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点开的,原因是脑海深处这个名字听起来还不错,片头音乐很喜欢,片尾的科普也是用心良苦,还请了那么多个医生做顾问,12集每集35分钟左右,不拖沓不狗血,演员演技在线,全程无渣,哭笑模式不停切换,我很开心看到国产剧能有这样的进步,直接甩那些拿着医疗剧当幌子谈恋爱的玛丽苏神剧好几条街。
作为一部国产医疗剧,能看得出来片方用心把它打造成一部极具专业水平的职业剧,以神经外科这一科室作为切入点来展开剧情。
然而,一部剧是否好看在于剧情,但从细节上,则能反映出片方的态度。
在服化道方面,这部剧做得很不错。
服装化妆上倒是没什么太多可说的,现代剧,能体现人物性格和职业特点,在道具和拍摄场景上能感觉到这部剧下足了功夫。
为了能展示出专业的水准和真实的状态,不少镜头直接就在合作医院里进行取景和拍摄。
道具上更是追求极致,有不少镜头都给到了手术要用的各种工具上:整整齐齐不同用处的手术刀剪、在病人身上用的头架和开颅钻、医生们在核磁手术室中还要额外穿上抗辐射的铅衣、各种检查和手术用的仪器镜子等等。
剧中经常出现很多手术的场面,这排场和仪器在其他同类剧中并不多见。
在看剧的时候,不仅能知道脑部手术有上头架、开颅、造影、关颅之类的步骤,还能知道治疗脑部疾病不是只有开颅才能治疗,还可以介入,甚至有的手术都不用动刀。
在片尾出字幕的时候能看到,这部剧有二十几人的医疗专家顾问团队为剧中的医疗内容做背书,每个都是来自国内顶尖医院相关科室的医生,所以在剧中提到的知识基本上都真实可靠。
比如一开始主任给健身教练的父亲讲解介入手术是什么,还有后来范旬在手术前给杜耀飞说明手术的风险,以及他给小男孩将什么是烟雾病等等。
这种讲解虽然是说给剧里的角色听,但是作为观众的我也被科普到了这些平时接触不到的专业概念。
我自己最喜欢的一个部分就是每集剧情结束和出字幕之前,都有真正的医生接受纪实采访,对这一集里出现的一些常识、知识还有现实中会出现的情况来“现身说法”进行补充说明。
有的医疗小常识特别有意义,比如脑死亡和呼吸、心跳之间的关系这种,我平时就没怎么想过。
但是听医生这么一说,我就忽然懂了,其实有的时候靠呼吸机维持生命的这种做法没有多大意义。
无论是从这部剧的拍摄场景和道具,还是剧里剧外对医疗知识的涉及和科普,都在展示着这部剧的态度——专业,做专业的医疗剧。
能在剧情之外有明显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剧集,属实不多见。
用看得见的态度展现了片方的诚意,为这部剧的用心点赞!
2020年疫情肆虐全球,当我们在绝望、恐惧病痛中簇拥而上,不由分说,高喊着为白衣天使们落泪感动的时候,是否有谁真正的走进他们内心的世界,从他们的角度去发现或者去看待一个个生命?
原本不想打开这部戏,因为脑海里萦绕着过往亲人住院时的种种画面,本能排斥医院里的生死之交的记忆。
无意间打开《脑海深处》看了两集,惊喜地发现这部戏给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视角,然后我们真正换位到医生们的内心世界,原来他们这么可爱?
原来医生们不是神,是有血有肉的身躯,也有疲惫、也有矛盾、也有痛苦、也会犯错、也会哭泣,病人有的,他们都有!
理智与情感的冲突、患者和医生之间的偏见、医学与医学之间矛盾、生与死的纠葛、现实与理想的落差,此起彼伏..........我感动了,是拨开盲目冲动后的理性感动,它是严谨的、科学的、专业的、真实的,它让我们看到一幕幕人间生死道场!
世界上最动听的话不是我爱你,而是你的肿瘤是良性的。
导演没有使用过多的修饰,没有过度讨好观众,没有设计各种矫情的情爱片段,几乎还原于我们在医院里的种种,平实质朴而真挚,且包含着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和信仰!
导演即使没有用什么明星演员,但拍得非常自信,演员的戏都非常投入,可见演员们都用心诠释人物。
真实的东西是不朽的,是永恒和令人深思的。
无疑,这是一部人间生死道场!
向此剧所有演职人员致敬!
向导演致敬!
向所有医者致敬!
谢谢你们!
《脑海深处》是一部医疗电视剧,抖音主播梁但丁推荐的,值得去观看,主要讲述脑神经科的医生为患者接诊、做手术及治疗的一系列过程中,医生与患者及患者家属所发生的一些事情……《脑海深处》在国产剧中属于一部不错的电视剧,属于网剧,每集30分钟,一共12集,老演员方青卓在本部电视剧中也出演,感谢主创人员为本部电视剧的用心付出!
我刚看了一集,感觉这剧可以。
剧里的大妈带着儿媳妇来医院看病的时候就说了,自己在网上查了好多头疼的情况,总是怀疑自己头疼是有什么病,还做了不少检查。
范熊那一句话说得很对啊:“这要是都能在网上看病了,要医院干什么?
”
现在老人也都用上了手机,没办法,疫情期间总写身份证号也麻烦,不如扫个码方便。
而且给老人配上了手机以后,联系起来也方便。
但是有了手机之后,这就打开了老年人走向互联网的大门。
你不知道每天拿着智能手机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每天都在看什么,那个在X音还是X手上疯狂追求假靳东的阿姨可能离你没那么远。
说回在网上看病的事情也是一样。
早些年那种“生活小妙招”的文章满天飞,现在这些有不少已经转移到视频平台,而且还有很多都披上了白大褂。
我这种天天混迹在网络上的都不是那么好分辨,他们说的到底有没有问题,这些老人们更不会多想了。
我爸之前就喜欢自己泡药酒喝,说他自己在网上看见了一个方子挺好,都放哪些东西。
我过年回家一看,里面乱七八糟什么都有,看着都头疼。
我还得好言相劝,跟他说酒就是致癌物质,即使里面泡的东西多有营养,他该致癌还是致癌。
再退一步说,你这个方子是谁说的,有没有用量的说明?
吃盐是有好处,但是盐吃多了也对身体不好,而且还咸呢。
还有这东西到底科不科学?
有没有理论依据?
我爸被我问得哑口无言。
在网上看病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更多的是根据症状看看自己可能是什么情况,好去医院挂号。
我平时看到那几个X香医生之类的公众号也是更多地在强调预防,而不是在说治疗。
在医院看病,尤其是脑部疾病,都是要去拍片子做检查的,就和这剧里一样,不是CT就是核磁。
医生再按照病人对病情的描述和片子里面看到的问题来判断和给出治疗方案。
网上那些居心叵测的帖子和视频,就等着别人对号入座呢,为的不是卖药就是卖货。
为了让人更信他们的,经常会忽悠得特别严重,对他们产生依赖的心理。
如果听他们的不去医院,少说也耽误了不少治疗时间,而且还不一定出现什么问题呢。
有病该去医院还去医院。
网上看病,癌症起步。
但丁推荐的脑海深处,这部现实主义都市情感剧很好看,主创人员很给力。
剧情神经外科的两个副主任医师一个是“独行侠”,一个是“手术狂”,两人风格不同,但跟着谁日子都不会好过。
“独行侠”范旬(外号:犯熊),神经外科第一快刀手,但为人冷漠,崇尚手术不是解决病情的唯一手段。
“手术狂”岱一山(外号:山医生),海外归来,年纪轻轻就坐上神经外科副主任的位置,倡导科技必将代替人工,先进技术能解决所有病情。
首次在电影院看电视剧,很神奇的体验。
虽然因为意外在电影院等了一些时间,但是观后还是觉得非常值得的,作为一部医疗剧还是非常良心的。
在救孕妇的时候妇产科和神一齐心协作完成手术,让人心生敬佩。
但是实习生主动申请要缝合头颅的时候我忍不住从患者角度担忧了一下,幸好最后是范医生自己上阵,松了一口气再来一个
和国外的《豪斯医生》、《良医》、《周一清晨》等专业医疗剧比,《脑海深处》的差距还是不小的,毕竟总投入和拍摄经验都不足,但确实已扎扎实实往正确方向迈了一大步。
何为“专业”行业剧,至少要先达到“行业内人士”的一定认可度,然后再说普通观众的接受度,否则就会“墙内开花墙外香”。
国内职场剧其实大都只套个职业场景的外壳,同行业的人反而不太爱看,主要受不了那么多的BUG。
诚然,过于专业的行业术语和鲜为人知的行业内幕会对观众产生距离感,但国外大量涌现的优秀行业剧足以证明,在“专业”和“好看”间,两者是完全可以平衡的。
而且“专业”行业剧故事取材于现实社会,反应现实情况,亦能影响到很多人的从业理想。
坚持下去,下一部必将更精彩。
最近每次回想起那个在钢筋上摔下来的建筑工人,我都有点害怕。
可能是真的演得好吧,我看完之后感觉特别瘆得慌,对他的故事印象也很深刻,很让人心疼。
虽然在片尾,真正的医生也说了,国家在大力实行先诊疗后付费的政策,一切以先救人为主,减少致残率和致死率,但是这不意味着治病救人可以不用花钱。
对于这个小家来说,根本掏不出来这么多钱治病。
不然他也不会还不等病好就又回工地干活,毕竟在家休息自己就没有收入;也不会不敢来医院复查,复查还要拍片,如果有问题可能还要花更多哦的钱。
两口子穿得也很朴素,还有一个应该在上学年纪的孩子,孩子上学也要花钱。
这动辄几万块的治疗费用,足以压垮这个小家。
孩子的妈妈一共说了两次“这个命,我们买不起”,一次是在躲医生,一次是在车里抱着孩子痛哭的时候。
这话说得扎心,也很真实。
殡仪馆的车载着建筑工人的遗体和母子两个开走的时候,小男孩还回头感谢山医生,这我一下子没看明白,直到我暂停下来仔细看了一下单子才知道,原来这个费用是山医生掏的。
这可能是为了体现山医生的内心柔软吧,这对母子也确实很可怜。
最后那个因为脑袋里长瘤家暴的男的,手术费用需要准备8到10万。
他的亲妈问了不做手术能咋样,还说过一句话,大约意思是这么多钱用来救他,孩子都没钱上学了,家底都被掏空了。
有时候情况就是这么现实,没办法。
对于医生和医院收费的情况,我很早之前问过我的一个医生朋友,他告诉我,医生自己能免去的费用实际上很有限,基本上只有挂号可以退号。
为了判断病症和病情做检查的费用,假设医生免去这个钱,也是医生自己需要垫付的。
做手术也不是医生自己来做,费用也不好全免,因为耗材、手术室、工具、仪器还有人员的使用是实实在在的,对患者免去也是医生自己垫付。
医生最大程度也就只能是把自己能说了算的部分免去,再找价格更低的治疗方案,但是这可能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因为医生要为患者的治疗负责,有的时候就是没有办法。
不是有那么句话么: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
还是赚钱重要,至少得能病的起。
这部剧整挺好五一假期过去了,这个小长假煲剧成了一个主题,被朋友推荐了这个冷门国产剧,一开始有点不屑,毕竟豆瓣观看的人数不多,作为爱奇艺的剧集也没上首页被重点推荐。
于是我问朋友为什么推荐,他说有点美剧那味儿。
“有点美剧那味儿”勾起我好奇心,质量高的美剧也看了不少,这部怎么就有哪味了?
看了五集下来,总结两个关键词:诚恳、真实。
总的先说一下这部剧,大剧情就是一个神经外科办公室医生们的日常。
男主和男二是两个神经外高手,一个是睿智冷静但不近人情的全能战士,一个痴迷医学技术的手术达人。
还有一个老医生、几个“捧哏”新人,加上护士迷妹,组成了等科室的人员配置,等待他们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病人前来“造访”。
神经外科天团感观上第一个真实的点就是技术上的展示。
罗麦特·麦基在经典的《故事》中,把剧目类型分成了25种,讲述医学题材的被称作“社会剧”,社会剧的属性天然带有教育意义,因此,真实性显然成为剧中不可忽略的因素。
《脑海深处》中体现的一些脑外科技术手段,比如手术方式(我以为脑部手术只有开颅)、应急处理、技术成果等等,都极具真实性,这一点在每一集最后,由真实的脑外科大夫的采访中便可看出,编辑团队在前期的筹备中是花了功夫的。
每一集最后的采访第二真实的点是医患关系上。
前几集出场的病患,诸如总认为自己有病。
比如喜欢到网上搜病因的老阿妈;喜欢撞树却爱逃避自己身体有问题的老大爷;看似健康热爱健身忽得中等的年轻女教练;这些单元故事的小人物全都好像在哪见过,特别像生活里的某个朋友或社会新闻的当事人,可以说是十分的接地气了。
最重要的是,神经外科的医生和这些患者、患者家属的故事更像是医患关系的纷繁的呈现。
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二集,男二不放弃一个小女孩的生命,过度抢救,结果是,女孩最终虽然还有呼吸,但已经彻底的脑死亡,给家属带来了另一种灾难。
这也把一个生命课题抛给了观众:医生,到底该为病人负责还是家属负责?
诚然这样的问题可能根本没有终极答案,这却是医生这种职业时常要面对的,人性不能考验,生命更难以反复,医生总是游走在这些问题的边缘,《脑海深处》把这些事真实又完整的呈现,且方式像医生这个职业一样,克制又冷静。
还有一点真实就是医生们的日常状态。
撇去沉重的生命课题部分,医生们同样也要吃喝拉撒,也会有职场规则。
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段拯救孕妇的情节:神经外科和妇产科临时共同作业,船长(剧中神经外科的老大)快速决定让妇产科的大夫先刨腹产,把压力扛在自己身上再拯救孕妇。
船长指令清晰,即便神经外科的医生有异议,在命令面前也懂得让步,也是这种专业的呈现让每每在手术室外的情节都有了点《人间世》的那种紧迫感,看了又爽又紧张。
当然,这部剧也不能完全当纪录片看,其中的故事线还是很规矩的。
主线还是两位男医生为获得科研基金去比拼,在单元故事不断增进的过程中,两个人的心智和能力趋向完整,再加上故事中有实习生从胆小害怕到手术台实操,都象征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成长类故事,会让人看完很欣慰,结局感到圆满,绝对不是那种很虚的励志故事了。
男一男二一个不得不提的是,整个剧没什么太大牌的演员,但看了绝不会跳戏,演员的质感都不错,角色很容易让人信服。
虽然感觉这剧水花不大,但我希望能继续拍下去,组成一个神经外科天团也可,算是职场类、社会剧的一个很好看的故事了。
如果这个剧真能成一个系列,它能不能成《实习医生格蕾》先不说,但至少能给这类题材的故事立一个标杆,诚恳的创作态度和完整的呈现已经赢很多了,观众喜欢看的还是有诚意的作品,剧也还是要以剧本和故事为先,先有完整,再谈完美吧。
《脑海深处》给人的感觉是它的专业性在国产医疗剧中实属少见,另一个是它在剧情铺展上又不够精彩。
就凭这顾问团队,也得加四星!如今这样踏实的片子不多了
值四颗星,加一星鼓励,挺科普的
还有三集没看完,提前来打分。感情线比较少,专心干事业,还不错。本来想给四星,因为还是有部分医疗错误存在的,还有什么模棱两可的发音错误,还有字幕错乱(字幕错乱这剧不背锅!)。但是针对弹幕里的有些内容以及想鼓励一下出后续改评五星(有点引战感觉的弹幕,很想说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我没有其他反驳的内容,有些事情我大概需要自己体会一下再来讲)。现实中对医疗行业以及器官捐献一些误解以及最后那些医生们的愿望,很心酸但表示理解。还有应激反应什么的,真的心疼到爆炸。希望有第二部,并且在有些内容可以更加精准。
说实话,这剧我给4星,大部分靠同行衬托。本身其实质量还行,但是其他职业剧太拉胯了。导致这剧很专业,就这种态度,给个4星不过分
有点硬伤不过我看完了就说明整体还好哈哈哈哈
剪辑太跳了
看两集,可以判定难看
差强人意
个人觉得跟无限生机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都是陌生面孔,只看了个开头,不太喜欢
把电视剧变成科教广告片也是绝了,对演员的演技是扶了,友情配角倒是表现爆表
像是宣教片,演员们都好假,不入戏,干巴巴的,什么梗着脖子情商很低的医生,七嘴八舌的围观群众,太刻板了。现在的国产职场剧都喜欢退出、逃避和远离的结局,太懦弱无能,连承认人的野心和功利都做不到。
意犹未尽,没看够,可以再来第二季。
挺好
手动加半星,挺好的,但就觉得还差一点什么,就那么一点。
有点意思,挺专业,没有无聊的感情戏,讲的都是医院医生在治病方面的事目前看起来山医生很有责任感,而且是一心为了病人好,有同理心,技术没的说,精通6门外语,态度好,沟通能力也不错,问的很详细,能更好的了解病人的情况,简直完美啊。范医生对他一直有敌意,可是山医生却想着安慰范医生,还在关键时刻帮范医生说话。并且他一直努力反映医院门口的交通问题,太完美了弹幕真的气死人,一直说山医生抢病人,难道不知道生命第一吗?难道有更好的方法救人,就因为不是自己的患者就不管了吗?
《脑海深处》是一部让人印象深刻的影视作品,影片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主题,引发了观众对人性、记忆和自我认知的思考。作为一部科幻题材的影片,它不仅仅停留在视觉效果的炫酷上,更在于探讨了人类内心深处的脆弱与复杂。
正如导演说的,真正nb的是医生们,今天还看到了天坛医院的医生们,我觉得多拍这些科普,反映医疗的内容的剧,本身就很值得了。剧情方面,冲突性有所欠缺,但每集最后的科普真的是非常重要的。
算是不错的国产医疗片,普及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