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01E01沙丁鱼游戏E02宁静夜E03汤姆和杰瑞E04最后一口气E05替角E06煎熬S02E01卧铺车厢E02克莉丝汀的12天E03伊丽莎白·盖齐审判案E04冰冷的安慰E05外婆的排队E06降神会S03E01圣诞恶魔E02账单E03司芬克斯之谜E04 K歌之夜E05致命儿歌E06预展S04E01桑泽巴酒店E02伯尼·克利夫顿的化妆室E03一劳永逸E04花落谁家E05相扶相持E06蔑视命运S05E01裁判卑鄙E02死神莫骄傲E03爱的大冒险E04诱导E05放声思考E06监视S06E01呼啸盗贼E02西蒙说E03唇语服务E04逍遥音乐会终场之夜E05急赶慢等E06如何申辩S07E01欢聚如梦E02金老师E03九条命的凯特E04绑架E05随手行善E06聪明的猫头鹰S08E01遗骨迷踪E02母亲的遗传E03十三号星期五恐惧症E04爱情是个陌生人E05三人行E06最后的周末S9E01胆小如鼠E02电车难题E03桑园街系列谋杀案E04重启密室E05第九交响乐之咒E06勉励前行
目前只看了5集,阉割版和不阉割的都看了,我现在要说实话了。
除了第一集不错,第六集没看呢,剩下四集拍的都不怎么样。
目前打三星我都嫌多。
还有评论区和剧评一直强调阉割阉割,我承认确实有些集剪的比较多,但其实并不影响对剧情的理解,那些说“阉割到已经看不懂”的人,估计是傻子吧,我这人说话报听,这剧情一点都不高深,你就算再剪1/3都不会影响你的理解。
感觉现在有一批国人,但凡人家涉及点时事政治的隐喻,就吹得天上有地下无,好似每个隐喻都针针见血。。。。
真的无语,我的评价是,尖锐程度都不如鲁迅任何一篇议论文的五十分之一。
深刻程度基本为零。
就这打分能到9.3,我真的惊讶,纵观整个评论区和打分区,恍惚有一种宦官当道的错觉,大清早就亡了,别跪了。
《易经》以九为阳,以六为阴。
《九号秘事》全有九季,每季六集,阴阳调和,连两位鬼才也自叹完美了,疑问要继续吗?
①"See it, Say it, Sorted." 一旦看到,立即上报,当即处理。
言论控制的极端事例,虽夸张,不失意思表达…②选择撞死一个人还是五个人的“电车问题”(trolley problem)的根本问题是观察者参与了问题,所以进入了道德陷阱。
如果观察者是个瞎子,聋子,或傻子,或者行动障碍,这根本不是问题。
还是那条原则,不接触是非之人和事,就是没有是非。
③定机位拍摄,这个很难,就像让手不移动弹出完美的钢琴旋律,情节勾画,人物表演,不到一定程度,不敢尝试这个,大赞创意。
多事邻居,鬼祟丈夫,Gone Girl 浓缩迷你剧,等待反转,终于反转了,大家笑不出来。
天下本无事啊!
④密室逃生 生命奋斗,想起之前第一季女主角的生命回放。
一个人处在与疾病之中,如处于密室,密室求生,在于智慧,与病魔搏斗,则在于意志。
坚定的意志,突破肌体的衰败,如同是密室的困闭,等待自己的破解。
构思很技巧。
⑤两个女戏骨加上两个男戏精,完美九号!
九号,终于到了最应该的“第九交响曲魔咒”,这迷信最开始不存在,莫扎特交响曲都到了50号没事,因为他谱曲太快了。
贝多芬曲风阴郁浓重,所以到了九就很难了。
贝多芬晚年失聪,谱完第九交响曲,后来去世,主要原因在于耗尽心血,而不是魔鬼。
艺术作品,越伟大,越是花费心血,甚至要将自己生命化为其中才出得来,伟大作品都是血和生命的代价…⑥第六集有两个版本,一个是自己演自己的版本诶,我现在看的是这个版本,这个版本有中文字幕,出演的是这两位鬼才,本人出演本人,好像在说这个准备不想再继续拍了,认为这个不太吸引人,然后各自想去干各自的事业。
但是发现他们两个陷入很深,最佳拍档“合则成、份则败”,together we stand divided we fall。
这一集一起挺好的,把他们的心理真情流露出来,让大家对于编剧和导演有一个侧面上的了解。
他们还是在继续一起挺好的,都拍到第九季了,质量相当高,比前几季都好,第十季应该没问题,应该续订。
EP01:沉默的大多数(看多了科幻片蛮好奇这些被替换的是《异形》中那样的人造人还是像《月球》里那样的克隆人。
我感觉应该是人造人概率大一点,因为这些人既然不怕毒气,所以生理结构应该和自然人是不一样的吧)EP02:《以女儿之名》+《活埋》,全篇最倒霉是那个儿子,坏事是爹干的,报应是自己的,感觉他那个道貌岸然的爹那么好面子他死也白死,大概率他爹只会报警说他的病人精神崩溃自杀了,压根就不会提前因后果让警察帮他找儿子。
EP03:现代版邻人疑斧,剧情不复杂,给我震撼的是这种伪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通篇只用监控视角讲故事,从门铃摄像头到车载摄像头再到执法记录仪,固定的镜头空间中却包含着完整的故事叙述,这种亮点自寻的镜头设计看的人兴味盎然,回味无穷,几乎每隔几秒就想暂停倒带加放大。
EP06:最终季的最终集,彩蛋多到飞起,不舍完结,感谢陪伴,期待新作。
九号秘事第九季终于开播,追了这么多年,感觉Reece、Steve依旧越来越尖锐、势头不减,尤其是集终季的第一集。
这一集不禁让我想起S1E1沙丁鱼,也算是一种回顾跟致敬吧。
虽然会因为完结而伤感,但从《绅士联盟》到《疯城记》再到《九号秘事》,相信两位一定会继续推出好作品的。
教师说:“no one is above the law没有人能够凌驾于法律之上。
”其实他站出来主持所谓的公正,就像Edith所说,是一种霸凌行为。
他站在道德制高点评判所有人,后面引起众怒。
所有人都被牵着鼻子走,而忽略了自己真正的想法。
教师狠掐卷发男的脖子,大家都吓了一跳,整个局面被小流浪汉的到来打断。
他问过司机,说替换列车已经在路上。
Edith继续和丈夫争吵,两个人意见不合。
【kinky boots《长靴皇后》】Gerry和Edith刚看完一版《长靴皇后》,其实核心角色Lola就是变装皇后。
【he won't know Tesco】女护士因为给的零钱不多,还向小流浪汉道歉,Edith安慰说every little helps,这是Tesco连锁超市的一个宣传语,鼓励大家捐钱做善事。
Gerry这么说,是因为他凭借外表来判断小流浪汉,觉得他不会知道Tesco。
【地铁标语:Don't mind us, we're just watching.】
【Columbo《神探可伦坡》】变装皇后套话的时候试图学可伦坡,想要从Finn的口中套出他的名字。
【《雾都孤儿》Food, Glorious Food】丈夫以前参加罢工的时候唱经典选段Food, Glorious Food,现在只对《青葱岁月》这样的剧感兴趣。
妻子Edith说“我想要更多”,是她发现丈夫越来越屈从于现实,反抗精神被生活磨灭了。
ep4我目前为止最不喜欢的一集。
恐怖屋的设定,医生和助手的形象,某种程度上给选择安乐死和放弃治疗的人邪恶的标签。
我自己看了这集之后会思考,当我们选择拔管的时候,是不是其实另一边的人正在做如此艰难的挣扎?
但是其实自己并不想放弃希望。
剧本从逻辑上来讲的谬误是,医生已经说了他大脑功能已经丧失了,但是其实男人如果在经历这个恐怖屋过程应该会有很强烈的脑电波波动。
我能理解说不要放弃生命,有可能有奇迹,爱是把我们拉回世界的牵绊。
但同时讨厌把医生设置为执掌生杀大权的邪恶代表,而家人们都是弱小无辜没有参与决定的存在。
当家属没有能力负担觉得痛苦万分的时候,我想说结束男人的生命可能是大概率对生者的救赎。
医生也是尽力医护通过科学眼光看待了之后分析作出的建议,而不是密室逃杀里拿着斧头看到手纸手机人头的科学坏人。
又或许如果没有这个医生要拔管的时间推动,男人就不会醒来呢?
所以我讨厌这个故事背后表达的理念,以及这个故事所塑造的医护人员坏人形象。
ep3看见多事大妈绕远一点,嚼舌万恶之源。
和狗子一起居住的单身爷爷很可能为狗做一切事情。
如果和前两集连起来,那么这集就说的是,如果太多地多管闲事,没有边界,你也会很傻逼。
这一集其实有趣程度大于政治人性思考。
如果让你来看,这集里面5个人,Val, Damon, Tupperware 大妈,大妈老公,还有养狗大爷,你觉得谁最傻逼?
大妈是小市民的恶,自私自利,没事可做每天gossip别人,没有承担责任的心,用善良的口吻利用和掌握身边的人。
大妈老公是非分明一些,但是和大妈常年在一起,习惯了听从老婆的话只作为执行者。
养狗大爷善良笨拙,但是情绪化。
也没有自己的思考。
Damon对外不要友好,自己也有些许情绪问题。
有对外维护自己权利的意识,但是思考有些简单,已经明确知道自己家处于这个被监视状态下居然没有想到看监控,没有提防意识,也没有提醒自己的老婆。
Val是最无辜的人,也是剧里出场时间最少的人,没法说。
最后是一个提醒:邻居真的可以是最危险的存在。
ep2顺着第一集,在做为和不做为之间,给我们写下了选择题。
电车难题作为哲学的千古难题,当一个人被强迫推到抉择当下,依赖仅有的信息做出选择。
记得在大学的时候老师就提出这个旁观不作为的例子,let it happen.接着第一集,ep2就是为了说:身处漩涡之中,没有不作为这一选择。
不作为就是助纣为虐,就是共甘沉沦。
最近很火的庆余年中范闲也经历了这个认知的转变。
本来想高高挂起过自己的好日子,做逍遥神仙;却发现世界上没有一块孤岛,身处其中就已经怀璧其罪。
必须捡起一边来战斗。
再说说列车难题,使用在信息不完全的时候如何做选择?
功利主义有错吗?
有最高的功利得分算法吗?
我们的生命在面临选择、良知拷问的时候,应该依据什么来做出选择?
EP1最后卷发小哥对Elena说: “We really need people like you, Elena actually, people who don't get involved.”替换的另一个方法就是教育,如果从小身边的人没有这个观念,最后觉得就这么生活也没什么不好,那就会失去反抗的意识、念头、勇气。
也没有人和反抗者站在一起。
有些战争避无可避,这个世界也不会真的与我无关。
就像是我并不想参与进入女权的争斗,但是因为我是女性,我会生孩子,会被别人定义为一个女人,就主动也被动地卷入了女权的一方。
想要岁月静好的人,愿意让渡自己的一些权利换得岁月静好的人,就是没有办法获得自己想要的。
自己的权力越来越被侵蚀,不管是被他人还是公权力。
从替换机制来看,是否被替换取决于最后的投票站边。
投票的内容是是否能够打开卷毛的书包。
投能够打开的留下来,投不能的被替换。
这代表着公权力、集体权利对个人权力的侵蚀。
背后是“借由做好事的由头就可以侵犯你的个人权力”的借势而上的人(教师),“顺从大多数/顺从权威”的平时感觉叽叽喳喳真正决定的时候默不作声的人(Gerry),软弱但是善良的“不想惹事”人(护士),“事不关机高高挂起”的人。
物理教师是阶级的维护者,因为他自己站在有权阶级。
但他不是秩序的维护者,因为当他在权力弱端的时候他会采取暴力和极端手段来镇压。
他有情绪问题。
所以他不能更不应该拥有绝对的权力,他只是为了自己良好的感受在行事。
最可笑的是,剧中其实他是最有暴力倾向和损害别人安全的人,但是他没有被清理替换,反而是救了他一命的流浪汉被替换了。
护士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角色。
一开始她给了流浪汉同情,她也不想让所有人难堪。
最低的攻击性,给予最多的理解和帮助。
愿意忍气吞声,避免冲突,中途因为这个钱包引起冲突的时候她甚至说“要不我不要钱包了”。
大背景下他们正在进行罢工以提高自己的工资待遇,但是她个人对斗争意愿不强,遇到冲突的时候最后选择的是有利于自己实际利益的一方(选择打开卷毛的包)。
与护士对比的是妻子的角色。
她一开始也想要给钱,也对流浪汉有同情心,在教室职业歧视的第一时间发现了这种歧视。
不同的是最后的选择,她选择站起来反抗压迫,而护士选择顺从。
最后妻子死去了,而护士活下来是政府最需要的角色。
护士是很多女性的代表,尤其是中国女性的代表。
温良恭俭让。
理解同情大方,顺从忍让。
但是一个真正地活着的女性一定是要有力量的。
我认为不是物理教师那样的力量,而是说,有说不的勇气。
最后看下来,活出自己随便喷人并且还活着的,居然是drag queen (笑洗,换到中文世界就是大张伟或者李诞吧
前面几季都快忘记了,就记得非常好看前面几季都快忘记了,就记得非常好看前面几季都快忘记了,就记得非常好看前面几季都快忘记了,就记得非常好看前面几季都快忘记了,就记得非常好看前面几季都快忘记了,就记得非常好看前面几季都快忘记了,就记得非常好看前面几季都快忘记了,就记得非常好看
9号秘事终于迎来了它的第9季,也就是最终季。
10年来,这部短小精悍的系列单元剧神剧带给我们太多惊喜和思考。
今天,我们来聊聊上周播出的第9季的第一集——沉默的大多数这集依然是9号的传统风格——场景简单,但封闭;人物简单,但各有特色;剧情张力递进,最后少不了的反转。
在我看来,这部剧背后的隐喻之一,是长期以来英国或者说欧洲的两种政治的复杂的交织——即信念的政治和怀疑论政治。
信念的政治源于宗教思想的启发,政府代替上帝,要为人类的“完美”服务,所以政府要拥有无限的权力,要对人类的活动进行组织和控制,政府要使“真理”成功。
这种⻛格的政治把 一切力量和资源都集中在规划“完美”上。
因为它认为自己所作所为都是人间正道,它不仅要求国⺠的顺从和服从,而且还要求他们的赞同。
在剧中,老师的角色体现出了这一点。
与信念的政治相对立的,是怀疑论政治。
怀疑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导致人们的需要和追求各不相同,那些致力于不同活动而又彼此密切生活在一起的人更容易引发冲突(比如剧中的二册夫妇以及胖胖与黑妹这一对儿),正是为了避免这种冲突,政府的统治才有必要。
所以,怀疑论政治认为统治活动的主要职责在于,通过减少人类冲突发生的机会来降低这种冲突的严重程度。
就像影片最后揭示的目的——清除那些任何挑战现状的人。
怀疑论政治虽然不强调政府的“神性”,不求严密控制,但是同样主张强政府——有限权力范围内的强政府。
通过整部剧表达出来的冲突,我们最后可以发现,胡子哥制造这一切,其本质是为了筛选并清除“挑战者”,而剧中的挑战者除流浪汉外,另两位(二册的配偶和胖胖的女闺女)恰恰都是上文提到的“不同活动而又彼此密切生活在一起的起了冲突”的人,这是怀疑论政治的出发点。
而剧中老师作为这一切的执行者,或者说执法者,其初衷又是在维护自我的或者说他坚信的某种权威,他要求所有人的顺从,并在后来希望通过投票达到这种目的,本质也是在不断加强他的权力。
胡子哥和老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形成了一种合谋。
欧洲现代政治体现出的复杂性,以及欧洲现代政治的困境,也是信念的政治和怀疑论政治彼此冲突导致的对政府角色的不同理解和政治实践。
剧中的老者站在上帝视角,最后做了总结:刻薄之人掌管人世,渴求正义之人殒命;慈悲之人失去仁义,至纯之人见上帝
好牛逼的第一集,欲扬先抑。
带感!
1&4观感好 4里面册册太可爱了手电筒照反了2🈵沉重的选择、3视角不错 故事是戏中戏还是有先例的不过每集都蛮有哲理的 1是社会学探讨,对未来社会的想象力表现出来很牛掰,话题多,台词功底太绝2是顺其自然还是尝试改变 儿子他爹不想进局子重新做人 那就会被人做了局 儿子被做掉3是强制引导 一开始就觉得是家里什么羊驼体型大的宠物被推倒 后面说锯沙发洒红酒我是感觉有点牵强。
反转先是爆米花遛狗物业男,然后是8号女人想叠加舆论陷害9号男,最后是节目效果。
疑问还是有的:比如监控怎么删了物业男的 顺便没删掉8号女开车撞人呢 如果物业男和8女想联合把9号reece做进局的话。
anyway不管他是纪实片还是拍的剧本。
整个门头监控视角还是比较清奇的,那么多段也没什么尿点,加之最后几分钟连续三个小反转,还是不错 就是没有1&4欢乐😂。
4 军人。
也是蛮早觉的steve有精神障碍 家人都不存在的 但是册那么可爱 让我觉得是真实的 如果是虚构的不太合逻辑 最多是个精神科医生 又是禁闭岛套路。
看到电脑监控 开始犹豫是否真实。
最后看到steve闪回插管和密室画面,感叹:其实脑子里的东西都能虚构,纠结毛线❗️喜欢s9e4的濒死时脑子活动状态的形象化!
表现手法绝了,number nine!
要不要才第四集就开始提醒大家we are almost come to an end🤣🤣🥹🥲5 还是跟number9相关🥲😭别提醒我快最后一集了求求了。
这次老规矩到季末探讨某个玄学议题,小玫瑰太美了太惊喜了 zui后脖子特效做得hin不错!
reece神清气爽把curse转嫁给别人,心理战看得也蛮爽,死神好吓人哦,比e4的斧子战士医生还吓人!
哦死掉的德文郡站在钢琴边那个妆效也是!
哈哈不过能想象到他们拍摄时候的恶趣味😆
《9号秘事》第一集:胆小如鼠第二集:电车难题第三集:莫伯里巷凶杀案第四集:全副武装密室逃脱第五集:第九的诅咒第六集:步履维艰一年一度的《9号秘事》又袭来了,做的真的挺不错的,现在再看真的是要致敬情怀了。
每年一季,早晚有结束的时候。
到了真的该说再见的时候,真的要说再见了。
致敬我们那些年的回忆。
圆满的结尾。
更加老套的一季,尽管我挺喜欢他俩的,终局安排得也算潇洒。ps被粉圈味浓烈到用情怀绑架吃过太多好东西的普通观众的一部分粉丝笑到了。
二位再拍点什么吧,让我有活下去的动力
B站真贱啊,明知道删减了别人就去看盗版了还买©?!也许🔚是最好的选择,这一季除了第一集还能看以外剩下的都是些什么玩意?还不如1959的片子好看。。。。
最喜欢3
没有以前的好看,有几集还可以吧
虽然……但是……完结季确实有点江郎才尽的感觉……
第一集我就没有看懂,怎么就选择那么三人定点清除。#20240602
首集7分(IMDB8.2)群像丰富、人物角色鲜明、反转意想不到、主题跟进实事、讽刺意味隽永、台词引经据典、表演信念感强、小成本高概念,值得一看。PS,首集时长28:39被某正版平台删到23:12,抵制删减正版人人有责。
字幕组提示 最后一集 还有过往集数的剧透 谨慎观看 不知道我补完是什么时候了哦
没有以前好看了…遗憾
第一集堪称21世纪《动物农场》啊,我正好是在工党斯塔默胜选后看的,讽喻意味拉满。顺带一提,b站删成这样就别引进了吧。第三集构思蛮不错,有希区柯克的风格。最后一集很棒,遗憾的是我前八季根本没看几集,但其中的泪点和笑点真的都很戳我。
看了四集 故弄玄虚 不知所云
最后一集表白得好用力啊(褒义)
记得特别清楚,第一季的时候刚本科毕业上研究生,也刚刚认真地玩豆瓣。关注和被关注也就才一百多,那时候我们还互称“友邻”,那时候私信还叫“豆邮”且无限制;那时候没有ip没有定位,但我们彼此知道天南海北;那时候还能多层级转发,一条十个字的小状态可能会被十几个人叠加成小作文;那时候大家各抒己见但又誓死捍卫对方说话的权力,那时候能说话的空间何其之大…………那时候它被称作“我们的精神角落”知道终有最后一季,这几年主动被动告别的人、事、物也越来越多,但还是由衷地感叹和感谢我们见过大海的那个时代
不好看
5.5/10全系终章,真的像第6集一样,创作乏力,很一般的一季。感觉没有一集值得拿出来说,第5集《第九交响乐之咒》小玫瑰娜塔莉·多默尔出演...
地铁那集梦回伦敦了
我靠,看到复制人出现的时候头皮发麻
这部剧,这两个人,真的很用心了。尽管有一些集不尽如人意,总体而言,这部剧绝了。可以,曲终终有时。
这季故事没一个好看的,九分多真的就是纯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