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剧里的“郭嘉谋害曹操”这段是很成功的改编,郭嘉并不是真心置曹操于死地。
其实郭嘉已算准大漠一行的凶险在何地,生机在何时,之所以临行跪别不是送曹操丧命,而是自知命不久矣,故来永别主公。
让曹操一行陷入困境,是想给他一个教训,让他明白谋士之于统帅的重要性,明白世事无常,即使势强也不能拥兵自大,即使满怀谋略信心十足,也要多听他人的谏言,即便从亲近的人那里得到了良策,也要在落实上多加关注、查证。
雨水来后,郭嘉自知曹操即使能懂他也不能再容他,就自杀了,可谓是以死进谏。
曹操后来也明白郭嘉的用心,知道他临别一番话是肺腑之言,知道他虽对自己失望但仍然抱着希望,所以痛哭流涕,然而天下再无郭奉孝了。
胡玫导演的这部《曹操》,确实在形式上有一些过时之处,历史处理上也并不是毫无瑕疵,对非主要角色刻画稍显不足,还有一些道具的问题……但总体而言,是一部质量不俗、别开生面的历史剧。
既然是历史剧,就参杂了导演、编剧乃至演员对这段历史的见解,并不是对历史的简单重现;历史性和戏剧性两者都要兼顾的情况下,基本逻辑要做到自圆其说,同时还要传达出这部剧的核心主张,所以电视剧对真实历史有所改编是可以理解的。
观众如果不是小学生,就应该有基本的判别能力,不被虚构的情节所误导。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才能更好地欣赏这部作品,而不是拘泥在历史细节上抽不开身。
一直很喜欢三国的故事,也一直算蛮喜欢胡玫导演的作品。
但是这部《曹操》貌似有点儿夸张了些。
演员选的我觉得还不错,看到《全民目击》的时候就对这个演员的演技印象颇深,很适合演这种深沉有内涵的中年男士。
其他主要演员选的也都还可以,就是有些次要演员大众形象大众脸,诚心让人记不住是怎地。
卞夫人长得太好看了,喜欢这个,就是略微做作了些,李玲玉演丁夫人也很合适,女演员们都很漂亮,龙套们也都不丑。
不知道导演是不是受近年来有些在演艺界里面一些不太良的男男角色影响,怎么郭嘉这么多戏份啊,而且,那颗大黑痣也太恶心了吧。
无意诋毁演员,但是真的很恶心啊,有木有啊!
其实郭嘉长得还是蛮帅的,但是大黑痣真的接受不了啊!
发泄完毕,说说剧情啊。
刘备太搞笑了这里就是谐星唉,上个世纪满世界的扬刘抑曹,这回可好,几乎所有作品里面都是扬草抑刘了。
另外他内俩弟弟也太脸谱化了吧,好吧,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谁也不知道这俩人演的是谁,走走过场就完了。
看的时候还蛮兴奋的,因为有些情节是按照史书走的,离三国演义差的很远,比如华雄,虎牢关,刘备鞭督邮等等看到一部没加虚构情节的电视剧倒是让历史迷们很开心。
但是,连环计,刺杀董卓啊,护送二位皇嫂什么的,不是说不能加这些东西,但是咱不说好了是历史正剧吗,有的加有的不加,着实让人觉得阴晴不定啊。
虽然说郭嘉死了,曹操开始走下坡路,但是郭嘉死之前其他几位同事也是有出力的呀,不能光顾着让曹操郭嘉搞基把内老几位都搁着吧。
我一直以为这部戏是以曹操死结束,没想到是郭嘉死,哎呀,大黑痣,真要命,大黑痣不会是什么病变长的吧?
其实我一直很喜欢郭嘉的,觉得他很潇洒,潇洒的来,潇洒的死,不像后来诸葛亮那么憋屈,没想到这回死的那么缠绵。
这部戏里,你看不到一个阴险狡猾的曹操,你只看得到一个从小善良,正义,就算做了坏事,也是为了大局不得已而为之,被命运所左右的不屈不挠的人。
就连张绣的婶娘都是被人家特意让过来的,没有抢哦,绝对木有。
张绣和婶娘也太下血本了吧,哪怕顾个演员呢,还非得让婶娘亲自上阵肉搏,啧啧。
说了半天好像没有好话,接下来我再说几句好的。
服装造型什么的还不错,胡玫一向都是如此,中规中矩,没有太出格。
嗯……家里没酱油了,我先出门打酱油了。
讲得是曹操赤壁战败前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曹操达到了人生的顶峰!
但是后几集明显处理的太快,尽管很多历史事件没必要写得面面俱到,但是对单一故事的处理明显有点过快。
交代不足。
至于郭嘉,这个版本的扮演者,我觉得是最好的。
但是郭嘉谋害曹操,是不是太值得考虑了。
因为曹操跟荀攸等人说:在诸位谋士中,你们的年纪都跟我差不多,只有郭嘉是最年轻的。
本来我打算天下底定之后,把我的继承人托付给郭嘉,只可惜他英年早逝,真是苍天作弄!
三星半。
豆瓣总分给的6.2其实我觉得挺靠谱,不过看短评或是长评基本上都是两极分化的给分^v^这部剧算是一部尚靠些谱的历史剧,虽然你想找错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曹节是个很大的硬伤,是有个曹节,然而又不是老曹他祖爷爷…另外比如说窦武死的整个过程,看过后汉书的应该清楚是北军五营倒向宦官之后他才自杀的,不会出现什么进宫求饶之类的事情。
再比如说强行扣时间线的话第二次党锢发生于168年,当时老曹都十三岁了,哪里还会在宫中玩…然而这段故事里出现了山冰,还出现了窦武陈蕃的正确死法,这已经是很多挂着历史剧名头的剧比不上的了。
后面两集我觉得很有意思,讲的是曹袁cp的事【大雾】我对编剧想到改编世说新语小段子的创意还是很赞赏的,除了方法有些智障以外^v^说到虎贲中郎将,就是本初和公路要抢的那个官,其实还的确是公路和本初都当过的,只不过他俩上任的时间差不多要在中平年间了。
编剧能想到这一点也很不错。
这一段我最不满的其实是老曹的态度,有点谄媚…是的,老曹的家世肯定比不上后两位,但是曹嵩已经有向士人倾心的意思了,而且再怎么说也是九卿之一,老曹跟他们的差距并没有到需要卑躬屈膝的地步。
还有一点,是第三集二袁葬母的那个情节。
从时间线上讲,本初他妈死在老曹赴任洛阳北部尉这个时候还是挺合理的,充分考虑到了本初要浪费六年的时间守孝,还要浪费几年的时间当隐士。
给编剧鼓掌。
从规模上来讲,史书上曾经记载过一次“绍术葬母”的场景,说赴者三万余人。
虽然这段记载上满当当的不可信点,然而编剧既然用了,也无可厚非。
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何要将王隽的“乱天下者必此二人”的台词给何颙啊^v^这不合适啊。
何颙跟本初可是基友关系,有这么瞎说大实话的吗?
我上面举了这么多例子,大概也可以说明一点,就是编剧的历史知识有漏洞,然而仍属中上。
另外,我很心水的几个情节。
1.中平六年诛何进阴谋论。
这个阴谋论可是由来已久了,大概九十年代初或者更早就已经提出过。
而且这个阴谋论可以说是非常可信的。
大概跟盖曹里面的描述差的不算很远,就是本初一个劲给何进灌迷魂汤,百般催促他与宦官火并,其实是想一箭双雕把宦官跟外戚都灭了——当然结果是,一箭双雕成功了,但因为各种偶然因素的聚集,他玩脱成了董卓进京。
但盖曹的动作设计基本上是随演义走的,就是接到何进死讯之后本初跟老曹他们几个直接就冲进去了。
实则还要复杂不少,我就不在这写了。
2.本初取冀州和老曹取兖州这一集还是很赞的,除了文若为何看起来辣么怂…符合史实框架,也没出什么错,但我的重点是两个小彩蛋。
本初取冀州的小彩蛋是朱汉,对就是那个冲进韩馥府门把他儿子腿打断,最后被本初杀了的那位。
这一段在汉晋春秋【应该是,错了别打我】是有记载的,然而编剧加了个小彩蛋就是这是本初指使的。
这个小彩蛋解释了朱汉为啥有那么大的胆子直接冲韩馥府门,而且本初的动机也算合理,想赶紧让韩馥闪人,最后韩馥也的确是跑到张邈那儿去了。
老曹取兖州的小彩蛋是王肱。
这人是个谜,谁也不知道他在本初表老曹为东郡太守,老曹上任把黄巾拍飞这段时间内他在干什么。
编剧用了个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释——让老曹把王肱锁屋里了。
老曹你跟本初真是…好基友一万年?
想主意都这么阴损。
这还真算合理,但太过残暴了些。
虽然老曹其实真的不用找王肱要官印的,毕竟王肱也未必有官印,他是刘岱任命的,说白了也不是正经官。
关东联军就是一帮子伪官自嗨的故事。
最后提一句,这里面的耷我是真的受不了,为什么有人要支持贬低耷呢,这不是另一个极端么。
这可以算是编剧一个最大的问题了。
另外,赵立新版老曹一开始看会觉得很奇怪,可能是霸气不足唠叨有余的缘故,而且一直持续了这种唠唠叨叨的状态,是不是演杨仪还没缓过气来啊。
但看多了觉得还蛮萌的。
孙洪涛版的本初嘛,颜值上肯定跟历史不符,年龄倒还相符。
不过话说回来文若那个演员长的也不咋地…不过他演的本初也属于看多了【主要是习惯了他的身材和大鼻孔】之后还蛮萌的系列。
他长得有点太正气了,所以一堆弹幕表示这版的本初比老曹有王八之气多了…我倒觉得气质还蛮符合的。
至于刘关张那三个演员,还是算了吧不提了。
还有为何公路那个演员长的喜感成那个样子,郭嘉的演员倒还不错,有点睿智而文弱的样子,很适合当曹郭同人看。
几个女演员都不错。
彩蛋是何太后和董太后长的也都挺不错的。
1、偶然的机会在A站看到本片,身为一个三国迷和一个偏曹魏的粉,果断看之。
2、我对赵立新老师的表演一直比较欣赏,虽然在《走向共和》里他演了一个全剧仅有的煞笔角色,而且留了非常搞笑的头型还长得像孙正平。
3、但是,他在《大明王朝1566》里的角色真是亮。
虽说该剧几乎是无人演的不好,但是他的沈一石和王劲松老师的杨金水在剧情发展到中段时表演光芒盖过了所有人,堪称惊喜双璧。
4、我的朋友在11区卧底的天朝龙组特工徐教授认为,赵老师的表演也就能演个书生才子一类,无论如何找他来表演曹总有点不恰当。
5、关于曹操的艺术形象,我觉得鲍国安老师排在第一没有任何问题,排名甚至比袁世海都高。
陈建斌的曹操在我认识的人中评价呈现出两个极端,有的人认为表演极具个人特色魅力十足,有的人认为就是一个撒比。
6、关于陈建斌老师对曹操的诠释,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他大概可以和另外两位老师的表演做一个类比。
一、李雪健老师的宋江,二、富大龙老师的秦惠文王和隋炀帝。
——怎么说呢,表演确实卖力,也确实下功夫钻研了,但是斧凿的痕迹太明显,太过想突出自己的风格,以至于用力过猛,导致部分观众接受不了。
7、富大龙老师在表演那段“大争之世,我大秦……”剧情时,声情并茂到我都感觉到他的口水要透过屏幕喷到我脸上了。
8、赵立新的曹操,在我个人排名之中要高于陈建斌。
9、中国历史正剧目前最令人反感的就是出现了大量的无所谓的女人戏。
我绝对是一名半吊子的女权主义者,也明白现在电视剧的受众群大都是女性,但是你得想啊,一个历史正剧,就算你夹进去女性戏,人女的也得看啊,你一表现历史人物霸气王图的戏,你以为夹点狗屁不通强占戏份的女性就有女的看了?
人想看历史的女的都去金枝欲孽了好不好。
这种历史剧的受众群,还是一帮子爱看政治斗争的老爷子和我这种半吊子的历史控,根本就是看见女的在那哭天喊地磨磨唧唧就烦,女性在这种剧里——除非是那种历史上就确实牛炸天的女的,就找几个长得极美的,偶尔惊鸿一瞥一下,让人没事回味想想就成了。
我个人就非常喜欢陈凯歌在《刺秦》里,对周迅那个哑女的处理。
10、其实曹魏的宫斗倒也确实有料可挖,什么丁夫人、卞夫人、甄皇后、郭女王的,TVB苦情神剧《洛神》就挖到人想吐。
11、雷恪生客串演的角色叫曹节,跟大汉皇后曹丞相之女一个名字,也跟汉末大宦官一个名字,曹腾的父亲好像也叫曹节,电视剧对后二者进行了合体。
无妨,可以理解。
12、说到客串,林妙可在剧中演了少年灵帝的角色,小姑娘怎么说呢,比起一块骑马打仗那几个世家子弟尤其少年曹操,还是要美貌和灵气到一千万倍的。
13、我对片头的那个“由于本片人物众多所以部分人物直呼其名”,表示非常傲气和无知的不屑。
14、其他人物我就不想说了,现在挑大型戏挑人都一个毛病,主要人物找的都算可圈可点,次要人物都是胡乱凑数,你看看那不满五尺的曹大司马子孝还有黄河四鬼一般的袁公路还有脸突破天际的张飞,简直就是……要论选人细致,老三国珠玉在前,前文提到的大明王朝也是极好的例子。
不说了,各种浮躁各种复杂,拍戏不容易。
15、胡玫老师在历史剧导演排行榜的位置上,已经被张黎老师越拉越远了。
自从那部电影《孔子》之后,片子就越来越low。
16、听说本剧原本定在几年前开年演,结果由于被投诉被全银河系最吊的部门给禁了。
原因是:因为该剧塑造了一个英雄曹操的形象,与人民大众认知的奸雄曹操形象不符……17、nice!
不愧是最屌的部门,当年林心如演个瞎了眼的青年妇女阴死本该是全大汉最阴的人陈平陈老爷子的时候你们咋不禁?
于妈把一大堆东拼西凑的狗血糊成历史剧的时候你们咋不禁?
18、听闻本剧禁播是季汉昭烈帝刘玄德的贴吧里的水友们极力抗争奋死投诉的结果。
我咋就这么不信呢?
那个最屌的部门什么时候能听网友的话了?
难道某个领导的孩子除了官二代的身份外还兼着刘备贴吧的吧主身份一类?
19、身为一个历史剧爱好者,近几年,我感到深深的寂寞。
为什么连央视也不拍这大帝那王朝了啊,好无聊啊。
这部曹操,我只能冲着历史剧少和我一贯的打分高给他三星,我对一脸褶子演人二十岁少年的中年大叔们的装嫩行为早就免疫了呢!
20、说实话,我挺失望的,浩瀚历史数千年,随便抓哪不能用心拍部电视剧啊?
十来亿人就不能找几个凑合事的演员?
算了,就让那些女权主义、打死小三、两口子离婚必然是老公出轨、婆婆媳妇恶斗不休的极品女人剧继续端正我国未婚已婚妇女的三观吧,这种婚姻有问题就是因为有小三,只要打死了小三婚姻就会好了的世界观简直是可爱的让人不敢直视。
21、第二十一条,挺特殊的一个数字,当年日寇与袁大头签过一个灭亡中国的卖国条约。
这一条,送给全宇宙最屌的那个部门,你们万岁!
看到那么多低分评价,那么吐槽,一千个观众有一千种视角。
本片从曹操幼年到统一北方,描写了曹操的成长路程。
从小时候的刚正不阿,到为兴复汉室起兵讨董。
再到为了兖州一亩三分地,征各地诸侯。
最后与袁绍争北方。
曹操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他只是被逼到那里,尽自己全力,一步步走到最后。
他会立五色棒正法纪,也会为别人说他的出身而去撕打。
他也会爱慕蔡琰的文采而念念不忘。
他会为讨董联盟不和而仅凭曹家兵力抗徐荣,也会因贪图美色痛失自己的爱子爱将。
他会在势小时谨慎小心,也会在势大后刚愎自用。
相比一些名人剧,牛人都不折不挠,信念坚定,这样的成长更像一个人,一个普通人。
曹操从一个稚嫩的青年到一个生性多疑的专政丞相。
每一个角色的改变也带来着心态的改变。
人,很多时候并不知道自己会变的怎么样,都是走一步再走一步,心态的改变,时势的改变,都会促成一个不同的人。
不必羡慕别人的所谓的成功,走好自己的每一步,或许在某一个时空,你也会成为一个名留青史的人。
有点主旋斗地主,又有点狗血男女关系。
曹操同志是穿越回去的党员。
片里,抢新娘子结果也是曹操的计谋。
为嫁祸袁术。
青春荷尔蒙的抢新娘也是变成了老阴B行为。
纳妾呢,也变成了英雄救妾。
救一定是救人别人就会喜欢你么??
曹操的妾是艺妓,为了生活,嫁大户很正常。
基本所有动作似乎都是要为造反做准备。
太不合理。
我强大暗黑的曹老板变成了红色革命先贤。
1999年版姚鲁主演的《曹操》看了几集实在看不下去,以为这就是有关曹操影视剧的烂的最下限了。
而2013年顶顶大名胡玫挂名导演的《曹操》刷新了这一下限。
如果说想破脑袋硬要找一点儿理由圆个场,那么1999年版大概是剧组太穷捉襟见肘以致水准大大打折,不忍再看,那么2013年版(不排除钱不足)简直烂到令人发指。
从导演到编辑以及整个一票人对历史及观众不负责到人神共愤,愚蠢与懒惰到令人匪夷所思。
本剧中最让我无法忍受的就是那些胡说八道的历史错误,曹操的曾祖的确是叫曹节,但绝不是宦官。
的确有一个叫曹节的宦官,但根本就跟曹操半分关系都没有而且比曹操的爷爷曹腾小的多,然而在剧中居然成了一个人,这种不可原谅的错误还有还有很多,导演和编剧只要稍微百度一下就可以发现其中的问题,但不仅没有发现而且还拍完了,这只能说明这个导演根本就是一个极其不负责任的导演。
从电视剧说的角度说,剧中许多重要角色的的演员的演技都不敢恭维,许多重要的的人物的出现都没有叙述。
剧中的布景与《三国》、《水浒》相比根本无法相比,这就是一个粗制滥造的垃圾剧,可惜了赵立新的演技了。
但出于对历史的尊重我实在是对这部剧目不忍视!!!
这一部电视剧,争议不断,听说是因为有人不满对曹操的褒扬被投诉的禁播了。
我就不说符不符合三国志了,我也没看过,再说历史这个东西,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好说。
我也就表达个观后感,非战斗人员。
这部剧对曹操大加褒扬,价值观是:为了成大事,牺牲在所难免。
为了停止战争不得不发动战争,有战争就有牺牲。
满口仁德的人不过拿仁德做遮羞布,为梦想,逼不得已士人不过是寄生虫,胆小又骄傲的可怜虫。
有人说, 现在这个社会没有人提仁德,大家都信奉成王败寇的真理。
没错,现在谁还提仁德,仁德是君子的配置,现在是屌丝文化,屌丝配不起这样的装备。
我们都扁平化了。
但这就是这个社会的好处,只要你能够突出重围,你就是英雄,逮着耗子就是好猫。
所以我们这样的屌丝才能有机会。
是仁德,还是权谋。
要看你是谁,你是君子?
屌丝?
土豪?
贵族?
仁德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这个东西太唯美。
谁也别给自己身上贴这个东西,贴上了就有了让人骂你虚伪的借口。
你就成了绿茶婊,人家权谋但人家真实云云。
谁也别站在道德制高点。
站太高就会摔的惨。
有些人还真是真实,连块遮羞布都不要,亲爱的那不叫真实,真实何须真实做遮羞布。
我很喜欢这部剧有些地方对曹操的处理,比如曹操自问自己究竟与别人有什么不同的时候。
由于本剧剪辑的过紧凑,很多剧情来不及展开,走马观花。
人物符号化。
但我倒很喜欢这种符号化历史剧。
历史剧符号化好,毕竟不是戏说。
总体我很喜欢本剧,那些为本剧投诉的人,你们也看看吧,我不知道你们为何如此不能容忍对曹操的褒扬。
其实曹操视角的英雄曹操还真挺好的,我们需要这样的一部个人主线的三国,也需要对曹操的这种褒扬和对刘备的贬低。
然而小人物如果有个大梦想,在别人眼里只是不值一提的小小梦想。
看看你手无缚鸡之力,没有权势,就是个傻子。
所以人人都应该做一样的、实际的梦。
可那还是梦吗。
人生只剩苟且,屈辱、侮辱。
也无需这样满满的恶意。
中伤他人更是中伤自己。
但如果你有了权势,你就有了一切,哪怕是不择手段的。
这道理有什么不通的。
权谋有什么错。
不过一路走来,留下肮脏的垃圾。
随地丢垃圾又不会被判刑。
真正为梦想的人,自会前行,一往无前。
苍天已死,仁德还在,利益当前,芸芸众生,苟且乎?
远方哉?
《侠骨柔情》,完美地诠释了孟德的一生。该剧大部分符合历史,世人再不要被三国演义蒙蔽了,这部不枉为一部好剧!
赵立新演得挺不错,很符合我心中的曹操。但这部剧细节的刻画不是很好,比如关羽的选角,比如一些群戏,再加上一些有争议的原创部分,这都大大拉低了本剧的质量。
好看,就是尾没收好
快吐了
人物,剧情毫无历史感,特效、战争画面、人物形象、台词、道具给个5毛;为正脸曹操而正的剧情感觉无厘头好笑,既然是拍曹操传,他的领袖才能 、任人为贤、雄才大略、威武霸气怎么感觉被他拍的像开场的“骑马打仗”似的。ps:我是站在郭沫若一边的,然而我更会钟意《演义》,至少他是一个“奸”雄。
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之间凌乱而不能自拔。为了吸引更多观众,挣更多的钱,不得不混入大量演义的内容。再加上缺经费,最后变成四不像。
剧本不错,赵立新演得好,就是群演太挫B了。
剧组太穷灵帝郭嘉一个人演各种串戏 打戏敷衍总是黑灯瞎火不知在打什么 配角人选又挫又路人 贾诩日常被黑已经习惯 腹黑的黄书比较真实有莫名的萌点 改编蛋疼正史演义混杂 吕伯奢和宛城那两段改编傻得无言以对 不过虽然各种槽点各种抽风 但也算提供了不同的角度值得一看吧_(:з」∠)_
没那么烂,或者说间有极精彩的演绎。
这是曹操?
跟喜剧一样 曹操在剧本里倒是更像虚伪的大耳贼刘备 刘关张三个酱油就酱油吧 为什么那么廉价那么屌丝? 曹仁典韦夏侯兄弟也都屌丝的一塌糊涂 一点没个武将的样子
如此好剧,生不逢时啊!
看到第七集,黄巾大乱中关羽张飞的演技,这预算是不是太少了,请的都是什么臭鱼烂虾?
卧槽,看了这部戏之后,我觉得我该把《新三国》的一星改成二星才行(●°u°●)」
(Ep01)棄。
被禁了以为会很好看呢····
都不错,为什么道具这么水。
没错我只看了一集,但翻案不是这么个瞎编的翻法。每次要捧谁,就开始改生平,九岁的阿瞒就出淤泥而不染、“我要走我自己的路”……就差出生时满屋瑞光、星辰下凡,都几千年了就不能换种捧法。
我有罪hhhhh我小的时候觉得这个剧可以当三国剧之光hhhh当初感觉终于有把曹老板好好拍的剧了(???
卞夫人太好看了,和倪妮长的像但比倪妮好看