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很乱,电影的内容有点繁杂了,这不是一部正常篇幅能容下的东西。
男主和女主的表现没太多亮点,向先生不应该拍这样的电影,术业有专攻。
乱,很乱,电影的内容有点繁杂了,这不是一部正常篇幅能容下的东西。
男主和女主的表现没太多亮点,向先生不应该拍这样的电影,术业有专攻。
乱,很乱,电影的内容有点繁杂了,这不是一部正常篇幅能容下的东西。
男主和女主的表现没太多亮点,向先生不应该拍这样的电影,术业有专攻。
向佐超棒。
这部佐哥独挑大梁的电影值得大家去看,里面的直男鲁虎和现实中的佐哥很像,有笑点,有泪点!
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去影院支持!
今天最大的泪点:没事~缝完针我就回去。
这样努力的你怎么让我们不爱呢?
你在加油我们也在加油!!
电影一定大麦~这个时代应该属于“鲁虎”这样一类人,努力不张扬,默默成长,这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主旋律[鲜花]向佐前段时间那个关于香港的视频,我想说: 我正在寻找那个令人骄傲的我而佐哥你已是那个令我骄傲的佐哥我们一定能找回那个令人骄傲的香港中国🇨🇳一定能成为令人骄傲的中国🇨🇳身处社会,哪有谁是容易的?
(有些键盘侠真的不要瞎写观影感受 恶意评价 这样对任何认真付出的人都不公平 )祝电影大火 票房大卖佐哥的默默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的,总有一天会发出闪耀的光芒,我觉得光芒已经很近了,就在前方 加油
年初周星馳以橫漂為背景的那部「新喜劇之王」徹底撲街,國内觀衆對「周星馳」三個字的迷信徹底失效,無疑最大化暴露了近幾年來香港電影的尷尬境地。
内地觀衆對曾經的港片神話一再失去信心,這表現在王家衛「擺渡人」、周星馳「新喜劇之王」、麥兆煇「廉政風雲」以及一系列成龍電影的全方面口碑失敗,觀衆越發討厭港片曾引以爲傲的「盡皆癲狂,盡是過火」荒誕鬧劇(依靠港星效應繼續稱霸票房的「掃毒2」等電影則另當別論)。
誠然,諸如馬楚成「歐洲攻略」之流的三流港導作品,早已失去了自身的時效性,在類型片日漸豐富的内地院綫,已經難敵一些本土的新晉種子,可即便如引領一時潮流的劉鎮偉,也完全迷失在自我重複與粗製濫造之中,墮入混沌。
號稱「香港本土最後堅守」的杜琪峯,事實上早在2003年,就借「百年好合」踏入過合拍片的浪潮試水(此處以「銀河映像」的合拍片爲準,因杜琪峯處女作「碧水寒山奪命金」即於内地取景,不多贅述),2010年之後隨著北上不斷深入,「毒戰」、「盲探」等作品一再刷新其票房紀錄,杜亦將重心轉到更大的市場,可即便「毒戰」以内地緝毒為背景、「高海拔之戀II」深入香格里拉大作文章、「單身男女」把視角從香港轉到杭州等内地城市,但都從未真正進入徹底的内陸創作本土化。
借「毒戰」與海潤電影合作之契機,杜在海潤董事長劉燕銘的幫助下,在江蘇宜興建立專門的影視基地作爲内地工作室,同時用以拍攝「我的拳王男友」(以下簡稱「拳王男友」),該片中的虛構車牌號「㳇B」,其實就來源於宜興市内某個電影取景的生態小鎮「湖㳇」的簡稱。
這次的故事環境從香港完全變成大陸之後,風格化的作者文本凌駕於地域之上,是否仍然具有「銀河映像」之審慎魅力?
結果是令人滿意的。
最為驚喜的是杜琪峯X韋家輝組合完全進入大陸環境後的明顯變化。
曾批判工作不專業也曾讚賞周星馳才華的杜琪峯,最後卻也跟前者殊途同歸。
「我的拳王男友」最直觀的比較對象是「新喜劇之王」 ,同樣的小人物追夢故事,同樣借真人選秀來作為切開「娛樂至死」時代的手術刀,同樣歌舞片般的命運狂想曲不斷上演(無疑有「華麗上班族」的精神延續),以及兩部戯幕後創作者重母題而輕邏輯的誇大化理念。
熟悉韋家輝的影迷必然知道,韋生的劇本一貫熱衷於設置瘋癲人間的荒誕感,「拳王男友」一片中有著再熟悉不過「癲」到盡的人物,向佐的角色拳王魯虎打到快要青光眼、肝爆、帕金森也要繼續戰鬥,王可如的歌女角色杜小娟爲了音樂選秀比賽一天内狂奔在各個賽區,以及那位「為音樂,乜都值得」而不斷招致傷殘的配角,皆是誇張到不行的設計;其次是人物的執念與抉擇困難,魯虎在繼續打拳與封拳退賽上的停擺、杜小娟在放棄夢想和走出情傷上的徘徊,最終皆藉助外力來逼自己遵從内心,參考「最愛女人購物狂」中「對婚姻產生選擇困難」這一設定最終的處理便知一二;再者,是信念如何主導力量。
無論是正劇「神探」、「辣手回春」亦或喜劇「喜馬拉雅星」、「鬼馬狂想曲」,都在不斷强調信念的力量,魯虎堅持要看到杜小娟爲自己打氣才能打贏比賽,正是信者得勝的精神所在。
電影愈是落力於過程的浮誇,就愈能感受到直面不可靠人生的黑色意味。
正如「新喜劇之王」中如夢「如夢一場」以最極度浮誇的演技搖身進階「最佳女主角」,「拳王男友」中杜小娟同樣靠賽場中最差樂感闖入決賽,依靠拳賽、收債養家的魯虎轉開抄襲來的火鍋店就可大獲成功,更是荒誕到離譜。
不過,能否接受這出戲,完全取決於是否認同韋氏的創作觀,即電影對於已經瘋狂到爆的現實進行投射,並進行無限度放大。
作爲導演兼動作執導的杜琪峯,也似乎在有意無意之中顛覆自我,這不僅表現在他捨棄了視覺華麗的「柔道」,把更大的興趣放在「MMA綜合格鬥」的寢技上,更是在電影思維上進行破壞重組,以種種「不可為」的「假」來試圖製造「可為」的「真」。
首先是對於演員的調度,向佐的表演直觀上完全是複刻「瘦身男女」中的劉德華,卻失去了情感的回力,這當然是向佐不成熟的演技所致,卻意外精準的捕捉到魯虎内在的貼切氣質——不諳人事的蠢與自以爲是的真;接著是愈發舞臺化的電影質感,杜好用廣角鏡已是衆人皆知,這次廉價特效的加持下,體育館前近乎畸形的扭曲海報和模糊的調色更是變本加厲。
追溯到杜善用香港狹小空間來製造張力,且打光常常被人詬病舞臺感過重,但到了地大物博的内地,卻仍然要堅持以搭出來的假景來拍攝片中之「花街」(「華麗上班族」、「三人行」中場景皆如此),宛如行爲藝術。
拳賽與歌女甚至一反「柔道龍虎榜」的逆勵志神話,純粹爲了愛情而抛棄夢想,加之同樣被負心人抛棄而激起事業熱血的初始設定,也使得這部戲在觀念上同樣更接近「瘦身男女」。
「拳王男友」的口碑崩盤是理所當然的,追夢男女皆大歡喜的糖心結局,「新喜劇之王」的失敗早就已經解釋了一切,王晶說内地觀衆已經樂於見到「飛馳人生」中沈騰去「死」,暗示圓滿不再是唯一出路。
過於癲狂的文本,又完全超越了商業片觀衆的接收範疇,讓不明真相者大呼誇張。
回到開頭,觀衆對香港電影已經不再迷信,那麽今時今日的「銀河映像」,又會否再「置之死地而後生」?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哭了好多次,其中第一次也是最泪奔的一次,就是邵兵饰演的马青,在和大徒弟过招后输了,他走下擂台,背对镜头,说:“是我老了,不是拳击老了……“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这是杜琪峰对镜头的对白,可能我当下拍出的片子无法得到高票房,可能我的风格和取向和当下的观众主流有很大的不同,这可能是我老了,不是我的电影风格老了……这部电影有无数感动我的细节,其中一个细节就是“不疼”,男主冒着眼瞎爆肝帕金森的危险来训练,这是小人物为了活下去的悲哀,但同时有拥有一份无比强大的坚强,明明身体极不好训练时一直不断说“不疼,不疼,不疼”的毅力。
很喜欢这电影的叙事节奏,和杜琪峰很多电影一样的成熟流畅的节奏,会埋梗也很会呼应之前的梗,最喜欢的一个小梗是“抽筋”梗,一开始男主的抽经机缘巧合成女主成功逃脱去海选的催化剂,后来男主和女主同时在清晨抽筋又成为双方感情的催化剂,这样的细微而巧妙的梗往往最打动。
里面也说到了很多娱乐圈的乱象,搏击俱乐部老板同时也是高利贷老板见钱眼开的形象也塑造的很好,一部电影其实说了很多主线之外的内容,逻辑清晰又有条理,多线并行也不乱,不错。
观影过程中,我老是想到一句话“用最戏谑的方式,说最悲伤的故事。
” 是的,这个故事真的很悲伤,女主被骗钱(背债)骗事业(作品被偷)骗感情,男主冒着眼瞎爆肝帕金森的风险被逼继续打拳,很悲伤的故事,可导演叙事的方式又是歌舞又是搞笑,这样的反差反而把我的心情搞的更加闷闷的、压抑的。
这根本是杜琪峰继毒战之后最好的片子,真的很不服气为什么豆瓣的评分只有4.9分?!
大家可能普遍不喜欢的是电影前半段里向佐那夸张的表演,说话大声、动作夸张、一惊一乍、还老是大声傻笑,可他饰演的就是一个乐观的粗人啊,从小打拳击必然没受过什么教育,这样的表演反而真实。
更别说这样的表演风格本也是以前香港电影的常见喜剧风格。
以前这样的风格被打高分,现在就被横生指摘,大抵是“我的拳击老了”的缘故吧。
看了下2020年杜琪峰计划上映的黑社会电影等,很期待很期待。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韦家辉,我最喜欢的编剧之一,喜欢的程度可能会超过杜琪峰,愿他可以继续创作,拥有创作的乐趣。
香港导演北上,是老生常谈了。
有成功者如林超贤,摸准脉络,《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没上映的《紧急救援》,搞的风生水起。
但更多的是,不少金字招牌,成了院线票房毒药。
如今大多数港片都平庸的烂,拿来消遣没什么问题。
但也有例外,少部分片子,是真的烂,全方位的烂。
就像这次,谁能想到叱咤风云的杜琪峯杜sir,一开门营业,竟然搞出这么个东西呢?
来吧,不能巴塞君一个人受伤,是时候聊聊《我的拳王男友》了。
1《我的拳王男友》是一个无规则拳击的拳手,和一个落魄女歌手间的爱情。
设定,先天带着一股烂片味道。
男主“吃货拳王”鲁虎,边吃边上场那个憨劲儿,已经让我有种退出影院的欲望。
可接下来更狗血的才出场,女主杜小娟,落魄到睡公园,还要追逐音乐梦想,逐梦演艺圈。
两人的结识,因为鲁虎兼职讨债,杜小娟欠四十万没钱还,于是鲁虎把她带回家,让她打工还钱。
鲁虎帮杜小娟介绍工作,什么演特效动物、洗车、跳脱衣舞、拳击举牌,有钱就赚。
但杜小娟怎么就欠了四十万呢?
因为她被渣男骗了,人给他睡了,债给他扛了,歌也被他偷了。
她是个创作型歌手,当红男星是她的邪恶前男友,在“全能女生”节目当评委,所以她要去节目一鸣惊人。
然后就是用脚也能猜到的套路,杜小娟参加“全能女生”选秀,脱颖而出;鲁虎拳击终极一战,大胜而归。
套路没问题,任凭哪个商业片大抵都这么拍,问题是套路拍太差。
杜小娟开场设定,唱歌跳舞水平满大街都是,通过海选都勉强。
但她居然靠跑不同会场报名多次考试,就给过了?
第一次唱歌不行,第二次边唱歌边跳脱衣舞也不行,第三次露肉还不行,结果到最后突然开挂,就打动全场了。
节目也是极度迷惑,同时要比唱跳rap就算了,怎么还有复活外场战?
杜小娟跑回老家,电视台还专门去她家里拍她唱歌?
情节为发展而发展,没有合理性。
导演、演员说现场经常没剧本,加戏改戏是常态。
好吧,怪不得故事是这么个样子。
男主拳击台打拳、女主舞台唱歌,电影两条线都想讲细,但一到高潮情节,就成强行融合。
鲁虎台上打拳,杜小娟只能台下举牌当精神氮泵。
她一举牌加油,鲁虎就仿佛吃了大力丸,龙精虎猛暴揍对手。
如果说举牌加油这联系还说得过去。
那么杜小娟在舞台唱歌,鲁虎只能在演播室外当憨憨,就蠢到夸张了。
因为他只能在外面上蹿下跳,所以每次切到他的反应镜头,都让人如坐针毡。
他这个激动的水平,大概还不如当年《中国好声音》家属等候室的家属飙戏吧。
2演技,是这部片成为灾难的一大原因。
男主鲁虎,向佐出演。
他出道年份不少,但最耀眼的标签还是只有一个,富二代、星二代。
三年前他主演的惊世巨作《封神传奇》,集齐李连杰、古天乐、黄晓明一众大咖配戏,再用最烂的特效、故事,让大家见识到什么叫父爱如山。
《封神传奇》如果没有《阿修罗》后来居上,《封神传奇》仍雄踞中国奇幻烂片之首。
即使如此,《封神传奇》也是里程碑,中国烂片史上都有一席之地。
这次他主演《我的拳王男友》,父母强力支持,片头醒目的出品人向华强,行政监制陈岚(向太),说明了电影中向佐的耀眼C位。
但即使这么硬挺的背景,他其实也没理由这么高曝光度。
除非,他疯狂上真人秀。
于是他就疯狂上真人秀了。
《最美的时光》、《我家小两口》、《女儿们的恋爱2》,他和郭碧婷相识相恋结婚蜜月,从恋爱到生子,恐怕都一条龙都在真人秀秀完了。
可要说向佐不努力,也不对。
作为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少爷,他为了演戏是很用力,练武术把身体都练坏了。
这个有一说一,片子里的拳击戏不简单,动作戏很拼。
但问题是热情和努力,可不等同于水平。
不然逐梦演艺圈的毕导,岂不是成了中国电影栋梁?
努力归努力,演技配不配男主,我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看他演的角色,笑起来总有种不太聪明的亚子。
想塑造活泼开朗,演出来成神经病式的聒噪和废话,有种傻根既视感。
他在片里的演技还不如在真人秀。
鲁虎那句“傻不拉唧”,成这个角色的最佳诠释。
导演尽量委婉评价,捡能说的说,说向佐作为一个演员 ,还有好大提升空间。
您品品,这话是有多无奈?
3杜琪峯的惯常印象,是《枪火》、《暗战》、《黑社会》这类的黑帮警匪。
《枪火》要说他拍都市男女爱情,也有《瘦身男女》、《单身男女》之类。
但这部片呢?
对不起,不行。
职业生涯滑铁卢,这话毫不夸张。
《瘦身男女》就算是和韦家辉黄金搭档,这部电影也非常失败,满是过时套路和尴尬情节。
音乐梦想和打拳愿望,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还想搞双主角设定,太难看了。
更何况两个人各自还都有背景前史,鲁虎穷地方走出来的师徒情,杜小娟也要回家乡找奶奶。
怎么着,非得给主角加点苦情背景,不然故事讲不下去吗?
两条分开的追梦线索就够散乱了,还要再强行发展一份感情戏。
这儿讲讲,那儿讲讲,最后一滩稀烂。
最不能理解的,还有逻辑混乱的双标。
配角抄了女主舞姿,但因为女主舞姿抄的是嘎嘎、蕾哈娜、麦当娜、凤凰传奇。
配角一抄给抄坏了,被判直接出局。
这儿似乎是告诉大家,抄袭没有好果子吃。
后来男主开火锅店,开业前就说服务抄各种知名火锅店。
然后火锅店火了,食客评论像这几家店,男主开心的说那我没抄错?
怎么着?
还鼓励抄袭的?
配角抄袭,罪该万死;主角抄袭,问题不大?
所以这种不少地方没有剧本的拍摄,连人物行为逻辑都解释不通。
全方位的崩塌,无聊到没有看下去的欲望。
本来说古仔、家辉哥几个人最近作品平平,有点审美疲劳。
但现在看杜sir这部新片,要不几位老前辈还是多多辛苦一下,再拍几年吧。
所以,除非是想给《黑社会3》捐款,或是为银河映像的信仰充值。
否则,你走进影院的一刻,大抵就是你对这部电影评价的巅峰了。
古龙说:生活在江湖中的人,就像是风中的落叶、水中的浮萍。
黄霑说: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
吴承恩说:得来烹煮味偏浓,笑傲江湖打哄。
庄子说:相洵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京剧里也唱:少年子弟江湖老,红粉佳人两鬓斑。
在形形色色的江湖里,最爱还是杜琪峰电影里的江湖。
只是,杜琪峰的江湖是黑社会,我们所处的江湖是白社会。
只是,在我们身处的白社会里,规矩是用来作践的,义气是用来装饰的。
只是,正如某些文学经典只能被重读,杜琪峰的电影只能被回味,因为它们数量都不多。
只是,我们的江湖讲究非黑即白的是非对错,而他的江湖只探讨规矩和义气。
只是,在我们的江湖里,规矩、义气两个词被置换为公道、人情。
《金瓶梅》中有一首小诗:公道人情两是非,人情公道最难为。
若依公道人情失,顺了人情公道亏。
假如为黑社会树立一个标杆,我想,《鹿鼎记》里的“天地会”比较合适。
会中的兄弟,不管是陈近南还是龙套角色,敢于和皇帝叫板,却没人敢于破坏规矩和义气。
韦小宝这人既滑头又好色,唯独对规矩和义气看的很重,他和康熙是好基友,和陈近南又情同父子,应康熙要求灭了天地会?
或者反清复明干掉康熙?
身处两难境地,他最后选择领着一群美人归隐,对于规矩和义气,两不相伤。
杜琪峰的《枪火》就是在讲这个。
有人破坏了规矩,那他就要被除掉。
可是兄弟们为了成全义气,却私自放走了他。
尽管,假如事情败露,他们都得死。
《放逐》继续讲这个。
进一步让观众看到,他们死亡的场面。
如一场仪式隆重的祭献,这里没有英雄,无关悲壮。
本片有一段情节很耐人寻味,一吨黄金到手,哥几个在荒山野岭絮絮叨叨:一吨黄金有多重?
一吨梦想有多重?
一吨乳房有多重?
然而,义字当头,一吨任何东西,也只是寻常。
情节干净利落,台词简洁爽利。
只因为,义气哪儿有那么多废话?
哪有那么多自我标榜?
哪有那么自我陶醉?
哪有停留在口头上的煽情?
义气,是洞穿心肺的子弹,是弥留之际腮边一抹笑意,是硝烟散去后的遍地尸骸。
每一具尸体都仿佛在说,他们可以出生,可以入死,可以全义气,可以慰平生。
《枪火》结尾有句台词:规矩就是规矩。
情义值得歌颂,规矩却必须恪守。
感天动地的兄弟情义,终究抵不过冷冰冰、阴森森、干巴巴的帮会规矩。
情义需要用血来证明,规矩需要拿生命来祭奠。
如此黑色江湖,完全看不到白色江湖中的逐逐眈眈和汲汲戚戚的众生百态。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新闻里时不时提及,今天抓了涉黑团伙,明后又有黑老大伏法。
靠烧杀抢掠、坑蒙拐骗、滋扰平民为主业的团伙,只能叫做恶势力,即便某些团伙也学人家拜关公、饮鸡血酒,可是,被叫做黑社会?
他们配吗?
枪声和火花,在老杜这里成为一种标志性的符号,如同吴宇森那扑棱棱飞起的白鸽子、遍布弹孔的长风衣。
骤然短兵相接,倏忽风紧云乱,枪声响起,火花四溅,光影交错,血雾弥漫。
任是铁人也应点头默叹,想必,坐在屏幕前的不管是谁,都会屏气敛息,双手紧握。
杜琪峰是营造紧张气氛的大师,把电影语言和音乐运用的措置裕如,在这方面可以与希区柯克比肩。
上述两部影片,连同《PTU》,一起构成了杜琪峰电影世界里营造气氛的典范。
《黑社会》里,社团元老们说话再也没人听,辈分被视若无睹,规矩被抛诸脑后。
为了当上话事人,为了抢龙头棍,互相仇杀。
当规矩被破坏,义气被嘲笑,黑社会也就拉开了堕落和没落的序幕,并最终“沦落”为白社会。
《夺命金》里,社团的老大唯利是图,小弟不负责任。
做大哥的不像大哥,做小弟的不像小弟。
尽管刘青云饰演的三脚豹,一直努力践行着一个社团人员的全部操守。
尽管故事的结尾让三脚豹发了一笔横财,给电影平添了一抹温情。
依然阻挡不住社团走向式微和没落。
黑社会其实和其他组织没什么两样,都是从内部开始消亡的。
当年的天平天国,起初锐不可当,一路攻城拔寨,占领南京后却发生惨绝人寰和灭绝人性的内斗,一败涂地。
在杜琪峰这里,黑社会就是这样消亡的。
与其说他拍的是电影,不如说是为黑社会谱就的一曲赞歌和挽歌。
这世上有很多不花什么钱就让人获得超值体验的东西,比如阅读,比如听音乐,比如看毛片……在这些惠而不费的东西之中,杜琪峰的电影是绝对不能错过的。
事到如今,杜琪峰已告别当年风格。
再见杜sir ,也许再也不见。
时令已过立冬,拂面风乍冷,侵体雨微寒,行人稀少的路上枯叶起舞。
江湖已远,于是提笔作祭,缅怀“必属精品”的银河映像,以及杜sir的那些绝唱。
①这电影是坨💩②影评区我居然还看到了水军?
为了坨💩,真没必要③希望向华强以后能冷静一点,你儿子真的不行④没准老杜就是跟向华强赌气,才这么不爱惜自己羽毛:反正你逼我拍你儿子,我就瞎拍吧⑤这是我瞎猜的,或许就是老杜自己搞砸了,我也劝一句,拍个商业片就别整艺术家做派了,每次都是现场现编,当别的编剧吃干饭的?
⑥当然老杜不会吊我这个臭鱼烂虾,不过事实就是随着几部电影的票房口碑不佳,没电影拍了,银河映像这招牌,也快砸了⑦我就口嗨两句,不会真凉了吧?
⑧《柔道龙虎榜》也是杜琪峰拍的,很牛批
港片已死这句话,已经被说烂了。
总有人心存幻想,王晶不行,王家卫总行吧。
刘伟强堕落了,杜琪峰总有节操吧。
结果,王家卫搞了部《摆渡人》,杜琪峰也搞出了《我的拳王男友》。
王家卫好歹还只是改编剧本,负责和张嘉佳喝酒吹牛。
《我的拳王男友》呢?
却是一部,真正顶着,导演杜琪峰,编剧韦家辉,银河映像三大黄金招牌,却依旧让人如坐针毡,如芒在背的烂片。
来,详细唠唠。
从定位上讲,你可以说,这是个有热血元素的爱情喜剧。
一句话概括剧情——野路子拳击手鲁虎,和被渣男骗光钱的女歌手杜小娟,因为被黑恶势力追债,一同追梦,产生爱情。
饰演拳击手的,当然就是今年的热搜常驻——向佐。
女歌手不是郭碧婷,而是在《芳华》里露过脸的王可如。
向佐,本片的绝对男一号。
他打拳,打架,恋爱,搞笑,开车,吃饭,总之哪哪都是他。
平心而论,向佐不愧武打出身,敢把自己完全交付出去,对自己也是真的狠。
只可惜,除了打,演啥啥啥不行。
按照剧情发展,鲁虎的设定,本该是一个热心肠,直脑筋,没谈过恋爱的善良男孩。
女主被追债的人抓走,债主想把女主卖了抵债,鲁虎让女主做了个朝天蹬,然后说可以带女主拍不可描述小电影赚钱,将女主带走。
事实上,是给女主找了个当特技演员的工作,出演会跳舞的特效鸵鸟,朝天蹬是鸵鸟的舞蹈动作。
得知女主被当红歌手曲风风骗钱骗感情骗作品后,还给女主当司机,带女主参加选秀,给她打气,向渣男前男友复仇。
如果换一个人来演,鲁虎可能会是一个,虽然有点傻,说话不过脑子,但还算可爱的犬系男子。
而向佐。
把男主,演成了一个脑子有问题的暴力狂。
全程皮笑肉不笑地大喊大叫,他可能觉得,这是搞笑。
活生生地把甜甜感情戏,演出了黑恶势力劫持良家妇女的犯罪片既视感。
特别是没谈过恋爱这个设定,其实很常见,就是通过增加一点青涩感,来加强人物立体度。
一般说来,这是一个很容易让女性观众产生好感的加分设定。
结果你猜怎么着。
演到这一点的时候,剧情发展成了,鲁虎试图在车内强X女主……?
啊然后女主还爱上他了。???
这年头,王晶都不敢这么拍了啊!
不怕段子烂,就怕烂梗时间长。
这片的喜剧段落就特别长,几乎都是由种种试图咯吱你笑,但不得其法且手法猥琐,让你有种被X骚扰般不适感的低俗段子堆出来的。
低俗、卖肉、抹黑少数群体形象,比王晶更王晶,比开心麻花更开心麻花。
单说剧情,更不靠谱。
拳击手和选秀女的爱情故事,怎讲。
女主参加选秀还算情有可原,毕竟前几年选秀节目是真火。
——如果不是舞台表演老土到仿佛倒退20年的话。
拳击手这个设定,就很莫名其妙了。
宜兴市就这么凭空多出来一个全民关注的拳击大赛,举办场所还是演唱会场馆。
台上,拳击手殊死搏斗,时常打出人命,一看就是打黑拳。
场下,仿佛演唱会现场,举满五颜六色的灯牌,背景里女声哇哇尖叫。
每个镜头都充满一万种不成立,槽多无口,看个爱情片,居然还给我品出几分魔幻感。
整整两个小时,条姐特别想跳起来质问杜琪峰,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但没有这个机会了,因为杜琪峰连主创见面会都没参加。
拍完烂片就跑,只要不露面,就可以当事情没有发生过?
呵呵,其实也不需要杜琪峰亲口来回答了。
眼尖的都看出来了,因为,是中国星啊,是向佐啊。
《我的拳王男友》整部片子,就是为了向佐而存在的啊。
向佐最自满的是什么?
是打。
什么样的设定,能让会打的向佐最大程度的发光出彩?
拳击台。
傻子都能看出来剧情不合理又怎么样,因为是向佐,一切都被放行了。
三个关键词,就可以概括《我的拳王男友》——失真,愚蠢,没节操。
哦对了,它不仅仅是烂,还眼熟。
《食神》《功夫》《三傻大闹好莱坞》,轮番出来刷存在感。
就像片中,女主抄完麦当娜抄嘎嘎,抄完嘎嘎抄蕾哈娜,抄完蕾哈娜抄凤凰传奇的舞台表演;
以及,男主抄完呷脯呷脯抄巴蜀香,抄完巴蜀香抄海底捞的火锅店。
片中,剽窃女主歌曲的“原创天王”曲风风受到了惩罚。
可是,影片本身把抄袭当笑点的行为,又魔幻到让人想摸摸杜琪峰和韦家辉的头,是不是烂钱收太多,已经恰傻了。
《我的拳王男友》豆瓣评分:4.5。
条姐觉得,高了。
毕竟,你可是杜琪峰。
是那个带着实验性的影像风格,几乎凭一己之力,振兴了持续受到97金融危机影响的香港电影业的杜琪峰。
《暗战》《枪火》《黑社会》《黑社会2》……
当别人拍打戏,还停留在一味求”快“的奇观层面时;只有杜琪峰的动作戏,冷酷而超脱,能够通过拍暴力的”静止“,来推进剧情和情绪。
当别人拍黑帮,还停留在肤浅的暴力噱头之上时。
只有杜琪峰,是通过黑帮拍时代变迁,拍东方的大家长,拍群体内的生存哲学。
很多词语,都可以用来形容巅峰时期的杜琪峰,比如优雅,比如反思,比如实验,比如创新。
愚蠢绝不是其中之一。
所以他才能脱颖而出。
成为继王家卫后,第二个让法国电影资料馆为他办个人回顾展的港人导演,成为为数不多被写入世界影史的一个名字。
像这样作者色彩浓重的大师,我们总忍不住追根溯源。
杜琪峰成长在九龙城寨,著名的鱼龙混杂之地。
在那个警察都不敢管的三不管地带,黑社会成员,是童年杜琪峰的邻居、同学,是他日日司空见惯的普通人。
之所以杜sir的黑帮片能够打动人心,也正是因为,他能够理解自己的角色,能够在黑帮的符号以外,将他们还原成活生生的人。
对人性的关照,就是杜琪峰电影的立命之本。
《我的拳王男友》,全都丢了个干净。
难道是因为,换了个故事发生地,他就突然不懂人性了?
内地普通人真正的生活状态,娱乐生活,他是真的不懂?
还是,不屑于懂?
但凡对生活,对电影,还有一点敬畏,《我的拳王男友》都不会是现在这模样。
杜琪峰,为向佐,不值得。
杜琪峰,为捧向佐吃烂饭,你疯了?
我非常生气。
作为一个银河的粉丝,一个杜琪峰的拥趸,看到这样惨不忍睹的电影,气的简直灵魂出窍。
海报上明明大写着“杜琪峰+韦家辉”的金字招牌,杜sir睽违影坛3年时间,观众们翘首以盼,却盼到了这样的货色。
看到向佐时,心里就咯噔一下,这个昔日大佬家的公子,被自家开的“中国星”影视一再力捧,却因为一副整容都救不回的路人脸,怎么都红不起来。
这次借着格斗题材,终于理直气壮地站在C位,当一回绝对男主。
以前这个位置,属于刘德华,属于古天乐,属于刘青云或吴彦祖,没想到时移事易,男主名头的骄傲,也沦落至此。
上一部向佐担纲主角的电影,还是打着群星演绎幌子的《封神传奇》,豆瓣评分2.9。
男主虽然不济,好歹家里有势有钱有圈中人脉,能带资进组,好歹也算在影视圈奋斗多年,近来因综艺有了一定的话题度和存在感。
女主角的选择就更莫名其妙,《芳华》中演过不起眼的小角色,是此前最大牌的经历。
从长相到身材,再到演技,没一样出挑,身上更是半点“银河”味都没有。
当年杜琪峰用高圆圆,虽然也气质不对,但好歹人是真漂亮。
这位呢?
方脸盘,腿围比头围都粗,看上她哪一点?
套用电影里的台词,真是唱也不行,演也不行,露也不行,相貌不行,身材也不行。
唯一行的,大概就是一字马劈叉和跳钢管的舞蹈底子了。
两个人根本不来电,亲到一起也没觉得有感情。
导演自暴自弃到这份上了,奇怪干嘛不干脆找郭碧婷来演女一号,至少电影开映前的贴片广告“**旅拍”都比电影来得有情绪。
这样不走心的搭配,就好比食客点了每位1288块的佛跳墙,上菜后却发现里面只放了淀粉火腿肠与劣质鱼丸。
从原材料本身就垮掉了,厨师水准再高,也烹制不出惊天美食。
何况导演完全不在状态,全程消失。
大家都在梦游,搞出的电影,神仙都救不回。
这当然不是典型的银河电影,没有黑帮没有枪战没有走位与凹造型,没有各种熟悉的老面孔,更没有人生无常因果轮回。
这更像韦家辉会写的那种浪漫喜剧,整体漫画化,人物神经刀,剧情不讲逻辑,各种癫狂过火,情节一日千里,荒腔走板。
电影还无比分裂,MMA格斗和唱歌选秀各行其是,前半段就是女孩各种跑场比赛,向渣男前男友报仇,男主角只能当个司机和歌迷,基本游离在剧情以外。
后半段格斗成为主题,女演员就消失回乡了,终极比赛的由头甚至无关爱情,又拉拉扯扯什么师父的拳击坚持。
如果一路打下去,真的瞎掉或搞出人命,多少还能为电影增加几分悲悯的厚度。
可又要打成个皆大欢喜,也把整个故事打得魂飞魄散。
有人非要附会本片继承了“柔道龙虎榜”的精神,可这完全是从精神上绝对悖理的两部电影,一部纯粹、干净、专注;另一部东拉西扯、言不及义、粗糙鄙陋,若说共通,大概只有欠钱躲债的女主和票房失败而已。
这片我敢说多半没有成型剧本,就靠一个想法撑着,想到哪儿拍哪儿。
各种戏都是在凑、在混、在应付。
唱歌的部分不厌其烦地拍了五六遍,每首歌都唱够时间,却对剧情推进有限,完全就是注水。
格斗也一样,一场接一场,打得是好看,但完全缺乏变化,于情绪上也没有加持和积累。
就这样,歌一场,打一场,再着魔一般继续地坚持室内造景棚拍,以及魔性无比的音乐剧唱跳,整部电影如天女散花一样,四处开枝散叶,最后也没让人记住它讲了什么故事。
只记得向佐真丑,做表情更丑,但女主角居然比龇牙咧嘴的向佐还丑。
唯独于文文(前任3)的那个角色倒颇有趣,虽不见得原装但长得也比女一号更有记忆点。
但明明是点缀式的边角角色,过往在银河的电影里都是一笔带过,只有戏少才会显得“巧”。
电影里却每次出场也要唱够半首歌,毫不客气地来了四五首,加上女主角的曲目都可以凑出两张专辑了。
注水注得没有底线,加上茫茫多的广告植入,这是拍电影呢还是北上办春晚来了?
电影所有情绪拐点都是强行上,没任何细节和逻辑可言。
无论是举牌站错队,还是车上的激情未尽,以及为师报仇,种种情节好不连贯缺乏铺垫,完全都是刻意为了营造剧情起伏强写。
观众们情绪没上来,演员们就开始各种龇牙咧嘴地上表情,也难怪,他们也没剧本看,也不知道人物的情况。
感觉就是等着导演说,来,生气的表情给一个,愤怒的表情给一个……《我的拳王男友》已经是银河历史上堪比《蝴蝶飞》与《高海拔之恋2》这样的沉底之作一样的水平,甚至可以说它刷新了银河的新下限。
也不用客气委婉了,十足的烂片一部。
这几乎是一部除了金培达的音乐以外没有任何优点的电影。
就连最基本的美术和摄影都不过关。
到处都是黑糊糊的,过饱和的色调显得特别油腻。
格局小、调度乱、演技差,我真的怀疑全盘都是执行导演在操刀,而杜琪峰最后只是被枪指着被逼在导演一栏签了名。
我甚至怀疑导演在电影中各种细致表现“讨债”主题是在暗示观众,他拍出这样的电影,实在有不得已的苦衷。
若果真如此,导演,你就眨眨眼。
那传说中的“黑社会3”,我还等是不等?
《我的拳王男友》对标的是《柔道龙虎榜》。
我喜欢把2011年视作银河映像发展的转折年份,因为11年后不论是类型片还是商业片,银河再没有产出过足够有业界影响力遑论票房号召力的作品。
而比口碑票房上的蛰伏更糟糕的是,杜琪峰+韦家辉这对黄金组合的想象力创造力似乎也在飞速流失。
《毒战》尾声致敬《非常突然》,《盲探》=《孤男寡女》+《神探》,《三人行》有《PTU》灰色规则和时间游戏的影子,唯一有点新意的《华丽上班族》影片质素不说,底子还来自于张艾嘉的同名舞台剧。
这次《我的拳王男友》又把致敬或者说炒冷饭的魔爪伸向了《柔道龙虎榜》。
《柔道龙虎榜》何许片也?
它是杜琪峰亲承最满意最喜欢的作品。
这部2004年推出的向黑泽明致敬的柔道主题电影,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诠释了热爱和坚持,从困境中振作奋起,以及小人物在困顿中抱持的梦想。
《我的拳王男友》从人物到场景都忠实复制了《柔道龙虎榜》。
一群对拳击抱持理想并不懈坚持的痴人,主角因为格斗而面临失明的危险,理想面对现实的低头妥协,离开与回归,女孩被扔出门外的行李箱和散落一地的bra内裤,困窘的生活不堪的工作和她的明星梦。
韦杜在形式上80%地复制了《柔道龙虎榜》的套路,但空具形式没有灵魂。
影片的空虚肤浅不能完全怪罪于商业片/歌舞片的表现形式。
纵向比较银河的过往商业电影,《瘦身男女》可以以二次元宅为主题通过蠢萌的形式演绎感人的爱情故事,《华丽上班族》也可以用歌舞片的形式将职场对人性的扭曲摧残展现得颇具戏剧张力。
对比下来,只能说韦杜这次太不用心,偷了大懒。
下面简单对比《柔道龙虎榜》,细数我认为《我的拳王男友》是精神空壳的几大理由。
首先是人物设定不真实不接地气。
《柔道龙虎榜》展现的是小人物的平凡梦想和坚持,虽然男主角是柔道界曾经的风云人物,但戏中更多展现的是他在困顿低谷期的迷茫和买醉逃避。
剧中人物的梦想可能是和高手来一场柔道,可能是甩掉高跟鞋奔向前程,也可能只是能够够着卡在树上的那个氢气球。
而《我的拳王男友》呢,男主是全国皆知的地下拳王却还住着仓库,女主是演艺创作奇才却落魄在酒吧跳艳舞为生。
他们的梦想太高光目标太远大,而能力才华却与成长背景生活境遇极度不匹配。
人物在社会属性上是不合理站不住脚的,看着可能逮劲儿但是很假很中二。
其次《柔道龙虎榜》是开放式结局。
女主放弃优渥生活去日本寻梦成功了吗?
男主重新振作击败了柔道高手,但他失明后的生活也刚刚开始。
男二说自己会失明是真的还是只是要刺激男主?
失去父亲的弱智青年未来如何生活?
影片给了观众遐想的空间,而且因为精神内核被提纯到了对理想的坚持和热爱,无需照顾更多生活现实细节的前提下,也为影片诗意的视觉呈现风格提供了可能。
相比之下《我的拳王男友》的呈现就很世俗和商业化了。
男主最后击败高手为师傅报了仇,女主虽然放弃了比赛但也已经走上了全国舞台为众人所知。
换句话说他们就是一对明星cp,经历了常人不能有的高光时刻,也都有着远大而美好的未来。
Happy Ending。
最后是卡司的配置恰凸显了卡司能力的孱弱。
我们先来看看《柔道龙虎榜》,古天乐郭富城应采儿,古仔刚确立港片中生代的扛鼎位置,应采儿也是香港中生代女星中比较有灵性的一个,郭富城的形象和身体素质完美契合这出以柔道竞技为主题的戏码。
除此之外,梁家辉卢海鹏张兆辉,一班银河老戏骨的帮衬,塑造出一群各具性格特色的人物,这个阵容可说是豪华,塑造出的群像也很饱满。
反观《我的拳王男友》是典型的男女情爱对手戏,没有配角群像帮衬,反而于文文面孔乐队们的表演让人感觉很出戏。
向佐和王可如作为主角真的撑不起这部戏。
前者的表现,不知道是本色还是编导授意,用力太~猛~,夸张聒噪到让人感觉到反社会人格。
王可如的表现就是中规中矩,没有什么亮点,演技也很稚嫩。
他们的话题性远超过他们当下的演技实力。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是一部杜琪峰的投桃报李之作,作为银河铁粉,我不反对拍商业片赚钱,而且真诚用心的商业片也可以是好片。
但过分肤浅敷衍的创作,《我的拳王男友》怕是要恰烂钱也不容易。
香港导演卖情怀过度消费自己的典型就是刘镇伟,现在银河也有这种江郎才尽的迹象,但愿这只是我的杞人忧天,也期待银河接下来能有对得起观众的类型片推出来为自己正名。
在这部杜琪峰导演的功夫片中,向佐很实力的展示了他的拳技,拳拳到肉,还有一些喜剧笑点,男主女主的感情戏也吸引人眼球,值得推荐。
不看这部电影,都快忘了什么是电影了
抄袭为王,赵英(噪音)话事,残疾鸵鸟,轮椅歌后,讨债搭班,瓦顶舞剧,擂台弑父,光影孤拳,千年副导狂奔转正,江湖苦练恋爱抽筋;歌为你弃,牌为你举;店为你开,拳为你赢;“不是拳击过时了,是我老了”……把它类比《摆渡人》实在不应该,银河映像北上的孤傲不羁恶趣味,赢了甲方,输了观众
一开始强烈的廉价色欲味,有种误入王晶片场的感觉。但不久,即便是有意为之的模仿甚至山寨,连同漫画式的表演,也还是有某些特别的幽默,杜琪峰面对劣质素材,依旧时有反手一击的能力。而金培达的音乐才华,在这相对陌生的领域里依然能够称得上功不可没。但让我这个银河粉非常难过的地方,是敬仰多年的杜Sir,在当下,竟然还会以伪娘、人妖等词汇来骂人,更别说把曲风风手下塑造成讽刺性极强的丑角了,面对并不开明的影院环境,非要让LGBT雪上加霜。这也是我对曹保平、李非之流特别警惕的原因。对此,我确实很敏感,但这些行为在我看来,真的太掉价。不该是杜Sir,真的不该。还有那个抄袭狗角色,竟然充斥着对肥姐的所谓戏仿,怎么舍得让许久没在大银幕前想起她的观众做这联想?
杜sir,我代表音乐,谢谢你!
看了这部我才明白 有钱能使杜sir推磨
故事很套路,情感却饱满,向佐难得有超过及格线的表现,可以说是难得了。女主也是有性感百变的感觉,尽管一开始的出场实在是弱。全片就是大杂烩,既有歌舞剧和选秀节目,又有拳拳到肉的动作题材,还有烂俗的渣男复仇和为师报仇的桥段,但居然味道还不错,这大概就是杜琪峰吧,总是对我胃口。观影感轻松愉悦,适合无聊的时候找来看
3.5,类似于瘦身男女。观感不错,但看的过程中经常会联想如果是杜sir的常用演员讲粤语来演会怎么样,待重看
向佐很可爱
一星半。㳇字车牌已经讲到明啦:向公子有一个好撚有水(钱)的父亲。但係唔止男主的问题,女主都好可怕,以及成部戏的质感都好差,尤其条街景,而且唔知係咪有意模仿《West Side Story》,竟然仲有歌舞桥段,总言之一切都假到、cheap到啊,影真骑喱。
我觉得不错,那些特别差的评价纯是喷子
歌很好听,除了吊威亚有些搞笑,给新人演员的搏命三星
唉,有几个很难忍受的地方,不快进是不行了。向佐同志这个国配首先拖出去吧。。。一开始看,就有股浓浓的网大味儿,制作比较粗糙,还有不可救药的烂笑点。后边突然还来了一段唱歌,很宝莱坞。整体演员阵容也不行,主角不说了,哪怕请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配角也好啊!缺点大家都看得到,就不多说了。优点是让我不知不觉想起了柔道龙虎榜,只有那么一点点。。。。。。另外就是编剧方面,还能感受到一点银河的味道,只有一点点。。。音乐方面其实称职的完成了这些歌曲的任务, 但却是比较一般,类似行活。于文文那个角色还挺有意思的,其他也能找到极少的有意思的点。最终我打三星。2星属于脑残的部分,因为从不担心杜sir和韦生的实力,只是耐心等他们下次的好作品。
长得一言难尽(傻不拉叽…你自己说的…)的向佐本色演出?把自己的本色毫无畏惧地暴露出来,非常之勇敢(挺可怕的本色),更不用说还开口说了,那么多的,短促台词…女主是女友上位?品味十分之…嗯…有银河映像大导演杜琪峰和如神编剧韦家辉助阵(如果被黑社会绑架你们就眨眨眼),楼上是黑社会吗会打人吗,有空请把银河映像片头从这片撤下谢谢。没有粤语版,想想也对,太智障了,无眼睇啊手动捂脸表情。
还不错啊,期待着杜导下一部。
疯逼电影。一般来说一个导演成熟之后最烂的电影最能体现他的基本水平,所以杜琪峰应该是现今中国最懂如何把电影拍得好看的人。翻译过来就是,哪怕被黑社会逼着给黑帮老大的儿子做嫁衣也能把导演技术玩得炉火纯青。但是,1.杜琪峰有把过火夸张的表演拍得流畅自然的超能力,饶是如此向佐的表现还是让我想把他保送进今年金扫帚最差男主角的名单,凭此片坐实他是香港王宝强;2.这部电影做到了让港式胸大无脑和网红千人一面的光荣会师,只是仍然在对内地特供的土鳖滤镜下。十多年来外国对中国的看法没有改变,香港对大陆的态度也没有变化;3.对这个散发着抖音气质的十多年前的湾湾偶像爱情故事实在无感。爱乐之城论导演技法肯定是不如这片子花哨的,但能赢得更多人的喝彩,原因就在于故事在接地气使人共情与理想化提炼生活做到了平衡,而这片子显然没有
75/100 不论是上班族的职场,还是逐梦乐坛选秀圈和黑帮拳赛行业,本质都是差不多的江湖,普通小人物只为了在其中生存下来,想赢不抄就得拼。正如向佐的角色那样冲动的中二感,这部电影里也充满这种粗糙、恶搞、间离、或周式无厘头,人物像打了鸡血,挺受用这种港式幽默。在一个香港、内地广东、浙江地域特点混杂的魔幻内地环境里,杜sir运用故意虚假夸张的舞台感,对真实的歌坛、流量至上的选秀市场、饭圈乱象进行了一次高级反讽,几个无人机航拍镜头的模糊粗糙感也加重了这种土味魔幻。从那个金培达创作歌曲“模仿众长”的排练段落开始,银河印象在《华丽上班族》里就有的精致调度和快速剪辑又回来了,一样是歌舞片的逻辑来拍。“你我之间没有不同,一个懵懂一个冲动。” 两人如玄学保佑一般地互相旺对方,这是港味的,情感非常真挚感人哇。
好好看啊!!(看分太低,我加一星)
两星半。杜sir的佳作根本用不着去吹,杜sir的水平也用不着通过这片子去吹。糟糕的部分情节接近国产三流水准,但这种浅薄的写法反而和向佐无脑神经质的表演相互契合,这点是意外的,于是这种烂反而被削弱了。女主这条线,很让人想起《新喜剧之王》,非常规的追梦路线。
在創新程度上確實是乏善可陳,尤其像那些選秀歌唱比賽的鏡頭還都佔了很長一段時間,問題是和我們平常看慣的節目並無二致,這樣觀眾就很難為電影埋單。但若論在攝製層面上,其實還好,並沒有評分那麼的糟糕。在當下的環境,師傅與徒弟、名利與愛是否能如電影一般?祗是有點懷念[奪命金]和[毒戰]的那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