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这世界不抱有什么希望,也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
」乱步的作品断断续续的看过几部,也被其中诡异猎奇的手法深深震撼到。
有评论说这部番虽是致敬乱步,但只是完成了皮毛。
而我认为,这部番虽然推理元素被大大削弱,它的悲剧内核却以一种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出来。
我们可以从很多地方看出乱步的影子,比如人间椅子,当然小说里是活人生活在椅子里,享受那种暗地里抱着女主人的变态快感。
还有嵌在石膏像和混凝土里的尸体,分尸剥皮屡见不鲜。
然后后期剧情就转向了对电脑程序制造的怪人二十面相的破解,也是个人觉得比较扯淡的地方。
抛弃这些外壳,这部番想表达的是什么呢?
可能比较混乱。
大家纠结的点在于剧情里对精神病犯罪的探讨,我看了很多观点,这部番确实对这一部分的处理夸大了,加剧了戏剧冲突。
比如犯罪者不是变态就是肥宅,受害者则基本上是善良无辜少女或小男孩。
这完全无法涵盖社会上的所有现象,先不说精神病是否真能成为免罪金牌,这样极端的剧情设计明显就不合理。
可我在观看的时候依然被触动到了。
我想这部番更想告诉我们的是是否存在绝对的正义。
阿加莎的《无人生还》也探讨过这一命题,大法官惩罚了有罪但没有被法律制裁的人,也算是「二十面相」吧。
社会上的罪恶从未停止过,霸凌、家暴、欺诈、遗弃等等,我自己也曾经历过。
这些弱势群体无一不盼着这正义来临,却从未等到过。
我们每天看着社会的不良新闻,或许也愤慨过。
但之后呢,又麻木的生活。
剧里电视上总是出现官员、精神病医师、教育博士的观点,似乎这就代表了社会上的三类人群——普通人、不正常的人和儿童。
扪心自问是否总是被外界的观点所影响呢?
无论对错,只要这些事情自己没经历过,就无法真正去共情,去感同身受。
剧里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把群像变为剪影、木偶或骷髅,只有与主角发生联系才会显示出真容,平时则代表主角对身边的人或事物毫不关心。
这个意象也代表着社会上麻木的人群,大家对待自己的生活已经满是伤痕了,哪有功夫管其他人呢?
本质上的确是木偶。
从这个角度上说,怪人二十面相确实是人们心中的正义化身,尽管它其实是拉普拉斯的恶魔。
大仇得报是每个人都喜欢看到的戏码,但它能改变什么吗?
能让世界变得更好吗?
不能。
如果人人都活在仇恨中,那么一切都变得虚无了,你会永远活在地狱里,无法解脱。
秩序才能限制人性,每个人心中都有洪水猛兽。
就像每个人都可以靠怪人二十面相去实施他认为的正义,但正义有定论吗?
每个事件里一定存在着完美受害者吗?
我想真实情况要复杂的多。
善与恶不是绝对的二元论,绝对的正义必将唤醒新的邪恶。
放下屠刀,不能成佛,但能放下执念。
困住我们的从来都不是因果论,而是执念。
「我可以理解你,但我永远不会原谅你。
」我给这部番打 7 分,它没有那么不堪,只是想讲的东西太宏大,没有戳到大家的爽点,又不能进而引发更深的思考。
我不认为这是一部好番,但我却为它写下了长评,也是近期最触动我的番。
「我对这世界不抱有什么希望,也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但现在却觉得稍微有些有趣起来了。
」希望大家都能更好地活着。
最后一话叫“白昼梦”,不知是指涉浪越的暗黑星革命理想还是结局的“生活重归平静,连小林同学都觉得有些趣味了呢”,或者二者兼具。
这个剧集不长,情节设计得比较紧凑,一开始颇有奇谭故事的暴力血腥噱头十足,最后却归于沉痛的社会反思和批判。
对峙的明智和浪越是昔日知交,这种相爱相杀的剧情似乎比较老套,但实际两人只是观念化的存在,代表了两种改造社会的思路。
天才少年的明智充任警方的助力,相信法律能够维护秩序,从私人情感上,他也曾多次试图拯救浪越。
被欺凌的弱者浪越一步步变为二十面相,通过煽动弱者的仇恨,以私刑追求正义,引发恶劣的社会效应,希求以暴动摧毁现有的不公制度。
两人虽然渐行渐远,但最终目的其实是相似的,都是想遏制罪恶,维护公义。
影片中以二人计算黑暗星公式将其观念具象化,公式的算法不同,导致的后果不同,而且每个人的想法和行动的改变都会影响到结果。
这个情节设定很新颖,视觉效果也很好,金色蝴蝶纷飞和彼岸花盛开的场景都很华丽。
颇有意思的是,一直自信计算的天才少年明智却是在小林的提醒下,才发现自己认知的局限性,他竟一直没有将自己的行为视为影响计算的变量。
类似这样的隐喻和象征颇多,从而在基本框架之上,增加了剧情的亮点。
比如小林同学的形象设定。
他明明更像个女生,为何要设计成少年?
其实看到最后,小林存在的意义就凸显出来,他其实是男是女并不重要,虽然在中间的单元剧情中女相的身份发挥了破案辅助的道具功能。
但总的来说,小林是一个比二位男主更抽象的观念化存在,他无所谓男女,或者说因此而具有更加普遍的象征性。
他是一个典型的后现代个体,厌恶一切,觉得活着一点意思都没有。
剧情开始,他被陷害,面对血腥现场,他表现出超乎正常的漠视和平静,不光是对罪行,还有生命本身。
对此,剧中以剪影的形式呈现小林眼中的他者,对他而言,只有被他“看见”的人才拥有实相,其它永远都是模糊的剪影。
同样的手法也用以呈现浪越眼中的他者,只不过换为更加可怖的骷髅。
还有岛上被异化的众人,以木头模型的形象呈现。
一个个残酷的案件对缺乏人性的小林而言,只是短暂地勾起他解谜的兴趣,让他觉得生活稍微有那么一点意思而已。
他的这种超然的视角,也很利于呈现明智和浪越的内心,所以剧情安排他先是靠近明智,后被浪越掳走,先后揭开了两个人的内心世界。
但小林本身在经历了所有故事之后人格上并没有多大改变,结尾他只是说觉得生活好像也有点意思,仅此而已。
这也显示了小林形象的单薄和道具性,一个移动的视点而已。
对暗黑公式的推求象征着对罪恶起源的追溯和遏制犯罪的探索。
剧中还有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加贺,他从一个优秀的警察沦为一个二十面相的遭遇某种程度上宣告了法律的局限性,从他的故事中可以看到编剧的怜悯之情,但最悲惨的是他即使成为沾满鲜血的二十面相,也未能如愿为妹复仇,这种安排说明编剧并不认同浪越的理念。
好在结局的安排没有让浪越认输并和昔日好友和解(还故意让小林说了一句来误导大家),而是让他毅然殉了自己的理想,成全了这个悲情人物。
在浪越脱手的瞬间,难道明智的信念不会动摇么?
对此没有呈现。
结局又回到小林的视角,二十面相的案件告结,生活归于平静。
但消灭了一个初代二十面相,就能消弭人心中的恶意吗?
暗黑星的公式是无解的,二十面相也会不断幻化,恶滋生恶,根本找不到出路。
<害,为啥这番评分这么低呀?
> emm来写几个补本番前的注意事项吧hhh 🤯 1.不要代入乱步先生的遗作hhh,乱步的棺材板早已压不住了orz 2.不要把它当成一部推理类的作品,当成社会伦理猎奇番来看。
3.用舞台剧般表演化的展示风格体会它,置身于它的情境之中,又同时抽身与它的情感之外。
4.细品op ed 一是真的好听 二是挺有深意。
「私心觉得就算没7.5分及格分(心目中补番的底线)起码也得有个7分吧,这6分没到,真没料到呐!
」就我个人而言:半🌟给op ed 一🌟给第五集的绝杀治愈与ed插入 (以及音乐)一🌟给人物设定,作画虽略崩但人物的眼睛好漂亮呐,班长羽柴...好萌,影男堪称完美的烧酒守护者(他它根本不算萝莉控!
)他出场的那集主旨通过对比阐述地特别明晰。
浪越和秀智,这妥妥的人格魅力,我就不说了。
还有小林,人设...我觉得挺好的,就算把性别由男换女,角色魅力仍然在啊,说到底伪娘啥的只是噱头罢了,真正的人物精神内核并非在于此呀。
一🌟给节奏,我觉得本番的节奏也很舒服的,你看第五集如此致郁后立马送上了第六集的欢脱卖萌搞笑日常,并且,1~5推出二十面相,7~10顺着二十面相的线,逐步引出浪越这个初代。
11集收束伏笔,升华基调,讲情绪引向最高峰。
(感觉老师这个角色可能是制作组埋下的一个彩蛋吧,就藏在前面的集数中,如果制作组真的是这样想的话orz) 半🌟给它的叙述方式,优劣且不说,非常之符合猎奇番的设定了。
另外作为乱步先生的脑残粉,勉强代表他扣个半星,没办法,干嘛顶着乱步奇谭的名字捏,虽然乱步特别喜欢写猎奇小说,小声bb:而且笔下人物包括自己也莫名gay gay的233,但是,顶着乱步的名号,把它的人设搞成这鬼样,诶呀呀呀。
不过真要这么想,隔壁的文豪野犬不得切腹自尽呐。
总而言之,这番我给7.5分
借用吧友的评论,按照浪越的观点,他的死亡将最终完成“暗黑星”,引发社会和人性变革的最后一步。
二十面相到底是把人类引向灾难还是革新。
结局对于小林来说是救赎。
小林本身也是一个偏执型的人格,智力超群,感性弱鸡,对生命和人的价值也容易漠视,仅仅在一个“有趣”的目标下行事而忽视了本该珍惜的东西他没有变成下一个二十面相,或者在浪越的诱导下自杀。
要归功于羽田。
羽田可以说是一道保险,尽力保护了小林最后的一份珍惜与情感。
不过放眼社会似乎没那么幸运了,二十面相按照计划井喷式增长,成了以暴力惩治罪恶的精神象征。
故事里他们“肆意妄为”“挥舞大棒”打着正义的旗号铲除罪恶。
最后一句有淡淡的无奈:人心真的可以改变吗?
于此相比我更喜欢死亡笔记的结局,L说法律是不完美的人制定的,所以不完善,二十面相其本质是犯罪,肆意妄为打着正义的旗号打罪犯,我不喜欢。
我记忆中倒A档最烂的一部了……江户川乱步原作改编,结果推理部分跟屎一样,剧情上也不知所谓,“数学”这一学科在本作中被神化了,初学者可以预测未来,深有造诣者可以改变世界,拿着电脑推导几个公式就可以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简直神棍。
剧情无数硬伤,也就只剩下猎奇算是看点了,但也就是浮于表面的猎奇,寒蝉之类的心理恐惧猎奇比这个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啊,官方貌似还把伪娘当做了一个卖点,可惜这种跟女孩子没有任何区别的伪娘实在是没什么意思,我身为一个伪娘爱好者全程没反应。
首先给三星是因为这个设定的埂真是符合时代要求啊呵呵呵看到第五集的时候我终于受不了了!
这什么鬼东西,才不是什么推理剧呢!
说到扭曲和猎奇的话也是点到为止好不好!
抱歉,是我看的扭曲太多了么?
第一集和第二集真的很一般般,觉得可能接下来会变得有趣些吧,可惜啊,完全是我期待过高了?
这完完全全就是打着变态和推理的旗号在黑这个世界!
第三集里,小林居然在少爷的眼皮底下被劫走了,这是特么个大大的BUG啊!
警察的那个埂都被大家玩坏了好么,不要拿这么普通的埂出来好么(喜欢这个埂的去看看黑色小本子)。
还有小林的人设,完全不够玩啊!
就算设定是美男子也不是女孩子啊,就算设定是变态也不是靠直觉去破案的好么,到后面的就不是用推理破的案好么。
原本小林说的那一句”真有意思“,我就喜欢上他了好么,但是到后来。。。
混蛋,给我向全世界正义的变态道歉。
哪些犯罪的变态到底有意思在哪里?
你给我说清楚啊混蛋!
小林其实没有理解那些变态有趣的地方到底在哪里吧,呵呵呵。
总之,这是一部更给人的印象没多大关系的片子,但是却是对社会不满的人的同好片。
顺便一提,我爱这个世界,爱这个社会。
请你不要把这个社会的黑暗面和光明的一面讲得这么单调好么,这个世界可是比你眼中有趣的多。
如题。
岸诚二去死,然而脚本确实有抓到乱步的精神面,看的时候经常穿越到独自一个抱着茶杯翻看乱步小说的冬季夜晚。
平凡的日常,看似一成不变也不会改变的日常,在看不见的地方一点一点上弦线,只等你走到临界点。
茫然又突兀地回头去看,在你四周仅剩下悲惨的、再也拼凑不起的碎片。
那是曾经多么确信的,美好灵魂与幸福的残尸。
但是岸诚二依然没有诚实地面对挑起的刀锋。
用花朵去掩盖是不行的,但用礼炮与炸药同样不行。
中心和重心始终是受害者,被社会遗忘和被损害的。
群体自然可以用一时的慈悲与自我满足在对个体生杀予夺之时网开一面,暴力的群体亦可对个体予取予求。
最终是以暴易暴,而非体制的革新与改良。
做得比几原的企鹅罐差远了。
无论是诚实,还是技巧。
难得的几场剧场戏,戛然而止不留余音。
反倒是对咸湿部分太过渲染,喧宾夺主。
不诚实也不直面的最终,弱者的悲鸣也好,所谓强者的目无表情也好。
一切的悲剧都是在不动声色时已经铸成,而没有人会去反省。
OP/ED/OST大大加分。
这部的音乐比监督本人更能抓住他必须面对的东西的本质。
PS 乱步从来没写过目前被定义的推理小说。
他写的严格来说全部都是犯罪小说。
就这点也能让他被某著名推理漫画作家借名攀附,也是讽刺得有趣。
当时一听是江户川乱步纪念之作,就把乱步奇谭列入了追番列表,然后观感如下。
看上去一般,也许是慢热呢。
小林绝壁是女主!
我的智商受到了极大的摧毁。
小林绝壁是女主!
原来不是推理而是社会番啊。
小林绝壁是女主!
影男好人萝莉控万岁胖子死。
小林,嘛,男主就男主吧。
阳子姐姐的节操已经救不回来了。
无视小林中。
这个十二面相还是有点意思。
其实小林和班长的cp也挺带感。
教练我想学数学,还有计算机,还有钢琴...我的验尸官怎么可能这么可爱。
班长一定要救回小林啊。
班长和小林终成眷属,完结。
声明,我是没看过乱步老爷子的小说,所以如下内容如果不对请大家叫我装逼犯。
人们都说乱步老爷子肯定会气得活过来,其实大可不必,你看看这个乱步奇谭,除了片名和开头致敬一下,剩下的和乱步的相似之处也就是角色名称和标题了。
(就好像这还不够似的)人设,真心蛋疼。
感觉作画也很糟糕,前几集看下来就感觉剧情给观众喂了一坨大大的屎。
不过从加贺美景观成为十二面相的那一集稍微有些改观,毕竟是逮住了社会上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做出拷问,这个时候大家也该真正清醒过来,这番压根不是推理,而是让我们先看几个变态,然后商量怎么制裁这些变态,法律制裁不了怎么办,那么就用暴力啊,怎么引发暴力,用数学手段,混沌公式,可是以暴制暴毕竟不是最好的手段,那么更好的社会如何达成又成为了我们导演留给我们的问题。
就这个大纲而言,似乎还不算太差,如果把小林的人设搞得正常一些,至少像暗杀教室里的渚一样都行,然后作画再精致点,人物动作流畅些,某些不明觉厉的数学影响社会的桥段再给出些更合理的解释,也许这番也能成为神作。
所以当前几集让我降低了期望后,看看后面,除了剧情扯点,也不是那么糟糕。
不过要说和乱步老人家有真正的半毛钱关系的话,也就是那种精神变态的描写了吧。
可是就是很奇怪,明明画面配乐都在努力,但是我们看那些变态的画面不是震惊,而是“哦,这样啊”的感觉,只有些许惊讶,还称不上震撼。
这就是叙事的张弛。
即便妄图致敬也不是编几个变态就能糊弄过去的。
更不是画女硬说男就能被人们所原谅的。
假如江户川乱步先生还健在的话,得知自己小说里创造的易容高手+神偷“怪人二十面相”竟然被整成了对社会不公的反抗者,不知会作何感想呢?
此为题外话。
中学生浪越在明智的帮助下创造了能够控制引发蝴蝶效应的“暗黑星”公式。
他用这个公式解决掉了经常对自己施暴的父母和同学,并希望以此公式引发社会变革。
从此,他用暗黑星引发了数起事件,并放出了专门惩处恶人的“怪人二十面相”的传说。
为了实现理想,浪越自己成为了初代的怪人二十面相,而在这个传说的影响下,警官加贺美、帕诺拉马岛绮谭中的东小路千代子、死因裁判官南由于各自的原因相继成为二十面相。
这让我想起网络剧《暗黑者》中的暗黑执法者Darker,他行刑的都是钻法律空隙的漏网之鱼,而且会给受刑人和罪行同样代价的执行方式,这和警官加贺美所扮演的二十面相何其相似。
动漫中对加贺美的转变进行了详细描述。
从小警员开始,加贺美兢兢业业,誓要抓住每个罪犯,并在后来升任警官。
然而,后来他却遇到了因曾经进过精神病院而不被起诉的须永(PS:这让我想到了“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这个梗。
),而须永在精神病院期间又杀害监视人员逃走,并报复性杀害了加贺美的妹妹。
这件事令他彻底崩溃,从而萌生了成为二十面相的想法。
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同情加贺美吧。
跳出动漫来说,我们在生活中不时也会遇到不道德的问题,虽然没有如此极端,但我们也可能会因此而迷茫:这个社会怎么了?
还能做一个好人吗?
或许我们会保持本心出淤泥而不染,或许我们会麻痹自己适应社会变得“成熟”,但如果某天,你听说有这样一个人,他专门惩处法律无法制裁的恶人,你会怎么看?
我相信大多数人是希望这样的人存在的。
惩罚恶人,伸张正义,“怪人二十面相”在道德上占据了制高点。
可是,我们只是看到了二十面相在道德上的正义,却忽略了“法治”这个词。
后起的二十面相模仿者都以自己的方式结果了恶人,还得到了大家的拥护,于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模仿者,引发了蝴蝶效应。
浪越的计划正是这样一步步地实现。
在最后一集,浪越决定用自己和别人的自杀来完成变革社会的最后一环,明智要阻止浪越,但他却看到路上几乎每个人都戴着二十面相的面具——当然是他的幻觉,但这说明大家在心理上都变成了二十面相。
这让我想到了电影《V字仇杀队》中数十万人在11月5号戴着V怪客的面具进军国会的一幕,动漫算是致敬它了。
最终浪越还是成功自杀,完成了他理想中变革社会的最后一环,但结果如何呢?
在动漫结尾,羽柴说,二十面相变成了免罪符,被那些自称正义的人使用来肆意实施制裁,虽然对犯罪形成了威慑力,但这是浪越所满意的结果吗?
显然不是。
在现代社会,法律才是扎扎实实的社会约束框架,可是,当法律和道德站在了天平的两端时,我们却又会倾向于道德。
这个问题难道无解吗?
并不。
有句话叫“法不外乎人情”,但这“人情”指的不应是通常说的带有某种意味的“人情”,否则社会早就乱了,它指的应当是道德和道理。
道德是内在的修养,而法律是外在的框架。
两者相互促进,才能达到和谐。
否则,只有道德没有法律,就成了人治,以人治替代法治终会造成暴力泛滥,而不是理想中的人人向善,正如动漫的结尾所说;反过来,法律违背道德,就成了压迫束缚人们甚至助纣为虐的工具。
我们之所以会希望有类似二十面相的人出现,就是因为法律还有不完善不合乎道德的地方。
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得回到法治上来,要不断完善法律,稳定法律与道德的天平。
比如扶不扶老人的问题,很多国家制定了“好撒玛利亚人法”,免除施救者的责任,我国是不是可以借鉴一下呢?
可以说这一话算是一个小高潮了。
说实话打从一开始就隐约预料到加贺美会黑,这种过分正直的角色如果不是伪君子那就迟早会像双面人一样陨落。
因此当明智对加贺美指出“像你这种人尤其容易堕落”的时候,脑海中一下子就闪出了尼采的那句话——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恶龙。
说说这一话的原作《芋虫》,这部作品可以说是我对江户川乱步观念全面改观的一部作品。
乱步的推理小说推理向来很勉强,《D坡》电灯熄灭之谜研究了半天结果是灯丝老化断了,受害者身上的绳捆痕迹研究了半天结论是受害者是个抖M。
有人说动画中二,其实看过原作就知道原作更中二,因为乱步比他的作品还要中二。
乱步生前写作生涯并不算一帆风顺,经常有人质疑他的写作技巧,这老爷子偏偏又特别经不起骂,一听到负面评价就嚷嚷着搁笔不干了,然后等身无分文了又灰溜溜地跑出来继续写,所以说实话一开始对此人的印象并不太好。
后来有一次无意中读到《芋虫》(当时翻译是《米虫》)的漫画版,发现原作赫然是“江户川乱步”,这才对老爷子由轻微的蔑视转肃然起敬。
芋虫,即蛀蚀稻米的米虫。
看过原作的人应该知道,这指的是小说主人公从中国战场归来,断手断脚五感几乎全失的丈夫。
此人被村民奉为“战神”,他的妻子即主人公一开始也对她敬畏万分,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她逐渐由敬畏恐惧转为困惑并最终变为鄙夷,蔑称其为只会蛀蚀大米的“芋虫”。
没错这是一部讽刺日本军国主义的社会鞭挞作,而且讽刺如此露骨令人难以想象乱步当时经受怎样的压力,这正是我对乱步转而崇敬的原因。
看过动画,就会发现动画这一话就内容而言除了断手断脚其实没多大关系,但是你们没有发现岸诚二其实忠实地还原了原作的中心思想么?
《人间椅子》(同样也是个其实不属于明智系列的作品)讲述的是扭曲的爱,于是动画讲述的也是扭曲的爱;《芋虫》描述了一个扭曲的社会下蛀蚀社会的“芋虫”,第五话讲述的也是在扭曲的法律体系下钻法律漏洞的“芋虫”们。
所以说到底,说毁原作的,究竟是监督在毁,还是你们太肤浅呢——没有喷人的意思。
最后一集才看明白,忽增四星。
最后真的是编不下去了吧。。。
写作朋友 读作恋人 这一切都是性别的谎言
画面和OPED都特别带感。前五集我都喜欢,对乱步的风格还原得很有粉的修养,华丽、猎奇、hentai、狂气都是乱步的关键词啊,吐槽不带推理的人到底有没有看过乱步?可惜五集过后野狗又脱缰了,文科生不要根据自己想当然的理解就强行运用物理理论好吗?用错之后弄出来的东西还不好看就更加无法原谅了。
没看过原作,但总体看下来感觉还是可以的,虽然小林画女硬说男,可CV也是女的啊!观后感:如小林所说,世界还是很有趣的。
看的第一个猎奇类的动漫,很多案件现在还是记忆犹新。个人感觉很好看。
永爱。
额,嗯......
op ed不错 风格赞 逻辑太中二
内容止于10分钟。连OP旋律都没诚意。
道理我都懂,但女主到底是男是女?
两集弃,小林这个助手的设定,明明是一个男生,偏偏声音、衣着至别人对他的性取向都是以女性来看待。如此之腐,实在受不了。而前两集所谓的推理,也非常的小学生,还好意思乱步之名,我就呵呵了。OPED倒是挺好听的,可惜了。
蝴蝶,坠入绝望的深渊
这片没有推理,只有无聊的伦理。
1
垃圾
江户川乱步哭晕在厕所。
难看 没有悬疑 没有逻辑推理硬说是悬疑片 还有这个男主(还是女主?)也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在打“推理”这个tag的时候我是手抖的
就算是考哥和倒A也拯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