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就剧终了,白天上班赶上没事做,闲来无事说说这部剧。
首先说明本人是出生在85到90之间的人,也许观看角度和各位不同,只做讨论,不做争论。
本来我是不怎么看电视剧的,但随着下半年开始胡歌开启“屏霸模式”,家里的老人开始不停的让我在IPAD上下载胡歌的作品给他们打发时间。
从最早的《仙剑一》,到今年的《伪装者》《琅琊榜》,几乎一个不落。
下载的时候我也难免看一看,一看便有了兴趣,不得不说,《伪装者》和《琅琊榜》是这几年少有的良心佳作,豆瓣上9.3的打分足以证明,在此不做多余评论。
接下来说说近期火爆的《大好时光》,首先要说的是这部剧最近是相当火爆。
作为一个都市现代剧能占据收视率排行榜,单单凭借这一条,你可以说这部剧充满争议和槽点,但绝不能简单的说这是个烂剧。
我个人看来,这部剧的从故事结构到矛盾点的设置,都相当用心。
首先说一说主角戏份过少的问题,这也是被太多人吐槽的话题。
主角戏份过少也就是配角戏份太多,有人说“珊珊”和“冰冰”这两个角色杀青之前,茅小春看着像是配角。
我认为说这话的人基本都是“感情控”,看电视剧只看男女主角的感情发展。
我在爱奇艺上快进的方式粗略的统计了一下从第十集到第二十六集茅小春的戏份,其实是相当多,但给别人感觉戏份少是因为这段时间“茅小春和袁浩之间的戏份少”,并不是“茅小春”的戏份少。
简单的说,这部剧是有两条线的,一个是袁浩和茅小春之间的感情,另一个是袁浩、茅小春和他们各自母亲的关系。
认为女主角戏份少的人基本都是不喜欢后一条故事线的人,可能觉得这种认亲的戏不如爱情来得轻松。
当然作为观看者可以不喜欢,但不应该因为这个就认为编剧水平不够。
任何一个好的作品都不会是单独的爱情故事,就算是琼瑶或席绢这样的言情大师,也绝不会用爱情单线的方式进行创作。
我看过《还珠格格》的原著,《还珠》最重要的主线是紫薇寻找父亲的经历和小燕子被误会成格格后如何脱身的线索,其余的爱情故事基本都是被这两条线带动的。
所以认为《大好时光》里女主角戏份少而指责编剧的人,实际是你的肤浅小看编剧了,因为编剧给主角设定了这么特殊的背景都被你忽略了。
如果认真体验一下茅小春作为一个孤儿的心境,不但不会觉得戏份少,反而会感觉这个角色是很丰满的。
然后再说一说另一个槽点:巧合。
这部剧的巧合确实太多了。
男女主角在草原相遇,两个人都是孤儿或半个孤儿。
女主角是男主角父亲的医生。
女主角前男友劈腿的对象是男主角老板的女儿。
男主角撞到的是女主角的闺蜜。
男主角和男二号同母异父。。。
以上都是比较重要的并且推动故事的巧合,其余小的巧合就不一一举例了。
有人觉得巧合太多会影响故事的合理性,我对此表示部分同意。
但我认为文学创作是一定会有巧合的,就算是《基督山伯爵》或《水浒传》这样的小说,如果你仔细看来,也会发现里面充满巧合,但并不影响它们成为伟大的作品。
《天龙八部》里段誉和他几个妹妹的关系,虚竹生父的秘密,乔峰的身世实际都充满巧合。
对于成熟的文字创作者难说,巧合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应该怎样被利用,能不能让作品更加精彩。
《大好时光》毕竟只是戏剧创作,为了让故事更加精彩并突出矛盾,增加人为设置的焦点无可厚非,并且抛弃巧合本身,也并没给故事带来什么负面效果。
略显生硬确实不假,但无伤大雅。
第三说一说故事高潮的设置。
都市情感剧不像古装剧和刑侦局那样容易靠逻辑制造高潮,一般都是靠感情的起伏来突出重点。
注意这里是“起伏”,而不是感情状态一直在一个高位就会好看。
故事第一个高潮在感恩会上茅小春和曾建的分手,原因是男友的背叛,相信有类似经历的人会感觉到女主角这时是什么样的痛苦,尤其茅小春最后那一句“我们两清了”,把感情推到了第一个高点。
第二个高潮是袁浩和珊珊分手那场戏,这里说的是另一个爱情悲剧“异地恋”。
由于分开时间太久,观念发生的变化根本无法调和,并没有谁做错了,只是造化弄人。
最初为了个人的理想分开,但最后即使准备好了一切物质条件,两个人依然不能在一起,因为最初的基础没有了。
这十年感情也就必然以悲剧收场。
而最后摩托车那场戏,相信很多人看哭了。
第三个高潮在闺蜜大战,这里体现了茅小春这个人极其分明的性格和原则。
茅小春去婚纱店本来是去和冰冰冰释的,结果因为误穿婚纱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
在原则被破坏之后,即使面对20年的好友,茅小春依然冷酷而决绝,就像当初对曾建一样。
茅小春对冰冰说出“滚”之后失落的表情,也展示这时候心里是怎么痛苦。
第四个高潮是茅小春和亲生母亲相认,一向坚强独立的茅医生这次需要袁浩陪着才有勇气看望重病的生母,并且无法控制的泪水。
试想如果有一天,你的父母告诉你,有个病危的女人才是你的生母,你是什么样的感觉。
第五个就是袁浩的表白和求婚了,两个人暧昧了这么久,经历了这么多事,其实各自心里的想法都心知肚明。
只要一个人有困难,另一个人立刻就出现。
男女之间没有纯粹的友谊,何况是“好哥们”。
总结一下,高潮部分并不都是爱情,也关乎亲情,友谊这些永恒的话题,所以我觉得纯粹的爱情控会觉得没用的情节太多,但我始终认为,既然追剧,至少要稍加思考,最好是身临其境,才能感受作品的魅力。
最后说一说茅小春这个角色。
其实整部戏最重要的角色是“茅医生”,并不是袁浩。
作者要传达的美好的东西也是从茅小春这个角色表达出来的。
首先这个人很真诚,很诚实,很坦率。
大多数时候她都表达自己真实的感情,不论喜怒哀乐,心机和阴谋一类的词和她不沾边。
如果她被迫要掩饰什么,一定是怕别人受到伤害。
而也是因为她的真实,让她有了两面性格。
她能因为一点无关紧要的事和袁浩大吵,而实际是信任袁浩,她知道袁浩懂她,可以放心发泄。
她也能突然间变的特别妩媚和温顺,像一个小姑娘一样撒娇,同样也是因为她信任袁浩,放心把自己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暴露出来。
她对于陷害过她的庞阿姨就没那么激烈,因为那对于她就是个无关紧要的人。
她并没有太多勉强,即使面对生母,也因为受过伤害毫不客气。
她绝对不打破原则,也就是眼里容不得沙子。
曾建劈腿不论多伤心,果断分手。
当发现冰冰充满阴谋并且狭隘到令人发指,果然断交,毫不妥协。
此处注意一个细节,婚纱店之后在她家里和冰冰大吵那场戏,她从始至终没说自己不喜欢袁浩,只是说没做对不起冰冰的事。
她没有虚情假意的客套,而是对冰冰直言“你真的配不上袁浩”。
如此真实的表达,成就了她美丽的形象,我想这是这个角色成功之处。
你可以不喜欢她的形象,但就像她的一句话“我一直在等一个懂我爱我的人”,这个角色需要你懂,不是喜欢。
以上说了这么多,无意为谁洗白,只是有感而发。
既然有一部剧能吸引你,那就带着宽容的心去欣赏,设想你就是剧中的角色,不要把电视剧看成爱情故事,去发现更多爱情以外的东西,你也许会觉得有些东西和你想的并不一样。
今晚最后两集,最后的悬念应该就是茅小春的视力能不能恢复。
我认为最终恢复应该没有疑问,以茅小春的性格,眼睛看不见会把自己当成累赘,无论如何也算不上大好时光,关键就是恢复的方式。
剧中说过是视神经管受伤,应该是头部问题,有人猜测是换了什么器官恢复的,我在此保留意见。
最终的结局就拭目以待吧。
国产剧的剧情有个怪圈,为了编狗血的情节而编一个更狗血的情节。
一个一个貌似巧合的东西就是这么容易撞上。
除了男女主三观正常点外,其他人都是各种各样自私自利是非不分三观尽毁的人。
编剧手底下最失败的角色之一,袁浩的初恋,不明是非的争抢旗袍,在朱涛店里说人家给的食物是垃圾食品这种没脑子的话,吃个馄饨纠结塑料中毒,接吻嫌弃没刷牙就不算了,可她言语间吐露出对袁浩生活习惯各种不屑,嘴里老是蹦出让我听着都尴尬的英文单词,一个情商如此之低的女人能再美国混的风生水起,让我怀疑编剧是不是在黑美国。
角色之二 安总,一个是非不分三观尽毁的人让我深深地怀疑她是如何做上公司高层的,奇葩的女儿就有个奇葩的妈,女儿做小三破坏人家感情,当妈的不劝解就算了,还希望女儿能和渣男好,公私不分打压袁浩,恶意打击报复女主。
奇葩母女。
先歇歇,明天再写角色之三 珊珊她妈:最能掀起撕逼大战的boss,从这个演员出场我就能感觉到森森寒意,从《生活启示录》里面的恶婆婆到这剧的极品丈母娘,这演员的演技入木三分,令人咬牙切齿,深恶痛绝,恨不得能抽她个生活不能自理!
相比以上两位,这位撕胯能力和撕胯技术以及咖位远远高于以上总合。
虽然这个角色很让人讨厌,但无疑她是编剧手底下最立体的一个人物,整日无所事事,又没有老伴陪伴左右,把生活所有的重心放到女儿身上,一旦出现事与愿违,出现伤害到女儿的事,不管对错,恶语相向,打击报复。
太闲,生活把她练就成了撕逼界的高手。
假设珊珊的爸爸还在线的话,也不至于如此尖酸刻薄!
角色之四 女二,简单概括,一个腹黑又心机的绿茶婊,其实这人也不算坏,她只是太窘迫,太想摆脱贫困了,大概受了太多的苦,迫切的需要一个平台(男主)在这个城市站住脚,改变自己的命运。
一个典型的物质女思想,想傍个有钱人就傍呗,恶心就恶心打着“爱情”的旗号骗人!
今天看到18集,我有点不能忍这个编剧了,前面的几集女二刻画的还算不错,这一集真心暴露了编剧智商了,女二的人设都崩了,连带女主,都差点拐偏了。
前几集表露出女二的心机,会套话,会阿谀奉承的讨人喜欢,,情商高。
这一集女主送男主蛋糕,她竟然说出“干嘛这么用心啊,搞得袁浩跟你男朋友似的”这种话。
听得我外焦里嫩的。
后面跟女主要蛋糕制作权,女主竟然圣母的答应了,按照以往女主性格设定,分分钟就要该要撕她啊,竟然没有,我去,真无语。
女二在生日宴会上这么不懂眼色,反复确认袁浩妈的信息,女主劝都劝不来。
彻底崩了!
(这个角色设定本身就不讨喜,单纯为了让观众更加讨厌女二要这种无聊剧情真心没意义)女二我就不分析了,人设已崩,分析也没有意义。
春节期间,各大带星的卫视频道上最忙碌的身影应该算是老胡,换个台就看到老胡在荧幕上蹦跶。
就连17点半到19点这段少年儿童最欢乐的时段都能被《大好时光》占据。
其实之前就有看过一部分,只因夏冰冰的绿茶婊样是在让人替蒙在鼓里袁浩咽不下这口气,遂断然直接跳直奔最后一集,结果又被小春失明的桥段雷到,在快进-跳跃-快进中草草收尾,唯一完整看下来的恐怕只有开头和姗姗的那段初恋情。
都说这部是老胡的2015霸屏的收官之作,却远远没有如前两部那样斩获与观众期许成正比的口碑。
初看此剧,确实觉得与山影的作品相去不啻天渊。
但此次趁着假期再度把跳过的情节补看之后,到也是有了些许改观。
此剧所谓槽点与看点齐飞,网上已有大量吐槽,我也不赘述,还是从另一个角度挖掘下值得肯定之处吧。
胡歌--本剧的灵魂人物,很多椒亲是冲着老胡才去的。
这是与古装男神接地气后与王编剧的第二次合作,据说和《两个人的上海》还在商谈之中,若成了到真成了御用男主。
袁浩这个人物是为老胡量身定制的,人设几乎是按照老胡本尊来拟定,包括出生年月、星座、少时的居住环境等,甚至剧中的感情设置都有让人想对号入座的恍惚之感,相信编剧在创作之时应该是跟老胡做了不少的沟通与商讨。
所以对于袁浩,第二遍看更多的是把他当做胡歌来看。
袁浩的高富帅形象就是胡歌的写照,除了家庭背景设置有点狗血,从性格上还是比较贴近真实的一个人。
对父母的孝顺、对朋友的真诚、对事业的尽心,这些可以从各大访谈及文章中看到是胡歌兼备的优秀品格。
至于在情感上,由于生活中并未与之有交集,且老胡一向处理低调,就仅能就剧情阐述下感受。
和姗姗的初恋。
维持十年却一直分隔两地,再热血沸腾的情感穿透过冷冰冰的屏幕后又能滤下几分温情。
编剧这样的设定已然是一个浪漫神话爱情故事,然而再美好的爱情终究敌不过时间与距离,重逢后的俩人终究离昔日耳鬓厮磨的时光渐行渐远。
十年中,一切都在改变,更何况是人。
袁浩,追求的是本真,是现实、是踏实、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心安感,姗姗,追求的是情调,是享受、是完美、是龙中龙凤中凤的优越感。
文化的熏陶、环境的差异、内心目标的日趋明确最终导致了两人思想乃至价值系统的迥然。
最后俩人重返校园,尝试重拾初遇的悸动、重压单车的轨道,以祭奠珍贵的校园之情,乃至在离别的机场和平分手的画面,让人动容,为之喟然。
与冰冰的感情。
是一度令人厌恶与抗拒的,不少观众就此不忍卒看,然而不得不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演员表演的到位与成功。
暂且不说周楚楚现实中的人品,单论剧中的表演,她的确把这个万人唾弃的绿茶婊演得淋漓尽致。
虽说这个角色十分不讨好,但是细细想来这样的人确实活生生的存在于现实中,只是编剧在此将其剥离放大并整整设置了10集的篇幅来凸显。
夏冰冰也是一种女孩的代表,虚荣是女人的天性,但她似乎过了头。
当她沉溺于纸醉金迷的世界却因意外邂逅了清流一般的袁浩时,出于女孩本性的被一表人才的靠谱男青年的荷尔蒙彻底俘获了。
于是开始设置各种心机想法设法套住袁浩乃至他爸爸。
冰冰是有小聪明,只是聪明的过了头。
更致命的是采用了欺骗的手段,不仅仅出卖友情,更是透支了爱情。
就袁浩而言,冰冰是与姗姗全然不同的类型,外表柔弱善解人意,贤惠得体甜言蜜语。
这样的女孩若是心表如一还真的可以算“女神”一类。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当感情披上虚伪的帷幔,真相依旧知道自己的赤裸中的气力和光荣。
冰冰矫饰拜金的性格作茧自缚,直致了分手的必然。
当袁浩面目冷峻且略带睥睨的看着仍心存希望的冰冰,面对“你敢说你不爱茅小春”的质疑声冷冷一笑迈步而去时真可谓大快人心。
参加罗一洋婚礼时,不请自来的冰冰在完成对袁浩的最终告白后,那梨花带泪地深情一俯首致意却仿佛回到了与袁浩初见时的模样,然而人生又岂能初见。
同小春的恋爱。
有点俗套的从不打不相识的欢喜冤家到好朋友最后终成有情人。
关于小春的人设,其实刚开始是有点放的过度了,过于泼辣豪放,刚出场就一副盛气凌人的姿态,让人不甚感冒。
但是随着女二女三的如数出现,剧情的起承转合,小春的性格到是收敛了许多,在对比之下反而讨巧起来。
外表犀利火辣,内心温润似水,通情达理,大度有容。
哪怕暗恋袁浩期间,还愿意替冰冰分担忧思,给予谏言,作为朋友仁至义尽。
劝说袁浩与母亲相认并打开其心结那段情真意切,作为观众的我都有被扣动心弦。
只是小春母女相认后,袁浩的幡然醒悟随即告白有些唐突与牵强。
就现实生活而言,小春这样大方得体、贤惠明理、能顾忌对方感受、为他人着想的女孩的确是老婆的最佳人选。
不知道这三段感情与胡歌的真实经历有无关联,但是相信如第三种应该也是他及家人目前期望遇到的理想型吧。
回到胡歌的演技上,其实都市情感剧一直都是国产剧的软肋,而且又是以阿姨妈妈为主流的市场群体,贴近生活又得不囿于家长里短,要制作眼前一亮的佳作确实颇有难度。
相比之前的鲍家明,胡歌在角色的诠释上更游刃有余了,一方面可能是角色离本身较近,另一方面通过近年话剧舞台与正剧演绎的锤炼,在角色把握和情感拿捏上更为纯熟。
抛开身骑白马、试婚纱、重返校园这类大秀颜值稳稳HOLD住的片段不说,最能打动我的是他和吕凉老师演绎的平凡却深深的父子情。
比如33集的时候,酒后老胡回到家一个人傻乐呵,告诉父亲自己和小春好了的那段对话,逼着老爸一个劲的说“我没喝多,你问啊,你问啊”,“不仅我喜欢,你也喜欢”,俩父子乐的东倒西歪,那份半醉的笑意裹挟着温馨与亲情,在心头晕开阵阵涟漪。
另外,后期小春失明后,照顾小春为她买菜烧菜喂饭、做牛排玫瑰晚餐、清唱戏曲、还贴心地托人寻找她父亲在草原上留下的印迹,这些点点滴滴似乎根本不需要演绎,而更像是老胡的本色流露。
在那一瞬间,觉得胡歌就是袁浩,袁浩就是胡歌,完美的再现了上海男人的细心暖心,出能带妞游车河、入能下厨买汏烧的全能形象。
还有一度颠覆形象、大尺度出演的“胡式梦露”,秀的舞蹈有模有样,夜色下的摆拍更是引来惊呼连连。
反而我恰恰佩服且欣赏老胡的勇气与豁达,因为敢于如此“脱轨”的他离真正的演员又迈进了一步。
面对三段不同的感情,胡歌流露的表情、眼神、动作都因人而异,全然不同:对姗姗礼让有加,对冰冰沉沦腻歪,对小春却是水到渠成的自然舒服,三个不同的立面让袁浩这个人物饱满立体了起来。
单就作品而言,不做纵向对比,《大好时光》也没有那么乏善可陈。
不必用那么苛责的眼光去看待不同题材的作品。
胡歌,在他33岁的大好时光带来了《大好时光》,生活中的我们都有一颗向往大好时光、美好生活的心,此剧就是这样刺中了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那条神经。
三天一下就看完了,说说看坚持让我看下去的唯一理由,就是女主茅小春或者是王晓晨.女主符合了所有屌丝高富帅普通人等的一切结婚或者女友标准:1.长得漂亮,干净,不妖艳,静态和动态美都有,身材好,皮肤白,个头适中.2.性格坚毅,果断,独立(除了失恋期认母期失明期的情绪不稳定),可爱,俏皮,温柔,鬼灵精怪.3.工作体面,值得尊重.4.会做家务,并且烧得一手好菜.简而言之就是贤惠.就是这样一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卖得了萌当得了女王的女主,让我几乎忽视以下各种不符合逻辑的槽点. 1.所有的巧合和缘分都来了,让人忍不住的觉得编剧真好当.(具体太多,不细说了)2.十年异国恋只打过电话和邮件,五年不见面,都不去机场接机,完全不符合暖男的设定.3.女二美国结婚,她那事儿妈竟然不去参加还很淡定?4.小春一个眼科主治医师还不收红包竟然租的起一个能看到黄浦江的高档公寓.5.身为一个富二代,竟然看上了一个没长相(当然原著也许很漂亮,可是这演员选的,大幅度拉低了这部剧的颜值)没脑子(就那宠物咖啡馆的创意只有呵呵了)唯一优点只有善良热爱小动物这点了的一个女生,而且几乎是闪婚.6.光明和唯品会,我以后在也不去了,生生的被恶心到了.(过分了啊,我平时很赞成广告植入的,毕竟好背景是需要钱嘛,反正我也不买.)7.女主上海长大的为什么一口北京话(山东话?)8.剧情太拖沓,而且结局太敷衍,难道是为了拍续集?虽然编剧很2,这是几乎所有豆瓣评论的公认了,但是我也感谢他给我们带来了一部很正能量很过瘾的剧.因为:1.绿茶婊去死.2.崇洋媚外去死.3.出轨去死.4.小三去死.(艾琦)5.拜金去死.6.婚前性行为去死.希望可以拍个2吧,毕竟太喜欢茅小春这个角色.
无意间拨开电视发现了这部热播的剧,那一晚已经更新到了32集,因为在二台时代里第一次看到了王晓晨,觉得还是有点喜欢这种款,长相身材都佳,有时喜欢一个演员除了长相就是感觉,也说不上来。
前32集被一些原因各种跳过,这当然包括雪儿太丑,冰冰太贱,而且戏码还辣么老长,真不知道为什么主次这样不分明,非要搞那么多插曲,直到32集白马的戏码才应了我的心,也是广大观众的心,对前面的那些剧情和包括雪儿这位颜值严重扯了后腿的女演员的吐槽已经很多我也不做过多赘述,选几个点来说说感受。
首先是那个能让小春答应与袁浩谈一辈子的恋爱的承诺被袁浩霸气的实现。
骑着白马在跑步中小春的身旁若无其事的出现,优雅而帅气到爆,真的被这一刻惊呆惊艳惊讶了,这个桥段设计的真是美的意外的无以复加,白马王子的幻想就在此刻成真,小春再怎么也不会想到会真有这样一幕幻现在眼前,看到小春的那个无法言喻的表情,我真是醉了,胡哥此时也真是如王子般气度儒雅,气宇轩昂,清晨我上马,马上我成亲,类似于这样的调侃还有很多,爱一个人就是满足ta最期待的事情,哪怕是幻想,也会努力去做到。
小春的眼睛在领证当日的清晨突然失明,然后是因为这种变故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
“爱一个人是需要能力的”这也是对爱的一种负责人的态度,而不是因为有这样的变故要求对方照顾自己,甚至是一生,真正的爱就是希望两个人都变得更好,而不是因为自己影响了对方,这种爱太昂贵。
看到小春打开门伸手去摸已经没有袁浩在的空荡荡的走廊,真是心碎了,那种极致的难舍的心情也许只有本人才会刻骨的感受,在即将离开时那眼前忽然有了一点暗淡光亮的模糊的视野,在小春发现自己能够看到的一刻,她的表情让我重复看了好几遍,仿若静止的脸庞随着从静止而响起的背景音乐---一段简单舒缓的吉他琴弦声而出现了生机,紧闭的嘴角也有了缓缓的些微上扬的弧度,这是上天的安排,这考验,绝望,泪水和劫后余生的得救,就在此刻戏剧般的发生,试想如果没有最后这一幕,小春会一个人孤独的过完后半生,在这个最美的年华里。
袁浩也会因为她的离开而遗憾终生,这是一种没有办法的结局和惋惜。
我的眼睛看不见了,可你就是照亮我世界的光芒。
我将小猫咪栓在你的手上,代表着你无时无刻都要陪伴在我的身边。
离开你是今生做的最痛的决定,可我们不能在一起,并不代表我不爱你。
正是因为爱,才要选择离开。
其实像小春这样的女孩,因为很要强,所以不像冰冰那样容易引起男人的保护欲,而正是如此,才会自己扛下更多的委屈和不快。
而最后剧情的设定,让袁浩成为一暖男般的对其无微不至的照顾,也是最大程度地抵消了之前她所受的委屈和压力。
最后说明的是一点,值得爱的人才有权力和机会拥有至高的爱情,而那些动机不纯,不纯粹的感情总会在时间的发酵下原形毕露而终结。
袁浩的初恋是姗姗,这个女人不管还是气质都可能胜小春一筹。
袁浩最后与她说,十年了,我们把对对方的爱和期待都符号化了,其实是谈了一场幻想的恋爱。
两个人都以为是在为对方而努力,但是因为长久不在一起,生活环境,价值观念等等的不同会逐渐变大,放大,而最后变成了两条无法再相交的直线。
十年,人生会有几个十年,还是在最烂漫的年华里,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但更难得是面对这种结局和遗憾而释然的心,真的太难做到了。
整部戏从草原开始,到草原暂时的结束,其实也是一个新的开始,还有几次摩天轮高空的惊险与表白,最后总结为一句:我愿意与你骑着白马仗剑走天眼。
看完后,且不说狗血,只觉得心中顿时有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这是一个由两个绿茶婊和一个左右摇摆的低智商高富帅组合的剧。
先说女主角茅小春,从一开始就喜欢袁浩,可当她知道袁浩和自己好闺蜜在一起之后,她选择了退出。
我不知道她怎么理解退出这个含义的,时不时的在自己闺蜜不知情的情况下和她男朋友打情骂俏,当然,这也并不能代表什么。
但话说我们都是一群有欲有求的凡夫俗子,境界都不会很高,既然选择藏匿自己的感情,又为何摆出这欲擒故纵的架势?
茅小春指责夏冰冰刷尽心机,没错,夏冰冰也确实不是个好人,但现实情况是,在明知道夏冰冰会吃醋生气的情况下,茅小春还是制造了这么多引起误会的机会。
此时,说夏冰冰配不上袁浩,但这些和你有什么关系呢?
并不代表她不是个好人,你就可以给这场爱情定性,也并不因为她不是个好人,你就可以插足这场爱情。
夏冰冰是你从小玩到大的闺蜜,而袁浩对你来说才是一个陌生人。
好闺蜜是个坏人,只能说明你不懂得辨人,但我想,她的男朋友还轮不到你来解救。
所以,私心就为私心,以上帝的视角指手画脚,并不能成为你插足别人感情的理由。
茅小春说夏冰冰不爱袁浩,但实际上,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
面对一个离了婚的大款,和一个将来可能会成功的创业者,我不相信,她只会单单为了钱。
并且,话说回来,当今社会,谁也不会因为爱情嫁给一个乞丐,不能说看颜值,看物质的爱情观就算不得爱情。
再说男主袁浩,对于他,我只有一句话可以形容,那就是我们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他便是这样的,装傻充愣,不作为。
对于自己女朋友种种不正常的举动,在别人提醒自己的情况下,仍然选择视而不见。
可见是真爱,但可笑的是,最后连却一盒星星都成为了分手的理由。
一个女人,怎么证明她爱你,是她对你的任何事情都不关心,代表她爱你,还是为了你,选择做一个爱情的狗皮膏药?
当然,这确实也是问题,但至少可以换来你对她爱你的证明。
只是,可笑的是,却成了这部剧最大的借口。
我只是想假设一下,如果这部剧没有出现老董这个角色,那袁浩和夏冰冰是不是可以继续下去?
我想,也不会。
袁浩不再爱夏冰冰,或者从一开始就未爱过夏冰冰。
那么,所有的一切,都会成为分手的借口。
正如,罗一洋说出星星不是夏冰冰折的,而袁浩把这件事定义为爱,而后来,这件事就成了欺骗感情的罪魁祸首。
所以,老董的出现和夏冰冰的多疑,都成了洗白的阶梯和转移视线的做法。
其实,除去了中间,只剩结局和开头,这不就是一个我的闺蜜和我的男朋友在一起的故事吗?
只是单拿出讲就显得不那么唯美。
有人说,爱没有对错,而爱情的手段只要不违法,即使有违道德也鲜有人会限制,背叛没有代价,只是这场爱情里,谁都并非多么单纯和正义。
胡歌屏霸两部之后,略感剧荒,遂点开宗主的转世制作——大好时光。
啧,一看这名字,嘴边瞬间泛起了一丝丝咸腥的味儿——这不是海苔嘛!
(那是美好时光……)再一看主创名单,妈呀,这是胡歌之前参演的《生活启示录》的原班人马呢!
看我这一头汗,这剧的逻辑,准跑得了偏!!!
所以本来,我只是打算看山影的那部周播剧的。
可惜周播太慢热,自己又太空虚,还是手贱手滑手痒的点开了此剧。
一上来就是草原飙车,唔,拍的比盗墓笔记好一点。
然后是女一,不眼熟不白莲花,还行,给点个赞。
之后的父子对话,引出了未婚妻女二。
哦?
还是留洋十年后回来的?
诶哟喂,有点新鲜了!
作为时差搬砖狗,此剧成功的引起了我的兴趣(霸道总裁脸)。
可是女二一出场,就像一盆冷水把我浇了个透心凉。
一口一句“美国”,一脸自视甚高,可惜却把内心极度卑微的女屌丝样儿暴露无遗。
我一开始还义愤填膺,对这女二大呼“滚粗”,看着看着,终于忍不住吐槽:这编剧是不是和美国有仇啊?
一大堆的撞梗,狗血,喝醉强吻,摩天轮捉弄,我就不说了。
生活剧嘛,不狗血,怎么能叫电视剧中的”生活剧“呢?
(啊我呸)。
但讲真,十年异国(不是异地,是异国哦,有时差的哦,聊天都不能好好聊很久的哦),各自守身如玉,各自俊男靓女,还各自……并没有爱对方,五年没见,一回来就直奔结婚,这尴尬症简直都要冲破屏幕了。
真TM好奇以女二的情商,是怎么在美国混了十年,还能混的那么好。
要知道美国人可是最喜欢做表面功夫的,工作上是不会有人真跟你直来直去的!
再者,亲爱的国家一级编剧大大,您能不能别沿袭《生活启示录》中的优良传统,把除了男女主以及其相关亲朋以外的配角,都写成三观不正的人啊?
您还真是深谙“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啊!
==============我是萌萌女主的分割线=================男主越发有渣男的架势(抱歉我不是胡椒,且作为各路明星的真爱黑,华哥已在战长沙被我黑的不要不要的了),且看他如何手撕未婚妻,暂且按下不表。
女主即“撕旗袍事件”后,在我心中的好感度是upupup(有可能是因为女二太恶心作)。
爽快,耿直,喜感,刀子嘴豆腐心。
凶起来能手扇渣男,脚踩鞭炮(?
);笑起来是骄阳烈火,明媚如春;温柔起来是医者仁心,如清风拂柳。
偶尔还露个不细不粗刚刚好的大腿,嘟着肉肉的白脸蛋儿卖个萌。
啧啧,这个女主的设定,萌!
另:此剧又见方芳和刘掌柜(sorry忘了本名),又是喜闻乐见的反派角色。
╮(╯_╰)╭不过最近两集意外的发现女二麻麻有点萌→_→拭目以待吧。
=================美国黑ending=================8集开始,珊珊秉承了“不说美国我们还是好朋友”的优良传统,渐渐的没有那么滴讨厌。
坚持了十年的情侣,异国两地,时差倒转。
曾经的曾经早已蒙尘,物是人非。
就像圆号说的:我们爱着的,不过是那段回忆,和那段回忆中的彼此。
好在,珊珊毕竟还是独自打拼过的女孩,有着自我的坚持和目标,虽然“作”,但分手的桥段还是利落干脆,蛮感人的。
最后在机场,珊珊最后一次邀请圆号去美国,和部分朋友的感觉相反,我觉得珊珊是开玩笑,而圆号有那么一秒钟,是当真了,还犹豫了。
因为圆号是典型的上海男人(没有贬低的意思),做事犹疑,感情被动,但又顾家专一。
加之经历了一晚“失去才知道珍惜”的情感波动,“一时糊涂”答应了也不是没有可能。
而珊珊应该是那种下定决心就不会回头的女强人(非汉子型女强人),但又不甘心这样被甩,想在最后一刻挽回一点面子。
怎奈圆号真心不爱她,所以还是给了她一刻的犹疑。
可怜的珊珊只好再次给自己台阶下╮(╯_╰)╭,干脆利落的(灰溜溜)的走了。
曾经以为我会让你高攀不起,结果你就直接不攀了?
这大概就是每一个女博屌在意料之外被甩后的心理写照吧。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把权力地位当作人生的目标,把一板一眼的生活标准当做过日子的常态。
如果每一次出门吃饭都要关心餐具是否干净,每做一件事,每交一个朋友都要思虑这样做是否能给自己带来帮助,那这日子过的也真是太不痛快。
这对走在回忆里的初恋,回溯十年前,也已经是画风大不相同。
十年后的分开,也是必然罢。
珊珊走后,珊妈留下,成了挑拨离间的那根针,但似乎挑拨挑拨,把男女主害完了,又突然因为一件旗袍而醒悟(其实你是爱上了袁爸吧!
)。
╮(╯_╰)╭小三母女也是,害完人就下线了。
如果这三人的恶行要永远下线,那我真不知道,是应该给编剧的出其不意点赞,还是为编剧的人设精分前后不搭调而扶额……PS: 为珊妈说戴森林(这名字的信息量好大……难道戴森林其实是隔壁老王的……)的那句——“你也不是个好东西”,点赞\(^o^)/====================原来这才是女二の分割线====================无知的我还以为,作女都走了,恶人都睡了,剧情就要走入男女主相爱相杀的高潮部分了,结果→_→又来了一个绿茶心机闺。
敢情编剧是打算让男主“过尽千帆皆不是,回眸惊觉小春美”么……看来我之前说的“除了男女主及其亲友外都不是好东西”,要啪啪啪打脸了。
实在是看不进冰冰的作死,每次看她和圆号的对手戏都要快进(然并卵,还是看到他们打啵_(:з」∠)_)。
PS: 近年来感觉“闺蜜”越来越不是一个好词儿,我都不敢称呼好朋友为闺蜜,所以无论男女统称“死党”。。。
预计接下来几集会让人很厌烦,慢慢跳着看吧……PPPS: 猪哥和前妻真是劲爆啊→_→==================看剧情简介就够了の分割线======================看这剧,我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我曾经以为,常说的“这演员把坏角色演得那么让人咬牙切齿,说明她演得好啊!
”,其实是错误的,起码在这部剧中是错误的。
因为剧本已经将她编造的劣迹斑斑,这些劣迹如同从牙缝中剔出的烂肉一样,梗的不合时宜,剔出来又臭又恶,更不招人待见。
如果编剧故意要将这个人写的让人厌恶,那这个演员无论怎么演,演得好演得不好,人物坏的本质,早已从赤裸裸的剧情中体现出来。
作为观众,真是不吃下这块“坏肉”都不行啊╮(╯_╰)╭。
于是我机智的,只看简介。
坐等女主撕逼伪闺蜜。
-
编剧的人设有点多,剧情略有一点拖沓,除了胡歌王晓晨对戏的部分以外(胡的爸爸和胡的弟弟的戏也不错),其他都有点让人想快进。
编剧主干线抓的还行,胡王对戏的台词写得还不错,两人演绎的更好。
不过如果换成其他演员,估计台词表现力不会达到这个程度。
总之,这部剧的人设给2星半,剧本可以给3星半,胡王台词给4星半,胡王表演给5星。
所谓金牌编剧这回真的要感谢胡歌王晓晨了,没有这俩人,估计评分要见底了。
给5星主要想鼓励王晓晨,从她国剧盛典上的获奖感言就能判断出这的确是一个特别好的演员,加油!
胡王在一起还是挺配的
三天左右的时间,看完了去年大热的《大好时光》。
其实这是第二次看了,第一次看的时候一集弃了,实在忍不了这么没有cp感的女配跟胡歌谈情。
不管怎么说,第二遍是看下来了,选角什么问题,后面会仔细写下自己的看法。
虽说这部戏被网友们喷成了筛子,但还是值得好好说说的。
确实承认,这部戏槽点真是多,多得需要成体系吐槽。
不过,我也觉得这部剧还是有别于一般的大陆言情剧的,能看到编剧想要创新的想法,而槽点恰恰是因这些并不完善的创新而生。
首先,整体分析一下这个剧。
以袁浩的三段情为主线,推动这个故事发展。
主要呈现袁浩对感情的变化以及自身的成长,亲情友情辅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也使故事内容更丰富。
这部戏里面几对恋人的情路历程,可以归纳为:80后剩男的选择、70后折腾夫妇破镜重圆、90后小情侣勇敢闯围城、50后叔叔阿姨黄昏恋人未满。
这样的设计也体现出编剧的用心,想要通过不同年龄段对爱情的追逐和守护,来体现感情的多样性。
主线,袁浩的感情,三个女朋友,代表他在不同阶段对爱情的不同要求,珊珊坦率独立(极左了),冰冰甜美贴心(假的)、晓春的真诚宽容。
三段感情,难忘的初恋、轰轰烈烈的热恋、细水长流本着结婚去的踏实恋爱,代表他在感情中不断走向成熟,从茫然不舍,到热恋时冲昏头脑,到最后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爱情、应该守护怎样的女孩。
接下来说说人物形象。
主角袁浩,优点一火车,上进、孝顺、体贴、义气等等,但是他有个很致命的问题——优柔寡断。
三段感情,他基本都是被动的,他都是被女孩推着往前走,分手也是拖泥带水,比如跟夏冰冰,都了解了她如此不堪,还要怜惜她一个人来上海打拼无依无靠,最后去酒店想要帮她续房租,其实就是一个点。
他看了夏冰冰留下的视频之后,心又软了。
也许他不会觉得,或者说不想承认自己还有余情、仍有原谅的打算,但是如果没有老董出现,说不定袁浩就真跟夏冰冰破镜重圆了。
他骨子里的优柔寡断,助长了他没有莫名的责任感泛滥,以及认为不提分手就是缓解伤害。
珊珊性格果断,为人直率,所以她认识到两人不可能继续之后,就提出了分手。
而夏冰冰呢,以她这种心机婊的个性,她已经看穿了袁浩的个性,掐准了他的软肋,只要她继续装可怜,只要她一直缠着袁浩不要分手,袁浩未必就能狠下心甩了她。
袁浩这个角色,其实是有层次的,人物也是在进步的。
他一开始对待感情就是很迷茫,对初恋的不舍,让他坚持了十年早就逝去心动的爱情。
分手后茫然无措,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爱情。
偏偏这个时候,他遇到了“单纯可爱、善解人意”的夏冰冰。
对比初恋女友珊珊的过分直白、强势、所谓的“美国做派”,夏冰冰简直就是袁浩心目中的天使:十分柔弱,却又处处坚强不给人添麻烦;她温柔体贴,温言细语,善于聆听;她孝顺老人,心地善良。
夏冰冰确实很心机,在心机滤镜下的她确实惹人喜爱,袁浩对她一往情深,甚至可以说冲昏头脑,不能不说是有对比的因素。
好比刚吃完夹生的大米饭,就给端上一碗浓稠香甜的白米粥,是不是觉得后者美味得胜过所有美食?
三个女票。
定位:珊珊,初恋光环;独自一人在美利坚打拼的女会计师;一身所谓的美国做派,有主见强势、直率坦诚、不迂回,健康饮食爱护牙齿,自强不息、善用法律维权。
夏冰冰,清纯可爱理想型;一人闯荡上海滩的舞蹈老师;察言观色、嘴甜脑子好使,会示弱、会带着让男票十分受用的心计谈恋爱;物质拜金;耍心机、撒谎高手。
茅小春,爽朗率真、乐观幽默,好老婆;美女长相+女汉作风;孝顺老人、耐心细致;细腻温柔,坚强勇敢。
分析:珊珊这个人物并不是反面人物,她这么不招人喜欢,崩塌的人设要负上主要责任。
客观地讲,珊珊的角色定位是没有太大问题的,特点鲜明,优点缺点兼有,又带有初恋光环,应该是很有观众缘的。
对袁浩工作及单位的点评、去袁浩好基友朱涛的咖啡馆“吃饭”、积极主张袁师傅也一同前往美国,这三件事分别代表了珊珊对袁浩本人、朋友、亲人的看法和点评。
与其说珊珊小瞧袁浩,不如说珊珊不懂换位思考,也不明白感情的基础是平等。
袁浩一直生活在上海,毕业后独自打拼,做到了一家旅游企业的副总;他和父亲相依为命,平常还有相熟的保姆阿姨照料饮食起居,没有大富大贵,也是自得其乐的温馨安宁的生活;没事的时候,他跟好基友朱涛,在“混搭”咖啡厅里一边撸串一边喝咖啡,也是自在快活。
可以说,在珊珊回来之前,袁浩对自己的生活还是比较满意的,有目标、有后盾、有乐趣,这是他自己打拼的成果,也是他前进的基础,可以说是他30多年来生活的全部所得。
但是珊珊很主观地以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袁浩所珍视的一切,不假思索地指明袁浩公司小、不规范,吐槽袁浩的好基友朱涛胸无大志,就连对袁师傅也是软硬兼施,并非以孝顺为第一准则,而是几乎是以“为你好”为名“逼”着他一起去美国。
一方面珊珊毫不掩饰地真身示范“拿口不择言当直率坦诚”,她对袁浩的种种点评其实就传达了一个意思“你混得也太怂了,可是没关系,我很优秀,而且我不嫌弃你”,另一方面珊珊在感情中主张“我的就是好的,你就应该接受”。
如果说定位中珊珊的强势独立直率可以算作个性鲜明,那么随着情节的推进,这些鲜明的个性已经明显极左了。
她不但严重打破了两人在一段关系里的平等,把“我”作为感情的准则,打着一切都是为了爱情的旗号,处处体现出“我已经纡尊降贵跟你结婚了,你还有什么不满意”,把所谓的自己优秀观念强加给袁浩,并且认定对方不认同就是不懂得为两人的将来考虑。
珊珊没觉得自己做错,然而袁浩已经受到了伤害。
应该没有人会想要跟俯视自己、同情自己,以及百般挑剔自己的朋友,对自己亲人装样子的人共度一生。
所以袁浩不可能跟珊珊在一起。
冰冰这个人物,从设定上来说,是一个很受一部分男孩喜欢的。
柔弱,让人有保护欲;故作坚强,让人怜惜;单纯可爱、嘴甜聪明,相处起来轻松。
而且,冰冰与珊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强势,一个温柔;一个时时剑拔弩张,耳提面命提醒袁浩:你再不努力可就追不上我了,一个视袁浩为完美男神,恨不得天天夸:老公你真帅;同样是结婚,珊珊一直在用最直白的方法,逼着袁浩点头,冰冰则是使各种小心机,让袁浩越来越离不开自己,把自己的想嫁袁浩的念头,变成袁浩急着要娶自己的想法。
不是说提倡耍心机,而是说在真诚待人的前提下,做人要讲究方法,最好要用能让对方接受的方式提出要求。
摆正心态的话,这叫情商高;跑偏的话,这就是心机婊。
很可惜,夏冰冰这个角色属于后者。
不论是从情节推动来看,还是从人物对比(与女主茅小春)来讲,这个人物的人设也崩塌了。
还是那句话,三个女票,都是本着对比原则,突出男主袁浩在感情道路上的曲折前进,以及内心变化与人物的进步来设置的。
从一开始来看,夏冰冰的心机都属于小心机,还勉强可以算作情商的一部分,连她的闺蜜茅小春得知之后,也没有揭发她,就是让她好自为之。
被爱情冲昏头的袁浩更是带着男朋友滤镜看人,在他眼里,夏冰冰就是最纯情最可爱的女票。
如果没有后面夏冰冰人设崩塌,耍心机使手腕达到丧心病狂,袁浩依然愿意相信夏冰冰的心机无伤大雅,只是为了讨自己喜欢。
包括夏冰冰物质拜金,买了一屋子包,袁浩也站在宽容的立场相信了她的谎话。
至于老董,要是袁浩最终没能亲眼目睹,恐怕他也没那么容易就彻底跟夏冰冰分手。
其实,夏冰冰的心机真的只能算是小心机,也就是说她根本没有精明到正地方。
袁浩这个人对什么都能看得很开,尤其在母亲的问题上有很深的心结。
夏冰冰只想着怎么讨好袁浩、讨好袁浩父母,力争做到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却忽略了最重要的问题——男朋友袁浩的心意。
真正善良情商高的人,在面对问题时,会尽量做到不伤害每一个人,包括自己,同时还能为自己争取到应有的权益。
然而若是只想着怎么哄得周围人高兴,然后达成自己的目的,而不关心是否有人因此受到伤害,那么顶多能算精明。
在袁浩生日当天,夏冰冰只是忙着做一个得体的女朋友,力劝男友与母亲重归于好,上演大团圆结局,就是丝毫没有考虑到袁浩复杂纠结的心情。
从这一点来看,她不仅不是袁浩心目中冰雪聪明的可爱女友,就连心机也是前线表面的。
后面夏冰冰的人设越来越崩,一个是为了推动情节,没有挑事的,故事怎么进行,另一个是为了衬托女主的爽朗真诚、心无城府。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剧的节奏有点问题。
其实整个故事的时间跨度并不大。
珊珊回国是请假,具体多久忘记了,我自己猜的话应该也就是半个月,最多一个月时间。
夏冰冰手受伤打了石膏,按照伤筋动骨一百天的算法,她跟袁浩恋爱也就是三个多月的时间。
另外就是朱涛的老婆怀孕,也是一个计算时间的点。
可以说,整个故事的时间跨度就是一年。
那么再来看节奏问题,觉不觉得夏冰冰跟袁浩好像谈了很久很久的样子?
三段感情,初恋珊珊就显得特别炮灰,最后跟茅小春恋爱也不够长,还赶上了失明,这样来看,重心就有点偏了,女主的存在感弱了。
中间这段感情抻的太长,就注定要放大夏冰冰性格上的缺陷来推动故事发展,同时为了不让女主戏份旁落,也要放大女主的个性。
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来了,男主正跟女配谈恋爱,那么女主的戏份怎么添?
必定要跟男主有关,女主才能称之为女主,才能进入主线。
所以女主茅小春有成为女汉婊的嫌疑。
口口声声说是男主的哥们,可是经常很“巧合”地出现在男主身边为其排忧解难。
从这一点来看,夏冰冰几次因为茅小春与袁浩走得过近而生气,不是没有没有道理的。
然而后面她人设崩了,心机耍过了。
第三,中间节奏过慢,显得珊珊妈庞阿姨这个人物留在上海显得刻意。
最开始的时候,她为了给女儿鸣不平,留在上海,要报复袁浩。
后面误会解释清楚了,她还留在上海,目的就成了单纯谱写黄昏恋了。
茅小春是个好青年,是个有缺点的好青年。
茅小春是三个女票里面待人最真诚、最好相处的,不单是对袁浩,对其他人也是。
她是个医生,对待病人都一视同仁,耐心细致,温柔亲和。
老患者袁师傅、难缠的庞阿姨、亲生母亲印月,哪怕是之前来寻事的艾奇,她都能做到认真负责、善待患者。
第二,茅小春做到了善解人意,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
袁浩与母亲的心结,在一群小孩当中,只有茅小春考虑到了袁浩的苦闷与为难,站在袁浩的立场上开解他。
袁浩的公司成立,茅小春注意到他没接到活儿,所以把科室出游的事交给了袁浩。
且不说后面发生的矛盾,以及男女主必定要出现在同一事件里的定律,单看这个行为,茅小春是一个心细体贴的称职朋友。
女主茅小春最大特点就是女汉属性,爽朗、大方、随和,不事儿精。
在生活中,这样的女孩还是混得比较开的,男生女生都不会反感。
如果她还长得比较美,那么估计会有很多男孩去追求她。
拥有这样人设的角色做了女主,势必要放大她的特点,增添戏剧性,也有助于推动情节发展。
总体上来看,茅小春是个好青年,是个有缺点的好青年。
敢让女主有缺点,这是勇气,也是进步。
但是主角身上的缺点必须要慎重选择,主角可以有带着缺点,但是主角不能招人烦。
那么茅小春在第一集里面的表现就已经踩到雷区了,女汉属性也不能不讲理啊,为了增加戏剧性也不能以破坏女主人设为代价。
而且在后面的集数中,因为女主戏份不能缺、节奏过慢、与女配要有对比,女主茅小春的人设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崩塌。
比如说,在闺蜜与袁浩交往之后,还私下与袁浩有来往,虽说每一次都是巧合,但是也能反映出茅小春的女汉属性已经过渡到有失分寸了。
从这一点来看,故事确实是以崩塌女主女配人设为代价来推动情节发展。
至于最后两人终于在一起了,可是集数也不多了,还赶上了失明这么狗血的梗。
在此就不吐槽了,说点优点。
前面费了那么大的劲,送走了珊珊,看穿了冰冰,总算迎来了女主茅小春的春天,原本就有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思。
袁浩忙活了一大圈,才发现原来最适合自己的姑娘就在自己身边。
经过了两段不成熟的恋爱,他已经变得成熟了,他已经学会了去谈一场本着结婚去的恋爱,所以他跟茅小春的感情早已萌芽,渗透在两人相识相处的点点滴滴之中,不再需要轰轰烈烈讴歌爱情的高大。
(这种模式其实挺好的,拿捏好分寸的话,还是很动人的)另外,失明这个梗确实狗血,但是这狗血洒得还不错,毕竟这是患难见真情的最有效方式。
袁浩对茅小春的悉心照料、不离不弃,茅小春内心波动,情绪变化,也都在正常范围内。
难得的是,他们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失风趣幽默,称得上是苦尽甘来。
再说说其他人物吧。
优质鲜肉罗一洋,人帅、心善、三观正,放着富二代不做,偏偏来搞自主创业。
自己颜值高,还不颜控(其实你可以颜控的)。
这个人物真是满满正能量,特别拉好感。
就是在袁浩生日的时候,自作主张,一心想着可以上演母子团圆的戏码。
也算不得缺点,只能说是年纪还小,以前生活也过得比较幸福顺遂,没法一下子就领会到什么叫设身处地。
也好,人物形象更丰满了。
魅力腊肉朱涛。
我觉得这个角色很有意思,演员功力也到位,把人物塑造得立体生动、魅力十足。
老好人袁师傅,绝对是个好父亲。
他一个人带大儿子,辛苦自不必说,难得的是他没有让人感觉到丝毫的愤懑和怨气,反而总是以宽和待人。
对儿子,有些事情他不明白,可能不太支持,但是他选择试着去理解,然后百分之百支持。
袁浩生日那天,他给做了长寿面。
他没有采用强硬的态度去教训儿子,而是从另一个角度渗透:袁浩你喜欢吃的这个面,其实是你外公教我做的,你念念不忘的这个美味,其实跟你母亲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希望儿子与母亲和解,但是他放在第一位的,还是儿子的心情与感受。
再说说茅小春的养父母。
当她的亲生母亲找上门来,养父母将小春的工作地址和联系方式交给了小春生母,这体现了他们的大度。
当然他们也是有顾虑的,怕自己与女儿的关系受到影响,怕女儿受到伤害。
无论遇到什么事,父母最先考虑的是什么呢?
自己的孩子会不会受伤,到底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选择。
所以小春养父母会有顾虑,怕不让她们见面会给孩子留遗憾,又怕他们见了面小春伤心,犹豫着给小春打电话,又怕生母只是去看看并没有透露身份的意愿,白白惹得小春难过。
剧中的另外一些人物,安总、艾奇、戴森林等等,就好像公司额外请的合同工,尽职尽责完成工作,领完钱就走人。
他们来搅搅浑水,推波助澜,搞搞破坏,做完坏事之后就迅速离场,一点不拖泥带水。
从人物形象上来说,不完善的地方太多了。
一个总经理,护短也就罢了,还是非不分、公报私仇,找人跟踪抹黑,这总经理有这么闲的吗?
情节方面,真的是巧合太多、梗太老,人物背景基本就是贴标签,比如说珊珊的身份,我觉得换成律师也行,工程师也行,根本没体现出会计的特点。
袁浩公司的派系斗争,也很儿戏。
算了总经理都拿工作当宫斗玩,还指望副总经理能玩出什么层次呢?
总结来看,核心人物有成长,主要人物有缺点,人设容易崩,情节新意不足、狗血偏多。
优缺点兼有之,只盼大家在大好时光里,再接再厉,共同努力。
对于剧中呈现的婚恋观,《大好时光》从“不婚男”入手,通过对于“不婚者”的诠释,该剧传递给人一种年轻人“不负大好时光”,“该爱就爱,该结就结”的正能量,让人通过一部电视剧能够有所启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生活。
剧中,无论特立独行的“不婚族”,还是对未来充满懵懂的“90后”,又或者人到中年的“恐婚族”,都是角色鲜明,带有明显的“性格标签”。
在当今社会,《大好时光》令都市白领一族在面对社会压力,家庭压力,以及自身内心的自卑与恐惧的时候,产生共鸣感。
但袁浩在对待姗姗的感情时,太拖拉,虽然隔了十年,很显然,两人不可能会有感情,留下的只有双方知道对方的人品与过去。
两人的习惯与喜好还有生活的方式和人生观,处事方式都不一样。
因为姗姗的内心层次上升了,所以产生了分歧,姗姗对于袁浩的一切习惯都不看好,甚至有点瞧不起。
袁浩对待夏冰冰的感情里,袁浩谈恋爱只是在谈甜蜜,被甜蜜蒙蔽了双眼,忘记了恋爱的定义,恋爱的定义是谈甜蜜谈了解,正所谓为什么有些人谈了许久的恋爱,最终结婚后没几年就因为分歧而离婚。
在和冰冰在一起的时候多就连旁人都能观察出夏冰冰与他伪装的样子不符合,最终分手也是旁人提醒,自己亲眼见到才察觉,这样的洞察力未免也太糟糕了吧!
袁浩对于夏冰冰一点也不了解,他所谓的了解方式是通过冰冰的口说,而不是感受出来的。
就算感受不到冰冰是用计来搬到自己家住的,但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讲,一言一行很重要的,这样也看得出这个女孩的品行如何,就连袁浩的爸爸都打开天窗说亮话了要袁浩不要欺负冰冰,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我想任何人都应该听得懂吧,然而冰冰不但没有听进去反而往前进了几步,那个氛围连袁浩父亲都感受出来了,还说过没有当初那么单纯可爱了。
袁浩却感受不出来,很显然被甜蜜所蒙蔽了双眼。
(其实内心早已经对茅小春产生了感情,也对她很欣赏,他们有父母的极其相似的共同经历成为了他们心灵沟通的一道渠梁。
只是自己还不知道已经喜欢上了小春。
总体来说,这部生活剧还有很多设置存在漏洞。
挺感动的 虽然有些情节很狗血
狗血是真狗血,但如果可以选择,那为什么不更多的去选择相信美好呢?很喜欢胡歌和王晓晨在这部剧里的演技,真实,角色心态拿捏得非常到位。好久没看都市狗血剧了,看的很爽!还有讨厌茅小春,对夏冰冰的行为不以为然的在生活中是不是绿茶婊啊?很独立很坚强的标准现代女性,为什么会讨厌呢?嫉妒罢了
哦,两集下来无数烂台词烂人设。一星不谢🙄.跳着看了看,矮子里面选将军的话王晓晨的茅小春人设还行吧。。。
胡椒必看
虎头蛇尾俗烂套路。三星给演员。
韩东君帅,胡歌声音好听,剧情前期不给力后期用力太猛,就这样吧
虽然萌这对CP 但是对这个草率的结局说声呸
扑街人演扑街剧
胡歌今年上的这几部剧可圈可点,这部接地气,里面女二太能作,袁浩赶紧甩了吧。
不好看
好久没看国产剧。想不到胡歌现代戏也这么好看,和王晓晨演的挺自然的。反而配角都好可怜,太坏了的太丑。
及格分数吧,不是太次也没多好,不过不到六分感觉有点不妥也。。。
刚开始不喜欢女主,不过后来觉的不错,就是剧情太狗血!
自从心机女出现以后再也不讨厌装逼女了,反而觉得她分手分的还算潇洒。最丑当属张雪儿,而且最后打算人流不是一般的作。一直还蛮喜欢女主的啊,性格挺可爱的,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黑她。胡歌是个好演员,又帅又可爱!
我胡一个,韩东君一个,女主勉强一个
好评是给胡歌的
给女主和胡歌
我只是还没有从琅琊榜缓过来,才会跑来看他。
感觉女一演的很棒,很入戏。。胡歌的配音让我很出戏- -女二演员太老了,也很出戏。还行吧,因为刷选修课看了两集,但不会再点
用四十分钟拖着看了四集,尴尬得没sei了,这尼玛汇聚了所有的狗血剧情,韩剧都没有这么狗血,听说女主还要变盲人,上一次这么难受好像是何以笙箫默,发现我还是看了很多烂片的,不说了,我找个地方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