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物的设计上花了不少心思,一个模仿者,一个冒牌货,12集才出现真凶,13集就查出来,后面一直在找证据,和公诉时效较劲。
有人扮演多重人格,有人用死亡威胁,有人想掩盖秘密,有人想找出未发现的被害者。
李准演的柳泰吴是里面神奇的角色,前期杀人如麻,后期成为猎狗为自己的求生意志铺路,被岬童夷利用的同时也有自己的打算,想要停止,但是到死才能停止,他演精神病不像,但是会利用人的善心,最后反倒被岬童夷所派的粉丝杀了。
李准的妈妈也是个狠人,丈夫被儿子杀,包庇儿子,儿子杀人也帮忙脱罪,最后死了就安排别人继承,不再管儿子的后事。
罪犯往往因为熟悉在身边而被忽略,有的人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隐藏证据。
爸爸因为儿子的怀疑而无法开口解释,成为嫌疑人,教授警察都因岬童夷失误犯罪,成为岬童夷的迷雾弹。
岬童夷这个名称不应该被延续,犯罪手法也不应该被模仿,利用杀人来掩盖杀人,用标志扰乱调查,伪造连环杀人案的共同点。
比起抓住凶手,找出真相更有成就感。
并不是犯罪停止了,而是凶手利用幸存者让人们以为犯罪停止了,暗地里做没有刻意标志的犯罪,不会被认为是岬童夷的犯罪,因为没有标志。
恶人也有恶人收,但是那些被害者永远也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会遭遇这样的事。
韩剧的通病都是虎头蛇尾。
前五集和最后五集的质量是极与极的反差,整部剧似乎在探讨人性的恶与善,而且都是绝对意义上的。
但是主题非常混乱,到了后面整个就是对观众的说教式思想灌输,剧情展开非常少。
其实到底,编剧也没有把psychopath这个概念讲明白,什么停止不能停止。
都是人心,跟人格无关。
1.关于为了抓到岬童夷所付出的代价。
无念父亲的死,杨科长女儿的死,杨科长作为第四次连环杀人案的间接帮凶,大家都在不惜一切努力地找到岬童夷,直到很多年后岬童夷已被世人淡忘,即使最终岬童夷被抓到并即将处于最高刑罚,大家的心中还是烙印着着岬童夷给自己带来的伤痛,无念一直有怀疑过自己的父亲,杨科长被要抓到岬童夷这颗疯狂的心束缚,间接导致无念父亲的死亡,无念的父亲也间接导致了杨科长女儿的死亡,虽然岬童夷最终被绳之于法,但是却让无念和杨科长失去了至亲;玛利亚还是摆脱不了岬童夷,因为她因此利用了泰武,一开始她对泰武的态度是和其他的精神病人是一样的,温柔又热心,直到知道泰武是copycat之后就没有把他当人看,只是一直冷漠地在利用他,她急于抓住岬童夷的那颗急躁的心让她变了样。
我一直在想这样的代价去换岬童夷到底值不值,只能说追求正义的道路上大家都会被很多东西蒙蔽,因此牺牲掉自己所爱的或者很重要的东西,但是也只有这样大家才会更加愿意往前走,更加珍惜当下。
2.关于人性的转变。
车道赫年少时被崔父强奸,并目睹了自己的母亲被其杀害,从而开始了第一次杀人,接着是不断地杀人,到后来完全是被变态和疯狂的,可以说是兽性侵占整个身体;泰武也是,因为听到父亲对他的评价,听到了父亲认为他是怪物,因为从小遭遇家庭的冷漠,当看到自己的父亲被杀害时(在这里我不确定杀害泰武父亲的凶手是谁,但我总感觉不是泰武,甚至我还怀疑过凶手是泰武的母亲),因为无念的一句戏话而把岬童夷当做杀害父亲的凶手,从此视他为英雄,为神(就是以此我认为杀害泰武父亲的并不是泰武),因为假岬童夷的朴虎硕,从而开始一发不可收拾的模仿杀人之旅。
他们的经历都很可悲,但并不是他们成为现在反社会人的直接原因,也不是借口,他们第一次杀人之后,激发了他们内心潜在的兽性,潜在的变态思想,就像韩博士说的,某个瞬间激发了某种潜在的动物性本能,他们并不是天生这样的,而是后天被兽性所主导的。
这世上也许也有那么些类似经历的人,他们没有因此变坏或者犯罪,有可能是没有这样的瞬间激发人性的转变,也有可能是在面对同样瞬间时,他们的人性思想打倒了兽性思想。
3.关于泰武的情感。
在我看完最后一集之后,我突然释怀了,泰武一直是内心没有情感的,长期以来面对家庭冷漠与孤独使他没有心,不懂什么是情感;感觉泰武对智郁的情感,就像剧中所说,“虽然你比我年轻,但是很像妈妈”,智郁对泰武一直是用心去教导,用心去帮助救赎,是很单纯的思想,没有利用也没有厌恶,泰武在智郁面前总是能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并且会逐渐找到一些情感,比如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愧疚。
这些都是我们小时候妈妈教我们的,也就是启蒙,但是泰武没有得到这些,而是泰郁教会了他,还记得那一次吗,智郁拔掉木块上的所有钉子,告诉他上面的印记都是你对他们造成的伤害,这些就是一个个伤疤,你知道愧疚的感觉了吗,泰武虽然皱着眉头说“到此为止吧”,其实他是有感觉到的,但是他20多岁的人生以来,从没有人告诉他这叫愧疚;泰武对医生呢,就是一种依赖吧,第一次见到医生,那么热心那么温柔地为病人洗脚,泰武应该是第一次感觉有人为他着想,关心他照顾他,这种感觉是很贴心很温馨的,就一直很想依赖医生,很依赖被人关心的感觉,以至于后来医生变了,泰武才会一直去问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医生你呢,医生你为什么不愿意相信我呢?
由此而见,泰武并没有喜欢这其中的哪一个,因为他还缺少很多正常人有的情感,也就是他对智郁所说的“你既爱笑又爱哭,且还是个富人,因为抱有太多怜悯了,我觉得你最适合我教了,善心”,泰武缺少很多正常人拥有的可以喜怒的内心,需要更多的教导去学习,在这之中对智郁的信任和对医生的依赖都会让我们误以为是喜欢,其实泰武还不知道什么是真正意义的喜欢。
(声明我是标准的泰郁党,内心当然是十分希望泰郁之间是有爱情线的,但是看到这里我释然了,泰郁之间这样的情感,这样可以信任的友谊我觉得很不错了。
)4.最后,关于结局,我一直都在想着泰武的悲剧是什么样的,但没想到是这样,没想到会在陌生的街头被陌生的人狠狠地捅了很多刀,也许有人会问,如果泰武先出国了,那他是不是就真的自由了,我的答案是是否定的。
就像我以上第2条写的,他内心的兽性一直潜伏在身体里,说不定会在他出国后的日子,在某个瞬间又激发出来了,就像他死之前所说的“果然是不能停止的。
”死亡才是阻止他们兽性再次出现,阻止再次开始反社会行为的唯一途径了。
(话说看到这一幕哭死我了,泰武确实很可恶,但是这段时间一直牵动着我的心,带给我很多欢乐,所以很不舍,整个大结局充满很多泪点,总之感触很深)所以说死亡对泰武来说才是真正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解脱。
最后三人对话的设置我觉得很美妙(?
),可以用这个词吗,我的理解是在面对许多困境或者艰难的抉择时,要理性,而不是冲动地很快下决定而做出极端的事情,理性就是像人,所以还是美丽的,极端就是非人,是丑陋的。
面对岬童夷的时候,玛利亚想过不去救泰武,让其吃毒药后中毒身亡,但是最终放弃了;无念也放下了对车道赫的痛恨,对岬童夷一直以来的仇恨,同意用怜悯的力量送他离开。
他们都放弃了极端选择了理性,放弃了丑陋选择了美丽,正因为世上理性的人是大多数的,世界才是那么美丽。
韩剧。
《岬童夷》一说到韩剧,就能联想起狗血烂俗王子灰姑娘等等,可是,往常我们看到的韩剧都是一般都是水木剧,水木剧主打青春偶像剧,颜好甜甜甜就行了。
韩剧的类型其实还有很多,尤其是这几年,各类题材更是蓬勃发展。
我之所以看《岬童夷》,当然是冲着李准的颜去的,听闻李准在这部戏里演技爆发,一个idol演技还不错,你知道这需要多么有才华吗?
这部剧讲的是连环杀人案的故事。
很多年前有桩未破的连环杀人案,很多年后又出了一个模仿犯。
不过,要不是因为有模仿犯,说不定很多年前的凶手会一直逍遥法外。
看这部剧的时候我在想,恶的极致是什么?
这部剧里的凶手岬童夷过着两面生活:一面是光鲜的警察厅部长,一面却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他诚然是个变态。
但是,他开始杀人是有原因的,因为某些动机杀了人之后,为了掩盖这种动机从而杀了更多的人,甚至还做成仪式,让人以为这不过是一起无差别的连环杀人案。
而结果是,这个人嗜杀成瘾。
冷血、狡诈、这些词用在这个人身上完全不为过。
贫穷、暴力、冷漠的童年造就了这样的他,他披着人皮,对这个世界进行疯狂的复仇,你能感觉他身上的感情色彩是很浓重的。
他的模仿犯成长的环境却是另一个极端:家境殷实,但精神空虚。
你能感受到他的空洞无聊,而正是这样的空虚,使他要找一个信仰,做些什么。
模仿犯柳泰武家庭条件十分优越,按道理来说不应该变成这样。
他长着一张人畜无害的脸,他的言语和微笑都能让人卸下心防,以至于马智郁在知道他是连环杀人案的凶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相信。
是的,那样一个美好的人,怎么可能是凶手呢?
可是恶魔不会长着一张恶魔的脸。
柳泰武的心是冷漠的,他无法感知爱,无法感知怜悯。
当一个人无法感知这些感情的时候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他失去了罪责感——这就是反社会人格。
罪责感这种东西,有时候往往是破案的关键。
《坏家伙们》中的李正文用道德约束自己,虽然他感受不到这些感情,但他死守着这些原则和底线,他只是单纯的守着,靠着这种自律防止自己对别人造成伤害。
但他完全能够理解连环杀人案主谋的心境,以至于他能够判断出雨夜杀人魔的杀人动机是因为喜欢闻血的味道。
同样是演变态,李正文无需掩饰,所以表情空洞,大多数时候面无表情,偶尔心情不错挑起唇角,以至于后来快要真相大白的时候显得颇为温情。
而柳泰武,则时刻在掩饰自己,假装自己是个暖男,使人卸下心防,愿意跟他独处,然后他再将人杀害。
这样的合情合理,一个笑得如此温暖的男生寻求你的帮助时,我想普通女性很难拒绝吧!
那张人畜无害的脸,是他作案的最好工具。
不过他也有带感情的时候,只是这种感情不那么明确。
我一直不太懂他对吴玛利亚医生和对马智郁的感情,究竟是好奇,还是有那么一些好感和信任。
但我愿意相信后者,至少让这个空洞的人看上去不那么冷血。
这两个角色对于事情的好奇和执着有些相似,李正文因为记不起自己杀过人,一直在追查,也许他是因为相信自己不会杀人;而柳泰武,则对岬童夷是谁跟岬童夷为何会收手而好奇不已,这种执着还了李正文清白,也让柳泰武最终引出了岬童夷。
看上去十分和善的警察是杀人狂魔,看上去平庸胆小的邻家大叔业余爱好是杀人,看上去又帅又暖的高富帅也是杀人狂魔,这些剧让人觉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可谁说不是呢?
我们时刻处在危险之中。
除此之外,《岬童夷》还在说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由连环杀人案引发的连锁反应带来的社会影响。
连环凶杀导致人心惶惶,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都被破坏殆尽,女人不敢出门;因为无法破案,民众对警署及其不满;案件中的幸存者在接下来的岁月始终无法走出阴影;执着的警察为了查案不择手段,被冤枉的嫌疑人被逼自尽,嫌疑人的孩子心中种下对岬童夷、对警察仇恨的种子,性格变得疯狂而偏执;排除嫌疑人过程中受到牵连的几千人,重新回到自己生活之后发现周围人的眼光都变得不一样,慢慢慢慢自己的生活就因为曾被怀疑成杀人犯这件事而瓦解崩塌;长大的嫌疑人孩子在办案过程中,又把岬童夷的阴影传递给了死者的孩子,那个死者的孩子却并不是憎恨和害怕,反而把岬童夷当做自己的榜样和信仰,成了模仿犯;警察之间甚至也开始相互怀疑,每个人都成为了怀疑的对象。
一个未结的案子,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有多大,根本无法想象,甚至于整个社会都笼罩了一层死气,变得病态。
把岬童夷当成信仰的人不止柳泰武一个人,柳泰武最终死在另外一个信仰者手中,他停止了,他死了,但故事不会完结,因为还有无数个柳泰武,继续他的疯狂。
“我们这种人,不到死是停不下来的。
”虽然他有时候会反思自己为什么要无故杀人,但是没有结果。
一旦开始,无法停止。
将人杀死的瞬间他是否有快感,普通人无法得知,非要理解的话,也许他们只是把杀人当做乐趣。
“岬童夷(杀人犯)只杀了九个人,但虎患妈妈(警察)却间接杀害了几千个人。
我情愿站在岬童夷一边。
”被怀疑过的嫌疑人疯了之后说出这句话,在这之前,他也受唆使差点杀了人,在这之后,他成了妄想症者,以为自己是岬童夷。
反社会人格究竟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形成的?
警察为了查案毁了那么多人,还算不算正义一方?
这部剧给人带来的思考太多了。
更为可怕是,这部剧是根据事实为原型而编写的:韩国华城连环杀人案的凶手就是岬童夷,现实中,岬童夷甚至比剧中恐怖得多,手段更残忍,案件牵扯面更广,当时韩国因为这个案子动用了数以百万计的警察,而这些被牵扯的人身上发生的故事甚至比剧中更为悲情。
比起现实,小说戏剧永远是逊色的。
看完这部剧之后,我上网搜了很多比较著名的案件,看得让人直打冷战,人性这种东西,真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我们的生命或许真的轻如草芥,所以我们更要珍惜。
就像是小时候许愿一样说,只要大家相亲相爱,互相理解就不会有伤痛了,大家站在圣光的沐浴下脸上堆砌幸福。
这种想法在我初中时候就丢掉了,那时候觉得似乎实现不了,现在觉得我当初真煞笔,只是没想到看完这部剧重新让我想起以前的煞笔了,这煞笔剧情。
没看的人我不建议你看,真心不建议。
这个剧已经不是恶心人了,简直破坏 我对善良,有爱心和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相亲相爱的理解。
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反胃。
以下为吐槽点1 任何案件没有完美犯罪这一说,这像是所有刑事案件与衍生的剧作所遵循的基本守则一样。
就像现实中的案件一样,最终警方还是依靠对比DNA抓住了真凶李春宰(故事真实原型)。
但是在剧中,二十年前的案件因为搜查原因没有得到证据我能理解,但是现在出来的模仿犯,骑了一辆无牌照摩托,带着头盔,带着手套作案,于是就没有留下任何证据。
这仿佛是在强行逼着我点头同意。
没有监控,没有走访,没有还原被害人的行踪,甚至没有找嫌疑人做调查,然后大家仿佛都认为他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于是大家束手无辞,只能看着嫌疑人再杀人,然后大家重复。
这种剧情也就这编剧敢写。
‘2 剧中的感情线实在膈应人,莫名其妙互生好感,然后不顾一切的爱?
我像是在看郭作家的青春疼痛文学。
更何况剧中是什么情况,轰动全国的岬童夷杀人事件再次出现,接二连三的出现模仿犯,全国的目光注视这里,我们不抓紧时间搜集证据,监控嫌疑人,减少下一个案件的发生。
你们在谈恋爱,还是四角恋?
总共四个人,你们在搞四角恋?
这种行为模式本身就不讨喜。
甚至出现嫌疑人与被害人的救赎,感情,甚至在确定嫌疑人的身份后还坚持搞四角恋?
编剧啊,谈恋爱要分场合吧,这种剧本身就不适合感情线吧。
韩剧总能在任何时候谈恋爱门诊室无语。
’3 死者的工具属性。
这部剧不在乎死者,我可以很肯定的说,这部剧不在乎死者。
死者出现的画面就是被嫌疑人引诱,然后杀害,此外再没有任何作用。
这是我最气愤的,你们同情小时候被家暴的嫌疑人,理解小时候的岬童夷,甚至他死了你们祭拜他,但没有人再为死者悲痛。
4当嫌疑人要杀人时,他们做的不是保护死者,而是想找到为什么他会杀人。
制止犯罪行为不应该在探究原因之前吗?
甚至预告杀人的时候不限制嫌疑人的行动,出现死者又无能狂怒?
拔枪就射?
这种逻辑模式真让人无语。
5法律是小孩子手里的玩具吗?
如此罔顾法律。
杀了七个人被判十年刑,最后无罪释放,驱逐出国,甚至不限制自由让他在街上闲逛?
我看到这里脑子都蒙了,这是怎样的脑洞啊。
重刑事犯不带镣铐,不带手铐,甚至和其他犯人出现在同一精神病院?
哇哦,我一度以为这是魔幻剧。
6对不起,我应该理解你的。
嗯,这是没有被杀害的幸存者对一个连续杀人犯说的。
我应该理解你的,你杀了那么多人,甚至残忍的侮辱尸体(记得那个扫把吗)但你是个可怜的孩子,因为我没能理解你,所以你杀了人,我对不起你。
嗯,这个逻辑很合理,很能打动人。
然后你被人杀了,因为我没能保护好你,你说你要重新开始的。
所以我哭了。
这是女主对一个杀人犯的心理活动,怪不得她叫玛利亚,她是真圣母啊,我真想给她立个牌坊,上书:你麻痹你恶心到我了。
一集里的女孩x2都很胆大,一个独自夜行,被坏蛋截住正巧犯罪时遇上第二个独行还捡玩具熊的女孩目击,坏人更强变态,不但不跑还和她玩游戏,更当着她杀人!
经历过这么恐怖的事情后的女孩没有吓出后遗症,还立志找出真凶。
二集里女孩随便捡个陌生男人就敢往家带!
想调凯子?
太随便危险啊。
杨科长认定疯和尚是嫌疑人,“贼的儿子还是贼”。
而且他钻进自己做的圈里不出来,不是为掩盖过往的错误阻挠真相,就是他真的是个弱智蠢探!
泰武眼神真的像疯子,变态的崇拜岬童夷。
把现实当游戏,不学好!
头一次见到李准的戏,竟是个坏人!
可惜这张帅脸。
在要出狱前就通告要作案,而且接连两起。
这节奏要死几个才能停止!
尹相铉和尚头很干练,老花美男变硬汉。
疯和尚小时候不会系鞋带因为没人教,长大后也不会就是大脑有缺陷吧。
不然怎么随便破坏现场?
有尸体联系勘察队和法医才行,基本常识都不具备的警察怎么合格的?
总之他和处荣一样是个异类警察。
坏人明白告知更让看客着急。
坏人是疯子,警察是傻子。
强力班警察无力。
九尾狐里成东日叼个牙签模仿周润发:这里,尹相铉拉李小龙套磁。
这是要在中国加好感吗?
第二次凶案已经发生,疯和尚破坏了现场。
第三次还没发生,警察高管们好像在期待似的!
他们需要第三次凶案也有疯和尚的证据好把疑犯作实。
不是有以前的旧案线索吗,为什么不根据条件预防了?
第二次傻警察还有假装疯魔地预防措施呢,亡羊补牢吧。
玛利亚医生给泰武也做个疯和尚的那个测试,一切都解决了。
任何思维都可反映出来,除非他受过特训。
杨科长和尚联手,第四次案件目标如果是哨子玛利亚,将不会发生!
迷会揭开?
岬童夷 (2014)7.22014 / 韩国 / 悬疑 犯罪 / 赵秀沅 / 尹相铉 成东日1、晚上因为刷抖音看到男二女二的片段,为了看更多,所以通宵把20集追完了,追完发现,他俩的剧情就是抖音剪的那么多,熬通宵我后悔了,而且第二天还有领导要调去其他项目,我耽误事,而且显得我很懒,所以我选择不睡了眯会儿直接醒。
不要刷抖音,就不会通宵,因为没有引子。
2、男二是个心理变态,之所以大家喜欢他,完全是因为选的这个演员外表帅气,现实中遇到这种人为了保命不要想着去救赎而是躲远远的保命吧3、女二完全是玛丽苏心理,确实幼稚,企图改变影响别人,现实中早死了4、不得不说我还是为了看爱情进来的,结果没有男二女二之间,有点失望;这类剧不要看多了,看多了我会害怕黑夜走路5、后劲很大啊,今天一上午我都在想着这个李准,他长得也一般,但是剧中的角色让我着迷,有点无法自拔,太喜欢,或许我心里也是有点扭曲,也想找一个帅点的,这种感觉赶快退去吧,回归现实。
其实是在微信上看到一篇介绍电视剧《信号》的时候,提到剧情里讲述了韩国五个“长期未结的悬案”,都是源自真实案例。
《岬童夷》是其中之一,所以现在观看的。
虽然在2014年就开始播放了。
我是那种胆小的人,想看又害怕看这样的矛盾体,所以在第一集,那个夜晚,长长的路,两边的草被风吹的摇晃着,缓缓响起的口哨声,还有伴随而来的漆黑身影,我都是音量调到很低看过去的。
整部剧情里就是以回忆20年前的9起连环杀人案开始。
从第一起,穿连着故事主人公,走过20年。
从虎唤妈妈调职回到日碳,从治疗所的关于 岬童夷 的红色涂鸦开始,重复着20年前的每一起案件。
【喜欢韩剧,剧情悬疑,犯罪,真实事件改编的人,可以看看/这里只是讲下我的感受,并没有从专业角度谈剧情,人设,演员专业度之类】剧里主讲警察和杀人犯之间,寻找和躲藏的故事,没有特别讲述被害人家属之类。
都说天才和疯子之间只有一线之隔,实在不能理解疯子的所作所为,可能是天生,可能真的是被某件事刺激到,就像岬童夷很佩服金在熙的勇敢,作为最后一起案件的目击和存活者,能够走出阴影,成为精神科医生,把自己活得很好。
当然对于亲眼看着儿时好朋友在自己面前死去,以及对岬童夷的痛恨,一直都是没办法解脱的。
但她又是善良的,最后的最后,仍然想着去帮助柳兑五,那个模仿犯,接连进行7起杀人案模仿,并且再次让当事人“剪刀石头布” 选择生死。
同样善良的还有马智郁,曾经的问题少女,到后面的网络漫画作家,她很轻易相信柳兑五,相信车道赫,和吴医生相比,她还有少女的单纯。
当然最终这些都是成长的经历。
通过她,柳兑五,想着停止下来。
通过她,了解到最初的车道赫,变成岬童夷的真实原因。
还有杨铁坤,虎唤妈妈,一辈子都在围着岬童夷转,寻找真凶。
在追凶中,误打误撞变成了岬童夷,承受着妻子的离去,女儿的瘫痪在床,最终离世都没能陪在身边。
被误解,被砍断手指,从高职自降日炭警察署,到被除名,他很激进,过程也很心酸。
疯僧,河武念也是以寻找岬童夷为目标,因为儿时父亲被误认为岬童夷嫌疑人,最终没能很好的解释清楚就离开人世。
虽然追查中,他被枪伤,差点死掉。
但个人认为是比杨铁坤幸福的。
因为在追查的过程中,他还有亲情,有院长,有那些孩子们的陪伴。
中途挽救了马智郁。
并且收获了爱情。
因为是真实事件改编,剧中岬童夷是落网了,可是搜索相关新闻中,关于真实岬童夷的介绍很少,只是知道这是一个超过公诉时效的案子,没有结果,我想所谓的犯人还在生活中以某个身份好好的生活着。
不知道他看过这部以他为原型的电视,是否也像电视里那些疯子一样,斜着嘴角冷笑呢?
最后说下这部剧里我认识的几位明星吧河武念是很正的角色哈,只看过尹相铉在《秘密花园》里的角色扮演,花花公子外表的歌手,头发也要长很多,完全是两个型。
不过最有特色的我认为是他的嘴,这里短发更精神。
不是很喜欢马智郁这个角色,看过金智媛的两部剧。
《继承者们》和《太阳的后裔》当然印象最深的肯定是后面这部剧,皮肤好好,眼睛和嘴都很有特色/吴医生--金敏贞 是鹅蛋脸么,喜欢剧里的任一款发型,西服穿得也很好。
话说眼睛真的是超大柳兑五--李准,其实是我喜欢的男生类型,高高瘦瘦,单眼皮哈哈,不过网上介绍不多~至于车道赫--郑寅基,好印象还留在《秘密花园》里那个为了解救电梯被困者,最终光荣牺牲的那个高大尚爸爸形象,结果这里演绎变态杀人狂,恩,都是演技啊还有尹君尚,这里貌似没什么台词,河武念警署同事,不过因为先看过《皮诺曹》,他是男主奇河明的哥哥,那个曾经的好好少年,因为家庭变故,最终走入歧途,所以在这部剧里看到就认出来了。
闵成旭,扮演的也是河武念警署同事,相对会有些台词,和镜头。
对于他的印象同样来自于《皮诺曹》那个拍摄总要在自己头上戴个发箍的男记者张找茬,其实挺搞笑的,剧里收获的爱情也不错英美-林彩环,警署唯一出境率最多的女同事,游泳 的片段,身材好好。
写到这里才发现,原来她就是《皮诺曹》里张找茬收获爱情的那一位,女摄影。
[cp]李准饰演的连环杀人犯岬童夷的崇拜者「新岬童夷」柳泰吴武最后还是被那个曾经被他尊为神的岬童夷杀害了还好按照遗愿最后死在了曾经被20年前的岬童夷放生 没有被害幸存的 现精神病医生的怀里教他拥有人类最普通情感的女学生 也为他的死去怜悯的哭了这部片强调了有精神疾病的杀人犯也有人权 也需要被理解被信任 这个视角挺意外的也希望现实中韩国25年前那个连环强奸杀人案有一天能破案李准演员很不错每个细节都让人紧张
一开始看这部剧是冲着智媛美女看的,但是却无可救药的对李准演员产生兴趣,虽然在剧里是个十足的反派,但其纯熟的演技却似乎让我忘掉了他的反角的身份,全身心的投入了他所表现出的精神世界中去了。
李准演绎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真是入木三分,毛骨悚然的笑容,开心美好的笑容,故作无辜的笑容······虽然演绎的是沉郁的有精神病倾向的人,却更多的是运用明朗的演技,在众人面前,他是很喜欢微笑的,然而却在转身背对着世界的时候,仿佛全世界都被按下了静音键,他用冷冷的没有一丝感情的面庞回应着寂寞的空气。
其实柳泰武是想停下来的吧!
所以他用他十年的时间一直在寻找他的英雄——岬童夷。
没有别的理由,只因岬童夷在第九次作案后停了下来,再没有作案了。
这么简单的理由却让岬童夷成为了柳泰武的神,这足以说明柳的心里多么想要结束他浑浑噩噩的生活,他想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生活,获得亲情,友情,甚至爱情。
他需要信任,却不需要理解,正如马智郁所说的,不想理解,因为理解很累。
如果说他是 拉斯柯里尼科夫,那么谁会成为他的索尼娅呢?
吴玛利亚,他曾经期待过她的信任,期待过她的救赎,柳泰武曾以为她就是自己心中的光,可以消除阴霾的值得信赖的光。
可是,他从未想到这道光自己心中也有无从驱除的阴影,他的光从一开始就没有把他当做一个正常人一样信任过,他的光心中充满了怀疑,只是不只是针对他一人,而是所有具有危险的人。
吴玛利亚亲手毁掉了柳泰武的希望,所以才有后来,柳泰武脸色阴郁决绝地对吴玛利亚说,枪口指着我的时候我都没说,为什么要在你面前说出来,你以为你是谁,难道你以为我喜欢你吗?
医生,别忘了,我可是从来不会拥有那样瘪三的感情的。
第五次作案时,他带走了马智郁,却并没有杀她。
也许是拥有同样的伤痛吧,自己喜欢的人从不曾看向自己。
我认为,之所以没有杀小美女,是因为她与之前的受害人有着不同的表现,我们二不愣登的马萌萌童鞋只是擦了一下刚刚为疯和尚流的眼泪,视死如归地问出我是要死了吗?
我们要去哪里?
我是要在那里死去吧之类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
这便是马智郁童鞋的魅力所在,即使心里害怕的要命,脸上却能装的如此云淡风轻,嘴上用谈天气的口气问出我要死在哪里的话,果然单纯的孩子是最无敌的。
-如果说柳泰武是神经症患者的话,那么他最缺乏的就是关爱。
他需要被爱,他需要信任与依靠,不得不说,柳泰武从小的生活环境和他的家庭教育就注定了这是一个缺爱的孩子。
他不懂什么是爱,他不能爱不会爱却急切地想要被爱,这种患者很容易对自己的心理医生产生依恋的情感,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移情”。
如果说柳泰武对吴玛利亚产生了可能是叫做“爱恋”的感情,那么在很大的可能性上是出于移情的作用,而不能叫做真正的爱。
在这里我想先讨论一下什么是爱。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貌似有解却终究是无解的。
如果爱是一种态度的话,那么我认为爱一个人首先要有最基本的信任感,因为据我所知,人们通常对自己不信任的东西是没有好感的.其次爱是需要理解的,爱一个人是感同身受,是想她所想。
很明显,小变态只是很依赖吴玛利亚医生,因为当他在知道吴医生是第九次岬童夷事件的受害者时,很残忍地便问出来那次事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却并没有考虑还是受害者的玛利亚医生的感受。
而智郁对于柳泰武来说是不同的,因为她是第一个想要试着相信他的人,尽管在出事之后,大家都拼命地告诉她柳泰武就是岬童夷,她却还是固执地叫着泰武偶吧,在韩国这是一种对前辈的尊称,说明了马萌萌童鞋始终不敢相信有着那样悲伤面容的少年,他其实是个货真价实的杀人犯。
马智郁想要查清楚,所以她一次次地想要站在柳泰武面前好好滴问清楚,却怎么也过不了十七岁少女的心理障碍,是一种出于本能的不敢靠近。
马智郁怎么也想不通,在他面前一直保持着温暖笑容的泰武偶吧该是怎样残忍地作下了那五次案子,是否也是面带笑容?
而这时,被玛利亚伤得伤痕累累的柳泰武终于看到了在橱窗前偷窥的少女,这次他是真的在微笑了,然而少女在发现他注意到她时慌张地逃走了,柳泰武不假思索的追出去,不久之后,马童鞋的手机上收到了一条信息:喜欢一个人的感觉很难受,但是信任一个人也很难吧,不是吗?
智郁回头望去,少年站在阳光下,脸上的笑容却悲伤四溢,苍凉无比。
拉斯科里尼柯夫,一个杀人犯,泰武貌似把自己带入了这个角色中,因为在这个角色看来,他是需要救赎的。
柳泰武需要一个索尼娅,而他选中了马智郁,正如拉斯科里尼柯夫在见到索尼娅第二面时便选中了她一样。
然而智郁并不像索尼娅,首先她的恩人并不是柳泰武,而是河无念。
其次她生活得并不悲惨,她是一个早有自己职业规划的高中生,而不是像索尼娅一样是为了生活不得不出卖肉体的妓女,这就导致她在感情上并没有与杀人犯相通的地方。
最后柳泰武悲惨的死去,马萌萌只是看到医生衣服上的血迹就已经猜到泰武是怎样的结局,泪水也控制不住地从眼眶流出,即使是一个杀人犯,也会有同情他关心他的人存在,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残酷又美好。
看了四五集实在看不下去了 虽然演员都很喜欢 但看得我实在抑郁 最近不适合看这种题材略变态的片儿
李准的演技还是很🉑的
太拖沓了,2倍速看都忍不下去,直接最后一集
烂尾,越到后面越不合常理。漫画少女活该明知对方是杀人魔还独处,丫怎么不死啊!
3集弃
科长太感情用事了这种人还能当科长!
因杀人回忆而爱上
剧情还可以,有BUG,但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演员演技在线。
真的好无语啊,我还以为是像《信号》那样的。整个剧情和节奏真的很差劲了,每个人物都像疯狗一样乱咬,哪里有一分钟是好好在分析线索和找证据的?疯和尚就顾着和医生谈恋爱了吧。然后剧中略有升华——“为了抓一个岬童夷而破坏了几百个人的人生的警察比岬童夷本身更可恶“,但编剧你倒是展开讲讲啊… 柳泰武应该是个很复杂的角色,想停止但停不下,但编剧你倒是也展开讲讲啊,讲讲他为了迫使停下来做了哪些奇怪的事情啊…反正也是为了和医生谈恋爱。莫名其妙的爱情戏真的看得很烦。这剧中,真凶都不是警察查出来的,都是自己蹦出来的;唯一的幸存者隐姓埋名生活了二十年,然后最后恨不得告诉所有人自己就是那个幸存者……总结:节奏和剧情都烂到家。
对听音有爱,果断5星
李准很赞啊,尹相铉还是那么萌,可惜后面脱了
学习美剧和相关好莱坞电影的心理犯罪题材,以连环杀人事件为主线,来了一次韩国式改写,有些新意。各国人有各国人的变态。放弃追了。或许,我与韩剧的缘分将尽。
小细节太尴尬了,棋下的有点大后半盘明显有些收不住,但是特别喜欢立意。配乐真的好。
以前看过
弃剧
【我爱电视剧】 应该很好看的一部剧,因为世界杯的关系,看的断断续续的,就怎么也看不进去了。
这部剧最大的问题是自恋。主角全部都在纠结自己的事,案件与受害者就像背景一样,只是让他们成长。这种重点的偏移带来非常不好的观感。当时只看了一集看不下去,果然是有道理的,放到现在,依然觉得不好看。
杀人啊……有时候其实真的没有人性的原因,带血的血衣不是谁都有
看了近一半,扔下近一个月,竟然也不想继续,甚至想不起看到哪了……完全不在意故事走向和结局的剧是不是不用坚持看完了……
什么脑残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