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情漩涡
Maelström
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
主演:玛丽-乔西·克罗兹,Jean-Nicolas Verreault,斯蒂芬妮·摩根斯顿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语言:法语,英语,挪威语年份:2000
简介:碧碧安年轻貌美,身兼好几家服饰店的老板,不过故事开始的时候,她运气坏透了:不小心怀孕堕胎、做生意赔大钱、老哥对她摆臭脸色、有名又有钱的老妈从不出面慰问一下。碧碧安只好在酒吧里嗑药鬼混,随便找男人上床,生活除了空虚还是空虚。一天晚上,从酒吧里出来神智不清的碧碧安驾车回家,却撞倒了一名路人,她想都没想就快快把车开走,..详细 >
是个非常美丽的故事导演内心真温柔!用捕鱼,待宰的鱼,冰箱里的鱼,鱼腥串的很有意思但总觉得有的地方配乐尬起还是不够连贯
三岁看老。
咖啡馆和un 32 août里的一样,导演是有多爱蒙特利尔这家店
喜欢生死见人性的导演。
和水有关的镜头还不错
3.5。很愉悅又不做作的的偶然與巧合。那條自嘲娛人的醜魚戲份應該再多一點牽連。Marie-Josée Croze正姐無誤
开口说话的鱼像一个末日审判的寓言画面,虽显刻意,构建人人像鱼的超时空讽刺吧。吃鱼与杀鱼的镜头结合几人喝酒祝祷凶手如何惨死的诅咒细腻处暗示人的恶与残暴。站台喝酒吧遇见的陌生人几句言语暗示全片的核心观念,且作为话语分析都十分玩味,具有一个符号象征,是参与到文本之中的幽灵。梦在潮湿黑色的地上扭动的鱼,从全片的色彩和视觉上构建的心理语言。准备倒在马桶里的骨灰和倒在杀了父亲的爱人身上的骨灰,这一处理精彩。最后他们到海边或者也许是到挪威,一个道德故事的心理救赎。车祸造成父亲死亡是意外,凶手能否被人原谅作为平等的个体继续与受害者建立爱与信任?这考验的是一个人能否出于超越自身道德束缚的个人意志的实现,这一话题若深究还是震撼人心的。丢在地上的杂志,两个形象的女人,没有人理解真实样貌的她,泡酒吧的虚无孤独。
虽然这个时间线的设置,隐约会让人联想起10年后的《焦土之城》,但除此之外,这个早期版本的维伦纽瓦和之后成熟期的他在风格上有很大的区别。在这么一个文艺却生涩的作品里,埋藏着一条延绵的成长之路。另外不得不提的是,这个版本的 Marie-Josée Croze 可是美得不行啊~
我爱上了杀父仇人,怎么办?和她结婚一起保守这个秘密。
看过某部好评如潮的🌊著名emo大片,愈发感知到本片的强大与先锋,即便是叙事,即便是技术落后,维伦纽瓦依然力压一众伪文青导演
剧情简介简直就是剧透
一部关于生死以及人生抉择的电影,喜欢主角决定自杀前在车旁矗立的那一秒钟镜头,还有那些甩镜头和特写。维纶纽瓦是个十足的影迷,在他早期的电影里很明显能看到其他导演的影子,《囚徒》中的大卫芬奇、《宿敌》中的林奇、《理工学院》中的范桑特、还有本片中的基耶斯洛夫斯基,甚至还有一丝戈达尔。
3.5 一个cult风的维伦纽瓦,一个柯南伯格风的维伦纽瓦,早期的牛蛙哥有两点可以保证,第一是再简单的故事也会搞点叙事上的花样,第二是女主的颜值一定会有保证,早期的牛蛙哥居然没有一部不是用女性视角来拍的
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觉得像红白蓝,风格已经初见端倪
一条待宰的旁白鱼 一锅胡乱顿的粥
多角度叙事,冷色调+冷幽默。维神这部电影的摄影和剪辑都是十分风格化的。故事中有一些宿命论的东西在里面,讲故事的鱼是神来之笔,超现实主义寓言。导演风格在这一部初见端倪。(女主家里的伟人挂像甚至提高了整体逼格!)
维伦纽瓦真是喜欢用晦暗的色调讲述疯狂挣扎的故事,他也总是将仇恨寄托于和解,生命如此珍重,生命又如草芥,当讲故事的鱼被剁头前说到你们存在的秘密时,我突然想起《银翼杀手2049》中人类存在的意义
无论是影片主题,影像风格,人物形象上都很像基耶的风格。之前就有直觉维伦纽瓦和基耶有些潜在的相似性,看完这部终于可以确定了。
说书的鱼倒是有意思。
此片和《下一层》之间竟然隔了整整8年,个人觉得是维伦纽瓦《宿敌》以外的二号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