。
”她没有说谎,可这能证明她不是本人吗?
窃以为,不能,因为这只是她的主观判断。
从后面基友传音指定相麻她能听到,就能说明客观上她就是相麻,但主观上她不承认,这并不构成矛盾。
但我们知道其实相麻本人其实也曾经听到自己的传音,确认了自己是本人,可为何主观上仍然否定呢?
我们继续分析。
第一次,相麻刚复活的时候。
相麻听到了自己的传音,但她还是想得到惠的确认,这里我们从后面索引小姐对相麻话的真实性判断可以知道,他没有给出答案。
相麻把选择权交与惠第二次,相麻洗澡与惠坦白一切时。
相麻问惠自己最讨厌的那个不负责任的人是谁,实际上也是在确认自己是不是相麻,而惠此时的答案是“相麻堇”。
也就是说,她不是相麻,或者说她不认为自己是相麻。
惠给出了第一个答案第三次,在梦境中,相麻以游戏的形式问惠“我的正确名字是?
”而这次惠给出了答案:“相麻堇”。
至此,相麻才相信自己确实是相麻本人——比起客观事实,她更需要所爱的人的肯定才能做到自我认同。
惠最后的答案相麻的故事告诉我们,“自我”这个概念需要自己的认同,并非客观事实就能让人改变看法。
其实我们说自我同一性的时候是涉及两个概念的:数量同一性和性质同一性。
首先,“自我”只能有一个;其次,“自我”的性质是不变的。
实际上性质是无时不刻不在变化的,但数量却一般来说不会改变。
我认为,剧中对“自我”多次进行深刻地探讨是想说明自我认同需要你所爱的人来补充,但同时每个人必须看清客观事实而非主观推断来寻求自我认同。
当然,故事中的相麻有她不认同自己的理由:其一是想指责两年前躲避责任的死去的自己;其二是计划的需要。
“你能爱上一颗石头吗?
”剧中四次提到一个命题:“把你爱的人的身体变成一个小石头,不能说话,无法动弹,只能思考,你能爱上这样的石头吗?
”第一次是第一代魔女问春琦,春琦回答:“嗯,我可以。
没有必要寻求它变回人形,开口说话。
”“重要的只有他的思考?
那就把他的思考从石头里取走吧,当石头变成真正普通的石头之时,你能舍弃这颗石头吗?
”
魔女对春琦的疑问春琦没有回答。
她不知道答案。
第二次是第一代魔女问惠,惠回答:“就算她是石头,我也一样会爱上她。
”“你喜欢石头的什么地方?
”“过去,还有积累至今的回忆。
”
惠的答案第三次是相麻问春琦:“如果那颗石头不是浅井惠,你慌张什么呢?
”春琦没有回答,但回击道:“惠不可能因为这样就属于你,我原本是可以一个人使用能力的。
”“那现在你能吗?
”“可以。
Re...”说到这里,春琦哽咽了,眼前的相麻才是只为惠考虑的那个人,她做这些只是为了春琦能独自使用重启,并背负使用能力的相应责任。
这个哲学问题本质上是在问:“你爱你爱的人什么?
”
相麻的问题而作者则借惠的口给出了答案:过去以及记忆。
因而即使爱人变作石头,爱这份感情也不会随之改变。
其实在这里我们可以仔细分析一下三个主人公之间的爱。
相麻对惠的爱是既扭曲又纯粹的。
她爱他,却不利用自己的能力来独占他,最后重新得到记忆却发现自己所为不是完全为了惠,崩溃了。
可见她对他的爱就像他的善一样,是完美主义的。
她纯粹想着惠的幸福最大化,即使自己做恶人,自己失去身份,自己死去也无所谓。
而春琦对惠的爱则是单纯而富有很强的占有欲的,但这种占有欲并不是直接表现出来,而是表现成为了惠的幸福而行动。
但她在梦境中却发现了自己对惠的爱其实是自私的,希望自己独占他的。
但这样的爱也是很单纯的。
惠对春琦的爱是复杂的。
惠一开始爱的是概念化是春琦,是她纯粹的善。
但后来随着她逐渐变得像正常的女孩,他缺发现即使她失去能力,自己仍然是爱她的。
惠总是想着尽可能保护她,让她成为最幸福的。
惠对相麻的爱是隐蔽的,也是带有心疼和欣赏的。
可能有的人会觉得惠并不爱她,但试问“我更喜欢她”“她是我希望世界上第二幸福的”这难道不算爱吗?
相麻死去,相麻哭泣,他是最心疼的。
包括他最后的坦白:你是最能给我帮助的。
也许这种爱不是简单的男女之爱,它很复杂,有很多成分,惠实际上不是不爱她,只是社会潜移默化的规则规定了只能选择自己最爱的那一个。
我觉得爱这东西没有什么标准,但本作对其的哲学讨论不可谓不深,能引发思考,答案是什么也便没那么重要了。
重启咲良田这部日漫真的好看,而且还带一些烧脑,需要很耐心去看,没有什么很激烈的剧情,但是就是愿意越看越想看下去,虽然刚开始觉得男主有点冷漠,甚至是有点路人视角,但是其中也可以看出来一些不一样的思路想法。
话说女主短发很可爱,但是我还是觉得女主长发很惊艳!
很好看!
另外,默默地心疼一下班长,这是一个主线NPC的赶脚吧……现在就很期待会不会有第二季或者番外或者其他新线路,这种片子很好看,至少我觉得好看!
谁会不心疼相麻堇呢?
除了巧妙精彩的推理、赚足眼泪的情感故事外,《重启咲良田》“人均哲学家”的对话内容无疑也是本番的一大特点。
这里小小整理了一下抛出的问题(而非所有完整的问答),以供因为画面过于省钱、对白过于平淡、音乐过于舒缓而睡过去的朋友们,使用浦地正宗的超能力回溯时间,重新品味一下。
(雾
主题曲 Reset(画面钱大概都用在俩op上了)1、善与伪善的寓言(EP01)相麻堇:神明对某个少年施下了一个诅咒,只要他看到悲伤的人,痛苦就会遍布全身。
青年为了缓解自己的痛苦,就对所有悲伤的人都伸出了援手。
接着,神明复制了青年,做出了一个假货,没有自己的意识,只会做出和真正的青年一样的行动。
假青年也同样对所有悲伤的人都伸出了援手。
神明分别给他们取了名字,一个是“伪善”,一个是“善”。
那么,哪一个是“伪善”,哪一个是“善”呢?
浅井惠:真正的青年是“伪善”,假的青年是“善”(纯粹的善)。
浅井惠的回答2、沼泽人(EP06)浅井惠:假设一位男子经过沼泽被雷劈死了,但那时候,还有另一道雷落在了沼泽里,然后从沼泽中出来了一个和死去的男子外表、知识、性格等等都完全相同的生物。
从沼泽里出来的男子以为自己就是死去的男子,只是不知道自己被雷劈中过。
那么,从沼泽里出来的男子会怎么做呢?
春埼美空:不是和死去的男子采取一样的行动吗?
浅井惠:而且谁也没发现那个男子已经死了。
在这种情况下,你会觉得男子已经死了吗?
春埼美空:是的,就事实层面来说,这个男子已经死了。
浅井惠:那么死掉的男子和从沼泽出来的男子又有什么不同呢?
这个相麻堇是不是沼泽人呢?
3、会思考的石头(EP06)魔女:你会喜欢别人的什么地方?
春埼美空:这是类似思考模式的东西。
在各种情况下会想什么、会怎么行动。
魔女:你能明白他的思考吗?
春埼美空:不明白。
魔女:你不明白还喜欢他吗?
春埼美空:不明白也可以相信。
魔女:你能爱上一颗石头吗?
春埼美空:不太喜欢石头呢。
魔女:那么,把他的身份变成一个小石头,不能说话,无法动弹,变成一颗只会思考的冷冰冰的石头,你能够爱上这样的石头吗?
春埼美空:嗯,我可以。
魔女:那么会思考的石头,跟路边的普通石头又有什么不同呢?
你要想能思考的石头寻求什么呢?
春埼美空:什么都不寻求。
魔女:真的吗?
春埼美空:真的。
魔女:如果这是真的,你只要永远抱着石头活下去就好。
只要相信其中有他的意志,一直到死就好。
春埼美空:不,如果他真心期望,他的声音总有一天能够传达给我。
有必要的话,那颗石头也能变回人体血肉。
魔女:是吗?
那你为什么没有任何寻求呢?
你寻求石头能开口说话、变回人形不就好了?
春埼美空:没有必要。
魔女:重要的只有他的思考?
春埼美空:是的。
魔女:那就把他的思考从石头里取走吧。
当石头变成真正普通的石头之时,你能舍弃这颗石头吗?
你究竟喜欢他哪里呢?
(同样的问题,魔女提问浅井惠)魔女:如果把你喜欢的人,变成一颗只能思考的冷冰冰的石头,你能爱上这颗石头吗?
浅井惠:我可以。
魔女:你喜欢石头的什么呢?
浅井惠:过去,还有累计至今的回忆。
可以预知未来的魔女4、蝴蝶效应(EP09)浅井惠:假设有一个受伤流血的男性,你觉着救这位男性有错吗?
春埼美空:没有。
浅井惠:假设这位男性得救后,在某处遇到了一位女性,与她构筑了幸福的家庭,你认为这是错误的吗?
春埼美空:不。
浅井惠:那么,如果你没有拯救这位男性,那位女性可能会和别的男性相遇,或许就能构筑更加幸福的家庭。
本该出生在那家的孩子,或许就因为我们拯救了这位男性而被我们夺取了生命。
所有人的所有行为,都有可能改变未来。
如果你觉得只有重启能干涉未来,就太自负了。
走出“错误”使用重启的阴影5、温柔的话语(EP11)野之尾盛夏:有一只猫,在寒冷的夜晚睡在冷冰冰的柏油路上,已经精疲力尽,而且非常饿,你有能拯救那只猫的话吗?
春埼美空:(那只猫肯定很痛苦,它想要的肯定不是言语。
只要有牛奶和毛毯就能拯救那只猫。
真的有办法只靠言语就能拯救那只猫吗?
)我会说,我去把你想要的东西带回来。
比如,承诺把毛毯和牛奶带给它。
野之尾盛夏:原来如此,承诺会变成希望。
如果前面有救赎的话,猫咪或许会再忍一会儿饥饿与寒冷的夜晚。
无论猫还是人,为了熬过难关都需要希望。
春埼美空:希望是温柔的词吗?
野之尾盛夏:不好说,或许那只会更加残酷而已。
第二天,那只猫或许挨饿受冻。
但是想给予对方希望的感情,一定是温柔的。
春埼美空:是吗?
那对你来说,最温柔的话是什么呢?
野之尾盛夏:比如说,如果我眼前优质挨饿受冻的猫,我会说,好冷啊,肚子也好饿。
春埼美空:这样就能拯救那只猫了吗?
野之尾盛夏:怎么会呢。
因为不管说什么,情况都不会改变。
但至少让它知道,我和你一样。
春埼美空:它知道后会怎样?
野之尾盛夏:这要看对方。
如果猫说要一起去找食物的话,我就会说,好,去吧。
如果它说想要个温暖的睡觉的地方,我就会和它一起去找。
春埼美空:如果它什么都不说呢?
野之尾盛夏:我也会什么都不说,睡在它旁边。
春埼美空:我认为你的回答很诚实。
野之尾盛夏:诚实是?
春埼美空:不扭曲现实,坦率地接受。
野之尾盛夏:这温柔吗?
春埼美空:我不知道。
但我觉得那只猫多少会得到救赎。
野之尾盛夏:那就好了。
但是,我不太相信话语这种东西。
春埼美空:话语不值得相信吗?
野之尾盛夏:如果把心里想的话直说出来,听起来就会感觉像是别人的话。
这让我有点难接受。
比如我抚摸猫,是我爱它们的表现。
但我该如何用言语表达,等同于此的爱意呢?
春埼美空:不知道。
野之尾盛夏:对不起,说了些无聊的话。
整个动画充斥着“无聊的话”呢6、何为正确之物(EP13)野猫宅邸的爷爷:智慧之环是用来寻找正确的东西。
野之尾盛夏:要怎么做才能正确?
野猫宅邸的爷爷:在脑海里准备两个盒子:A和B,两个空盒子,把你想到的一切东西都装在A盒子里。
比如,猫、朋友、牛奶、法律、谎言、欧拉公式。
总之就是要把各种东西都放进这个盒子里。
等放得差不多了,就从中找出不正确的东西放入盒子B。
只要有一点不正确,就把它毫不犹豫挑出来。
野之尾盛夏:这个要持续到什么时候为止呢?
野猫宅邸的爷爷:直到把盒子A里的东西都转移到盒子B为止。
野之尾盛夏:全都要转移吗?
野猫宅邸的爷爷:这个世界上的东西都有着不正确的一面,不管是多好的东西,都肯定有不好的一面。
野之尾盛夏:是这样的吗?
野猫宅邸的爷爷:当把盒子A里的东西都转移到盒子B中时,这次再从盒子B里挑出一个算是最好的东西。
那就是你正确的事物。
野之尾盛夏:但它也有不正确的一面对吧?
野猫宅邸的爷爷:在理解不正确的一面后,你还觉得它是正确的,那它就真的是正确的。
你觉得什么是正确的?
野之尾盛夏:猫。
(捕获一只猫奴) 野猫宅邸的爷爷:正确的东西就是这样找出来的。
野之尾盛夏:猫奴本奴7、世界5分钟前假设(EP20)浅井惠:假设世界是在5分钟前形成的,早于5分钟前的记忆都是假的,世界诞生的瞬间,我们就被灌输了世界早就存在的记忆。
那么,在这个世界形成前,可能还有着其它世界。
或许我们有着完全不同的记忆,做着完全不同的事情。
然而记忆被改写,形成了现在的世界。
假设我们记忆都是假的,即便如此,我们还能像现在这样吗?
相麻堇:当然可以,记忆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久了之后就会变得模糊,也可能从一开始就误解了。
但是,感情就是从这记忆中产生的。
就算会错意了,弄错了,现在的结果也是你我都在这里,只要相信这一点就可以了。
浅井惠:我收到了某个女生的礼物,以非常拐弯抹角的方式,比亲手做的毛衣还要下功夫,她为我准备了我想要的东西。
你说的对,就算是会错意,是弄错了,也没关系。
我的感情是从记忆中诞生的,所以我喜欢这个世界,有你在欢笑,很多问题都消失得一干二净。
或许这就是最正确的答案。
心疼相麻堇一分钟8、卡涅阿德斯船板浅井惠:有一艘船遇难了,船员全都掉进海里了,有个船员好不容易成功抓住了一块浮在海面上的木板,但是那块木板只能支撑一个人的重量。
此时,另外一个船员也伸出了手,如果他抓住木板,两个人都会沉入大海,那个男人把对方踢开了。
对方溺死,而这个男人得救了。
你认为这个男人做的正确吗?
浦地正宗:正确,而且我认为人类为了生存,都应尽自己最大努力。
在“卡涅阿德斯船板”中,必须要牺牲一个人,这是绝对性的前提。
浅井惠:那么,我还听过一个类似的故事。
有一位少年(加贺谷)拥有特别的能力,用右手触碰,就能停下对象的任何变化,也就是停止时间。
一位男性(浦地正宗的父亲)出现在这个少年前面,男性守护着整个世界的规则,但是只要他一死,世界的规则就会发生变化,人们陷入恐慌,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只能停止男性的时间,让他绝对不会死去。
为了守护世界的规则,少年停止了一位男性的时间,为了民众的幸福,他选择牺牲一个人。
那么问题来了,这位少年做的事,正不正确呢?
浦地正宗:加贺谷做的是正确的,更何况他根本没有选择,全都是管理局的强制命令。
浅井惠:那么如果加贺谷违反了管理局的决定,因为罪恶感而无法停下你父亲的时间,你会认为那是恶吗?
假设为了绝对的幸福而必须要杀死一个人,但是却无法做出要牺牲他人的判断,那便是恶吗?
浦地正宗:是恶,他没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放纵自己的软弱和善良,那便是愚蠢,会对社会造成危害。
浅井惠:你的想法很坚强、正确,但是,你能让全部人都想你一样坚强吗?
浦地正宗:人不能依靠能力这种不确定的东西,要接受所有困难和绝望,直面现实活下去才行。
能力是恶的,这是不可撼动的事实。
浅井惠:不愿直面现实的是你。
能力明明是现实的一部分,你却把它丢到看不见的地方,假装不知道,想逃进假想世界的是你。
能力并不是特别的力量,而是像手脚和话语一样,不过是人类的一部分而已。
不管做何选择,世界的本质都不会改变。
能做的事就能做到,做不到的事还是做不到。
能力者使用能力,就像母亲抚摸孩子的头一样。
能力不过如此。
你会经常看到几个人站着不动开始balabala的说话,这是动画不是讲座。
世界观都没铺好,会常常能看到,诶还能这么用的奇怪用法,不要怀疑,不是你没想到,是作者没说,作者要说不能用能用的也用不了,比如你就可以无限从照片里重启救个班长出来,发班长了,大家一人一个,那么问题来了,她们是都是相麻,还是只有一个是相麻。
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太菜了,魔女就这么大摇大摆地走了出来,还打的走了!
这么大个掌控咲良田的机关监控都没有吗?
你给我的感觉不是什么重要部门,是游乐园。
插叙就乱插,硬插,还在说着话的一段情节,啪,说一半,下一集,然后插一集以前的事。
相麻班长太舔狗了,待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啊,忙了这么久到底图个啥,搞得自己这么痛苦,把别人的幸福建立在自己的痛苦之上。
说说女主,女主这个人偶一样的工具样子实在是很不讨喜,后期戏份更是完全被班长碾压,最后笑到了最后,既然能复制班长,也能复制惠,复制一个,一个一个呗,这是超能力的世界,有什么不行的,既然是超能力的世界,只让班长痛苦,那就是作者的恶趣味了。
最后正宗大boss就一种没屁用的感觉,有用的是能上锁的人。
前期更是硬伤,像是上课,几个初中生在一起说一些让人听不懂的话,还一说就是半集。
故事好在圆上了,但是通过强行加设定的方式,可惜了。
这是一部很奇特的作品,而因为这个奇特,个人非常喜欢。
这剧我可能是第三遍还是第四遍看了,可是每一遍看时的感受都比前一次更强,这是非常非常少见的情况。
个人感受与关注点也在不断的变化:1. 一开始,第一感受是表面上缺乏情绪波动,容易难以吸引人,可马上就会觉得这种不温不火流水账风格,很舒服。
2. 下来很快就能感受到利用能力组合解决问题的巧妙与惊叹,让剧情的吸引力飙升。
3. 再之后,是被女主2相麻菫的悲情所吸引,另外,其配音是真的厉害。
4. 再后来,开启二周目重看,开始佩服作者组合能力构造问题的巧妙与严密。
5. 然后开始注意到剧中人设都很奇异,无比理性,特别是奇特的男主和两位女主设定,非常的极端。
6. 同时也开始注意到,这里的各种价值取向其实是有问题的,善恶与正确错误的判定太主观了,更深入的讲,把价值取向停留在善恶与正确与否,太浅薄了。
7. 再看一遍,开始感叹剧情结构设计的巧妙,多条支线最后都收束在一起,且高度缠绕。
8. 开始注意到存在感很低的工具人女主1春埼美空,其实也很奇特,这种极端缺乏自我且非常真诚的人,在缓慢成长后开始越发的让人在意。
9. 男主对于咲良田能力是否应该存在,以及如何让其存在的机制设计,太浅薄了,从而让人觉得浦地正宗的观点反而显得更正确。
这就让人觉得作者可能对于社会结构相关内容,认知不够深入。
这个展开讲会很多,会让长度翻好多倍,打住。
(这里顺便推荐来自新世界)10. 作者为啥要弄2个女主且把女主2弄得这么虐啊,因为目标是男性向的作品么。
主要的点就这些。
其实看了多遍之后,感觉这部剧的定位更应该是一个复杂精巧而美丽的童话,一个可能只是对于部分理性人的理想乡。
这剧个人感受上最精彩的点排序:1. 能力组合解决问题。
2. 整体的理性基调与氛围。
3. 整体剧情设计。
4. 三位主角的极端人格所带来的魅力。
但是,到了最后,反而是第4条,最为让人感到奇妙。
展开一下第4点:男主浅井惠的设定耀眼到不真实。
聪明且内心强大,温柔且坚定,追求自己的正确,是个充满神性的人,神性到了不像人的程度。
女主2相麻菫的设定很巧妙,可能是本剧最有魅力的人,因为可以第一人称视角的感受到别人的未来,经历过无数人的人生,从而达到了一种经历过千百倍人间百态的智慧,但由于体验了太多的人生,也失去了自我。
可经历过如此之多后,依然被男主吸引,这才是最神奇的。
女主1春埼美空的设定也很极端,刚开始很没有存在感,像个工具人一样,从一开始像一张没有感情且理性的白纸,到后来慢慢成了一个有感情的理性人,可能也是本剧里变化最大的一个人。
但看了几遍之后,慢慢就能感受到其魅力所在。
自从认识男主后,男主也被其极端独特的特质吸引,后来产生了与男主之间的无限信任,甚至信任程度超过了对自己的信任。
这信任度,给人的感受很奇妙,我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这种奇妙了。
七天前大约才打开,我在想之后会发生什么,能让我选择看下去五天前还未过半,我在想即便不发生什么,我也喜欢这样的感觉三天前已三分之二,至少我意识到这会是一份不那么美满的结局,准确来说那时14号已过了零点“算是一种动漫类型,看完后心情沉重,甚至无法通过迅速投入到下一部而舒缓的;这份心情确切来说是一种压抑,无法投入则是因为触动还留在这里;即便当时还没有看完,三天前的夜里我就想过,サクラダリセット是这样的”当然最后的结局是一份有着GE倾向的遗憾,也能意识到全剧中没有任何一个角色收尾在无法挽回的境遇,这也是惠所贯彻理想主义的体现可以的话,我总会选择在晚上十一点开始,窗外是漆黑中车辆驶过街道,深夜没有下过雨也是属于自己的,还很清醒,我能完全投入到剧情中,直到半梦半醒间也可以继续留在那里关于剧中人物对各自信仰的描述,因为是动漫所以容得下其中一些尴尬的话语,这是动漫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什么时候容不下了,那想到我会错过的很多美好也不得不提前开始于心不忍;又想到这道壁垒已经隔绝了的很多人,我不会为他们没有感受到的我的感受而遗憾,只是这种风景难以分享,因而也会为些什么而遗憾其实是有些顺带的泪点,但不是它的核心,也并没有实实在在地戳到我;发生过、留下了印象、有偏差有虚假、继而成了记忆和感情;只留下一个人的记忆并不美好,如果出于自愿又是否会消去对方的这段生活;惠之所以是惠,都忘记了关于OP和ED,三天前我意识到了OP2的美好,那时才用不久,同样地今天才是ED2,这是跟什么有关系呢,很难说,就结果而言意识到的话就再也不会跳过了“十年前好きだった、開くことのない小説。
”这样的话到底在说些什么呢,每个OP都有自己的理由,而我实在很喜欢OP2那些歌词上扬着吐出的末尾,轻巧有力,虽然就风格而言与最后的系列有所不符要说到这些音乐给观众带来的影响,已经可以开一篇长文了,命运石之门、来自风平浪静的明天,Steins; Gate、凪のあすから,半年来印象仍很深刻サクラダリセット、这些是几天来不完全的想法,直到结束前,我们都还身处其中
通过精巧叙事策略完成的一场巨大意淫。
形而上的讨论和智性对话非常多,整个氛围也做得很好,问题不在于动画化,看得非常不舒服的原因是文本本身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前提,即以男性上帝为中心运转,各异的女性以其能力、情感提供工具性能(包括情感满足)。
而这种忠诚,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出于情感,很大一部分都是宗教性的。
本片中,女性之间的对话大部分都是围绕惠在运转,有平心气和,有争风吃醋、竞争倾轧,却最终能为惠和解。
首先来看男上帝,集提供有效方案的实用主义与人道初衷的理想主义于一身,惠总是以一副温情脉脉的、谦逊的面孔出现,但行动和逻辑却非常自我中心。
这里存在一种被动性策略,他总是避重就轻地以个人性格(任性)和喜好(喜欢这样讨厌那样)来解释在公共领域行动的意图,总是以示弱(尤其是面对女性)和预判的方式达成目的。
其实他的能力很强,他聚集他人能力来为自己的意图行动的影响很大,但他在面对评价时总是油滑的,有一种非常傲慢的谦虚态度,即坚信这样做是正确的或最终可以渐渐接近和达成正确。
我称他为“人道主义上帝”,他对能力(一种可以实现奇迹的技术)的重视和对其加以运用的方式是为了人能在生活中变得更幸福,将能力作为工具来使用,去探求能力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界限,他愿意为其上下求索。
这动机听上去有什么问题和缺陷吗?
完全没有,其行动也没有弱点(示弱是策略不是弱点),但与此同时他却不能显露这种完美,必须时刻表现出自己的“反思性”(这也是策略而非真正反思,因为他坚信先前的错误可以被能力修正,达成正确),在这种他自身无法言说的完美中(如果表达了就损害其完美),女性角色的位置才出现了。
面对智斗,春埼美空和相麻堇(两位与男主关系性最强的女生)说的很多的一句是:我不能给惠添麻烦/拖后腿,变成他的弱点。
机器一样的少女、魔女、猫猫少女、反叛的傲娇少女......这几个角色实际上立得很饱满,很有魅力,很讨人喜欢,并不是平面人物或者通常意义上的工具人。
但她们越是饱满,越是人,表面上越不物化,就越是为上帝提供了一种(包括情感方面的)工具性,即她们的人性程度与有效性直接相关。
她们总是以肯定性或否定性的话语给予上帝最大的帮助和最高的赞美。
美空一出场即带有宗教性的光辉,从一开始她就对惠没有丝毫怀疑,主动献出自己的能力,把自己交付出去,希望他来掌控她的能力,为他所用。
她并不像一个人,一开始在三人的讨论中,她是空洞的,像机器人似的,似乎并不理解人类世界的规则和情感,只是献身。
同样是一开始,魔女相麻堇则对惠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酸甜依恋,她更接近人类感情,但这种依恋是没有由来的。
在剧情发展中,勾勒了美空从机器变人的学习与成长,魔女的情感矛盾,当然离不开男性引路人的指导和行动。
剧情发展动力来自“智斗”,异常事件的发生与解决最终通向大决战。
有了技术能力与可供使用的女性(能力与情感),上帝可以做出正确的决策、挑选适合的技术去达成目的。
目的方面,“正确”和“错误”的二元对立、真善美意图的讨论都在前几集交代清楚了,道德上是具有合理性的,只是需要行动来确认。
可是上帝是不会犯错的,所有预言都是正确的,所有行动都被他事先一手规划好了,当他说要帮忙的时候没有人拒绝他的要求,他调动剧中角色的方式如同操纵棋盘上的棋子,当然自己也身先士卒。
因此,每次行动的结果都是不错的,而透过有效的行动,女性们对上帝的肯定性话语更加被确立下来,否定性话语(怀疑、攻击)被消解。
大决战很有意思,为了凸显惠这位人道主义上帝,造出一个信奉强者逻辑的假上帝。
假上帝周边也有管理局的人为他所用。
一边要保留能力而一边要消除能力,这样两股力量的对立形成了,智斗得以发生。
真假男上帝在智斗,女性们纷纷献身提供用途,但同时所有交锋都成了修辞术和道德压制。
造出一个对弱者友好的世界,让他们能够相对平等和幸福地生活下去。
听上去非常诱人的一个人道主义乌托邦。
但前提是保留能力,同时他提出的策略是由自己来管理所有的能力(和一帮新人做管理局做的事情),用新独裁代替旧独裁。
这话听上去有点太熟悉了,到这里,上帝好像不是革命的,他对能力的强烈捍卫看上去像是对自己旧神地位的捍卫,因为他和他的朋友是强势能力的持有者,有能力运用这种技术去造福世界(他声称)。
结局是扮演人类的上帝没有失去他的地位,还收获了友谊和关系,并且让一开始冰冷的机器温热起来。
可喜可贺。
但倒也并不是没有打动我的地方,我最喜欢的人物是里面的猫猫少女。
美空和她在寺院中的聊天(甚至美空交朋友这件事都需要受到上帝的引导),两个女性开启没有什么意义的无聊对话:你能想到的最温柔的话是什么?
将问题具体化:如果你看见一只猫又冷又饿地蜷缩在冰冷的地板上,你会对它说什么?
在这样的场景下,什么才是最温柔的话?
这里的回答特别能显出两人的性格,美空是实用性的:我会对它说,我会去找来它需要的东西。
猫猫少女将其理解为一种许诺,给予希望让它熬下去。
猫猫是狡黠的,她会说:好冷啊,好饿啊。
她很聪明地选择了一种开启对话的抛出方式,然后观察对方的反应,把选择权交出去,如果对方说要睡觉就去找睡觉的地方,对方说要找吃的就一起去找。
如果没有回应,就和它一起躺在地上。
确实是这样,与上帝相遇之后,美空的行动都以惠的意愿为准绳,而猫猫少女是会每天去寺院里和猫一起午睡的人,从最后一集的对话中也看得出她对“正确”的概念至少是非常怀疑的。
美空在遇见惠之前,看见哭的人就会使用能力,因为“所有理所当然都让我伤心”。
唉,在以男上帝为中心的世界中,所有理所当然的宗教性都让我伤心。
《重启咲良田》是一个“上帝程序员论”的世界,上帝是一个完美的程序员,严谨地规定了世界的每一个物理法则。
而咲良田是一台大型演算机器,秉承着“绝对时间”的概念不断地向前推演,以此为出发点我来解释一下自己理解的“重启”能力。
我们将咲良田想象成一台用卷纸不断吐出计算结果的打印机,“重启”能力并非是让打印机将吐出的卷纸吸回去,而是将之前的一段数据黏在了打印机的末端,让打印机继续工作。
当使用save时,“重启”能力会记录演算机器的所有状态,而在使用load时,“重启”能力会将世界回归到记录时状态,需要注意的有:“重启”并不是时间倒流,我们知道但凡事物都有因果关系,以“上锁”能力为例,有“上锁”这一过程,才有了被“上锁”的事物,如果时间倒流削去了过程,那么被“上锁”的事物会保留下来就不符合逻辑;另一个证据即开头提及的“五分钟创世论”,这个思想实验所表达的主旨是时间刻度的不可信,另一个反面的例子即:收集了全世界的钟表就能操控时间吗?
我们认为时间倒流了,是因为世界变成了我们所记忆过去的模样,但这些物质刻度并不可信。
咲良田是一个秉承着“绝对时间”的世界,“重启”也不过是一瞬间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状态,这种改变无疑需要巨大的能量,但本作世界观下的超能力从来没有对能量需求有局限。
就此围绕着重启的能力就很好理解了。
サクラダリッセと「重启咲良田」在我心中仅次于「命运石之门」的剧情向神作。
难得监督对观众的智商这么放心。
主角三人,一个看穿了未来,一个看穿了过去,一个否定了现在。
这部剧中没有毫无色彩的配角,每一个角色都有血有肉塑造的特别完美,特别是悠木碧配的相麻菫,真的让我重新审视了这位声优的实力。
这番的台词和对白是个很大的加分项,是真正能引人思考的动画。
除了巧妙精彩的推理、赚足眼泪的情感故事外,“人均哲学家”的对话内容无疑也是本番的一大特点。
“什么是善,什么是伪善”“到底什么是正确的”“到底谁是沼泽人”“会不会爱上一颗会思考的石头”“如果世界是在五分钟前被创造出来的”“卡捏阿德斯的船板”之类的哲学问题春崎美空拥有纯粹的善良,浅井惠拥有绝对记忆而不会迷失自我,相麻堇预知未来规划了一切的走向,他们身上有着与神明接近的事物。
谁才是那个机器人?
不,谁才是那个神明?
谁也不是机器人,谁也不是神明。
他们生来就有着铭刻在灵魂里不同的坚定与温柔,他们也不是绝对正确,即使是惠也害怕面对自己的脆弱,美空渐渐也像普通女孩有着只属于自己的愿望,而相麻堇也因为那份无比向往却永远无法达到的未来孤独落泪。
哪怕サクラダ腐败,混乱,而他们却一直清醒,坚定,一尘不染。
剧情十分慢热,新入坑需要面对两个问题:1.全员扑克脸,情绪波动全看文戏。
2.多到让人想紫砂的文本量。
其他动漫的巨大台词量也许是因为为了凸显角色性格必要的废话台词,但这部动漫中台词则完完全全是推进故事和解谜,而且很多看似不经意随口说出的对话,你得过脑子想一想才理解,如果不仔细看,很有可能会漏掉非常重要的信息而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作为一个超能力校园奇幻故事,一不打架,二不卖肉,三不搞笑。
这设定,真的是白瞎了这些超能力。
讲道理,我还真没见过几个超能力故事能平淡到这个样子。
超能力不是作为噱头,而是故事推进的要素。
每一个超能力,小到和猫对话,大到重启时间,预测未来,全是后续大棋的必要准备,出场的所有能力都是以后的铺垫,而这些毫不相干的能力就如同男主和女主合二为一的重启时间一样,在经过排列组合后变成后续的关键因素。
感谢他在这个暑假为我带来了惊喜
看见弱智嘴炮我就想吐。http://dm.tsdm.tv/zhongqixiaoliangtian/
这番有个绝对前提:你认为正确那就是正确。用这种形而上的方法给1男2女的狗血恋爱剧套了层哲学外衣,只能称为傲慢。野ノ尾是里面的哲学巨人了
果然就算选择世界毁灭我也认不下白莲花
1、关照片的使用这里我抱有一点疑问(懒得从前几集找对应线索--),相片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吗?不可以吧,这是一个BUG吧。2、我不认同超能力应该存在,但既然背景故事中超能力是一种“现实”,那么就承认其存在,但仅仅把拥有能力的人限定在一个小地方,这是不是不怎么行,剥夺了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创造幸福的权力——主角想要超能力就是想要创造幸福,另外片中超能力千奇百怪,不管怎么想都是没有超能力更好;另外关于主角的重置能力也是有些值得吐槽,NM就这么自作主张,为了某人的愿望浪费全人类的三天时光,你真的有这权力?一天看十多集好累...
(声明全看未跳。格局略小,入门式哲学问题噱头大。电子小说式兼妄想巨细不捐非常失败了,书籍便利于影视载体的点我是明白了。男主是渣男,说到底想不要试炼成神也不过精英主义。)和绝园貌似有相似同不太喜欢?和初中想出的仅仅有大纲的一个小说男女主能力设定基本一样只反转了男女毕竟点子最廉价h
唠嗑PPT,失眠伴侣
剧本确实算还不错,两位女主、男主和一部分配角也各有魅力,不过似乎穷了点,偶尔动起来总是绵软无力,面部表情单调,演出不时达不到的感觉,虽然后二者可能也有有意为之的目的,但实际效果不算太好。ED1好听,牧野由依唱的两首也不错。
建议小说。
逻辑缜密、伏笔牛逼、智斗精彩,但是好难看!
没时间解释了,快去看。
太平淡了……好像不是我喜欢的风格,感觉动画表现力也一般OTZ
普通人还是不要看这种个人风格化的作品了,不然就像我一样无法理解作者的脑电波。
@@@@(2017-04-05)サクラダリセット(Sakurada Reset)(重启咲良田)(1-24)(挺有意思的。总感觉在看《物语》系列,或许内核相似。女主能存档读档、重启世界;男主的记忆在重启后也不会被覆盖;一起经历一些事件,解决一些事件。男主也算是圣母了。女主是经典三无属性呐。第11集有点意思,女主的情愫,分明就是在恋爱而不自知。所以女二为什么一定要死呢?圣人惠,这次是男主。二女争夫。)
日式的羁绊啊果然是我最喜欢的。
简直就是毫不隐晦版本的凉宫春日的消失,很不喜欢结局的剧情,这种论题说得太直白就失去美感了。。。不管怎么说还是很喜欢看男女主谈恋爱的,看着里面的人们都心平气和地慢慢说话真的很幸福~
装吧就
比起剧情,这部番最珍贵的大概就是那些哲学向的思考,通过大篇幅的对话,抛出了一堆一堆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是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会思考的。
不得不说这番的超能力的设定确实很好,但也仅限于这一个优点了
后期厌恶
二刷(7.5/10)在动画界时空轮回题材中剧本真能和石头门一较高下,从内而外散发着冰川般的刺骨寒气。对超能力设定利用度极高,前期单元剧的支线和后期真正的主线对决都贯彻着冷静的理性思维,然而回归到落脚处不难发现骨子里是极其感性的人文关怀,感情戏痛麻了。可惜画面资源实在贫瘠,表情稀少的人设只能在中近景镜头保持稳定,好在运动桥段能维持基本流畅性,互动切镜不只正反打但几乎没有演出超越对话场景,导演将重心全部压在台词内以此最大程度保留原作小说文本的力量,然而这份保守使得动画变成了缺乏灵性的视觉小说,观感过于平淡反而压制表现力上限,实际撑起全作冷峻氛围的是敏锐的配乐。业余人士不敢说哲学辩论多么高质,但真正做到命题与实际相统一实属难得可贵。“浅井惠,你并不是正义呢,既不善良也不纯粹,不过肯定是个英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