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视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得了金奖,编剧王宛平激动得获奖感言都说得战战巍巍这部戏相比起同时期聒噪婆妈的生活剧,基调更沉重深刻,制作更细致精良。
也许编剧和导演都意识到在甚嚣尘上、娱乐至尊的当今,这部剧的深刻会变成一种劣势,沉重反显得压抑,所以特地选择了陆毅这样具有偶像气质的演员来缓解这种与盛行之风格格不入的感觉。
但即便如此,这部戏关注的人仍不多,在豆瓣这样的平台评分也不算高。
好在这次电视节的评委给了这部戏的主创和喜欢这部戏的观众一个大大的欣慰。
剧中人物性格挖掘得多面且棱角分明,程真真的热情阳光和黎妮的单纯执拗我都很喜欢,但最让人动容和惋惜的还是曾小娅,她爱得那么深沉,深沉到从被放弃到自暴自弃。
好友说曾小娅的悲剧一大部分是她自己的原因,这话我同意,黎阳的离开确实让她备受打击,但是她不该因此一辈子不能释怀,而且“不甘心”的方式不是让自己过得更好,而是带着自我放弃的得过且过。
一方面哀其不幸,不忍心对她有苛刻的要求,一方面又怒其不争,不希望看到她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任。
其实人总会得到你想要的,只是你得到的会跟你想象的有差别。
是我们的内心牵引我们做出了一个又一个重要的决定,最后选择了你想要的。
但我们有限的认知又无法准确揣摩这个充满未知的世界,当你想要的也附带一些你不愿意接受的属性,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感叹生活欺骗了我们。
曾小娅想要黎阳的爱,即使黎阳离开了她,她仍然是他一生的挚爱;程真真想嫁给黎阳,虽然刚开始黎阳别有用心,但后来他是真心想跟真真共度一生;黎妮想嫁给浪漫的白马王子,她的美梦成真了,但是不曾想那个人结过婚还有孩子。
这部戏的导演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也要用相信的态度继续热爱它”。
不是自欺欺人,而是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从来都没有追一部大陆剧追的那么紧,每天上班不管多忙,总是要高效地把手头工作做完,为的就是早点下班看假如。
各资深老演员,不留痕迹地将各种家庭与婚姻问题,鲜血淋淋地摆在我们的面前,仿佛就是一位老人轻轻的讲述隔壁邻居黎大爷家的往事。
每个角色都深入人心,让我都能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一个原型。
入赘、姐弟恋、隐婚各种现实的问题,情节一点都不牵强、不矫揉造作。
关于程真真程真真的角色确实招人喜欢,敢爱敢恨、咋咋呼呼,为了爱情不顾一切,什么门第、金钱都不在乎。
这股“二”劲儿源于她从小优越的环境,她有她不在乎的理由,因为她什么都不缺。
表面上黎阳跟她门不当户不对,其实单拿出来,黎阳已经够优秀。
结果不是两个人的事,由于各种家庭原因,黎阳更爱他的事业,加上有小娅这么个青梅竹马存在。
不管真真有多爱,也经不住这般消磨。
他们俩的婚姻验证了一个道理,女人天生好妒,婚姻中容不得第三者,所以只有曾小娅去世之后才能破镜重圆。
关于黎妮 她是一个大度的女人,是有多深爱才会大度到如此地步,丈夫隐婚也会原谅,毫无怨言细心照顾继女,心甘情愿地在家当家庭主妇。
女人永远都是弱势群体。
关于曾小娅曾小娅是一个非常令人心疼的角色,看着自己心爱的男人另娶她人,嫁了自己不爱的人。
被无辜地误会成第三者,想安静地过自己的生活,却总被牵扯进纷纷扰扰当中。
只有她了解黎阳,只有她最能包容黎阳,虽然被抛弃,但是还是能原谅。
关于柳凤悲情角色,感觉她的一生坎坷不平,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终于嫁给黎山以为要柳暗花明过上好日子,但幸福是短暂的,各种不幸发生,终究要日日为柴米油盐发愁。
但是还好,她是一个乐观的人,生活给她什么灾难,她都能勇敢地走下去剧情起起伏伏,但终究还是以圆满的结局收场,名利、金钱、门当户对的观念都放下,那种爱情和婚姻才会纯粹。
非常喜欢程真真和黎阳在山村小学那深情的拥抱,还有黎阳从头至尾从来没有过的轻松的笑容。
演员们很赞,编剧很赞,热力推荐~~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哭泣,快乐的日子将会到来。
真的吗?
可能是真的。
剧中那三份爱情,那北京胡同大杂院里黎家的喜怒哀乐与爱恨情仇。
黎阳,程真真。
一个家境贫寒,一个高干富贵。
婚姻,你情我愿的事。
男的为前途“攀高枝”,放弃爱情,女的为爱情脱离自我,委屈求爱。
还好,他并没有因此寥寥了一生,执着且坚定的凭借自己的努力,开始奋斗,在这个高台起跳。
其他的两个黎家姐弟,黎妮,黎山。
在面对着上帝抛下的黑暗,在生活的抗争中依旧躲不过那伤痕累累,可是他们也追逐着光明,从未放弃。
黎妮选择了向东海,也注定要与方玫和北北抗争,虽然几欲沦为北北的“保姆”,但真心换亲心,她的善良与温柔,感化周围的一切。
黎山却一路叛逆着与生活抗争,选择柳芳后备受各种煎熬,却凭借自己的>勇气,一一击败来自生活的打压,终于从生活和事业上,都开启了新的篇章。
他们,不都迎来了自己的“快乐日子”吗?
假如被生活欺骗了,该怎么办。
生活本该就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会遇到风风雨雨,这才是现实,但结果往往只有两种,要么被击垮,要么成为强者。
不只是诗歌,剧里也给我们解开了这“欺骗”之谜, 怀着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用什么去还击,是青春?
是婚姻?
是名利?
还是生命?
每一个人都被骗过,骗了就骗了,韩真真选择抑郁,曾小雅至死不甘,黎妮却憋屈地当了10几年后妈还是寸步不离。
以一天5集的速度迅速看完这部电视剧,发现最喜欢吴越,虽然年近40总能驾驭这样单纯善良又坚韧的角色,眼神里的纯粹不是靠演技就能表现出来的,PS:耿乐怎么那么帅呢!!!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个结尾不高级 有点儿为了团圆而编成个happy ending的感觉 还经不起推敲 就说程真真这样的高干子弟连个北京胡同的大杂院都住不了怎么可能跑去老少边穷地区支教定居??
我要是编剧就这么写这个结尾:黎阳和程真真最后还是离婚了 这段婚姻黎阳是真的想维持下去 但程真真在婚姻中要的是爱而不是责任 曾小娅也带着怨恨而死 黎阳身边再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不管是理解他的还是不理解他的) 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自己一直追求的事业理想上 但还是有没逃开九十年代后期企业改制的大潮 导致大量工人下岗企业陷入困境...最后还是那个深沉的画外音不急不缓的道来:“此刻的黎阳在街上漫无目的的走着 不知不觉的就走到了那个当初他非常厌弃 认为自己投胎生错了地方的大杂院的门口 他看到了自己的姐姐和弟弟两家人都过着令今天的他羡慕的平凡生活 没有怀才不遇的惆怅 没有永失我爱的痛苦...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
是因为当初为了自己的前途辜负了曾小娅?
还是后来为了证明自己不是靠着裙带关系走上仕途而放弃了大机关的工作 白手起家当起了企业家?
还是自己一开始的那些不切实际的追求原本就是错的?
他其实就应该和在一个胡同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曾小娅结婚踏踏实实的当一个街道办事处的基层小干部 当个名副其实的胡同王子 而不是拼命去追求那 些不切实际的事业理想... 此刻的黎阳怎么想也理不出个头绪来 他不知道到底是生活欺骗了自己 还是自己欺骗了自己?
...”最后还可以再引用普希金的那首同名诗: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 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 很少追看国内的电视剧 但这部剧一直看下来了 不管里面有多少的穿帮镜头 不合逻辑的剧情 但仍然值得一看!
看了前9集觉得特好看,陆毅的长相演被高干女儿看上的凤凰男真的特别有说服力,就像永不瞑目的肖童一样,我真的能理解为啥女孩会为他疯狂。
而且他也很适合这类有缺陷的角色,演完美的角色如侯亮平反而不如这类角色出彩。
我以为自己将会看到一部男主如何在体制内凭借自己的情商和能力上升的教科书,以为将又是一部被我忽略了的佳作。
直到我看到第9集左右吧,黎阳婚后第一天上班和局长见面,局长问起黎阳自己送的书法作品怎么样,黎阳说岳父对局长送的礼物非常满意,自己也亲手将之送给岳父,感叹此人情商之高,前途不可限量,忽然黎阳又转头来一句,大意是说局长对书法的理解不够深,让局长顿时僵住,我就开始觉得这人矛盾至极,感觉剧情走向不会如我所想了。
明明已经为了自己的前途放弃了自己的爱情,明明在婚礼上不让自己父母坐主桌,免得挨着领导,明明听到自己小舅子的朋友议论自己吃软饭也能忍气吞声,想着此人应该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而且此前还想着如何讨好自己的岳母,情商一定不低,结果他却突然在和领导交往时犯此种错误,心里隐隐觉得不妙。
果然上豆瓣看评论,后面的他竟然成了体制内情商低,为人迂腐的样本,情商高的高光给了另外一个人。
我是无论如何想不到凭前面几集他在父母、岳父母面前的表现他会是一个多么迂腐的人,特别是还一直刻画真真妈妈觉得他太聪明了,看不透他,说他聪明如斯,第二次去高官岳父家已经做到比以前游刃有余,如果人物人设后面和前面一致,他应该是很快能适应体制内游戏规则,顶多自尊心强,不至于情商低,突然嘴瓢,说这种不该说的话,犯了职场忌讳,看评论说后面犯的这类错误更多。
突然就不想看了。
一开始只是在地铁上打发时间看起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后来在班车里忍着晕车的难受也会继续看这个四十集的电视剧,后来临睡前也都是捧着电脑陷入里面的各种纠葛。
很久没有为一个什么东西主动写点什么,工作非常非常忙,生活特别特别累,但仍然愿意寻找和等待这样的作品,能深深打动我,那么我便觉得所有一切什么都很值得。
海岩、六六、王海鸰、毕淑敏、流潋紫,之前我都是看小说的,这次我开始熟悉了编剧王宛平。
黎阳、曾小娅、程真真、黎妮、山子、柳凤、陆长会、向北北、向东海,这一个个的名字代表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有的贫穷、有的富贵,他们属于社会的各个阶层。
他们幸福吗?
不,他们每个人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痛苦,所以电视剧起名叫《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可是,他们又是幸福的,因为这就是生活。
生活从来不是因为结局的完满而幸福,过程本身已经诠释了生活的意义。
黎阳和小娅是青梅竹马的恋人,一起长大,一起上小学、中学,他们在一个胡同里面被所有的人认可并祝福。
黎阳帅气有才华,小娅美丽温柔。
可是命运弄人,黎阳从人民大学全优毕业后阴差阳错分配到了街道办事处,一直爱慕他的高干子女程真真悄悄利用爸爸的关系给黎阳调动了工作,到了中央大机关,还给他要来了去国外进修的机会。
程真真爱黎阳,她顶着全家的反对追求胡同王子黎阳。
黎阳软弱了,在命运面前,他深深渴望着成功,他甚至用贫贱夫妻百事哀来麻痹自己,他以为和真真结婚是通往自己的梦想成功的捷径。
可是很多年后,经历了风风雨雨,才真的明白老岳父当时说的捷径往往是最远的路。
他很多年他都在为甩掉吃软饭的小人这样的帽子在努力,他看到了农民出身的同学几年后的发展还超过了自己,他最终不得不下到最基层重新做出个样子。
有些机会看起来像是个陷阱,有些陷阱看起来像是个机会。
每一个十字路口,每一个选择的难关,我们该何去何从呢?
深夜,于北京看不到星星的夜里,我们跳动的红色的心是不安的又是淡泊的。
生活欺骗了曾小娅,她爱了那么多年的恋人成了别人的丈夫。
生活欺骗了程真真,她那么爱的丈夫,永远都没有办法真正爱上她。
生活欺骗了黎阳,他从一开始就丢了最最宝贵的东西。
生活欺骗了黎妮,那个给她最美的爱情和婚礼的飞行员机长曾经结过婚还有个五岁的女儿向北北。
生活欺骗了向东海,他的初恋妻子方玫抛弃他找了一个又一个有钱人。
生活欺骗了方玫,那些有钱人和那些钱没有给她想要的幸福。
曾小娅是黎阳的女神。
女神不仅仅是漂亮,更重要的是奉献、是大度,她爱黎阳所以愿意黎阳最好的生活,她以为她这么做是成全了他。
胡雅莹是黎阳的夏娃,她热情、开放、美丽,像极了张爱玲笔下的红玫瑰。
黎阳呵,他既没有娶他的白玫瑰,也没福气拥有红玫瑰,他的妻子是部长的女儿程真真。
程真真爱黎阳,可是她不像小娅那样可以完全不顾自己的需要来奉献,也不像胡雅莹那样热烈奔放地只顾着表达自己的爱。
胡雅莹的电话是这样的,她不需黎阳的回答,她可以嘤嘤撒娇地诉说自己的思念,说完就挂了电话,留下黎阳在那头拿着话筒久久回味。
换做真真,那便一定要黎阳说自己爱她。
很小很小的时候,我曾经有一次去一个长辈家里,看到一本书,翻看的时候发现有一页是由于经常翻看而很容易找到。
有一句特别标记的话,不知道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我一直能够记得,“妻如玉,女如花”。
那时候我大概也就刚刚上小学,刚能识字读文章的样子。
在那幼小单纯的女孩子心里,便深深种下了。
妻子就应当如玉一般的温婉、高洁,女儿最好生得花朵般可爱。
爱情是什么呢,真正爱一个人到底需不需要另一个的回应呢?
也许有些爱情真的是一个人的,陆长会说他上大学的时候单恋程真真,甚至偷偷跟踪她,想着如果她遇到什么危险他一定立即冲上去保护她。
陆长会说他常常幻想自己为真真献出生命,他的爱在一个人的苦苦思恋中越来越浓,成了永远的回忆,真真是他永远的公主。
公主是不能碰的,所以当真真抱他的时候,他强硬地拒绝了,他更愿意真真是一个永远的梦。
长大之后,渐渐不再用好人坏人去评价人。
自己的人生经历到哪里,所看所想也就到哪层。
同一个电视剧不同的人去看,必然是不一样的。
我想,与其说生活欺骗了谁,不如说生活就是生活,他只是渐渐对我们展现了真面目。
从前,只是我们不理解生活,他没有欺骗,他只是深刻。
而这样的经历本身,就是幸福本身,哪怕再成功的人,如果说能够让他回到童年,他一定愿意用自己的所有一切交换。
追了二十天,总算看完了四十集的国产电视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同于看完电影写影评,漫长的电视剧很难用简短的文字篇幅评价。
于是就像是和朋友去饭馆吃完一顿饭摸摸嘴说句味道不错一般,简单说几句话,算作剧评。
这部电视剧虎头蛇尾,开头特别好,前十集简直了,国产电视剧的精品。
干脆利落的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情感状况描述的清清楚楚,大环境真实自然,故事有理有据,人物有张有弛,思想贴切激烈,剧情蜿蜒起伏……陆毅、秦海璐、郭京飞、吴越、耿乐等等,演员的表演一个比一个精彩。
事实上整部电视剧下来演员的表演都是没有问题的,导演在镜头上也很是考究,丝毫没有拖沓。
可惜的只是故事,在十几集以后,剧情方面狗血初露端倪,随后剧情不断变化,狗血愈甚,至结尾后十集简直不忍直视。
贯穿了不合乎逻辑不合乎常识的跳脱情节。
让我这种逻辑控恨不得对着制作人破口大骂。
秉着善始善终的态度,我坚持看完。
最后两集已经是快进的节奏,昨天夜里十一点多关掉手机的时候对着窗外漆黑的夜我深深的叹息,以习惯性装逼的忧国忧民姿态,对中国电视剧观众报以深深的哀悼。
那会儿的心态我自己仿佛就是没落的李煜,对残破江山充满了有心无力。
其实就我这点儿本事,指点山河多少有些大言不惭,于是赶紧照了照镜子写了篇自我检讨的文字,然后才昏昏睡去。
冷静下来我明白这并不是编剧的错,也不是导演的问题,甚至都很难去怪罪制作人。
当然如果必须要找责任人,制作人肯定是第一个。
其后就是那一群钱多人傻的投资者。
他们用无知的脑袋指挥着鱼肉乡里的嘴巴叫嚷着电视剧要有色情、要有冲突、要敢脱敢露、要做别人从来没有做过的……等等。
管他什么逻辑,管他什么道理,挣钱,我要挣钱。
当然作为商人挣钱是没有错的,可是挣钱分要脸和不要脸,现在中国影视方面的制作人,不要脸的得有一半吧。
不吐槽这些了,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问题,三言两语概括的了,又于事无补。
市场自有市场的机制,长久的看,总有一天这些问题会解决的。
说下我个人的一些看法:这部电视剧要是就做二十集,必然会做成精品。
编剧王宛平老师的实力有目共睹;这部电视剧要是只讲八十年代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感情状态和改革开放后两种状态的对比,讲述人性变化的过程,应该会更加深入人心,尽管人性的复杂在影视作品里很难深入刻画,并且真实的刻画可能并不讨喜;片名叫《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也觉得并不妥当,这样子一个指示性明显的名字会影响观众对剧情的认识,甚至会误导剧情的发展,何况中国电视剧结尾永远走大团圆路线,像《潜伏》那样的作品,昙花一现。
喜欢剧中黎阳的父亲,贫困但正直,追求做人的原则,但人生又充满了对社会的无力;喜欢前面的黎山,孤独、刚烈、坚持,后面将其刻画的过于无能,个人认为不太和逻辑;喜欢前期的程真真,对爱不管不顾,始终如一,后面将其刻画为落寞女人,尽管这点儿是生活的可能性之一,可是仍然觉得过于残忍;喜欢黎妮,天真浪漫,单纯可爱,不过会心疼她的“傻”,这点儿有利有弊,真实生活中不乏这类女孩儿,期望以后自己能遇见一个;不喜欢黎阳和向东海,自私、软弱、无能,尽管能理解他们,但讨厌他们。
早上出门天气阴沉,顺手拿了一把伞,进而联想,下雨天有雨伞,要是天上下狗血呢?
尽管知道生活中不可能下狗血,可这充满了狗血影视作品的现实生活,保不齐哪天真就狗血如洪水泛滥,淋你一头将你的生活冲的七零八落。
所以假如真的生活欺骗了你,你就赶紧变聪明一些吧。
2013年第一轮首播时就格外喜欢,中途看过这么多电视,但一想起它还是能回忆起电视的画面,或是阳光洒向绿茵或是女主裙舞飞扬的笑脸,画面很美。
但更主要还是女主角真真的性格和自己很像,所以一切大家觉得不合理和不完美的剧情,我都能理解。
像女主真真一样,我也是家境比较优越却爱上过一个算是家庭悬殊的内向沉默的男孩。
越是敢爱敢恨的女生真的爱了,越是可以把自己放的很低,直到低到尘埃里。
多少次她都会主动求和,主动给黎阳台阶,主动找他,笑嘻嘻大咧咧的当什么都没放在心上,其实她什么都懂,什么都明白,只是太喜欢了,因为喜欢所以不想失去,也害怕失去。
直到真真怀疑这份爱还能不能维持和到底自己被没被爱过的时候,我也跟着一起伤心,这样的性格,这样的付出,真的能换来平等的爱吗?
所以我又重新在网上看视频,寻找他们所有美好的剧情,来证明黎阳也是爱的。
我记得一次,黎阳和真真一起在办公室依偎在办公桌睡觉时,早上黎阳先睡醒,独自看真真时的眼神,幸福和充满爱意的,这样就够了。
所有的委屈,所有的隐忍,所有的大咧咧不在意,只为你的眼神充满爱意。
爱上一个这样不会表达,又不想让你觉得是讨好的男生时,我们总是会爱着爱着便要怀疑,我们被爱过吗?
好在电视里真真是真的被爱过的。
我认为。
我想替她说 谢谢你在我爱你的时候你也爱我。
故事情节是围绕一个普通的北京工人家庭展开。
三个子女各有优点也各有问题,总之磕磕绊绊随着时代大流影响着从八十年代走到九十年代。
大女儿是舞蹈演员,后来去少年宫教小孩,丈夫是离异带女儿的机长。
二儿子是人民大学经济学的学生,有才华,靠着妻子的家世在部委有个一官半职。
小儿子是小混混,没有文化,爱打架,曾在街道工厂后来被开除自己找生活。
导演实质想通过三人的婚姻家庭关系来展现中国社会的发展。
做的还不错,至少几个点都讨论到了。
说一说自己印象很深的几个。
1.户口问题。
孩子的户口随母亲,尤其是城乡户口更是这样。
想进一步了解这个政策是怎么确定下来的,当时是出于什么样的考量。
从后续来看,这必然造成城乡女性不同的婚嫁条件,除此之外呢?
2.分配工作。
这一政策在1950年正式确定,是计划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连续不断的政治运动和官僚体系必然的寻租,有条件的任人唯亲在中国变得十分流行。
这和苏联的特权阶层还有很大的区别,当时本科老师说的应该是错的。
涉及到的相关问题是政治和社会资源的分配。
3.政治晋升。
关于黎阳的晋升是剧中一条重要线索,黎阳和妻子家庭的关系也主要围绕这个展开。
其中最高潮的部分就是黎阳和地方上来的干部陆长会PK,最后被陆长会PK掉,他为此甚是不惜直接要求岳父为他打电话,足以证明他非常在乎这次升迁。
毕竟在部委,可能从处级到局级确实是一个大跨越,就像地方科级到处级一样。
此次的政治任命更是展示了部委的非正式组织结构的复杂性。
邵部长代表着从地方上来的干部,他必然带着自己的亲信,如果他的进京是有信心的,他必然要提拔好几个心腹。
但是如果他进京诚惶诚恐,而且如果是从重点地方进来只是到部委,可能就不是这样了。
陆长会抓住了这个机会。
这个涉及到政治晋升和组织人事。
4.挂职。
去哪里挂职直接关系到未来仕途。
现在有不成文的规定,去示范性的地方挂职,就是要提拔了。
这就把挂职本末倒置了。
具体情况没有了解,所以只先记下来。
整个电视剧标题不够准确,围绕剧情来看应该叫黎家的三个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孩子。
Bug百出,人生百态
能别老拿正能量这事儿包装苦大仇深么
告诫不要试图捷径而达,要坦坦荡荡去追求。从这一步到另一步,与结果无关,与感觉无关,而是每一步的过程。
典中典之「结束了黑暗的十年动乱」
作死拧巴又洒狗血的剧情 奇怪的三观
这是什么狗血玩意。。
以前没觉得秦海璐怎么样,这戏里是真不好看啊……陆毅从头到尾一张脸看的烦死了`_>`。
23集之前还挺好,能给四星。演员演技在线。很喜欢当初的真真,天真烂漫眼里只有爱的人。真真从商之后就只看剧情简介了,金钱真的能改变很多东西。不喜欢大姐那一对,把放浪前妻的拖油瓶惯得无法无天,要我揍她几万回了。整个剧看完还是觉得,门当户对是有道理的。不在一个层面的人想要圆满,实在太坎坷了。爱情的最初,总有一方是心满意足,热情满满的;爱情的最后,不是换人了,就是换了一颗心。忍耐跟习惯罢了。。大人的世界真可怕。
我喜欢真实的残酷 不喜欢结局 残忍才是真实
"她是你心目中的女神,另一个她是你的梦中夏娃,那我呢 我到底是你的什么呢。"真棒,剧情停在这里才不算是欺骗我。
前半部分非常不错,后面有些拖沓
陆毅作为演员怎么都比佟大为这样的强多了吧。和秦海璐搭得不错,就是秦这么多年过来开始见老了。感觉这剧比两年前的《老马家的幸福往事》实诚多了。一些对白还挺有道理
虐心的门第观念。。
在大连的酒店里看的B站解说……就这扯淡的剧情也能有7.6分,怒减一颗星聊表心意
家庭伦理剧
情节拖沓,拼凑痕迹过于明显。秦海璐演技不是盖的
官场男人故事
人们总以为是生活欺骗了我们,又其实是我们根本就不懂生活时就必须做出对于生活的选择呢,那么,无论怎么选择人的初心还是决定着生活的走向与你要去的地方。
上帝给了他10年的时间 让他在错误的路上走地很远 走到悔悟 可大部分的人生没有那么幸运 能在10年错误的路上 依然有人在终点等待
我很喜欢就是不喜欢陆毅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