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立拖家带口的把老舍的原著改了个面目全非,可如果只说电视剧的话,这部戏拍得还算过得去。
就是我对赵二的命运感到不公,对福海和顺子对赵二的态度感到不平。
福海是个好人,那个年代拍出来的电视剧,好人似乎都是一样的。
老实、本分、正直、凡事都替别人着想、不是自己的错也往自己身上揽、最重要的就是……怂!
看福海的一生,就是这种老实的怂男人的一生。
如果说是那个年代造就了福海的命运,是不公平的。
应该说,福海在任何一个年代都吃不开,他太乌托邦了,他活在了自己认为的世界里,总认为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错的都是身边的人,不是自己。
他像极了一个孩子,在大人告知的世界里活着。
可孩子能长大,福海这一生都没有长大。
世界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谁都希望它是干干净净的,不需要违心的就能活着、活好。
可那怎么可能?
他和这个世界一直在拧着,刘方子和局长喝茶的事情过后,他一度趟了两年的事儿,我还以为他开窍了。
可你看他,老了老了,终于是提干了一把,连局长都没混上,就开始想着要改变世界了……多天真!
他还没有担当,分不清好赖。
他喜欢瑞子,瑞子也爱他,可他从来不敢说出一句承诺。
临到最后,说是说了,可瑞子都嫁人了。
瑞子告诉他,你只要说娶我,我就退了这门亲事。
可他怂的一批,啥都不敢说。
瑞子被退婚了,菊婶骂街,瑞子一个女人在死扛,他也没敢出来把事儿认下。
分不清好赖,谁对他好他分不明白。
除了女人,对他最好的当属赵二。
可他怎么对待的赵二?
刘方子是个人物,他在任何时代都能混得风声水起。
当兵能当成军官;辫子军跑路,他也能打砸抢的弄了一身财物;杀了人,和局长能坐到一起喝茶;革命党他也能反手出卖混上一个警长当当;他跑市长的关系,转身就混成了局长;他害了吴先生,吴先生得了势,可他居然还能蒙混过关……他是个坏人,但相比福海这个“假人”,他刘方子是个真实的人。
他心狠手辣,他懂得钻营,他不择手段,他无耻,他偷了哥哥的媳妇……可他也因此把自己仅有的那点良心都用在了福海身上。
从他当上巡长那天起,他就一直在还福海这个情。
福海自己也知道,他刘方子坏,但就偷人这件事上,他坏得不致死。
所以福海没拿刘方子那些钱跑路,最终还是救下了刘方子。
而刘方子给福海使钱,帮他升职,帮顺子上学,身居高位还要不停的听福海的辱骂和冷嘲热讽,这都是因为他欠福海的。
对赵二他从没这样过,因为他不欠赵二的。
刘方子在福海身上体现出了他那一点良心,换成别人,他都坏成这样了,你瞪他一眼,他都能弄死你。
刘方子死得其所,他也必然得死。
他嘴上说得硬,那一斧子就算两清了,可实际上对不起福海这件事上,他在为数不多的良心上,一直倍受煎熬。
战场上他拼命往上冲,就想寻死,还就死不了,反而还升了官了。
他偷了福海的老婆,可最后为了瑞子,他硬气一把,英雄了一回。
他说,那是我嫂子。
他这一死,算是解脱了,不用再煎熬下去了。
赵二在剧情中当了汉奸,他该死,死一万遍都不为过,因为他当了汉奸。
可他不该被顺子杀死,不该被福海杀死,不该被他护了一生的亲人杀死。
前面说到福海不知好赖,赵二和三姨太的事,是你福海给捅出去的;当局抓汉奸,又是你福海给捅出去的;他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送他,就连顺子,也是去义正言辞的去讲了判决书而已。
你们都忘了?
真的忘了?
赵二是怎么对待你们的?
如果没有赵二,顺子在娘胎里没有营养,能不能生下来都难说;如果没有赵二,福海在顺子还是个婴儿的时候就上吊了;如果没有赵二,福海带着个孩子活不下来;如果没有赵二,福海连这个臭脚巡一个月6块钱的破差事儿都未必能混得下来;如果没有赵二,那个非常时期谁也不能护着他挺过来……无论赵二怎么该死,他都不该被你福海和顺子杀死!
有政府,有人民呢,他们会处死赵二,他们会代表正义。
但不该是你们啊!
无论赵二怎么坏,他这一生对你们都关爱倍致!
福海啊!
福海!
你活该一生受罪,因为你这一生都分不清好坏,你这一生都是个瞎子。
而顺子就是一头养不熟的白眼狼!
张国立演的福海看着堵心,想起了李雪健版宋江,两位好演员都善于含蓄中见功力。
福海从清末平凡的生活到解放,他要求不高,只想过安稳日子,他娶了大妹,生了儿子,可大妹跑了。
他不想让儿子当巡警,想让儿子上学,儿子因故被退学,他又觉得儿子当巡警蛮不错了。
他的要求一再降低,最后只剩“把孙子全须全尾交给顺子”,最后死在街上,他满意吗?
这么过一生值吗?
日本人刚来时,瑞子跟福海说“你要是跟日本人拼命去,我支持你,这种死法值得。
”,福海为了安稳日子,没敢去。
怂装孙子也是死全家,如果早知结果,福海会怎么选择?
瑞子还想过再生一个孩子顺子愿不愿意,结果一切成泡影,为瑞子叹息。
有人说福海向解放军告密赵二,不念当年赵二在宪兵队不抓顺子的事;顺子带兵抓杀赵二,不念三叔从小养育恩情。
告密和抓杀都合理,因为他是汉奸,为虎作伥,福海被日本人杀全家,怎么能不恨汉奸?
每个人心里都隐藏着一个福海,一个刘方子,一个赵二。
刘方子的敢想敢干,为了名利不择手段,恩仇必报,心底残存一丝道义。
赵二的重兄弟情谊,市井油滑气,闷声占便宜,身处绝境的赌徒翻本心理。
福海的窝囊,心中有执念却不知行动,不敢行动,浑浑噩噩终老。
看完这部剧,遇事对比剧中人自省:是否伤害了朋友,得势时是否帮助过朋友,落魄时是否想到过朋友,是否有道德底线,是否犹豫不决,是否不思进取,是否因循守旧,是否目光短浅,是否得势忘形,是否报了恩,是否赎了罪。
别回头,好好活着。
这部剧让我最有触动的是这一句。
好巧,刚看完这部剧,推荐我看剧的男生我以为就要开启甜甜的恋爱猝不及防让我失望到离开。
所以,这句话送给我自己,也送给这部剧。
第一,别回头往事已已。
无法改变。
这个是基本事实。
尤其是那些不那么好的事情。
伤心愤怒是人之常情。
而一直沉溺于消极情绪,并且反刍。
那就是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未来也一并不会好。
大妹和刘方子跑了,一开始非常同情福海,觉着他遇人不淑。
直至多年以后,他还在拿这事说事。
这时候我明白了:还不如说他不想面对他在关系中的问题,只想站在好人和被伤害的人的高地上。
因为这样坏人就是别人不用负责了啊。
他和大妹感情天然存在裂痕,他没法好好养家不愿放下面子多做营生,他们都不改变。
当大妹遇到敢作敢为的刘方子就被吸引了。
福海这人吧,老实巴交不是坏老公,但也不能说是好老公。
第二,好好活着怎么才算好好活着呢?
为了衣食无忧,为了出人头地,还是为了别的什么?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答案。
我想刘方子,大妹,瑞子的人生从他们自己的角度来看算是好好的活着了。
他们遵循自己的想法活的尽兴不留遗憾。
我想福海,赵二的人生不算活着好,他们糊里糊涂就过完了这一生,连自己要什么都不知道。
所以啊,要好好活着,首先要先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勇敢的争取。
主意自己拿,规矩要守更要懂规则隐含原理。
不管是错是对,自己承担责任,拿得起要放得下。
最后:别回头,往前走,好好活着,越活越好。
关于感情:爱错了愿赌服输,为了陪自己到最后的那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关于事业:创造价值,而不止遵守规则。
做事不是为了不做错,而是为了做完做好。
关于自己:做有个性的人,而不是好人,不踩法律和道德底线。
这部电视剧虽然用了老舍先生的小说做框架,但从人物到情节都做了大量的扩充,人物多,也更加丰满,小说只有一个苦字,这部剧的改编还是相当有力度又不浮夸。
也没有小鲜肉和流量分子在里面搅和,舒服多了。
回到本剧,各个人物很鲜活,让人又气又恨又无奈,反思如果是自己会如何,不见得会更从容更好过。
先说福海,作为第一主人公,好人,窝囊,有自己的原则底线,活得艰难而安心。
重情义,打小就敢为了兄弟去闯王爷府救被义和抓走的刘方子,也敢顶撞师傅不收留刘方子。
看见自己喜欢的大妹儿也敢去追求,能吃苦下力小日子过得比小偷小摸的赵二强多了。
可是世道儿不允许,后面就是不停被坑,媳妇被拐跑,差事也是不停触碰底线,不占便宜不欺负人凑活着活着。
等到搬了家,碰上了瑞子姑娘就开始恨人了,磨磨唧唧耽误了那么多年,这种非主观的伤害更显得无辜实际却是性格使然。
再到刘方子回来做了局长,更是价值观彻底被颠覆,然而并没有触发其有什么改变;依然享受着刘方子的愧疚,依然端着自己的面子和底线,艰难忍受生活。
瑞子娘一度的挤兑,也只是默默等着天上掉馅饼,害了赵二也没给自己带来任何改变。
心气依然高着,坐等刘方子和赵二的高抬贵手,也不用感激,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一事无成,绿茶的一地鸡毛。
日本人来了,何先生来了,生活和价值观像被扔进炒勺里一样翻来覆去,依旧只是忍耐。
所谓要么改变,要么忍,他就真的一路忍下来,何先生逃了,他也只是从道德曾层面去骂了两句,真的主意和帮助和自己的改变努力一样也没有,确实小人物的无能为力可以理解,但既然自己啥都做不到至少可以少BB。
继续做巡警但不做汉奸,这是大义。
赵二做了汉奸但是放过了他全家,他回头可没放过赵二(这个和结局的正确性有关,不过多苛求编剧),但看起来还是让这个好人黑乎乎一片。
整个下来,好人一个,但虽不是故意却也使自己身边的人不时受伤,却不是一个好兄弟好丈夫好队友,不够勇敢,不够厚黑,扔在街上差不多是个失败者。
就剩个能睡个踏实觉了,也许这也是最大的收获吧,无能为力之时,但求心安。
但是猪队友很气人,比刘方子都可气,真的到了新社会,估计还是混不过刘方子,但电视剧不让这么演,我们看不到了。
刘方子倒是一条道跑到黑,啥坏干啥,够黑够狠脑子也够使,活该到处混的风生水起。
看着何先生回来以为刘方子要倒霉,三言两语就过了关不服不行;真是把局长给了福海估计也就和最后的排长差不多依旧混不下去。
刘方子从来不想有什么问题和困难,只想找啥解决方案,至于伤害到谁都是活该,要不怎么是坏人呢,要不怎么气人呢?
其实气的不是刘方子多坏,而是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真实,坏也是一门技术活,别光生气,还真不是谁都学得会。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至于最后刘方子洗白,看看罢了,没逻辑。
说完刘方子的坏,这兄弟一直走在风口浪尖,照顾领导照顾兄弟,即使兄弟理解不了骂街吐口水也一直该怎么着怎么着。
其实每个人的心底应该都有一个刘方子一样的黑暗之兽,只是受困于自己的道德底线而不让它窜出来,所谓文明。
赵二更像是活得明白的小人物,也无底线,小聪明,因此也无大害。
看起来比刘方子舒服一点就是因为他的样子大概你也做得到(做汉奸除外)。
汤事儿,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有都不大,大家伙都觉得正常,仓廪不实不知礼节,都可理解。
但混来混去也就是个小人物,做不到刘方子的大恶通吃,格局和实力所限。
满眼望过去,满世界其实都是赵二,只是灰度不同。
赵二那经常含在眼圈的泪水和那句“哥给诶”,何冰厉害👍!
福海刘方子和赵二大概可以覆盖大多数人的一辈子,坚持自己或者不甘而去改变。
对比那个时代,至少现在老实人福海也可以活得不错,这就是好时候了!
我这一辈子,到底活了个啥。
福海,一辈子只想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却一辈子窝窝囊囊;遇事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不像个爷们;到头来也是家破人亡,都说好人有好报,但究竟什么是好人?
想活得像个体面人,却一辈子也没体面起来。
刘方子倒是个敞亮人,骨子里有股狠劲,敢拼敢闯。
在那个乱世,当过兵,干过巡警,不管哪一行,总能趟出个名堂来,也算是过过体面人的日子。
虽然拐走了把兄弟的老婆,为人所不齿,但始终没向日本人低头,为大哥复仇杀死日本人,也算个汉子。
赵二,蝇营狗苟,唯利是图,有奶便是娘。
福海是太看重原则,刘方子打破了一些,还算有底线,赵二根本不知道原则是什么,是乃真小人也。
好人真的有好报吗?
大家都说福海好,到底哪里好了?
真如其名字一样,有福吗?
老婆跟人跑了,一辈子只是个小巡警,臭脚巡,家人也没过上好日子,后来还被日本人所杀害。
老实有什么用,老实人就是被欺负。
人可以老实,但不可以窝囊;可以重感情,但不可以事事谦让。
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许是这辈子最大的桎梏。
人活一辈子没有来世,自己舒服了,才算没白来一遭。
在历史的车轮面前,每个人都是小人物。
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同时也要考虑到历史进程。
那个世道,人们过得更加艰辛,个人的命运更不受掌控,改朝换代,亦复如此。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艰辛,现在不一样无休止地加班,还房贷还到老。
幻想着诗和远方,其实,眼前的苟且才是真实的。
因为最近迷上了何冰老师,把 我这一辈子 翻出来看了。
结果看完差点给我气得犯了精神病。
张国立老师饰演的主人公福海,可以说狗屁本事没有了,他这一辈子除了把他结拜的三弟,我何冰老师饰演的赵二给害得缺胳膊少腿,家破人亡,再没做成任何事情。
可是街坊邻居都说,福海是老实人,好人,本分。
福海这人,没欺男霸女,没狗仗人势,没卖国求荣。
大是大非上没毛病。
确实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好人。
可就是这个好人,家里穷的揭不开锅,老婆挺怀孕挺着肚子劝他想想办法,他说我堂堂一个手艺人,拉洋车这种低三下四的活我可丢不起这人。
媳妇跟结拜二弟跑了,福海两眼一抹就上吊了,根本不顾自己还有个刚会走路的儿子。
三弟赵二做巡警收点灰色收入,天天好酒好肉的贴补他跟他儿子,他教训赵二人品不好,心术不正,不是堂堂正正做人。
赵二跟姨太太偷情,千叮万嘱福海别跟人说自己去了哪,结果福海就为了证明自己正直诚实,是个当刑警队长的好料,转头就把赵二的行踪交代出去了。
(我何冰老师因此在剧里被捉奸在床,卸了一条胳膊,以杨过造型骑了好几场自行车的戏份,给我揪心坏了,就怕他摔了,,,)后来日本人打来了,他骂给日本人办事的赵二是汉奸走狗卖国贼,结果自己还不敢违抗命令,乖乖上街给日本人收铁造子弹。
最绝的是,他那儿子长大之后参加革命了,暗杀了日本军官,赵二这么一个大汉奸,一心卖国求荣的主儿,念在兄弟结拜之情,没抓他儿子也没抓他,等于救了他全家的命。
结果抗战胜利了,赵二逃亡投靠他,他出门买烧饼捎带脚把赵二出卖给解放军了,坚决不包庇当初的卖国贼。
捋顺捋顺这些事,基本是“好人”基本守则了,正直清高,嫉恶如仇,大义凛然的。
可他身边的人都没有善终,不让人别扭么?
我印象最深的一段,官兵急于立功,诬陷他邻居家男孩是盗匪,要当街斩首,福海却只会急得跺脚,说些我给这孩子做保的不痛不痒的话。
结果孩子就被杀了。
我在屏幕外焦虑沮丧地直抓腿,我想这个场景换了点头哈腰,溜须拍马的赵二,或者那个拐了福海媳妇,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心狠手辣的结拜二弟,使上点钱财,用上点计策,这个孩子可能就不会死。
哎,可见无用的好人最无益处。
有一个情节非常微妙,不知道老舍先生在原著里怎么描写的:福海媳妇跑了以后,他的儿子从小可以说就是赵二帮着带大的,好吃好穿帮趁着,领着玩哄着睡。
结果长大成为解放军将领的小白眼狼带抓到赵二就是一句,赵二你这个卖国贼,今天就是你的死期了!
没了。
没叫声三叔,没煽情没落泪,没有一句三叔对不住了国家大义在前我没办法。
直接就给拉上刑场崩了。
喷了,党性很强了。
啊,然后说说我何冰老师。
何冰老师出了名的神一般演技担当。
眼泪情绪说到位就立刻到位,奸臣流氓小市民,英雄浪子大法官,没有他来不了的角色。
尽管事先对他的演技已经心里有数,有一段还是给我看呆了。
何老师饰演的赵二和一帮同事去喝花酒,不巧和地方军正面刚上,巡警只有警棍,地方军却有枪,巡警同事混乱中被打死了两个。
巡警队长好容易力挽狂澜才没让剩下的同事也挨了枪子。
出了门何冰老师就眼含热泪:那咱们的弟兄就这么白死了?
说话间眼泪就下来了。
照理说这一个镜头情景很滑稽,一帮丧家之犬连滚带爬逃出活命,必须哀嚎一声,不然太憋屈,何老师本不用这么用心用力的演到哭出来,做个苦脸或者干嚎两声就可以了。
但是他落泪了,为两个弟兄的枉死落泪了,赵二这个人物一下就印你脑子里去了:这小子是真的重感情啊。
所以一下就理解了为什么赵二这个人物不学无术,蝇营狗苟,却对结拜大哥掏心掏肺,不离不弃,以至于后来为求荣华富贵连国家都卖了就是不愿意卖大哥,一切就是因为何冰老师这一落泪,全顺理成章了。
对何冰老师双手比心了。
看完这部剧,对于好人坏人的界限模糊了,刘方子一辈子没干啥好事,拐跑兄弟媳妇,坑蒙拐骗,为了娶妻,栽赃陷害,屈打成招,活生生把她的未婚夫打的招供了。
可是日本人来了,他是为了保全兄弟们的活路,交代兄弟们好好干活,为了帮兄弟报仇,只身带枪杀死日本人。
这时的他又是正义的,他生在了这个时代,他想要出人头地,只能采取一些偏门,但是在日本人面前,他还是拎得清的。
主角老实本分,可是又有些老实本分过头了,时代变迁,他也随时代变化,他忘了当初的兄弟结拜,只有赵二还记得当初的誓言。
这是时代的悲哀。
这几天我把电视剧《我这一辈子》看了一遍,看到20集,赵二来方子的办公室准备抓捕福海和顺子那场戏,我是真的落泪了。
赵二瞪着福海,狠狠地说了句“福海,你他妈真拿我不当人呀你”,赵二咬牙切齿,泪水已滑倒下巴,整个身子也都跟着在颤抖。
当时我就真的绷不住了,太扎心了。
赵二那句“你们他妈谁也瞧不起我”必是积怨已久,谁都瞧不起他,他只会偷鸡摸狗,蝇营狗苟,跟大户人家的三太太通奸后被砍断左臂更是低三下四,不敢见人,当上汉奸后那也必然遭到万人唾弃。
但是赵二不在乎,他只在乎福海,他希望得到兄弟的支持和认可,希望福海能够知道自己的难处,能够服软。
但是一生懦弱无能的福海偏偏对自己的兄弟如此强硬。
然而赵二并没有出卖福海,这之后福海和顺子生活依旧。
如果赵二真是卖友求荣的人,他犯得着在这里和你们争论,犯得着撒几滴鳄鱼眼泪?
他是真的伤心了。
赵二是三人中最讲情义的,最把当年三人拜把子的事当真,永远记在心上的。
赵二与福海和方子不同,生下来就没有了父母,世上最亲的两个人就是福海与方子,方子投身革命时与他俩分离,这时福海就是赵二唯一的亲人了。
赵二也真把福海当哥哥,当亲哥哥,那一口“哥gay哎”长,“哥gay哎”短的,听得我心里都酥酥的。
结果福海这个王八蛋、窝囊废,除了会坑自己的兄弟,还会干点什么。
方子革命成功回来,派兵去找福海和赵二,大兵问赵二在哪?
赵二正准备蒙混过关时,福海就把手指向赵二了;赵二和徐家三太太暧昧,福海为了个空头支票,为了个实诚人的体面称号,转头就把赵二卖了;日本投降,国民党倒台,赵二身败名裂,想在福海家躲几天,福海义正言辞地拒绝,出门就告发了赵二。
而赵二是怎么对待福海的?
通奸一事事情败露后,赵二不怪福海,反倒怪方子不敢放了他和他一起逃跑。
赵二被共产党押走时,他还在说,哥哥,我不怪你,是我自己咎由自取。
我就纳闷了,你福海凭什么这么相信新上台的政党,这改朝换代这么多次,以前的经验教训都没了?
就不能既往不咎,还要一逼再逼?
赵二被枪决时,没有人来送行,有点关系的竟是将要送他上路的顺子。
讽刺的是,顺子没有一句关怀问候的话语,他是如此的大义凛然、铁面无私,一段铿锵有力的判词后,枪响人倒。
可是好歹他赵二也是从小照顾你,依你入睡的三叔啊,你的内心就没有一丁点的波动?
没有人瞧得上赵二,赵二这一辈子,是落寞的一辈子。
我也无心洗白赵二,他自己做的事情确实不是好事,但是这世间本应该还有温情,他并没有感受到。
正如剧名:我这一辈子。
透着心酸,透着伤悲。
虽然不同骆驼祥子式的悲剧,但这部剧也不差于她了。
猪脚在里面有2段婚姻,一段因为师弟一段因为年代而巨变。
猪脚因为师弟被通缉而收留他,他却把猪脚的媳妇拐跑了。
无语中。
第二段婚姻却因为日本的入侵更让人伤悲。
哎,总之这部剧笑着笑着就哭了。
哭着哭着就笑了。
谁能想到猪脚师兄刚把他媳妇拐走,转手就给卖到妓院去了。
更无语啊。
哎这一辈子平平淡淡才是真的不过正如铁拳中那个故事一样,被卖了反而更好。
真无语。
最后猪脚被他师弟救了。
他师弟死了。
哎伤心的一部电视剧
虽说这个故事有着时代的印记,看的让人心酸,让人流泪!
主人公就这么挺着,熬着过完了一生。
里面一句台词印象深刻:别的咱什么都不会,就会挺着熬着!
都是老戏骨,特别喜欢何冰真是演啥像啥,加上本身就是北京人,那句哥哥哎,听着特别有韵味!
按道理讲瑞子应该比大妹小,让凤姐演瑞子,刘孜演大妹,年龄上差别太大。
但是邓婕确实适合瑞子的角色,唯一的遗憾就是年龄大点,刚开始瑞子年轻的时候面相有点显老!
越来越感受到有些作家为什么会很伟大,文字是那么奇妙的东西。
读老舍你会感受到浓浓的老北京,读贾平凹你会闻到强烈的黄土味!
最后不得不谈一下老舍痛苦的人生哲学,这个故事我实在是不想加以评说,普通人生逢乱世的无可奈何。
无论老舍对于男主人公所谓老实正直的做人方式做何评价,我只想说每个知识分子的内心都是正直诚实善良甚至是有点软弱窝囊!
再次感受到老舍在走向湖中央了结自己时的那份绝望!
大笑背后藏血泪,大喜之后是大悲。
都且熬着吧!
我妈是张国立忠实粉丝,当时电视抢不过她才不得不看的。。。。
有点意思,但没那么有意思
三个从小一起学裱扎的拜把子兄弟,从晚清到民国,经历政治更迭,乱世谋生;三人相扶相持、相欺相辱、相厌相杀、相互理解懂得又相互瞧不上,相互尊重、相互悲痛,三个臭脚巡生活于乱世中,相互渗透、影响的一生。福海(张国立)好人、老实人、窝囊受气包、道德,却缺乏血性;刘方子(李成儒)精明奸邪、毒辣、勇谋莽汉、回头的草莽英雄;赵二(何冰)市井小民、混不吝、蝇营苟活、汉奸。瑞子(邓婕),破落格格心气儿高、大妹(刘孜)媚、野。
20221114周一回家看电视20221120中午看完,好人真气人啊剧评: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774682/
“我说哥哥诶” 三人演的太好了。看完五味杂陈。瞧瞧,老实人顶什么用啊,老实人就是被欺负。可怎么着,我得对得起我自己的良心。方子死的那段,真是个汉子,滑头一辈子,到死也没向日本人低头。评论有个说错了,中国不是福海多,是特么觉得事不关己只想保性命的赵二太多了。好剧啊!
铁三角的完美演绎
前13集福海在积德,中间几集在犯贱,最后在嘲笑别人!看了这部电视剧后,我感觉最看不起的不是刘方子、赵二,而是福海!为什么老婆跟别人跑了,因为他这人一根筋、窝囊废、脑残!如果赵二没有去做汉奸,我最敬佩赵二,赵二做汉奸也有他不得已的苦衷~ 有谁能懂?
何演技>李>邓>张,前面挺好看的。看完建议看看原著
“迷人的混蛋赢得尊重,窝囊的好人忙求认同。”看完之后在微博刷到朱敬一老师的这条微博,心中为之一惊。对此剧再也说不出更合适的话了。再说一句吧便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
刘方子很复杂的一个人物,替福海报仇,也算是善终了,有点血性福海一辈子软弱,就是我们普通大众似的人物,在乱世里苟且活着,混口饭吃赵二,属于偷奸耍滑那种怎么说呢,深度还是不够,本来想打4星,但是冲着张国立,五星吧!
故事真好!演得也好。
剧情还比较紧凑,印象深刻。就是张默演技太差了
民国的购买力啊
可怜之人、必有可憎之处。
不说命运啊,性格占七分!小时候老师教导不要哥们义气,大是大非,小是小非面前是那个时代底层人的悲哀无奈!不喜欢福海,一开始我以为他坚守本心,认得清大是大非,原来是性格的愚钝!没有主见,这种人也可理解为“恶人自有恶人磨”!时代不同,也许他在这个时代会好一丢丢!
张国立最好的电视剧!三兄弟最喜欢刘方子,乱世道会汤事儿,虽然也作过恶,但终究为了兄弟和异族拼了一把,也亏欠了兄弟一辈子。其次是福海,人老实,心地完全善良,虽然道德观还是小民思想,但绝对谈不上绝对错误。对赵二则近乎厌恶,一心想着发财起飞,可以出卖兄弟,出卖老婆,出卖国家,四处占便宜,虽然也有点兄弟情深,可想起他的嘴脸我就不乐意了。
小时候真的还挺喜欢那时候警察的制服
张国立,李成儒,何冰,这三个把各自人物都演活了,很佩服这类演员。
可以看
老舍几部著作的大杂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