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等待戈多

Waiting for Godot,等待果陀(台)

主演:巴里·麦戈文,Johnny Murphy,Alan Stanford,Stephen Brennan,Sam McGovern

类型:电影地区:爱尔兰语言:英语年份:2001

《等待戈多》剧照

等待戈多 剧照 NO.1等待戈多 剧照 NO.2等待戈多 剧照 NO.3等待戈多 剧照 NO.4等待戈多 剧照 NO.5等待戈多 剧照 NO.6等待戈多 剧照 NO.13等待戈多 剧照 NO.14等待戈多 剧照 NO.15等待戈多 剧照 NO.16等待戈多 剧照 NO.17等待戈多 剧照 NO.18等待戈多 剧照 NO.19等待戈多 剧照 NO.20

《等待戈多》长篇影评

 1 ) 就是这样

其实《等待戈多》这部作品,还是有很多解读的,其中让人不断讨论的一点就是:戈多是谁。

有人把戈多(Godot)解释为上帝(God);有人认为戈多其实是死亡的隐喻;有人认为在这部戏剧中戈多其实已经出现过了。

但是目前普遍接受、也是我赞同的观点:戈多其实是贝克特对“希望”的解读。

剧中的两位主人公从始至终都在等待着“戈多”,但从始至终都没有等到“戈多”。

“戈多”作为一个代名词,始终是一个缥缈虚无、无法触摸的幻影,一个存在在人类梦魇中的海市蜃楼。

这剧中反复出现的一幕,其实可以代指这一过程:人类在绝望环境下队希望不断地等待,却始终无法等待到希望的真正出现。

《等待戈多》是一个两幕剧,出场人物共有5个:两个老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又称戈戈)和弗拉季米尔(又称狄狄),奴隶主波卓和他的奴隶“幸运儿”(音译为吕克),还有一个报信的小男孩。

第一幕,两个身份不明的流浪汉戈戈和狄狄(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在黄昏小路旁的枯树下,等待戈多的到来。

他们为消磨时间,语无伦次,东拉西扯地试着讲故事、找话题,做着各种无聊的动作。

他们错把前来的主仆二人波卓和幸运儿当作了戈多。

直到天快黑时,来了一个小孩,告诉他们戈多今天不来,明天准来。

第二幕,次日黄昏,两人如昨天一样在等待戈多的到来。

不同的是枯树长出了四、五片叶子,又来的波卓成了瞎子,幸运儿成了哑巴。

天黑时,那孩子又捎来口信,说戈多今天不来了,明天准来。

两人大为绝望,想死没有死成,想走却又站着不动。

剧作无论从剧情内容到表演形式,都体现出了与传统戏剧大相径庭的荒诞性。

《等待戈多》的第二幕几乎是第一幕的完全重复。

戏演完了,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结尾又回到开头,时间像没有向前流动。

但剧情的重复所取得的戏剧效果,却是时间的无限延伸,等待的永无尽头,因而喜剧也变成了悲剧。

 2 ) 等待,救世主

初次看完这个一脸茫然,它到底讲了一个什么事,我不知道,等待戈多,为什么要等待,戈多是谁,我也不知道。

再次看完以后,有了一点感悟。

象征性“希望迟迟不来,苦死了等的人。

” 穿靴子的痛苦象征着他们对生活的无奈但又无法摆脱,自杀游戏也象征着生活的痛苦。

《等待戈多》中采用的都是杂乱无头绪的对话以及荒诞的插曲,他们无限的重复着没有意义的事情,也许人生就是这样,毫无意义的重复,漫无目的。

也许是生活过于痛苦,就会希望能够摆脱这个现状,但是自己对此又是无能为力的,于是就会把这种希望寄托于一个救世主的到来,戈多就是他们等待的救世主。

为什么等待结局是他们依旧伫立在原地,继续等待。

他们没有等到戈多,那为什么不走?

因为他们走不掉,因为他们依然对等待怀有憧憬,希望有一个救世主来解救他们。

继续等待“为什么要拿时间折磨我?

”他们在漫无止尽的等待,没有时间的概念,今天是星期六,还是星期五,还是星期四?

上周六他们有没有等待?

时间变得毫无意义,于是只能无尽止的等待。

等待,继续等待,等待一切,等待死亡。

 3 ) 把等待活成希望的样子

法国人有句话叫“attendre dans les coulisses”,意思是在上舞台之前的准备室里等待,就这么一直等待着不在舞台上表现自己。

这句话其实很玄妙,我突然想起之前看过的电影《等待戈多》中的画面。

这部著名的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它是在二战结束的残余军火中诞生的。

当时人们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派生了这样一个“荒诞”的问题:“我们的生活,究竟是为了什么?”就像这部影片中,“戈戈”和“狄狄”只是日复一日地等待着,重复着双方看似在对话却无实质交流的行动,以对细枝末节的无聊执拗和重复强调他们存在的事实。

生活是为了什么?谁是戈多?戈多究竟存在与否?为什么要等待戈多?这些问题没有回答,影片就这样以怪异的基调发展下去。

但是作者贝克特是理智且清醒的。

他明白人类自古以来热衷于为自己的生命找寻一个停留的点,不然存在的意义便好似被剥夺了。

而“等待”便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尤其是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被强加上了诸多额外含义。

等待就是在那样一个恰好的时段中一个恰好的、停留的点。

当生活失去目的、期许,只是在不断的重复过程中以时间刻度为标准向前推进时,等待便成了最好的形式。

“狄狄”一遍又一遍神经质地询问:“你见到我了是吧?”他需要通过小男孩的回答来肯定自我存在的价值或者说是存在的这样一个客观事实。

但是我想,你的等待大概不是这样的。

你的等待不应该是被动地延宕,不应该是在回忆与荒废中反复,不应该是把一切撒手交给未来。

若是你,等待便不该是荒诞的。

你应该抓住你的未来,把等待活成希望的样子。

 4 ) 缺席的“戈多”

《等待戈多》是爱尔兰现代主义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荒诞派戏剧,该剧情节非常简单:两个流浪汉苦苦等待一个叫“戈多”的人物,“戈多”迟迟不来。

《等待戈多》没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传统的戏剧模式,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剧中的主要角色“戈多”始终没有出场,5个登台的人物,行为荒唐可笑,语言语无伦次,记忆模糊不清。

幕与幕之间在内容上重复,每天内容的重复也意味着“等待”,日复一日无聊的等待过程。

全剧开场怎样,收场还是怎样;开始是等待戈多,最后还是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是一部“静止的戏”,“什么也没有发生的戏”,却又会让人期待会发生点什么的戏。

剧中两个主要人物:戈戈和狄狄,他们相互依靠却又并不了解,也不想去了解。

他们交谈得似乎很热烈,却是各说各的,没有交流。

生活原本就像戏剧里那样,没有意义、没有目的、无休止的循环往复,让人疯狂,让人窒息。

戈戈性格活泼、积极,会为等待的过程寻找乐趣与话题,戈戈比较冷漠,更加消极,等待过程中只想吃东西,想睡觉。

他们在等待的过程中渴望着变化,无论是环境还是人,但却还是一动不动。

唯一有变化的就是男孩的出现、波卓和幸运儿的出现及某天枯树长了几片新叶。

波卓和幸运儿代表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他们紧紧捆在一起,漫无目的地四处走动,却照样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剧中,戈戈和狄狄对戈多的描绘是“可以说是个老相识”,又说:“哪儿说得上,我们简直不认识他”,“就是见了他的面也不认得他”。

两个流浪汉似乎见过他,但又认不准、说不清。

但他们认为只要戈多一来,他们便可“得救”。

那么戈多这个缺席的角色到底是谁呢?

在我看来可能指的是上帝吧,这部剧的背景发生在西方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人民的生活不安定,政府一时也没有稳定人心的好措施,人人自危,由此诞生了反映西方社会精神危机的现代主义文学,戈戈和狄狄在二站背景下等待着上帝的解救,帮助他们脱离苦海,解救他们无聊而又没有意义的生活,寻找人生的意义。

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枯树新长出的绿叶,它的出现在剧中好像也并未引起剧情的转折,但在我看来,在剧中黑暗的环境下,新叶就像寓意着黑暗生活的一点希望,能够给无聊人生增添一抹色彩。

记得剧中有一句话这样说得:我已经忘了我要等待什么,可是,有个等待感觉也不错。

《等到戈多》也就是对漫长期待过程做了一个了结,主人公却发现等待本身的意义胜过了等待对象的到来,如台词所说:只有等待,我们才有存在的意义,如果你就是我们等待的戈多,那我们就什么都不是了。

贝克特的荒诞,就是让我们在这种看似乏味的等待场景中寻找我们自己的答案。

 5 ) 等待戈多

波卓和幸运儿离开了,剩下“hog-蠢猪”的称呼证明他们路过这片垃圾场,途径戈戈和狄狄的等待,他们曾经对话过。

去时,波卓给幸运儿手把手攥紧行李和板凳;归时,幸运儿为波卓手把手攥紧鞭子和绳子。

波卓的表哪去了?

波卓瞎了,幸运儿哑了;波卓看见了夜色,幸运儿朗诵过思考的结果。

自以为出于高傲的同情心就可以肆无忌惮地窥伺别人的悲惨经历,作为自己无聊生活的调味剂,这是自大、无耻的。

戈戈不关心狄狄的精神需求,狄狄不关心戈戈梦见什么不在乎戈戈受伤。

戈戈想要胡萝卜,狄狄想要陪聊。

什么是无聊的,什么是有趣的。

戈戈——难得糊涂;狄狄——越是渴求精神富足,越是关注时间的消磨,越关注越渴求。

(狄狄的精神需求是出于身体-肾不好的缘故?

)狄狄希望看幸运儿思考,戈戈想看幸运儿跳舞;狄狄细致,关心树上的绿叶🍃,从消遣中获取经历,保有对生活新鲜的呼吸,看见的是远方的世界;戈戈实际,关心温饱,从新鲜事中攫取利益,看见的是眼前的世界。

特别的一天,特别的一秒,是人为赋予的意义使它特别。

正是你花费在玫瑰上的时间才使得你的玫瑰花无比珍贵。

或许最后报信的小孩是次次轮回忘记前世,戈戈与狄狄的时间与人世间不一致,波卓的表是不是失效了?

又去哪里了?

波卓幸运儿来时,第一个报信小孩见过他们;波卓幸运儿归时,第二个报信小孩没见过他们。

权力的放弃。

能量守恒。

廉价的同情。

坠入尘网。

千千万万被杀的?

——两片绿叶🍃,两个死去的生命?

为了明天未知的惩罚,选择今天无尽的等待。

或许戈多已经经过,或许戈多一直在那片垃圾场,或许戈戈+狄狄=戈多,“或许”的后面由每个人自己定义。

在虚无主义之中偶尔触摸存在主义。

权力的放弃。

能量守恒。

廉价的同情。

坠入尘网。

千千万万被杀的?

——两片绿叶🍃,两个死去的生命?

 6 ) 生命的本身就是等待

你有没有等过一个人?

肯定有。

你有没有毫无目的、毫无逻辑的等过一个人?

我想应该没有。

可是贝克特笔下的爱斯特拉冈与弗拉季米尔,两个流浪汉,他们的生活目的就是等待戈多,等待一位叫戈多的人,他们不知道戈多是谁,不知道戈多什么时候会来,甚至不知道戈多会不会来,但他们依旧等待,等待就是他们的本质。

生命的本质就是等待,而等待的人永远不会来。

看完电影后,我满脸疑惑,所以,为了对电影有一个更深的了解,我去搜了荒诞文学后,又似乎能理解这一份等待。

剧中两个流浪汉非理性的行为,离奇的故事,怪诞的行为,这些都是荒诞文学的表现。

荒诞派戏剧反主题、反现实、反情节、反人类、反语言的特色这一剧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等待戈多》没有情节、没有逻辑、按人类的正常思维模式来看甚至是没有意义的。

但是它的艺术特色、它所反应的思想一直是人类文学史的宝藏。

从文学看现实,从文学看人性,荒诞文学的艺术远远大于我们能想象到的!

人生都在等待另一个自己,却总是以为自己在等待另一个人!

 7 ) "In the midst of nothingness" 值得深思的对话与单句和搞笑片段

Waiting for Godot佩服自己的耐心主角两个人,Gogo和Didi确实有点可爱😂全片共出现五个人 场景:荒山一棵树,夜间一轮月😂听了近两小时的疯言疯语无厘头式对话,他俩消磨时间玩的小活动能拓展同义词词汇呢😂不知道Gogo和小男孩是健忘呢,还是小男孩撒谎。

从Lucky的思考中猜测,Godot是否指上帝呢?

《四个四重奏》虽然没有一句话,只有一个人一群羊,也比这丰富多彩了。

😂哲学与文学中的存在主义来自灵魂的拷问我现在感觉我啃了俩小时干面包 干涩卡喉

 8 ) 《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对于这个,写些什么呢?

电影版的《等待戈多》。

戈多,好几代人,努力等待过了!

也曾经被不少学生演绎成毕业作品!

他们本身就是在等待“戈多”,却又尝试舞台上再“认真”演绎一次!

包括我,也在毕业的时候模仿上演一段!

戈多啊,戈多!

某时、某刻、某地,等待戈多!

初始还明确自己确实是等待着戈多,但是逐渐狐疑自己这个“某时、某刻、某地”是否正确!

慢慢地,随着新陈代谢展开,随着同伴之间对话地展开,不由自问:我们等待的是戈多吗?

是要我们等待戈多吗?

再之后呢?

为戈多送信的孩子来了!

这个孩子,表述清晰,条理整齐,大多数回答是:Yes Sir!

No,Sir!

结果是:戈多今晚来不了!

似乎事情又回答正常轨道了。

明天,要等到明天!

因为明天,戈多就会来!

那,就继续等待吧!

二个同伙,百无聊赖之时,回忆以往,畅想分手。

都只是想想而已,第二天的太阳真的升起,等待戈多的,又充满信心的来到同一场所,继续他的等待!

那棵树居然长了2片绿叶出来,其他则照旧!

难道,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大多数人,不也日复一日,不断来到同一地点,等待那或许会来的戈多吗?

只是,戈多或许会幻化为理想高点、职业升迁、计划完成、甚至烂尾完工!

当然,最典型的,应该是办公斗室之等待,年复一年,树叶绿了又枯萎,枯萎又绿了!

为了证明自己的等待是有价值的,是拥有真实目的与前途的,二个同伙继续交流与探寻!

但是,但是,但是......看似已经明了的”等待“再度变得不确定了!

恰似元杂剧所言:你不说我还清楚,你越多我越糊涂了!

等待戈多-很多时候,很多状态下,很多人保持这个理由!

 9 ) 看《等待戈多》思考人生的意义

《等待戈多》是萨缪尔·贝克特创作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荒诞派戏剧,其哲学基础是源于存在主义哲学家阿尔贝·加缪提出的荒诞哲学。

现代派哲学始终认为生命是无意义的,空虚永恒伴随着存在 《等待戈多》讲述了两个流浪汉埃斯特拉刚和弗拉基米尔在一片荒原中的枯树下等待着一个名叫戈多的人,但谁是戈多,他的到来能够改变什么这些问题却丝毫未被提及。

“戈戈”和“狄狄”只是日复一日地等待着,重复着双方看似在对话却无实质交流的行动,以对细枝末节的无聊执拗和重复强调他们存在的事实。

“戈戈”和“狄狄”偶尔会迎来类似波卓与幸运儿一类的过客,但他们之间的交流也是被割断且完全无法进行的,他们能做的,除了等待,依旧是等待。

忧心忡忡的狄狄一遍又一遍地问捎信的小男孩“你见到我了是吧” 那是因为每次小男孩来都说是第一次见到他 ,每次小男孩都说戈多今天不来了 明天来。

而每个明天到来的时候小男孩又说是第一次见狄狄 所以 那是个永远不会兑现的希望 永远停留在等待希望的状态,在泥一样的生活里 即使是富人也一样 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变成了瞎子 接下去还会变成聋子。

直到死去、重生,完全没有意义的轮回。

或许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部电影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因为那是人类的缩影。

 10 ) 等待戈多

“戈多”是谁?

在《等待戈多》中,戈多代表着美好与希望,这是当今最为广泛的解释,至今最为值得信赖的说法。

但是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基米尔及芸芸众生始终没有等来。

说到《等待戈多》就不得不说荒诞派戏剧,与之相同的是,两者体现的世界的荒诞和人生的痛苦。

我们为何而存在,存在又有什么意义。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等待戈多。

人类一直在追寻着生命的本源,却始终无法探究到生命最本质的意义。

我们承受着来自社会,来自周遭的压迫感,威胁感。

随着长大,人与人之间产生了隔膜,我们时长感到孤独,在你所处的群体中你是否偶尔会觉得尴尬与幻灭。

而这就是荒诞戏剧所体现的在不采取任何反抗行为之下的,悲剧的一种“非自由选择”。

可是,我们彷徨,失落,无措,可是这样我们就无法生活了吗,并不是。

人非生而知之,几千年来,我都不知来处,不知归处,不还是繁衍至今。

因此我们无厘头,我们活着,我们存在着,我们日复一日的重复着那些好的坏的。

但是我们仍然选择着,我们自由的抒写着关于自由的史歌。

有人说,荒诞派戏剧是悲观主义的。

是的,这一点我并不否认,但是就像善恶同时存在,阴阳互生两仪一样。

这样极度的无作为的悲,才更加体现出“自由选择”的可贵。

有人曾这样说一个女人的一生,年少时渴望着长大,青年时渴望着婚姻,踏入婚姻之后相夫教子,又渴望着新生命,等到有了孩子,日日辛勤喂养,等到孩子长大,又期望着他结婚,生子,如此反复。

一个人的一生就在这样的渴望和反复中走向终结。

可是,这一切又是为了什么。

父母为了子女努力奋斗,子女又继承父母的期望传达给下一代,至于这些是为了什么,我们不知道。

人类的繁衍吗,还是社会的繁荣,这些之于我们现在存在的人,又有什么意义。

是的,我们向往幸福,渴望美好,我们不甘碌碌无为,因此我们寻找,等待。

“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待他。

我想,我们等待的,是一个由点点星光可汇聚而成的希望和变革,我们都在等待改变,我们都不满足与现状。

不同的是,在等待的过程中,在等待中,剧中“他们无事可做,没事找事,无话可说,没话找话。

他们嗅靴子、闻帽子、想上吊、啃胡萝卜。

”可是现实中的我们,纵然彷徨,无措,混乱,可是却在前进,努力。

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其精神能量。

而精神的力量,在于它能动的赋予我们追求的意义。

而戏剧的不作为,正是为了告诉我们,要作为。

“等待”什么记得有一这样一句歌词“等待,永久的等待”。

有时候,等待的迷人之处在于它的未知与无限性。

我们每个人都在等待。

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在等待死亡。

故事的开始,往往就意味着走向结束。

两个人的相遇,便代表着终将离别。

我们这一生都在等待,被动的,主动的。

可是纵然如此,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等待被赋予了其独特的意义。

正是因为这一意义,我们才不会彷徨,无措,混乱,我们才知道自己该走向何方。

因此,等待戈多,于我而言,它是一种希望,虽然无厘头,虽然难以理解,但却从另一方面填补了我们内心的空虚,与认同感,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曾等待,我们也都拥有这一个属于自己的戈多。

《等待戈多》短评

真好看,强烈推荐!!hahaha

9分钟前
  • 从南pp傻
  • 还行

这两个人是谁?他们为什么等戈多?戈多是谁?戈多长什么样?波卓是谁?Lukcy是谁?他们为什么来又为什么离开?为什么一个盲了一个哑了?戈戈的靴子代表什么?狄狄的帽子代表什么?路上的石块有什么含义?或者,其实什么都没有。

12分钟前
  • 西五区闲人
  • 力荐

好新!剧不错的,演员也不错的,拍得也不错的,就是不好看。

14分钟前
  • Belgium
  • 还行

看做一个人的意识流也未尝不可

15分钟前
  • Ahtoha
  • 力荐

等待一个不出现的人,一个见了又忘记的人

16分钟前
  • 邮差总按两次铃
  • 推荐

不要停止说。

18分钟前
  • 凌迟
  • 推荐

有没有大神帮忙分析一波弗拉基米尔和埃斯塔根之间的关系,尽管他们经常有分手的暗示,他们为什么会在一起呢?

19分钟前
  • 你好12456
  • 还行

希望迟迟不来,苦煞了等待的人。 双脚跨在坟墓上难产,掘墓人慢腾腾地把箱子放进洞穴。我们有时间变老,空气里充满了我们的喊声。可是习惯最容易叫人的感觉麻木。

24分钟前
  • 岩井茶
  • 力荐

没有上帝这件事,把西方人真弄得挺折磨的。加缪的西西弗斯,卡夫卡的城堡。语言的无序,杂乱,世界的混沌,如果没有最终目的,那就没有秩序可以合理存在了。我们就被永远放逐了,在这么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永远等待,无限延宕。真残酷。

25分钟前
  • 泥衣疯马
  • 力荐

一個滿口謊言的孩子。四個迷失進時間脈絡的大人。一場等待與放逐的荒蕪。兩個鐘的電影里一直在不停的吃東西。胃不餓,可是那裡面很空。越來越空。戈多簡直就是荒誕和虛無的代名詞。我們都在等待戈多,可是伊又在等著誰呢。等不及了。

27分钟前
  • 黃大門
  • 力荐

只是了解荒诞派戏剧的入门,显示出电影在空间上的优势

32分钟前
  • 达到厂
  • 推荐

没看懂……

34分钟前
  • 七彩云龙
  • 还行

The tears of the world are a constant quantity. For each one who begins to weep, somewhere else another stops. The same is true of the laugh.

37分钟前
  • shizuku
  • 推荐

等待戈多的剧本完全不适合被这样照搬式的搬上荧幕,如此密集而富有节奏感的台词十分需要读者的主观参与,在脑中自由地为这些对话赋予节奏,在这些富有灵气的台词被固定地演绎出来时他们就很大程度上地死了。

38分钟前
  • 有一些所谓
  • 较差

时间一久,当年读过的故事也忘得差不多了。谁是戈多,我们在哪儿又在干嘛?里外共振相映成趣。

42分钟前
  • 麻麻睇
  • 推荐

补标

46分钟前
  • boxiphos
  • 还行

看了前面一点。不是很好。太严肃了,说话太快(英文版原著在我看来是非常善于制造沉默的)。导演可能有些误会,其实原著在相当程度上是滑稽,幽默的,而忧伤内在于滑稽和幽默之间。YouTube上有个据说是贝克特自己导演的版本,比这个好得多。

49分钟前
  • 波吕许尼亚
  • 还行

电影的小说化不该是这样子的

52分钟前
  • 深山炼气士
  • 较差

- -! 我走戏剧风

54分钟前
  • 浅小初
  • 还行

我大概等了5年才找到带中文字幕的资源。剧目中所有人都是西西弗斯,每天推着石头上山然后等他滚下山了,再去重复。戈多是一个短暂的命运所在,但是他也很残酷。这片在浪费时间和感触很深间反复横跳,因为我们都在等待“戈多”

58分钟前
  • amo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