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省的电视剧《我愿意》一开场就是歌剧配乐,立马就感觉尺度会比较大。
炎亚纶果然是放弃唱歌进军电视了。
邪教蛊惑信徒场面真的有点疯狂,比传销现场澎湃。
大陆自从李大师跑到美国去之后,这种土壤基本是被肃清了。
服化可能是台湾地区的市井感吧,或者是主角艺人身份的原因,个人感觉视觉上是有些别扭的,再加上画面普遍偏灰暗,有些压抑,因为电视剧是悬疑惊悚标签,这种不舒服观剧体验需要剧情冲突来支撑。
这个剧在内地视频平台可能不会过审吧,即便这种剧是揭露邪教PUA危害的,他不但延伸到家庭,学校,甚至一些商贾名流都信以为真。
很喜欢这个故事。
虽然有些桥段读起来不是很流畅,但整体框架和部分细节真的蛮工整。
【主题】在主题上,所有的关系网都围绕着爱和控制展开。
不幸福的家庭有各自的不幸,带有血缘关系的亲情更在撕扯中显得更加惨烈。
我不禁在心中感慨这实在太亚洲了。
婚姻不幸的母亲宁肯眼看着自己的教主和教友把儿子虐打致死,也仍旧安慰自己这不是儿子而是一个邪恶的占据了儿子身体的邪灵。
她无法控制他,无法靠近他,为了能够榨取爱和关心她宁肯施手毁灭。
当真相被摊开在眼前,她也仍旧选择自己想要相信的东西。
情爱与对被认同的渴望把剩下没有血亲关系的角色链接在一起。
聪明冷静的长月被爱困在一个无法爱她的男人身边。
费慕淇因为孤独而把伤害爱他的人作为发泄,但他并不是一个真正冷酷的人,所以愧疚和孤独让他再次坠入深渊。
我有理由相信演员和角色在某些方面重合在一起,万人瞩目的大明星因为自己的取向而轻信于人,流着泪说“做音乐需要感情,需要和人接触。
”而那个长月也哭泣着告诉他“谁敢接近你。
”校园恋爱也写得很妙。
爱又轻易又决绝。
可以被高高抛起也可以轻轻放弃。
所有不幸的人都没能被爱拯救,很真实,刀锋的寒光直直晃眼。
两个绝对反派一个在行将败露之际独自来到掩埋着深爱自己的女孩尸体的空地上,把头和手都贴在地面上,似乎在完成一个拥抱。
另一个对不幸的女人动了心,但是却一步步把她推进火坑逼入死路。
没能给妻子幸福的丈夫看似是为了给受辱的妻子复仇,实际上他维护的是自己受挫的自尊。
他最终把绝望的妻子留在了身后,她在毫无希望的绝境中选择了带着年幼的孩子一同赴死。
还有那个短发的看起来聪明的记者,在坎坷的感情和被物欲吞噬的空虚中选择了把自己的命运交给所谓的神明。
【人物】最打动我的是纪新这个角色的描绘。
年轻的鼓手,高中生。
会为被霸凌的同学强硬的出头,看起来真的就是不同的男高中生。
虽然会觉得妈妈唠叨,但还是很爱妈妈。
虽然詹天明小朋友在读纪伯伦的时候让我眼前一亮,但是最后回想的时候还是纪新给我更加强烈的感情冲击。
把一个好的,年轻的,活的东西毁灭给别人看,能够被更长久地记住。
莲心在死去的时候凝固在脸上的笑容,让我觉得她很可怜。
她那样急迫地想要被爱,想要付出爱。
她把兔子给霸凌过她的女生看,她被人扔掉衣服在教室发出嘶吼,她绝望地在桌子上刻下那个男孩的名字。
詹检察官也很亮眼。
干练迅捷,但也会对爱着的人终于解除婚姻而兴奋尖叫。
人是复杂的。
我喜欢那些让人物完整而立体的设定。
出现在镜头里的每一个人,都因为各自的不幸而被吸附到一起,滑落深渊。
【一些操作】教主在某些时刻非常一针见血。
“没人认出你,你很失望。
”“为了讨好别人,你对别人做出了你很好接近的评价。
”“爱是对自己的诅咒。
你们敢说我都不敢听。
”他疯癫又冷酷。
被人像狗一样剥光衣服关在笼子里,当着信徒的面被吊起来打,但仍旧能够为自己编织冠冕堂皇的理由。
这种反差很有冲击力。
最后的最后,看这部剧的时候正在面临老板严重的PUA。
时刻警惕自己不要被洗脑,不要轻易动摇对常识和自己的认识,不要被所谓高尚的立场所蒙蔽。
同时也不要在绝望中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
信仰与邪教题材,国内并不多见 。
感觉这部剧不是靠悬疑、惊悚 、猎奇等标签来引人入胜 ,它更关注人的心灵。
1.开头的交叉剪辑手法不错 ,演唱会与邪教的布道大会交相呼应 ,暗示了双男主之间的某种联系 ,又让狂热追星与邪教洗脑相互对比 ,展示信仰的不同表现。
宗教教主暗喻偶像明星,粉丝追星又何尝不类似于宗教崇拜,他们同样在舞台上发光发热 ,让人痴心追随。
2.宗教是人本质的异化。
剧里讨论邪教 但却没像《咒》一样设定某种超自然的怪力乱神 ,本生老师是靠操弄人心的手段来维持众人对他的信服 ,因为宗教不是来自于外力,而是来自于人类本身。
人们往往没有神也要创造神,迷茫空虚的人心需要一个个力来扶持,或是偶像或是信条 。
3.原罪、救赎与宗教。
剧中有遭受霸凌的富家千金,有生活困顿清洁工 ,有婚姻失败的老师 ,有迷茫、失去自我的记者 有自责愧疚、 想要救赎的大明星 ,他们跨越阶级、性别和血缘,在“心灵成长课程”中共同寻找心灵的皈依。
—— “让我们陪着你一起重新学习爱人,学习被爱”—— 在本生老师的洗脑下 ,他们相信自己或家人的苦难来自于自身不够完美,自己藏污纳垢、不堪重负 ,不会爱人所以不配被爱,仿佛带着原生的罪恶 。
这些善良脆弱的人渴望重新做人 ,不惜在一次次的极限课程, 一次次的辱骂鞭打中获得救赎。
愧疚与罪恶让人渴望救赎,由此不得不求助于信仰,以至于听从宗教的教唆与洗礼。
4.他人即地狱 。
了解你自己的永远是你自己,只有自己能拯救自己 。
当你完全依赖他人告诉你对与错, 依靠他人帮助来达成自我认知时 ,你的主体意识会被一点点抹杀。
此剧名为《我愿意》 “我愿意”是一个承诺,更是一种心存侥幸的托付。
单向地相信教主能接住摇摇欲坠的自己,毫无保留地接受教主窥视与塑造 ,那教主是来拯救你呢还是将你拖进地狱 。
5.信仰与邪教。
人往往可以不信宗教,但不能没有信仰。
物欲横流、生活状态迷失的世界确实需要信仰来修正内心,来确立心灵的皈依与慰藉。
正当的宗教信仰不会抹杀个人的主体意识,例如基督教后来讲究“因信称义”,将“自我”从中世纪中拯救出来,可邪教往往通过对个体的抹杀与洗脑来达到统一服从的目的。
剧里的西格玛教一方面抚慰人心,带来陪伴与关爱,但另一方面却有着统一口号、统一动作、统一服装,受本生老师的统一控制。
在本生老师以爱之名的虚假兜售下,教徒们对本生老师死心塌地,任他予取予求,实质上形成了一套以本生老师为核心的quan力集中体系, 以至于集体暴力、血腥事件频发。
6.当你在凝望深渊时,深渊也在凝望着你。
西格玛教的手势是一只眼睛,教会里眼睛的标识处处可见,意旨教主能看透人的心灵,也意旨这个教会颇具诡异的凝视意味。
在剧的开头,明星费慕淇与教主本生老师的叙事交相辉映,是否在暗示二者交互的属性与命运。
费慕淇星光璀璨也难掩脆弱与迷茫,本生老师高高在上是否也会无助与空虚。
费慕淇通过参教的方式寻找心灵依托,本生老师是否也在通过传教的方式慰藉幼时被摧残的人格。
当教主在高傲地凝望迷茫的信众时,费慕淇等信众的迷惘空虚是不是也进一步蚕食着教主。
玩弄人心、追逐高位、放纵欲望、肉体慰藉等邪教模式真的会给本生老师带来心灵的满足感吗,还是使他堕入更深的深渊。
那个疯狂吸引男女教徒献祭 ,教他们如何爱人 ,却病态地关着植物人父亲的教主 真的懂爱吗
关于邪教题材的剧我之前看的不多,但这部剧确实还不错。
剧中的本生虽是十恶不赦的坏人,他也确实是在利用人性的弱点让信徒们对他言听计从深信不疑,但这些误入歧途的人也并非都无辜。
当一个人习惯把逃避问题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习惯将独立思考的权利交付给他人,久而久之这个人也一定会丧失基本的判断能力。
印象最深的是剧中的秦凯丽,虽然她看似友好善良爱子心切,但由于她的偏执和执迷不悟,本生才有了趁虚而入的机会,所以最终她才得到失去儿子纪新的悲惨结局。
剧中的莲心也是可怜又可悲的代表。
她因为容貌问题自卑,因为校园霸/凌内心压抑,又因为家庭疏于管理才被老师引入歧途,而本生正是看到了她的这些弱点才敢对她肆无忌惮地下手。
不过我对她更多的是同情,因为未成年人在心智不成熟的时候对她影响最大的家庭和学校都没有对她起到很好的引导和保护作用,所以她的结局也是意料之中。
总之,我觉得是部很敢拍很特别的悬疑犯罪片,值得一看。
信仰与邪教题材,国内并不多见 。
感觉这部剧不是靠悬疑、惊悚 、猎奇等标签来引人入胜 ,它更关注人的心灵 ,倾向于抽象化、概念化的思考。
1.开头的交叉剪辑手法不错 ,演唱会与邪教的布道大会交相呼应 ,暗示了双男主之间的某种联系 ,又让狂热追星与邪教洗脑相互对比 ,展示信仰的不同表现。
宗教教主暗喻偶像明星,粉丝追星又何尝不类似于宗教崇拜,他们同样在舞台上发光发热 ,让人痴心追随。
2.宗教是人本质的异化。
剧里讨论邪教 但却没像《咒》一样设定某种超自然的怪力乱神 ,本生老师是靠操弄人心的手段来维持众人对他的信服 ,因为宗教不是来自于外力,而是来自于人类本身。
人们往往没有神也要创造神,迷茫空虚的人心需要一个个力来扶持,或是偶像或是信条 。
3.原罪、救赎与宗教。
剧中有遭受霸凌的富家千金,有生活困顿清洁工 ,有婚姻失败的老师 ,有迷茫、失去自我的记者 有自责愧疚、 想要救赎的大明星 ,他们跨越阶级、性别和血缘,在“心灵成长课程”中共同寻找心灵的皈依。
—— “让我们陪着你一起重新学习爱人,学习被爱”—— 在本生老师的洗脑下 ,他们相信自己或家人的苦难来自于自身不够完美,自己藏污纳垢、不堪重负 ,不会爱人所以不配被爱,仿佛带着原生的罪恶 。
这些善良脆弱的人渴望重新做人 ,不惜在一次次的极限课程, 一次次的辱骂鞭打中获得救赎。
愧疚与罪恶让人渴望救赎,由此不得不求助于信仰,以至于听从宗教的教唆与洗礼。
4.他人即地狱 。
了解你自己的永远是你自己,只有自己能拯救自己 。
当你完全依赖他人告诉你对与错, 依靠他人帮助来达成自我认知时 ,你的主体意识会被一点点抹杀。
此剧名为《我愿意》 “我愿意”是一个承诺,更是一种心存侥幸的托付。
单向地相信教主能接住摇摇欲坠的自己,毫无保留地接受教主窥视与塑造 ,那教主是来拯救你呢还是将你拖进地狱 。
5.信仰与邪教。
人往往可以不信宗教,但不能没有信仰。
物欲横流、生活状态迷失的世界确实需要信仰来修正内心,来确立心灵的皈依与慰藉。
正当的宗教信仰不会抹杀个人的主体意识,例如基督教后来讲究“因信称义”,将“自我”从中世纪中拯救出来,可邪教往往通过对个体的抹杀与洗脑来达到统一服从的目的。
剧里的西格玛教一方面抚慰人心,带来陪伴与关爱,但另一方面却有着统一口号、统一动作、统一服装,受本生老师的统一控制。
在本生老师以爱之名的虚假兜售下,教徒们对本生老师死心塌地,任他予取予求,实质上形成了一套以本生老师为核心的quan力集中体系, 以至于集体暴力、血腥事件频发。
6.当你在凝望深渊时,深渊也在凝望着你。
西格玛教的手势是一只眼睛,教会里眼睛的标识处处可见,意旨教主能看透人的心灵,也意旨这个教会颇具诡异的凝视意味。
在剧的开头,明星费慕淇与教主本生老师的叙事交相辉映,是否在暗示二者交互的属性与命运。
费慕淇星光璀璨也难掩脆弱与迷茫,本生老师高高在上是否也会无助与空虚。
费慕淇通过参教的方式寻找心灵依托,本生老师是否也在通过传教的方式慰藉幼时被摧残的人格。
当教主在高傲地凝望迷茫的信众时,费慕淇等信众的迷惘空虚是不是也进一步蚕食着教主。
玩弄人心、追逐高位、放纵欲望、肉体慰藉等邪教模式真的会给本生老师带来心灵的满足感吗,还是使他堕入更深的深渊。
那个疯狂吸引男女教徒献祭 ,教他们如何爱人 ,却病态地关着植物人父亲的教主 真的懂爱吗
(发第二遍了,不知道为什么不给我过)我目前只看了第一集,给我很大的冲击,也可能是很少看这样题材的影视作品,冲击到了不表达就无法好好睡觉的地步,所以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做一个反思和记录。
首先我看完第一集最大的感受是:人真的要正视自己,尤其是过去,必须消化、和解,痛苦也要努力做!
不然人就是破碎的,停留在原地,站在沼泽里越陷越深,过不好现在,也不可能有希望的未来。
因为正视自己,才能不断调整,才能积累和世界相处的经验。
从第一集开头到结束,这个xj的常用话术,都是集中在“逃避”上,这不是你的问题,这不是你的责任等等,这个无疑给尝试接受现实痛苦的人一个逃避的地方,变成了一个精神依赖品,从而进行精神控制的第一步。
换句话说,这个东西没有让你的现实变好,反而每况愈下。
这和阿q的精神胜利法异曲同工,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一种通过虚构快乐或转嫁痛苦的方式进行自我安慰的消极心理方式。
目的是以虚幻的精神“胜利”逃避或战胜现实的失败,实现精神自欺。
面对这样的情况,人是应当警惕的。
xj很擅长创设一个引发自己对自己同情的情境,对自我苦难的同情,是最大的自欺。
我不是说人应当一直坚强,很多现实实例和社会实验已经告诉我们,人性是脆弱的,是经不起煽动的。
很多时候恰恰是人性脆弱的部分,更加吸引人,成为很多故事的开端。
但我总认为,人不可以这样就给自己找借口,认为人的堕落、作恶都是合理的。
这是不行的,人无法选择一些事,但是人是要有意志的。
大海带给我不可测的命运,但我可以不接受。
我觉得现在很多悬疑或者be的影视作品,人看完有一个不好的现象,就是唱衰人性,合理化自己的懦弱,同情自己的苦难。
这是很差很差的现象就像《我愿意》一样,它只是提供一种教训,人看完,应该去反思,去自省,去规避,而不是摆烂。
因此我总结了一下第一集里看到的xj蛊惑人心的方式,希望大家在现实里都要有意识地规避,保护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
对象:第一集里,xj不会接近所有人,也是一种筛选吧,筛选出一种意识不到自我,却感受着世界伤害的人。
总结邪教头头如何第一步正面忽悠大明星(仅第一集,大量剧透):1.慈祥拥抱(很关键,人很脆弱的时候,对陌生人的第一印象都是非常感性的,理性已经关了,拥抱即为支持,即使莫名其妙,也会感到安全舒适。
第-印象直接决定信任感。
)2.在众人面前顺着他的话说,然后编造一些当事人不知道的提及他的话,包括感谢什么的,都是夸赞的话。
(这是正好对上了,大明星平时老是骂人,和周围的人的反应,看得出他需要肯定,而身边的人又很少肯定他。
长月提了他的旧伤,就激怒了他。
)这一步让大明星认为,这个人是站在自己这边的,也会引起好奇心,想要继续沟通。
3.创造机会一对一谈话,但已经有2的铺垫,所以不会很难,只要顺着对方的意思,抛鱼饵就行。
(即使电视剧里没拍如何邀请大明星来房间的,我个人认为无伤大雅,有前面的铺垫,是顺理成章符合逻辑的。
况且xj头头和他同抽一根烟,也是拉进距离,建立信任的一种方式。
)尤其注意一对一谈话中,xj头头改变了策略,不是在众人面前顺着大明星的策略,改为掌控主动权,指出问题,给明方向,为下次见面留出空隙。
一对一谈话详细策略:(1)泡茶(不要马上回答征服对象问你的问题,用泡茶的行为,先聊家常,看看这个人的特征。
也让自己进入状态,调整和这个人接下去的谈话策略。
)(2)找出弱点。
进入状态展开谈话的第一句话必须一击即中,精准靶心。
(大明星问的一系列的问题,都指向一个目的,他想了解长月真实想法,对他是否有好的印象。
而这个目的背后展现的心理是,他愧疚,他自责,他想告诉自己不是自己造成的。
而这个心理就有了可乘之机,即他认为朋友的自杀和自己有关)这个弱点被分析出来,一击主导对话。
头头和他进入正式对话的第一句话是:你不会还在认为和你有关吧?
(我记错了的话,就是你对)3.合理化错误行为,安抚心态,从而让人失去判断、反省现状的能力。
(人正常的解决痛苦的过程:发出诉求--痛苦--思考痛苦来源--思考缓解或解决痛苦的方式--缓解或解决痛苦)xj头头直接给大明星提供了不痛苦的方式,让大明星不能做出调整,而逐渐接受头头的思考逻辑和方式,惊觉原来世上还有这么容易脱离痛苦的方式,洗脑第一步,这也是创造需求的过程。
(4)提供努力方向。
人在痛苦中最需要的不是快乐,而是“正确的方向、正确的答案”。
头头告诉他,要创造美好的远方,他虽然不懂,但是下意识地接受并有了朦胧的想象。
(5)给予正向反馈,主动提供见面机会。
给了他茶包,及时结束对话,安抚,并自然透露,有课可以来听。
以上的总结范围,主要是xj头头和大明星产生互动时的语言和动作。
不得不说这部剧里邪教头头的演员,演得很妙,这个人从出现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在猎杀了,大量的微表情与动作,在没有和征服对象产生互动的时候,就已经入侵了对方的潜意识。
我认为这部分也有分析的空间,等看得再多一点的时候,再来分析。
以上,仅是我看完第一集的思考和感受。
无意交流,仅作记录。
熬夜看完了大结局。
每个入教的人都是愿意逃避现实的。
正如结尾本生说的那样:你们需要神,所以我才是神。
当你们把爱和幸福都交到别人手里的时候,那爱和幸福就和你们没关系了。
詹明耀才是真正人间清醒好少年啊。
他似乎真的有读心术。
演员费慕琪,半边脸胎记的莲心,纪新的妈妈凯莉,三个孩子和哑巴老公的嘉美。
每个人都在生活里遇到困难,难以解决。
邪教的触手便伸向了他们。
一步步逃避现实,看似幸福,实则自欺欺人。
结尾真是又一个悬念。
是谁救了本生,绑架了费慕琪,又把他们送到没有燃油远离陆地的一艘船上。
那笔钱七千万美金最终进了谁的口袋?
是那些顶层设计者?
话说会有第二季的吧?
人在脆弱的时候总是相信那些他们愿意相信的。
如果怎么怎么样那该多好?
其实只是害怕承担失败的后果。
举个例子,害怕考到低分被同学嘲笑,就自我安慰如果不玩手机就会拿满分吧。
从而自暴自弃,有了一个不学习的理由,开始安心玩手机。
总是从外界找失败的理由,其实真正的失败早就从开始逃避那一刻便注定好了。
关于剧情本身没什么好讲的。
一部邪教发展史。
在这里更想探究一下邪教本身。
说白了就是利用人性的弱点设计,让他们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毕竟失败需要一个理由嘛。
“我失败不是我自己垃圾,是因为没有遇到本生老师这样的神。
遇到了本生老师,幸福和快乐就来了。
”勇敢和自强是战胜邪教的不二法宝。
待续。。。
夜已深,晚安
台湾最新推出的十二集连续剧《我愿意》,真实展露了一个叫幸福慈光动力会的邪教组织,剧中全面揭露并复原其组织内部结构与核心。
其中以推出各种级别课程为主,收取不同高额费用敛财方式或捐赠及发展下线会员等形式,而教主则被学员们奉为灵与神的化身,降临人间普度众生,被无条件拥护与爱戴。
在一次次上课后,不段被洗脑的会员越来越多,动力会愈发壮大,而入教人员则完全脱离自我社会身份,在迷失自我中,一切遵照教主的意图与指引,一步步迈向那个深隧看不到底的黑洞,甚至无法自拔!
剧中所展现的课程以幸福为主,以帮助人为乐,以成全抚慰自我为中心,期间加入打坐冥想、探险、亲近自然、唱歌、舞动、自我诉求、等以彼此关怀为核心……此场景足以打动屏幕前的你我,仿若向往般有种冲动加入其中,去抛弃眼前的烦忧与世俗……而随着剧情的进一步发展,教主身份被逐渐浮出水面,其丑陋嘴脸乃其所创立所教会的目的,才让人恍惚大悟,彻底醒悟,剧中洗脑式的口号和话语与当今网络上有太多相似处,让人不禁汗毛直竖!
如此敛财的模式与当下众多线下主题课程有太多相似处,甚至如出一辙。
而其成员来自与社会不同面,不泛高知占据多数,其中印象深刻的有一个离婚后老师,成为骨干,发展众多师生加入,最后竟然把自己儿子也拉入进来,而导致其暴力摧残下死亡,事件才逐一浮出水面,而引起警方展开调查,才揭露出更多不为人知的杀人、拘禁……犯罪行为,而所创立动力会与发生的一切只是想骗到更多更多的金钱……剧中最后教主的话让我印象深刻而引发深思……他说:“来到这里的人,不愿意自己动脑子,想到我这来寻求答案,是她们傻、笨、愚痴……我只是在成全她们”。
多么醍醐灌顶的话呀!
是呀!
生活里我们一直在向外寻求与寻找帮助,以为可以借用外力而让自己幸福,是多么的愚昧无知呀!
其实,能帮你的只有你自己呀!
有一天夜里我接到朋友的电话, 朋友说现在正在警察局 。
朋友他妈已经被邪教控制了好多年 ,才四五十岁的年纪 ,已经将近十年都没有工作过 。
他上大学的钱全都是以前自己存的或者他爸给的。
他妈每天都要去参加邪教活动, 还会拉教友一起讨论心得,甚至带教友回家吃饭。
在家里每天都要练功,吃饭前口中念念有词。
一旦朋友像纪新一样提出质疑 ,或者他们的因为生活中别的事情有口角 ,他妈就会把一切归咎为邪灵附体 。
那一天,他妈带了一个教友回家 ,试图给我同学驱邪,净化心灵…这一切发生的和这个影片里的东西一样魔幻,幸亏我同学报警及时 ,警察及时赶到。
现在同学已经脱离了家庭 ,他妈陷得太深了没法儿出来了。
后来我向同学了解过,他妈有过几段失败的婚姻 。
然后就陷入邪教不可自拔,他妈就是把婚姻失败带来的影响无限放大了, 明明他还有我同学这个孩子,学习很用功也不用他操心…这个影片拍的非常好 ,非常震撼 。
每一个被框进来的人都是碰到了不顺心的事情 ,然后他们觉得可以在幸福慈光动加会里面逃避现实 ,就获得了内心的平静。
实际上他们每个人面对的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 ,反而走向了无尽的深渊。
正是内心的软弱让他们一步步陷进去 ,本生最后一集说的很对,当一个人都不愿意自己做决定,把一切交给别人的时候,他的结局只有万劫不复。
每个人演技都很好,本生的表演撑起了整部影片。
他还画假睫毛,实在太拼了!
明明动力会的有的地方漏洞百出,但被框了的人就不愿意相信自己错了 ,也是很无语。
炎亚纶演技很惊喜,除了贡献美貌,也塑造了一个软弱且无脑的大明星。
这个角色给邪教忽悠的这么惨说明一个问题,不管人有钱没钱,处于社会的哪个层次,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都会因为自己的软弱上当 😂还是要保持清醒头脑,可能你觉得自己啥都没有,但你还有最后的价值——上当的肥羊
《华灯初上》《村里来了个暴走女外科》《我愿意》近几年的台剧肉眼可见地爆发,题材之广尺度之大,令人羡慕。
作为邪教这个禁忌题材,前几集几乎看不到邪教的证据,本生老师像超然物外的贤者指点迷津。
抓住消费者痛点,本生这个人对这一套了如指掌,“爱是原动力,爱是我和你”,用所谓的爱控制人,饮鸩止渴。
邪教和本生老师的罪恶,无需多言。
精神肉体双重控制下打造的世外桃源,是用天堂之花编织的地狱献礼,但是在小孩看来都那么离谱的教义和本生,却磁铁般吸引着那群人。
社会似乎从来都不是弱者的摇篮,在你粉身碎骨之后,还要有人套着面具再把你扔下深渊。
后半段崩坏般的原形毕露,什么爱什么幸福,终究只是在榨干剩余的价值,或是纯粹的玩弄与嘲笑。
我们习惯于把事情交给第三方,但把自己幸福和爱的权利都拱手相让,已经丧失了人最基本的主体性。
要坚强要理性,固然残忍又鸡汤,但不可否认这才是抗住困境的唯一良方,而不是成为另一个虚伪世界的宠物,天崩地裂却心甘情愿。
炎亚纶好像龟梨和也。。。
当你把心交给别人的时候就已经死了邪教 真的只是一个披着所谓信仰的诈骗集团 没有会人跟钱过不去不要当神的子民了 神也没有高贵到哪里去
注水太严重了
这个剧后来甚至对应上了去年台北一起真实的邪教杀人案,也是有明星信众被卷入
就他妈有病。炎亚纶开始还可以,后面在咆哮版马景涛和面带微笑小变态中间横跳,演技最佳本生,次之几个小演员。
16岁及以上人员每年看一遍,建议可以加入教科书。PS:XX书院是不是已经把这电视剧倒背如流了
剧本新颖,选角不行,炎亚纶没有演技,撑不起男一号这个角色,姚淳耀是这部剧的灵魂人物。动力会真的是打着心灵鸡汤的邪教诈骗集团!核心要义就是:“冷漠是一把小刀,一刀一刀好像伤口很小,也会杀死人,没有爱我们凭什么活下去?”在将自己的信念建立在他人身上,像一个思想上的寄生虫时,爱就是诅咒自己的脏话,更是诅咒别人的脏话。你们想让我成为神,所以我成为了神。不管人有钱没钱,处于社会的哪个层次,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都会因为自己的软弱上当。
装神弄鬼,故弄玄虚……台湾不是搞诈骗搞得风生水起么?怎么拍个传销骗局就不会了呢?
学生孩子们最可怜,家人不懂自己,一个个互相失去了最好的朋友。大人们活该
看到第六集 看不下去了
题材敏感,剧本扎实,偏群像戏的视角,每个人物都诠释着众生皆苦,对信仰与爱的解读方式处理大胆,姚淳耀表演有说服力,炎亚纶很惊喜。
台剧yyds
真的好好看~看了两集欲罢不能好期待教主和男主的戏份~
衝著華語第一cult劇噱頭和姚淳耀來看,倍速堅持才能看完。炎亞綸幾乎沒有演技,但可能沒有演技才符合他的愛豆人設。整部劇的角色中編劇處理最不夠的就是姚淳耀這個頭子,我想看到的是一個通曉操縱人心和經營之道的頭子是如何養成的,而不是輕易的把他歸咎為父親從小的教唆原生家庭的不幸,這太敷衍了。主角的設定不能讓觀眾信服導致整部劇的劇情設計看上去都是懸浮的,雖然有那些我們在新聞上看到過的騙局出現:區塊鏈、利用電影洗💰、直播賣課、水晶寶石⋯⋯但說辭還是太浮誇了。明明其實靈修課之類的騙局離普通人生活還是挺近的。不能為噱頭而噱頭拍劇(也沒多cult⋯
"PUA"就是吹牛逼、敛财、和想操。"我愿意"就是缺逼、想要、和别戴套。"祝我幸福"
不是很好看
属于是一场戏好一场戏差的情况,核心问题在于类型与文本不搭。开头流量明星和邪教教主平剪蛮有意思,然后又来到“女心理师”给学生冥想,加上每个人可能之前多多少少都觉得自己学校的心理老师是个神棍这一点,一上来的范起的还挺好。但是邪教内部宣讲,传教,吸纳新人这些细节一展开就坍塌了,身份设定有时候比强人设还需要精湛的文本夯实,但是这部戏里教主叨逼叨的所有话,都是极水无比且毫无吸引力的,让整个教派的建立极不可信,甚至单场戏的说服力和洗脑感还不如天才枪手富二代那场演讲。并且重点铺陈的吸纳炎亚纶的过程看似环环相扣,实则到了最后一步就是囫囵吞枣过去了。关键女心理师有时神似海清,儿子神似陈赫,女检察官神似蔡英文,邪教头子又像法老,加以无比奇葩的配乐(海葬的时候头目跟炎亚纶简直像gay片)简直让人疯狂出戏。
清醒是美德
怪物會在你低谷時趁虛而入
真的很恶心,看了几集就看不下去。看着被洗脑的那些人,我就想起《周处除三害》和《天注定》这些人就应该来一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