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在经历了另外两部压仓货的洗礼之后,本片反而给我的整体观影感受很不错,只是很多地方都让我感觉到这不像是一部中国电影。
尤其是它全片几乎都是后期配音,很多地方都明显能看出对不上口型,使我非常难受。
本片虽然没有明说是否改编自真实事件,但是片尾放出了真实事件的狗狗照片,权当它是罢了,导演编剧则是中戏的副教授吴楠。
这位副教授此前做过很多电影的编剧,包括今年春节档的疯狂的外星人(编剧之一)而她上一部导演的作品……竟然是动画城?
而本片主要班底里另一位来自北电的老师,黄磊老师近些年来口碑应该是确实臭了,几乎成为了快乐家族一样的烂片标志。
本片中偶尔你能感觉到黄磊老师确实在努力表演,但是那种表演好像又不是很搭那个场景,形成了一种在错误的场景表现得特别好的离奇感觉。
影片本身处于一种很离奇的分裂状态,一方面它想要讲一个极为现实非常残酷的故事与主题,另一方面它很多地方又搞笑得非常放飞。
一边宣传着好像全年龄适用(我同场的确有很多小朋友)一边在开头第一场戏就让黄磊急不可耐要后入闫妮……实在是搞不太懂它。
后 有 剧 透影片讲述编剧余峰一家在即将外出旅游时,遭遇了邻居权贵老太太养的藏獒的袭击,危急时刻,家养了八年的小狗妮蔻挺身而出,救下了余峰,却也被咬成重伤。
于是一家人为了为妮蔻讨回公道,开始了和邻居老太太的交锋。
创作者为隔壁老太太设定了非常强大的背景,住着四合院,权贵,手底下还有干脏活累活的小混混司机,为余峰一家人设置了重重障碍。
然而影片实际想讲的是两种不同心态地交锋,文艺工作者余峰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希望一切都应以合理的“程序”来解决。
而他的妻子,闫妮扮演的亮亮则只要求一个理想的“结果”,也因此,这两人在讨回公道的过程中屡屡产生矛盾。
但是创作者并没有在这两种观念的碰撞上做多少戏,全片里两种观念的对撞几乎都是靠台词完成。
而这些台词又极度不像人话,全都是向着“成为名句”去写的。
整得和小时代似的……
而到了最后这些观念也并没有碰撞出一个结果来,作者用妮蔻与老太太共同的死亡强行制造了一出和解。
受害者和施害者都没了,他们这些在中间游走的人自然也没有什么话说了,因此本片也基本没有什么主题表达可言。
作者似乎只是以表面的观察为基础,将原来的故事稍作改编搬上了大荧幕,并没有从中间提炼出真正值得一说的东西。
两种观念的交锋到了最后显得似乎毫无意义,他们如果什么都不做,到最后好像也还是那样的结果。
他们的参与,在这起事件里也没发挥什么作用,最后对方虽然赔了钱,但是他们又马上将这些钱赔给了被他们殴打的司机——而如果一开始什么都不会做,也就不会有和司机后来的冲突。
理想主义者并没有真的去上诉,实用主义者也没做出什么事来,两个人在片中除了吵架、玩手机,好像就只有……做爱?
没错,不是隔壁的如影随心,是这一部从宣传上就可以预见会有很多小朋友会来看的电影,竟然有床戏。
开场,黄磊就焦急地要和闫妮造宝宝,并真的撩起了她的裙子,中间,他们还真的有一出甚至可能有点 SM 意味的床戏前戏。
迷吗?
还有更迷的事,作为一部现实题材主题很严肃甚至有点黑暗绝望的电影,本片里有很多搞笑电影才会有的喜剧桥段。
最过分的一次,就是结尾余峰独闯四合院一场戏了,完全网大质感,而且和前面的主题讨论极度割裂,就像是黄磊参加某个综艺的片段被不小心剪进来了一样。
与它平行剪辑的是另一边,亮亮和余峰合作的制片人一起吃饭,两人言谈间似乎还有那么点暧昧的意思(不是暧昧就是男闺蜜了…)而这一场过后,就是他们的和解了。
为什么啊!
你干脆别闹这个矛盾不好吗?
至于老太太的背景,那条更为现实的主题线,本片基本选择了全部躲开,毕竟想想也知道,能在北京那么牛逼,可不得有点带颜色的背景吗?
这还敢拍出来?
所以最后形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局面,本来余峰一家也是中产偏上,他们的老太太的矛盾其实说夸张点是上流人士之间的冲突。
最后的结局却是以他们围殴一直狐假虎威的底层司机小田未结束——小田是恶人,但他首先也是底层。
这样的设计也很耐人寻味。
说说好的地方吧,对比起同档期的转型团伙,本片最大的优点就是没有给不会演戏的小朋友太多戏份。
从安吉少有的几场戏里完全能看出,他其实也和费曼一样,根本不会演戏,但是幸好沙溢只是参演不是导演,安吉完全没有像费曼一样被安排那么多戏份。
充分避掉了这个短处,将演戏这件事主要还是留给了黄磊闫妮二人——当然,他们的状态也不是很对。
另一个优点是,本片的观影感受确实还不错。
得益于那些和主题表达完全分裂的笑点设置,本片很多时候都有轻松的家庭连续剧加强版的感觉,这几位都是家庭剧老手了,这种戏掌握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因此本片也确实没有出现那种尬到让人不忍直视的场面或片段,跟着一直看下去问题不太大。
到了最后忽然想起来,本片里对于狗狗的使用其实挺没劲,狗狗并不是那种常见萌宠片里主要角色之一般的设定,这里的妮蔻其实是个道具。
你说邻居老太太把余峰他们一棵树砍了,房子砸了,车撞坏了,好像这个故事本身都不会有什么影响。
而狗狗这个设定的最大用处,其实是在最后煽情,讲了一整部观念的交锋,最后作者也发现落不下来,只能把所有感情与内容都落在狗狗的的感情上。
为此还不惜放出原版故事里狗狗受伤的照片,说真的,那些照片是让我有些不适的,因为这不是片中狗狗受伤的段落,这是真实的一条因为重伤离世的狗。
说难听点我觉得这是在吃狗血馒头。
好了,关于本片就说到这里,复联四之前也就说到这里,苦心倒了这么久时差,明晚应该可以精力百倍去迎接妇联四了。
还是那句话,希望它别让我们失望。
那么今天就到这里,早安!
《狗眼看人心》黄磊 闫妮狗咬狗 人与人这部电影看片名以为就是一个宠物题材的剧 但是看了之后才知道不是狗咬狗的事 这是“人咬人”的事情 妮蔻为了留主人被藏獒咬伤,主人为了给妮蔻争个公道而去维权,其实还是宠物的世界里单纯,有的时候人还不如狗有良心有的时候,人也是逼不得已…
狗狗动物演员非常厉害,很可爱。
安吉和小朋友也很可爱。
剧情,我不喜欢这样把对社会,自身探索的东西和很多喜剧元素合并在一起,有种不伦不类的感觉。
一个是养狗的问题,强行洗白了养狗老太太。
住宅区养烈性犬本来就不好,电影里狗没死,要是咬死了狗,或者咬到小朋友,咬到人呢?
本片没有反应好这个问题,反而大打亲情牌,把养狗人设置成一个病入膏肓养流浪犬,并且数次被人讹诈的老太太,孤独,没有子女陪伴。
结局是主角原谅了她,她去世了。
但就因为一个人去世了就不能批判她的行为了么?
对和错,应该就事论事。
第二个是理想主义和现实的妥协。
不可否认,应该宣扬理想与现实的适应,但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里反而觉得讽刺。
以前的电影人会用描写现实的电影来歌颂理想主义,现在的电影人却用理想主义备受挫折来劝导大家现实一点,大约是人在改变吧。
一件狗咬狗的小事,却引出了各路妖魔鬼怪。
这真是,一起事件,百样人生。
一出“狗咬狗”的悲喜剧,将“人心叵测”这四个字阐述得淋漓尽致。
也许,在我们看来,这本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
可是,在他们这些人的眼里,这只不过是钱发挥的一点儿小作用吧。
没错,他们有钱,他们可以为所欲为,可以无法无天。
狗眼看人心。
如此嚣张的狗,如此嚣张的人,究竟是狗仗人势,还是人仗狗势,谁又能说得清。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题材,但是过于生活化,缺少艺术加工。
闹心,闹心,整个过程就是闹心。
这就是我对这个电影最大缺点的整体感受。
由于缺少对事件经过的艺术加工,和思想主旨的艺术加工,导致观众就像站在菜市口看打架,引起强烈不适,好多放大特写,生怕观众不闹心,还不如换成旁白。
岂不是变成了吵架放大器?
那还看个什么劲。
不是那种不带脑子的合家欢狗狗剧情,反应人性和社会现实,值得一看。
表面是狗咬狗,内核是人和人,借小事看大事。
里面有很多的道理,“怕才是最可怕的”“不要把所有事都看得太坏”...理想主义也只是理想主义,生活有烟火气就是因为大事小事揉在一起,也许一件事情会有很多种解决方式,但是心里永远都不要放下与不公的抗争。
一部完成度很高的作品,质量卡司剧情话题度都不差。
无论是闫妮的身材还是众人的演技,都可圈可点,笑点反思具备,还有白展堂和何老师,只是发行方太不给力了,小众到上映一整天了都没开分。
整部片子看下来最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这句台词:怕才是最可怕的在发生了窗子被砸了那件事情后,整个家开始晃动,因为他们害怕老太太家真的要来“找事”了。
其实这个点我也不知道是到底为什么窗子会变成那样,但是看后面觉得或许并不是人为的。
但是在那之后他们都开始陷入恐慌之中,余峰开始想要收集证据,用法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可是这个时候亮亮却不让了,因为不想把事闹大,不想“再”惹祸上身。
也正是这场戏最耐人寻味。
余峰说:“我终于明白了,怕才是最可怕的,可我们究竟在怕什么,亮亮,我这一次,绝不认输。
”亮亮反驳他说:“余峰,你知道什么叫认输吗?
我跟你这么个男人十年我认了,还努力想往好里过,这叫认输,这个输我都认了,还有什么输我认不了。
”仔细想想,我们人生中有多少想做却没能做成,该坚持却没能坚持下来的事,其实不都是因为怕才没能实现么?
可是我们究竟在害怕什么?
人,本该是一个独立勇气的个体,可是我们却总是在害怕失去些什么,而这些东西其实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那么现在知道了这个事实,我们就要充满希望,带着勇气努力的去迎接这个充满未知的世界。
如今和平的年代,人类在注重自己生活质量的同时,更应该给狗狗一个温暖的安全的生活环境,既是对狗狗的负责,也是对人身安全的保障。
狗狗都是好狗,重要是在于主人如何去教育狗狗和引导狗狗。
哪里有不文明的狗狗呢?
只有不文明的主人。
如果所有的养狗之人都能注重对狗狗负责地看管,像真正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这样人狗共存的社会将会是一片祥和,哪里还会发生“狗咬狗”事件呢。
片中,黄磊和闫妮饰演一对生活安稳、上有老下有小的中产夫妻余峰和亮亮。
家中有一只名叫妮蔻的小狗,是伴随全家多年的开心果。
不料有一天,妮蔻为保护余峰,被邻居家未拴绳的藏獒咬成重伤。
“狗嘴逃生”的余峰决定为爱犬打抱不平,结果发现事情远非他想象的那么简单:一家人遇到了只讲情面不解决问题的胡同大妈、敲诈勒索的市井流氓、表面友好内心傲慢无礼的金领……面对重重外部矛盾,余峰一家的内在家庭困境也凸显出来,构成了影片多层次的矛盾冲突。
我是看了《快乐大本营》的其中一期宣传才得知这部电影的,主要是冲着闫妮。
啥意,还有他妻子胡可来的。
我个人觉得他所要表述的主题是挺好的,讽刺了社会上的一些问题,还有人心的自私自利。
但是表达出来的内容不够充实,精彩,并没有感觉到非常的激动人心,而是气氛非常的压抑,整部电影的色调也是属于那种很压抑的色调。
原本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那个那位老太太是一个很大的谜团,没想到到最后依然没有揭晓那老太太。
有一些剧情是属于和主题没有什么关联的,就比如说,黄磊和闫妮两个人因为手机上的软件而要造小人那两段剧情,看得我有些尴尬。
三颗星给他所要表述的主题,另外减掉的两颗星是觉得电影没有达到想要的那种效果,不够吸引人的眼球。
太朴实,平淡。
其实故事内容我看懂了,就是说人心尊严问题,可我不懂的是这标题,狗狗只是在片头咬人的时候出现了一下情节,可到后面就没什么戏分直接到死亡了,好可怜,也没见有狗什么事干嘛要用狗狗当标题,所以这一点就让我扣了一星。再一星是因为太多明星了,感觉这就是由一堆明星堆出来的电影,最讨厌这样没人内涵的电影了,别管这些明星收多少钱,虽然他们都是拼尽了演技去演,可没内涵就是没内涵吧,扣一星。再一星嘛,好吧,想不出来,给回去吧,最多最多真的只能给三星。
比预想的好很多,电影里从头到尾都有一条隐喻的暗线。切入点很好,有点意思。复杂又简单,才值得表现。还有,我不怎么喜欢动物,也没打算养。要非说喜欢动物,那也只能是顿顿离不了。
-10
比起害怕那些活的游刃有余的人,我更不指望书生变身刺客。
蛮讽刺的,当事人到最后都没有出来道歉,该被道歉的人各种碰壁。唉……——小镇做题家,看完,前来打卡
还行吧,带点儿批判和黑色幽默;起范儿学不来
故事还可以,但磨皮看着着实让人心慌,还有那突如其来的镜头调度,节奏太混乱了,剧情也有拼凑的嫌疑,最后正片也是没有撑到90分钟……
基于真实事件改编,那就勉强给个三星吧。一部电视剧质感的狗片。
真的反映了很多现实社会的现象,很真实很感人
冲着狗狗样子很像我家狗子,看预告片还是很感人的,但正片还是比较烂的。
这现在进行时的黑暗社会,平民百姓无可奈何只能向现实妥协
最后字幕那几张照片一出来,眼泪都要下来了!爱狗人士必看!
妮蔻你值得5星,但是电影只值得2星。
妮蔻和闫妮的演技之间,还可以甩好几个黄磊
不是什么合家欢的萌宠片。倒是一场发人深省的黑色幽默,深刻的现实意义。推荐一看
emmmm没看懂
我说剧本怎么这么差,导演兼编剧,把自己养狗遇到的事窜成个故事,还有一点野心,想通过狗受伤及后续展现人类社会的矛盾。但电影还是要工业流程化的,不然全是个人经验的狭隘与短视,比如这部剧里主要角色是导演能接触到的编剧制片人,还有导演生活的北京,街坊邻里,家长里短,怎么能这么自信的呈现这些生活,甚至还要加一层滤镜,整个精装修室内布景,让人尴尬的想扇自己。老男人吹嘘,老太太势力,小混混浮夸,闫妮黄磊演的也糟糕,他们会看自己拍的烂片吗?看完不觉得尴尬吗?这这位导演是《疯狂的外星人》的编剧之一啊,按理说应该知道什么是好剧本,是需要磨出来的。实力不行但还保持犀利:“她们丫懂个屁啊,除了在微博上喊人老公还懂什么”强行跪舔:“总局的要求还是对的,不能老是打打杀杀,除了神剧就是宫斗吧,要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
看起来像是导演在给你讲一场“狗咬狗”的故事 其实是人文社会的故事 导演的人文气息很重 至少能够感觉到导演在努力去做好这件事 影片中看到的太多 却又总感觉意犹未尽 但是导演带来的戏剧的张力依旧还在 可从这一开始也注定电影停留在了广度上面 缺乏了深度 像是什么都给你说了 但是好像什么都没说清楚
看片中联想到奉俊昊的长片处女作《绑架门口狗》+陈凯歌《搜索》,同是一个宠物引发的社会实事,一件小事滚雪球地影响到几个人的一生,《狗眼看人心》也是如此,爱犬为救自己被咬,讨公道无门还遭报复,在妥协与死磕到底间来回挣扎无数次的书生终于被逼成刺客,如此,这部片子也向我们传达了面对不公与维权该有的态度。黄磊终于在电影里为爱犬复仇,想到这是他的真人真事改编最为痛心,看完忍不住想早点回家抱抱我家波妞~~~
真实事件改编 妮蔻很可爱 勇敢 可惜戏份太少 演员各有精彩 还是不错的 结局温情中透露着伤感 总体看着还是很舒服的一个片 虽是小制作 但看得出来制作很有诚意 用心 值得周末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