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看港片,没想到,已经没落成这样子了。
名字很大气,在今年的贺岁片里面,应该属于一种清流,加上刘青云、张家辉、袁咏仪、方中信等一干实力明星的联手,按理说,应该很容易脱颖而出呀,可是,很遗憾,票房惨淡,虽说票房不是唯一指标,亲自跑到影院去看,竟然有昏昏欲睡之感,真的很可惜呀。
故事的梗概,大致是说:廉政公署在处理一桩走私香烟案例的过程中,重要也是唯一的证人竟然很轻易的溜走了,在案件延期一周后,在这一周里面,围绕证人而发生的故事。
看完发现,电影拍摄的竟然平淡无奇,全程观影,没有发现高潮和悬疑点,可以说有的只是槽点,不知道具体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证人在廉政公署的两位人员的照料下,从容的酒店到机场乘坐航班,几个小时的时间里,竟然失控,毫无作为,只能等着证人到达澳洲。
全程失控。
在回忆与案件材料再次收集中,通过造假的方式,轻易的就把第二被告拿下了,太轻松,难道不考虑有诈吗?
在发现第一被告的家属后,也是慢人一步,呃,不像精英社会的做派呀。
原来,卧底了那么久?
两位大学同学,一直的好友,一位进入了廉政公署,从职员晋升到主任,案件的负责人,职务应该不算太低;一位进入了企业,发展成为合伙人,看样子最少也是十大几年的光景。
这么长的时间,做卧底?
此外,好像共同的同学,还有在廉政公署工作的,怀疑精神去哪里了?
最后的结局很搞笑,一路长大的小伙伴,竟然就是被利用的?
哎,一声叹息。
喜欢港片 这部一般 看了几篇影评 基本的细节也都留意到了 只是把钱捐给医院 让我理解不了 看到jack hui活着不意外 总体感觉很平 没有太多的惊喜或者wow的元素 喜欢张家辉 袁咏仪演技在线 林嘉欣让人惊喜 影片里年轻的张和刘让我震惊😢 不知道后来的U盘咋样了 刘有没有丢掉工作 总感觉文仔应该还有更精彩的戏份 有点遗憾
买了万达vip166的电影票 大年初一 早上十点进去看 终于享受到包场的滋味了 电影情节有点慢 主演很不错 可惜袁咏仪居然只出场十几分钟 不过还是很棒的 结尾大老虎没打到 听说还有续集 张家辉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死了 如果没有续集应该是死了 这片子真的有点烧脑子 数学不好可能看着有点累 我前面看了有点点懵 不过悬念情节还是很不错的 本来觉得前面有点拖沓 收尾太急 但是想想如果有续集 那么无外乎是一本前传的量 总之 还是很不错的
没有人的VIP 好开心!
大年初一的排片里廉政风云在一众合家欢贺岁电影里显得与众不同。
曾经炮制出无间道经典的麦兆辉再次出手,加持刘青云、张家辉、林嘉欣等一众演技大咖,借着打老虎的形势东风,来势汹汹。
结果证明,少了庄文强的麦兆辉似乎少了格局和灵气。
虎头蛇尾的故事和拖沓的节奏,影帝们一如既往的演技也无法拯救。
这可以理解为一个“无双”故事的反贪版。
可以看出导演野心很大,一开场便交代了包含证人张家辉、廉政公署刘青云、走私集团及其背后的大老虎等多条线索。
随着张家辉出逃、林嘉欣赴命寻其回国、刘青云远程指挥并同时深入其他被告,多条线索逐渐交织在一起,也从中生发出多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张家辉的立场与究竟是何?
其出逃是有意还是被动?
大老虎与廉署是否有关联?
故事到这里,还是立得住的,节奏也还是有序的。
但随后导演将紧凑的案情中加入了各种爱情和家庭戏码,似乎想通过多维度叙事丰富人物形象。
但可惜的是这些戏码并不切题,在推动剧情和解释人物动机上都不甚有用;而多线叙事后人物的增加让导演顾此失彼,节奏陷入拖沓和混乱,让观众陷入一种按下葫芦起了瓢的confusion中。
经过了80分钟略显沉闷和节奏混乱后,最最没想到的是,导演只用最后的十几分钟草草完成了人物的反转和“高潮”。
或许张家辉的反转是情理之外意料之中的结果,但期间少了起承转合的解密过程,使这个结果吞下去有一种囫囵吞枣的生涩感,少了反转剧应有的那个“wow”moment。
而如果说前面沉闷的多线叙事是一种“草蛇灰线 伏笔千里”的处理方式,那这些伏笔却在结尾突然被粗暴的打了个结。
大老虎是如何锁定的?
廉政公署里的内鬼究竟是谁?
要么是粗暴的塞给你一个结果,要么是语焉不详,起码在字幕出现的一刻,荧幕前的我是一脸懵逼的。
这给我的感觉好像是一个导演报着特别大的野心,布局一个宏大的故事,但拍着拍着失去了底气和对故事的掌控,只好仓促给了个结尾,把所有为什么粗暴地塞给“且听下一部分解”。
港片的辉煌时刻仍停留在上世纪80 90年代,群星辈出各成一派,形成了包含警匪片、枪战片、喜剧片等在内的类型片体系,和成熟的商业电影制作工业。
现在大家都说“港片已死”,我没有那么悲观,但肉眼可见的是近年来除了“寒战”系列的小高潮以外,确已鲜见具有讨论价值的优秀港片。
演员的青黄不接是一个问题,如今活跃在荧幕上的仍是60 70年代的一票影帝们;但可能更重要的在于缺乏好的故事,和潜心讲故事的方法。
在曾经的辉煌年代,香港是不可取代的全球金融中心,是大陆仰望的购物天堂,而港片则是香港文化输出的重要工具。
不论是紧凑对抗的警匪片,还是无厘头的周氏喜剧,其本质都是通过深刻精准的观察来传递港人的社会状态和生存方式;但随着新经济格局的建立,香港回归,金融中心地位的没落,大陆力量的崛起,港人似乎陷入了一种“身份焦虑”,而这种焦虑也直接体现在了香港电影的创作中。
香港电影尝试通过“合拍片”的方式打开大陆市场,重振港片辉煌,却时常失手,出现水土不服。
而相反的,那些没那么大野心的小众港片,比如“桃姐“,比如“踏血寻梅”,比如“一念无明”,却通过对如今香港社会问题、市民生活的深切观察和细致思考,拍出了特色,获得了认同。
或许,香港电影人目前需要的,不是背着“重振港片”的包袱去谋划下一个无间道的大格局,而是潜下心去,以初学者的态度重新审视如今的香港社会,用好的结构、好的节奏去讲好一个真正的香港故事。
最后,表白男神张家辉,希望男神脱离烂片苦海,早日再接神级剧本吧,哈哈。
个人公众号:35mm小酒馆
长按我关注一下又不会怀孕的啦!
看完电影来梳理一下思路,如果有说的不对的欢迎批评指正!
part 1许植尧究竟是个怎样的人1.许的职业:某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年薪千万。
2.许的家庭:和江雪儿(Shirley)说女儿死亡妻子离开,但事实证明这只是为了博取江的同情让其放下戒备,许其实家庭很幸福美满。
3.许的成长经历:先天性心脏病,在医院认识了King等小伙伴并立下了长大后赚很多钱捐给医院的诺言。
大学时没能考上廉政公署,去考了会计师。
4.个人认为许的动机及手法:1)根据投案寻求保护的陈超群的描述,老板和会计师早就知道走私香烟的事情并且互相勾结。
许自己也说会计不只是计算更是做账,可以让企业少交税更易于上市。
所以,许应该是参与了走私香烟的事务中(比如帮助企业做账、把货币投入股票市场进行洗钱和贿赂等)并获得了相应收入(这也可以解释他年薪千万)2)许内心应该还是偏正义一些,他对于廉政公署也有一定的情结(大三时是他主动问king考不考廉政公署,最后没考上也有点失落)。
这也是他看不下去烟草公司的贿赂行为从而把消息泄露给king的原因。
3)接下来最妙的,就是许如何惩治罪恶并且全身而退。
第一步,把烟草公司的走私和贿赂行径透露给king引起其关注,并默认自己成为卧底。
第二步,暗中搜集资料,待时机成熟后向廉政公署举报。
第三步,提前买好机票等飞往澳洲,避免出庭作证给自己带来危险。
第四步,在澳洲呆一段时间而不回国,但会向廉政公署有意无意透露一些信息,推动其调查。
(比如临走前交给king的优盘,告诉shirley往股票市场调查,故意让她看到随行的两个人,告诉她理达公司证券交易的用户名和密码)第五步,待廉政公署调查的差不多时同意回国,同时透露自己的卧底身份,倒逼king引咎辞职和案件的撤销。
(一方面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即自己不用作证,同时当这么多证据出现时案件已达到一定影响力,不容易被压下去)第六步,预料到大老虎要杀自己灭口所以找替身。
(有一幕好像是许在车里问人:教你的滑雪方法都学会了吗,那应该就是替身。
那这个替身是谁呢,应该就是king口中“快要死的”儿时玩伴叶永强)
part 2 大老虎和利益集团究竟是怎么运行的首先,理达公司只是下线,背后是华南烟草。
理达公司把不征税的本该出口的烟草内销至香港黑市以赚取高额利润,同时买通海关获得其巡逻时间表以躲避检查。
之后,理达通过其旗下的投资公司把营业收入转入股票市场,通过买卖股票、期货等金融产品的方式让海关负责人获得百分之五的利益。
这样理达看似是在股票市场投资亏损了,但实际却达到了贿赂的效果。
之后东窗事发,理达及其利益集团一方面转移并控制了陈超群一家,并安排高律师送许出国。
紧接着,又杀了陈超群母子、高律师、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等以灭口。
part 3 廉政公署线索梳理1. king从优盘中受启发,猜出行贿方式,之后诈了第二被告(受贿海关)确认思路。
2. 调监控查到许乘坐的优步,通过行车记录仪发现是高律师陪同其离开。
3. 跟踪高律师,发现其司机有问题。
4. 跟踪其司机,找到陈超群母子下落。
5. 至于那笔钱,个人认为是许给king的优盘有问题(有一个优盘在闪红灯的特写),从而使king的电脑买入了比特币。
之后,许卖掉比特币以king的名义将钱捐给了医院。
总体而言,这是一部完整度很高的电影🎬我很少写这么长的分析,但看到好片子评分这么低真的有点点难过。
(没有diss任何人的意思,也不是在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但真的希望可以分享推荐给更多人呀~
廉政公署一直是港片类型很好的原材料,前些年的《寒战》系列,主要叙事战场也放在了廉政公署。
而反贪,缉毒,破案这些类型,也是港片最拿手也是吸引我们的地方。
《廉政风云》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全阵容的影帝影后作为主演,张家辉,刘青云,林嘉欣,袁咏仪,这些都是香港的老戏骨。
讲述了廉政公署正在追查一宗走私大案,这庄大案的唯一一位证人,是张家辉饰演的举报者许植尧,他曾经在涉案的金融公司做会计。
看完这部电影后会觉得特别失望。
影片中没有太多一般悬疑电影该有的各种推理悬疑元素。
剧情也是毫无逻辑,有关真正的幕后主使的情节只在最后一笔带过,甚至真面目都没几个镜头。
查案的过程以及警匪对抗的大场面有着香港犯罪片一贯的套路,一点没有新颖之处。
剧情反转得也非常突兀,一点没有铺垫。
影片越往后叙事节奏越快。
张家辉和刘青云两位影帝在片中都有着不少精彩的表演,他俩全程都演技在线,但终究招架不住槽点颇多的剧情。
《廉政风云》心疼刘青云和渣渣辉。
神秘的证人、偏执的探员、凌乱的人物关系网和隐隐约约的幕后大BOSS,一切才刚刚开始。
廉政三部曲的第一部,一般作为系列电影的第一部,铺垫剧情和人设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但这无疑会影响作品在独立性方面的节奏,而《廉政风云》在这点上做的还真不错。
电影的前半段质量还是挺高的,从几处小细节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在镜头的运用和氛围的营造上也是很出色的。
问题出在电影的后半段,前面设了一个足够大的局,但在最后反转的太快,结尾收的太潦草。
还有男、女主角的夫妻关系对剧情完全没有任何推进作用。
本来在这个满眼都是合家欢电影的春节档,对这部港产片还有挺有期待的,看阵容怎么都觉得不能太差,但这次真的很失望。
导演真是挖了好多坑儿,看看后两部怎么填吧。
4分。
Ps:心疼兢兢业业的刘青云和渣渣辉没遇上高水准剧本,感叹港片的没落。
值得看吗:否必须看吗:否影史留名:否没啥意思的一部剧,结局贼突兀,人物刻画不够饱满,从头到尾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点,看完之后一脸懵逼,不知道导演是啥意思,是要出续集还是咋的,整部剧有种戛然而止的感觉,刑侦剧一下变成家庭剧了,有点时间干点啥不好,别看了,没必要,浪费了自己在阳间的1个多小时
近今年港片质量确实下降快,但对港产片的情节从未变过,警匪,枪战,追击,反贪污,卧底,甚至古装剧,都是那么吸引人,记忆中刘青云那张黑黑的脸似乎从未变过,两个酒窝,笑容永远是那么好看,也许不是传统意义的好看,就是觉得代入感强,演技自然,毫无表演的痕迹,这也许就是表演的最高境界,一代影帝老了,总是觉得青黄不接严重,惋惜呀
很滥的主题,还是好看。结局很妙,小女生一辈子都有阴影了吧
求许植尧女儿的心理阴影面积……开局设置了这么多问题,结果最后草草了事,典型的虎头蛇尾。
为什么许的朋友要替他死?!
演技在线,但平庸,具体一点:人设高冷而魅力不咋地,高智商争斗却缺少引起观众兴奋的桥段,悬疑包袱抖开之际虽恍然大悟也很突然,表达感情与职责冲突竟然体现在陈敬慈、许植尧、江雪儿三角关系中。观影过程几度让人闷声分心,春节档炮灰片,2.5星算是手下留情了。
就那么回事
喜欢ICAC的性冷淡风,比寒战之类的得我心,希望还有机会能睇后面的两幕咯,打点真的大老虎(虽然没什么可能…),比特币原来长这样,粤语版当然加一星,逆化妆笑了。
“piece of shit”女主用来形容老公的话,可以用来形容这部电影。尬得不行的硬桥剧情,慢得不行的剧情节奏,还有重返二十岁的shit妆容,真的是让人昏昏欲睡还想骂它浪费时间。前面烘托得大老虎仿佛某个政界大佬,最后不过是被自己会计坑的烟草太子爷,林嘉欣被车撞没死,撞她的人死了…这都是些什么鬼!硬反转你以为惊喜观众?不会,没有好的理由就是一场闹剧。
四平八稳,后面忍不住还要阴谋反转,但其实各种硬伤。刘张没什么惊喜,张家辉开场面无表情地说我好怕,就知道他要跳反,影帝也有套路。惊喜在林嘉欣,很放松,造型师有功。袁靓靓那场饮茶我也喜欢,能在戏中讲清操作规程,也撑得起大特写。前半程是需要观众认真看,且没有花哨的叙事打断的drama。后半则是可以不带脑的老调。Uber行车记录仪和机场监控都是2018年6月,而审Uber司机的廉署监控是4月,不知是不是我眼花。cg年轻好玩,但戏不够份量
太太太无聊了,就和它在春节档毫无水花一样,它整个节奏也是超级平淡,超级无聊了。有人夸的配乐,在我看来也是非常糟糕了。纯靠配乐推动剧情氛围,也是非常没水平了。
完全不知在讲什么玩意,浪费我两个小时,而且那两张cg脸也太惊悚了,操。
2019.7.16 东方有线BesTV
乍一看以为是虎头蛇尾,实际上是驾驭不了这种故事。每每让人怀念《寒战》的好。
很真实啊,整个过程细节都蛮真实
竊2之後,再無麥莊。
这个结尾让人想说脏话
悬疑感弱。看下来发现破案不是重点,又一个用现实写照的童话故事。觉不到真实
各种文化折扣
此类片看多了,有点麻木了,感觉表现一般,想不到居然是个局中局,结局尤其滑稽。
2019-03-26: 二,看完这部电影。
全程很墨迹拖沓,幕后大boss没有交代,结尾wtf,有种草草了事的感觉,很不错的明星阵容但是影片真的是很差,最后的反转也bug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