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川流之岛

川流之島,The River That All Flow By,The Island of River Flow

主演:尹馨,郑人硕,陈鼎中,郑伃庭,戴若梅,刘明勋,蔡祥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闽南语年份:2016

《川流之岛》剧照

川流之岛 剧照 NO.1川流之岛 剧照 NO.2川流之岛 剧照 NO.3川流之岛 剧照 NO.4川流之岛 剧照 NO.5川流之岛 剧照 NO.6川流之岛 剧照 NO.13川流之岛 剧照 NO.14川流之岛 剧照 NO.15川流之岛 剧照 NO.16川流之岛 剧照 NO.17川流之岛 剧照 NO.18川流之岛 剧照 NO.19川流之岛 剧照 NO.20

《川流之岛》剧情介绍

川流之岛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国道收费员的世界,像被遗忘的孤岛,情感被隐藏在口罩之下,只有一双眼睛能透露喜怒哀乐。一张回数票,牵起两个飘荡的灵魂。台客运将(郑人硕 饰),闯入单亲的国道收费员(尹馨 饰)与她儿子(陈鼎中 饰)的二人世界...... 电视电影《川流之岛》由《麻醉风暴》团队瀚草影视公司倾 力打造,由金钟影后尹馨搭配凭《醉·生梦死》获得台北电影节最佳男配角的郑人硕,描述国道收费员与卡车司机的爱情,也讲述单亲妈妈与叛逆儿子的亲情。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血脉相连金属人勇敢的心2实习期问题住宅死前我想陪着你大侠卢小鱼之夕阳红战队百万新娘之爱无悔敌营十八年明治击剑-1874-吸血家族汤普森谋杀第一季惹不起的公主殿下婚礼青春直播间一位年轻医生的笔记第二季黑色直播人狼游戏:死亡游戏的运营人过失第三季破冰诱拐野猫波子汽水极品新娘元宵节的结丛林奇兵龙潭巨兽鬓边不是海棠红等风也等你避风港湾

《川流之岛》长篇影评

 1 ) 爱像奔腾的河流,一去不复返。

两句话安利!

“来的时候太着急把手机屏摔碎了看完以后觉得碎了也没关系了!

”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每个人也都渴望爱。

影片以台湾国道收费人工转电子的大时代为背景,写了一对边缘化的“小人物”——收费员阿雯和每天都经过收费站的卡车司机志豪,单身母亲和与女友发生关系被告的叛逆高中儿子超人。

人物在困境中挣扎,夹杂着欲求与爱,生活所迫也好,情感缺失也好,究根结底其实是人物的“漂泊感” 。

影片片名据导演所说,在没有剧本的初期就已经定了下来,创作根源也是很久之前在手机备忘录里记下的几句话,有一天,他在看到收费站的时候突然想到,其实每一个收费站都像一个岛屿,车流就宛若河流,来往的人就像一条条鱼,他们不会停下来,转瞬即逝。

就这么几句话,后来就有了《川流之岛》。

影片中三次出现鱼的镜头,也是导演的一个隐喻。

人和鱼一样,即便失去了水,陷入了困境,仍然会用力挣扎。

鱼的腮一张一合,人一呼一叹气。

影片中,志豪带着阿雯超人去河边野餐,阿雯对志豪说,“还说去夏威夷呢!

这里的水那么脏。

” ,志豪躺在阿雯身边,蹭着她,“再脏的水里不是也有鱼吗?

就像人,再穷不是也得活着吗?

”影片台词中有许多反问句,并且都是没有答案的,突然想到老邵和我们说的,写台词要仙儿一点儿,人和人是不交流的,反问也是不需要答案的。

阿雯得知儿子的事情以后训斥超人,超人反驳,“我爱莉雅莉雅爱我,这有什么不对!

”,阿雯盯着超人,问他,“你知道什么是爱吗?

”。

什么是爱?

超人和莉雅,志豪和阿雯,每个人都问过自己或者对方,什么是爱。

爱是一个动词,爱也是一去不复返的,就像奔腾的车流。

钱,影片中的外部压力。

为了在一个月内凑够82万赔款,阿雯接受了吊儿郎当的志豪,志豪说五千块我可以睡一个水姑娘哎!

但是他给阿雯一次一万的价格。

自己的私房钱也拿出来,跟哥哥借钱,偷用哥哥家的钱…最后没钱的他没有办法,和阿雯开了口,“对不起,我没钱了。

” 其实他完全可以不用道歉,他对阿雯说,“我们一起想办法好吗?

”。

阿雯推开了他,告诉他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只有钱,志豪盯着她,“我以为我们是男女朋友。

”志豪每天都是嬉皮笑脸的,每次经过收费站都会在回程单上写上自己的联系方式给阿雯,在过路费的钞票上写自己写的情诗,发现了阿雯偷换假币帮助隐瞒,他对阿雯的感情是认真的,他告诉哥哥,他有女朋友了,认真的那种,和以前的不一样。

他会给她准备胃药,一个电话打过来什么事都不做赶紧过去。

他和阿雯说,“我带你去野餐吧!

像外国人一样,多浪漫!

不过他们都是一家人一起去。

”,第一次在阿雯家留宿,他早上起来准备离开,超人拦住他,问他跟他妈是不是男女朋友关系,志豪回了一句,“废话!

” 接着问超人,“我们去野餐吧!

” 一个下午,志豪开着货车在楼底下等着他们,三个人像一家人一样,在河边玩到了晚上。

志豪帮超人拦住莉雅家的车,在和莉雅谈判后,超人倔强的憋着眼泪,志豪一把拥住他,两个人抱在一起憋了几滴泪。

对于志豪来说,他不是一个成熟的大人,他像《菊次郎的夏天》里的北野武,自己跟小孩子一样。

包括他在教育超人的那段都是他嫂子教育他饭前洗手这些事,看着阿雯给超人夹菜自己也学着阿雯,他用他的方式,笨拙的表达着爱。

可阿雯却告诉他爱的含义其实是钱,流浪了几天后,他回到哥哥家,抱住哥哥痛哭。

而阿雯此刻才意识到自己已经爱上了志豪,想了一切办法联系他,终于,在收费站最后一天营业的时候,志豪再次经过阿雯的站,给了她回执单,志豪拽着票,冲着阿雯笑了笑,然后松开手,和其他车一样,向前开着,最后隐于车流中。

阿雯愣了神,回执单被风吹到路上,她一路追着,最后扑在回执单上,翻到背面,是一张空白的回执单。

国道上川流不息,一个个收费站像一座座岛屿,她却没有了可以停靠的地方。

影片最后,母子两人坐在莉雅家门口默契无言的场景,被生活所逼的二人达成了和解。

个人的情感得到了回归,人物和时代也达成了和解。

现场的提问环节,大奇特老师问导演,剧本在创作阶段有没有参考田纳西·威廉斯《玫瑰梦》,因为人物有些类似。

导演本人说影片拍完也有人问他,他去看了才发现确实有些巧,但是在此之前是不知道的。

影片拍摄只用了12天【这里全场鼓掌说666】,对于一个导演的处女作来说剧情上虽然元素用的多了【收费站工作人员抗议争取工作权,青少年性问题等等】,但是主线故事非常好看,对于情感的把握拿捏得当,演员表演十分出彩【by the way 男主演像刘烨】 个人真的很喜欢很喜欢!

然后依照国际惯例,本人悄悄地经过了导演身旁没好意思要个微信🤷🏼♀️最后,摘一句木卫二老师的影评,“阿雯和志豪的投入,令这些涸辙鱼的垂死挣扎,多出了一些人生过客的感伤。

”人始终是漂泊的,所以需要爱。

 2 ) 40万成本,吊打90%国产院线片

边缘人是台湾电影撕不掉的标签。

边缘人的概念初指处于两种异质文化中的人,像是遭遇文化冲突的移民和被被强势的殖民文化压伏的殖民地人民。

而后意义渐渐扩大到对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或者生活方式偏离或是逃避的人。

推之于现代社会来看,边缘人既包括社会地位低下的人,也有特意标榜自己的特异譬如问题学生之属,更有生存于主流社会之外的帮派成员、性工作者、LGBT人群等。

之所以说边缘人是台湾电影撕不掉的标签,先是因为经历过殖民和人口迁移等一系列历史渊源,台湾的社会复杂性几乎能够涵盖所有类型的边缘人。

再则是台湾文艺界向来关注弱势者的人文视角。

关于边缘人的作品不仅试图从边缘人的类型上做拓展,表现的侧重点和人物塑造上也各有不同。

金基德电影中的边缘人显得乖张古怪,蔡明亮电影中的则孤僻隔绝,张作骥则偏爱为边缘人设置死亡的宿命。

但无论如何,其中最可贵的当是影片中对边缘人寄托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个很虚的词,很容易被泛化为同情或是关注。

同情这个词我向来是羞于提起的。

因为同情在不少国人处的表现形式既不是陈寅恪先生所说的“了解之同情”,也不是杨绛先生那种“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反而流于居高临下的垂爱。

这种“不了解的同情”往往就容易造成边缘人的符号化。

他们不可避免地化作了“同性恋”,“性工作者”甚至“低端产业从业人口”这样冷冰冰的名词。

尽管提起这些名词来,我们不乏同情,甚至洒下点廉价的眼泪也非难事,但我们忽略的是边缘人作为人的价值和情感诉求。

但好在这样的人文视角在影视中逐渐普遍,在台湾影界尤然。

不仅仅观照边缘人物质生活的困境,同样关注边缘人的情感状态。

今天我要谈到的《川流之岛》就是这样一部影片。

片名中的“川流之岛”是对公路收费站的譬喻。

小时候见到交警站立的交通岗台和穿行其旁的车流也生出过岛和河流的想象。

因此我对片名就极富好感。

藉由这座岛联系起来的是在收费站工作的女主阿雯和卡车司机志豪,主角还有阿雯的儿子超人。

三位主角都是很典型的边缘人,阿雯是由于收费站撤销即将面临失业的单身母亲,志豪则是寄人篱下游手好闲的混混,超人则是陷入早恋并和早恋对象发生关系的问题少年。

收费站撤销这样的时代变迁其实我们也在经历。

今年起国内28省市也在撤销二级公路的收费站,尽管我国收费站的岗位有部分是事业编制,也有合同制用工。

具体的情形我并不知晓,毕竟我国国大事繁,还是八卦消息更有传播价值一些。

导演就抓住了时代中的这一事件,但最大的矛盾并不是阿雯的失业,而是这个贫困家庭无力承担超人与女同学发生关系而被对方家长索赔的巨款。

求助前夫无果又不想让儿子背上劣迹的阿雯无法之下,向多次追求自己并自称小开的志豪出卖了肉体。

在逐渐的接触下,志豪和阿雯产生了爱情,和超人也产生了友谊。

但是志豪并非所谓的小开,在付不出和阿雯维持肉体关系的金钱后,两人产生了矛盾。

志豪与阿雯、超人在一次大争吵中断绝了关系。

迫于现实,三人都走上了情爱的末路。

故事的本身并不值得什么赞誉,抛却背景有些肖似多年前的《再见阿郎》。

让人惊喜的确有如下几点:首先是作为一部电视电影,耗资四十万,质感上却并不粗糙。

尽管全片都是手持镜头,但是让人产生眩晕感的镜头不多,反而很好地适应情感的流动和变化。

尤其阿雯最后在车流中追逐志豪的卡片的场景,镜头的晃动感甚至加强了阿雯的无助和绝望。

其次则是配合片名,对岛的譬喻和其他隐喻都做了极大程度的丰富。

将收费站譬喻成岛,然后就着重拍了阿雯穿过长长的地下通道抵达收费站的场景,由此强化了岛的距离感。

更加有意思的是鱼的隐喻,影片开头就是在自然课上讲解鱼,餐桌上出现鱼,随后又有自然课上尝试割下鱼的鳃,最后超人又将割去鳃的鱼带回家放进盆里不同状态下的鱼都是对阿雯的隐喻,得知失业和巨额索赔时形容枯槁的她就像餐桌上毫无生机的鱼。

放进盆里的鱼得到了喘息之机正好映衬着享受着和志豪的性爱并沉浸在幸福中的阿雯,而已经被割下了鳃的鱼又预示着阿雯的幸福终归是个幻梦。

再次就是志豪和超人这一组对照角色设置的巧妙。

其实超人的角色虽然能够引入矛盾,但是在剧情上并不是必须的。

但超人和志豪的经历相似性,爱情的破灭和亲情的回归,无不暗示着这是一组对照之角色,昨日之志豪即是今日之超人。

超人的角色暗示了志豪缺少亲人因而对爱极尽渴求,而志豪又暗示了超人对自己的幸福并无能力实现,两者的形象都由此丰富起来。

最后要提到的肯定是演员。

尹馨凭借在片中的表现获得了今年金马奖的最佳女演员提名,自是不必说了。

令人印象深刻的必是郑人硕在片中近乎癫的演技。

本来他贯穿全片的身体抖动给我一种表演过于戏剧的错误感觉。

但是目睹角色爱情破灭后回归正常的表现之后,我才意识到这种肢体语言不仅是合宜而且是无比精彩的。

感觉郑人硕的演绎甚至是优于尹馨的。

(另:嘴里塞羽毛球还是很有创意的。

当然这部片还是存在瑕疵的,手持镜头对观众的不友好是肯定的。

另有色调上给人带来不小的不适感,但是我倒没咂摸出色调上有什么独特的美感。

还有则是穿插的抗议的支线剧情并无意义上的实指,又不足以丰富影片的结构,反而显得赘余。

不过总的来说,片子还是值得观赏的。

而且它虽然通过两代人的经历,铺陈出一种边缘人爱情必定走向破灭的宿命感,甚至用通过志豪浪漫性格的消灭来表现一种精神死亡。

但它没有忘记的叙述的是,边缘人爱的能力,只不过从亲情上的和解予以完成。

这一点上来说,这部影片足够人文关怀,而不是流于表面的浅薄之作。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李小军的电影日常」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

 3 ) 你相信人生是美好的吗?

微信公众号:movie432 首发于 MOViE木卫放浪的大卡车司机,恋上了收费站寂寞的收费员。

缴款币纸传情,一通死缠烂打。

《川流之岛》的啼笑奇缘,让我想起苏照彬编剧,张华坤和陈以文导演的那部《运转手之恋》。

一阙轻松诙谐的都市小调。

出租车司机爱上了女交警,为吸引她注意,不断违规驾驶,罚单成堆,最终赢得了美人芳心。

相似的生活戏码,全然不同的调性人物。

可以说,《运转手之恋》有多看淡人生,皆大欢喜,《川流之岛》就有多灰色颓丧,一脸迷茫。

台湾电影的制作,在这十几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

新一代年轻导演所描述的人物对象,似乎更加边缘,偏远,暗藏在那些不见光的阴暗角落。

电视电影体量的《川流之岛》,有弥漫的个体挣扎和悲观痛苦情绪,堪比社会新闻纪实风格的《白蚁》。

尹馨饰演的绝望母亲,焦躁,无援,没有出口可逃。

枯槁的中年女性形象,也被不少人串到钱翔导演,助陈湘琪摘得金马影后的《回光奏鸣曲》。

片名川流之岛,容易唤醒河流之类的小清新画面联想。

在电影里,它不甚美好,是车水马龙的收费站隐喻,从画面视觉到核心题旨,不断被深化。

大车小车,带着毫无情感的速度与噪音,似洪水冲刷,如猛兽般轰隆跑过。

这份收费员工作,收入菲薄,机械又枯燥。

单身母亲阿雯,显然也没有社交生活,成天同钢铁机械,囚笼岗亭和水泥马路打交道,应付社会事务的能力也已经大大退化。

偏偏穷母亲摊上了熊孩子,坏事情总是自己找上门。

与钱打交道的她,在一笔巨款面前,不知如何是好。

影片从熊孩子造作且欠扁的撩妹发问开始,“你相信人生是美好的吗?

”故意制造戏剧反差。

这个难以破解的千古谜题,成功栽种了《川流之岛》的孱弱树苗。

观众将要看到的惨淡人生,那是非常不好。

熊孩子没有教养,却不至于作奸犯科,称不上无药可救。

回看这段早恋苦果,照现实中的正常处理,显然也不至于要让母亲如此丧失尊严,去背锅洗地。

然而电影导演总喜欢跟观众过不去。

《川流之岛》设置的囚笼感,似乎堵死了母亲的退路,也封住了其他出逃之道。

她不得不考虑去求助那个精力充沛,看起来又没心没肺的顽劣司机志豪。

在《醉·生梦死》让人过目不忘的郑人硕,以表演张狂,感情丰沛的大卡车司机形象出现。

这个志豪,“见了鱼肉,连性命都不要”。

这个台客风范的人物角色,可以说相当不讨喜,大声嚷嚷,大摇大摆,大口吃饭。

照着电影看下去,你又会发现,他几乎全程抖S,啃兄败家大龄孩童的浪荡形象,是与愚顽的熊孩子有严格的性格对照,互为镜像。

他们都用手抓饭,狼吞虎咽,吃相难看。

熊孩子在窗外勾不来的衣服,他取了回来。

更不用说,他的到来,确实改变了这个家庭的紧张关系——即便中间过程是如此短暂。

他承担了不称职的双重角色:朋友和父亲。

片中还出现了活鱼和生物实验课。

它就如同阿雯的中年女形象,发色枯燥,衣色单调,似乎已经不把自己当做鲜活,对异性仍有吸引力的女性看待。

随着阿雯与志豪的两人关系达成,影片出现了淋漓大雨。

然而贯穿《川流之岛》全片的,依然是不断的失水麻烦,越来越强烈的干涸危机。

《川流之岛》的祸害是熊孩子,熊孩子引出了钱。

母亲为钱委身于卡车司机,彼此以为是交易演戏,慢慢达成了身体与情感默契,终归还是因为钱财中断,功亏一篑。

原因也很简单,卡车司机是熊孩子的长大成人版,他所赖以生存的钱财,依然是靠兄长的施舍救助。

他不是大款,更没有能帮助和改变爱人生活的能力。

他的爱是真挚的,但他的爱又是无能的。

失去爱人的郑人硕,与那个在家长车外哭泣的熊孩子,形象再次融合在了一起。

无能为力,缺乏责任感的爱情,从青春期,慢涨到了另一个年纪,再次催生着如出一辙的悲剧。

电影结尾,阿雯母子二人撕破脸皮,正要彻底完蛋之际。

儿子突然从镜头外走了回来。

两个人就那么坐地上,就着各自饮料,大口开饮了起来。

他们暂时得到了水,也仿佛可以逃过一劫。

但是,看着这些涸辙鱼啊。

好像已经有什么东西,被喧哗和流水给冲走了。

 4 ) 漂泊是一种常态

电影片名就给人一种漂泊不定的感觉,而这种漂泊不定正是片中女主角的真实写照。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女主的未来,一个是女主的感情,说是一个方面也行,因为未来也包含感情。

第一个是生活方面,女主在片中的是以收费站的收费员,但这个收费站在电影后面就取消了,女主也就失业了。

失业后,没有工作,儿子孩子上学,未来肯定比过去更艰难。

第二方面就是感情方面,好不容易和油腻浮夸的货车司机有点感情了,却已经分手了。

而且这样一别,或许就再也见不到了。

但好在,最后结局时和儿子的关系得到了缓解,儿子似乎在那一刻变得懂事了,这是一个值得高兴的事。

片中的女主林佳雯,是一个被生活所迫的典型代表。

和丈夫离婚,一个人带着青春期的孩子,孩子还不听话,和同学处对象,结果被同学家长发现睡觉了,就让赔偿80多万。

然后为了这80多万,就答应了那个路过的油腻货车司机——《川流之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看世界电影”,欢迎朋友们前往关注,谢谢支持

 5 ) 你明白什么是爱吗?

放浪的大卡车司机,恋上了收费站寂寞的收费员。

缴款币纸传情,一通死缠烂打。

《川流之岛》的啼笑奇缘,让我想起苏照彬编剧,张华坤和陈以文导演的那部《运转手之恋》。

一阙轻松诙谐的都市小调。

出租车司机爱上了女交警,为吸引她注意,不断违规驾驶,罚单成堆,最终赢得了美人芳心。

相似的生活戏码,全然不同的调性人物。

可以说,《运转手之恋》有多看淡人生,皆大欢喜,《川流之岛》就有多灰色颓丧,一脸迷茫。

台湾电影的制作,在这十几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

新一代年轻导演所描述的人物对象,似乎更加边缘,偏远,暗藏在那些不见光的阴暗角落。

电视电影体量的《川流之岛》,有弥漫的个体挣扎和悲观痛苦情绪,堪比社会新闻纪实风格的《白蚁》。

尹馨饰演的绝望母亲,焦躁,无援,没有出口可逃。

枯槁的中年女性形象,也被不少人串到钱翔导演,助陈湘琪摘得金马影后的《回光奏鸣曲》。

片名川流之岛,容易唤醒河流之类的小清新画面联想。

在电影里,它不甚美好,是车水马龙的收费站隐喻,从画面视觉到核心题旨,不断被深化。

大车小车,带着毫无情感的速度与噪音,似洪水冲刷,如猛兽般轰隆跑过。

这份收费员工作,收入菲薄,机械又枯燥。

单身母亲阿雯,显然也没有社交生活,成天同钢铁机械,囚笼岗亭和水泥马路打交道,应付社会事务的能力也已经大大退化。

偏偏穷母亲摊上了熊孩子,坏事情总是自己找上门。

与钱打交道的她,在一笔巨款面前,不知如何是好。

影片从熊孩子造作且欠扁的撩妹发问开始,“你相信人生是美好的吗?

”故意制造戏剧反差。

这个难以破解的千古谜题,成功栽种了《川流之岛》的孱弱树苗。

观众将要看到的惨淡人生,那是非常不好。

熊孩子没有教养,却不至于作奸犯科,称不上无药可救。

回看这段早恋苦果,照现实中的正常处理,显然也不至于要让母亲如此丧失尊严,去背锅洗地。

然而电影导演总喜欢跟观众过不去。

《川流之岛》设置的囚笼感,似乎堵死了母亲的退路,也封住了其他出逃之道。

她不得不考虑去求助那个精力充沛,看起来又没心没肺的顽劣司机志豪。

在《醉·生梦死》让人过目不忘的郑人硕,以表演张狂,感情丰沛的大卡车司机形象出现。

这个志豪,“见了鱼肉,连性命都不要”。

这个台客风范的人物角色,可以说相当不讨喜,大声嚷嚷,大摇大摆,大口吃饭。

照着电影看下去,你又会发现,他几乎全程抖S,啃兄败家大龄孩童的浪荡形象,是与愚顽的熊孩子有严格的性格对照,互为镜像。

他们都用手抓饭,狼吞虎咽,吃相难看。

熊孩子在窗外勾不来的衣服,他取了回来。

更不用说,他的到来,确实改变了这个家庭的紧张关系——即便中间过程是如此短暂。

他承担了不称职的双重角色:朋友和父亲。

片中还出现了活鱼和生物实验课。

它就如同阿雯的中年女形象,发色枯燥,衣色单调,似乎已经不把自己当做鲜活,对异性仍有吸引力的女性看待。

随着阿雯与志豪的两人关系达成,影片出现了淋漓大雨。

然而贯穿《川流之岛》全片的,依然是不断的失水麻烦,越来越强烈的干涸危机。

《川流之岛》的祸害是熊孩子,熊孩子引出了钱。

母亲为钱委身于卡车司机,彼此以为是交易演戏,慢慢达成了身体与情感默契,终归还是因为钱财中断,功亏一篑。

原因也很简单,卡车司机是熊孩子的长大成人版,他所赖以生存的钱财,依然是靠兄长的施舍救助。

他不是大款,更没有能帮助和改变爱人生活的能力。

他的爱是真挚的,但他的爱又是无能的。

失去爱人的郑人硕,与那个在家长车外哭泣的熊孩子,形象再次融合在了一起。

无能为力,缺乏责任感的爱情,从青春期,慢涨到了另一个年纪,再次催生着如出一辙的悲剧。

电影结尾,阿雯母子二人撕破脸皮,正要彻底完蛋之际。

儿子突然从镜头外走了回来。

两个人就那么坐地上,就着各自饮料,大口开饮了起来。

他们暂时得到了水,也仿佛可以逃过一劫。

但是,看着这些涸辙鱼啊。

好像已经有什么东西,被喧哗和流水给冲走了。

(影评转自木卫二)

 6 ) 一部电视电影能拍成这样,国产院线电影那些导演可以去死掉一半以上

原来这是一部电视电影,而且成本甚低,但拍出了这样的质感。

CCTV6的电视电影炮制者们,你们是不是应该自己撒泡尿淹死算了?

剧情。

很好奇在台湾公路收费员是一个很低劣的工作吗?

在大陆,这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差事啊,广州番禺的洛溪大桥,人家出钱的霍英东说不收一分钱,可政府硬是收了差不多30年的过桥费!

我去某高速的管理站作过客吃了顿饭,观察体验的结果是:收费员简直可比公务员。

巴士司机辛苦这个大陆和台湾大概差不多,而跑车的司机都好色,所以男主的设定蛮符合的。

女主有点像徐娇,或者是欧阳娜娜的妈妈,哈哈。

也有一点像张静初。

男主好狂野,原始,在家里穿三角裤很生活。

嘴巴里塞羽毛球是一大亮点。

钞票上的文字和图案又一亮。

小米手机亮了。

 7 ) 这么「不可描述」的爱情,偏偏把我感动了

说起台湾电影,小清新的风格独树一帜。

《蓝色大门》的暧昧青春心

《海角七号》跨越时光的信件和爱情故事。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塑造的校园女神沈佳宜。

都成为「小清新」的代表作品。

派爷最近却看到了一部不一样的台湾片。

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一不唯美,二不浪漫。

反而羞耻得有点「不可描述」。

「由性生爱」的过程,还掺杂了肮脏的金钱纠葛。

都想手动给它分个级,未成年人谨慎观看。

不过,爷偏偏被这样的爱情打动了——《川流之岛》(2017)

影片入围了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的竞赛单元。

在参赛影片中,少见的获得一致好评。

挑剔的影评人给出高分,观众也喜欢得不要不要。

原因可能是,这部电影很有「新鲜感」。

比如这张电影海报的同款剧照。

女主裸着肩膀(上身),口衔羽毛球。

大概是所有中外电影里第一个叼着羽毛球的女人。

看起来莫名其妙,又引人浮想联翩。

整个故事的背景沉重而压抑。

女主的儿子被指控强奸。

证据确凿,女主无话可说。

除了——这不是强奸,只不过是两个早熟的孩子早恋。

一不小心,跨过了禁区。

然而根据台湾当地的法律:女主的儿子刚满16岁,女孩却差一点,未满16岁。

男孩被认定成强奸犯是没跑了。

这时女孩的父亲提出,不打算起诉,可以私了。

女主只要在一个月内拿出一大笔钱,就能保住儿子的人生不留污点。

婊婊们一定猜到了接下来的发展。

女主离异带娃,前夫不管,亲戚无能。

而她本人的工作只是个公路收费员。

从里到外,彻头彻尾的社会底层人士。

而她的转机,就是男主——男主几乎天天开车经过女主所在的收费站。

无视女主的冷漠,持之以恒地撩骚。

他的人设也很新鲜——贱萌。

虽然一开始,派爷只能感受到「贱」。

只知道冲女主嘿嘿嘿傻笑,看起来智商不高的样子。

直到有一天,他无心的一句话,激活了女主蠢蠢欲动的芳心:别看我这样,我可是小开啊。

小开意味着有钱,意味着能解决女主眼下的困境。

她第一次接受了男主约会的邀请。

约会结束后,吊儿郎当的男主开了个玩笑:睡你一次给你一千怎么样?

女主一狠心,开出「天价」:一次一万。

两人达成交易,就开始进行深入的肉体交流。

「为儿子年少的性冲动埋单,母亲被迫出卖肉体。

」爷仿佛又看了一则小报社会新闻。

起初男女主的关系,相当于嫖客和妓女。

肮脏可耻,不值一提。

但男主的心里不这么想。

女主拿他当嫖客,他却拿自己当男友。

一步一步,介入女主的生活。

替女主管教儿子,到女主家里吃饭,伪·一家三口外出郊游。

男主还凭借「智商不高,嘿嘿傻笑」的特质,和女主的儿子顺利打成一片。

女主嘴上不说,心里一动。

男主的出现,同时填补了这个家庭丈夫和爸爸的空缺。

然而这段关系的开端太过畸形。

想让它「改邪归正」,困难重重。

除了吸引眼球的「畸恋」,这其实是一部严肃深刻的电影。

「现实主义」色彩格外浓厚。

影片的大背景,是女主工作的公路收费站面临拆除。

全台湾的收费员集体下岗,安置问题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此外,还涉及到离异家庭子女教育,性侵法律漏洞等社会问题;以及校园早恋、性早熟,暗娼等伦理问题。

没了台湾片一贯的「糖水味」。

赤裸裸的底层社会现实,充满焦虑,危机四伏。

影展的策展人也评价为——简直不像是一部台湾电影。

尤其不像台湾的爱情电影。

以往派爷看过的台湾爱情片,大多是小清新,小确幸。

唯美浪漫的爱情,止于轻描淡写。

出现稍微激烈的冲突,就有无病呻吟的嫌疑。

《川流之岛》的爱情暧昧,挣扎,却有真实的痛感。

随着情节推进,观众也发现——男主根本不是什么小开,他寄人篱下,游手好闲。

「嫖」女主的钱都是借来的。

这就是两个穷人的爱情故事。

影片的主旨由男主的一番话点明,正是无可回避的「穷」——水再脏,也有鱼。

就像我们人,再穷,也要继续游。

不再是霸道总裁灰姑娘,屌丝逆袭女神的爱情;也不发生在仙界或者宫廷。

《川流之岛》的男主傻呵呵,身无长技。

女主穷困,不再年轻,甚至道德底线模糊。

两个一身毛病的平凡人,照样可以相互温暖。

因为爱情不是意淫。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爱情,未必能感天动地。

它只是一种最普通的生活需求。

一蔬一饭,肌肤之亲。

派爷之前也很疑惑,国产片为什么缺少好的爱情片——关键还是「接地气」三个字。

我们要的不是漫无边际的爱情想象。

而是让爱情「走下神坛」。

 8 ) 多少性欲打着爱情的幌子

这是一个爱情式微的时代。

多少的性欲打着爱情的幌子,流窜在红男绿女之间累累作案。

多少的爱情,在小荷才露尖尖角之时,就被金钱、权势或舆论,摘去了嫩芽。

《川流之岛》,一部讲述身处绝境的爱情,如何在性爱的温床上滋生,又在金钱的压迫下幻灭的故事。

国道收费员阿雯,最近遇上了一个大麻烦。

她的儿子超人,因为和班上未成年的女同学发生性关系,而被女方家长索赔82万。

身处工薪阶层,又是单身母亲,走投无路的阿雯只得求助于纠缠自己的货车司机志豪。

片中的志豪,以一个浪荡不羁的台客形象出现。

言行举止乖张放肆,没有体面的职业,甚至还要靠家中的兄长不时接济。

可就是这样一个浪荡子,每次经过收费站时,都要在回数票的背面写上一段情话、留下电话号码,然后再嘻嘻哈哈地递给阿雯。

不论阿雯是无视还是轻蔑,志豪从未中断过这种纠缠。

这就牵涉到爱情里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死缠烂打到底有没有用?

当然有用。

要么等来机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要么等来爆发,忽然在某一天收到一句神经病的评价,然后被拉黑。

实际上,一个正常的人,哪怕只是在多金、帅气、浪漫这些恋爱通关词条里占了一样,也不至于把自己降低到死缠烂打的卑微位置。

可芸芸众生里,幸运儿永远只是少数。

所以我们这些丢在人堆里,就再也分辨不出来的凡夫俗子,若是不幸爱上了一个或身家优渥、或出尘脱俗、或众生环绕的女神,谁敢保证死缠烂打不会成为我们最后无奈的选择?

要知道,爱上一个人是没有理由的。

而爱上一个人之后,则往往是身不由己的。

面对巨额债务,明知不靠谱,阿雯还是拨响了志豪的电话,两人的命运也通过这串铃声被联接起来。

别以为这只是命运的捉弄,如果不是旷日持久的死缠烂打,志豪怕是连这次被命运、被爱情“捉弄”的机会都等不来。

志豪要人,阿雯要钱。

两人看似水到渠成,实则是无可奈何地走上了“钱色交易”的道路。

都说通往女人心灵的道路经过YD。

《色戒》中,汤唯扮演的王佳芝在家国大义的背景下,在美人计和间谍战的倾轧反复中,仍无法回头地爱上了梁朝伟扮演的易先生。

何其相似,阿雯也在和志豪一次次深入浅出的交流中,渐渐脱下了防备和伪装,生出了爱情的萌芽。

随着志豪一步步走进阿雯和她的家庭,他开始不自觉地扮演起这个单亲家庭中,丈夫和父亲的角色。

当志豪坐在阿雯叛逆、顽劣的儿子超人面前,教他吃饭的规矩时,是否有一刻曾意识到,他此时所面对的不正是二十年前的自己吗?

志豪和超人的角色,在影片中构成了一对互相映射的镜像。

两人的性格和言行举止,在这种互为镜像的对照下,又形成鲜明的互文,让双方的形象都更趋饱满。

而这种更多的存在于文学作品中,在电影中并不常见的艺术手法,在本片中还有一例。

鱼。

在《川流之岛》中,鱼既是一个隐喻,又与主角志豪和阿雯的境遇构成了互文。

鱼的镜头在电影中多次出现。

印象最深的是影片的尾声,志豪因为跟家人闹翻,失去了重要的经济来源。

他和阿雯的“钱色交易”,也因此变得难以为继。

两人爆发争吵,因性生爱的志豪质问阿雯。

“你就真的只是要钱吗?

”在赔款日期步步逼近的压力下,阿雯只能无力喊出。

“是的,我就是要钱。

”“你说你没钱,我怎么办?

”也就是此刻,镜头切换到阿雯家脸盆里临时豢养的那条鱼,因为缺水正在困兽之斗般的拼命呼吸。

回想志豪和阿雯的结合过程,一个以为抓住了生活崩溃前的那根救命稻草,一个以为遇到了茫茫人海中那个特别的她。

两个人在相遇之后,犹如两条涸辙之鱼,匆忙又仓促地互相拥抱起来。

殊不知两条鱼的相濡以沫,在炎炎烈日的烤灼下又能坚持多久?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志豪和阿雯各奔东西的结局,与其说是被债务逼迫所致,不如说是一种宿命。

两具陌生的身体因为金钱结合,又因为金钱分开。

其间虽然滋生了爱情,但这粒爱情的种子从埋下之初,就背负了金钱交易和不洁不甘的原罪。

背负原罪的爱情,会有花好月圆的结局吗?

下凡私通的牛郎织女,结局是隔河相望。

身负世仇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结局是双双殉情。

再说个现代的吧,一代才子徐志摩爱上有夫之妇陆小曼,虽得结合也并不幸福,不过是为爱奔波,最终还落得个阴阳两隔的下场。

人无法选择出生,也就很难摆脱从出生之日起就被定格的社会阶层。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人生自然也无法重过。

我们说过的每一句话、做过的每一件事,决定了我们成长为今天的我们。

不论你是否后悔,都改变不了覆水难收的事实。

这就是原罪的可怕之处,它往往是先天的,又抑或是不可消解的。

让我们回到电影上,影片名为《川流之岛》,其实电影里根本没有任何河流、岛屿这些美好的意象。

“川流之岛”本身就是一个隐喻。

它的的本体,不过是阿雯工作的国道收费站。

收费岗亭两侧的车道上,日夜呼啸的车流穿梭不息,显得收费岗亭犹如河流中央被隔绝的孤岛。

而这个隐喻的所指,则是岛上的阿雯,甚至包括志豪,包括超人。

这些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被阶级固化所隔离,他们或许会抱团取暖,但最终仍逃不过社会以及命运的洪流,终将被无情碾过。

影片的最后一幕,阿雯和儿子超人坐在债主家的门口,大口喝着水。

鼓起又瘪下的双腮、上下蠕动的喉管,不禁又让人联想起离开了水的鱼。

她们接下来的命运会是怎样?

影片没有交代。

只是这条涸辙之中的鱼儿呀,已经错过了漂到身边的爱情,但愿能把握住作为最后精神支持的亲情吧。

◎本文首发于【红唇画报】

 9 ) 卑微的爱是一座车流穿梭的孤岛

感觉这两年优秀的台湾电影不多,小清新已经逐渐成为台湾电影的标志性风格。

刚开始看这部《川流之岛》的时候有点不适应,台湾口音自带柔软娇嗔的效果,导致重大冲突中的对白听起来有点儿戏。

一旦适应了口音的设定,再往情节深处走的时候,就开始渐渐体会到影片的好。

两位主角都是社会底层人物:国道收费员与卡车司机。

他们之间的感情有一个畸形的开始——死缠烂打、乘人之危、相互利用。

男主角的无赖和粗暴让人感到极其厌恶,随着故事的展开,就好像在吃榴莲,攻击性的外表和难闻的味道之下是美味的果肉——男主角的内心充满了真挚柔软的情感。

女主角从一开始的迫不得已、委曲求全到最后灵与肉的投入,像极了《色·戒》里的王佳芝,不同的是《川流之岛》只关乎平凡人的生活,与家国大义无关。

生活就是这样,互相逼迫、互相利用到最后互相依赖、互相伤害。

女主角和儿子的这部分冲突要弱一些。

亲情使人无条件付出、无条件索取,相互之间却沟通甚少、了解甚少,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男主角郑人硕的表演非常精彩,表面的吊儿郎当、粗暴直接、浮夸、痞气和内在的温柔、细心、浪漫、脆弱都拿捏得极其精准。

 10 ) 假嫖客与蜜丝31号小姐

导演说之所以会叫“川流之岛”是因为每一个收费站就像一个个孤独的岛屿 来往的车辆像一条条穿梭在大海里的鱼 川流不息收费站单身妈妈阿雯为钱发愁儿子超人爱上富家千金 两人小小年纪就发生性关系拉货司机王志豪吊儿郎当 爱上阿雯住在没有话语权的哥哥家里 寄人篱下这种底层小人物故事 能不好看吗郑人硕真有你的 把王志豪这个角色演得如鱼得水 台湾电影有你了不起!

🤤好怕他会过得不好好怕他会受伤好怕他会受欺负超人受到委屈掉金豆子的时候他好慌张 立马收起所有的吊儿郎当 什么都没有问 一把把超人搂入怀中他这么心痛 是因为自己也淋过雨吧😥自己吃饭不洗手 转头提醒超人吃饭洗手还让他等妈妈一起吃饭啊啊啊啊喜欢一个人就会变成学人精饭桌上不停学阿雯 快要被甜洗了他哥哥好宠他 叫他“豪豪”哎🤭把货车装成房车去夏威夷 真有你的再脏的水 也会有鱼在里面游就像我们人 再穷 也要拼命游超人被妈妈教得真的很好 疼爱妈妈 懂事又真诚就是后半段 有点崩 有点为了制造冲突而冲突的感觉 确实有点败笔 不然肯定五星啊啊啊啊 看不够 真的看不够PS 女主用的是小米手机哈哈 16年的台湾 不过阿雯的身份也确实符合小米当时的消费群体

《川流之岛》短评

郑人硕很厉害!小男孩很惊艳!川流不息的车流,扑面而来砸中你的生活,那些挣扎的鱼,是你,也是我。

6分钟前
  • va bene🪴
  • 还行

爱与金钱 我到收费员与货车司机的爱情离异后的儿子与富家千金的爱情被父亲以两人的性行为绑定为性侵,需要赔付高额赔偿金,整个剧作逻辑看似平整,但是衔接的并不巧妙我这司机最后回到了家人身边,那代表着爱情的字句其实也只无聊的消遣

11分钟前
  • 亖一的一
  • 较差

不是特别好的剧情,编剧痕迹也很重

13分钟前
  • momo
  • 较差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单亲妈妈被四个男的逼成妓女的故事。

17分钟前
  • stealth
  • 较差

大家的文青病好严重哦。

19分钟前
  • 松树🐿️
  • 较差

3.5,关注底层群体,运用母子二人各自的情感线叙事,被天文债务所捆绑,最终意料之中地为欲望买了单。但孩子那段线的薄弱,同时即将面临失业卖惨显得刻意。尹馨极具张力,郑人硕表演有趣但略过火,最喜欢的情节莫过于开头和结尾在收费站两人的眼神交流,以及追逐但却抓不住“幸福”字样的票据

20分钟前
  • [已注销]
  • 还行

男的有多动症是不是?

24分钟前
  • momo
  • 较差

川流中有人的影子~

28分钟前
  • 狂梦
  • 推荐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无奈,母亲如果没有被恐吓住就不会有后面那么多凄苦的事情,何必呢,故事有些刻意。女子本弱,为母则强,这就是现实。你知道什么是爱吗?你知道什么是爱情吗?

29分钟前
  • 吾将上下而求索
  • 还行

由于没有字幕,对片子夹杂的台语部分理解上大打折扣。但是总体上觉得还可以,对于现在的文艺片市场来讲应该给三星半更准确一点。在豆瓣上给四星也是出于鼓励。女主的表现还不错。台湾的确是盛产文艺片的地方。

31分钟前
  • 石曈记
  • 推荐

就跟浅水里的鱼一样,他们都在忙着不被割掉鳃,配不上爱

35分钟前
  • 树大陈
  • 推荐

生活中的喘息

39分钟前
  • L.L
  • 推荐

尹馨演技好好。扑着去抓一张票根,却并没有字。川流不息的是生活,什么都会过去,生活还是要继续。

40分钟前
  • 眉宇
  • 推荐

逼死我对台湾电影的热爱 都太过火了

41分钟前
  • 我就是cash
  • 较差

生活的压抑就像车流一般无止息,个人境遇后面是时代改革的潮流,说不定哪一天ai出来了我也下岗了。

42分钟前
  • 闵思嘉
  • 推荐

演技好 但人设剧本感觉看的很多很滥

47分钟前
  • Energybaby
  • 还行

看开头可以猜到结局系列,不过女主的确表现得有信服力,台湾日本片

52分钟前
  • 阿作也不是很作
  • 还行

还是习惯以看电影的角度看电影,然而挡不住人家以表现真实为目的的拍电影。。。所以志豪和阿雯不可能在一起。欠下的钱要还,还不起要道歉

53分钟前
  • despicable me
  • 推荐

伊馨好美

56分钟前
  • Asasad BT
  • 较差

等了很久的电影,虽然没字幕,但闽南语还是能够听懂大部分。离异妈妈生活的艰难,遇到真情浪子的付出却患得患失。想起了茄子蛋的《浪子回头》,浪子会有很多个干妹妹,但浪费可能也想要一个家。

59分钟前
  • 鸟先生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