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潦草幼稚向的动画电影,浪费原著浪费配音演员浪费观众感情。
剧情是叶修离家出走,以弟弟叶秋的名字伪装自己,从一个网吧服务员逐渐成为荣耀电竞联赛冠军的故事。
流水账一样无趣的叙述使得原本克服困难重重最终赢得胜利的一个励志故事变成了小学生周记里的无聊鸡汤。
首先是剧情的平乏,叶秋和苏沐秋是嘉世网吧的管理员,经过一番操作变成了荣耀职业选手,问题在于想要表达“努力了这么久”终于实现梦想,完全看不出两个人努力在哪里、辛苦在哪里。
荣耀要举办职业联赛了,网吧老板就拉人参加比赛,两个人轻轻松松成为职业选手,生活有吃有住,平日里就在网吧里打打比赛,工作好舒服的样子啊。
苏沐秋的死亡原是一段高潮,出师未捷身先死、英年早逝梦成空,但动画电影的呈现方式却是如此地轻猫淡写。
能够感受到苏沐橙的孤苦伶仃,却丝毫感受不到苏沐秋的人生悲怆。
动画电影只让苏沐秋不断甚至是聒噪地表示自己对荣耀的热爱,但热爱在哪里?
为什么热爱?
荣耀对他的意义在何处,与吃饭睡觉、网吧打杂的差别在哪里?
无法对他的热爱产生感动产生共鸣,也就无法悲感于他的悲剧人生。
打比赛的过程只是蜻蜓点水地略过,介绍一个比赛背景、比赛规则,一群人就从网吧服务员成为了总决赛的夺冠黑马,什么过五关斩六将都只用一两句比赛结果就匆匆略过。
其中唯一的一个困难就是其中一个队员因为输了一场比赛就撂挑子不干了,结果也不吸收新人作为替补,只是一直等着那个队员回来以表示对团队、对队员的信任,这是在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吗?
想要塑造人物的坚韧的品格,就用这种三脚猫一样的困难是逗人玩的吗?
然后是人物的空洞,叶修源源不断、刻薄毒舌的垃圾话可是看小说的一大乐趣啊,现在这个人居然变成了一个三讲四德五美的阳光青年,说着一句又一句听了耳朵都要起茧的正能量废话,“家人的认可”、“为了自己”、“秘密武器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在一起的力量”,简直让人想把白眼翻上天。
主角叶修是单薄扁平,需要推动情节发展的暗无天日是敏感变扭小孩脾气,嘉世中的其他队友则是一片模糊,甚至谁是谁、谁在比赛里面做什么事情都没有什么印象,更不要说什么人物的性格特点了。
口头上说荣耀是一个战队的荣耀,实际上无论是队长和队员,都沦为了机械表达“相信自己”、“为了梦想奋斗”、“团结就是力量”这种口号的功能性NPC,煽情显得刻意做作,励志变得廉价塑料。
反倒是对手战队中甘做影子的郭明宇,有人物的悲凉弧光,即便出场次数不多,也能恰到好处地戳中观众。
动画电影中的电竞没有体现博弈艺术,也没有什么谋略智慧,更像是一次角色扮演游戏。
《哪吒》《大圣归来》等平时关注点游戏资讯的朋友,应该对去年5月“电子竞技项目进入雅加达亚运会”有印象,当时还在QG.happy的猫神,成为了第一位以移动电竞职业选手身份担任火炬手的运动员。
去年11月,朋友圈被“庆祝iG夺冠”刷屏。
传统运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电子竞技讲究高手速高操作。
“篮球足球是职业比赛,为什么电竞在你们看来就只能是游戏呢?
”《全职高手之巅峰荣耀》里,叶修(叶秋)问出这个问题,并没有期待别人来回答,他和队友用冠军奖杯给出了答案。
这是国内首部登陆院线的电竞题材动画,改编自蝴蝶蓝小说《全职高手》番外。
讲述了叶修在18岁时带领嘉世战队,参加荣耀第一届联赛并夺冠的故事。
看到网上很多人的攻击,其实我觉得还凑合啊,当做国漫这个IP的番外来看,就像那句俗话: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嘻嘻电子竞技,已经不可阻挡地进入越来越多人的视野,国内的文学、影视作品也给予了更多关注。
如今年的《陪你到世界之巅》《亲爱的,热爱的》,宽泛一点的话,还有与游戏相关的《微微一笑很倾城》、穿越进游戏的《拜见宫主大人》等。
不过国产剧有拍什么都是拍谈恋爱的习惯,电竞、游戏题材也未能免俗。
所以,《全职高手》这种把“电子竞技没有爱情”贯彻到底的故事,就尤为可贵。
从小说到动画,《全职高手》得到推崇,也正因为它的纯粹,纯粹的梦想、热爱、努力、永不言弃。
电子竞技要什么男朋友女朋友,只需要不手残的队友,不然跟不上大神400的手速。
不是随便打打游戏就能成为电竞大神,正如不是所有喜欢篮球的朋友都能成为姚明。
任何领域的高手都是稀有品种。
所以当想“出门溜达很久”的少年叶修,在网吧里遇到同样厉害的游戏高手苏沐秋,便开始了他们的在嘉世网吧当网管兼钻研荣耀的生活,并在荣耀职业联赛开始后的第一年,组队加入比赛征程。
在同样喜欢打荣耀但是手残的网吧老板陶轩的协助下,叶修、苏沐秋和来自各地的队友组成了嘉世战队,为夺得联赛总冠军刻苦训练。
这之间,他们经历了队友的离去、团队的不合、联赛劲敌,但最终仍带着队友的理想,一同去努力实现它。
“荣耀,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游戏。
” 每个队友都有自己的困难、自己的梦想,信任、支持,才是走上巅峰荣耀的希望。
《全职高手之巅峰荣耀》中热血的不仅仅是少年叶修和嘉世战队争夺冠军,还有游戏本身。
很多朋友玩游戏,就是为了在里边体验快意恩仇。
在《全职高手》设定的游戏荣耀中,战斗法师、气功师、刺客、神枪手、魔道学者等等职业和技能描述也很丰富。
除了普通游戏情节中大量的打斗描写,职业比赛里单挑、擂台赛的技能使用、出招拆招,团队赛的战术博弈,都十分精彩,比起经典武侠小说毫不逊色。
在这部动画电影中,嘉世与皇风战队的先后两场比赛,游戏场景和动作场面都有不俗的呈现。
除去视觉,在最后的团队赛中,双方的伏击、反击,嘉世的拆迁流、战术牵制都展现到位。
电竞题材,在虚拟游戏与现实的结合上有着天然的优势,游戏角色与现实人物相关而又不完全重叠,有着各自的变化轨迹,让故事更富有变化。
国漫的道路上,传统题材贡献了很大力量,同时也受国外动画的影响。
比如我们看到了这阶段很多相近的题材:《哪吒》《大圣归来》等神话题材。
传统文化在动画中的发掘让人欣喜,电竞动漫的加入更加丰富了题材,同时展现了国漫在现实题材中可发掘的巨大潜力,期待国漫百花齐放的未来。
对于没有接触过《全职高手》小说或动画、影视作品的观众来说,《巅峰荣耀》是一个没有观影门槛的完整故事。
关于成长和友情,青春励志、热血沸腾。
对于粉丝来说,可以发现一些梗哦,比如大漠孤烟被揍趴爆出的拳套、皇风的守护天使一代操作者是个妹子…还有一些,就等大家自己去电影院发现。
不跟视美的第一季做比较,我就想请问是经费不足吗?
期待已久打斗何在(就最后的团体赛?
)?
解说何在(就那两句毫无作用的解说?
wawa他们LOL要是这么解说应该会被骂死吧)?
路人建模这么省事(不要脸就算了,人物那样子糊弄谁呢)?
我是看了之前的动画才看的小说。
如果我作为一个没看过小说的观众,请问“七阶斗者意志”是什么玩意啊,有什么用啊,怎么120连击就能打败对面了?
为什么开了“七阶斗者意志”才跟对面大哥打成平手啊?
您敢稍微解释一下吗?
完全为了电竞情怀和缅怀苏沐秋来看的,缅怀确实成真了,电竞情怀就算了吧,总决赛布景抄袭“英雄联盟S7总决赛”这算侵权吗?
(附一张S7现场照片)
英雄联盟S7全球总决赛(鸟巢)为了苏沐秋我给3分,没有苏沐秋我给0分!
后悔我竟然为了这个烂片看杜比影院!
终于知道为什么杜比小程序没法买这片了。
图源来自网络,出处见水印。
2012年末,我和朋友在夜幕和飘雪中走进网吧,那天,WE在IPL5总决赛上以3:1战胜Fnatic,为中国LOL赢得了第一个世界级冠军,英雄联盟国服也开启了前所未有的庆祝活动。
然而,活动的火爆程度远远超过了服务器的承载能力,有太多玩家的排队时间一度显示“超过十年”,其中也包括我。
曾经的老WE百无聊赖之际,朋友突然凑上来问:“看过《全职高手》吗?
还在连载,写游戏的。
”就这样,我知道了《全职高手》。
那一整晚,我都在看这本小说,因为直到活动结束,我都没能进入到游戏中。
如今六年过去了,电子竞技行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了主流舆论的认可和支持——游戏不再等同于“电子海洛因”,职业选手也不再被看作是“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坏孩子”,但偏见和敌视仍然存在。
《陪你到“峡谷”之巅》《全职高手》等国内知名的电竞题材小说,也因电竞行业的崛起而再次受到大家的瞩目,但和披着言情外衣的伪电竞剧《陪你到世界之巅》不同的是,《全职高手》的IP一直致力于推广电竞文化、传达电竞精神,以原著改编的动画剧集珠玉在前,由杨洋主演的真人剧集更是造梗无数、广为热议。
真人版《全职高手》这次电影版《全职高手》也在这方面做出了行之有效的探索,通过片中角色之口,观众得以了解到真实的电竞行业环境,那句“为什么电竞在你们看来就只能是游戏”,更像是对银幕前仍抱有偏见之人的最好质疑。
另外,《全职高手》创作于快十年前,那时MMORPG游戏已见颓势,现在更是日渐式微,无论是一日爆红的《绝地求生》、《刀塔自走棋》,还是受众面越来越广的手机游戏,都在见证着玩家口味的变,快捷方便、短时易操的游戏比“打怪升级”的游戏更能吸引到大众的目光。
如何让《荣耀》跟上时代的脚步,似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本片沿袭了动画和真人剧集中的创新做法,即让《荣耀》这款虚构的游戏更符合当下观众的心理预期,添加更富有时代感和科技感的元素,这在画风精良、细节到位的电影版中更显成效,真实而不失味道。
说起“创新”,电影版《全职高手》其实要比动画和真人剧集更加大胆。
蝴蝶蓝原著(番外前传)的字数并不多,但内容满满,将时间拉回梦之伊始,跳跃性的讲述了叶修从接触《荣耀》到《全职高手》之前发生的所有故事。
出于创作需要,创作团队不得不对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编,取舍之中,他们选择了“嘉世战队获得第一赛季冠军”的段落。
现在来看,这似乎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选择,文中这部分只是一笔带过,创作团队需要重新构想故事、勾勒细节,但也正是这样的选择,让本片不仅仅是一部改编的电影,更成为了原著的延伸和发散,让这个年轻IP的内容更加丰富。
调侃上海龙相信每一位热爱电竞的人(从业者、职业选手、普通观众)看到片中15岁的叶修和其他努力奋进的角色时都感触颇深,我们见证着这一切的发生:见证着人皇SKY一步一个脚印为中国电竞和无数后来者踏出第一条路,见证着“八届Ti,三冠四亚”的传奇和高达九位数的赛事奖金,见证着“八年无一冠,IG终称王”的瞬间和超两亿的人气热度,同时,也见证着上海龙之队42连败后的首胜。
这一路上,我们记得那句“cn DOTA,best DOTA”,记得在世界舞台上高呼“China NO.1”的OMG战队,记得齐声喊出“我们是冠军”的解说wAwa和米勒(二人也在电影中参与了解说的配音)。
Ti9上,LGD不敌Ti7冠军李逵和Ti8冠军OG,遗憾落幕每一个瞬间都是一块勋章,见证着中国电竞的荣耀和背后的辛酸历程,而电影版《全职高手》中的故事,就是一直在发生的故事,也是电竞精神的最好体现:英雄落幕,黑马崛起,没有永久的王朝,只有不断地超越。
如果你问我:“朋友,你知道《全职高手》吗?
”我会回答:“十年荣耀,一如既往。
”
票是朋友送的,当时看完实在是差评 ,但不好意思发,只能写在备忘录,今天突然翻到,还是发出来吧省的浪费。
——————分隔线——————#全职高手之巅峰荣耀#抱歉如果想看的朋友可以跳过,下面涉及剧透。
其实看之前出来的宣传物料就隐隐有不好的预感了,抱着一丝丝希望还是去影院看了。
看完了真的觉得,什么叫一手好牌打的稀烂,这个就是……节奏非常的崩,完全不要谈什么流畅了,拖沓、混乱,抱歉我真的没有燃起来。
本来苏沐秋是亮点的,结果三分之一就没了,还是巨老桥段的死法……另外苏沐橙的身高我以为是小学低年级,结果学生证是中学生?
请告诉我女生长个子是什么时候?
难道中学不都长得差不多了么???
制作方面,电影版之所以叫电影版,我以为大家都默认的制作要比剧版有升级的,结果真的是我想多了。
再说优点吧,打斗动作的确是比较流畅的,但是也仅此而已了,作为一个主要讲电竞的动画,打斗场面少的可怜,神级操作活在游戏解说的嘴里,战斗场面基本是慢镜头和摆pose,打之前一堆废话,就像很多影视作品里坏杀你之前非要啰里八嗦一个样。
都总决赛了,战队其他选手竟然比赛过程中频频停下来齐齐看向队长问怎么办?
我也想问怎么办?
我看电影一直忍不住想吐槽想叹气怎么办???
决赛了,正激烈战斗呢,至少插了两次回忆!!!
第二次我从后面都能看出前面两排的人在很大幅度叹气了……真的想问一句,全职IP阅文你真的在有用心开发么?
真的,真的,感觉非常伤感,奔着全职高手去的,但是结果最后的感觉就是这是个啥?
我看了个啥。
这个画风是个什么东西?
这个剧情又是什么东西?
完全看不懂啊。
真的,真的特别难过,除了配音一如既往的优秀,其他的我都感觉和第一部差距特别的大。
所以说一星给到了我们的配音演员,感谢他们辛苦地工作,但是这一部打斗也还可以,那个口罩我是真的崩溃了。
这是一部打着叶修做主角旗号,其实叶修不过是个npc的电影。
众所周知,叶修是一个怀抱对荣耀赤诚和绝对纯粹热爱的人,他在这条道路上是坚定从来没有犹豫的,这也是他迷倒万千男女的主因。
但是到了这部电影里,叶修从别人的笔记里看到才明白“荣耀,不是一个人的游戏”(正本原著里,甚至番外《巅峰荣耀》原著里,可都是所有人都记忆犹新的叶修的名言)那个坚定地一口道出“荣耀,再玩十年也不会腻”的叶修,也没了,他走上职业赛场,选择荣耀电竞这条路,需要死去的好友,需要双胞胎弟弟甚至队友来推动,他变得犹犹豫豫裹足不前(可别忘了叶修离家三年,到了要签约是果断偷偷回家拿弟弟身份证才会叫叶秋出道的,因为他还没办身份证,否则其实还是会叫叶修去打比赛。
可是电影里,他成了嘉世网吧的网管,那就不存在身份证问题,那他为什么要叫叶秋呢?
),他对荣耀的热爱不见了,叶修这个人最吸引书迷的闪光点没了。
甚至复盘比赛的时候,他选择外出去吃麦当劳??
更别说那么多人津津乐道的有着良好家世,懂得尊重他人的叶修的教养,在电影里也没了——别人来主动握手,他坐着不回应……哦对了,想起一个剧情点,来补充一下:有一段比赛中的剧情,叶突然想到死去的苏沐秋,于是摘掉了口罩开始抹眼泪!!
然后已经买下了直播的霸总弟弟叶秋大手一挥,说把露脸的镜头都给我切掉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或或或或或或或,真是太喜感了!
剧情真的是很毫无逻辑,怎么雷怎么恶心原著粉怎么来。
问题这真的只能给看过原著的粉丝看看,毕竟很多地方交代不清楚,外人/路人看了根本会一头雾水,可是原著粉看了会喜欢吗?
然后我想问问阅文集团和彩色铅笔动画公司,你们真的就觉得凭借画面取胜,故事毫无亮点也没关系吗?
问题是你们这种节奏,也不燃,纯粹可笑啊。
从三集短篇sp到大电影,每次都找吃cp的圈内同人写手和画手来写剧本,阅文集团在对待全职高手这个ip的心态上,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面对在动画中同时再现游戏和现实的难题,电影采取了将游戏和现实分离的形式设计,比照托马斯·拉马尔的理论,可以称之为"电影主义"的游戏再现和"动画主义"的现实再现。
这种分离策略本身颇为有效,但是因为影片现实内容的设置过于空洞苍白,"动画主义"的潜能没能得到发挥,全片显得较为失衡。
优点:1.打斗场面和比赛地图很精致,七万张原画发挥出了它的价值。
2.配音很自然,这个没的说。
3.有一些笑点加的不错。
问题:1.卖腐。
除了一直被人诟病的那个大喘气,还有许多地方,我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这个,反正伞哥的一些出场很刻意,包括叶修所谓的“成长历程”。
2.叶秋的人设。
叶秋觉得叶修应该多考虑爸妈,还说出“你去做你想做的,家里有我呢”这种话,帮助叶修坚定去打职业。
而原著中的叶秋我不作评价,具体见叶修被逐出嘉世之后的那个除夕。
3.嘉世的第六人。
1)暗无天日缺席了一部分常规赛和季后赛,嘉世在只有五人的情况下进军总决赛。
原著中提到只要报名时六人即可,只有五人上场也可以,但我不认为少一人的嘉世,还能进入总决赛。
2)决赛团队赛打到一半,第六人匆匆赶来进入比赛。
请问这种临时上场能符合规定吗?
4.角色和技能不符合设定。
1)斗者意志是五十级之后的觉醒技能,通过打出连击让战斗法师在战斗中不断进化,提升自己的战斗状态。
每一阶达到连击数时,都会有攻速力量和移速的加成,并非如电影中直接达到最高阶后,突然“变身”。
原著中的描写详见叶修和义斩在刚进神之领域时,对阵嘉世职业队那段。
2)嘉世的神枪手在团队赛中,将枪收回,用体术与皇风拳法家博弈许久。
3)元素法师释放技能为牧师开路,技能时间非常长。
4)牧师的治疗术居然只一招,就回复了一叶之秋百分之七十左右的生命值。
不妥当:1.苏沐橙的身高。
第一赛季时的苏沐橙是15岁,而电影里表现出来的大概12岁左右。
如果是为了明显区分他们的年纪,那么还可以理解。
2.各种称呼。
1)原著中有说过苏沐橙称陶轩为“陶哥”而非“陶叔叔”。
2)苏沐秋和苏沐橙一直都知道叶修这个名字。
3.团队赛的刷新位置。
第十赛季霸图和兴欣的四强团队赛是第一次不对角刷新,电影里皇风和嘉世一个刷在二楼,一个在一楼,这段我有点迷惑。
4.小沐橙在嘉世决赛陷入劣势时突然高呼加油,而比赛席的叶修居然如同听见了一样。
综上,电影的确有优点,但我们的那些期待,它真的配不上。
不建议浪费钱牛批编剧,同人都不敢这么ooc。
1分都嫌多🙄送给画面吧节奏一塌糊涂,一到高潮就回忆,灵魂导师引领成长,谁是主角?
宁配吗?
宁看看电影里的那位,配用叶秋这个名吗???
原著小说《全职高手》,欢迎大家入股,带你走进荣耀第一人的世界,看天花板人物如何从头开始走逆袭之路(草根战队逆袭,叶本人永远巅峰)叶修对荣耀的热爱与坚持,对胜利的渴望,他强到无解的个人战斗力和永远领头的战术素养,他的荣耀就没有成长期,从荣耀开服起,他就走在所有人的前面。
他是单人战斗力最强的斗神,也是团队作战的战术大师,他是荣耀教科书,是全职业高手。
他原本就站在神位,电影非要把他拉下来,拉成一个普通人……我呸!
没想到自创了一个前序故事拍大电影,也没想到苏沐秋在回忆为主的故事里都没活过半个小时,更没想到叶修大神好像OOC了??
因为评论很差,所以隔了太久才看这部电影,原本想着也许没有那么糟糕……结果一言难尽。
【角色】各种人物角色基本不给介绍是为什么?
作为原著粉都表示看的很懵,人名和职业在最后决赛一个画面里才终于对上,这也就是在电视上看可以暂停。
还有,叶修就这么主动而轻易的露了脸?
苏沐橙年龄设定是不是稍微偏小了点?
【叙事】一眼望到头的平淡,个人觉得跟之前电视剧里那趴新增的剧情一样,过于套路和无趣了。
【比赛】最期待的比赛部分……这哪是电竞啊,没有技能衔接、没有操作解说,就是几个角色用热血动漫的方式打来打去,完全没有原著的紧张激动与兴奋感。
虽然一叶知秋还是无可匹敌的帅炸天,但并掩盖不了比赛呈现的不专业,职业技能漏洞什么的网上说的太多了,最不可思议的就是最后。
职业比赛不是得拼手速拼反应吗?
一秒走神都有可能失败吧,更何况居然打着打着全都停下来看叶修,hello?
你们的角色不会被对方按在地上摩擦吗?
开启七阶斗者意志后的一叶知秋就是黄金圣斗士的即视感,倒是挺帅的。
原本想打2颗星的,为了原著情怀多给一颗,以上。
首先感谢B站购入版权。诶,给国产作品一点鼓励,打个三星。剧情节奏实际上很糟糕,情绪的掌握以及释放情绪时的表达也很糟糕,至少我没见过有职业选手中途进场开电脑,也没见过全部人双手离开键盘一起看向队长的,整体还不如特别篇三集。所幸的是,电影的动作打斗还是很帅气的,我就把影像作品与原著里提及的过往当作两个不同的世界吧。
男二之死还是很触动的。
还行啊
三星半路人开场不久,前面一女的就和我剧透了苏沐秋之死,我可去特喵的。人物名与ID没对应上,略微有点懵。燃点指数三星半,可。
#补标
看《全职高手》的电视剧时我还感叹:一个男主配三个女主,到最后竟然没有感情戏,简直是电视剧界的一股清流。看了这部前传就懂了,叶秋的真爱是苏沐秋,难怪三花伴左右,片叶不沾身。并非花不美,只不过不是他的菜。
非书粉,看得很开森~某人玩着游戏都被吸引过来了哦哈哈哈
伞哥真的好可惜,叶修从每一次赢得都很不易,到后来面对集火也驾轻就熟,想想他的荣耀十年都经历过什么,不过最了解他的还是他的老对手,当所有人都没看明白他怎么赢的时候,只有老韩看清了刺藤,就像在特别篇里只有他看清了老韩教二翔做人的鹰踏一样,一招举重若轻,赢得险象环生,但是,赢了。
不管别的吧,起码叶不羞能和苏沐秋一起打一场游戏了……
“如果不是因为一场意外,这份精彩,十年前就该登上这个舞台了”曾经也幻想过沐秋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看完大电影觉得原来心中那个梦一样的少年,虽然有时候痞痞的,但是对妹妹对荣耀对叶修有着格外的认真,只要坚定下来的事情,就不会轻言放弃
苏沐橙画的有点太日系萝莉了不过本来很期待小沐橙的日常但只是涉及了没几分钟几乎感受不到叶修和苏沐橙的感情刻画 很单薄很留白组战队的过程还不错 虽然整体上也是个偏无聊的王道热血
很不错
烂在剧情改编和故事节奏上,人物OOC暂且不说,5人(带奶妈)vs 6人 擂台赛+团队赛,编剧是猪脑子吗。
平心而论动画做的是不错的。如果心里已经有了偏见,任何闪光点就都看不见、任何别的声音也都听不见了。
98min小体量无法承载这样一大条链条的内容,一个赛季被三下五除二的简单带过,人物刻画之单薄实在是不能及格的水准。浓墨重彩的最后决战也是匆忙,而且很凌乱,只知道是为了憋大招…所以,最后的意思是:叶秋,你不好好打职业你就要回家继承万亿家产了?
这电影和上海堡垒犯了一样的错误,打斗画面很精美,可惜人物空洞的仿佛一张白纸,看完后嘉世的队友我基本上就忘光了,而且我在叶修身上完全看不到对荣耀的爱!编剧把大部分的笔墨集中在伞哥身上,挤压掉了其他人的人格魅力,尤其是叶修被挤压的惨不忍睹!明明戏份不少却完全的没有存在感,编剧大概想让叶修与苏沐秋的某种特殊的牵绊强烈起来反而显得很油腻。这种男一承载着男二的遗愿走上电竞之路的剧情,也是够了!
这部大电影有消费书粉之嫌,一部动画大电影竟然没有比真人版观感更好,如果你没看过小说不了解剧情,估计人物都傻傻的分不清楚,人物画的一般,细节处理的也不好,有些粗制。前半段拖沓,中后段略热血,但整部片子下来,情感太平了。心中5分左右,多半星,给配音。
画面确实挺好看的,画面真的挺好看的,画面当然挺好看的。我为什么要反复说三遍?因为也就只有这点值得一提了――哦,还有那麦当劳广告,未免有点生硬了吧。
好不燃呢
这剧本水平,竟然和《上海堡垒》惊人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